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稿:《可爱的家》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b2f9a2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0.png)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向往。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舒展,旋律起伏,表现出家的温馨和舒适;第二乐段节奏紧凑,旋律欢快,展现了家的欢乐和活力。
这首歌曲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家园的感情,还锻炼了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音符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各异,对“家”的理解和感受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体验和理解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可爱的家》,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和美好,培养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可爱的家》,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歌曲的演唱和情感表达。
2.原因:歌曲旋律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同时,学生需要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在演唱中表达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的认识和感受。
2.新课导入:播放《可爱的家》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的美妙。
3.歌曲学唱:a.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旋律特点。
b.分句教唱,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c.练唱,让学生自主参与,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歌词和生活经历出发,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对家的热爱和珍惜。
5.分组演唱: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观摩和借鉴,提高演唱水平。
6.创编活动: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创编,如改变节奏、添加歌词等,展示自己的创意。
小学音乐教案可爱的家
![小学音乐教案可爱的家](https://img.taocdn.com/s3/m/a31a195e58fafab069dc0231.png)
《可爱的家》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可爱的家》。
本单元以家庭为中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启发学生珍惜幸福家庭,用自己的爱回报父母的爱,同时关心那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
最终达到珍爱家庭、关爱他人、热爱父母的单元总目标。
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①学生学习歌曲《可爱的家》,并能用深情而饱满的声音演唱;②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同情与恩情,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③通过音乐学习,学生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能关爱父母和身边的人。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教学重点:通过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和体会家庭的温暖,通过欣赏歌曲《布娃娃》激发对弱者的同情,通过欣赏古诗歌曲《游子吟》进一步体会父母恩情。
教学难点:认识弱起小节,并准确演唱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1.律动《咏鹅》。
让我们先来体验一下小鹅的生活吧!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请大家齐读课题──《可爱的家》。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家庭的歌?(学生演唱:《小船》《吉祥三宝》等)3.复习拍号及其强弱规律,学习弱起。
①运用观察法,发现火车上的秘密,复习2/4、3/4、4/4②再次通过观察法,了解弱起的形成。
③直入主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带有弱起的歌曲《可爱的家》。
(一)学习歌曲,体会深情。
⑴初听,初步感受。
⑵教师范唱,学生掌握呼吸。
⑶学生跟唱,熟练歌曲。
⑷师生合作,分句演唱,了解学生掌握过程中的问题,重点解决。
⑸要求背唱。
⑹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⑺歌曲处理,体会深情。
(二)欣赏英文歌曲《可爱的家》,体会同一首歌不同的表现方式。
⑴初听。
⑵同一首歌,中英文版听起来有什么不同?(第一支抒情,第二支速度快,活泼。
)⑶同学们,同样的旋律,速度改变了,情绪就发生了变化。
第一首如果叫“深情的家”,这一首叫什么呢?(快乐的家,开心的家,有趣的家等)⑷大家说得真好。
我们一起看一看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多幸福。
(三)创设情景,欣赏《布娃娃》⑴观看图片·看看小孩有多可爱·世界上还有另外的小孩·他们是一样的小孩,他们心中有同样的画面。
《可爱的家》三年级音乐教案
![《可爱的家》三年级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4bc150910ef12d2bf9e77d.png)
《可爱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教唱歌曲,是学生感受家庭的幸福美满。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认识弱起、四四拍。
3、能力目标:用柔和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学会换气。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柔和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家的温暖。
难点:认识四四拍、弱起、正确换气。
三、教学点:1、同头异尾。
2、四四拍。
3、弱起4、柔和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自我介绍:请同学们介绍家里都有哪些家庭成员,他们都有什么特点?2、温暖的家;请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什么样的家?......(板书“可爱”)感情的读一读这四个字。
