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合同附随义务

合集下载

合同附随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合同附随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合同附随义务包括哪些内容核心内容:合同附随义务包括哪些内容?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附随义务。

而其他附随义务从第六十条中用以等字表示仍可以有其他的附随义务,当中还包括注意义务和保护义务。

接下来为您详细介绍。

我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从这一条可以看出,附随义务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与保密义务。

下面将分别阐述这三种义务以及其他附随义务。

1、通知义务。

通知义务又称告知义务,是指负有对有关人利益的事项的通告使其知晓的义务。

合同的履行及合同目的的实现,需要当事人通力配合,其中需要双方互通信息的情形,多有所在。

如果依据诚信原则,当事人应当主动地通知对方,此时便可认为有通知义务存在。

合同法中关于通知义务有很多明确的规定,比如《合同法》第230条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第256条承揽人对定作人提供的材料,应当及时检验,发现不符合约定时,应当及时通知定作人更换、补齐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第278条隐蔽工程在隐蔽以前,承包人应当通知发包人检查,第309条货物运输到达后,承运人知道收货人的,应当及时通知收货人,第384条保管人应当按照约定对入库仓储物进行验收,保管人验收时发现入库仓储物与约定不符合的,应当及时通知存货人,等等。

综合起来说,通知义务包括:说明义务,如出卖人在交付标的物时,应如实向买受人说明有关标的物的使用、维修及保养方法等;忠实报告义务,如代理人应及时向被代理人报告被代理事务的情况;瑕疵告知义务,如赠与有瑕疵物品时,应将标的物的瑕疵如实告知受赠与人;此外还有迟到告知义务、地点及其方式的通知等。

2、协助义务。

协助义务又称为协作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互为对方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提供照顾和便利,促使合同目的圆满实现。

合同的主义务、从义务及附随义务的区别

合同的主义务、从义务及附随义务的区别

合同的主义务、从义务及附随义务的区别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当一致,这是民法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体现。

关于当事人的合同义务而言,主要有主义务、从义务以及附随义务。

那么三者有何区别呢?下面由我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合同的主义务、从义务及附随义务的区别主义务,也叫主给付义务,是指合同关系中固有的、必备的、自始确定的、能够决定合同类型的基本义务。

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出卖人的主给付义务就是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买受人的主给付义务便是支付价款。

从义务,即从给付义务,是指在主给付义务之外、不具有独立意义的、只能辅助主给付义务发挥功能的义务。

它的目的不在于决定合同的类型,而是在于使合同目的更好地实现。

例如《民法典》(2021.1.1生效)第785条规定,承揽人应当按照定作人的要求保守秘密,未经定作人许可,不得留存复制品或者技术资料。

也就是说,在加工承揽合同中,对加工承揽者而言,主给付义务是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作品,从给付义务便是帮定作人保守秘密,不得擅自留存复制品或者技术资料。

附随义务,是指并非自始确定的、而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发生的、旨在更好地实现当事人利益的义务。

例如,花店在出售新鲜花枝的时候会包装好花束以便顾客携带;出售锅炉的店家应当告知购买者使用锅炉的注意事项;超市应当保持购物环境的安全,避免损害顾客的人身安全等。

这三种义务存在着以下的特点:第一,对合同的性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主给付义务,例如交付货物转移所有权的是买卖合同,劳务支付薪金的是劳动或者雇佣合同。

而从给付义务、附随义务对合同的定性不存在影响;第二,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的主给付义务,另一方可以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但是如果一方仅仅是没有履行合同的从给付义务或者附随义务,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另一方是不能要求解除合同的;第三,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中的主给付义务或者从给付义务,另一方可以通过诉讼请求的方式要求对方履行,但附随义务是不能依诉请求的;第四,如果一方因为没有恰当地履行三个义务中的任何一个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受损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合同法的附随义务

合同法的附随义务

合同法的附随义务引言在合同法中,附随义务是指与合同主体义务相关联的义务。

它们一般是合同各方所约定的补充义务,旨在保障合同的有效履行和实现合同目的。

本文将介绍合同法中的附属义务及其特点,并分析其在合同关系中的作用。

什么是附属义务附随义务,又称附属义务,是合同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合同中,主体义务是指合同各方约定的最重要的义务,而附属义务则是与主体义务相联系的、补充性的义务。

