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与唐诗

合集下载

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关系之一繁荣原因

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关系之一繁荣原因
●科举制度
○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以文章为荣的习气
2、唐代文学繁荣的内部原因
●诗歌的艺术手法、表现技巧的进步
●律诗诗律的定型与普及
二、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关系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 我朝诗所以不及也。
●杨慎《升庵诗话》卷七:胡子厚与予论诗曰:“人有恒 言曰:唐以诗取士,故诗盛;今代以经义选举,故诗衰。 此论非也。诗之盛衰,系于人之才与学,不因上之所取 也。汉以射策取士,而苏李之诗、班马之赋出焉,此岂 系于上乎?屈原之《骚》,争光日月,楚岂以骚取人耶? 况唐人所取五言八韵之律,今所传省题诗,多不工。今 传世者,非省题诗也……”余深服其言。
3、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关系
●科举试诗赋:引导士人努力琢磨诗艺
●漫游与游宦:科举的副产品
○漫游与眼界、心胸的开阔
○新的诗歌题材诞生:送人赴举、慰人下第、伤己不遇、 送人赴官。《送丁大凤赴举呈张九龄》、《送沈亚之 歌》、《枫桥夜泊》、《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举场人际关系:诗艺的切磋、文学流派的形成
○元白通江唱和,新乐府运动
●思想文化政策
○三教并重。唐高祖武德七年《兴学敕》续笔》卷二:唐诗无
讳避。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 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 上之人亦不以为罪。如白乐天长恨歌讽谏诸章,元微之 连昌宫词始末,皆为明皇而发。杜子美尤多……李义山 《华清宫》、《马嵬》、《骊山》、《龙池》诸诗亦然。 今之诗人不敢尔也。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 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
○韩愈、韩门弟子与韩孟诗派、古文运动
●温卷:传奇的兴盛
○赵彦卫《云麓温钞》卷八:唐之举人,先借当世 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 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 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 论。

简论唐代科举取士制度对唐人诗赋创作的内在影响

简论唐代科举取士制度对唐人诗赋创作的内在影响

简论唐代科举取士制度对唐人诗赋创作的内在影响作者:王辰来源:《中国学术研究》2013年第11期摘要:唐代科举取士制度是在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等内部因素与各个国家、民族之间彼此互通有无,礼尚往来,汇聚、融合思想,交流、交锋文明等外部因素的广袤背景下,继承隋朝擢官拔吏制度的优良传统,汲取前代举贤任能机制的弥贵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并日臻成熟的一种独具大唐帝国思想内涵与文化特色的遴选人才制度。

毋庸置疑,这项制度对唐朝文人士大夫们的理想、心理、生活、人生、文学创作尤其诗赋创作都产生了内在影响。

关键词:唐代;科举取士制度;唐人诗赋创作;内在影响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与其说是一项考察制度,倒不如说是一种遴选文化。

这项考察制度,或者称为这种遴选文化,不仅给予莘莘寒门庶族士子们鲤鱼跃龙门、出世入仕的机会,而且作为一种符号标志表征着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因此,不得不承认,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与唐人诗赋创作可谓是息息相关。

一、读书习业与投文干谒之时诗赋创作蔚为大观唐朝科举考试有明经科与进士科之分。

明经科主要测试儒家经典,基本是凭借硬背死记的功夫,即帖经。

每年录取近百人,考试环节也很简单,相对进士科来讲比较容易考中;而进士科虽也有帖经,但以测查诗词歌赋,政治见解为主,综合考量应试者治国理家的潜力和深层次挖掘题目内涵与真谛的能力,并且要在文章中提良谏,献妙策,还要关注文章措辞规范以及重视文笔优美。

考试过程也相对较麻烦,先要经过童试(县试、府试、院试),然后经过乡试(秋闱),再经过会试(春闱),最后才是殿试。

只有在殿试中举后,才能被称为“进士”。

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两千人,而其中最终能进士及第被录用者不过十数人,录取比例仅百分之一二,与明经科相比有较高难度。

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由此,不难想象进士科考试之艰难。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有言:“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一、隋朝创立科举制1.背景: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看重门第而不注重才能(实行九品中正制);②隋文帝时,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创立: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二、唐朝完善科举制1.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的政绩;2.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武举和殿试;3.唐玄宗时,注重文教,把诗赋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三、北宋发展科举制1.表现: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2.影响: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问之局面。