教师弹琴演唱歌曲,请学生感受速度与情感。
(二)新授:1、整体感知:(1)速度、情绪:听了刚才老师唱的,大家觉得这首歌的速度是快速的还是中速的?情感呢?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一下?(2)师生接龙师生接龙唱旋律,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唱每一句的尾巴(蓝色部分)。
(3)相似旋律根据师生接龙演唱的旋律,找一找歌曲中相似的旋律。
(4)划分乐句第一句老师用字母a来表示,与他相似的第二句老师也用字母a它相似的。
但是这两句是不是完全一样?为了便于区分。
我们在第二个句子的a旁边加上一个1。
这样就变成了a和a1。
以此类推标记其他的乐句(5)教唱歌曲唱歌之前,提醒学生,上身坐直,屁股坐到板凳的前一半,唱歌时不要喊,自然发声就可以啦。
师教唱歌曲第一句,第二句请学生自主演唱。
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情绪。
2、解决重难点:(1)认识四四拍思考:这首歌曲应该选用哪种节拍?比较使用四二拍和四三拍。
认识四四拍,根据四四拍的强弱关系边做动作边唱歌,学唱第三句和第四句。
学习剩下的乐句c(2)认识弱起请学生自主发现乐句c与其他的乐句有什么不同?以第一句为例分析思考:第一小节只有一拍。
剩下三拍去哪里了?......用X补足第一小节(板书),观察这两个音是第几拍?——第四拍。
第四拍是强拍还是弱拍?(板书)这首歌我们应当从这一弱拍开始唱,所以在我们音乐当中,我们给这种从弱拍起唱的小节叫弱起。
五年级音乐 第四课《可爱的家》教案
![五年级音乐 第四课《可爱的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0650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5.png)
五年级音乐第四课《可爱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歌曲《可爱的家》的学习,感受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地为歌曲编创动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把握和节奏控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的温馨故事,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
2.歌曲学唱(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3)分组演唱,检查学生的演唱效果。
3.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如: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
(2)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4.歌曲表现(1)教师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饱满和情感的投入。
(2)学生自由发挥,为歌曲编创动作,增加歌曲的表现力。
5.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其他版本的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风格。
(2)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演唱风格的优缺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演唱技巧。
四、作业布置1.回家后,将歌曲《可爱的家》演唱给家人听,感受家的温暖。
2.尝试为歌曲《可爱的家》编创更多动作,增加歌曲的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可爱的家》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但在歌曲学唱环节,部分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的温馨故事,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
2.歌曲学唱(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2024年《可爱的家》优秀教案(通用
![2024年《可爱的家》优秀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fb468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f.png)
2024年《可爱的家》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章《美丽的家园》,内容包括《可爱的家》歌曲学唱、乐理知识讲解和音乐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可爱的家》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独立、准确地演唱。
2. 学习乐理知识,了解音阶、音程、和弦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基础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可爱的家》的学唱和乐理知识的学习。
难点:歌曲中的高音演唱和乐理知识中音程、和弦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教学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可爱的家》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感。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美好家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可爱的家》,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和歌词。
(2)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3. 乐理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音阶、音程、和弦的基本概念,结合歌曲《可爱的家》进行实例分析。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乐理知识实践,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4. 音乐实践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首以“家园”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1)每组分享自己的音乐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家》2. 歌曲简谱、歌词。
3. 乐理知识:音阶、音程、和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家园”为主题,创作一首简短的歌曲。
2. 答案要求:歌曲要包含基本旋律、节奏和歌词,表达出对家园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可爱的家教案
