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
提升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六个实用的手工制作课题
提升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六个实用的手工制作课题学前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手工制作,儿童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六个实用的手工制作课题,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提升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
一、造纸盘造纸盘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可以帮助儿童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
首先,准备一些废纸和水,将废纸撕碎后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然后,将浸泡后的纸浆均匀地涂抹在一个浅盘内,用手指将纸浆推平。
待纸浆干燥后,小朋友们就可以得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纸盘了。
二、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能够培养儿童的细致观察力和手指灵活性。
家长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彩纸和剪刀,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创意剪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如动物、花草等。
在剪纸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审美能力。
三、泥巴模型泥巴模型制作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锻炼手部肌肉和触觉感知能力。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有机泥或塑料泥,让孩子自由发挥创意,捏出各种形状的模型,如人物、动物、食物等。
在制作的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探讨模型的构造和特点,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
四、布艺制作布艺制作是培养儿童动手能力的好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和创造力。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们用剪刀剪下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布料,然后用线和针将布料缝制在一起,制作出织物小动物、挎包等。
这样的制作活动既能够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忍耐力和耐心。
五、橡皮泥艺术橡皮泥艺术是一种适合学前儿童的手工制作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触觉和形象思维能力。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橡皮泥和模具,让孩子们通过橡皮泥的捏揉和模具的运用,制作出各种有趣的形状,如花朵、动物等。
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橡皮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六、拼图游戏拼图游戏是一项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经典活动。
家长可以选择适合年龄的拼图游戏,让孩子们将碎片逐渐组合成完整的图案。
学前班说课稿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学前班说课稿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学前班说课稿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关于学前班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说教材本次说课的教材为《探索世界,满足好奇心》,这是一本针对学前儿童编写的启发式教材。
教材以探索和实践为导向,注重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参与各类动手活动,提高儿童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如形状、颜色、物体关系等。
2.动手能力目标:培养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手指灵活性、精细动作控制、手工制作能力等。
3.探索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探索,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通过参与各类动手活动提高儿童对世界的认知。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适合学前儿童的动手活动,使其既符合年龄特点,又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四、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示范法:通过示范引导儿童进行动手操作,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
2.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创设,引导儿童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儿童在小组中分享和合作,提高他们彼此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游戏化学习: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说教学过程本次课程将分为以下三个环节进行:1.导入环节:通过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实践环节: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安排一系列动手活动,如拼图、剪纸、折纸等。
在活动中,教师将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鼓励儿童自主探索和尝试,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3.总结环节:请幼儿逐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积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六、说教学评价为了对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我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1.直观评价:通过观察儿童的动手操作和作品来评价他们的掌握情况。
儿童学前教育教案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
儿童学前教育教案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儿童学前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对于孩子的认知、创造力以及日后的学习成就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提供一份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
教案一:多材料拼图游戏目标: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
步骤:1. 教师准备好彩色纸,将其剪成多个形状各异的图案片段。
2. 教师将整个图案随机分为几个部分,将每个部分分别贴在不同的纸板上。
3. 将准备好的纸板放在桌子上,并邀请孩子们参与拼图游戏。
4. 孩子们通过观察图案,将对应的图案片段拼接在一起。
5. 鼓励孩子们在完成拼图后,将拼好的图案贴在纸板上,制作成美丽的拼图作品。
教案二:手工制作乐器目标: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手工能力。
材料:废旧塑料瓶、颜料、纸板、彩色纸、胶水、颜笔。
步骤:1. 教师为孩子们带来废旧塑料瓶,并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个瓶子。
2. 教师向孩子们展示如何用彩色纸、纸板等材料制作乐器的外观。
3.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用彩色纸和纸板剪出乐器的形状。
4. 孩子们用胶水将剪好的形状粘贴在塑料瓶上,并用颜料或颜笔装饰乐器。