附属义务的存在对于保证合同的有效履行和实现合同的目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合同中的附属义务多种多样,具体形式取决于合同类型和合同各方的约定。

在不同的合同中,附属义务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信息披露义务:某些合同中,一方可能有义务向对方提供特定的信息,以保证对方能够全面了解合同事项。

例如,公司合同中的股东信息披露义务。

2.保密义务:当合同涉及商业机密或其他敏感信息时,合同各方可能约定保密义务,禁止泄露或利用该信息。

3.协助义务:有些合同涉及复杂的操作或需要其他合同方的协助才能履行,此时各方可能会约定协助义务,确保合同的顺利执行。

4.维护义务:在一些合同中,一方可能需要承担对合同标的物的维护、保养、修理等义务,以保持合同标的物的正常运作。

5.违约责任义务: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时,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附随义务的作用附随义务在合同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补充和支持主体义务,确保了合同的有效履行和实现合同目的。

具体而言,附随义务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补充和保障主体权利和义务:附随义务在合同中起到了补充和保障主体权利和义务的作用。

通过明确合同各方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义务和责任,避免了合同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争议。

2.维护合同关系的平衡:附随义务使得合同关系更加平衡。

各方在签订合同时,不仅要履行主体义务,还要履行附属义务,这使得合同关系更加完整和可靠。

3.保护弱势方利益:附随义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合同关系中的弱势方利益。

论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合

论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合

论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附随义务在我国《合同法》中应严格定义为狭义的概念。

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一是促进实现主给付义务;二是维护对方的人身或财产利益。

违反附随义务与违反给付义务一样产生违约责任。

附随义务的内容包括通知、协助、保密和基于诚信原则而产生的其他义务。

本文阐述了附随义务的概念及特点,列举了附随义务的几种主要类型,分析了违反附随义务产生的法律后果,指出我国立法应进一步完善关于附随义务的规定。

关键词:附随义务合同责任诚信原则合同责任一、附随义务的概念和特点(一)附随义务的概念附随义务是在法律无明文规定,当事人之间亦无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并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主要是人身和财产利益,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依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所承担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

这表明附随义务以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为前提,以诚实信用原则为依据,其目的在于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并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其内容也并非自合同关系之始就已确定,而是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随着合同关系的进展逐步得以确立的。

(二)附随义务的特点附随义务具有以下特征:(1)附随义务具有从属性。

由于附随义务的存在价值主要是使债权人的利益得到更好的实现,所以,在合同关系中附随义务居于从属地位。

(2)附随义务具有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合同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两种,而且这些义务在合同成立之初就己经被确定。

但是,附随义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并非自始确定,而是随着合同关系的进行,视具体情况要求当事人遵守一定的义务,以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换言之,附随义务不受合同种类和性质的限制,即无论任何类型的合同均可发生附随义务。

此外,附随义务也不受合同是否有效存在的制约,在签约前、签约中和履约后的所有阶段都可能发生。

(3)附随义务具有法定性。

合同法属于私法范畴,合同法中的大多数条款均属丁•任意性规范,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在契约自由原则的框架内自主决定合同内容,合同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具有任意性;而附随义务则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即使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没有约定,也不影响该种义务的存在,而且,此类义务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也无权废止。

合同主要债务次要义务附随义务的规定是什么?

合同主要债务次要义务附随义务的规定是什么?

Do not keep anything for a special occasion, because every day that you live is a special occasion.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合同主要债务次要义务附随义务的规定是什么?合同主要债务次要义务附随义务的规定是在合同当中能够确保合同履行的就是最主要的一个义务,还有就是在契约过程当中,依照诚实信用的原则所需要进行的一个提醒义务,这实际上就是附随义务当中的一种。

一、合同主要债务次要义务附随义务的规定是什么?主要合同义务是指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承担的必要的注意义务。

而合同的附随义务是相对于合同的主义务而言,是合同的标的、价款等主条款以外规定的或法律规定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九十二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主要合同义务跟附随义务的区别主要就在于义务产生的时间的不同,主要合同义务是产生在缔约过程中,到合同成立为止。

而付随义务则是伴随着合同的产生、履行、消灭的全过程。

主要合同义务只是付随义务的一部分,而付随义务要包括先合同义务,只是为了缔约过失责任而区分。

二、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规定附随义务是指在法律无明文规定、当事人之间亦无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并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主要是人身和财产利益,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依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所承担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