3.结果:形成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局面四、明朝僵化科举制1.措施:明朝再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2.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3.表现: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文体格式必须是“八股文”。

4.影响:弊: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选贤任能,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利:明朝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清朝恶化科举制1.措施:清朝在思想上实行文字狱2.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3.表现:康熙、雍正、乾隆三期最残酷,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4.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六、拓展1、启示:①完善用人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②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应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③要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2、对现代我国考试制度的认识: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才范围。

论科举制对唐诗繁荣的影响

论科举制对唐诗繁荣的影响

论科举制对唐诗繁荣的影响繁荣昌盛的唐代文化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其代表就是辉煌璀璨的唐诗,究其繁荣原因,自然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录取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睐,这对于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科举,就是设科取士。

封建朝廷按照不同的行政管理需要,规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使读书文人根据个人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志趣,分别选择一项科目进行考试,并通过考试而进入仕途。

科举制度源于汉代的策试,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的九流常选,定型于隋代的进士科。

唐代科举以进士为重,明经次之。

这是选拔政治人才的主要科目。

进士科以贴经、策论、诗赋为主,明经科由以贴经、经义、策论为主。

其中贴经、经义,所要求的仅仅是记诵,决不允许有丝毫的独立思考与自由发挥。

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考核科目,也就是说若想在进士科取胜必须要会作诗,作好诗。

作诗既然成了士人的进身之阶,就必然大大促使他们将心血浇漓于诗的创作,必然促进讲究、推重诗歌的社会风气。

诗赋与仕途利禄紧紧相连,这足以吸引士人毕其全部精力投身其中。

因此,唐代学子把大量的时间、心思都花在背经和学做诗方面。

流传至今的《全唐诗》将近五万篇,其中绝大多数就是应试、应制、应景、应酬的作品。

科举制还提高、巩固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随着进士身价的提高,进士们除了可以位极人臣外,在民间还享受到愈加豪华的待遇,形成了一系列宴集游赏的活动,如曲江宴、杏园探花宴、慈恩雁塔题名等等。

这些光彩夺目、使得长安城万人空巷的活动对读书人尤其是庶族子弟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和动力,对整个社会而言也形成了对文学、文人崇尚艳羡的氛围。

这种氛围渐渐滋长了奢侈浮华之风,新科进士们常常目空一切,连当朝权贵也敢于唐突,以至于从武则天后朝开始就陆续有要求改革进士考试,即减少空有声律对偶而与经义时务无关的文学考题的奏请。

安史之乱后这种呼声更高了,代宗时,以杨倌为首的一批有名望的朝臣斥责举子们“投刺干谒,驱驰于要津”、“露己物才,喧腾与当代”,并明确提出全面废止科举制,切断一般士人“投牒自举”的道路。

唐诗为何如此繁盛?

唐诗为何如此繁盛?

唐诗为何如此繁盛?在日常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唐诗吧,唐诗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是无数古人智慧的结晶。

相信许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唐诗如此之多,发展如此繁盛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唐诗为何如此繁盛的原因,欢迎大家分享。

百度百科的一段资料认为:说到唐诗的兴盛的原因(当然学术界不断地在探讨中),较普遍的看法是:一、唐代社会在发展中解决了很多的束缚,一些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取得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门阀仕族垄断政治”局面已基本结束,百姓思想大大解放,从而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诗歌创作”开拓了视野、诗歌艺术得到了“活水源泉”。

二、由于经济的普遍提高,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

三、前代文学积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因此也为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诗人们在前人的文化遗产上发扬光大,才有可能兼收并蓄,取人之长,推陈出新,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四、唐代采取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就有诗(诗歌概括性强)、赋(文彩韵章),而皇帝也热爱诗歌(这很重要!),必然造成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因而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各种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

同时,唐朝国力强大,统治者对自身充满信心,因而基本上没有‘文字狱’,所以文人胆子都比较大;(例如;李白遭谗,也就是赐金放还而已)。

文人及诗歌体裁宽广,而反映的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并非是一片颂扬)。

六;唐朝同邻国与边境各族实行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政策;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接受西域及外来影响(印度、中亚国家),这些新鲜事物,同时也给诗人们以宽敞良好的艺术熏陶。