5. 所有乐器完成后,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乐器演奏。
教案三:揉捏面团目标:培养孩子的手部肌肉发展和动手能力。
材料:面粉、盐、食用色素、水。
步骤:1. 教师预先准备好面团材料,将面粉、盐、少许食用色素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 将面团分发给每个孩子,让孩子们自由揉捏、塑造自己喜欢的形状。
3.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揉捏面团来体验不同的质感和形状。
4. 鼓励孩子们用面团做出有趣的动物、食物等,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最后,展示孩子们制作的面团作品,并鼓励他们互相分享。
通过以上三个教案,可以有效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
教师不仅可以使用这些教案来组织课堂活动,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在家中继续练习。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还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步骤和材料,以适应孩子们的学习水平和兴趣。
学前教育中的动手实践培养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前教育中的动手实践培养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学前教育中,动手实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
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和体验世界,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将从动手实践对孩子的意义、动手实践的方式和动手实践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动手实践对孩子的意义动手实践是一种亲身参与的学习方式,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动手实践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孩子们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并通过思考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动手实践促进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孩子们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分工合作,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最后,动手实践培养了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可以熟悉和掌握各种实际操作技能,如描绘、剪纸、拼图等。
这些实际操作技能对孩子的综合发展和日常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
二、动手实践的方式在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动手实践,如游戏、手工制作、实地考察等。
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动手实践方式。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各种操作和实践,如模仿角色扮演、拼图游戏等。
这样的游戏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手工制作也是一种常见的动手实践方式。
通过手工制作,孩子们可以亲手完成各种作品,如折纸、剪纸、画画等。
这样的实践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实地考察是一种能够将动手实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带领孩子们去实地参观、观察,如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和探索世界。
这样的实践方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动手实践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动手实践对于培养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学前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动手能力是孩子成长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
一、创设丰富多样的动手环境动手能力需要孩子进行实践操作,因此,首先要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动手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各种动手实验、手工制作和模型拼装等活动,激发孩子的参与兴趣。
此外,家长也应在家中为孩子创造出动手的机会,例如提供一些益智玩具、拼图或者乐高积木等,鼓励他们动手探索、创造和解决问题。
二、引导孩子参与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锻炼动手能力。
为此,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组织孩子进行群体游戏、小团队制作等活动,鼓励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发展动手能力。
在家中,家长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烹饪等活动,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和实践,从而培养动手能力。
三、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动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应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情境,让孩子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进行自主探索和创造,提供适当的材料和工具,让孩子动手制作自己的小作品,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注重细节和耐心培养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细节观察力和耐心。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跟细节相关的活动来引导孩子细心观察,例如通过拼图、画画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耐心。
同时,家长也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细节观察力,例如教会孩子如何认真观察和辨认不同的物品、形状、颜色等。
五、注意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和方法。
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
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学前阶段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关注并积极培养儿童的各项能力。
其中,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
一、认识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的重要性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是指孩子运用手、指和身体其他部分灵活地进行各种活动和操作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 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动手能力是儿童进行各种实际操作的基础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儿童能够锻炼手部肌肉,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良好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儿童提高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2. 精细动作的重要性精细动作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动作能力,涉及手部和指的微小肌肉控制。
精细动作需要儿童具备细心、耐心和注意力集中等能力。
通过精细动作的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写字能力、绘画能力以及手工艺术等创作能力。