![小学音乐可爱的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39d8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f.png)
小学音乐可爱的家教案教案标题:小学音乐可爱的家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和节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在课堂上播放一段轻快、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跳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主体活动:2.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音高。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
3.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歌曲,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其他同学。
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可以伴随简单的舞蹈或动作表演。
4. 学生们可以使用简单的乐器,如手拍、口哨或击打物体,加强音乐的节奏感。
5. 教师可以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6.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声音、模仿乐器的声音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总结活动:7. 结束课堂前,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合作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表扬彼此的努力和成果。
教案评估:8. 观察学生在合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延伸:9.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可以录制视频或邀请家人观看。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危险的乐器。
2. 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和合作,避免批评或嘲笑他人的表演。
3. 适当调整活动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希望以上的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中班音乐教案《可爱的家》
![中班音乐教案《可爱的家》](https://img.taocdn.com/s3/m/fc5f4239ce2f0066f433223b.png)
中班音乐教案《可爱的家》活动目标:1、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
2、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准确的唱准歌词3、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他们的性格特征。
活动过程:一、音乐活动:小乌鸦爱妈妈教师带领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表演《小乌鸦爱妈妈》,感知温馨的亲子关系。
二、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谈论自己的家庭,体验家庭的温暖。
师:你家里有谁?你喜欢谁?他们是怎么样的人?三、欣赏歌曲《可爱的家》,理解歌曲内容,丰富幼儿的词汇。
1、师: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家,我非常喜欢他,下面我唱给大家听。
2、师:你听到了什么?我的家庭是怎样的?我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的人?3、师:你觉得哪些歌词很好?4、教师随着音乐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轻轻的哼唱。
四、学唱歌曲《可爱的家》1、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唱。
2、师:我们爱自己的家庭,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呢?3、引导幼儿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
五、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自己和家人之间浓浓的爱意。
教学反思备课时,我对原教案做了调整和修改。
因为在原教案中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音乐活动还有一个打击乐活动,后来我发现内容太多得用两课时才能完成。
通过调整后在活动中,我发现能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较好地达成目标,而且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也出现了我预想之外的情形,幼儿一度由于兴奋而趋于混乱的常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第一课时中,当请幼儿表演歌曲时,许多孩子只顾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
于是,我只好摆出教师的权威大声命令他们回到椅子上。
平时我是非常不认同这种方式的,认为是缺乏教学智慧和技能的表现。
活动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习。
回顾了姚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提醒在前、个别示范在前、及时自然地介入、缩短完全自由的时间。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可爱的家》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可爱的家》](https://img.taocdn.com/s3/m/4042677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4.png)
2.教学难点
(1)音准控制:在学唱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掌握准确的音高;
突破方法:采用分声部教学,让学生多听、多模仿,教师个别指导。
(2)合唱技巧的运用: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合唱技巧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突破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示范教学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合唱技巧。
