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心得体会(通用10篇)
![读苏菲的世界心得体会(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918a3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0.png)
读苏菲的世界心得体会(通用10篇)读苏菲的世界心得体会篇1如果遗产是物质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
但如果遗产是精神的话,那么它不但不会同时光一齐流失,而且能被发扬光大。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都披着神圣的面纱。
人们只能满怀敬仰之心,却无缘见哲学之庐山真面目。
因为它博大精深,融人类千年之史,汇世界百家之言。
祖先赐予的精神遗产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深不可测。
无数哲人前赴后继著书立传,试图为世界展现一幅壮丽雄浑的哲学全景图。
但是百家争鸣,丰富了哲学的内涵,却为勾勒全景图又增添了新的难题。
于是,千百年来,哲学似雪球般前进、壮大,而人类只得管中窥豹似地欣赏奇峰一角。
我在寻觅,寻觅一种载体、一种形式能令人毫无倦怠之感地穿梭于哲学的长廊之中。
我想一部书恐怕难以担此重任,因为记录哲学、见证历史的文献题材作品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无疑是味同嚼蜡的。
但是,有困难才有奇迹,人的智慧与力量在劳作与发展中,常常释放出超常的能量。
一位从教多年的作家完全采用侦探小说的构思,却将整部哲学史清晰地、丝丝入扣地展此刻读者面前。
它不是来自欧洲哲学的源头希腊,也不是东方龙的传人,更不是好莱坞的天才剧作家。
他的家乡在遥远而恬静的北欧——挪威。
令人难以置信,在几乎没有任何哲学底蕴的冰天雪地,却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哲学作家。
当然还有他那部震颤了哲学界的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
如果你是一位书迷,那么至此你肯定猜到了。
是乔斯坦贾德带着我们走进《苏菲的世界》探究高深的哲学。
作家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年少的苏菲跟随着一封封神秘的来信,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她的哲学课。
我们也仿佛如苏菲一样沿着历史的足迹浏览历代哲人的精辟论述。
而正当我们略显疲惫之时,本书的副线却又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我们沿着苏菲的足迹寻找神秘的老师和从未谋面的席德。
主线与副线自然交织,浑然天成,足见作家艺术修养之高。
但更令我们叹为观止的则是:作家灵活而娴熟的运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述哲学家的故事、分析哲人的观点、探究哲学的真谛。
苏菲的世界感受心得(通用10篇)
![苏菲的世界感受心得(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a96b6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a.png)
苏菲的世界感受心得(通用10篇)苏菲的世界感受心得篇1今日最后读完了苏菲的世界。
人有选取的自由,能够能动地作用于社会。
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是唯物论者,但又相信社会与自然一体,会生长,是一元论者。
有时能体会到物神合一的境界的。
确实,人只是广袤的世界里的一粒灰,认识事物有不实之处,如康德所说,戴着有色眼镜,受到种种限制。
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运用理智去分析,每件事都有它的必然性。
对生活不仅仅是美感的体验,如祁克果所说,要进入到道德阶段,坚持按正确的去做。
但不想进入宗教阶段。
诚然,有时天人合一的感觉就像是宗教。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透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透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
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适宜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
她从这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同时达·芬奇的绘画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包括其中。
这本《苏菲的世界》可谓是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记》,它引领我在一个新奇而古老的世界里漫游……其实在大千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漫游者,而哲学正是我们探路的一支火炬。
它不示意你走向某一特定的方向,而是让你用心灵的眼睛去寻觅;它不限定你思考某一固有的现象,而是让你用自己思想的脚步去探察……生活中,不能说人人都是哲学家。
但我觉得,至少人人都有点哲学头脑——一种好奇的探求愿望,一种不弃的思考精神……在生活中探索新闻,在学习中探索知识。
就像苏菲在神秘导师创造的神奇世界里探索世界谜团。
或许这种对于好奇的探索精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正是这种天性促使人们一往无前,正是这种精神使人们不断发现和创造。
读苏菲的世界观后感6篇
![读苏菲的世界观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35645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a.png)
读苏菲的世界观后感6篇每次写观后感都是我们对电影中情感表达和情节安排的思考和总结,在每次观影后,我们都会通过写下观后感来记录内心的思考和感受,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苏菲的世界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苏菲的世界观后感篇1世界从何而来?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我从未问过或想过这个问题。
或许是偶然间爸爸妈妈告诉我这里是世界,从此我就知道这儿是世界。
一天当中,我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但我却从未提出过一个为什么?不只是我一人,大家都把世界想得理所当然,世界仿佛与我无关。
所以,作者用了很生动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来的一只兔子,关于突然变出兔子的事,我们知道这不过是魔术师耍得把戏罢了。
我们只是想知道他如何办到而已。
然而,谈到有关世界的事实,情况便有些不同了。
我们知道这世界的不只是魔术师妙手一挥、掩人耳目的把戏,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其中,我们是它的一部分。
事实上,我们就是那只被人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小兔子。
我们与小兔子之间唯一不同的是:小兔子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
我们则相反。