二、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的方法为了有效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提供适当的游戏和玩具给孩子提供各种适合年龄的游戏和玩具,如积木、拼图、穿珠子等。
这些玩具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并且需要他们进行手部操作,从而锻炼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
2. 鼓励参与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培养学前儿童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的有效途径。
可以组织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如剪纸、折纸、剪贴画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进行适当的拼插游戏拼插游戏是培养儿童精细动作的经典方式之一。
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类拼插玩具,如拼图、积木、拼珠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需要用手指和手眼协调来完成拼插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
4. 鼓励儿童进行手指操控游戏手指操控游戏是针对学前儿童的一种特殊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精确性和敏捷性。
培养学前儿童的基本动手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基本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协调能力。
本文将从动手能力的定义、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动手能力的定义动手能力是指儿童运用手部肌肉和手指的灵活性,实施各种操作的能力。
它包括了手眼协调、手腕灵活性等方面。
良好的动手能力对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1. 促进智力发展:动手能力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动手实践,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质地等特征,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提升身体协调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儿童配合手部运动和眼睛的协调,从而促进他们手部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的执行能力,进一步提升身体的整体协调能力。
3. 培养创造力:通过动手实践,儿童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并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培养出独特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自信心:成功地完成一个动手实践任务,可以让儿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培养动手能力的方法1. 绘画和手工艺:提供丰富的绘画和手工艺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粘土等,让儿童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锻炼手部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的协调能力。
2. 拼插拆卸玩具: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拼插拆卸玩具,如积木、拆装玩具等,让儿童亲自进行操作,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制作食物:让儿童参与制作简单的食物,如面团、沙拉等。
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运用手部技巧和观察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4. 游戏和运动:参与一些动手并伴有动作的游戏和运动,如捉迷藏、跳绳等,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手部灵活性。
5. 打理个人物品:鼓励儿童主动打理自己的个人物品,如整理书包、摆放玩具等,培养他们的秩序感和动手能力。
四、总结培养学前儿童的基本动手能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发展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
发展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学前教育中,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动手能力包括手指灵活度、手眼协调以及手部精细动作等方面的技能。
通过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触觉、操作和表达,为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发展。
1. 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活动为了发展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张、布料、乐高积木、拼图等。
通过触摸这些材料,儿童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纹理和形状,从而提高手部的感知能力。
同时,各种动手活动如剪纸、折纸、粘贴、拼图等也能锻炼儿童的手指灵活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2. 进行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对于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模仿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做饭、洗衣服、修理物品等,从而锻炼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
在角色扮演中,儿童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老师、消防员等,通过模仿这些角色的工作内容,他们可以进一步培养手部的操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3. 进行手工制作和绘画手工制作和绘画是培养学前儿童动手能力的经典方法之一。
通过手工制作,儿童可以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颜料等,制作各种手工作品,如折纸、串珠、画画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儿童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绘画活动也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升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4. 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除了室内活动,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也对于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发展非常重要。
在户外环境中,儿童可以进行各种体验性的活动,如玩沙、玩水、捉迷藏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儿童更好地感知和探索外界的事物,提高他们的手部灵活度和协调能力。
同时,体育运动如跑步、跳绳、球类运动等也可以帮助儿童锻炼手部的力量和灵敏度。
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培养和操作技巧
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培养和操作技巧学前阶段是孩子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巧的提高对孩子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学前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如何提高他们的操作技巧。
一、动手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是指孩子通过双手和身体的协调运动,实现对物体的感知、抓取、操纵和变换等行为。