此外,合唱技巧的教授是一个挑战。虽然通过分组练习和示范教学,学生们有所收获,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学生难以把握声部配合和音量控制。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合唱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更多有趣的合唱游戏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合唱技巧。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关家庭亲情的创意和想法。这说明学生们具有很好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内向,不够主动。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参与度,尽量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可爱的家》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首表达家庭亲情的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传递出家庭的温暖。这首歌曲的学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可爱的家》这首歌曲,感受其中表达的亲情和温馨。同时,分析歌曲中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如何共同塑造出这种情感。
本次教学中,我也尝试将音乐符号的学习融入到歌曲教学中,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自然地掌握音乐符号。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方法较为有效,学生们在理解了音乐符号的作用后,能够更好地表现歌曲。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学生对音乐符号的理解不够透彻,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辅导。
最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可爱的家》》教案-
![最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可爱的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7dabf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b.png)
最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可爱的家》》教案-第一篇:最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可爱的家》》教案 - 《可爱的家》教学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用深情、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歌曲情感;2、了解音乐知识:弱起小节。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家的温馨,体会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用优美、安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和谐的二部合唱有感染力地表现歌曲。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简洁明了的生生问好。
二、开声练习(复习柯尔文手势,练习和声音程,为学歌曲做好铺垫。
)1、同学们,我们一起把音阶唱一下好吗?唱的过程中,我们加上我们学过的柯尔文手势。
快速弹音阶,起立。
(上行,下行各一遍,中速)2、大家唱的很认真,我们再唱一遍,这一遍唱的时候,请大家注意,双脚自然开立,身体略微前倾,气息均匀,声音饱满的唱。
带柯尔文手势。
(上行,下行各一遍,中速)3、这一遍唱的比上一遍,好很多。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吗?(1)3 1(2)5 3(3)1 3 我把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呢唱高音,二组唱低音,比赛看哪个组唱的音高准确。
(唱的时候带柯尔文手势)(2)大家做的都不错,下面我们换一个规则,把你唱的那个音高保持一定的长度,看我手势,我指挥你唱,你就开始唱,我指挥你结束,你就结束,好吗?其中提到开始,强手势,和弱手势,还有结束手势。
(还是刚才的三组音程。
)(3)快弹音阶下行,同学们坐下。
(4)第一次做的游戏我们是先后唱了两个音,叫做旋律音程。
第二次,做的游戏,我们是同时唱了两个音,叫做和声音程。
三、导入:1、同学们,03年春晚上的一首歌曾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播放视频)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声的唱一唱。
2、这一家子给你怎样的感受?用一个词语表达。
3、那你成说说自己家人之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四、学唱《可爱的家》1、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我觉得你们生活在每一个幸福的家庭中。
最新音乐四年级下册《可爱的家》教案
![最新音乐四年级下册《可爱的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13de1fe2bd960591c67737.png)
最新音乐四年级下册《可爱的家》教案1、本课中的中外歌曲,反映以“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身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1、小切分音的演唱要准确2、能听出两首歌曲之间情绪的不同。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聆听器乐曲《可爱的家》2、演唱时表达出对这是一首叙述歌曲。
教学重点:1、节奏的掌握和切分音演唱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发声练习(1)连音练习1=D→G 2/45 4 ∣ 3 - ∣ 3 2 ∣ 1 - ‖lü yali la要求:声音连贯,圆润,流畅,甜美,呼吸要有支托,初步体会头声(声音的高位置)的感觉.(2)顿音练习1=#D→G 3/43 0 2 0 1 0 ∣ 3 0 2 0 1 0 ‖mi mi mi ma ma ma要求:声音明亮,集中,短促而富有弹性.2、聆听歌曲《外婆的澎湖湾》3、边听边体会歌曲的特点。
4、再次聆听《外婆的澎湖湾》,细细的品味。
5、教唱《外婆的澎湖湾》.6、对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范唱。
7、师、生共同随琴唱旋律。
8、学生随琴唱歌曲旋律。
(困)9、聆听《回家》10、讨论这首歌的情绪与《可爱的家》有什么不同。
11、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同学们都很喜欢,学习情绪也很高,可以借着这点,多介绍歌曲中包含的乐理知识。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聆听歌曲《可爱的家》,聆听器乐曲《让爱住我家》2、感受两首聆听曲的异同之处。