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关于小兔子,最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
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
苏菲只是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你又是谁呢?苏菲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第一次读《苏菲的世界》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会收获更多。
打开邮箱,拿出那封神秘的信:“你是谁?”在苏菲问自己的同时,同样的问题在她心中响起:“我是谁?”或许,是这个世界的常识在作怪,可是仔细想想,又不像。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带着与苏菲相同的问题,我试着从她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
看世界从无到有,看生命的意义。
苏菲思索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笛卡尔,康德,马克思,达尔文……这是一群思想先行者: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那是许多满载智慧的年代。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fc770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0.png)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听起来简单的问题却在这本书中变得神无法回答。
14岁的苏菲在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没有贴邮票的信。
苏菲不断收到艾伯特的信件,因为他的问题使这个世界像谜团一样在他的眼前展开。
后来在艾伯特的指导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从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他树立的哲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她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一课主要认识了罗盘、火器、与印刷术这三大发明,苏菲详详谈运用了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的知识,想要解开这些谜团。
可是,事实比她所想的更加怪异离奇。
品读过《苏菲的世界》后,我心中豁然开朗,对生命、宇宙万物都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悟。
这本书好似一曲可以浸透心灵的华美乐章。
它使我如何去从哲学的角度观察、理解这个的世界。
我的脑中不断映出“为什么?”这三个字。
全世界有很多人信仰上帝的存在,可是“上帝是否存在?”、很多人说灵魂会升上天堂,可是“人死后是否还会有生命?”没有书籍可以回答除了我们思考、思考、再思考。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亚里士多德说:“人和动物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最明显的不同是人会思考。
”英国经验主义大师培根在其随笔中写道:“青年人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时灵感来临如有神助。
”这些话语都表达了思考的重要性,这也是这本书给我的另一大感悟。
苏菲从刚开始的什么都不懂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解决了艾伯特留给她的一道道哲学问题,这也是我最佩服她的地方。
“思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那将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本就是要在不断的思考中补全自己的思维漏洞,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苏菲的世界》既是一个智慧的世界,又是一个梦的世界。
它将会唤醒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和对宇宙万物的探索世界对我们来说是许多未知谜团的组合,是各种猜测与思考。
这本充满哲学色彩的书,不仅解开我对这个世界的疑问,对宇宙万物的探索和赞叹生命之美,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多的是从苏菲身上带给我的思考的力量。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39ab8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0.png)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5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今年寒假,我看了一本书《苏菲的世界》。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简单的哲学丛书。
这本书讲述的了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位神秘的哲学老师寄来的信,从此开始了她探索哲学思想之路。
随着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交流的经历,一位位哲学大师的思想、一个个伟大的文化纪元在我眼前呈现,引起了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这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我花了整整一个寒假才看完。
这本书里的内容让我了解了许多哲学思想,然而,作者的构思让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阅读前几章,我一直觉得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是主角,但是读到后面苏菲15岁生日那场哲学花园宴会上,我才意识到,席德和她的少校父亲才是真正的主角,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席德的少校父亲给她15岁生日礼物那本书里他笔下塑造的人物。
而苏菲和艾伯特也渐渐发现了这个创造者的存在,他们就靠艾伯特将给苏菲的那些哲学知识,也靠自己的努力,逃出了这个虚幻的世界。
开始我一直觉得哲学书很枯燥,这是我第一次读哲学书籍。
少校笔下的苏菲的世界就是一个哲学的发展史,作者或许就是想直观的告诉我们,真实和虚幻是没有界限的,可以无限的虚幻、想象,只希望我们不是虚幻的,不是被一个伟大的机器控制的,就如笛卡尔所说:人生不是一场梦。
但无论如何,大自然也不会因我们而停止运动,地球仍然在转,时间仍然在流逝,也许这就是哲学吧!这本书引起了我对世界、对生命的好奇心以及思考,也让我感受到了作者这种将哲学思想,通过侦探加幻想写作方式一一呈现出来,这真是一本好书!《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早在读高中的时候,老师就叮嘱我们上了大学会有很多自己的时间,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
当时我就想:在我的大学四年了,我要多看看有益的书。
在图书馆寻觅我感兴趣的书的时候,我发现了《苏菲的世界》。