虽然我国《合同法》规定了通知、说明、协助、保密等附随义务,但附随义务具有先天的局限性。

首先是其地位具有“附随性”。

合同关系中的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为依据,不但明确且具有法律效力,权威性较高,是合同关系中的主要义务。

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

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

(一)附随义务(Nebenpflicht)是大陆法系有关合同关系发展过程中义务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

附随义务理论是德国学者在探讨合同给付义务及其履行时首先提出的[1]。

德国学者认为,在合同中包含着一组旨在保护合同当事人权益的“义务网络”,注意义务、保护义务等是其组成部分,而且这些义务产生于合同解释的过程中,并附随于诸如买卖合同中的交付货物、支付价金等主义务[2]。

那么,何为附随义务?日本学者从附随义务与合同目的实现的关系考察,认为:附随义务是对于合同目的的达成并非不可或缺的给付义务[3]。

台湾著名学者史尚宽、王泽鉴从附随义务产生之源的角度考察,认为:附随义务是债务人依诚信原则于契约及法律所规定的内容之外所附有的义务[4]。

笔者认为,上述学者的考察视角是必要的,但是,还应当从制度价值的角度去考察附随义务,因此,对附随义务的解释应当是,附随义务是指依合同关系发展情形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为保障债权人给付利益的实现之义务。

它体现了如下特征:第一,附随义务不是合同约定中必然存在的义务,相反,是在合同约定之外具有或然性的义务;第二,附随义务的产生直接来自于法律的规定,但是,其产生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其基本法律理念和是否产生的判断标准;第三,附随义务产生的目的旨在使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实现;第四,附随义务不仅可以产生于合同关系存续期间,而且可以在缔约过程中和合同关系结束后的阶段存在,例如缔约人在缔约过程中尽力促成合同缔结的协助义务、出卖人在标的物交付时阐明注意事项的告知义务、医生手术时不得在体内遗留微型手术器械之保护义务、合同履行完毕后不向他人泄漏相对方的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等。

附随义务的这一特征体现了合同义务的扩张趋势。

附随义务理论的实行,使合同的效力从依附于既定的合同之内容,扩及于合同当事人之间事先不确定的权利义务的范围[5]。

在附随义务中,存在两种类型:一是可以独立诉请履行的附随义务,二是不能独立诉请履行的附随义务。

论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一)

论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一)

论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一)关键字:附随义务合同法我国《合同法》颁布后,其中有这样几个条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第42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

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43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60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92条)。

这些条款的共同特点是:1、强调条款中所涉及的义务是依诚实信用原则或交易习惯而产生;2、这些条款所涉及的义务范围主要是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从理论上分析,这些条款所涉及的义务即为民法学理论中的附随义务。

(一)附随义务(Nebenpflicht)是大陆法系有关合同关系发展过程中义务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

附随义务理论是德国学者在探讨合同给付义务及其履行时首先提出的1]。

德国学者认为,在合同中包含着一组旨在保护合同当事人权益的“义务网络”,注意义务、保护义务等是其组成部分,而且这些义务产生于合同解释的过程中,并附随于诸如买卖合同中的交付货物、支付价金等主义务2]。

那么,何为附随义务?日本学者从附随义务与合同目的实现的关系考察,认为:附随义务是对于合同目的的达成并非不可或缺的给付义务3]。

台湾著名学者史尚宽、王泽鉴从附随义务产生之源的角度考察,认为:附随义务是债务人依诚信原则于契约及法律所规定的内容之外所附有的义务4]。

笔者认为,上述学者的考察视角是必要的,但是,还应当从制度价值的角度去考察附随义务,因此,对附随义务的解释应当是,附随义务是指依合同关系发展情形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为保障债权人给付利益的实现之义务。

合同法 附随义务

合同法 附随义务

合同法附随义务合同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规定了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解除和违约等相关事项。

在合同中,除了约定主要义务外,还存在着一些附随义务,本文将就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进行详细解读。

一、附随义务的定义所谓附随义务,指的是合同中与主要义务有关联但又不属于主要义务的一些义务。

它们通常是为了实现合同目的、保障合同权利和义务的履行而存在的。

二、附随义务的种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附随义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客观上与主要义务有关联的附随义务:即与主合同的实现目的和目标相关的附随义务。