唐诗的发展传统分为初唐(618---712)、盛唐(713---770)中唐(771---835)晚唐 (836---907) 共四个时期。

盛唐是唐诗繁荣昌盛的顶峰,诗人李白、杜甫等就生活经历过这个时期。

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

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1300多年,它的许多重要特征都在诗歌中有所反映。

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正统的道貌岸然的儒士们说,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一般读书人看来,这似乎太高尚、太严肃也太遥远了,他们现实的追求就是改变自己“寒士”的生存状态,进而一步步走上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道路。

对于寒士们的这一追求,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予以认可并给予引导鼓励的。

宋真宗有一首劝诱士子读书应举的《劝学诗》,其中有诗句“书中自有千斤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些诗句在读书人中流传了1000多年。

作为一个皇帝,写出这样的诗句或许太“俗”了,但他毕竟没有故作高雅。

也许正是因为这诗句道出了读书人的真实追求,所以由此又演变出了一句民谚:“少年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

参加科举考试,有一举得中而洋洋得意的,也有久考不中而失魂落魄的。

这在诗歌中都有所反映。

唐朝诗人孟郊在科举考试中一再受挫,终于憋不住心中的郁闷写下了《再下第》诗:“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连败连战,终于在年已50岁时于贞元12年(公元796年)金榜题名。

他兴高采烈地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今天,人们常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形容一个人在顺境中志得意满的神态。

科举考试既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手段,也是统治者收获笼络文人的牢笼和圈套。

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见新进士于榜下辍行,喜不自禁地对侍臣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确,大批文人都想通过铁砚磨穿、青灯熬干式的努力于科考中金榜题名,他们甚至老死科场也无怨恨,哪里还能有新鲜活泼的思想产生呢?哪里还会怀疑甚至反对当权者的统治呢?无疑,科举制度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这一点即使在当时,也曾被一些人彻底看透,因此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原文地址: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作者:泥融沙暖唐代读书人的主要出路,是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后就有可能做官。

科举制与唐诗的关系

科举制与唐诗的关系

科举制与唐诗的关系作者:李德刚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8年第02期在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均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唐玄宗天宝年间,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因为封建帝王此时对诗歌的提倡,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时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而又因为科举制是于隋朝固定下来,先于唐诗作为科举考试手段,因而按表面时间先后,似乎也是因为科举制的发展而推动了唐诗的发展。

然而,以我看来,这恰恰颠倒了科举制与唐诗的发展关系,如果说科举制之于唐诗有所作用的话,那也只能说是一种背反关系。

其实,唐朝诗歌能获得空前发展,其原因是多元化的。

首先,一种文学艺术出现和它的繁荣是和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唐朝之所以出现诗歌的繁荣,就是由于当时唐朝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唐朝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封建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配合这种繁荣,表现在文学作品上就是唐诗的繁荣。

其次,唐诗的繁荣也和当时出现了一大批的诗人,上至皇帝,下至黎民整个社会以作诗为荣的局面有关。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使唐诗能够突破六朝门阀的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靡文风,丰富、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魏晋以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渐趋成熟。

隋统一后,促使南朝的绮丽文风与北朝的质朴风格相融合,这都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就考试原则而言,诗赋以试本可以有许多个人的自由发挥,但用命题的方式作诗,刻板而束缚,“用韵平仄皆有一定之规,又需在既定格律中表达思想感情,抒写景物,创造意境,确为不易。

”﹙任爽《唐朝典制》﹚久而久之,不免造成“文格浮薄”之风,积弊丛生。

正如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所言,省试诗又有与讲究风骨兴味、异彩纷呈的唐诗背道而驰的地方。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今群臣济济,然无以应事变者,皆 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湾、辽东之 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 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 旅、大、威海、广州湾之割,不割于股文章,实与政事无涉。
乾隆帝: 八股时文,朕览之多不能解。
鄂尔泰: 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
李白:醉态思维 杜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心。
●科场也有好诗
钱起在公元751年所试《湘灵鼓瑟》一诗 的最后两句: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朱光潜的极评(见《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59页)
●唐朝“行卷”、“温卷”盛行,佳作 迭出
朱庆餘向名诗人张籍行卷时的一首诗作: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唐宋人才与明清人才的比较
➢积极作用:以命题作文和严格的结构 规定为特色,从而有助于:
强化训练思维的集中性、准确性、 敏锐性、全面性、辨证性等。
八股文与政治得失
➢八股误国论 清朝初年,吕留良记明亡时有人在朝
堂上写有一帖:
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两口。 奉申贽敬 晚生 文八股 顿首
清朝末年,甲午战败,康有为 “公车上书”:
选拔生员参加乡试的考试:
➢岁试:学政到任第一年举行 ➢科试:学政到任第二年举行
秀才不易得
人生七十还称童,可云寿考; 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如天。
县考难,府考难,院考尤难,四十二年才入泮; 乡试易,会试易,殿试尤易,一十五月已登赢。
逸民伯夷叔齐 ●范文一篇 清 周镐
有逸于商周之际者,民之望也。
(破题)概括、解释题义。不能直说,否则就是 “骂题”。