教学重点:1、感受两首曲子情绪。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新课:1.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第二单元可爱的家唱歌可爱的家(教案)
![第二单元可爱的家唱歌可爱的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68276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8.png)
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合唱练习,让学生们有了实际操作的机会。我看到他们在小组内部分享观点,互相学习,这让我很欣慰。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合唱时音准和节奏上还存在问题,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音乐技能的训练。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庭主题相关的情感表达方式。
2.实验操作:我们将进行歌曲学唱的实践活动,通过合唱练习来体验和声的美妙。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练习的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家的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日常行为和言语表达对家庭的关爱。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供全班参考。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可爱的家》这首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如何表达对家的爱。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感受和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果对今天的课程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歌曲的情感表达: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家庭温馨和谐的氛围,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合唱技巧的运用:教授学生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声音融合等技巧,提高集体演唱效果。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稿《可爱家》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稿《可爱家》](https://img.taocdn.com/s3/m/75b0358625c52cc58ad6beb8.png)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一试讲稿:《可爱的家》一、入:同学,你家里都有哪些家庭成呢?生:爸爸兄弟姐妹奶奶⋯⋯: (两个学生 )你你的奶奶 /哥哥。
生: (任意 ):老能感觉到同学的家庭都是特别温馨的。
二、新歌学:今天我将要学一首新的歌曲——《可的家》 (板 )。
大家在聆听的候注意思虑一个:什么歌曲中的家庭是可的?(初听 ):能来回答个?生: (引回答 )歌曲中的家庭“美清又安”、“姐妹兄弟很平和”、“父母都健康”,然不丰饶,但是很温馨、很友好,所以是“可的家”。
:大家的特别完满。
金不来幸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成都互相礼、互相照,才能形成一个可的家庭。
(感情目 ):我在来唱一下旋律。
(琴伴奏,逐句教唱一、二声部旋律)我在唱二声部的候,要注意不要音量,不是你声部的音量越大就明你唱的,我要去听另一个声部的旋律,若是你听不到的就要降低音量,直到大家能同听清两个声部,的收效才听,来,我们再试一遍后三行双声部的部分。
(打破难点 )师:现在听起来收效就好多了。
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大家一边听,一边试着填词,注意要静静地跟唱。
(复听 )师:大家感觉录音中的二声部听起来是不是更友好一些?现在老师部署一个任务,两人一组互相练习,第一遍一起填词唱一声部,第二遍一起唱二声部,第三遍的时候一个人唱一声部,一个人唱二声部,第四遍两个人再换过来。
听理解了吗?好,现在开始 !( 学生自己练习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练习的怎么样了。
这两组先唱一声部,这边两组唱二声部。
师:嗯,同学们现在演唱的比较完满了,但是还有一点不足,是什么呢 ?我们再听一遍录音,看谁的耳朵最灵,能够找出答案 !( 加强演唱技术 )生: (引导发现 )强弱变化、感情办理。
师:既然我们发现了最重要的这个差异,我们能不能够唱出这样的水平呢 ?生:能。
师:嗯,大家再演唱的时候注意看老师的指挥手势,这个手势表示音量强,这个手势表示要弱唱。
(加指挥完满演唱 )三、感情升华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完了这首歌,大家对于家庭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呢 ?生: (启示学生自由畅谈 )师:所以,今后我们在家里应该怎样跟长辈相处?怎样与兄弟姐妹相处呢 ?应该敬爱家长,多与父亲母亲沟通,多帮父亲母亲做家务,大家能够做到吗 ?生:能。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试讲稿副本图文稿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试讲稿副本图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0fd32f96cfc789eb162dc895.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试讲稿副本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任课教师:第一课《朝夕》第二课《足迹》第三课《农家乐》第四课《可爱的家》第五课《故乡》第六课《快乐的少年》第七课《冬雪》第一课《朝夕》《清晨》教学重难点:音准:“4 4 1|6 6 4|3. 1|5”中的大跳(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首先想请同学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情景剧的内容可以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或者说一说,清晨起床之后打开窗户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学生表演?师:同学表演的真不错,有清晨太阳升起,同学们起床后出门来到了学校。
很好,表演得真不错,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对接下来要学习的歌曲一定感到很好奇,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描写清晨美丽景色的歌曲。
(二)教授1、听情绪师:先请同学们听一遍歌曲,一边听一边思考,这首歌曲它的情绪是什么?聆听第一遍歌曲师:听完这首歌曲,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这首歌曲你听到了什么样的情绪生回答师:这位同学听出来是欢快的,有公鸡的叫声,还有鸟叫的声音,听的很仔细。