于是,这翻开来我和哲学进行初次思想对话的美妙一页。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它讲述了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在一个陌生人的谆谆教导下逐渐产生对哲学的热爱并且去探讨它的过程。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6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3aab9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c.png)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我们身边处处是哲学,却只有少数人有会发现的慧眼,不断去探索。
外星人是什么样的,我想,让大家画出来的话,也许大家都会画出类似人类一样的生物,即使不是这样,也会画出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如果狗会画画的话,也许会把它画成狗的摸样呢。
我想世界上没有明分的对与错,一切只是我们自己的感觉,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按照整个地球的标准去做哩,如果在一个没有明分对错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在宇宙的世界里,有一个想象力被局限的星球,我们早已熟悉这个世界,觉得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好比我们人类是哪儿来的,对于是某种生物进化来的回答,一点也不吃惊,而我不能确定一定是这样的,就算是这样,这种生物又从哪来?创造它的又是谁?创造宇宙的又是谁?创造宇宙的又是从何而来?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我们丧失好奇心的同时,丧失了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生命是如此的神秘。
这世界就像魔术师帽子里变出的一只白兔,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
然而他们年纪越长,也就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
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舒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
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一段惊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顶峰。
走进哲学的世界,身边的事物都会变得不同,人为什么会说话?鱼为什么有尾巴?都是有趣的,而我们无法理解,无法表达。
《苏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2)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现在想想“苏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
一向对于哲学是不感兴趣的,以至于这本书我还未真正的看完,是对知识的挑剔或是对一些理论的无法接受还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选择的只是适合我的东西。
在选择的过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转变。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和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
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15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e3902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0.png)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15篇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开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
最初,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哲学书,读后,我就被它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主人公苏菲的脚步去探索一个神秘的哲学世界。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苏菲的十五岁少女接二连三收到一些神秘的来信,并开始在她的导师艾伯特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哲学。
随后他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十分古怪:魔镜,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会说话的汉密士.......这些接踵而来的怪事让苏菲只能一步步走下去,后来她明白了自己只是存在于席德的世界里,这也一直影响着苏菲和她的生活,最终她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与艾伯特一起逃离了那个书中的世界,来到了席德的生活中。
这本书包含了至少三个叙述者,分别是哲学家艾伯特,苏菲和席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观察和描述,构成了一部有副调结构的小说,这个故事是虚构的文本,同时这个虚构的文体又存在干一个更大的虚构文本之中,即席德的世界,而作为读者的席德其实也不是真实的。
这一切读完之后得仔细回味一番,才能理清线索。
合上这本书,我不由得思考起来:“我思故我在。
”我是谁?我真的存在吗?倘若有一天你的名字由“苏菲”被改成了“丽丽”,那么你到底是苏菲还是丽丽呢?我们早已习惯于“我就是我”这个观点中去了,所以“我是谁”这个问题真的令人很困扰,书中说“存在即是合理。
”那么我们所有人便都是这样合理的存在了吧。
关于存在,我认为我们只是存在于这个暂时的时间和空间内,但很多年过去,沧海桑田,时过境迁,那个时候渺小的我们就像一粒沙子融入了大海,这个历史长河中我还存在吗?或者说我存在过吗?这种奇怪的想法是我在读这本书前从未有过的。
哲学有很多东西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无论何时都要怀揣着一颗好奇心去看世界,你就会发现眼前的一切与以前有多么不同。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哲学是什么?或许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15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57510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2.png)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15篇)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很早就见过这个书名,《苏菲的世界》,我一直以为就是类似人物传记的一本书,我还猜测里面记叙的事情就是一个名叫苏菲的女孩,她的独特人生传奇如是等等,我孤陋寡闻了。
可是说实话,这个书名并没有吸引我。
