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同儿辈赋①未开海棠
◎ 〔金〕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②,小蕾③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④桃李⑤闹春风。
【注释】
①赋:赋诗。 ②一重重:层层叠叠,茂盛的样 子。 ③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④且教:暂且让。 ⑤桃李:桃花和李花。
Copyright©灭亡之后,他回到自己的故乡,抱着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 生活,是诗人与儿辈在日常生活中的随手之作,颇具哲理。春天到来,枝繁叶茂,百 花初放,但海棠仍然保持着花蕾的状态,不显山不露水。为什么呢?诗人人格化地设 想道,因为海棠花很珍惜唯一的一次绽放机会,不等到最适宜的时机,不轻易展露自 己的芬芳。
实际上,诗人托物言志,借对海棠花的赞扬,表述一种韬光养晦 的处世哲学。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注重自我的修炼,不好面子,不急 于求成,静待最成熟的时机出现,才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
Copyright©博看网 . 3A9ll Rights Reserved.
《寻亲》 参考答案 1. 骤然 2. 忽然/突然 4. 溘然 5. 陡然
诗情画意 语文天地
【译文】
春天来了,枝头上新生的绿叶已经重重叠叠,海棠花的花蕾也已露出了星星 点点的红意。不过,它们珍爱这难得一次的绽放机会,时机未成熟时,不会轻易 显露,暂且让桃花和李花去争芳斗艳吧!
【赏析】
元好问是金朝人,对应南宋时期。当时少数民族政权尽管在军事上优于南宋,但 对汉文化十分仰慕。他们学习汉文化,先后都经历着相当程度的汉化过程。元好问是 这个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
3. 猛然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的语言风格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的语言风格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的语言风格:文字浅易,含意隽永,构思精巧,耐人寻味,彩笔精绘,典丽朗润,纹理细密,色泽鲜艳,光采灿然,格调高雅,韵味醇厚。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是金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两首七言绝句。
创作背景及鉴赏:
大约在嘉四年(1240),诗人已是暮年,那时金已经去世。
他回到家乡,采取了与世隔绝的态度,过着遗民的生活。
他觉得自己无力帮助这个世界,只能坚守自己的节操,独立自主。
这时,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形容海棠含苞待放时清新可爱的魅力。
文字朴实,意味深长,构思巧妙,发人深省,用彩笔描绘得精美绝伦,飘逸、细密、色彩鲜艳、辉煌、典雅、醇厚。
诗人喜欢春天的花。
正是因为深爱,我们才珍惜花开,才希望花开的长久。
在这里,通过鲜花的开放,表达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从诗人所处的时代,以及花开花落的感觉,可以体会到诗人年纪大了报国的忧郁心情。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及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阅读答案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及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阅读答案元好问原文: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⑴赋:吟咏。
⑵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⑶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⑷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
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⑸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⑹且教:还是让。
⑺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试题:(1)以下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分)(3)请说出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
(2分)答案:(1)B(2)“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不仅形容红杏众多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赞美,对春光的珍惜之情“且教桃李闹春风”的“闹”描写了桃花、李花在春天争相开放,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李花这种争先在春风中吐艳的做法的不满和鄙视,从侧面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格(3)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格,暗示、告诫自己的晚辈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已内心的纯洁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土,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
也许从一个侧面,借未开之海棠,寄托了自已的这种心态。
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请选择下面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 A、诗歌为了突出“数点红”,先从“重重新绿” 写起,使海棠花蕾更加显得明丽动人。 B、诗歌刻画桃李、春风的形象是为了与绿叶、 红蕾营造早春的氛围,赞美勃发的生机。 C、诗歌中“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里语 含双关,既指海棠的花心,也指儿辈之心。 D、诗人元好问是金朝鲜卑族文学家,由诗歌标 题可以知道,他是在“借花教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金】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写作背景:
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 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 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 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 善其身。诗句也许从一个侧面,借未开 之海棠,寄托了自已的这种心态。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
阅读古诗,理解诗的大意。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 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更何况秋风风寒,今晚暮气沉沉,更难耐 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赏 析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 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这首诗 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 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 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 次句“万里念将归”,句中的“念”字应 解释为思归之念,即身处万里之外的诗人 思恋家乡将欲归去。
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诗中的情 与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诗 人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一种悲凉深壮 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 境。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及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阅读答案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及赏析原文及译文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先寄庞公少府春露滴珠莺独啼,紫燕双飞玉筝悲。
当时庞公栖梧阁,几许琴书与管弦。
诏使团扈闻机上,更安黄鸟发归年。
海棠未开肠断处,梨花先放眼妖娆。
乱香飘簟溪冷树,朝雨洒毡池平沙。
岂料纵使明君知,还须访旧梁王家。
墙有残青如画里,堂无人影响心嗟。
赤壁落崖经百转,忽然鸾鹤一时闲。
庞公手翻霓裳曲,西汉故园今夜月。
想见故人行路难,花落梦中滁州山。
•原文: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先寄庞公少府。
春露滴珠莺独啼,紫燕双飞玉筝悲。
当时庞公栖梧阁,几许琴书与管弦。
诏使团扈闻机上,更安黄鸟发归年。
海棠未开肠断处,梨花先放眼妖娆。
乱香飘簟溪冷树,朝雨洒毡池平沙。
岂料纵使明君知,还须访旧梁王家。
墙有残青如画里,堂无人影响心嗟。
赤壁落崖经百转,忽然鸾鹤一时闲。
庞公手翻霓裳曲,西汉故园今夜月。
想见故人行路难,花落梦中滁州山。
•译文:我们这一群同龄人写下了一篇关于未开放的海棠的文章,首先寄给了庞公少府。
春天的露珠滴在花瓣上,只有黄鹂独自啼叫,紫燕双飞,玉琴却悲鸣。
那时的庞公住在一个高楼上,那里有许多琴书和管弦。
官方的使者听到了风声,黄鸟却已经归去了。
海棠还没有开花,我感到一种肠子断的痛苦。
梨花却已经先开了,眼前的景象妖娆迷人。
香气在冷树上飘动,雨水在平静的池塘上落下。
即使这件事被明君知道,我还是要去拜访梁王家里。
这个房子有一面墙上残留着淡淡的青色,仿佛是一幅清新的画作。
但房间里没有人的身影,这令人感到惋惜。
经过百转的赤壁崩塌下来,忽然之间,不再有鸾鹤的踪迹。
庞公手拿着霓裳曲,穿越时空,到了西汉故园,一轮圆月挂在天空。
