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修课《城市生态学》教学方法初探
案例教学在公选课《城市生态》教学中的探索
案例教学在公选课《城市生态》教学中的探索【摘要】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的教学方法,是满足教学要求,提供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手段,已经在很多课程中逐渐应用起来。
在全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城市生态》面对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课程的教学必须作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对公选课《城市生态》课程教学案例的设置意义、课程案例的内容、专题案例的模式、案例设置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生态;案例教学;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城市生态学涉及的学科面很广,不仅涉及生态学、气候学、环境学等自然学科,而且涉及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经济学等诸多工程和人文学科。
城市生态学在简洁了解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城市人口、生态环境、城市灾害及防范、城市景观生态、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生态学原理的社会应用等方面,全面论述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1]。
一、公选课《城市生态》课程的特点自2008年起笔者在全校开设了《城市生态》公选课,几年来选修的学生非常踊跃。
贵州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特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公共选修课的开设要面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
历年来《城市生态》公选课选修的学生包括理工、经济管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法律等不同专业的学生。
《城市生态》属生物类课程,选修的学生掌握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的程度不同。
因此,面对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在讲授《城市生态》课程时就必须调整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使选修的学生更好地接受《城市生态》这门课程,以达到公选课教学基本目的和目标。
二、公选课《城市生态》教学案例设置的意义由于公选课《城市生态》面对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各个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掌握的相关基础知识程度不同,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了基础理论和知识系统构架之后,建立知识应用的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专题教学在公选课《城市生态学》中的教学应用
专题教学在公选课《城市生态学》中的教学应用作者:王霖娇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第07期【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专题教学在公共选修课《城市生态学》中的教学应用。
围绕专题教学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内容,调整考核机制等方案,对激发学生知识与兴趣协同进步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专题教学城市生态学教学应用【基金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计划课题(黔科合SY字[2014]3036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43-021.引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期,城市聚集效应也非常明显,“城市病”的出现表现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城市贫困等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衡,是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生态学就是一门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门学科。
城市生态学涉及的学科面广,包括自然学科中的生态学、环境科学、气候学等以及工程学和人文学科中的城市学、经济学等。
《城市生态学》作为我校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因其学科面广,教学内容也非常广泛,具有很大的拓展性。
为了把握好不同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吸收程度,让学生透过城市生态这个窗口,了解城市生态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体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依存的关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以“专题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时代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2.公选课《城市生态学》的课程定位贵州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以培养学生学科专业化和知识多元化为目标。
公选课《城市生态学》教学探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 O .25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教论坛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期,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1],如城市化过程中,指导思想和目标不明确,致使城市生态规划被忽视、被淡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管理,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由于某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跟不上城市建设的步伐,工业污染仍十分严重。
此外,城市居民的生态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居民生活垃圾污染[2]也给城市生态建设带来一定影响。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如经济、人口、金融、交通、城建、科学、教育、文化、法律等[3],城市的发展其实也是由这系统中的人来建设。
大学生做为城市未来的建设者,增加他们的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非常必要。
因此,自2002年起,笔者在全校开设了《城市生态学》公共选修课。
1《城市生态学》课程建设1.1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城市生态学》课程的建设基础目前,《城市生态学》是海南大学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自1996年开始开设。
在海南大学,《城市生态学》这门课程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没有教材、教师自编讲稿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仅有一部《城市生态学》,而且发行量少,导致很多学校没有教材,教师只好自编讲义,同时参考一些相关书籍,如《景观生态学》、《生态学》、《基础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第二阶段,属编著教材,边教边修改阶段。
从1996年开始着手撰写《城市生态学》教材,1998年开始使用,2000年8月正式出版。
《城市生态学》出版后,结束了我校《城市生态学》课程没有教材的历史,而且该书的内容、安排的时间、写作水平都适合大学本科使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编著者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于2006年9月已经出版第二版;第三阶段,2006年底,编写了《城市生态学》配套教材《城市生态学经典案例和实验指导》,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读者对象较为广泛,可作为教师参考书,也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用书,以及其他生态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城市生态学学科定义_研究内容_研究方法的分析与探索_1
城市生态学学科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分析与探索X 阎水玉(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系,上海200062)摘 要:从生态学的学科定义、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城市生态学未来发展趋势的出发,认为将城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城市及其群体的发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0,既能涵盖城市生态学已有的内容,也能指导城市生态学未来的发展。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城市与自然、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应全面深入地展开,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应更为精确,城市生态学应参与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的研究。