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关系之三进士行卷

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关系之三进士行卷

1、从对象分:省卷(公卷)-行卷
●省卷:投献给尚书省礼部侍郎者,故称“省卷”。 胡震亨《唐音癸签•诂笺•进士科故实》:举子麻 衣通刺,称乡贡。由户部关礼部,各投公卷。
○李商隐《与陶进士书》:时独令狐补阙最相厚, 岁岁为写旧文纳贡院。
●纳省卷缘起:天宝元年。《旧唐书•韦陟传》: 曩者主司取与,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 其才。陟先责旧文,仍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 试一日,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 美声盈路。
第十一讲 唐代进士行卷 与文学
一、行卷、省卷、温卷辨义
●《云麓漫钞》卷八:唐之举人,先借当世显人以姓名达 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 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 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至进士则多以诗为贽,今有 唐诗数百种行于世者,是也。
●行卷风气形成的原因。洪迈《容斋四笔》卷五“韩文公 荐士”条: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 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 议,多公而审。亦有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 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若贤者监之则不然,未引试之 前,其去取高下,固已定于胸中矣。
○《唐摭言•自负》:薛保逊好行巨编,自号金刚杵。大 和中,贡士不下千余人,公卿之门,卷轴填委,率为阍 媪脂烛之费,因之平易者曰:“若薛保逊卷,即所得倍 于常矣。”
2、主司纳卷,但为避嫌不直接接见纳卷者
●《太平广记》卷一五五“李固言”条:是岁元和 七年,许孟容以兵部侍郎知举。固言访中表间人 在场屋之近事者,问以求知游谒之所。斯人且以 固言文章甚有声称,必取甲科。因绐之曰:“吾 子须首谒主文,仍要求见。”固言不知其误之, 则以所业径谒孟容。孟容见其著述甚丽,乃密令 从者延之,谓曰:“举人不合相见,必有嫉才 者。”使诘之,固言遂以实对。孟容许第固言于 榜首,而落其教者姓名。乃遣秘焉。

唐代诗人科举考试及做官经历

唐代诗人科举考试及做官经历

诗人,尤其是唐代的诗人,自然就是才子。

辛文房撰写《唐才子传》,其实就是「唐诗人传」。

才子就应当在人才考试中崭露头角,唐代科举考试又十分重视诗歌,那么,唐朝的诗人们、才子们,他们科举成绩又当如何呢?1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玄宗先天元年(712年)】1.1 初唐四杰,各怀绝技杨炯,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童子科。

王勃,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幽素科。

掀起大唐诗歌初次浪潮的初唐四小天鹅,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各怀绝技。

都说骆宾王七岁作诗《咏鹅》,是个神童,但这只是坊间传言,杨炯却是真正得到官方认证的神童。

唐朝有童子科,专为十岁以下的少年而设。

显庆四年(659年),十岁的杨炯「举神童」,后来又授予校书郎,可算是少年得意了。

王勃则在乾封元年(666年)以幽素科及第,年十七岁,尚未达到唐朝二十及冠的年龄,也同样传为佳话。

初唐的科举体系尚未成熟,卢照邻和骆宾王走的都是荐举路线,而不是科举路线,王勃的幽素科,其实也算是荐举的一种。

1.2 大佬、大佬、大佬外甥沈佺期、宋之问、刘希夷,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

上元二年(675年)的进士榜上,同时排列着沈佺期、宋之问,他们后来并肩推进了格律的发展,成为宫廷诗人领军人物,并称沈宋。

还分别主持过几次科举。

同样这一榜上,还有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传言他某一日福至心灵,写出了千古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便被舅舅宋之问看上了,屡次索要未果,就干脆把刘希夷用土囊压死……这个传言的真实性有待考察,但宋刘二人舅甥同年同榜,且都是著名诗人,这已经是很有趣的佳话了。

