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的宗教情怀及人生观念看其作品风格的变化.doc

合集下载

苏轼的政治观念与诗词创作风格分析

苏轼的政治观念与诗词创作风格分析

苏轼的政治观念与诗词创作风格分析引言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化大家、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和理学家。

他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一。

苏轼的诗词创作活动是他政治观念的反映,也是他对社会现象和政治现实的关注和思考的表现。

本文将从苏轼的政治观念和诗词创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他对政治的态度和对社会的思考。

苏轼的政治观念爱国主义苏轼深爱国家和人民,他的政治观念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爱国主义。

苏轼在《送别卫时中序》中写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表达了他对国家荣辱的关切和忧虑,以及他对祖国兴衰的思考。

他还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中流露出对祖国的深情,他借长江东逝水暗喻时代的变迁,有感于时光荏苒,祖国的沧桑变化。

政治改革苏轼对政治改革持积极的态度。

他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中写道:“月明星淡看相伴,风旋霜飞,豪客凋零处,壮士捐生时。

”这一诗歌展示了苏轼对时局的忧虑,同时表达了他希望政治能更加清明和公正的期望。

他还多次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尤其是针对官僚腐败、贪污浪费等现象,他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反思,表达了他的政治改革愿望。

文人治国苏轼提倡文人治国,他认为,文人应该参与国家政治,通过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适可而止。

”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政治的态度,他认为,政治者应该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和野心,以避免权力腐败和国家的混乱。

他也呼吁文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通过自己的文字和行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苏轼的诗词创作风格温润婉约苏轼的诗词创作风格以温润婉约为主,他注重语言的优美和形象的描绘,使得他的诗词行云流水,琅琅上口。

他的诗词中常常运用婉约的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

例如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轼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既屡受打击又名满天下。

进退出处、贵贱穷皆无滞于心,成就的辉煌业绩,与他自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本文就苏轼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构成苏轼思想的主要有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坎坷的一生和创作中,都对其起到了指导作用。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

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

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

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这一点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汉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到边疆抗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

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苛政猛于虎”,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均见《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决壅蔽》)。

除了诗词以外,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风,苏轼主张诗文要有为而作,文章要有内在的思想,反对没有现实内容的只讲究形式的空洞诗文。

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成为苏轼思想的一部分,并一度影响着苏词的创作。

苏轼在不断流放过程中,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

1101年苏轼从岭南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

澄怀观道,诗心画魂——论苏东坡绘画艺术及其理论之审美特征

澄怀观道,诗心画魂——论苏东坡绘画艺术及其理论之审美特征

31美学史研究苏轼(1035-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有苏仙之称。

四川眉山人。

除了精于诗文、书法之外,对于绘画也颇有研究,而且被公认为宋代文人绘画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苏东坡的绘画作品意在追求“荒怪意象外”的情趣,给人以淡远、狂怪、苍厚之感。

其代表作有《古木怪石图》《枯木竹石图》《潇湘竹石图》等。

苏东坡思想以儒家为主导,掺杂佛道,在文艺思想上表现出多重复杂性[1]228。

他在绘画理论方面亦有独到见树。

其艺术美学思想被后来的文人画家在艺术实践中加以传承与发展,直接促使了元代文人画蔚然成风,并影响至今。

据史料可知,苏东坡绘画艺术题材虽广有涉猎,然其最为钟爱的莫属竹石松木而已,他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于潜僧绿筠轩》)以此类看似简单的物象作为绘画素材,并非苏东坡限于造型能力而不能描绘繁杂的对象,实乃不想为也。

苏东坡选取松木竹石入画,根本原因在于其崇尚萧散简古、诗画相融、以书入画、笔随心性、师法自然的艺术风尚与审美情怀。

苏东坡的绘画艺术及其理论是心灵意志的游牧与文人意趣的表达,更是一种自我超越、明心见性的方式。

一、澄怀观道:苏东坡的绘画艺术(一)萧散简古苏东坡绘画上倡导“萧散简古”,提出“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平淡”(《书黄子思诗集后》)。

此句虽为苏东坡诗评,然足以代表其推崇外在质朴平淡与内在含蓄浓郁相结合的绘画审美风尚,其绘画艺术是文人画尚简趣味最典型的范本。

从苏东坡经常画的松木竹石形象来看,木并非枝叶繁茂、青翠葱郁,而是老干枯枝;竹并非清新嫩绿、高耸劲挺,而是翰墨传神;石并非重叠规整、形体分明,而是奇形异态。

在《古木怪石图》中,仅有怪石、枯木、细竹和衰草几个形象。

怪石与枯木占据画面大半个空间,除去细竹和衰草之外空无一物。

与院体画追求形似、意在写真的艺术风格不同,苏东坡崇尚简洁的文人画趣味可谓意在笔先,力求神韵。

这种极其简化的处理,使苏东坡的绘画一开始就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形象的“物质性”之外,去领略它们所蕴涵的生命意味。

