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笔记doc
新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的时代变化的理解
新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的时代变化的理解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时代的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而新媒介则指的是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
这些媒体形式不仅在传播方式上有所不同,更在内容制作、传播速度、受众参与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时代传统媒体的内容制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媒体的内容制作主要由媒体机构和专业记者完成,他们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编辑,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而在新媒介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创作者,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信息、发表观点。
这种方式使得信息的来源更加多元化,但也带来了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挑战。
传统媒体与新媒介在传播速度上存在巨大差异。
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受限于生产、发行和传播的过程,信息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
而新媒介则可以实时更新信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新闻和资讯。
这种实时传播的特点使得新媒介成为了重要的信息来源,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新时代的媒体变革还体现在受众的参与程度上。
传统媒体的受众通常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他们只能通过观看电视、收听广播或阅读报纸来获取信息。
而新媒介则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用户可以发表评论、转发、点赞等,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性使得新媒介成为了传播信息、传递观点和塑造公众舆论的重要平台。
在新时代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介之间的时代变化中,两者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
传统媒体在适应新媒介时代的变革中,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许多传统媒体机构纷纷开设网站、建立社交媒体账号,积极拓展新媒介的传播渠道。
同时,新媒介也在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和优势,提高内容的质量和可信度。
然而,新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的时代变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信息过载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媒介的快速更新和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人们往往面临大量的信息选择,如何筛选和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一个难题。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正引领着媒介形态的变革。
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正在逐渐失去其独特优势,而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则正在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思想的主要渠道。
本文将就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进行浅谈。
一、新媒体时代的崛起新媒体的崛起源于互联网的普及,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信息获取方式,还改变了传统媒介的格局。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观看视频、参与在线社交等。
这使得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让信息传递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和时间。
二、媒介内容的多样化新媒体时代,媒介内容的多样化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介内容主要由编辑、记者等媒体机构决定,在表达方式上受到一定限制。
而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媒介内容的创作和传播中去。
这样的多样性使得媒介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更贴近受众需求,并且有助于信息的多方位呈现和传播。
三、传播方式的全面升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传统的单一传播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
新媒体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传递。
此外,新媒体也可以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形成互补的传播方式,提供更加全面、立体的信息传递体验。
四、互动性的大幅提升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具有更高的互动性。
传统媒介大多是单向传播的,信息只能由媒体传递给受众,而新媒体则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与他人进行互动,发表评论、转发、点赞等行为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常态。
这种互动性的提升不仅使得传播效果更为显著,也加强了信息接收者对于信息内容的参与和共同构建。
五、媒介商业模式的变革新媒体时代,媒介商业模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传统媒体主要依靠广告、销售报纸、杂志等传统方式获取收入。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媒介的新变化。
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逐渐被互联网媒体所取代,新媒体以其便捷、实时、互动的特点,吸引了广大用户。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传播方式、内容形式以及受众群体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媒体主要采用的是单向传播模式,信息由媒体主动传递给受众,而新媒体则采用双向互动传播模式。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平台自由发布、传播和获取信息,形成了多对多的传播模式。
这种变化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广泛,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资讯、观点和评论,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中。
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内容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媒体内容主要以文字、图像和声音为主,而新媒体则将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元素有机结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用户也可以自由生成和分享内容,通过社交媒体、博客、微博等平台表达个人观点、分享个人经验,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
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受众群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媒体受众主要是被动接受的大众,在有限的频道和时间内获取信息。
而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获取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且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形成了一个个性化的受众群体。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用户之间可以实时互动,形成了用户社区,不再是传统媒体中孤立的受众。
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内容形式以及受众群体上。
新媒体以其便捷、实时、互动的特点,深刻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同时也给媒介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要紧跟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并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新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的时代变化的理解
新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的时代变化的理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介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的时代变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一话题。
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传统媒体主要通过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形式向大众传递信息,而新媒介则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信息。
这种变化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最新的新闻和资讯。
同时,新媒介还具有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他人互动交流,获取到更多的个性化信息。
新媒介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传统媒体在面对新媒介的冲击时,不得不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许多传统媒体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展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的业务形态。
这些举措使得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与读者、观众互动,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内容。
然而,与此同时,新媒介的快速发展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媒介以其便捷、快速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使得传统媒体的受众逐渐减少,广告收入也逐渐下降。
传统媒体需要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以保持自身竞争力。
新媒介的出现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新媒介的兴起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渠道,使得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影响力。
传统媒体可以通过与新媒介的合作,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和服务。
同时,新媒介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传统媒体可以通过与新媒介的合作,开展广告推广、内容付费等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实现利润的增长。