下面是几种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培养动手能力的方法:1.拼图游戏:拼图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观察图案的形状和颜色,然后将碎片逐一拼接在一起。
2.插画绘画:插画绘画是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好方法。
孩子可以使用各种颜色的彩笔、铅笔或蜡笔来绘制自己喜欢的图画,体验画画时的乐趣。
3.水性玩具:通过与水性玩具的互动,学前儿童可以培养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
他们可以使用海绵、喷水枪等工具,进行水中捕鱼、浇花等游戏,提高手部肌肉的协调能力。
4.纸张剪贴:纸张剪贴是让孩子锻炼手指灵活性和动手能力的常见方法。
通过剪贴不同形状的纸片,孩子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并培养创造力。
二、操作技巧的提高除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前儿童的操作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操作技巧是指孩子在处理物体或执行任务时所使用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提高学前儿童操作技巧的方法:1.积木搭建:积木是培养学前儿童操作技巧的经典玩具。
孩子们可以通过搭建积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出各种形状和结构。
2.拧螺丝:给学前儿童提供适合他们手指大小的螺丝扳手,并让他们尝试拧松和拧紧螺丝。
这种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协调性。
3.穿线活动:通过让学前儿童学习穿线,他们可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眼手协调能力。
可以使用大针、彩色线或者线穿珠子的游戏等形式来进行。
4.调料瓶倒水:将一些调料瓶装满水,让孩子尝试将水从一个瓶子倒到另一个瓶子。
这个过程中需要孩子掌握倾斜瓶子的角度和控制水流的速度。
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培养与手眼协调
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培养与手眼协调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是学前儿童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方面的培养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手眼协调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活动,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在此方面的发展。
一、为什么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对儿童发展重要1. 发展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是儿童身体协调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抓握、握持和操作各种物品,儿童能够不断探索世界,增强肌肉力量和精细动作技能,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增强儿童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儿童的认知能力。
通过将观察、思考、判断和行动相结合,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性质和功能,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提高儿童的创造力通过进行各种手工制作和艺术活动,儿童能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创造出独特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自信心和自主性。
二、动手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活动1. 塑料积木游戏积木游戏是培养学前儿童动手能力的经典活动之一。
家长可以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塑料积木,让他们自由组合和创造各种形象,并教他们如何用手指在小积木间进行精细的操作。
2. 绘画和手工制作绘画和手工制作是非常有助于培养动手能力的活动。
通过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蜡笔、彩色铅笔、水彩笔和剪刀,儿童能够锻炼手部肌肉,并培养手指的灵活性和动作的精准度。
3. 拼图游戏拼图游戏是培养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家长可以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拼图,鼓励他们观察、分析和操作,通过将碎片拼凑起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手眼协调的培养方法和活动1. 球类运动球类运动是促进儿童手眼协调的重要活动之一。
例如,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如何接球、投篮和踢球,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并增强平衡和空间意识。
2. 练习书写和绘画书写和绘画是同时需要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技能的活动。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学前教育课程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学前教育课程孩子的动手能力在成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持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学前教育课程成为了当今教育界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助于增强孩子动手能力的学前教育课程,并提供一些家长可以在家中进行的动手活动。
第一,木工手工制作课程。
学前儿童对模拟现实世界感兴趣,因此木工手工制作课程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物品的形状和功用。
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切割、拼接和钉打等基本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这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美术课程。
美术课程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孩子的精确性和耐心。
美术制作可以是任何形式,包括画画、雕塑、手工制作等。
资源丰富的孩子可以使用丰富的材料,如纸张、油漆甚至泥土和沙子,使他们的动手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第三,烹饪课程。
孩子们对食品的兴趣始终存在。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参加烹饪活动,让孩子尝试切菜、搅拌和调味。
此外,参加烹饪课程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懂得食品卫生和组成。
第四,手工制作任务。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制作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东西。
例如,一些家庭需要一个小书架或一个盘子。
孩子们可以参与这个过程,并理解规划、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步骤。
学习实际技能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自己完成一些放心的实用品。
请注意,这些与增强孩子动手能力的学前教育课程只是一些例子,并不能穷尽一切。
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意义的。
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给孩子带来乐趣和丰富的体验。
总之,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需要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并通过动手活动鼓励孩子们参与其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一个注重动手能力的学前教育课程可以为孩子们实现更好的学习成果,促进孩子们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中的动手能力培养反思
