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学思考题
城市防灾学
1什么是城市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该系统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系统应具备哪些功能?答:建立系统的基本原则:标准化、开放性、可扩展性、先进性、使用性。
系统的功能:(1)建立灾害信息数据库及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
(2)城市灾害相关信息的查询和处理;(3)评价城市防灾能力现状;(4)灾害预测及模拟;(5)灾害风险分析及灾害预测;(6)灾害损失评估;(7)防灾减灾对策及决策支持系统。
2什么是城市灾害应急预案?基本要素有哪些?答:城市灾害应急预案是指面对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和救援计划。
基本要素: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灾害情报体系、救灾抢险体系、应急医疗体系、应急避难体系和交通管理体系。
3城市灾害按内容分主要有哪些灾害?答:城市灾害按内容分主要灾害:地震,火灾,洪水,气象灾害,地质破坏,恐怖事件(9.11),环境灾害,生物灾害(SARS)4城市灾害有什么特点?答:1. 经济及社会危害性。
(1)城市人口多财富集中,致使面对灾害的脆弱性突出,容易造成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
(2)城市功能网整体性强,一个功能失效,常波及整个体统的功能。
2. 突发性及高度扩张性。
3. 多样性及复杂性。
4. 区域性。
5. 群发性。
6. 模糊周期性。
7. 修复难度大,恢复期长。
8. 防灾难度大。
5城市灾害风险性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答:风险分析的目的: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
6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答:(1)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
(2)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雪灾,霜冻等。
(3)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
(4)天文灾害:天体碰撞,太阳活动异常等。
(5)其他如雪崩,冰崩,海啸,鼠害等也属于自然灾害。
7主要的人为灾害有哪些?答:(1)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等。
(2)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
建筑结构抗震思考题
建筑结构抗震思考题1、在所有地震中,破坏性最大,影响面最广,发生频率高的是何地震。
(P1构造地震)2、地震灾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P11-12地表破坏,建筑物强度碰坏,次生灾害)3、抗震规范提出了“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其意义是什么。
(P9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4、抗震概念设计的概念是什么,在进行抗震概念设计时,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P14-15选择建筑物场地时,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地段,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
选择技术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正确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5、在建筑地基和基础抗震设计的要求中,其具体内容是什么(P14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而另一部分采用桩基。
当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它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正确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6、记录强震时的地面运动是用哪些参数(P27 加速度峰值,持续时间,主要周期,震中距)7、根据抗震规范的规定,建造在天然地基土上的建筑,哪些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P28 6度时的建筑(建筑在四类场地土上的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位于天然地基土层上的10层以下且高度在30米以下的框架房屋)8、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P9 6度建筑)9、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是哪些(P31-32 土的粘粒含量,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地质年代)10、场地土的卓越周期与结构的自振周期处于何种情况时类似于结构在动荷载下产生共振,使建筑物的震害最大。
(P25场地土的卓越周期与结构的自振周期接近时)11、建筑的场地类别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划分的。
(P18建筑的场地类别是根据场地土上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划分的)12、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哪些地震等,哪种地震的影响面广,破坏性大,发生频率高。
(P1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坍塌地震、诱发地震和构造地震等,构造地震的影响面广,破坏性大,发生频率高)13、地震波可分为哪些,哪种最快,哪种次之,哪种最慢。
城市防灾学。。
城市防灾学。
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组成生境的因素称生态因子。
2、生态因子三大规律:○1限制因子规律: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生物的耐受性接近或达到极限时,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活动以及分布等直接受到限制、甚至死亡。
○2利比希法则: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及整个健康状况都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小量状态的必需的营养成分。
○3谢尔福德法则:耐受性定律。
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耐受性范围,范围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一种生物的机能在最适点或接近最适点时发生作用,趋向这两端时就减弱,然后被抑制。
4、○1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2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生活提供的生态位。
它是城市给人们提供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