1.3 得意起点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

这一年,唐睿宗李旦被母亲武则天立为傀儡皇帝,这一年,已驾崩的唐高宗李治的灵柩正准备长途跋涉地从洛阳运往长安,陈子昂中了进士以后,满腔热情,就此事上书发表议论,认为灵柩安置在洛阳就好了,不必远赴长安而劳民伤财……上书写得洋洋洒洒,打动了武则天,据陈子昂的《旌德碑》所载:公乃献书阙下。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

“科”指的是考试科目,“举”指的是选拔人才。

科举制历时1300余年,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1)隋朝: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于609年建立进士科,至此科举制正式形成。

(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

表现在:一是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二是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三是唐玄宗时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名目很多,制科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

唐代的科举考试内容前后有所变化,大体上,进士科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明经科为帖经、经义和时务策。

帖经是经学基础知识测验,诗赋是考察文采辞章,经义是经学理论,时务策是以经学为基础的政论见解。

专科性质的科举,则考专门知识。

如明法考律令,明字考《说文》和《字林》,明算考十部算经等等。

相比而言,明经考试主要考背诵,易中;进士考诗赋,须构思,故难考。

但进士虽难考,但考中后容易飞黄腾达。

唐代科举能否考中,不仅在于考场发挥如何,更要看平时文章如何。

当时有纳卷和行卷之制。

参加考试的学子,要把自己的优秀旧作汇集成卷,在考试前送给文坛名士或政坛要人以求推荐,称行卷;或者直接送到礼部供主考录取时参考,称纳卷。

另外还有通榜公荐,主考的友人帮主考定取舍为通榜,高官名人直接向主考举荐为公荐。

唐代科举每年一次,进士大致录取数人至五六十人,中唐以后固定在三十人左右。

唐人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土”之谣,意谓三十岁考中明经者已老不堪言,而五十岁考中进士者则正当少壮。

一中进士,世人皆以“白衣公卿”看待。

唐代科举制度与唐诗歌繁荣的关系

唐代科举制度与唐诗歌繁荣的关系
读 书不再 是士族 的特权 , 这也在一定程 度上将 诗歌平 民化 、 大众化 , 扩大了唐诗歌 的普及面。 诸如韩愈 、 聂夷中 、 元稹 、 王建 、 杜苟鹤 、 张籍 等 , 有的早 孤、 有的孤贫无济 , 他们却能通过 自己后天努力 , 实现“ 为 朝 田舍部 , 暮登天子堂” 的梦想。也正是因为这点 , 庶族寒 门发 愤读书成为风气 , 这无 疑是社会 进步的表现 , 同时也必然促 进诗歌走 向繁荣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 , 既然参加科举考 试是当时文人生命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诗歌创作内容 也必然离不开科试 的辛 酸荣辱 , 正是科举过程的酸甜苦辣 , 使得众多文人有感而发 ,创 造出许多 与科举有关 的千古名 作。如孟浩然 的《 留别王维》 朱庆余的《 、 父近试上张小部》 等 等。还有唐科举迫使考生注重平时文誉 , 故士子常常 以文投 谒达官名流 , 以期得到他们的举荐和提拔 。也因此有 了一大 批 奇文佳作 , 像李 白的《 蜀道难》 自居易 的《 、 赋得古原草 送 别》 杜牧 的《 、 阿房宫赋》 等等。 归结上述几点 , 我们至少有 两个认识 : 其一科举 制度 为 广大知识分子 ,包括耕农 出身 的寒 门才子提供 了参与政治
物, 方有浪漫诗 歌的繁荣 ; 高适 、 岛 、 继都从未 中举 ; 贾 张 王
之涣 、 杜甫 、 温庭筠等也 是终身未登 科第 , 他们不 都是科举 制 度 的受 害 者 吗 ? 是的 , 他们科举失 意 , 仕途坎坷 . 可是辩证地 看“ 失意作 家成 名作” ,谁 有能否认 考场失 意是他们 成就作 品的契 机 呢?孟浩然的《 留别王维》 张继的《 、 枫桥夜泊》 即是 明证。他 f l 实 的诗赋知识与科举考试 的要求 不无关系 。唐科举考 fL i 试方式 有贴经 、 墨义 、 l 、 问 、 赋五种 , E试 策 诗 诗赋 内容的考 查促使 当时文人学 习诗赋知识 , 研究作诗技巧 , 客观上为唐