结合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经验和目前面对的挑战,案例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现场观测资料与统计资料相结合、对比研究与定位研究相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和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应该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01)01,2-0096-10目前,城市生态学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为大家所公认的定义和理论体系,但都是以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结构与功能和调节控制的生态学机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中去,为城市环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寻找对策和出路的科学[1],这是我国生态学界对城市生态学的最新表述,该定义指出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研究内容是城市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研究目的是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出对策,其核心是城市生态系统,方法也主要是系统学的方法,该定义指导下的城市生态学研究为解决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很大的建设性作用。
但是由于该定义的视角是城市生态系统,在研究过程中,不免由于系统内部的一些相互作用具体机理不十分清楚,导致研究结果的宏观性和号召性,在具体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显得力不从心。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探讨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探讨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学科,它涉及城市中的生物、物理和人文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
城市的发展和活力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多种影响,如土地利用的变化、人口增长、交通和污染等。
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密切联系。
2.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3.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平衡。
5. 城市生态系统需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 城市生态系统需要促进公平和包容性,以确保城市内各群体的参与和福利。
7. 城市生态学需要跨学科的协作,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发现新的原理和方法,以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 1 -。
“城市生态与环境”选修课教学改革探讨
师资相对缺乏。 公共选修课开设总量不足, 学科分布不
均匀 . 与学生选课需求不对应 。 通过分析全 院近年来开
设 的专业基础课 、 专业选修课 以及公共选修课 , 发现环
境或生态类课程开设较少 . 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不匹配 。 对培养学生生态意识 和素养 的力度不够 , 开设
“ 城市生态与环境 ” 课可以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开设 的 .是为 了适应现代社会 多样化 需求 和高等教 育 人才培养多样化要求 。 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 增强学 生的就业竞 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宗 旨.以拓宽学生
知识 面 、 优化知识结构为 目的的综合素质教育课 程。 随
随意性比较突出。 为了增加选修课开设的数量, 任课教 师大多属于“ 军作战 ”缺乏同行的合作和交流 , 孤 。 他们
第2 5卷 第 4期 21 0 2年 7月
重 庆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u a f h n qn d c t n C l g o r l o g i gE u ai ol e n oC o e
V0 2 No4 L 5 .
Jl,0 2 uy 2 1
“ 城市生态与环境 ” 选修课教学改革探讨
大 多没有依托的教研 室做支撑 。 无教学团队辅助 , 教研
活动或优秀公开课的参与几乎为零 ,教学交流较少 , 大 多仅限于与督导员的谈话 , 造成跨学科 、 跨专业难度大 , 教 学质量难 以提高 。 学效果难 以保证 。 教 而城市生 态与
着高校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 的深入推进 .公共选修课 教学 已经 成为高校人才培 养计划 的重要组成部 分。 作
为有别于专业课 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其课程 的教学
环境课程是一 门多学科多领域交叉 的课程 . 应该有一个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doc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修订单位:**学院化学系环境科学教研室执笔人: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城市生态学2.课程英文名称:Urban Ecology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4.适用专业:环境科学5•总学时:32学时6•总学分:2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城市生态学在简洁了解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形态与功能、城市人口、生态环境、城市灾害及防范、城市景观生态、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学原理的社会应用等方面,全面论述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绪论(3学时)1.1城市生态学的概念1.2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3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2.第二章生态系统基础理论(4学时)2.1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重点、难点)2.3生态因子及其作用2.4生态平衡理论3.第三章城市生态系统(4学时)3.1城市、城市系统、城市生态系统3.2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3.3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重点)3.4城市生态环境问题4.第四章城市人口(6学时)4.1城市化与城市人口4.2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4.3城市人口的分类4.4城市人口动态(难点,重点)4.5城市人口的流动和人口迁居4.6城市人口与城市环境相互关系分析5.第五章城市环境(7学时)5.1城市地质5.2城市大气环境5.3城市气候环境5.4城市水环境5.5城市噪声环境5.6城市土壤环境5.7城市植被5.8城市动物5.9城市环境与居民健康及经济损益分析6.第六章城市灾害及防治(4学时)6.1城市地质灾害6.2城市火灾及其防治6.3城市洪涝灾害及其防治6.4其它灾害7.第七章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4学时)7.1城市环境质量评价(重点、难点)7.2城市环境规划7.3城市可持续发展四、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五、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
【课程大纲】《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城市生态学(英文):Urban ecology课程编号:19351131课程学分:3.0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城市生态学》是城市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学科,也是人类学、生态学的学科分支。
该课程围绕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开展以生态学为基础理论,以城市人口为主体,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展开,系统介绍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间以及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调节城市生态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和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同时《城市生态学》是城乡规划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绿化工程及园林的养护管理中,都必须具备城市生态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特别是对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懂得如何解决城市在发展中出现的生态学问题等。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认识能力,可进一步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水平,通过城市生态学原理、案例的讲解与分析,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计出更富有生态意义的园林艺术作品。
教学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及进展,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城市生态的系统分析、调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恢复、改进和完善本地城市生态系统的技术、方法、措施。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城市生态学的概念、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意义;熟悉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基础;了解城市生态学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城市生态系统教案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而城市生态系统是指城市各种生态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我认为开展城市生态系统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城市生态系统教案的设计思路。