分析苏轼诗歌风格

分析苏轼诗歌风格

分析苏轼诗歌风格分析苏轼诗歌风格 引⾔:苏轼的词风独树⼀帜且千姿万态。

豪放中⼜见清雄之⽓,以下就是⼩编为⼤家来分析苏轼诗歌独特的风格,欢迎⼤家阅读和借鉴!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学家。

他⼀⽣屡遭贬斥,坎珂多艰。

但他并未因此消沉,⽽是⾛向了旷达清放。

⼈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

但苏轼何以能有此等超⼈之清旷?学问所致?修养所致?皆⾮也。

以吾⾔之: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乐观性情之表现也。

苏轼的性格核⼼,乃是他的率真乐观。

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的原因来看,则⽏宁说是⼀场性格悲剧。

苏轼的“真”,使他⼼中⽆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

就如王⽔照先⽣所说:“保持⼀⼰直率的个性,追求⽆饰的⾃然⼈格,是苏轼⼈⽣观、⽂学观构成的核⼼。

”借此本⽂试详细论述苏轼的直率性格及其对⽂学的影响。

⼀、苏轼性格形成的⽂化基础 研究苏轼离不开他⽣活的⽂化氛围,因为每个⼈出⽣在特定的时代,就要受到这种时代精神的感染和浸润。

在三教合⼀思潮的影响下,宋代⽂⼈的⽂化性格迥异于前代⽂⼈。

苏轼也不例外,他的处事⽅式发⽣了改变,在他的思想中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由不再是相互排斥的两级。

他有参政的热情,跟很多仕⼦⼀样,经科举考试⽽⼊仕,⼊仕后也怀着“奋励有当世志” 的宏⼤抱负和“为君铸作百炼⼑,要斩长鲸为万段”的雄⼼壮志。

然⽽他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仍能保持宁静的⼼态,⽽这种宁静的⼼态不以环境的改变⽽改变。

苏轼44岁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

往年更被⼀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芋饮⽔,与黎族⼈民⼀起过着艰苦的⽣活。

苏轼对苦难并⾮⿇⽊不仁,对加诸其⾝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是以⼀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接踵⽽⾄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对待⼀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

这种执著于⼈⽣⽽⼜超然物外的⽣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

宋代诗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创作风格

宋代诗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创作风格

宋代诗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创作风格一、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多样化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二、苏轼的人生态度1. 酷爱自由奔放在苏轼的写作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由和奔放的追求。

他不拘一格,善于表达内心真实感受,并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境遇的批评与反思。

2. 忧国忧民之心苏轼具有强烈的国家责任感与忧患意识。

他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并通过文字表达对社会不公和国家弊端的忧虑。

他关注时事政治,努力为国家和民众谋福利。

3. 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尽管苏轼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境,但他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在他的诗歌中,经常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上的力量,鼓舞人心。

三、苏轼诗歌创作风格1. 借古讽今苏轼善于借用古代诗词的表达方式,将儒家的思想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他通过对历史悲剧和英雄人物的描写,暗示出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共通性。

2. 深入民间与许多其他文人不同,苏轼喜欢深入民间,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

他用朴实而真实的语言表达农民、渔夫等底层人民的苦难和辛酸,并通过此展现了自己深厚的人文关怀。

3. 自然与感情苏轼以天地万物为题材,在诗歌中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美好景色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抱有感激之情。

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家园乡土情怀以及更广阔世界之向往。

四、结语苏轼是宋代文坛璀璨星辰之一,他的人生态度和诗歌创作风格深受后世影响。

他倡导自由奔放、忧国忧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通过诗歌表达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释放,成为宋代文化瑰宝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上是关于宋代诗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创作风格的内容编写,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北宋诗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与文学创作风格

北宋诗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与文学创作风格

北宋诗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与文学创作风格1. 引言1.1 概述北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繁荣的时代,诗、文、画等各类艺术形式都达到了巅峰。

在这个时代的诗人中,苏轼被誉为"东坡先生”,以其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文学创作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苏轼的人生态度与其文学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引言部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重点探讨苏轼的人生态度,包括他的成长背景、对人生的看法以及他面对困境时采取的应对方式。