○3生产生态位:指与人类生产有关的生态位,如资源条件。
○4生活生态位:指与人类生活有关的生态位,例如资源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等。
5、群落交错区(ecotone):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6、生物地化循环:生态系统之间矿物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在大气圈、水圈、岩圈之间以及生物间的流动和交换,即物质循环。
7、生态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被另一种生态类型替代的顺序过程。
8、生态学原理城市生态学原理9、○1一次能源:又称原生能源,指太阳能、生物能、核能、矿物燃料、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
日常生活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均属此类。
○2二次能源:又称次生能源,是指原生能源经过加工转化的能量形式,如电力、柴油、液化气等。
10、○1设计烈度:指在工程设计中,根据安全和经济需要加以调整的基本烈度。
一般建筑物可采用基本烈度为设计烈度。
如遇场地条件不良或建筑物重要性,可以将场地基本烈度适当地提高作为设计烈度。
○2基本烈度:指未来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3甲类抗震建筑:特殊要求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建筑等,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乙类抗震建筑: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的建筑;丙类抗震建筑:甲、乙、丁类以外的建筑;丁类抗震建筑:次要的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等。
城市规划原理--思考题
1.简述城市形成的过程及其主要动因是什么?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成生了剩余产品,人们需要对剩余产品进行交换,于是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劳动分工。
随着交换量的增加及交换次数的频繁,有了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商业和手工业也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就出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原始居民点也发生变化,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农村,一些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点逐渐发展为市,即出现了城市。
所以,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2.古代城市和现代城市的特点答:古代城市的特点:1城市结构简单,城市职能单一;2城市规模小;3军事职能占主要地位;4城市化水平低,且进展缓慢。
现代城市的特点:1城市化速度加快,变化剧烈;2城市结构趋向复杂,规模日渐增大;3城市职能多样化,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城市主要职能;4城市类型增多;5人口向城市急剧聚集,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3.规划的特点有哪些?答:很强的综合性,很强的政策性,很强的先期性,不确定性.4.城市规划的定义?其核心内容有哪些?答: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核心内容: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5.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关系答:1.城市规划对建筑的影响作用:1)城市规划影响建筑的选址;2)规划影响建筑的综合效益;3)规划影响建筑布局,形体与风格。
2.建筑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作用:1)建筑直接影响城市规划;2)建筑影响城市的环境与景观质量;3)建筑影响城市基础设备的使用效益;4)建筑影响城市布局结构。
6.解释:用地面积:城市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们既是指已经建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区范围而尚待开发使用的土地。
建筑红线:指建筑用地相互之间的用地分界线。
不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建筑物的平台,窗户,基础,地下管线等不允许突出红线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分界线。
城市防灾学思考题-PPT课件
城规02班 张佩 1101020222
地震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 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 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 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 在地壳中。 • 地震共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 震和诱发地震四种。
四种地震类型
• 构造地震是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 限时,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乃至破裂,将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 就引起大地震动,这类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90%以上。 • 火山地震是指在火山爆发后,由于大量岩浆损失,地下压力减少或地 下深处岩浆来不及补充,出现空洞,引起上覆岩层的断裂或塌陷而产 生地震。这类地震数量不多,只占地震总数量7%左右。 •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引起的局部地震。陷落 地震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规模小,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数的3% 左右。 • 人工地震和诱发地震是由于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军事施工及地下核 试验等引起的地震。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触发某些断层活动,引起的 地震称诱发地震,主要有水库地震,深井抽水和注水诱发地震,核试 验引发地震,采矿活动、灌溉等也能诱发地震。我国广东新丰江水库 自1959年10月建成蓄水以来,截止到1987年,已记录到337次地震, 其中1962年发生了6.1级地震,使混凝土大坝产生82米长的裂缝。
特征与区别