例如,合同中约定的配套服务、售后服务等,都属于此类附随义务。

2. 依赖性附随义务:即合同中约定的某一义务的履行必须依赖于另一义务的履行才能实现。

例如,甲方承诺向乙方提供货物,而乙方则承诺向甲方支付货款,这两个义务是相互依存的。

3. 约定性附随义务:即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一些附加义务,用以规范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

例如,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违约金等都属于此类附随义务。

4. 法定附随义务:即法律根据合同的性质和情况规定的一些必要的附随义务。

例如,供应合同中的合理解释义务、销售合同中的交付义务等都是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的附随义务。

三、附随义务的效力合同法明确规定,附随义务在合同中应当具备明确的约定、合法性、一致性和相对独立性。

只有符合这些条件,附随义务才能起到相应的约束作用。

1. 明确的约定: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附随义务的内容、履行方式和责任承担等事项,以确保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 合法性:附随义务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 一致性:附随义务应当与合同的主要义务保持一致,并不得与合同的目的相悖。

4. 相对独立性:附随义务在合同中一般应当是相对独立的,即使合同中的其他条款无效或解释存在争议,附随义务仍能独立发挥约束力。

四、附随义务的履行和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一方未履行或者违约时,对方有权要求其履行、支付违约金或者承担赔偿责任等。

主合同义务,附随义务

主合同义务,附随义务

主合同义务,附随义务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摘要:附随义务在我国《合同法》中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一是促进实现主给付义务;二是维护对方的人身或财产利益。

违反附随义务与违反给付义务一样产生违约责任。

附随义务的内容包括通知、协助、保密和基于诚信原则而产生的其他义务。

关键词:附随义务合同责任诚信原则一、附随义务的概念和特点(一)附随义务的概念附随义务是在法律无明文规定,当事人之间亦无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并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主要是人身和财产利益,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依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所承担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

这表明附随义务以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为前提,以诚实信用原则为依据,其目的在于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并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其内容也并非自合同关系之始就已确定,而是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随着合同关系的进展逐步得以确立的。

(二)附随义务的特点附随义务具有以下特征:(1)附随义务具有从属性。

由于附随义务的存在价值主要是使债权人的利益得到更好的实现,所以,在合同关系中附随义务居于从属地位。

(2)附随义务具有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合同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两种,而且这些义务在合同成立之初就已经被确定。

但是,附随义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并非自始确定,而是随着合同关系的进行,视具体情况要求当事人遵守一定的义务,以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换言之,附随义务不受合同种类和性质的限制,即无论任何类型的合同均可发生附随义务。

此外,附随义务也不受合同是否有效存在的制约,在签约前、签约中和履约后的所有阶段都可能发生。

(3)附随义务具有法定性。

合同法属于私法范畴,合同法中的大多数条款均属于任意性规范,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在契约自由原则的框架内自主决定合同内容,合同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具有任意性;而附随义务则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即使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没有约定,也不影响该种义务的存在,而且,此类义务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也无权废止。

合同附随义务的特点

合同附随义务的特点

合同附随义务的特点
合同附随义务是指在一项主要合同之外,另行产生的、与主合同有关的附加义务。

这些附随义务可能是由法律、习惯或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产生的。

合同附随义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属性,合同附随义务是与主合同密切相关的,它的存在和履行通常依赖于
主合同的有效性和履行。

换句话说,如果主合同不存在或无效,那么附随义务也将失效。

2. 衍生性,合同附随义务通常是从主合同中衍生出来的,它们的内容和性质往
往与主合同密切相关,是对主合同的具体实施和补充。

3. 多样性,合同附随义务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是付款义务、保证义务、通知义务、保密义务等等,具体取决于主合同的性质和双方当事人的意愿。

4. 独立性,尽管合同附随义务与主合同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它们在法律上仍具
有一定的独立性。

这意味着即使主合同无效或被解除,附随义务仍可能继续存在,双方当事人仍需履行相应的义务。

在起草合同范本时,合同附随义务的特点需要被充分考虑和体现,以确保合同
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合同范本专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精确地表达合同附随义务的内容和要求,同时提供相应的法律解释和建议,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3篇)

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合同附随义务是指合同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性质、交易习惯或者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承担的附随于主合同义务的义务。

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是指当事人违反附随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我国《民法典》中,对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有明确的规定。

本文将从合同附随义务的定义、法律后果及其适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合同附随义务的定义合同附随义务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基于法律规定、合同性质、交易习惯或者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所承担的附随于主合同义务的义务。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协商义务:当事人应本着诚实信用原则,积极协商,以实现合同目的。