而会开始看这本书在于我听说了它是一本哲学入门书,于是带着我对哲学的似懂非懂,想从其中找寻到更多哲学的智慧,所谓启蒙,那一定更好理解的,所以值得翻一翻呢!翻开书的那一刻,我就被苏菲稍显诡异的生活经历所吸引,通读全书,发现这就是作者传授哲学的一个绝佳的构思,很多人都说哲学枯燥乏味,根本就没有心情去阅读,因为它晦涩,读起来似乎比阅读古文还要诘屈聱牙,甚至更可恶的是,你每个字都认得,可是组合起来你就会傻眼,但是作者JosteinGaarder却换了一种方式让你去学哲学。
生活处处是哲学,可是为何大家一谈到哲学都觉得“毛骨悚然”呢,我觉得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根本不愿意停下来思考片刻,哲学所设计的问题,类似“你是谁?”我想这个问题的不确定性就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余地,可是人们很少去想。
这本书通过哲学家给苏菲上哲学课的形式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当然还有很多,从伊甸园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回到近现代的哲学,如此种种,信息量很大,我不敢说每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我都理解,因为有些确确实实不是看了一遍就能理解的,这本书里有三个叙述视角:苏菲,席德,艾伯特。
故事蹊跷,苏菲和席德,这两个一样大小的姑娘,仿佛就要被困惑而分不清自己是谁了,到底是小说主人公还是现实中的人,她们困惑,不过强烈的欲望促使她们去学习,不断地学习,你会发现哲学就是使人智慧的一门学科,是理之源,万物之解释都可从哲学之中找寻答案。
因为学生时代就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有关哲学的知识,例如尼采的“上帝已死”,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历史书,高中这政治哲学篇里也学过哲学相关的知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802da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c.png)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对于死亡,每个个体必须面对的事实。
死亡对于生,到底是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死亡是否是生的对立面?死亡仅是肉体生命的终结,亦或者是抹杀一个人存在的完全终结?村上春树曾在书中写道:“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也就是说,他认为,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终点。
这里说的生命,并不仅仅是指生物学上的肉体。
而是,一定有什么东西,以某种方式,留在宇宙之中。
于是,这里牵扯到了意识与物质。
这是贯穿西方哲学家头脑的若干问题之一。
德谟克利特斯认为原子构成了万物。
构造物质的本质始终如一,亿万年前构造恐龙的某个原子同样构造了今天的人类。
可这里显然不能解释超越物质以外的东西。
到后来,柏拉图来了,带着他独树一帜的观点: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这个实在被称为“理性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靠感知的,灵魂依附于肉体的存在,以某种方式在肉体的结束以后留存下来。
然而,灵魂超越物质以外,如何证明灵魂的存在,又是另外的问题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苏菲的世界》。
这本书光看封面机灵古怪的小人跃然纸上,让我恍惚间以为这是一本童话书,这不料想这是一本哲学书,一本厚厚的令人爱不释手的哲学书,里面大有乾坤。
翻开第一页你是谁?这一句话赫然在目,我是谁?我就是我不假思索的我回答完这个看起来愚不可及的问题,继续往下读,相比我这个简陋的回答,主人公苏菲的回答无畏是长篇大论,甚至他自己都怀疑上了他自己。
她是谁?随着主人公拆开一个一个的信封,解开一道又一道的难题,我昨天爱上了哲学世界的产生名人的冲突,人类的起源思想与行动的联系语气比这些谜题在我面前一一展开,天呐,这比《十万个为什么》有趣多了,好吧?随时讲哲学,但并不生硬,有种让人一看就想读完这本书的感觉,我非常喜欢看这本书,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是前所未有的,令我想要深度去探知探索的一本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4dbf6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8.png)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苏菲的世界》以一个14岁小女孩的视角,带读者从自然派哲学家到苏格拉底再到希腊文化,从文艺复兴到康德再到弗洛依德,把整个西方哲学史简明易懂并充满趣味地讲解了一遍。
纵观本书的哲学史世界,可以发现从古希腊到现代,哲学家们的两大命题是尝试解释世界的本质以及什么是自我,这是最经典的哲学基本问题,也是至今仍值得人类去探究的问题,由此引起的思考和吸取的知识,是我读此书的最大收获。
面对当前疫情形势,我们不免要再进一步去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苏菲的世界》引出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该如何保护人类文明和我们存在的基础”。
进入二十世纪这短短的一百多年间,气候、环境、资源、生态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方面,我们发展科技、探索宇宙、解密基因密码;另一方面,我们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受到了自然的惩罚。
我们自认是唯一具有“宇宙意识”的生物,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但现实中却做着控制和掠夺自然的一切。
曾几何时我自己也陷入了一种“自我”的意识状态,认为现如今的自然界要靠我们人类去修复的,只有人类才有这个本事。
然而,扑面而来的“新冠病毒”、澳洲大火、东非蝗灾……才发现人类在自然面前也是脆弱的,生命的奥义就是我们只有将自我放到自然中发展,尊重自然,才能世代长久。
大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小到自己和他人相处的关系,都可以用书本里的话来总结: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这是生命奥义的哲学,也是为人处世的哲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是人出生以来就会有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终极哲学问题,也是所有人至今未解答成功的谜团。
十四岁的苏菲不断的接收到一封封不同寻常的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不过,她通过她充沛的知识逃离了“世界”,可是这一切都被席德看在眼里。
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是苏菲,她依靠在那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发现常人无法触及的奥秘,才能与艾伯特逃离“世界”这本书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不禁感到惊奇,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感到怀疑,不过更让我吃惊不已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女为何拥有如此高的悟性,也许是我们已经忘了当初对这世界的好奇,也或许是我们已经淡忘了世界。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43d03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7.png)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它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