新媒介的出现也对传统媒体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改变。
传统媒体在新媒介的冲击下,不得不更加关注读者、观众的需求,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内容。
新媒介的用户参与性和互动性要求传统媒体更加注重用户体验,通过提供有深度、有广度的内容来吸引读者、观众的关注。
传统媒体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介演进及趋势
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介演进及趋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介的演进和转型,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下面将从媒介形态、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介演进及趋势。
一、媒介形态的演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纸质媒体逐渐被数字化媒体所取代,数字化媒体以其便捷、即时、互动的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
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形态也在不断地融合和创新,如互联网电视、移动广播等新形态逐渐崭露头角。
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下,移动媒体成为了新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机以其便携、随时随地的特点,成为主流的信息获取工具,移动媒体的应用逐渐丰富,如手机新闻客户端、移动支付、移动购物等,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消费。
二、内容生产的变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信息生产和传播变得更加开放和民主,个人和普通民众也可以参与到内容创作的过程中。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传播者,通过分享、评论和转发等方式,将自己关注的内容传播出去。
与传统媒体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制作和传播内容不同,新媒体技术实现了内容的即时性和互动性。
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可以实时更新,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和分享等交互方式参与到内容中去,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使用户更容易找到感兴趣的内容。
三、传播方式的变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使传播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传统媒体主要是通过单向传播的方式向受众推送信息,而新媒体技术使传播过程更加复杂和互动,可以实现双向传播和多方参与。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参与到传播中去。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分享和转发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人,传播速度更快。
互联网也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了自媒体的平台,可以通过博客、微博、视频网站等发布和传播自己的内容。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传统媒体需要调整传播策略,打造与新媒体互动的传媒平台,以满足人们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传播需求。
专业课必备新媒体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构成侵权行为,需要承担停止侵权、 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行业自律机制建设推进情况
行业自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新媒体行业自律组织逐渐建立,如中国网络视听节目 服务协会等,推动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
自律规范与标准的制定
行业自律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自律规范和标准,如《网络短 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等,引导新媒体内容健康向上。
资讯类平台
今日头条
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为用户推荐信息,提 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服务的产品。
腾讯新闻
包括新闻、资讯、视频、图片等内容的综合资讯平台。
网易新闻
涵盖新闻、财经、科技、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的资 讯平台。
视频音频类平台
哔哩哔哩
涵盖众多领域的视频分享网站,包括动画、番 剧、国创、音乐、舞蹈、游戏等。
打赏模式
鼓励用户对优质内容进行打赏, 形成内容创作者与用户的良性 互动。
06
新媒体伦理道德问题 及法律规范解读
虚假信息、恶意炒作等伦理道德问题剖析
1 2 3
虚假信息的定义与危害 虚假信息是指不真实或误导性的信息,其传播可 能对个人、组织或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恶意炒作的动机与手段 恶意炒作通常是为了追求关注度、经济利益或特 定目的,采用夸大、歪曲事实等手段进行信息传 播。
02
社交媒体、博客等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形态兴起,用户开始参与
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中。
移动互联网时代
03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移动新媒体形态迅速崛起,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信息。
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新媒体 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如智能推荐、 语音交互等。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传统媒介的运营模式和传播方式。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和媒介形式上,更体现在媒介内容、媒介功能和媒介影响力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进行浅谈。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传统媒介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往往受到技术、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内容呈现出单一化和大众化的特点。
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更加便捷和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定制,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个人用户可以轻易地创造和分享各种内容,媒体机构也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和需求进行内容的调整和更新。
这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内容特点,使得媒介更加贴近受众,更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媒介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上,而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此,还承担起了互动、参与和创造的功能。
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使得受众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与媒介平台进行互动和参与,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成为内容的制作者和传播者。
这种互动、参与和创造的功能,不仅赋予了受众更多的话语权,也使得媒介的传播效果更加立体和深入,提高了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影响力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传统媒介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广泛传播和舆论的引导上,而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影响力更多地体现在社交化和个人化的传播途径上。
在传统媒介时代,媒体的影响主要受到媒体机构的控制和规划,而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影响者,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传播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用户的转发和分享,这种个人化的传播途径使得信息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深入。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影响力也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网络算法、舆论热点和社交关系等,这些因素的介入使得媒体的影响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我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
我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新媒体是指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以多媒体形式展现信息的一种媒介形态。
它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互动性、实时性、个性化、多样性等特点。
以下是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一、新媒体的发展历程新媒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但真正的爆发是在21世纪初。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新媒体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在线视频、电子商务等。
二、新媒体的特点1.互动性:新媒体可以实现用户与媒体之间的双向交流,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参与到内容的创作和传播中。
2.实时性: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反馈,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
3.个性化:新媒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
4.多样性:新媒体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三、新媒体的应用领域1.社交媒体:包括微博、微信、QQ空间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朋友、家人、同事等进行交流和分享。
2.移动应用:包括各种APP,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各种服务和信息。
3.在线视频:包括优酷、爱奇艺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观看各种视频内容。
4.电子商务:包括淘宝、京东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
四、新媒体的影响1.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传统媒体需要不断创新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2.对社会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信息泛滥、网络暴力等。