2. 通知义务: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对方有关合同履行情况,如合同变更、解除、履行期限届满等。

3. 告知义务:当事人应将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对对方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告知对方。

4. 指示义务:当事人应根据合同性质和交易习惯,对对方进行必要的指导。

5. 保密义务:当事人应保守合同内容、履行情况等商业秘密。

三、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1. 违约责任当事人违反附随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损害赔偿:当事人因违反附随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2)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当一方违反附随义务时,应支付违约金。

(3)解除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附随义务,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2. 损害赔偿当事人违反附随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1)直接损失:当事人因违反附随义务而直接遭受的损失。

(2)间接损失:当事人因违反附随义务而间接遭受的损失。

3. 诉讼时效当事人主张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内提出。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丧失胜诉权。

四、合同附随义务的适用1. 法律适用《民法典》合同编对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应遵守法律规定。

试论违反合同中附随义务之责任

试论违反合同中附随义务之责任

试论违反合同中附随义务之责任违反合同中附随义务所承担的责任是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在合同法的范围内,违反合同中附随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来试论违反合同中附随义务之责任。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共同遵守的约定,而合同中的附随义务则是指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产生的次要义务。

违反合同中的附随义务将导致法律责任,但是具体的责任承担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合同的附随义务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的。

在合同法的规定下,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义务,包括主要义务和附随义务。

而违反了附随义务的当事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具体的责任承担上,违反合同中附随义务的责任承担应当根据违约的行为以及损害的情况来确定。

如果违反附随义务的行为导致了损害,那么违约方将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而如果违反附随义务的行为没有导致实际的损害,那么可能只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而不需要进行赔偿。

二、违反合同中附随义务的救济方式当合同中的附随义务被违反时,受损害方拥有一定的救济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法律规定下,受损害方可以采取以下救济方式。

首先是请求违约方履行合同义务。

当违反附随义务的行为导致受损害方权益受损时,受损害方可以要求违约方履行合同义务。

在合同法的规定下,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其次是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当合同中的附随义务被违反导致损害时,受损害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以及赔偿责任。

最后是请求解除合同。

在某些情况下,违反附随义务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此时受损害方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是一种特殊的救济方式,在受损害方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时可以采取。

以上救济方式可以帮助受损害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具体的救济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实际的合同履行过程中,附随义务的违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需要对违反合同中附随义务的责任承担加以重视,并且在法律的规定下对违反行为进行制约和惩罚。

合同法对合同附义务的规定

合同法对合同附义务的规定

合同法对合同附义务的规定合同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订立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在合同中,除了明确约定的主要义务外,还存在着一些附属的义务,这些附属义务在合同法中也有相应的规定。

本文将对合同法对合同附义务的规定进行探讨。

一、合同附义务的概念和种类合同附义务是指在合同中,除了主要义务之外,由于合同目的的需要或者合同各方的意愿,对合同各方产生的附属义务。

合同附义务可以分为法定附义务和约定附义务两种。

法定附义务是指合同法对某些合同中必须履行的附属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

例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出租人有义务向承租人提供合法的租赁物,并保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约定附义务是指合同各方在合同中根据合同目的或者双方意愿约定的附属义务。

例如,在劳动合同中,雇主可以要求劳动者保守雇主的商业秘密,这是雇主与劳动者在合同中约定的附属义务。

二、合同附义务的效力和解释合同附义务与合同的主要义务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合同各方都有责任按照约定履行附属义务。

如果一方未按照约定履行附属义务,对方可以要求其履行,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在解释合同附义务时,应当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释,遵循合同一致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一致原则要求解释合同附义务时,应当尊重各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依据合同的字面表述进行解释;诚实信用原则要求解释合同附义务时,应当考虑合同的目的和合同各方的合理期待。

三、合同附义务的变更和解除合同附义务的变更和解除应当符合合同法的规定。

在变更合同附义务时,应当经过各方协商一致,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如果变更合同附义务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

合同附义务的解除可以分为自动解除和协议解除两种情况。

自动解除是指合同附义务的履行条件未达到,导致附属义务自动失效;协议解除是指合同各方经过协商一致,解除合同附义务的约定。

四、合同附义务的违约责任合同附义务的违约责任与合同的主要义务的违约责任一样,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合同附随义务的含义