一、教案目标1.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2.理解城市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了解其作用和意义。
3.掌握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和技术,提高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意识。
二、教学内容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城市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和技术等内容。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深入浅出的解释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
对于初学者来说,语言的表述需要更为简洁明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内在含义。
教学策略:巧妙使用图片和案例并结合讲授。
2.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介绍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城市植被、水体等,其中针对新生普及了一些城市的新概念,如屋顶绿化、雨水收集。
教学策略:使用图片或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对城市生态系统建立起更为直观的印象。
3.城市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城市生态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庞大的环境系统。
需要对城市生态系统构成要素间相互的影响和作用进行深入的讲述、解释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清晰明了的理解城市生态系统内部的机制。
教学策略:通过实例和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城市生态系统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4.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和技术对于环保和生态面临的问题,需要对于防治措施和有效征对策进行具体讲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意识。
教学策略: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说明,对于城市生态系统保护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将环保的目标和措施讲得更加实际,使得学生更能够认真对待。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概念,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
城市生态学教案0602
《城市生态与环境》教案(上)绪论一、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危机•世界8大公害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国内生态环境危机耕地少且质量不高水土流失严重林地锐减、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水荒逼近酸雨面积增加,空气、水污染严重二、城市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城市生态学的概念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城市生态学将城市视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理论上着重研究其发生和发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理,在应用上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系统关系,增加城市活力。
1、萌芽阶段(20世纪以前)2、现代城市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芝加哥学派与芝加哥城:R.E.Park发表的著名论文《城市:关于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将生态群落学的原理和观点运用于研究城市社会,奠定了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人类生态学的研究;竞争、演替下的城市发展模式研究: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理论等。
•卫星城与发展新城市卧城、半独立卫星城、独立卫星城。
•新建的大城市交通、植被、自然肌理。
•城市生态学的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提出了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居住区的项目。
此后,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发展阶段。
1996年由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联合编写了《世界资源报告(1996-1997)》,概括并指明今后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四个方面:人口;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三、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科基础、研究内容及方法1、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学•城市地理学2、城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城市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调空方法研究•城市的生态规划、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与周围农村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3、城市生态学的研究特点•综合性•系统性•实用性•决策性第一章生态学概论第一节生态学基础一、生态学概念•1866年.德国的动物学家Haeckel首次为生态学下了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interaction)的科学。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着重讲授如何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但由于城市生态学又是一门复杂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元素,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通过案例分析,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实地参观,使学生学会把学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地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推出,因此在内容上应力求反映国际上最新的发展动态,扩展学生的视野。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生态学的概念第二节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第三节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所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为重点,以城市生态学古典学说和田园城市理论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学依据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理解城市生态学和“田园城市论”的定义、内容和主要精髓,了解国内外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第二章城市化及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第一节城市化的概念第二节国内外城市化的发展第三节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化概念的深刻内涵及城市化发展趋势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深刻理解城市化的机制、内涵和趋势,了解城市的建制标准、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以及城市化的特点。
第三章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组成和结构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资源利用链结构、生命-环境相互作用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结构,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了解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第四章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第一节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第二节城市人口的容量第三节城市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人群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以及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为重点,以现行人口容量的估算方法和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等为难点。
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
习题
1、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2、简述黑箱理论。 3、简述白箱理论。 4、简述同心圆增长理论。 5、简述扇形理论。 6、简述多核理论。 7、试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8、环境承载力原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9、系统具有哪些特征? 10、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有哪些区别?