2听歌词(描写场景)师:那么,请同学们再听一听这首歌曲,思考它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播放音乐师: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生回答师:这位同学听到,歌曲描写了鸟语花香,春天的草原上艳阳高照,听的也很仔细。
3、学唱第一部分旋律师:我们已经对这首歌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一下这首歌曲第一部分旋律。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老师唱一句旋律,同学们跟唱旋律。
4、解决难点师:同学们在唱到4 4 1|6 6 4|3. 1|5的时候要注意大跳之间的音准。
我们先用“lu”来模唱一下。
5、完整演唱第一部分旋律师:下面我们完整的唱一遍第一部分旋律,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
6、演唱第一部分歌词师:将歌词加进去演唱。
一年级音乐课《可爱家》说课稿范文
![一年级音乐课《可爱家》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eb29ec84868762caaed5f2.png)
一年级音乐课《可爱家》说课稿范文一年级音乐课《可爱家》说课稿范文【编者按】xx小升初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最及时、丰富的小升初信息资讯,希望小编整理的一年级音乐:可爱的家说课稿,能够为大家解除疑惑。
一年级音乐:可爱的家说课稿《可爱的家》是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
第二单元是以亲情为主线,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和谐温馨,其乐融融的感人情景。
从热闹的动物王国,到拟人化的植物伙伴,再到身边熟悉的幸福的小家,处处流露出热情、友善、关爱的浓浓亲情。
在设计教案时我运用音乐中听、唱、拍奏、律动、编创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来体会爱的付出与获得同样快乐,学生如何与大家分享喜悦,引导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下面谈谈我设计这节课的一些想法:一、挖掘教材中的情,从情入手。
欣赏曲《可爱的家》是首让人感到亲切,温暖的歌曲,朴实无华的旋律中洋溢出对亲人深深的怀念,对故乡无尽的忧思,使人眷恋那份浓浓的、难以割舍的亲情。
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浓浓情意,以培养学生音乐听觉为目标,充分运用教学中的各种环节,通过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
于是我以这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围绕家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学生在这首轻柔音乐的伴奏下从竹子宝宝的家谈起,到个别学生通过照片介绍自己所熟悉的小家,让全体学生引起共鸣,体会到家的温暖。
当然班上也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为了让他们也体验到家的感觉,我便再由姐妹兄弟一词引伸到团结友爱的班级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可以得到更多地关怀。
通过运用讨论、谈话式的教学方法,拓展了学生对家的认识,使他们从被家里长辈万分宠爱的小宝贝成长为班级中其他小伙伴的姐妹兄弟,更让他们懂得与他人相处要和气、友善,要学会照顾关爱他人。
在随后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感受,全身心的融入音乐作品之中,从而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二、以情导创,以创拓情。
音乐创造是培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它能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情趣和积极参加音乐创作的意愿,唤起其音乐情感,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稿:《可爱的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哪些家庭成员呢?
生: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爷爷奶奶……
师:(请两个学生)请你说说你的奶奶/哥哥。
生:(任意畅谈)
师:老师能感受到同学们的家庭都是非常温馨的。
二、新歌学习
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可爱的家》(板书)。
请大家在聆听的时候注意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歌曲中的家庭是可爱的?(初听)
师:谁能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引导回答)歌曲中的家庭“美丽清洁又安详”、“姐妹兄弟很和气”、“父亲母亲都健康”,虽然不富裕,但是很温馨、很和睦,所以是“可爱的家”。
师:大家总结的非常完整。
金钱买不来幸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相互礼让、相互照顾,才能形成一个可爱的家庭。
(情感目标)
师:我们现在来唱一下旋律。
(钢琴伴奏,逐句教唱一、二声部旋律)我们在唱二声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抢音量,不是你们声部的音量越大就证明你们唱的,我们要去听另一个声部的旋律,如果你听不到的话就要降低音量,直到大家能够同时听清两个声部,这样的效果
才听,来,我们再试一遍后三行双声部的部分。
(突破难点) 师:现在听起来效果就好多了。
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大家一边听,一边试着填词,注意要默默地跟唱。
(复听)
师:大家觉得录音中的二声部听起来是不是更和谐一些?现在老师布置一个任务,两人一组互相练习,第一遍一起填词唱一声部,第二遍一起唱二声部,第三遍的时候一个人唱一声部,一个人唱二声部,第四遍两个人再换过来。
听明白了吗?好,现在开始!(学生自己练习)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练习的怎么样了。
这两组先唱一声部,这边两组唱二声部。
师:嗯,同学们现在演唱的比较完整了,但是还有一点不足,是什么呢?我们再听一遍录音,看谁的耳朵最灵,能够找出答案!(加强演唱技能)
生:(引导发现)强弱变化、感情处理。
师:既然我们发现了最重要的这个区别,我们能不能唱出这样的水平呢?
生:能。
师:嗯,大家再演唱的时候注意看老师的指挥手势,这个手势表示音量强,这个手势表示要弱唱。
(加指挥完整演唱)
三、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完了这首歌,大家对于家庭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呢?
生:(启发学生自由畅谈)
师:所以,以后我们在家里应该怎样跟长辈相处?怎样与兄弟姐妹相处呢?应该尊重家长,多与父母沟通,多帮父母做家务,大家能够做到吗?
生:能。
师:好的,老师相信大家,只要与自己的家人齐心协力,互助互爱,就一定能拥有一个可爱的家!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