合同附随义务的含义

合同附随义务的含义我们常会通过签订合同来设⽴、变更或终⽌民事关系,签订合同同时也能确保合同双⽅应履⾏的义务,⽽合同附随义务也包含在内。

那么,合同附随义务的含义是什么?下⾯就由店铺⼩编为您解答这⼀问题,希望您看完之后能有所收获。

⼀、合同附随义务的含义《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应当按照约定履⾏⾃⼰的义务。

当事⼈应当遵循诚实信⽤的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的和交易习惯履⾏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该条款中所说的通知、协助和保密的义务,就是当事⼈履⾏合同时的附随义务。

附随义务是本世纪合同法发展的⼀项突破。

在附随义务理论产⽣之前,当事⼈只履⾏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没约定的就不履⾏。

⽽附随义务扩⼤了合同当事⼈的义务,即这些义务即使在合同条款中没有规定,当事⼈也必须遵守和履⾏,否则就违背了民法的基本精神诚实信⽤原则。

⼆、合同附随义务的特征有哪些1、附随义务的地位具有“附随性”。

合同关系中的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为依据,不但明确且具有法律效⼒,权威性较⾼,是合同关系中的主要义务。

然⽽附随义务主要存在于判例学说之中,其法律效⼒较低或者根本不具有法律效⼒,它衍⽣和附随于法定义务、约定义务,容易被轻慢。

2、附随义务的产⽣具有“不确定性”。

与合同关系中的法定义务、约定义务相⽐,附随义务并⾮⾃始确定,⽽是随着合同的运⾏,根据合同⽬的和维护合同当事⼈利益的需要⽽逐步确定的。

这种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是什么样的合同关系会产⽣附随义务是不确定的。

⼆是合同运⾏中何种阶段会产⽣附随义务亦是不确定的。

这不仅与法律规定、合同约定有极⼤关系,也与该合同订⽴、履⾏以及履⾏完毕以后的具体情况息息相关。

3、附随义务的内容具有“特殊性”。

附随义务⼀般是依据合同的性质、⽬的和交易习惯⽽产⽣的,告知、说明、照顾、保密、保护等义务内容均是根据合同之事项和现实情况确定,因此,附随义务从属于约定义务。

附随义务内容的不确定性,加重了合同当事⼈的注意程度,也容易导致附随义务履⾏的效率低下。

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分析

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分析

经济与法JING JI YU FA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分析◎姚本球合同法中体现出来的附随义务,有助于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社会之间保持平衡利益关系。

其不仅要求当事人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履行合同约定义务,还要在整体合同关系保持期间基于诚实守信原则,立足善良角度更好地履行合同,保护双方利益。

但是,附随义务表现出一定不确定性,在实务认定和理论形成层面主要依靠学说判例,很多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定论,导致司法实践中运用附随义务存在一定困难。

为了有效发挥附随义务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进行深入分析。

合同法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中,其理念越来越看重实质正义,同时价值取向也逐渐关注对社会妥当性的兼顾,使合同义务具有更加多元化的来源,进而出现合同附随义务。

合同法中规定的附随义务有助于合同双方更好的履行合同,关注保护对方利益,对贯彻落实合同法,加快合同法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受到附随义务特点影响,其与合同义务相比主要体现出辅助性作用,并且还有一些问题尚未厘清,需要司法、立法等部门不断完善附随义务,并重点关注实践中该怎样评判与把握附随义务。

一、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概述合同法当中的附随义务,主要是基于学说和判例得出的一系列附随义务,包含合同履行阶段、合同缔结阶段、合同履行结束后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全部法定义务。

合同关系具有动态发展特点。

从合同订立开始,直至合同履行结束,整个过程中合同双方既保持着关联衔接关系,又属于相互独立状态。

随附义务涉及到三个阶段,分别是先合同、合同履行中、后合同三阶段对应的附随义务。

合同法当中呈现出来的附随义务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特点。

因为这些义务源自诚信原则,这种原则性、抽象的规范,必须在具体案例中体现,不同的案例具有差异化内容和特点,那么附随义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合同关系确定之后,并非随即确定附随义务,而是在合同关系持续发展与变化期间,基于现实需求所产生的一系列附随义务,以要求当事人不作为或是作出相应行为。