3.对经济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
总之,新媒体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媒介形态,它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社会和经济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新媒体概论笔记
新媒体概论笔记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媒体的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程序、博客、在线视频和音频平台等等。
本篇文章将探讨新媒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是指通过信息技术传播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媒体形式。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高度互动性、多媒体性、即时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参与互动的方式。
二、新媒体的特点1. 高度互动性新媒体具有高度互动性,用户可以主动参与内容的创作、发布和评论。
社交媒体平台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观点和交流想法的空间。
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和分享等方式与其他用户互动,形成了一个多向互动的社交环境。
2. 多媒体性新媒体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多媒体性。
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展示和传播。
这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使得信息更加生动、直观,引起用户的更大兴趣和共鸣。
3. 即时性新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
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实时获取最新的新闻和热点话题,与时俱进。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能满足用户对即时信息的需求。
4. 个性化新媒体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服务。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属于自己的信息流。
这种个性化的特点使用户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
三、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1. 信息传播更加快捷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新闻可以第一时间发布到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即时获取最新的消息。
这使得新媒体成为了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也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平民化和底层化。
2. 社交关系的改变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之间的社交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轻松地与朋友、家人和陌生人建立联系。
这也让我们的社交圈子变得更广,与人交流和分享变得更加容易。
然而,社交媒体也带来了更多的虚假信息和隐私泄露等问题,需要我们保持警惕。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媒介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新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媒体的传播和运营方式。
媒介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
本文将从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影响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阐述。
1. 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包括社交媒体、视频网站、音频平台、电子书籍等。
不同的传播渠道给媒体带来了更多的传播选择,也使得媒介的传播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媒体需要根据不同的传播渠道选择适合的内容形式和传播策略,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2. 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个性化,智能化推荐系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习惯推荐相关内容。
这种个性化的信息推荐让用户更容易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让媒体更难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媒体需要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精准定位受众,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有价值的内容,以增加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3. 互动性的传播模式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更加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参与到传播过程中。
互动性的传播模式让用户更加积极参与和传播信息,也使得媒体的影响力更加强大。
媒体需要重视用户参与和互动,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引导用户参与传播,提高传播效果。
二、新媒体时代媒介变化的影响1. 传播效果更具影响力新媒体传播更加注重用户参与和传播,用户参与情况更能反映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
通过用户评论、点赞及转发的情况,媒体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受众的反馈和需求,及时调整传播策略,提高内容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2. 媒体运营更加精细化新媒体时代,媒体的运营更加精细化,需要根据受众的兴趣和需求量身定制内容,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传播策略。
媒体需要从用户需求出发,精准定位受众,提供符合受众喜好的内容,从而提高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
3. 媒介经营更具挑战性新媒体时代,媒介经营更具挑战性,面临着更多竞争对手和更快速的信息传播速度。
理解新媒介
理解新媒介——网络时代重读麦克卢汉人类有很多重要的发明,20世纪后期的计算机就是其中的一项.而后电子化的全球通讯网络的形成又成为通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然后,这两项重要的技术一一网络与计算机联姻,发展成为全球联通的互联网。
互联网的诞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同时也成为人类传播媒介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革命,被人们称为新媒介、第四媒介;互联网是一个世界性的网络,它连接全球的计算机,使它们能够交换信息并分享计算机数据文件。
许多网页不仅提供文字与图形,而且提供声音与影像。
通过它,人们可以自由地读新闻,看电影故事,听音乐,与家人、朋友、同事交流。
互联网的出现为本已具有极大影响的大众传播活动增添了新的力量,使大众传播活动更多地卷人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信息。
而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关注这一新技术本身带给人类的影响。
新媒介的影响可以说渗透到从个人的生活、思维方式、人类的历史及人类社会的结构到文化的走向的方方面面。
其实早在互联网诞生前的20世纪60年代,当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开始显露出它们的优势时,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已经在他的名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0fman、)中指出媒介的本质及力量,分析了媒介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预言了电子媒介的影响。
在这部著作中,麦克卢汉以其独特的形象性的语言表达和非逻辑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他对媒介的独特看法。
他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可以超越时间、空间,延伸人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他认为媒介就是讯息,是媒介本身而不足媒介传递的信息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他预言,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世界将日益变为一个地球村。
这些思想由于其新、其异在当时轰动一时,也使麦克卢汉本人声名大作,但后来却受到了许多的批评,语言学家、文学家批评其思想表达的混乱、缺少逻辑;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者批评他的思想经不起推敲、验证;而普通老百姓也不理解他的如痴人说梦一般的论断。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变化指的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转变。
传统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而新媒体主要指的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数字技术媒介。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媒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传统媒体是通过有限的渠道进行传播的,如电视、广播、报纸等。
而新媒体则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庞大的网络进行传播,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传播,形式更加灵活,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传统媒体难以企及。
二、传播速度加快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这对于新闻报道尤为明显。
通过新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而传统媒体需要进行编辑、排版、印刷等一系列繁琐的流程,才能将新闻内容呈现给读者。
因此,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反应及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三、互动性增强新媒体平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动性增强。
在传统媒体时代,读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新媒体时代,读者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方式,如评论、点赞、分享等,对信息进行主动的反馈和传播。
这种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也可以有效地增加读者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四、多媒体化特征明显新媒体平台可以同时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也鼓励了媒体机构积极探索新技术和形式,进行创新的内容创作。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变化是一种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它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和内容的重大变革。
同时,它也给媒体机构和新闻从业者们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新技术,在竞争中保持创新和进步。
媒介形态变化:笔记(谢静)..