第三部分将着重解析苏轼在诗歌、散文和散曲创作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和特点。

第四部分将探讨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他的文学创作风格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包括相互影响和塑造,并评估其对后世产生了何种影响和价值。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观点和论证结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或重要意义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苏轼的人生态度和文学创作风格的探讨,深入了解和分析他独特而丰富的艺术成就。

同时,通过探讨苏轼的人生态度与文学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揭示其思想与艺术相互交融的内在机理。

希望通过这样一份论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苏轼及其作品的视角,并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精髓所在。

2. 苏轼的人生态度:2.1 成长背景: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

苏轼自幼聪慧好学,得天独厚地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父亲苏洵是一位学者,并将其培养为才华横溢的学子。

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轼接受了深厚的儒家教育,并广泛涉猎古代诗文、历史典籍等。

2.2 对人生的看法:苏轼对人生持有开阔豁达的态度。

他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中的起伏与挫折。

他认为人生如同江河般奔流不息,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或消极,而是从困境中寻找希望和机遇。

苏轼在其作品《赤壁赋》中写道:“余幼时即嗜古文之学也。

苏轼人生经历对其思想及作品的影响.doc

苏轼人生经历对其思想及作品的影响.doc

苏轼人生经历对其思想及作品的影响【摘要】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苏轼的诗文作品涉及不同的领域,并透露出深厚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极具艺术感染力与生命力。

一般而言,苏轼创作的作品与其人格魅力和内在情感具有紧密的联系,能够将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人生阅历进行真实反映,对后世的诗文创作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本文就对苏轼人生经历对其思想及作品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苏轼;人生经历;思想;作品;影响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其创造的诗文能够对当时的社会生活进行真实反映,并将自身的人生态度以及心态进行生动体现[1]。

苏轼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其一生有着对亲情、友情、爱情、生死和自然的体验,经历了人事的悲观离合以及宦海的大起大落,这些体验成就了苏轼的文学创作,是其诗文创作的灵魂。

一、苏轼的人生经历苏轼是苏洵的长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作者、文学家、书法家以及诗人。

在苏轼的开蒙阶段,其父亲开始发奋读书,这对苏轼的人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为苏轼未及弱冠之年就知晓经史子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其二十一岁时进京赶考,并以《刑赏忠厚之至》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青睐与赏识。

此后由于苏母病逝,其不得不回乡丁忧三年,再回朝廷时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内容而遭受排挤与打压,外调到杭州出任通判,后又调往湖州、徐州以及密州等地出任知州。

在公元1079年,苏轼受“乌台诗案”的影响与牵连,经历了一百多天的牢狱之灾,并被贬至黄州成为“团练副使”,待遇和级别极低,难以满足全家温饱[2]。

虽然这次经历使其难以在朝堂中立足,但是却成就了苏轼洒脱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其带领全家开垦黄州东边的荒地,以解决温饱问题,并自号“东坡居士”。

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经历中的重要阶段,其在这一使其创作了大量丰富的文学作品,为这段困难的岁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轼在1084年被调至汝州,由于路途遥远舟车劳顿,长子苏迈在途中病逝,其悲痛之下请命暂留常州。

宋代词人苏轼的创作风格分析

宋代词人苏轼的创作风格分析

宋代词人苏轼的创作风格分析引言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文人之一。

他的词作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对苏轼的词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创作风格。

一、艺术追求与独特风格表现苏轼的词作深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禅宗影响,并融合了自身独特的观察力与情感表达能力。

他追求真实、自然和直接表达内心情感,通常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来描绘自然景物、生活场景以及个人情感体验。

二、开放式情感表达和多元题材选择苏轼的词作涵盖广泛且多样化的题材,既有爱情抒发,也有倾诉社会时事,甚至还有揭示个人命运等。

他以开放式情感表达为特点,通过多元题材选择展现了他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思考与认识。

三、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相结合苏轼的词作既包含了对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自我剖析和深刻的洞察力,将个人情感与当时社会环境相结合,深入探讨人性、道德以及权力与矛盾等问题。

四、自由奔放的艺术表现形式苏轼摒弃了传统词牌格律束缚,更注重对字句把握的灵活运用。

他大胆地运用新颖的押韵方式和音律,打破了传统限制,并加入北方民间曲调元素,使其词作更具鲜明特色。

同时,他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和借景抒发情感,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生动感和艺术张力。