合同中的附属权利与义务

合同中的附属权利与义务

合同中的附属权利与义务一、合同的附属权利在合同中,附属权利指的是与主要权利紧密相关的权利。

它们是为了保障合同的有效履行而设立的,在合同当事人之间具有约束力。

1. 拥有附属权利的当事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当事人都有权享有合同的附属权利。

无论是买方、卖方还是委托人、受托人,都可以在合同中规定其附属权利的内容。

2. 附属权利的内容附属权利的内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修改权合同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合同进行修改和变更。

修改的内容可以涉及价格、数量、交货时间等,但需要经过双方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2) 解释权如果合同中存在模糊不清或争议的条款,合同当事人有权依据普遍的交易习惯、合理的解释和公平的原则进行解释。

解释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公序良俗的要求。

(3) 终止权在合同期限履行完毕之前,合同当事人有权根据合同的约定、合同法的规定或者双方的协商一致,提前终止合同。

但应注意,合同的终止不能违反法律规定的合同稳定性原则。

二、合同的附属义务合同的附属义务指的是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附属义务是为了保证合同的有效履行、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

1. 履行义务履行义务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

例如,卖方应按照约定交付货物,买方应按照约定支付货款。

2. 诚实信用义务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保持真实、相对平等的交往关系。

双方应当按照合同条款的约定真实履行义务,不得以任何形式损害对方的利益。

3. 保密义务当事人在合同过程中可能获取对方的商业秘密或其他机密信息。

双方应当遵守保密义务,不得将该等信息泄露给第三方,保护对方的合法权益。

4. 不当得利义务当事人在合同过程中不得利用合同关系牟取不当利益,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侵害对方的合法权益。

如一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索取回扣、行贿等行为均属于违反不当得利义务的行为。

三、附属权利与义务的保障为保障合同的附属权利与义务的有效实施,可以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 准确约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附属权利与义务,包括各项权利的内容、行使方式、义务的履行要求等。

合同法规定的附随义务主要包括哪些?

合同法规定的附随义务主要包括哪些?

Successfully tried since ancient time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合同法规定的附随义务主要包括哪些?合同法规定的附随义务主要包括保密义务、通知义务、协助义务等,这些义务不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的,即合同条款中一般不会有关于其的说明,它们是在合同订立后,双方为了实现订立合同的目的,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应当履行的义务。

一、合同法规定的附随义务主要包括哪些?我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从这一条可以看出,附随义务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与保密义务。

下面将分别阐述这三种义务以及其他附随义务。

1、通知义务。

通知义务又称告知义务,是指债务人负有对有关债权人利益的事项的通告使其知晓的义务。

合同的履行及合同目的的实现,需要当事人通力配合,其中需要双方互通信息的情形,多有所在。

如果依据诚信原则,当事人应当主动地通知对方,此时便可认为有通知义务存在。

2、协助义务。

协助义务又称为协作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互为对方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提供照顾和便利,促使合同目的圆满实现。

它要求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承担协力义务;在履约中,当事人应当顾及另一方及其标的物的状况,最大限度地运用其能力和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实现对方的正当愿望,以利于合同的适当履行。

合同关系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处理与合同相关的事务。

3、保密义务。

保密义务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于知晓的对方的商业秘密或要求保密的信息、事项不得对第三人泄露。

保密义务在技术合同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保密义务是一种消极义务,只要义务人消极的不作为,而不要求义务人积极的作为。

因此保密义务的履行通常不会给义务人带来额外的负担。

4、其他附随义务。

《合同法》第60条第2款的列举并未穷尽全部的附随义务,故以“等”字表示仍可以有其他的附随义务,这也反映出,附随义务的类型及内涵尚在发展中下面将阐述其中的几种。

附随义务的名词解释

附随义务的名词解释

附随义务的名词解释
附随义务的名词解释是指在法律无明文规定,当事人之间亦无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并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主要是人身和财产利益,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依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所承担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

这表明附随义务以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为前提,以诚实信用原则为依据,其目的在于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并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其内容也并非自合同关系之始就已确定,而是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随着合同关系的进展逐步得以确立的。

是否贯彻合同履行过程取决于具体的合同协议和合同目标的特点。

合同中的附带义务

合同中的附带义务

合同中的附带义务协议书甲方:(公司/个人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乙方:(公司/个人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根据双方现有的业务合作,并为了明确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及责任,甲乙双方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同目的本协议为明确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的附带义务,并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合同的履行。