唐代的科举

唐代的科举

时间:唐太宗执政时期,实行僵武修文的文教政策,重振教育,扩建学校,兴建校舍,为国家培养后净人才,以确保科举取士的数量与质量。

同时,大力推行科举考试制度,开科取士,网罗人才,以达到巩固唐王朝的目的。

他规定迚士读一部经史,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赴尚书省,第二年三月二十一日考试完毕。

∙生源: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二:一是“生徒”,即当时在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上学的在校生。

只要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便可以直接参加朝廷尚书省主持的考试,也称为省试。

∙二是“乡贡”,即不在学校上学的社会知识青年欲参加科举考试的,可以向所在州、县官府报考。

报考办法是:每年仲冬(农历十一月),中央官学和州县学馆把通过校内考试合格的“生徒”名单报送至尚书省。

“乡贡”则由各人带自己的身分材料、履历证书向所在州、县报名。

州、县逐级对他们迚行考试。

合格者由地方官长史举行乡饮酒之礼饯行,然后送至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无论“生徒”或“乡贡”,送至尚书省报到后,均须填写姓名履历及具保结(有担保人),由户部审查后,送考功员外郎考试,自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起移试于礼部。

礼部命题考试的时间,大约是每年暮春(农历三月)。

唐朝廷规定,触犯过大唐法令的人、工商之子以及州县衙门小吏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如将上述不合格的士人推举到尚书省应试的,无论是学校的祭酒还是地方官长史,都要受罚。

所以《新唐书·选举志》说:“凡贡举非其人者,废举者;校试不以实者,皆有罚。

”唐律对此有具体规定:“诸贡举非其人,及应贡举而不贡者,一人徒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省试一般在京师长安举行,但也有例外,如肃宗时正当安史之乱,士人流离,交通断绝,省试分于几处举行。

代宗时。

值全国广遭水旱灾荒,礼部侍郎贾至知贡举建议省试分别在京师长安、东都洛阳两处举行,故当时便称知贡举为“知两都”。

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不同时期其科目设立也不尽相同,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

科举制度简介

科举制度简介

科举制度简介科举制度简介科举制(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一种社会智商、能力的培养、挑选、使用的社会性管理程序。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科举制度相关资料。

科举制度主要内容魏晋以来魏晋以来,均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任用人材,由是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朝政。

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因此开始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铨举,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隋代的考试制度,除有秀才、明经科外,炀帝时又加了进士科;进士只试策,明经除试策外还试经。

这两种科目都适应了一般士绅的要求,通过考试,即可入仕。

由是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门,只要有才就有机会跻身掌权的统治阶层中。

唐朝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制度,并使科举制逐渐完善,使我国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

唐朝科举制度分制科和常科两种取士方法。

制科由皇帝临时下诏设科考试,以待“非常之才”。

应试者可以是现任官吏,也可以是常科及第者,还可以是庶民百姓。

唐太宗时扩大国学的规模,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进士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武则天时亲自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在唐朝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宋朝科举宋朝对科举制做了不少改革。

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考试。

考生在殿廷及第后,可直接授官。

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第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

南宋以后,改称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宋朝科举制基本上仍分制科和常科。

常科考试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

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也称省试。

元朝科举制度也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但将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并分别登榜。

元朝科举考试重经义而轻诗赋。

明清两代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各种弊端也愈发严重。

安徽09073唐诗研究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安徽09073唐诗研究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唐诗研究(34-09073适用山东省)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则、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唐代科举制度对唐诗的影响。

答:(1)科举制度的实行为庶族阶层的举子打开了仕进之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心理机制,并进而给唐诗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2)最为时人所重视的进士科举以诗赋作为考试内容之一,又极大地刺激了举子们潜心钻研诗家三昧、以期一举登第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诗歌技艺的普遍提高。

考点2:简述唐诗对时代反应的广度与深度。

答:(1)唐诗反映了唐人丰富的社会生活。

①唐朝诗人积极干预现实生活;②唐诗生活气息浓厚,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

(2)唐诗反映了唐代丰富、健康有活力的精神生活。

①唐诗反映了各类人物的精神生活:蔑视权贵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崇尚自然的王孟;②唐人重视事功、富有理想、胸怀开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今朝有酒今朝醉”;③新的知识分子群体,观念革新、思想活跃;④唐代是开放的社会,言行不伪饰、拘束。