• 汶川地震:1)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 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 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 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 续时间较长。2)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 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汶川地震发生在山区,导致大量的山体滑坡,道路破坏,救援部队和物质进 不去,并且雾大飞机无法降落,山上形成堰塞湖,极不安全 日本地震:在海里地震,因为地震而死的人不多,地震外引发了不少灾难, 譬如洪水、核辐射等,地震没死多少人,死得多的是洪水和核辐射 教训:根据在汶川特大地震和日本福岛地震等重大事件中取得的经验教训, 建立国家、省和核设施运营单位三级预案体系,加强了应对叠加自然灾害的 针对性和实用性。 应急专家委员会成立 应急协调委单位增加 我觉得应该地震监测局加强他们的实力,各地都应该有军队的应急预案,不 能出事了却调不出军队,我们的建筑应该要有质量保证,特别是学校!政府 应该给出准确的消息,不能向日本那样,为了不引起以国内恐慌,而隐瞒实 情!!重视防震避震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使之作到家喻户晓,注重应急工具 箱的建设,家家备有应急工具箱,给人们提供了防震避震的便利,强化了人 们防震避震的意识和能力。
城市防灾规划复习资料
间系统、专业队伍系统、教育宣传、实施行动。 8.中心城区的城市防灾综合规划 (1)总体规划层面: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主要规划内包括现状的调查与问题研究、城市现 状综合防灾能力评估、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潜在损失预测、规划目标与原则、城市总体 防灾空间结构、防灾分区、疏散避难空间系统规划、防救灾公共设施布局规划、市政基础设 施系统防灾规划、 重大危险源和次生灾害防治规划、 特定地区的综合防灾规划、 实施建议等。 (2)详细规划层面 A.明确规划目标与策略 B.防灾空间结构的优化 C.防灾分区的规划策略 D.防灾安全线的划定 第二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相关专项防灾规划的关系 第一节 概述 1、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总体关系 2、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3、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第二节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主要专项防灾规划的关系 1、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关系; 补充内容: (1)百害之首——地震 ①地震成灾机制:指地震对人和社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方式和过程。 原生灾害:地震原生现象直接造成的 直接灾害:建筑物破坏、地表破坏、海啸 次生灾害:火灾、瘟疫、冷空气、大雨雪等 ②地震成灾条件 地震方面:地震强度和频度影响;地点影响;时间影响 受灾对象方面: 人口建筑物等财产密度;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政府防灾职能和公众防灾意识 ③地震烈度:按所在地区受影响和破坏程度进行分级,共 12 个等级,6 度为强震,7 度为损 害震 地震震级:按震源释放的能量来划分等级 (2)建筑物抗震设计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①建筑物设防标准: 甲类(国家审批、特殊要求的建筑;提高一度设计) 乙类(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6-8 度提高一级,9 度加强抗震措施) 丙类(不属于甲、乙、丁类建筑,按设防烈度设计) 丁类(次要建筑,低一度设计) ②抗震防灾规划按城市规模、重要性和抗震防灾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类模式: 甲类(位于地震烈度 7 度及以上地区的大城市) 乙类(中等城市和位于地震烈度 6 度地区的大城市) 丙类(其他城市) 2、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的关系 城市防洪规划的类型与主要内容;补充内容: (1)洪灾:指洪水给人类正常生活、生产带来的损失与祸患,它是通常所说的水灾和涝灾 城市洪灾:城市地区的洪水灾害 特点:不透水面积大、自然和人工两套排水系统、地面径流量大
13春学期《城市防灾》期末考核作业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城市防灾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A 卷学习中心:辽宁本溪奥鹏学习中心院校学号:C34140111090013 姓名:孟妍宏(共 5 页)1、城市灾害 :指由自然、人为因素或两者共同引发的对城市居民生活或城市社会发展造成暂时或长期不良影响的灾害。
2、城市防灾:指在城市内有关城市空间、城市设施、公共设备及建筑物等,对风水灾害、震灾、火灾、危险物灾害等所发生之一切灾害之预防、抢救及重建工作。
3、震源:指发生地震的源,即地下岩层断裂错动的地区。
4、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5、爆炸: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
6、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7、城市防洪标准:根据城市的重要程度、所在地域的洪灾类型,以及历史性洪水灾害等因素,而制定的城市防洪的设防标准。
8、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9、应急能力:是人的一种能力,属于潜意识。
当人遇到某件事情的时候,人的大脑立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自我思维来处理这件事情的能力。
是属于下意识的反应。
10、心肺复苏术:亦称基本命支持(basic lifesupport,BLS),是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
二、单选题(共计10分)1、按照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分类以下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D)A、干旱B、崩塌C、火山D、爆炸2、以下不属于城市自然灾害的是:(C)A、城市气象灾害B、城市洪水灾害C、城市生物灾害D、化学灾害3、爆炸事故可分为(D)和化学性爆炸两种。
A、锅炉爆炸B、气体爆炸C、粉尘爆炸D、物理性爆炸4、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C)制度。
城规原理复习思考题目参考答案
城规原理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邻⾥单位:1929年,美国⼈C.A佩⾥⾸先提出了“邻⾥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
2、邻⾥关系:是⼀种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包括⽂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它不同于亲缘或⾎缘关系3、建筑密度:居住区⽤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积与居住区⽤地的⽐率(%)。
4、建筑强度:指在开发建设中,控制与核定规划建设⽤地内建筑量的指标。
5、容积率:项⽬⽤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积(但必须是正负0标⾼以上的建筑⾯积)与项⽬总⽤地⾯积的⽐值。