结论苏轼作为宋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其创作风格被广泛认可,并对后世不乏影响。

他以追求真实、开放式情感表达、自由奔放的艺术表现形式等特点,从个人情感和社会批判角度出发,创作了众多经典名篇。

其词作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深情之作,也有对社会现象的犀利批评。

这种风格使得苏轼的词作别具一格,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注:以上所述仅代表笔者观点和简单分析,对于苏轼及其词作全貌来说可能仍存在不足之处,详细了解请参考相关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作品关系分析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作品关系分析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作品关系分析引言1.1 概述苏轼是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画家,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丰富的人生经历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既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又展现了宽广的社会视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本文将对苏轼的人生态度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他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及其体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之间的联系。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对苏轼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并探讨他所持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重点分析苏轼作品的特点,包括他的文学风格、主题选择以及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手法等方面。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详细剖析苏轼作品中反映个人态度和情感体验方面的内容,并探讨这些作品如何塑造和表达了他自己独特的人生态度。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对前面的分析进行总结,并评估苏轼作品对于他人生态度的影响力,以及在文学艺术和现代社会中所带来的启示。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苏轼人生态度与作品之间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地剖析,深入揭示其作品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人生哲理。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作品背后的深意,并从中汲取启发和教训。

此外,本文还旨在探讨苏轼作为一个杰出文艺家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并思考他的人生态度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研究苏轼这一历史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并为当代社会提供借鉴和反思。

2. 苏轼的人生态度:2.1 生平背景: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

他出身于一个世代文化传统且地位显赫的家族,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然而,他也经历了不少困境和挫折,如领导政治改革的新党失败以及被贬谪多次等。

2.2 人生观与价值观:苏轼倡导达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他崇尚自由奔放、开放豁达的精神,主张积极面对人生中遭遇的困难和挫折,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一切变故。

他认为人生短暂,应珍惜每一天,并通过充实自己来获得内心真正的富足和满足感。

苏轼的人生观与艺术创作

苏轼的人生观与艺术创作

苏轼的人生观与艺术创作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评论家以及政治家。

他在文学和艺术创作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也因其独特的人生观而受到广泛关注。

一、苏轼的人生观苏轼秉持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个体自由意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他主张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并通过诗歌表达共情和思考人生。

他将“活在当下”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并认为人应该尽情享受身边事物带来的美好。

同时,苏轼也对社会不公和伦理亚损有着敏锐的触角。

他反对权贵阶层侵略百姓权益,主张平等正义。

这种正义感也常常从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使得他在后世被赞颂为文化英雄。

二、苏轼的艺术创作苏轼是一位全才型艺术家,在诗歌、书法和绘画等领域均有卓越的成就。

他的诗歌作品堪称妙手偶得,风格多样,既有抒怀诗表达内心情感,也有咏史抒志诗展示了他对国家大势的关注。

在书法方面,苏轼倡导了“欹斜谈怪”派别,他将自然与“真”,艺术个性与艺术灵魂相结合,在书法中表现出自由奔放而不墨守成规的风格。

苏轼的绘画作品也充满了个人特色。

他能够根据题材采取不同风格,并以笔墨纸砚或者花鸟虫鱼来描绘景物。

这些作品传达了他丰富的情感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

三、苏轼对后世的影响苏轼不仅在文艺创作上留下了深远影响,也通过自己的观点和行动激励后来者。

他主张以人为本,享受生活、追求自由,并反对权威和专制统治。

这些观点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他的艺术作品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创作。

不论是诗歌、书法还是绘画,苏轼独特的风格以及对情感与自然的表达方式,都成为了后来艺术家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结论苏轼通过自己在人生观和艺术创作方面的探索,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遗产。

他通过诗歌、书法和绘画等形式,表达出自己对于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为后世提供了灵感与启示。

苏轼带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真实纯粹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生观,同时也在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使得他成为一个令人敬佩和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通过一生经历,看苏轼儒释道思想的转变

通过一生经历,看苏轼儒释道思想的转变

通过一生经历,看苏轼儒释道思想的转变诞生在北宋这样一个思想盛世的天才,注定是不凡的。

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家庭的苏轼对于致君尧舜曾深以为然,也曾平步青云的他人到中年也不得不避世悟道。

波澜起伏、九死一生的仕途之路并没有使苏轼颓废,反而成就了他的超越、超脱,他以儒为本,借助佛老而超越佛老,最终形成了内儒外道的复杂人格。

本文意在对苏轼各个人生阶段创作诗词的解读,剖析苏轼的心路历程,进而分析苏轼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的复杂人格。

从进京应试到自请离京,儒家思想主导苏轼的人生道路在文学艺术方面,苏轼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全才。

他七岁知诗书,十岁有“当时之志”,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引导,以修身为出发点,爱物仁人、济世救民为理想,最终以期实现平天下的伟业。