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写着:“你是谁?”的一封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
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
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佛洛依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
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
像另一个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
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里,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它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
“我思故我在”,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
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
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
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
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
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
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
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
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可是,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太大的课题了,我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打量哲学这个金色殿堂的小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dfa16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4.png)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篇,供大家赏析。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25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81b4a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b.png)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25篇〕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25篇〕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篇1本书主要讲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考虑的根本问题。
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
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迥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
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
像另一个爱丽丝遨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
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他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
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
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
我想,那是因为孩子都没有失去对这个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
假设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奇,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篇2寒假里,我凑巧买到了乔斯坦·贾德的著作《苏菲的世界》。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极不寻常的信,世界像个谜团一样在她眼前展现。
当苏菲拆开信封看到里面写着“你是谁”的时候,她走进浴室,用手指着镜子里的自己问:“你是谁?”此时我也和苏菲一样疑惑,我是谁?我理所当然就是张亦禾啊,可是张亦禾又是谁?这又回到了原来的话题——“我是谁”?一瞬间,我觉得有些可笑,我居然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你会觉得这也太不合理了吧!是吗?但没方法,这是事实。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0ea0e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5.png)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
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日记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
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
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
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
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
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
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
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
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
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
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
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
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
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优秀8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a80cd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5.png)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优秀8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一《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
苏菲Sophie,在希腊文中是智慧的意思。
《苏菲的世界》其实就是与哲学有关的世界。
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同时这本书也是一位父亲为自己女儿写的哲学启蒙书。
书上有个比喻是这么说的:这个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帽子里拉出来的一只白兔。
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一开始大家都对此感到惊奇,然而随着年岁愈长,就愈深入兔子的毛发。
而哲学家便是在这毛发上攀登的人。
虽然哲学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到的,但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更多哲学思想并且学习如何以哲学方式思考。
人类是宇宙中渺小的存在,但有了哲学,我们也是星尘。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00字篇二在假期里,老师给我们推荐书目。
不知为何,我选择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
打开这本书,你就会坠落在历史的海洋中徘徊。
《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
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思考。
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信,里面只有一张约莫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从此改变了她的世界……在某个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哲学,是一个十分抽象的词语,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词语。
它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本源事物。
我本以为,哲学,是十分高深的存在,但看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身边处处有哲学。
例如“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等。
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十分复杂。
有些人更会认为“我就是我啊”“世界是本来就存在的”。
《苏菲的世界》不厚不薄,但却能让人陷入哲学的海洋。
哲学的光芒应不时从人们的身上闪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51440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c.png)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如果学院不安排,我想我是不会阅读《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的。
但是,在速读了以后,却忽然之间有了太多看法。
在苏菲的世界里,书中的主角苏菲主要思考了两个问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他们只是存在于书中的人物,那么如果放到现实中呢?如果我在现实中问这个问题就会显得非常可笑。
但是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我们来自于哪里呢?宇宙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而我们是其中非常微乎其微的一部分,我们的快乐、烦恼、忧愁就更不值得一提了,最终不过是化作一捧尘土,消失在世间万物之中。
如此短暂、脆弱的人生,我们难道要在负面情绪的操控下过完一生吗?那些衣服、首饰、化妆品最终会化作一缕尘埃,消失在茫茫宇宙。
一切都不过是身外之物,最后留下的只有你乐观的精神。
我们的生活要想过得幸福,需要外界的和平的环境和自身的乐观的态度来热爱这个世界的。
外界的环境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我们能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丽的家园。
而态度则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出发,保持乐观,每天开心,看到世界上美丽与积极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沮丧、埋怨。
爱这个世界,就要学会珍惜和感恩,珍惜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每一个幸福的时刻。
感恩这个世界给你生命,给你机会去享受,适应消极的,着重注意积极的方面。
现代社会中,人总是关注一些不好的,关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消极的以不好的方面概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忽略了人间的真善美,这样的人会渐渐的失去最简单的快乐。
对路边的花朵微笑,你会收获美丽与芬芳;对着太阳微笑,你会收获温暖与光明;对手机微笑,你会收获便捷与享受;对着社会主义制度微笑,你会收获安心与稳定......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欢喜吗?我认为,幸福来自于一个人的选择,选择积极,就会收获幸福,选择消极,就是在放弃幸福,选择走向毁灭。
生存与毁灭,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面向未来。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这本书的结构真的非常妙,大局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先用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以及莫名其妙的席德生日明信片制造悬疑,引人入胜,使读者自动代入苏菲的角色接受哲学课程,完全不像纯粹的哲学课本让人昏昏欲睡。
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
![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369b3e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2.png)