媒介形态学谢静【大纲】1.媒介与媒介形态2.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则与规律3.媒介形态变化的影响和意义4.媒介的符号与文化5.媒介的政治功能与社会控制6.媒介的受众定位与群体建构7.主要媒介形态分析第一讲媒介与媒介形态(基本概念)✧媒介与传播,如何界定?✧媒介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形态与特征✧传播领域与信息方式一.媒介与传播1.何为媒介✧媒体与媒介是否有区别?✧常见的区别方式:a.大众传媒vs其他传媒b.组织机构vs技术手段✧重新思考媒介概念✧媒介不可剥离,如“媒介圈”1何谓媒介a.是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现代汉语词典)b.一切中介性的人和物,通过传播而产生社会作用大众传播媒介c.大众传播的组织机构和科技手段(古登堡印刷术)d.出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传播之间的媒介体在新的媒介形态出现之后,大众传播本身具有可移性。
斯塔尔的调查,内容是通过新闻发布会,把相关资料通知给相关的新闻媒体,由他们发布,但这些媒体有把关人的作用,直接在互联网上公开,把这个时间当做是标志性事件。
互联网不只是大众传播。
2.何谓传播a.传统定义:✧广泛散布(现代汉语词典)✧通过讯息而进行的社会交往✧关系建构的活动过程(不限于语言)b.修正定义:(传播的三个维度)✧人/物✧空间/时间✧互动/文本c. 大众传播✧由复杂的组织机构开展的,面向大量杂质、匿名的受众进行的,公开而快速的传播;(这种仪式实际上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形成一种认可,是一种文化的作用,是凯瑞讲的传播的两个层面。
传统定义的第二个定义是相对比较学术的,有一定限制,把讯息限定在语言符号上,人类的传播是从骨头开始的,体现了一种传承、记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Web2.0大众传播时代的无往符界,互动的。
)二.媒介与人1媒介对人的影响a.技术决定论✧认为科技根据自身的逻辑发展,塑造人类发展而不是服务于人类b.媒介中心论✧强调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作用Eg:麦克卢汉:《理解媒介》✧通过媒介演进历史来描述社会发展史✧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口语——文字——电子✧“自拼音出现以后,个人与群体的分离导致个人喜欢独处,产生隐私;在思想上产生不同的个人观点,在工作上导致分工。
媒介形态变化
“我的目的一直是使新出现的媒介技术不那么神秘,同时 提供一个架构以便了解他们对于当今主流媒介的流行形 式——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等的潜在影响”。
结构:共十章
1 2
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则 传播媒介领域 语言在媒介形态变化中的角色 第三次媒介形态变化的工艺技术
应用新技术的标准(扩散理论): 1.相对的便利性 2.兼容性 3.复杂性 4.可靠性 5.可感知性 ——弗里特· 罗杰斯
(媒介学者,斯坦福大学教授)
技术加速器和刹车:
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力量在新技术的发展方面扮演着强 有力的角色; 各种发明和技术革新的被广泛采用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上 的优势; 新技术的开发总是需要机遇和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上的 刺激因素。 ———布利安· 温斯顿教授 (威尔士大学新闻学教授)
———— 保罗· 萨弗
(新媒介预言家,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公园未来学研究所所长)
进一步解释:1.由实验室的突破和发现到转变为成功的商业产品或服务,所要花的时间几乎 总是比任何人预料的都要长。 2.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作为成功的新产品和新服务而出现的各种技术,其开发 时间都比任何人承认的要长得多。 同时,保罗·萨弗还提出了“技术近视”的理论,即现存企业过高估计一项新技术的短期潜 力,当它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短期效果时,又低估了其长期潜力。
3
媒介形态变化的过程 4
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则
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可感知的需要,
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 作用所引起的。
30年法则:
“至少在过去五个世纪里,新思想完全渗入一种文化所必需的时间数量, 一般约为三十年。”
3
4 5
第三次媒介形态变化的文化背景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
浅谈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的形式和特点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本文将从内容的多样性、传播的高速度、互动性的增强、个性化的需求和社群化的崛起五个角度,探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新变化。
一、内容的多样性新媒体时代,媒介可以以多种方式呈现信息,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这增加了内容的多样性。
同时,通过社交网络等互动平台,各种内容可以自由传播,也就使得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可以包容更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展现更加广泛而自由的观点和思想。
二、传播的高速度网络时代的媒介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这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为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即时动态。
同时,传播速度的加快,也提高了媒介在潜在受众之间产生共鸣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媒介的作用更为明显,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大众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互动性的增强网络时代的媒介不再是单向传播的形式,而是以多种形式与受众互动交流。
例如,博客、微博、社交网络等可以让媒体和受众相互交流,通过让受众参与内容的制作,获得反馈,而且,这种交互的互动方式为媒介的价值提高提供了条件。
四、个性化的需求网络时代的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更注重个性化需求,比如搜索引擎、智能助手等都可以根据用户的搜索习惯和兴趣呈现出与其偏好相关的内容。