可以说,儒家思想为苏轼指引了一条十分明确的入世之道。

没有辜负年华与才华,二十一岁同父兄进京应试的苏轼,一举创下了北宋科考最高分的惊人成绩,欧阳修也不禁赞叹:“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且看这首《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长于豪放,亦善婉约,这首伤春之作意蕴丰富,既有对暮春的感伤,又有含蓄婉转的情爱之思,词终又饱含了一份意欲奋发有所为却未能如愿的抑郁之情。

纵观全词,诗人用朦胧的笔触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表现的淋漓尽致,却又点到为止,令人回味无穷。

其中,“天涯何处无芳草”与“多情却被无情恼”等句也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再看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与妻子王弗鹣鲽情深,奈何王弗二十七岁便撒手人寰,苏轼的内心悲痛不已,十年后梦中相见,当年闺房种种又历历在目,不免潸然泪下,写下这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

苏轼的诗作特点及人生态度

苏轼的诗作特点及人生态度

苏轼的诗作特点及人生态度苏轼的诗作特点及人生态度苏轼,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诗歌以豪放为主,兼具清秀、穠丽、温婉、蕴藉等多重风格。

他的诗词中,不仅有对人生乐观的态度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还体现了他对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思考。

首先,从苏轼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独特的豪放风格。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雄奇壮丽的景象,如《赤壁赋》中所描述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同时,他的人物形象也显得高大雄健,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形象,以及《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狩猎者形象。

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苏轼的诗人气质,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除了豪放之外,苏轼的诗词也具有清秀、穠丽、温婉的特点。

他的诗歌中常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明月的描述,以及《蝶恋花·春景》中对春天的描写。

这些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同时也展现出苏轼的诗人情怀和艺术造诣。

在苏轼的诗词中,还常常体现出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建功立业的抱负,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此外,苏轼的诗词还融入了许多哲理思考。

他在诗歌中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或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在《题西林壁》中,他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更表达了他对看问题角度的独到见解。

在人生态度上,苏轼虽然历经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人民。

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例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他写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表达了他对杭州西湖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苏轼的诗歌特点及人生态度都体现出了他的才华和魅力。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作品特点分析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作品特点分析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作品特点分析一、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以其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于世。

1.1 奋发向上苏轼在中年期间曾经历了几次官员地位变动和贬官之窘境,但他从未放弃对人生的追求。

无论身处何种困境,他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并不断努力奋发向上。

1.2 热爱自由苏轼崇尚自由,在平凡民众中寻找灵感并倾听百姓疾苦。

他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触动与思考,并直言不讳地批评朝廷的腐败与权贵阶层的虚伪。

1.3 忠诚于理想尽管苏轼多次遭受流放和监禁,但他始终保持对理想信仰和忠诚。

他视文化传统为珍宝,倡导文风复古,致力于推动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二、苏轼作品的特点分析苏轼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内涵而备受赞誉。

以下是对苏轼作品特点的概括与分析。

2.1 情感充沛苏轼的作品深情款款,情感充沛。

他在写诗时借助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使其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并能触动读者的内心。

2.2 文笔纯美苏轼的文笔纯美雅致,行云流水。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对仗、比喻、夸张等技巧,使得他的文字充满音韵之美和意境之深远。

2.3 对现实关注苏轼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通过他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批评。

他以尖锐而敏感的眼光剖析社会弊病和人类困境,呼吁社会改革和正义。

2.4 歌颂自然在苏轼的作品中,自然常常被赞颂为人类的良师益友。

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描绘自然景物,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

2.5 个人情志苏轼作品中充满了个人情志之写。

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爱情、友谊等方面的真切感受,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出他独特的内心世界与个人思想。

结语苏轼一生秉持着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和忠诚于理想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他对待个人命运的坚韧和乐观,也体现在他对社会问题和文学艺术的关注和担当。

其作品以其情感充沛、文笔纯美以及对现实与自然深入观察而脍炙人口,至今仍广受欣赏与传颂。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轼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既屡受打击又名满天下。

进退出处、贵贱穷皆无滞于心,成就的辉煌业绩,与他自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本文就苏轼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构成苏轼思想的主要有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坎坷的一生和创作中,都对其起到了指导作用。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

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

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

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这一点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汉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到边疆抗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

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苛政猛于虎”,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均见《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决壅蔽》)。

除了诗词以外,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风,苏轼主张诗文要有为而作,文章要有内在的思想,反对没有现实内容的只讲究形式的空洞诗文。

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成为苏轼思想的一部分,并一度影响着苏词的创作。

苏轼在不断流放过程中,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

1101年苏轼从岭南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

古代诗人苏轼的创作风格与社会思考

古代诗人苏轼的创作风格与社会思考

古代诗人苏轼的创作风格与社会思考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思考而著称于世。

本文将探讨苏轼的创作风格以及他在作品中所展现的社会思考。

苏轼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人物描写和个人感受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出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他的诗作常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描绘了一幅猎人出猎的场景,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生命的追求。