5、环境承载力原理
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load capacity): 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 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 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
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三者的限 制,是环境本身具有的有限性自我调节能 力的量度。
包括: (1)资源承载力: 自然资源:淡水、土地、矿藏、生物等。
人类生态学注重分析人与其空间场所的相互关系,而 城市生态学则更关注这种关系在城市中的表现。
传统人类生态学研究: 第一类是借鉴生态学的某些概 念和原理,从竞争、演替及生态优势的角度研究和分 析人类社会系统的状况,此方面的代表人物除帕克之 外,还有麦肯齐(R.D.Mckenzie);第二类主要是 以佐尔鲍和沃尔斯(Zorbaugh & Wirth)为代表的对 社会区位、经济区位和居住区位等某些特定区域外部 形态特征的分析;第三类如肖尔(Shaw)、法里斯 (Faris)和多恩海姆(Dunbam),主要是对城市犯 罪、心理失调等社会问题的探讨。
2、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由许多元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 元素虽各具不同的性能,但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 求构成整体。 关联性:各个组分之间相互联系、制约、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目的性:具有一定的功能,达到一定的目的。 环境适应性: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不断进行能 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它的环境。 反馈机制:系统是一个信息反馈(feedback)系 统,系统内部都有反馈机制。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与实践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与实践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如何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而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与实践,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和管理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城市生态环境、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经济环境。
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包括城市空气、水、土壤、植被和动物等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城市污染与治理,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城市生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融合众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城市规划学、工程学、社会学等等。
在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中,需要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的原则,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进行科学的技术应用,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协调。
城市生态学的实践需要结合实际工作,针对具体城市的环境问题。
在城市生态学实践中,需要把握环境变化特征和规律,形成科学的环境管理策略和技术方案。
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推行环境保护的循序渐进原则,注重治理效果和治理成本的平衡,使治理成果最大化。
并且,城市生态学的实践也需要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相协调,推进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未来,需要持续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研究,加强数据共享和分析,不断提高城市生态学的学科整合能力和综合性应用能力,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科学的发展和城市生态系统的优化完善。
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专业“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架, 合 理 分 配 课 程 体 系 3大模 块 ( 基础篇 、 原 理 篇 和应 用 篇 ) 的 课 时 。具 体 表 现 为 : 绪 论 2学 时 , 讲
授 城 市生 态学 的定 义 、 研 究 内容 、 发 展 简史 和 研 究 基础 等 。通 过 学 习 , 让 学 生 对 本 课 程 有 个 全 面 概
中, “ 城 市 生态 学 ” 课 程为 3 2学 时 ( 包 括 8学 时 实 验) , 为此 , 从专业 角度 出发, 遵循 “ 生 态 系 统 是 主
线, 城 市生 态学 理 论 是 基 础 , 城 市人 口、 城市植物 、 城市 气 候是 重 点 , 城市生态是核心” 的 课 程 内 容 框
中
国
林
业
教
育
Fo r e s t r y Ed u c a t i o n i n Ch i n a
第 3 1卷 第 2期 2 O 1 3年 3月
园林 专 业“ 城 市 生态 学 ’ ’ 课 程教 学 改革 探讨
李 荣 宋 于洋 楚 光 明
8 3 2 0 0 0 ) ( 石 河子 大学 农 学 院 ,新 疆石 河 子
指南[ J ] . 郑 州 铁 路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 2 0 1 1 , 2 3 ( 1 ) : 5 4 6 1 . [ 5 ] 王砚军 , 李长春, 王玉增. “ 机 械 原 理 与机 械 设 计 课 程 设计 ” 的改 革 探 索 —— 基 于 C D I O教育理念[ J ] .中 国 电 力 教 育 , 2 O 1 1
、
根 据园 林专 业人才 培养 目标重 组“ 城 市生态
学” 的 教 学 内容
基 础 知识 。原理 篇 安 排 2 0学 时 , 包 括城 市 人 口( 2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探讨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探讨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环境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其基本原理涉及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城市中的生物、非生物和人类组成的复杂系统。
其结构包括空气、水、土壤、植被、动物、人类等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
2.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如调节气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提供生态服务等。
这些功能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3.城市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城市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包括食物链、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
4.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取多种手段,如生态修复、绿化城市、节能减排等,可以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城市生态系统。
总之,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在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城市与生态的和谐共存。
- 1 -。
公共选修课《城市生态学》教学方法初探
公共选修课 ( ( 城 市生态 学 教学方法初探
◆ 程荣花
( 平顶 山学院软件学院 )
【 摘要】针对《 城 市生 态学》 的课程性质和开设公共选修课 的授课 对象综合考虑 , 从《 城 市生 态学》 作为公共选修课 的课 程定位、 教 学过程
设计 、 教 学 效 果 和课 程 考核 方 式等 四 个方 面进 行 探 讨 , 以期 从 讲 授 内容 、 讲授 方 式 和讲 授 方 法 中探 讨 提 高 该课 程 教 学效 果 途 径 和 方 法 , 为
市生态学》 作 为公共选修课 的教学过程 中各环节的研究。
一