6、居住社区和千⼈指标: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每千居民拥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积和⽤地⾯积,它⽤于总体上保证居住区各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基本要求,包括容量和空间。
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地的规划控制线。
8、道路断⾯:城市道路断⾯是城市道路纵断⾯和横断⾯的合称。
沿着道路中⼼线的竖向剖⾯称为纵断⾯,反映道路的竖向线形;垂直道路中⼼线的剖⾯称为横断⾯,反映路型和宽度特征。
9、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的界线。
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10、⼈车分⾏:由车⾏和步⾏两套独⽴的道路系统组成,机动车与⾏⼈在不同的道路断⾯中通⾏。
11、⼈车混⾏:是指机动车交通和⼈⾏交通共同使⽤⼀套路⽹,具体地说就是机动车和⾏⼈在同⼀道路断⾯中通⾏。
12、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步⾏距离。
13、住宅区容积率:指⼀个居住区的总建筑⾯积与⽤地⾯积的⽐率。
14、雷德朋系统:雷德朋体系是⼈类在汽车时代到来之际.为解决⼤量汽车的⽅便使⽤和居住区的安全,宁静之间的⽭盾⽽⾸次采⽤的规划⽅法.对后来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有着复杂⽽深远的影响。
15、社区:社区是在⼀定地域内发⽣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活⽅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群所组成的⼀个相对独⽴的社会实体。
城市防灾学
建立绿地网络系统,减少城市灾害———以新乡市绿地系统为例摘要:21世纪以来,人类在追求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认为和自然的灾害威胁。
然儿如何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灾害形势,并有序的应对城市灾害的威胁,建立和营造城市绿化网络,有效地将城市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成为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必须认真研究的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减少,城市灾害正文: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寓于自然之中,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对城市产生作用。
城市自然灾害种类很多,包括地震、地陷、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灾、旱灾、海啸、风暴潮、台风、龙卷风、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10 多种[1 ]。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次大型、特大型自然灾害,而城市作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人口和财富高度集中, —旦受灾,损失十分惊人。
例如,1963 年我国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河北省有104 个县(市) 受灾,其中32 个县(市) 被水淹,保定、邯郸、邢台等市内水深2~3m ,33 个县城被水包围;1976 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 2 万人,受伤70. 4 万人,其中重伤达16. 4 万人,这次地震既毁了百万人口的唐山,又使离震中约100km 的天津市和200km 的北京市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96 亿元人民币;1998 年夏,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灾,给中下游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仅湖北、湖南、江西3 省受灾农田就达565. 6 万hm2 ,倒塌房屋320. 9 万间,死亡1160 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0. 14 亿元。
伴随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快速发展,21 世纪人口、财富将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在自然灾害面前城市的安全性,尤其是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心城市的安全性,就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要务。
城市防灾学复习题
城市防灾学复习题一、地震地震引起的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地震原生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大范围地面倾斜、升降和变形,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等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也称地震直接灾害。
由地震原生现象(地震断层、地形变)和地震弹性波造成的灾害。
1地表开裂、塌陷或上隆。
如地面裂缝、错动、塌陷、喷水冒砂等;2山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3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可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4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
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地震次生灾害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按其成因,种类一般分为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等。
其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由于地震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或正常秩序而诱发的灾害。
①火灾。
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②水灾。
由水坝决口或山崩拥塞河道等引起;③毒气泄漏。
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④瘟疫。
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引起如地震—火灾(最常见、最严重)、地震—水灾、地震—泄毒、地震—瘟疫、地震—饥荒、地震—交通事故、地震—通信事故、地震—社会经济瘫痪等灾害。
诱发灾害系指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