同时,网络时代媒介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服务,例如通过免费邮件、个性化新闻feeds、在线购物等等,提供更贴合用户需求的服务。
五、社群化的崛起网络时代的媒介不仅可以允许受众参与到特定的社群和兴趣群体中,同时媒介本身也促进了社群的形成。
例如,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允许受众结识新朋友,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等,进而汇聚更广泛、更具有活力的兴趣群体,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
总之,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多样性、传播的高速度、互动性的增强、个性化的需求和社群化的崛起。
新媒体媒介形态的新变化,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讯息传播维度和手段,带来了新思维和新想象的空间,也挑战了传统媒介的现状,展示了新的应用前景,这对于今后媒介的发展具有重要引导和启示作用。
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笔记doc
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菲德勒(Fidler,R,)著;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第一章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则媒介形态变化的过程我把这一过程定义为: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未革新的复架相互作用引起的。
通过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传播系统,我们将看到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和独立地产生的一一他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
当比较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一一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
形态变化原则同媒介形态变化的其它几个关键个性原则一样,来源于三个概念一一共同演进、汇聚和复杂性。
共同演进自从书写语言起源以来,媒介的形式一直沿着三条明显的路径共同演迸着。
我把它们称为领域——人际传播领域、广播领域、文献领域。
汇聚多媒体,或者也称作复合媒体,通常被定义为将两个或更多种的传播形式集合为一个整体的任何媒体。
汇聚是更像是交叉路口或婚姻,其结果是引起每一个汇聚实体的变革,并创造新的实体。
复杂性认识到人类传播系统事实上是一个复杂的、有适应性的系统,我们就能看见所有形式的媒介都生活在一个动态的、互相依赖的宇宙中。
当外部的压力产生、新技术革命被引入以后,传播的每一种形式都会受到系统内部自然发生的自组织过程的影响。
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则透视1、共同演进化与共同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以内共同相处和共同演迸。
每当一种新形式出现和发展起来,它就会长年累月和程度不同地影响其它每一种现存形式的发展。
2、形态变化:新媒介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一一它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
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
3、增殖: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形式会增加原先各种形式的主要特点。
这些特点通过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传播代码传承下去和普及开来。
4、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以及媒介企业,为了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生存,都被迫去适应和进化。
新新媒介 读书笔记
保罗莱文森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研究涉及到好几个领域,首先他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是尼尔波兹曼的博士生,现为纽约福德汉姆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教授;他又是一名科幻小说家,曾任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会会长,屡获世界级大奖和提名;另外,他的身份还包括在音乐领域小有成就的音乐人,社会批评家、以及教育公司的总裁。
就学术而言,保罗莱文森是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用媒介乐观主义、人类沙文主义、知识技术进化论等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媒介环境学思想,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其继承和发扬了麦克卢汉和波兹曼的思想,著作包括《思想无羁》、《软利器》、《数字麦克卢汉》、《真实空间》、《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学习赛博空间》等,《新新媒介》是其2010年的新作。
媒介环境学派将媒介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着重考察传播媒介的结构冲击和形式影响,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性质二、内容介绍《新新媒介》全书包括13章。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新新媒介的产生及其原理,第二部分则包括第二到第十章,作者逐个介绍了各种新新媒介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第三部分则是作者对新新媒介的冷静思考。
那么我的读书报告的第二部分的思路也是按照作者的思路展开。
第一部分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新新媒介的主要原理,为什么要叫新新媒介?其特点是什么?按我们以往的归类,其实将网络上的所有媒介归为了新媒介,而在第一章保罗莱文森提出了当代媒介的三分说,即媒介可分为旧媒介、新媒介、以及本书研究的新新媒介。
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都是旧媒介,它们是空间和时间定位不变的媒介,比如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话、电影等。