他的诗作还常常以个人感受为出发点,通过对内心的表达来反映社会现实。

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使得苏轼的诗作充满了情感和生命力,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苏轼的诗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的描绘,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人民疾苦和政治腐败的关注。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例如,在《赤壁赋》中,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揭示了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真相,并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向往。

他的诗作还常常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和同情。

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他通过对长江的描绘,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诗歌,更是苏轼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呼吁。

苏轼的创作风格和社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非凡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他的诗作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社会的反映。

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北宋时期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他的作品也对后世的文学和社会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创作风格和社会思考的深度,使得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和研究。

总之,苏轼的创作风格独特,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他的诗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的描绘,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论苏轼的豪放派诗风与生活态度

论苏轼的豪放派诗风与生活态度

论苏轼的豪放派诗风与生活态度引言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士人。

其诗歌创作以豪放派著称,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多样而丰富,赋予了后世诗人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苏轼的豪放派诗风和与之相呼应的生活态度。

苏轼的豪放派诗风苏轼的豪放派诗风突破了传统格律约束,注重表达个体情感和真实感受。

他擅长运用自然意象、充满对景物美感的描写,并将其与自身情绪融为一体。

在形式上,他不拘一格,喜欢创造性地运用韵律和押韵技巧。

同时,在题材选择上也广泛涉及社会、政治、历史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他深厚广博的知识积累。

苏轼的生活态度苏轼以“无师自通”的学识和乐观开放的生活态度,深受后世赞誉和追随。

他崇尚自由、重视个性,对于传统礼教之束缚持有独立思考的态度。

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并以真诚坦率及不拘形式的言辞逐渐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

此外,苏轼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人文关怀,提倡理性思考和审美情感的培养。

苏轼诗歌传承和影响苏轼的豪放派诗风对于后世诸多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深入挖掘自己内心世界,并将其直接融入作品中,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更多主体思想和情感表达元素。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苏轼对于豪放派诗歌创作的影响更加显著,许多文人学者纷纷效仿其创作风格。

结论苏轼作为一位杰出的豪放派诗人,其独特的诗风以及积极自由、乐观开放的生活态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个人情感和社会思考相结合,推动了诗歌创作的发展,并带动了诸多后继者对传统文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探索。

苏轼与其豪放派诗风以及生活态度,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都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从苏轼的宗教情怀及人生观念看其作品风格的变化——以《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为例

从苏轼的宗教情怀及人生观念看其作品风格的变化——以《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为例

从苏轼的宗教情怀及人生观念看其作品风格的变化———以《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为例吴毅中吴岚(天水农业学校,甘肃天水741400)[摘要]人生际遇坎坷,使苏轼的思想及人生观念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使他的作品风格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创作风格[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54-0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幼年即承受家教,爱好广泛,博学多才,诗词、文赋、书画无一不通。

苏轼一生仕途颇多坎坷,几起几落,受尽磨难,后期渐近佛学,关心民众疾苦,深受民众拥戴。

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使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坎坷磨难。

以“乌台诗案”为界,他的创作风格也与其人生观念一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作品的风格虽有继承但差异更明显。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作品明显少了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笔触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甚至直击时弊,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淡泊开阔,“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

苏轼《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均写于“乌台诗案”前后,此时是他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之一,也是其诗文创作最辉煌的阶段,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人生观念和创作风格的明显变化。

一、《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评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中秋词,脍炙人口,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是作者酒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思维,从物与人、天与地、空间与时间相联系的角度进行思考,生发想象、联想,把对兄弟的感情上升到探索人生观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及美好祝愿。

苏轼诗词禅学思想及人生观

苏轼诗词禅学思想及人生观

苏轼诗词禅学思想及人生观
首先,苏轼所接受的思想就不是单一的,他的理性思辨确实是受到禅宗的影响。

叔本华在谈哲学的时候曾经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人心的心灵的相貌,是心灵感情修养的一种表现。

而苏东坡的诗词也体现出他参禅得道的一种史官和旷达。

苏东坡看透了人生的本质。

他的人生观,藏在他的诗文里。

公元1091年,苏轼第二次任职杭州。

比起二十年前,第一次在杭州任职,已进知命之年的苏轼,在思想上成熟、稳重很多。

他疏浚河道、清理西湖、创办医馆,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惠民工程。

经过“乌台诗案”一劫,加上黄州贬谪以及其他波折,风风雨雨,起起落落,苏东坡对人生的见解,为之也更加深刻、通透。

那一年,他的朋友钱勰调任别地,经过杭州时,两人小聚,喝着小酒,聊着各自的酸甜苦辣。

临别之际,苏东坡做了一首词赠予对方: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他追忆往昔的交往,他感慨时光的易逝,他赞颂友人的节气,他也给予友人精神力量,将对方往乐观豁达的道路上引。