1、地震三要素及其含义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2、中源地震、浅源地震、深源地震的区别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四川省所有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多在5至30千米之间,这类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最大.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至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12%来自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目前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大约为720千米.深源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和灾害.3、地震中的横波、纵波、面波有什么特点?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同轴的波5、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包括哪些内容?地震的危害程度估计,城市抗震防灾现状、易损性分析和防灾能力评价,不同强度地震下的震害预测等。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思考题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思考题整理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复习思考题: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1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2出现城市仓储用地3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4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5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1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2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重点)复习思考题: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应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1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2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3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1.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华科安全与防灾减灾思考题班级答案
1、为什么说土木建筑行业是高风险性行业?①当前建筑施工呈现出以工业建筑为主向以民用建筑为主转变,由低层向高层发展,施工现场由较为广阔的场地向狭窄的场地变化;建筑施工又以产品固定、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产品多样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规律性差、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事故,因此,建筑业在我国各行业中属危险性较大且事故多发的行业。
②建筑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人-机工程,工程项目具有单件性、离散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且工程建设管理层次多,管理关系复杂,其中建筑业的技术含量偏低,工人文化素质低,从业人员对于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的错误观念由来已久。
总体上不安全因素多,安全事故多发。
2、为什么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发生几率最高?五大伤害类型是哪些?①建筑施工的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事故:1)高处坠落多发于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脚手架、吊篮处、试用梯子登高作业时,在“四口”“五临边”处或轻型屋面处的施工,在拆除工程时和其他作业时,这些高空作业环境的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也增加; 2)实际工程中,高空作业的安全设施经常未按标准搭设,施工设施落后;同时高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不重视安全问题,安全教育不足导致安全知识缺乏,使得高坠发生率很高。
②高处坠落事故、坍塌事故、物体打击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电击伤害事故3、上网学习事故案例,思考事故分析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哪些?应包括: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②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③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⑤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⑥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4、学习新安全生产法,总结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应包括哪些?国家规定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包括:(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四)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五)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八)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九)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十)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十一)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十二)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城市防灾学
题目:关于建德市城市灾害专业班级:城市规划092 姓名:杨洋学号: 0 9 6 5 7 2 1 2目录一、建德市地理环境 (2)二、建德市的水系 (2)三、洪涝灾害的特点 (3)四、洪涝灾害的危害....................... . (3)五、建德市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4)六、如何预防洪涝灾害 (4)七、建德市防灾具体措施 (4)一、建德市地理环境:我的家乡建德市是一座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的名城。