书籍里的知识锁死在一个地方,不去翻检就不能获取。
报刊有周期,出版之前只能苦等。
电影电视有节目表,不到时候你就看不到。
旧媒介的突出特征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专业人士的生产。
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
其界定特征是:一旦上传到互联网上,人们就可以使用、欣赏,并从中获益,而且是按照使用者方便的时间去使用,而不是按照媒介确定的时间表去使用。
理解新媒介
理解新媒介作者:杜骏飞教授思考媒介,需要朴素的讨论。
媒介是一个抽象名词,严格来说它是不可数的;媒体是一个具象名词,它是可数的。
我们看见、听到媒体,而感到媒介。
一个有意味的事实是,今天我们谈起媒介,通常是使用它的复数,而说到媒体,却总是使用单数。
这就是问题所在。
泛媒介泛媒介(pan-media),它指的是属于新媒介时代的媒介。
它不是任何一种媒介,它是媒介的媒介,就像一口真正的“平底锅”,装得下所有的媒介。
在理论上,我们把它定义为媒介的平台。
要言之,互联网,手机,或是别的什么新媒介,它可以是所有媒介;而一个网络媒体,从形态上说,也可以包容一切媒体。
“泛媒介”一词是我在2000年的发明,此后我所有的理论建构都基于它展开。
我曾经设想,如果没有这个概念,我会如何推演有关网络传播的逻辑?在这个被称为网络时代的时代,我们的精神是后现代的,我们关于媒介和自身生存的意识也是如此的分散、不确定和边缘化。
就网络发展和学术讨论的动荡不安而言,泛媒介这个概念,是我所能找到的最合适的理论栖身之所。
作为传播学的想象力的化身,麦克卢汉曾经谈到过“一种媒介使用另一种媒介”(1971)。
只是,那时他所不能想象的是:未来到处是聚集了从前所有的媒介的媒介。
今天,因为网络聚集了从前所有的媒介,我们称它为泛媒介;因为它聚集了我们所能够见到的所有人——我们称它什么?社会。
当我说及“网络”(network)的时候,与我说及“互联网(或因特网)”是不一样的。
“网络”是我口中的有关“互联网”理论特性的恒久之物,换言之,就人类交流的理想道路而论,互联网可以消失,而网络不会。
什么是“网络”的传播?如我所言:它的媒介是“泛化的”,“泛”,在这里取分散化、全景化、扩展化、与一体化的意思;它的使用者是“媒介化的”,人可以成为信息的本身;它的泛传播模型是环态的、动态的,而不是链式的、静止的,这可以确保它可以通过自组织而改善。
我并且曾说到:泛媒介传播时代与以往任何传播时代的核心区别是——媒介不仅仅是信息,而且还是人,人成为信源、通道、信宿的同一体;人类传播的层极不会消失;全景化的交流响应将取代通常意义上的反馈;它以提供窄播的可能性的方式,达到宽播的必然性;它完全不是与此前成熟的诸媒介的竞争对手,而是它们的改革者。
媒介形态变化
媒介形态变化
• 可感知的需要 • 可感知的需要,表明了他对于"媒介技术"的社会 采纳与推广保持了一种"社会需要论"的态度。换 句话说,任何新技术如果要被人们所采纳应当同 人们的社会需要相适应。如果人们不需要,那么, 新技术可能就难以或者暂时难以被采用推广。比 如印刷术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印刷报纸却直到17 世纪才出现,这个"延时采用"的时间段就长达几 个世纪!
媒介形态变化
• 作者简介
• 罗杰· 菲德勒是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 院的驻校专家和信息设计实验室协调人,是一位国际公认 的电子出版预言家和先行者。 • 1961年开始报业生涯,并以新闻工作者、设计师和技术专 家的身份在发。 • 1983创建赖特-里德图形网络。 • 1981—1991产生开发开发电子平板报纸想法并开发出早 期模型。
媒介形态变化
• 价值 • 不是孤立地研究每一种形式,而是鼓励我们考察 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的各个成员的所有形式,去注 意存在于过去、现在和新出现的各种形式之间的 相似之处和相互关系。通过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 传播系统,我们将看到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和独 立地产生的--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 生的。当比较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 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
媒介形态变化
• 媒介竞争 • 杰克· 富勒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传播媒 介进入市场进行争夺受众的战争,在竞争 中优胜劣汰。这是媒介竞争的市场法则。
媒介形态变化
• 政治压力 • 媒介形态变化不仅仅是一个在不同的媒介之间自 然发生的过程。如果是媒介生态的自然演进,那 媒介系统就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但事实上,一个 社会一个时代的社会控制力量往往要从外部注入 一股规约力量。这种规约力量在形式上、强度上 各有差异。比如轰动一时的美国在线(AOL)对 时代华纳(Time-Warner)的并购案,就典型地 受到了政治压力的规约。
新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的时代变化的理解
新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的时代变化的理解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介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时代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的结合,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改变。
新时代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介之间的时代变化体现在信息获取方式上。
在过去,人们获取信息主要依赖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介如社交媒体、微博和微信等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浏览新闻、观看视频、听取音频等。
这种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新时代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介之间的时代变化还体现在传播方式上。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媒体机构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而在新媒介时代,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互动化。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自己的观点、评论、分享新闻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区。
传统媒体也开始与新媒介合作,将新闻内容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与受众进行互动,融入到受众的生活中。