学前教育中的动手能力培养反思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旨在全面提升儿童的身体、智力、语言、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能力。
动手能力培养作为学前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中的动手能力培养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动手能力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动手能力是指儿童通过用手动作进行实际操作来认识、理解、掌握物体或实现某种目标的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提升儿童的智力发展: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儿童感知世界,认知事物,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使用手部肌肉,手眼协调能力等,这将对儿童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培养使儿童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儿童的情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可以让儿童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学前教育中动手能力培养的反思然而,在实际的学前教育中,我们也需要对动手能力培养进行反思。
以下是我通过实践和观察提出的一些反思:1.缺乏个性化的培养方法:每个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求,但现实中动手能力培养往往采用的是通用的方法,缺乏个性化的培养,导致部分儿童无法发挥潜力。
2.缺乏深度的思考训练:动手能力培养往往注重动作的完成和结果的呈现,而忽视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导致儿童只是机械地模仿,而不具备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3.过度依赖教具和材料:现代学前教育中,各种教具和材料层出不穷,很多时候我们着重关注教具的数量和创意,而忽视了对儿童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4.与家庭教育的缺乏衔接: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但在动手能力培养方面,学校和家庭往往缺乏有效的衔接。
这导致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影响了动手能力培养的效果。
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培养
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培养引言: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动手能力作为儿童的基础能力之一,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目标就是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一、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及作用1.1 概念与定义动手能力指的是儿童通过使用手、眼、脑协调运动,完成各种具体操作活动的能力。
它体现了儿童的手脑能力的协调发展。
1.2 重要性动手能力在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认知发展:通过动手实践,儿童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物体和事物的属性,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语言发展:通过动手操作,儿童可以不断地获取新的经验和感知,为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内涵。
3)感知发展: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儿童的感官运动协调能力,增强其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4)社交能力: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儿童可以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合作,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动手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2.1 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 按照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布置不同材料和工具,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活动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
2.2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手工制作、拼图和拼音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
- 每周组织一次手工课,让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剪纸等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3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 鼓励学生利用家庭材料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4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培养他们的分享和合作精神。
三、动手能力培养案例分享3.1 绘画与手工制作- 学生利用纸张、颜料等材料画画,培养他们的手部运动和细心观察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了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动手能力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动手能力的定义、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论述。
首先,动手能力是指儿童通过手的运动、触摸和探索来获取信息、进而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的能力。
它是儿童智力、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的基础,也是终生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素质。
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手眼协调、精细运动、创造力等方面。
其次,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动手能力可以促进儿童的智力开发。
通过触摸、探索和操作,儿童可以积累各种实际的经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动手能力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儿童通过制作手工作品、搭建积木等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空间意识和艺术修养。
最后,动手能力对儿童的身体发展和社交发展也非常重要。
通过动手活动,儿童可以锻炼手指的灵巧性和肌肉的协调性,有助于他们身体的健康发展。
同时,一些动手活动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培养了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呢?首先,父母和教育者应该提供一些适合儿童年龄段的动手活动。
比如,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些简单的拼图游戏,让他们通过拼图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也可以鼓励儿童参与一些手工制作活动,如折纸、剪纸和描绘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父母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儿童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进行动手活动。
通过自主选择活动的方式,儿童可以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且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外,父母和教育者还可以通过给予儿童一些合理的挑战,来进一步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无论是通过玩具,还是一些小实验,都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