现是其典型代表 , 该理论学派将生物群落学 的原理 和观点用于研究城市 社 会并取得 了可喜 的成果 , 奠定 了城 市生态 学 的理 论基础 。到 了 2生态学》 在平顶山学院公共选修课 中是第一次开设 , 该课 程的主 6 O年代末和 7 0年代初 , 联合 国教科 文组织提出 的“ 人与 生物圈” ( MAB) 计 要开设对象包括文科类 、 理工类 、 艺术类等高校本科 生。学 院开设 《 城市生 划 , 开始将城市作 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 并出版 了《 城市生态学》 杂 志。 与 态学》 公共选修课 的目的是 : 扩展学生综合知识面 , 全 面提升本科 生的科学 城市 生态研究 紧密关联的学 术会议 、 论 文 的频繁召 开和陆续 发表 , 标 志着 素 养, 优化学 生的知识结构 , 使 之更 加合理 , 满足 学生学 习 的不 同爱 好 。 满 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入 了一个大规模的发展 阶段 。中国 的城市生态学起 步 足人才培养 的多样化知识需 求, 完善学校 人才培 养 目标。学院开设公 共选 较 晚 , 1 9 8 4年 1 2月 中 国生 态 学 会 在 上 海 举 行 了 “ 首 届 全 国 城 市 生 态 科 学 研 修课 总体 原则是 开课 内容不 宜过于专 业, 须以课程 中知识的趣味 性吸引学 究会 ” , 会上成立 了“ 中国生态学会城市 生态学专业委员会” , 标 志着中国城
城市生态学教案.
《城市生态学》教案第一章生态学概论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起源及发展一、生态学概念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提出:“可以将生态学定义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
二、生态学的起源及分类(一)生态学的起源起源:生态学(尤其基础生态学)来源于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
(二)生态学的分类分类方法:生态学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等级单元,按照生物栖息的不同场所可分为若干类型。
此外,按照生态学在自然学科及社会学科领域中的运用,也可划分为若干类型。
三、生态学的发展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一、生物的能量环境生物能量环境的特点:其一是唯一性,即能量环境的能量唯一来源是太阳;其二是区间性,即能量环境所提供的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具有时空上的差异,生物对于能量环境的利用也具有选择“最适区间”的内在趋势。
(一)光1.光照强度:在地球表面有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空间变化包括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坡向;时间变化则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
2.光质: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具有选择性,所以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不仅辐射强度减弱,而且光谱成分——光质也发生改变。
随太阳高度升高,紫外线和可见光所占比例随之增大;反之,高度变小,长波光比例增加。
3.光照长度:地球上不同纬度日照长度的变化各不相同,呈周期性变化。
纬度越低,最长日和最短日光照区别越小,纬度越高日照长短的变化越明显。
(二)温度1.温度的空间变化:受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辐射量大,昼夜长短差异小,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高山高原地区辐射较强,但由于空气稀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低,所以地面上辐射热量散失很大。
一般,南坡太阳辐射量大,气温、土温比北坡高。
2.温度的时间变化:受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选修课《城市生态学》教学方法初探针对《城市生态学》的课程性质和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授课对象综合考虑,从《城市生态学》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定位、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效果和课程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从讲授内容、讲授方式和讲授方法中探讨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途径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公共选修课城市生态学教学方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各类农业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城市生态学》专业课,但是关于把《城市生态学》作为公共选修课在高校普及的探讨还是非常少的。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公共选修课《城市生态学》的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城市生态学》作为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研究。
一、课程定位《城市生态学》在平顶山学院公共选修课中是第一次开设,该课程的主要开设对象包括文科类、理工类、艺术类等高校本科生。
学院开设《城市生态学》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是:扩展学生综合知识面,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学素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之更加合理,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爱好,满足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知识需求,完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开设公共选修课总体原则是开课内容不宜过于专业,须以课程中知识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全面扩展学生素质,以便能够完成学校设置的教学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设计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教学对象的专业背景包括文科、理科和艺术类等专业,专业方向涉及多,学生专业背景差异大,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层次也是不一样的,加之学生选修该课程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对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该课程设计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学习知识。
依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选课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贴近生活,淡化专业性,增加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文化性。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若知识讲解专业性太强或理论性太强,都会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难度,无法调动学生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降低课程教学效果。
同时为了更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课程保持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引入本学科方向的热点研究内容、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特别是在生活实例讲解时,一定要从系统观点出发,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介绍实例对象,从而取得课堂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
授课过程中以学生学习和兴趣为中心开展愉快性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并且利用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以丰富多样的多媒体素材的方式展示课堂案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具体、系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特点及良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且以发展前景良好的城市景观生态为案例补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会利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质量分析(一)详细介绍《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城市生态学的思想自城市问题一出现就有了,在20世纪前的城市改建中就无处不洋溢着城市生态学思想,这一发展时期称为萌芽阶段。
公元前360年后,商鞅第一个提出了具有城市生态思想的认识。
随后荀子(公元前238年)则提出减少工商业人口,国家才能强盛的主张。
公元170年,崔姓学者第一个提出人口的合理布局思想,到1885年包世臣提出了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比例关系应为5:1,限制非农业人口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思想反映在人口、人和土地与人和食物的关系上。