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7篇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苏菲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这个世界是真是假,我们无从得知。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这三个经典的哲学问题令原本不屑一顾的我疑惑。
生命是一场梦境吗?或真的只是某个人脑子里无关紧要的一些电磁波?世间万物真的是我们看到的那样么?我到底是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还是只是一本书中的人物?这个世界真的是我看到的那样吗?人本质上还真的是人吗?读完这本书的我对这个我早已习惯的世界产生了疑惑。
苏菲在收到神秘信之前,生活循规蹈矩,平平常常,收到神秘信之后,世界像谜团一样在这个14岁的懵懂少女面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
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想象的更怪异、更离奇……我觉得真正神秘的是苏菲的哲学老师艾伯特,他一直在教苏菲知识,又可以使古城雅典从废墟中兴起,可以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话,他太神秘了!最后他们到席德的.世界,艾伯特仍几乎无所不知。
而“柏克莱”“柏客来”这两个名字贯穿了整本书,隐隐约约的一条暗线,发挥了大作用——最后,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被柏克莱的一个理论推演而来。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令人不知不觉便深陷其中,它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它将唤醒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第一次读时,那些一大段一大段的哲学知识令我皱眉。
但不知不觉中,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到现在,《苏菲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了我。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经典的哲学启蒙书,以小说的形式交给我们知识,是一本好书。
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精选篇2)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可以通过想象,这两个哲学社会问题会成为萦绕全书甚至需要我们自己人生的疑问,因为他们这是对终极的拷问,对本源的发问。
——你是谁?当14岁的索菲收到这封信时,她一定很开心。
但她第二次想的时候,她很困惑。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通用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ea0c1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6.png)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通用15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通用15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是梦的世界。
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好奇和思考。
――题记读了这本书,我的好奇心便挑起来了――14岁的女孩苏菲原本平常、有序是生活被一封离奇的信打破了。
“你是谁?”这个问题出现在信中,在此之前,苏菲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她绞尽脑汁,但她找不到答案。
而接着又寄来了许多信让她困惑不已,席德是谁?寄信人是谁?席德爸爸为什么让我把信给席德。
然而她也无意间开始了哲学课程。
一个个的谜团也相继解开。
“你是谁?”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抹不去,擦不掉。
开始,我可以轻易地回答:我是姚丽霞啊!但是那个叫姚丽霞的又是谁啊?如果我取了另一个名字,我会不会变成别人呢?我一直想不出答案,苏菲也是。
书中谈到了从最早的哲学家一直到现在的哲学家,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苏格拉底。
我记得他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他这么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竟如此谦虚,令我震惊。
他一生对哲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他却被陷害,最后为了良心与真理服毒而死。
我佩服他的坚贞不屈,誓死捍卫良知。
为一切事物的存在是理所当然,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而小孩儿则不一样,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会充满好奇,都会产生疑问,而要成为一名哲学家,就要拥有好奇心。
它让我又重新找回了好奇心。
哲学这门课程中,有着让人费解的问题,有着神秘的历史,既新奇又难懂,我希望我以后能深入了解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在某个书店中,我看到了一本书《再见,苏菲斯》,这不是言情小说么?打六折!我的眼中发出了奇异的光,可是摸了摸口袋,已经所剩无几了。
之后,我在另一个书架发现了《苏菲的世界》,莫非这和《再见,苏菲斯》有联系么?好像很神秘的样子。
好,就买这本书了。
我突然发现我在自己找麻烦,这么烦的一本书,我为什么会买?但是,随着阅读,我似乎发现这本书有一个特点――麻烦是肯定,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特别入迷,我甚至从中午十二点一直看到午夜十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书内苏菲十四,书外读者四十;一个豆蔻年华,一个人生不惑。
四十岁的学生跟着十四岁的老师走进西方哲学史,跟着苏菲的眼睛看世界。
十四岁的苏菲充满好奇心,在艾伯特教授的引领下,畅游于西方哲人的智慧之海,思考着“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四十岁的我好奇心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日渐消退,在生活的裹挟下,考虑更多的是“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
是苏菲帮我打开了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引领我睁开眼睛看世界,思考人生的本质。
运用上个月学习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简单概括一下《苏菲的世界》。
这是一部哲学教科书,是一部关于西方历史、宗教和哲学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西方哲学史。
“苏菲”(Sophie)就是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
因为哲学家的英文philo-so-pher这个字的意思是“一个爱好智慧的人”。