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是其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它们在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动手能力与创造力的定义、重要性、培养方法以及家庭和学校的角色。
动手能力是指儿童运用自身手部运动技能的能力,包括手指独立运动、手眼协调、手的灵巧操作等。
而创造力则是指儿童在面对问题、任务或刺激时,能够提出新想法、找到创造性解决方法的能力。
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是密切相关的,动手能力为儿童创造力的表现提供了基础。
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动手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儿童的感官和运动整合,有助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儿童通过触摸、抓握、操作物体等动手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对物体属性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和改善手指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技能。
此外,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儿童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推理能力,对后续的学习和思维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而创造力的培养对学前儿童的综合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创造力不仅对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对儿童的情感管理、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可以通过提供多样的学习材料和环境,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提供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鼓励儿童进行绘画创作,可以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同时,给予儿童自由的探索和试错的机会,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学校和家庭中都需要给予关注和支持。
在学校中,通过设置适当的游戏和活动,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动手体验和创造性任务,让儿童有机会锻炼手部运动技能和创造力。
例如,组织涂鸦、拼图、拆解装配等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手眼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提供适当的玩具、图书和游戏,鼓励儿童进行各种动手活动和创作。
学前教育中的动手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中的动手能力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前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学前教育的众多方面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动手能力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更对其智力发展、创造力培养以及良好性格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小肌肉群得到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得以提高。
例如,通过使用剪刀剪纸、用画笔涂鸦、用积木搭建等活动,孩子们的手指、手腕和手臂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
这种锻炼有助于他们日后掌握更复杂的精细动作,如书写、绘画和手工制作等。
而且,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身体运动的过程,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在智力发展方面,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是意义重大。
当孩子们动手实践时,他们需要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在拼图游戏中,孩子要观察拼图的形状、颜色和图案,思考如何将碎片拼接在一起,这个过程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再如,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亲自动手操作,能够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动手,孩子们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关键。
当孩子拥有自由动手的机会时,他们能够不受束缚地发挥想象,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比如,在美术活动中,孩子可以用彩泥捏出各种奇思妙想的形象,用废旧物品制作出有趣的小玩意儿。
这种创造性的表达不仅能够展现孩子内心的世界,还能让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而且,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未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良好性格的塑造同样离不开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当他们完成一件作品时,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增强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
同时,团队合作的动手活动还能让孩子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使他们成为更加开朗、友善和善于与人相处的个体。
学前教育的动手能力学前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学前教育的动手能力学前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学前教育的动手能力学前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是儿童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儿童能够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增强自信心,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注重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动手能力的方法以及手工制作活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动手能力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儿童的早期成长阶段,他们的大脑发育迅速,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探索能力逐渐增强。
而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他们可以探索、发现事物背后的道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能够促进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运动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呢?其中,手工制作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手工制作,儿童可以亲身参与到创作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给儿童提供一些简单的纸杯、彩纸和胶水等材料,让他们动手制作自己想象中的小动物模型。