新时代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介之间的时代变化还体现在内容方面。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机构对新闻报道的选择和呈现有一定的限制,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而在新媒介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可以参与到内容的创作和传播中。
这种个性化的内容选择和参与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了信息的有效性和传播的广度。
新媒介的兴起对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新媒介的免费性和广告收入的转移,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困境。
许多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将重心放在线上媒体和移动媒体上,通过付费内容、订阅服务等方式寻求新的盈利模式。
然而,新媒介的兴起也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与新媒介合作,传统媒体可以扩大传播渠道,增加受众的覆盖范围,提高品牌曝光度。
总结起来,新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的时代变化体现在信息获取方式、传播方式、内容方面以及经营模式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菲德勒(Fidler,R,)著;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第一章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则媒介形态变化的过程我把这一过程定义为: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未革新的复架相互作用引起的。
通过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传播系统,我们将看到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和独立地产生的一一他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
当比较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一一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
形态变化原则同媒介形态变化的其它几个关键个性原则一样,来源于三个概念一一共同演进、汇聚和复杂性。
共同演进自从书写语言起源以来,媒介的形式一直沿着三条明显的路径共同演迸着。
我把它们称为领域——人际传播领域、广播领域、文献领域。
汇聚多媒体,或者也称作复合媒体,通常被定义为将两个或更多种的传播形式集合为一个整体的任何媒体。
汇聚是更像是交叉路口或婚姻,其结果是引起每一个汇聚实体的变革,并创造新的实体。
复杂性认识到人类传播系统事实上是一个复杂的、有适应性的系统,我们就能看见所有形式的媒介都生活在一个动态的、互相依赖的宇宙中。
当外部的压力产生、新技术革命被引入以后,传播的每一种形式都会受到系统内部自然发生的自组织过程的影响。
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则透视1、共同演进化与共同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以内共同相处和共同演迸。
每当一种新形式出现和发展起来,它就会长年累月和程度不同地影响其它每一种现存形式的发展。
2、形态变化:新媒介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一一它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
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
3、增殖: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形式会增加原先各种形式的主要特点。
这些特点通过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传播代码传承下去和普及开来。
4、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以及媒介企业,为了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生存,都被迫去适应和进化。
它们仅有的另一个选择,就是死亡。
5、机遇和需要:新媒介并不是仅仅因为技术上的优势而被广泛地采用的。
开发新媒介技术,总是需要有机会,还要有刺激社会政治的和/或经济上的理由。
6、延时采用:新媒介技术要想变成商业成功,总是要花比预期更长的时间。
从概念的证明发展到普遍采用往往至少需要人类一代人(20一30年)的时间。
第二章传播媒介领域固有的媒介特征人际传播广播电视传播文献传播流动与控制无中介有中介有中介双向单向单向参与者制作者/观众编辑/寻访者时间不固定的固定的固定的呈现与格式口头的/表达性可听/可视文本的/可视的无建构有建构有建构非线性/线性线性非线性/线性画像*全景画像*(人的脸)(三维全景)(二维页面)接收与限制同时的即时的自由的交互的被动的主动的时间/空间取向时间取向空间取向(表面)可移动的固定的位置可携带的*形象定位:在面对面的信息交换中,大多数参与者总是把他们的眼睛集中在另一个人脸部或身体高度大于宽度的地方。
为呈现其内容,大部分文献传播形式一直用一种类似”画像”的或者说垂直的定位方式。
传播媒介诸领域的透视内在主要特征如下:人际传播领域:包括一对一的口头/表达传播形式,其内容没有受到外界媒介的建构或影响。
其中,也包括入与计算机间的传播,在这里,计算机程序充当代理人。
广播领域:包括有中介的,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的视/听传播形式,其内容经过高度建构并按次序呈现给受众,从开始到结束,它相对固定的位置和预先决定安排好的时段传播出来。
文献领域:包括有中介的,从少数人到多数人的文本/图像传播,其内容经过组合并主要通过可携带媒介呈现给个人。
也包括存在于计算机网络如万维网上的页面电子形式。
第三章语言在媒介形态变化中的角色口头语言和第一次媒介形态大变化口语白勺优势口头语言使人们可以结合成更大的群体,有组织地处理复杂的难题。
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信息编码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方式来收集、处理和扩散实用的信息。
广播领域白勺出现在第一次媒介形态大变化的最初阶段,在人际领域的阴影之下,广播领域缓慢、断断续续地演化。
即时、交互式传播的无中介、一对一的形式,逐渐被有中介的、有计划的、单一对许多的形式加以补充。
这些技术应该能够突出某一个人的存在而且能更广泛地传送口头讯息。
然而,这些技术进步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受众参与程度逐步下降。
这种发展也促成了受众和信息传送者之间区别的形成,以及信息传送者日益增长的权力。