比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考点3:唐诗由刚向柔的转化变化原因。

答:(1)唐代中叶以后,黄河流域遭受战乱的破坏,北方衰敝,河北地区藩镇割据,关辅以西为吐蕃、回鹘所陷,南方经济文化逐渐超过黄河流域。

故文人出于北方籍者减少,南方籍增多。

(2)晚唐出于北方籍的几位主要诗人如杜牧、李商隐、温庭筠,在南方生活和仕宦的时间都很长。

唐诗最后阶段正是随着创作方面南方因素的增长,气质发生了由刚向柔的转化。

考点4:简述唐诗刚健的特质。

答:唐诗富有阳刚之美的面貌,主要体现在气象、内质、情态几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诗歌是在继承过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国的诗歌自三百篇、楚辞之后,经历了汉魏六朝的长期发展过程。

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遗产。

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光辉传统的建立和发展,不同题材领域的开拓,各种体裁的不断形成,以及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手法技巧的革新,创作经验的总结,都为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更值得重视的是唐代作家对诗歌遗产所采取的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态度,使之日新月异,出现了高峰。

当然,唐代政治、经济的昌盛繁荣,国力的强盛,思想的活跃,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中外文化的交流等等,都是促进诗歌发展繁荣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

唐三百年间,诗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是初、盛、中、晚四期。

唐朝的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的选士制度上,有了新的发展,它总结了汉代到魏晋南北朝的选士经验教训,比较详明严密地开创了考试取士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多少要凭点才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可能使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打破旧的严格的封建等级界线,选拔某些有才干的人,与察举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它是比较进步、比较合理、比较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得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诗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

这座高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它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七世纪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
之乱之前这一百多年,唐帝国的经济一直是上升的。

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

即使在安史乱后,由於南方的开发和南北交通保持畅通,经济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没有停顿下来。

这个社会,正是整个唐代文学艺术的温床。

此其一。

其次,由“五胡十六国”极其纷扰混乱的局面到隋唐统一,是一个国内各民族由斗争
而融合的过程。

国内各民族的融合,还加上当时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都使得各阶级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作家们的修养和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

其三,在长期南北分裂以后建立起来的唐帝国,对各种思想,也和对各种文化一样,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

例如儒释道三教就是始终并存的,虽然有的时候也因人主的好恶,不免轩轾。

因此,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

这就为诗歌创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从而形成了唐诗的群众性基础。

大家都爱写诗,爱读诗。

这,对於唐诗的发达,诗人的成长,是不可能不发生积极作用的。

其四,唐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制定和执行了通过科举从庶族地主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以打破高门大族对仕途的垄断。

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而进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

这种决定士子前途的考试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

最后,就诗歌本身而论,经过八代先驱者的努力,五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绝诗也基本上跨越了它们的试验阶段,足供唐代诗人自由采用。

前辈们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充份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样式,都使得他们易于借鉴昔贤,驰骋才力,发抒性灵,来扩大诗的反映面,提高诗的表现力。

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

1)社会因素
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
之乐。

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

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

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郁结之情, 正可
用诗歌来抒发,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

(2)政治因素/ 君主提倡
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 不仅都爱好音乐, 并大加提倡。

高宗、武后, 好乐章, 常自制新词, 编为乐府。

到了玄宗, 此风更盛。

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爱好文艺, 附庸风雅, 对於文艺的发展,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另外唐代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有重要的作用。

(3)诗体的进化/ 文学本身的发展
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才开始形成, 格式音律初具规模。

到了唐代,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新的内容, 要求新的形式, 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

(4)思想、文化的活跃/ 其他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
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

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如王维的山水诗, 号称「诗中有画」, 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

至於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 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

(5)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
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

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 以致道士、歌妓, 均有佳作, 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

唐诗兴盛的原因
(1) 社会因素
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

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

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

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郁结之情, 正可用诗歌来抒发,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

(2) 政治因素/ 君主提倡
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 不仅都爱好音乐, 并大加提倡。

高宗、武后, 好乐章, 常自制新词, 编为乐府。

到了玄宗, 此风更盛。

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爱好文艺, 附庸风雅, 对於文艺的发展,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另外唐代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有重要的作用。

(3) 诗体的进化/ 文学本身的发展
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才开始形成, 格式音律初具规模。

到了唐代,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新的内容, 要求新的形式, 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

(4) 思想、文化的活跃/ 其他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
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

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如王维的山水诗, 号称「诗中有画」, 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

至於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 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

(5) 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
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

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 以致道士、歌妓, 均有佳作, 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