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天赋。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拼图、插珠等操控类的玩具,让儿童动手操作,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手工制作活动对儿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和耐心。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儿童需要仔细观察、细致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
同时,手工制作还可以锻炼儿童的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当儿童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拼贴制作时,他们需要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形象,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
这种过程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除了手工制作,其他一些活动也可以帮助儿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前教育阶段至关重要。
这一时期不仅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他们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黄金阶段。
良好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能够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察力是孩子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孩子们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能够发现细微的差别,感知事物的特征和变化。
然而,学前儿童的观察力往往较为初步和表面,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培养。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观察环境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例如,在教室里设置自然角,摆放各种植物和小动物,让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幼儿园的花园、操场等也是很好的观察场所,孩子们可以观察季节的变化、花朵的开放与凋谢。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观察对象也非常重要。
对于小班的孩子,可以从观察简单的、色彩鲜艳的、活动的物体开始,如漂亮的蝴蝶、可爱的小兔子;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则可以观察更复杂一些的事物,如不同种类的树木、昆虫的结构等。
教师在引导孩子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法。
比如,在观察之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样能够使他们更加专注和有针对性。
观察过程中,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动手能力则是孩子将观察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它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幼儿园可以提供丰富的手工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让孩子们自由创作。
在手工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纸飞机、纸鹤、小花朵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还能培养他们的空间认知和想象力。
搭建游戏也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好方法。
通过搭建积木、乐高玩具等,孩子们能够学会如何组合和构建物体,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机会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玩具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好的锻炼。
制作手工玩具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制作手工玩具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手工制作玩具是一种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手工制作玩具对学前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分享一些简单易制作的手工玩具。
一、手工制作玩具的教育意义手工制作玩具是一种非常切实有效的方式,能够全面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动手制作,孩子们能够亲自参与到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这对他们的大脑发展和运动协调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创造力的培养也是手工制作玩具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自主设计和创造,儿童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制作纸板拼图纸板拼图是一种简单易制作的手工玩具,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制作时只需要一些彩纸和剪刀即可。
首先,我们可以将一张彩纸剪成若干小块,然后让孩子们用颜色相同的小块拼出一个完整的图案。
这种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视觉判断和手眼协调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对颜色的辨识能力。
三、制作毛绒玩具制作毛绒玩具是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好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废旧的布料和棉花来制作毛绒玩具。
首先,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然后用布料和棉花剪裁和填充,最后完成一个可爱的毛绒玩具。
这种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制作纸盒乐器制作纸盒乐器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手工活动,既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利用一些废旧的纸盒、橡皮筋和木棒,我们可以制作出各种乐器,如简易鼓、吉他等。
孩子们可以在制作完成后亲自尝试演奏,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五、制作磁性拼图磁性拼图是一种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手工玩具,适合学前儿童。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磁性材料和彩纸来制作磁性拼图。
将彩纸剪成若干小块,并在背面贴上磁性材料。
孩子们可以利用这些小块组合成各种形状,如动物、植物等。
这种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动手能力培养
动手能力培养学前教育教案:动手能力培养引言:学前教育是孩子人生的起点,也是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
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动手能力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动手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教案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搭积木、制作手工艺品和种植植物。
一、搭积木1. 目标:培养孩子的空间意识、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2. 活动准备:a. 搭积木的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积木块;b. 平整的桌面或地板。
3. 活动过程:a. 让孩子自由发挥,搭建他们想象中的建筑物或模型。
b. 鼓励孩子们进行合作,互相交流和帮助,共同创造出更大、更稳定的结构。
c. 在活动中引导孩子们思考,例如询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某种形状或颜色的积木块,并帮助他们发现其规律和差异。
二、制作手工艺品1. 目标: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耐心和创造力。