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阅读《苏菲的世界》读者,就是一个爱好智慧的人,就是一个“哲学家”了。
对我来说,乔斯坦.贾德先生就如同苏格拉底,再次把哲学从天上引到了人间。
这有点颠覆了我的三观,哲学
不再仅仅是哲学家思考的“高大上”了,而是走到了人间,走进了普通大众的心里。
哲学问题成了人人都可以思考,人人也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了。
乔斯坦.贾德先生围绕“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从西方神话开始到现代哲学为止;结尾处描述了“未来的宇宙”,对人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在艾伯特教授的引领下,通过苏菲的学习经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画卷,让我们跟着苏菲看世界。
对于西方哲学,我们可以根据三个时期来梳理:
一、古代哲学
古代哲学脱胎于神话传说。
神话的作用是为人们不了解的事物寻求一个解释,这就是他们何以在科学还没有产生之前会编造出那些神话故事的原因。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有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他的循环与变化。
雅典的哲学。
他们的兴趣主要在个人本身与每个人在社会的地位。
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柏拉图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
走出黑暗的洞穴是他的哲学理想。
亚里士多德,一位希望澄清我们观念的严谨的
逻辑学家。
他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
“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他把大自然“房间”内的东西都彻底地分门别类。
希腊文化的特色在于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界线泯灭了。
期间,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伊比鸠鲁学派、新柏拉图派、神秘主义异彩纷呈。
二、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的“黑暗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乔斯坦.贾德先生说,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
圣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加以“基督教化”,也是第一个将历史纳入哲学理论的哲学家。
圣多玛斯将亚里士多德加以”基督教化”。
认定上帝(或“目的因”)是造成各种自然现象的力量。
在中世纪期间,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
三、近代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以人为出发点,更强调个人主义。
当时人的观念是:我们不仅是人,更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发现颠覆了人们的世界观。
巴洛克时期,一般是指17世纪。
“巴洛克”这个名
词原来的意思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这是巴洛克艺术的典型特征。
这时期作品的典型特征,一方面描写今生与现实人间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描写天上与来世的情境。
笛卡尔——现代哲学之父。
他是第一个创立一套重要的哲学体系的人,他希望用“数学方法”来进行哲学性的思考。
我思故我在。
他将思想的真实世界与扩延的真实世界区分的一清二楚。
斯宾诺莎——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
他的主要哲学理念之一就是要用永恒的观点来看事情。
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上帝(或自然法则)是每一件事的“内在因”。
经验主义哲学家,就是那些从感官的经验获取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的人。
代表人物有洛克、休姆与柏克莱。
洛克将感官的性质分为“主要”与”次要”两种。
休姆是经验主义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他建议人应回到对世界有自发性感觉地状态。
柏克莱相信人有“灵”。
他认为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成因。
但这个成因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时常被称为“理性时代”,他的特点是反抗权威。
代表人物,康德。
他宣称,不仅心灵会顺应事物的形状,事物也会顺应心灵。
他的名言“有两件事物我
俞是思考俞觉神奇,心中俞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被大家所熟知。
浪漫主义,这一时期同文艺复兴时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两者都强调艺术对人类认知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谢林,主张将心灵与物质合二为一。
黑格尔,他不承认在人类的理性之外有任何“真理”存在。
他说,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
在现代哲学家中,祁克果,对浪漫主义者的理想主义的反动,他认为浪漫主义者的理想主义与黑格尔的“历史观”都抹杀了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应负的责任。
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个人“自己的存在”。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者。
达尔文,“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艘小船。
”弗洛伊德,他发展了所谓的“深度心理”,或称“精神分析”。
在叙事者领读中,董艳老师如是说:
我是谁?选择了农村教师,就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的姿势。
我身在何处?我的眼前是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的身后是一颗颗期盼的心,我就是立在眼与心之间的那个人!
我将往哪里?执着乡土,与读写思行同在,孩子的方向便是我的方向!
身为老师,在乡土,我知道自己所要朝向的不过就是:
诗即生活,文即生活,接受教育,不为考试,是为了寻找诗意的生活!传播教育,不为考试,是为了帮助诗意地生活!在乡土,探索人的诗意存在便是我教育生活的朝向!所以,我不敢忘记自己的誓言:树林美丽,幽暗而深邃,但我有诺言尚待实现,还要奔行百里,方可沉睡。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结果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人类因思考而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亦是如此,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在思考?是否在引领孩子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