他告诉友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逆旅,不是旅行的意思,而是指旅馆。

在苏东坡看来,“人生”这个东西,只不过是旅馆,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是行人,路过人生,借住而已。

既如此,为何不让自己轻车简行,好好欣赏沿路的风景?
生命,就像一场旅行。

皮囊,只是暂时的居所。

人生,只是途中的旅馆。

这样想,你就能够轻松些许。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意人生观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意人生观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意人生观概述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苏轼热爱诗词创作,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诗意人生观。

人生态度苏轼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展现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他曾多次被贬谪流放,但从未失去对人生和艺术的热情。

他以宽容、豁达的心态接受命运的安排,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另外,苏轼注重自我反省和修身养性,倡导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个体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强调了个体改革、自我完善和道德修行。

诗意人生观苏轼提倡追求诗意人生,在他的诗作中表达了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热爱。

他喜欢借助诗词表达并感受人生中的美好瞬间,将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融入诗歌之中。

此外,苏轼也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他认为只有在内心平静、舒适的状态下,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乐趣和美好。

影响力苏轼以其卓越才华和独特见解,在文学、艺术以及思想领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创作体现出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还通过文学评论等方式传播着这种诗意人生观。

苏轼所提倡的积极向上、追求美好和人文精神等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许多文化名流、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并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于宇宙观和人生哲学的理解。

结论苏轼以其独特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推崇诗意人生观而为后世人所敬重。

通过他的诗作和思想传承,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和追求美好的动力,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意人生带来的心灵愉悦和启示。

论苏轼黄州时期的文风变化

论苏轼黄州时期的文风变化

论苏轼黄州时期的文风变化一、本文概述苏轼,字子瞻,号东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

他一生历经多次贬谪,其中黄州时期是他人生和文学创作的重要阶段。

本文旨在探讨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文风变化,分析他如何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调整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需求。

通过对苏轼黄州时期作品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文学创作与其生活经历的紧密联系,以及他如何在逆境中保持文学创作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二、苏轼黄州时期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变化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经历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开始了长达五年的黄州生活。

这段时期,他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朝廷官员转变为一个边远地区的小官,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的落差,使得苏轼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

在黄州期间,苏轼的生活相对清贫,但他并没有沉溺于个人的失意和悲观之中,反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文学创作和地方事务。

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积极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努力为当地百姓谋福利。

这些经历使得苏轼的文学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关注民生,体现了他深厚的人民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思想上,黄州时期的苏轼也经历了重要的转变。

他开始更加深刻地反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生哲学。

在这一时期,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对权力斗争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他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自由,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这种思想转变也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上,他的诗歌、散文更加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风格更加清新自然,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黄州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对苏轼的文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风格更加朴实无华,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这一时期的苏轼,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在思想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苏轼黄州时期的文风变化苏轼黄州时期的生活与创作是他整个人生历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苏轼的宗教情怀及人生观念看其作品风
格的变化-
[摘要]人生际遇坎坷,使苏轼的思想及人生观念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使他的作品风格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创作风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幼年即承受家教,爱好广泛,博学多才,诗词、文赋、书画无一不通。

苏轼一生仕途颇多坎坷,几起几落,受尽磨难,后期渐近佛学,关心民众疾苦,深受民众拥戴。

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使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坎坷磨难。

以“乌台诗案”为界,他的创作风格也与其人生观念一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作品的风格虽有继承但差异更明显。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作品明显少了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笔触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甚至直击时弊,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淡泊开阔,“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

苏轼《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均写于“乌台诗案”前后,此时是他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之一,也是其诗文创作最辉煌的阶段,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人生观念和创作风格的明显变化。

一、《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评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中秋词,脍炙人口,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是作者酒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思维,从物与人、天与地、空间与时间相联系的角度进行思考,生发想象、联想,把对兄弟的感情上升到探索人生观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及美好祝愿。

上阕侧重写天上,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褒的神仙世界,表现了作者由超尘出世而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

下阙侧重写人间,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借见月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怀念。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写眼前之景,寓心中之事;由自然现象入题,引谈人生哲理。

是即景生情,非因情造景。

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在平朴中透出深意,于寻常处生发奇景,足见作者胸襟的旷达超脱、人生理想的超凡超俗。