2. 活动准备:a. 适用于学前儿童的简单手工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b. 可供参考的样本或图纸,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
3. 活动过程:a. 提供不同的手工艺品制作项目,如折纸、剪纸、拼贴等。
b. 引导孩子们观察样本或图纸,并学习掌握基本的手工艺技巧。
c. 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发挥创造力制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d. 每次活动结束后,让孩子们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种植植物1. 目标:培养孩子的耐心、责任心、观察力和绿色环保意识。
2. 活动准备:a. 适合学前儿童的种植工具,如小锹、小铲子和小水壶等。
b. 各种适合室内或室外种植的植物种子或幼苗。
c. 制作简易的花盆或种植容器。
3. 活动过程:a. 引导孩子们观察并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到幼苗,再到成熟植物。
b. 让孩子们亲自动手进行种植,包括挖坑、撒种、浇水等环节。
c. 鼓励孩子们每天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并与其他孩子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d. 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让他们参与植物的日常护理和养护工作,如浇水、除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的注意点
第一,根据人手具有27种动作的功能,在活动设计时应考虑动作训练的有序性与计划性,活动安排要尽量考虑27种动作的全面训练,使19块小肌肉都得到锻炼。
第二,在动手操作时要注重双手的同时训练,特别要加强左手的练习,推动脑的全面发展和使左右手协调配合活动。
第三,要在动手操作中实现做做与玩玩的结合、动手与动口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实现人的素质的综合提高。
第四,幼儿园要利用家长工作的机会,向家长宣传动手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改变包办代替,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第五,教育儿童爱护手,避免碰伤手的各种组织,以使手在活动中灵活自如地操作。
二、幼儿园、家庭教育中关于儿童手训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儿园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是一部分教师对儿童手训练只认识到了其作用是促进小肌肉发育和发展精细动作等,而对手训练则缺乏方法与途径,仅局限于生活活动、美工活动和自制玩具等活动;而且对手的复杂功能缺乏科学的了解,全方位训练手的各种精细动作未提到议事日程。
四、各年龄阶段手动作培养措施
从总体上说,动手能力培养主要在日常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中进行,以下分年龄段阐述。
l岁阶段:
第一,露手教育。
传统保育婴儿的做法是让出生后孩子的手放在抽中,手无法接触外在物体,这种做法抑制了手的感知和运动,少了一条认识世界的途径。应该充分地让小手从袖中解放出来接触各种物体,在碰碰拿拿中发展触摸觉。如尽早用手去识别热冷硬软,并与语言结合,尽早启用第二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亲自获得对物体的感觉。这些感觉会沿着神经通道反射到大脑感觉中枢,如此多次循环往复有助于提高反应能力。孩子会摔扔时,给些沙包、皮球等,以促进手运动能力发展。
家庭教育中的误区还更多地表现在观念上,他们没有认识到手活动与脑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他们认为生活中的学习不是学习,拿起书本才是学习;又认为动手操作用不着从小培养,长大自然会,从小做事是浪费智慧不值得,从小应该多读书。所以生活上处处包办代替,使孩子失去锻炼机会。殊不知,学前儿童正处于经验各种生活的时期,他们的周围生活是他们学习内容的主要来源,整个过程又与动手操作紧密联系。
学前儿童主要是在活动中学习,陈鹤琴先生提倡“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是鼓励儿童通过做事获得发展。例如儿童空间知觉不是从学几何开始,而是从搭积木、日常生活的穿衣开始,在活动里他们知道了这块积木在左边,那块在右边,这是衣服的左袖,那是衣服的右袖,在做中既学到左、系、对齐等动作。
三、学前儿童手动作发展的基本阶段
学前儿童手动作发展的基本阶段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看到,1岁阶段孩子手操作处于全掌运动阶段,表现为他们喜爱扔摔东西,摔东西觉得很开心有趣。
2岁左右的孩子有拆东西的愿望,喜欢把东西分离开来。例如给他一支钢笔,他会把笔套拔下,笔杆拧下,说明这时的儿童已有探究的愿望。
第三,独立性教育。
这时孩子有独立意识,产生我来做的想法。应创设条件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自己洗脸、刷牙、吃饭,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从中进行动手操作培养。
4~6岁阶段:动手与创造相结合的教育。
这时的幼儿手指动作日益多种多样,不但全拆而且会拼,通过手的各种动作组合基本学会所有人手具有的习作,为完成学习任务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应更多地给予半成品,如积木、雪花片,让幼儿操作以发展手的相嵌能力。随着幼儿操作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教学的要求,如进行剪贴、绘画、开锁、蒙眼辨物、听口令按指、弹豆、捻绳等,还可为幼儿提供废旧物,让幼儿自己寻找满足需要的物品进行建构,训练手的灵活与精确,发展操作与创造力。
第二,用手指物教育。
半岁左右,孩子有了认识物体能力后,可以要求用手指指向物体,这可以促进手指与大脑智慧活动的结合。顺便提一下,孩子在这个年龄时期有一种“舔手指现象”,我们认为这种现象对孩子没有大危害,过了这个年龄会自然消失。我们观察过这动作多数发生在大拇指与食指上,这两个手指是联系大脑神经最多的手指,也是感觉、运动神经最敏锐的区域之一。我们认为这是孩子用手进行活动需要的表现,成人不要过多地干预,可以在孩子手里放些物品或玩具满足他们活动的需求。
2~3岁左右阶段:
第一,分拆物体教育。
这时孩子的破坏行为先于建设行为,给什么东西就拆什么东西,因为孩子有了探究欲,想看到里面的秘密。在拆的过程中,产生对物体拨、扭、旋转、敲等动作。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可拆的物品供孩子拆玩。
第二,提供给孩子玩泥沙的机会。
这时孩子喜欢用小棒小刀搅拌泥沙,并把泥沙放在容器中嵌紧,然后再把泥沙倒出来,这样反复装倒可以持续半小时以上。这些儿童自发产生的动手活动,是训练挖、装、刮等动作的好办法,家长应为孩子创设一些挖泥沙的机会。
3~4岁左右的孩子对物体相嵌感兴趣,喜欢重叠建搭物体。例如给一些雪花片,他们会用小片搭成各种物体如桥、滑梯、树等。
5~6岁幼儿手动作变得比较精细灵活与协调。例如能用拇指与食指准确地抬起芝麻,蒙眼能分辨钱币的正反面,能用钩针编织,还会钉纽扣和系鞋带等。
从以上学前儿童动手能力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我们归纳手动作发展的趋势为:从肌肉运动状况看,从手的大肌肉运动动作向手的小肌肉运动动作发展;从手操纵物体看,由全手掌动作向多手指动作发展,继而从多等指动作向少手指动作发展。
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
一、手的复杂动作与它的秘密
先看机器手动作发展的两个例子: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约翰逊空间中心开发的机器手,它可以操纵和抓住微重力中的移动物体,完成简单的伸握和旋转三个自由度的动作;[1]解放日报2001年9月21日报道,世界首例跨洋远程外科手术是由关节灵活的机械手重复医生的每个动作进行的。[2]这两个事件说明机器手动作开发迈向了新的高度。机械手尚且如此,人的手动作定不断地向更精细的方向发展。我国著名手外科专家顾玉东先生认为,人手能够完成27种复杂动作,是目前任何一台机器手所不能比拟的。这27种动作是:捏的动作,包括侧捏(开钥匙)、肚捏(写字)、尖捏(拾细物)、捻捏(辨物)、搓捏(点钱),握的动作,屈的动作,旋转动作,还有托、扭、拧、撕、推、抓、刮、拨、叩、压、挖、弹、鼓掌、夹、穿、抹、拍、摇、绕。能完成这么多动作的秘密在于人手有19块内部小肌肉共同协调运动。这19块内部小肌肉分别是拇指处4块,小指基部4块,手指间骨骼肌7块,蚓状肌4块。19块小肌肉如果损坏,迄今为止还不能重建与修复,成为手科学领域中的哥德巴赫猜想。[3]脑生理学研究证明,人脑功能具有区域性特点,即在脑的某个块面上比较侧重某种功能,但是分工不绝对。在脑的动作神经中枢里,有掌管手运动功能的神经组织,使手在运动时,与大脑相应管理手功能的神经元相联系。手的动作愈精细,操作程度愈复杂,相应在大脑上占的面积愈大。一般来说,拇指与食指能完成相当复杂的精细动作,在大脑的运动中枢上占很大的面积,因为它需要有许多复杂功能的神经元支撑。也就是说,对手进行各种动作的训练,实际上使得大脑得到锻炼与刺激,脑与手的联系和脑内部的联系都得到加强,从而对改善脑功能起了积极的作用。要开发脑智慧,动手操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