二、附带义务的定义附带义务是指在主要合同履行过程中,甲乙双方为了支持和促进主要义务的履行,相互承担的非主要但必要的义务。

三、附带义务的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列举具体的附带义务条款)四、附带义务的履行方式1. 甲方承担的附带义务根据主要合同的约定,以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明确告知乙方,并确保能够及时履行。

2. 乙方承担的附带义务根据主要合同的约定,以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明确告知甲方,并确保能够及时履行。

3. 甲乙双方应保持及时沟通,共同解决可能涉及到的附带义务问题,确保主要合同的顺利执行。

五、附带义务的履行期限和方式1. 附带义务的履行期限根据主要合同的约定确定。

2. 甲乙双方约定,附带义务的履行方式可以采取书面、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双方同意以书面形式确认履行。

六、附带义务的违约责任1. 如甲方或乙方未能按照主要合同的要求履行附带义务,导致对方无法顺利履行主要义务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违约方应补偿因未履行附带义务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承担因此而产生的合理费用。

七、争议解决方式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

协商不成的,由双方协商一致后提交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并接受仲裁裁决。

八、其他条款(根据实际情况可列举其他相关条款)九、协议的生效与终止1.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署,并经双方授权代表盖章后生效。

2. 本协议有效期自签署之日起,至合同履行期满后终止。

甲方:乙方:签字:签字:日期: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法中的合同附随义务
中的是依合同关系发展情形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为保障给付利益的实现之义务。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该条款中所说的通知、协助和保密的义务,就是当事人履行合同时的。

下面由编辑在本文为您详细介绍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知识。

一、附随义务的法律特征
1、附随义务不是合同约定中必然存在的义务,相反,是在合同约定之外具有或然性的义务;
2、附随义务的产生直接来自于法律的规定,但是其产生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其基本法律理念和是否产生的判断标准;
3、附随义务产生的目的旨在使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实现;
4、附随义务不仅可以产生于合同关系存续期间,而且可以在缔约过程中和合同关系结束后的阶段存在,例如缔约人在缔约过程中尽力促成合同缔结的协助义务、出卖人在标的物交付时阐明注意事项的告知义务、医生手术时不得在体内遗留微型手术器械之保护义务、完毕后不向他人泄漏相对方的的保密义务等。

二、附随义务的内容
债之关系为一种发展性之过程。

附随义务是在债之不断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义务,唯其产生不得脱离诚实信用原则,其功能仅为辅助给付义务的实现,我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这是附随义务在我国《合同法》
中的具体体现。

从这一条可以看出,附随义务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与保密义务。

此外,《合同法》中对附随义务内容的规定大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通知义务:又称告知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将对合同相对方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告知对方的义务。

关于告知义务,《合同法》第158条、第191条、第228条、第230条、第232条、第256条、第257条、第278条、第298条、第309条、第338条、3第370条、第373条、第384条、第389条、第390条、第399条、第413条等分别作了规定。

2、说明义务: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相对方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负有向对方说明义务。

《合同法》除了在总则中规定格式条款提供者对免责或限责条款的说明义务外,还在分则第199条、第231条、第304条、第307条、第324条、第356条、第383条等中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3、关于协助义务:协助义务是指合同当事人应协助对方履行义务,以使合同能顺利履行的义务。

在合同关系上,所负的履行义务多数是积极的给付义务,以满足债权人利益为目的。

而债权人要现实地享有合同利益,就必须以自己的行为接受债务人的履行,配合债务人完成履行行为。

如果没有债权人的配合、创造必要的条件,合同将无法得到履行或不能达到履行的效果.为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债权人负协助义务《合同法》第259条、第260条、第275条、第277条、第289条、第309条、第331条、第335条、第357条、第358条、第359条、第385条、第386条等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4、照顾义务:债务人履行合同时,应以谨慎、诚实的态度照顾合同相对方及合同的标的物,辅助债权人实现给付利益。

《合同法》156条、第247条、第265条、第301条、第416条则作了规定。

5、保密义务:保密义务又称为忠实义务,是指合同当事人负有
将通过合同关系而了解到的对方的秘密予以保密的义务。

在时,为了使对方了解和信任,一方往往要向对方透露自己的一些秘密。

这些秘密主要表现为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

6、保护义务:当事人履行合同时,应尽到交易上的必要注意,保护相对方人身和财产利益。

《合同法》第333条、第282条、第303条亦有规定。

(责任编辑:六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