此词篇幅短,但意境深,内蕴丰富,平中不平,颇值得玩味。

《前赤壁赋》(原文略),全文借景张理,由理叙志。

仕途的坎坷曲折、多磨多难,使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感情和精神的寄托。

面对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思。

全文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借古抒怀,倾吐了自己对古代英雄的钦慕,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不难看出,苏轼当时的心境是极其复杂的,既想消极隐退,又想积极进取;既有疾世忿懑的冲动,又有在山水中逍遥解脱的情绪,既有与世无争的思想以及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却同时又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愤怒和不甘妥协的进取精神。

二、苏轼作品风格的变化
(一)作品题材由关注政治向描写自然及人生思考转变
苏轼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的是“具体的政治忧患”,关心下层,愤世嫉俗,旦遇邪恶,必“如蝇在台,吐之乃已”。

其行云流水、快意厌憎、抒怀发言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

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他自己宽广的人生忧患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方面。

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有理趣,有情趣,意境豪放阔大,情怀乐观旷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通过写在“雨
中”享受美、天晴后又欣赏美,给人旷远清丽的美感,笔调空灵蕴藉,情理交融;《前赤壁赋》以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曲折幽微地透露出作者隐忧的情绪,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文化取向渐由尚儒向尚道、尚佛转变
前期,苏轼心怀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发声主张,坚守志趣。

后期,尤其是遭受两次被贬的打击之后,他渐渐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思想中来,企图靠宗教理念得精神解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他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寄情人间的天长地久。

“人生如梦”,其调虽低沉,但毕竟难以掩盖苏轼诗词的主弦律,即其所表现出的奔放、乐观、旷达、洒脱、恢宏、阔大的激情以及对明月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眷恋之情,他以浪漫的色彩、潇洒的作品风格和行云流水、淋漓舒畅的语言,给人以无以伦比的美学享受。

从“我欲”到“又恐”,再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充分地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

紧接着他从幻觉回到了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结中,入世思想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何似在人间”,雄健的笔力,强烈的情感,这即是对入世思想毫无疑问的肯定。

“我欲乘风归去”,既是对作者向往明月情怀的表达,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其出世登仙的人生想法。

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也流露了作者相同的思想痕迹。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了,回首看看“萧瑟处”,刚才还在下大雨,现在就已经放晴了。

这就是大自然,月盈则缺,缺了又圆,循环反复;雨后便晴,晴后又雨,如此循环。

这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
无晴”吗?此词是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所作,作者被贬之后,也不知道有没有再被擢升的机会,想要“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

这一“归去”,既形式上照应了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又在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出世思想。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也“知不可乎骤得”,便以“客人”的感触而写“客人”的生悲之因,说宇宙的变化,说人生的哲理。

作者以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时时刻刻都在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从不变的角度看,则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无穷无尽,无始无终。

更何况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从如此角度思想,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统统地不足为念了。

这是十分典型的佛学思想。

最后他还为“客人”指出路:回归自然,寻求精神寄托。

很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对话就是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意识。

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既有佛老思想随遇而安、与自然相适的成分,同时也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三)作品特色更加复杂多元
从作品的特色角度讲,苏轼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迈奔放,其势有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后期的作品空灵隽永、朴质清淡,有如深柳白梨,花香清远,有地方人情、民风物貌,有娱宾遣兴、秀丽姿彩。

诸如怀古感旧、酬赠留别,咏物言情、谈禅说理,记游写景、田园风光,无所不包,绚丽多彩。

这一部分中多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的意味,全然没有了针锋相对的直面、毫不避讳的批判等对现实和政治的不满。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作者在路途中遭遇大雨后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

“穿林打叶”,风雨急骤;“吟啸”“徐行”,从容不迫;“竹杖芒鞋”,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倔强
豁达,宛然在目。

入雨而经风雨洗礼,雨霁、天晴、日出、人醒,一切阴晴、雨霁,无不在回首间消逝一空。

大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中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应变,从容履险,一切都会化险为夷。

“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观自信,飘逸旷达,跃然眼前。

寓深邃的人生哲理于平常的生活小景描写之中,轻松自如,韵味无穷。

苏轼的散文,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

之前他人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

但苏轼却是借题发挥、借景立论,他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发表议论、阐明哲理为主,把情与理以独特的风貌贯穿于字里行间。

《前赤壁赋》共以三层意思展开,一写游乐,二写悲来,三写生悟。

文笔变化跌宕,熔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更为精妙的是,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景是水月流光,情是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情因景发,景用情显,借景说理,寓理于情,情感波折,层层深入,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同时又兼具哲理。

作者以主客问答为要式,文赋笔调清新,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说理自由洒脱,语言晓畅明朗,抒情表现力很强,特色独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