但是即使入际和广播传播的口头形式在细节和相关性上很丰富,它们本身在穿越时空时却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
-书面语言和第二次媒介形态大变化随着书面语言的发展和散播,口头语言和文化获得了高得多的稳定性。
书面信息的交换不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同在,因此传播从它们早期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书面文献将字词从它们的言者和它们最初的上下文中分离出来,削弱了记忆的重要性,允许对信息内容进行更加独立和更加从容的审视。
书面文献也使思想和想法可以在它们的原创者死去之后留存下去。
数字语言和第二次媒介形态大变化至目前为止本章里谈到的三个语言种类一一表达式、口头和书面一一被发展用来便利人类之间的沟通。
用数字来编码并处理信息的数字语言,被开发出来以利机器和它们的元件之间的沟通。
只有通过一种数学中介的转译程序,数字语言才能用于人类和人类之间的沟通。
语言在媒介形态变化中的角色透视口头语言和其后书面语言的出现导致了人类传播系统中的两次媒介形态大变化。
每一次大变化都激发了无数的技术转变,促成了三大媒介领域的分支和增长,以及人类文化的迅速进步。
在每一种情况下,发展和散播都跨越了许多代人,媒介技术也并不是在全世界被统一采用的。
然而,自从电在传播中的应用和数字语言的出现,人类传播的演化和扩展已经以一种惊人的速率在加速。
几个主要的社会和技术发展已经在人的有生之年内发生,媒介形式的早先区别看来也在逐渐地模糊。
第四章第三次媒介形态变化的工艺技术第三次媒介形态变化的技术透视正如我们在本章中已径看到的,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所有的电子传播技术都将它们的存在归因于危机控制,危机控制出现在十九世纪早期,当时工业革命已传播到欧洲和]匕美大陆。
为了以不断加快的方式生产和运输货物,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随之产生了对于异地之间同步反馈的社会需求,也需要更迅速的方式来收集和处理日益增长的数据,这对于企业和政府的高效运作已变得至关重要。
然而,电应用于传播和数字语言的普及,远远不只是提供了这一危机的解决办法。
在不到两个世纪里,它们对人类传播系统令人眼花缭乱的高速转型和扩张所作时贡献,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在这个极为短暂的时间内,以这些技术更新作为强大催化剂的第三次媒介形态变化,已经给几乎每个人、社会和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
人类对于距离、时间和现实的观念本身,已经因刚刚出现并扩散到全世界的新媒介形式而发生了急剧的改变。
第五章第三次媒介形态变化的文化背景社会力量由于美国在二战中没有受到大规模的破坏,因此它就处在能够提供世界战后重建大多数需要的最佳位置上。
结果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美国的财富生产型经济使得劳动中产阶层急剧增长。
伴随电视生长的几代人≮对于所谓的婴儿高峰出生者来说,电视机很快成为他们的抚慰者、保姆、老师和伴侣。
在这个国家中,收音机通过声音把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立刻传送给到一代人的耳朵中,并产生丰富的联想。
而电视机带给他们的是单一化的囤咖,这种单一性决定了这一代人对现实和对其自身的感受。
\对年轻的孩子们来说,电视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揭示秘密的武器”。
成年人再也不能用文学来作为一种控制工具了。
O~这种过分简单化以及将复杂问题和有重大意义事件作轻率处理的倾向,使得对信息真实性的批判性评价变得尤其困难。
对主流大众传媒和其他传统信息来源的基本不信任,明显地成为互联网和其他消费者在线网络日益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媒介选择的增多这一代人是把机动灵活、双向互动、复合媒介视为理所当然的一代。
这一代人中的许多成员似乎下决心要在电脑化空间,创建一个与他们更密切、更具活力的现实世界,而不是依赖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为他们界定现实。
争夺时间和注意力人类同步进行多种媒介输入的能力似乎一代比一代都有扩大。
相反,耐心和注意力持续的空间却在不断萎缩。
F但是报纸实质上是在同电子媒介富有吸引力的可听、可视质量作斗争,争取年轻受众的时间和注意力。
家用个人电脑的持续增长,迸一步强化了人们的担忧:将来人们用于休闲阅读的时间将会更少。
文化水平的下降人们期望学生们通过泛读来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而不是通过精读来获取专门的知识。
于是学习知识的重点也开始由从容不迫的信息分析与批判性的思考,向快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面转变。
在过去三十年中进行的抽样调查和学者测试已经显示出公众在阅读和写作技巧,以及在关于历史地理和科学等基本知识方面的水平不断下降。
图像与内容【正是对全球化市场的追求,而不是文字出现前的村落加速了远离文化多样性的趋势。
典型的全球化营销者最感兴趣的是,目前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是多么一样而不是多么不同。
作为一种结果,因此图像而不是实质内容是主导一切的。
未来媒介白勺环境现实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被界定了。
很可能,未来的几代人将逐渐接受,所谓现实就是他们想要的那种现实。
通过先进的神经网络,全人类将在某一天有可能分声我们今天难以理解一切经历。
政治力量对印刷媒介的间接控制这种低费率相当于政府津贴,对于印刷媒介来讲,只要它们遵守有关内容和出版周期方面的某些管理规定就行了。
美国政府用于间接控制印刷媒介、实行新闻检查的另外一种常见办法,就是通过保密政策和合同限制对信息的接触。
电子广播媒介的管理信号干扰和所谓的带宽不足的问题,就成为管制发射台和无线电频率的理由。
电话白勺公共载体角色作为公共载体,电话公司不能制作或控制通过他们的电话线路所传输的内容。
经济力量争夺受众与广告商虽然增加一一或者至少是维持一一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数量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公司的一个重要目标,但这仅仅代表了它们的一部分市场战略。
这种战略的一个最本质的部分就是媒介吸引广告商的能力。
新媒介与相关常数(受众和广告商为了支持新的媒介形式,往往是重新分配他们已用于大众媒介的时间和资源,而不是增加花费。
这种媒介蛋糕的重新分割意味着,每一种现存的大众媒介形式都从市场里得到一份较小的份额,如果其它一切还是一样的话。
第六章失败的教训对失败教训的透视机会与需求≮虽然数字语言的加速扩散和各种媒介与传播技术的合成融合可能一直都在提供着发展机遇,但是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还没有社、政治或经济方面的需求动机来证明开发和广泛采用的合理性。
正如我们在第一章中所知道的那样,这正是机会与需求原则的核心诫条。
延时采用如果这些美国公司早就知道延时采用原则,并且对最初的经济承诺与回报的期望相对小些的话,他们也许会维持长期研究和开发实力,使他们进人具有更多潜在机遇的第二和第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