世界上早期城市生态学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巴黎的改建和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上。
20世纪以来,现代城市生态学产生并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与芝加哥城的出现是其典型代表,该理论学派将生物群落学的原理和观点用于研究城市社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奠定了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到了20世纪的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开始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并出版了《城市生态学》杂志,与城市生态研究紧密关联的学术会议、论文的频繁召开和陆续发表,标志着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城市生态学起步较晚,1984年12月中国生态学会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究会”,会上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城市生态研究工作的开始。
(二)扩展课程教授内容,强调城市生态学的文化地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要有自己学科的文化,英国学者斯诺把学科文化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
在教学中,利用学科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联,并以相互引导、相互促进方式进行授课。
在讲课之前,利用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引入课题,这样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比如,引用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欧洲的城市化发展等作案例进行讲解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带给同学们饶有趣味的理论知识,同时沿着历史的发展轨迹逐步深入阐述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历程里来,从而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这样以学生感兴趣的自身聚居地入手,很容易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在进行城市生态学课程讲解时,还要引入自然生态文化。
比如,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从来就是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相伴相辅的,城市生态学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总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一致的。
从而引入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城市生态学的理论成果是怎么样深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起到美化、保护和改善的良好作用。
通过著名学者r.mckenzie(麦肯齐)对城市生态学定义、研究内容及其应用等方面的阐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上去理解城市生态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比如在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方面,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在改善城市系统关系方面,在增加城市活力方面等。
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内容,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为什么要和谐发展,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具有用辩证的观点去处理事情的能力,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并为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实践性较强。
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教授对象是各类专业的本科学生,涵盖了文科类、理工类、师范类、艺术类等各个专业的学生,学生知识结构复杂,接受能力差别大。
这就要求讲课时要紧密联系实际,讲授内容要通俗易懂。
具体做法如下:(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以板书方式教学,针对学校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进行取景拍照,以及查阅其他较为典型的城市生态规划等,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课件的直观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2)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涉及到已讲课程相关的内容时,教师针对知识点结合应用需求提出问题,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与回答。
可适当安排部分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们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进行研讨,最终教师结合学生的结论和课程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点评。
如讲到城市环境一章时,安排一些关于城市人工环境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的问题;讲到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一章时,提前安排学生去网上查资料,让学生课堂上阐述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如何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呼应了研究城市生态学的意义一章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城市生态学课程的理解。
(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以学校和城市典型的草坪绿化场地为学生学习第二课堂,讲述合理的城市人工环境改造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程考核方式《城市生态学》的课程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城市生态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意义,学会利用生态学来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在期末进行课程考核时,以课程论文的方式提交考核内容,力求考核内容切入点灵活多样,能够覆盖的知识面广泛,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课程综合成绩构成计算方法为学生平时考勤占总成绩比值为20%,学生课堂表现及研讨情况占20%,最终提交的课程论文占60%。
在成绩计算过程中,使用了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态度(attitude)和个性(personality)四个方面。
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指标的作用下产生本课程的学习效果(performance),而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指标又是个性这个深层次指标的外在体现。
使用这种考核计算办法,真正做到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城市生态学》作为一门公修课程走进全国高等院校的本科生课堂,相应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需要结合授课对象和各高校的实际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1]杨小波.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徐学华等.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2).[3]胡宗达,杨远祥,朱雪梅.高校生态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4]耿红.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5]赵生莲,张健,起雪梅.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评价标准及选题指南[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1).基金项目:平顶山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资助(no.2009-jy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