它的境内古迹众多,江、湖、岩、洞、瀑、雾等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自从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新安江畔的瀑高百丈、飞珠霰玉的“葫芦飞瀑”,青山滴翠、春水碧波的“七里扬帆”,虚无缥缈、如梦如幻的“白沙奇雾”,以及人称江南第一悬空寺的“大慈岩”等景点融为独特的新安江山水风光,被誉为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的明珠。
建德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
北纬29°13’~29°46’,东经118°54’~119°45’。
东与浦江县接壤,南与兰溪市和龙游县毗邻,西南与衢州市衢江区相交,西北与淳安县为邻,东北与桐庐县交界。
东起姚村乡金郎坪村,西至李家镇翁家村,长约90千米;南起三河乡毕家村,北至下包乡胥岭村木坞尖,宽约47千米。
总面积2321平方千米,总人口50.8万人。
市境地处浙西丘陵山地和金衢盆地毗连处,地表以分割破碎的低山丘陵为特色,大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属钱塘江凹槽带,山岭属天目山、千里岗和龙门山系。
千米以上主峰有12座,主要分布在境域西北和东南。
山脉大致呈北东向西南走向。
整个地势为西北和东南两边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境域山地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88.6%。
南部为200米以下的丘陵,地势平缓,坡形浑圆,谷地也较开阔。
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21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4%。
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新安江、寿昌江及兰江两岸,土地肥沃,排灌条件良好,是本市的主要农耕地带,也是商品畜禽的重要产区。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辅导--简答题.doc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辅导--简答题1、家中应常备哪些急需用品?⑴生活日用品,如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等;⑵必要的常用药品,如治疗感冒、肠胃病的药,一般外伤用药等;⑶照明用品,如应急灯、手电筒(电池)或自动充电电筒、蜡烛等;⑷必要的身份证件等重要物品。
这些东西集中存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轻巧的小提箱中。
2、地震时在楼房内如何应急?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 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一旦平稳后,再有序下楼。
3、在百货商店遇到地震时如何防护?在百货商店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
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
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件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
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
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然后安全撤离。
4、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防震、抗震知识。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序地撤离。
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间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乱跑或跳楼。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a,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建筑结构抗震习题及思考题
建筑结构抗震习题及思考题1.1 为什么要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哪些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1. 2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种类型?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1. 3 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建筑物破坏的表现形式是什么?1.4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1.5 什么是地震动的三要素?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6 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1.7 简述众值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的划分标准及其关系。
1.8 我国规范依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将建筑分为哪儿类?分类的作用是什么?1.9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层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1.10 什么是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1.11 什么是建筑抗震概念设汁?它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内容?1.12 在选择建筑抗震结构体系时,应注意符合哪些要求?2.1 我国抗震规范将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为几类?为什么划分?主要考虑哪些因素?2.2 建筑场地类别与场地土类型是否相同?它们有何区别?2.3 什么是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其作用是什么?如何计算?2.4 什么是场地覆盖层厚度?如何确定?2.5 什么是场地的卓越周期?确定卓越周期的意义是什么?2.6 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为什么?2.7 如何确定地基抗震承载力?简述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的验算方法。
2.8什么是地基土的液化?液化会造成哪些震害?影响地基土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9怎么样判别地基土的液化?如何确定地基土液化的严重程度?2.10 不同液化等级可能造成的震害如何?简述地基土的抗液化措施。
2.11 下表为某建筑场地的钻孔资料,试确定该场地的类别。
层底深度/m 土层厚度/m 岩土名称土层剪切波速/(m/s)3.00 3.00 杂填土1606.50 3.50 粉土18011.50 5.00 黏土22016.00 4.50 中沙23022.00 6.00 卵石290----- ----- 砾岩8002.12 已知某6层、高度为20cm的丙类建筑的场地地质钻孔资料如下表所示(无剪切波速数据),试确定该场地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