他想起了故人,却发现再次见面已经不可能了。
就像花落在梦境的滁州山里,要重温她已经不容易了。
赏析这篇文学作品是唐代的王之涣所写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由于王之涣的诗歌作品构思深远,气韵磅礴,所以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并且被视为“王之涣之难写作品”。
浪漫、感性、意境深长,是这篇诗歌的主要特点。
4、《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4、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1)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
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2)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强调了 “诗家”和“看花人”二者不同的审美情
趣。
(3)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反衬了 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5、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 热爱。 6、“诗家”与“看花人”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 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诗家”喜欢的是早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的明丽清新;“看花人”喜欢的是仲春“花似锦” 的繁华喧闹。 (2)通过对比,突出诗家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7、诗题《城东早春》,在诗中作者是如何扣题 描写的? 作者用“才”、“半”暗点“早”字,“半未匀” 的柳冲寒而出,最富生机,最能显示早春的特征。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翻译】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 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 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 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 中尽情绽放吧!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答:赞美海棠花品位之高,//寄语儿女学习海棠 品质,//坚守自己的节操。 2、“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两句 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答:枝叶繁茂,//新叶翠微;//含苞未放。 3、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作赏析。
布置作业: 导学案 第205页 第1—5题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译文】柳树刚冒出绿芽,也许没有似 锦的鲜花美丽,可是诗人看到这幅景象 却非常欣喜,因为他发现春天来到了。 如果等到满园春色,大家都出门看花, 那不是太迟了吗?
关于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的诗歌赏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的诗歌赏析关于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的诗歌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字词解释:赋:吟咏。
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
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且教:还是让。
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作品翻译: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作品背景: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
诗句也许从一个侧面,借未开之海棠,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作品赏析:本诗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也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
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希望“慎勿作桃李”。
总之,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海棠花比桃花、李花开得晚,而且花朵儿红白相间,色彩淡雅,深藏在浓密的绿叶之中,并不起眼,不像桃花、李花那样,在春天争相开放,吸引人们的眼球。
诗人通过对海棠的描述,赞美海棠洁身自爱,甘于清静的品性。
它的清新,它的传神,它的志趣,无一不感动着我。
公历四月上、中旬,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
当然,最早开放的是桃杏了。
故有“占断春风是此花”和“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歌咏。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译文及赏析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译文及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是金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海棠含苞待放时清新可人的风姿,整首诗构思精巧,耐人寻味,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金朝: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及注释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注释1.赋:吟咏。
2.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3.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4.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5.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
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6.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7.且教:还是让。
8.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赏析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也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
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希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总之,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诗人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新斋赋》)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为邓人作诗》)、“衰年那与世相关”(《已卯端阳日感怀》)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
诗人也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含答案(2012·浙江卷·T21-2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答案】还未展开芳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第一个空,抓住标题“未展芭蕉”和“未开海棠”,结合诗歌的大体内容,就可以知道两首诗写的是什么状态的植物。
《未展芭蕉》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未展芭蕉画面,并联想到了芳心未展的少女的感情与气质。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中作者以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暗示并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
第二个空主要抓住两首诗共同的表达情感的诗眼即可。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一首诗,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
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
第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
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
第二首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整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整理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翻译及赏析1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疼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古诗简介此诗为金代诗人元好问,时金已灭亡,已入暮年,返回故里,与世无争。
其借未开之海棠,寄予自己独善其身的态度。
翻译/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肯定要疼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解释1.赋:吟咏。
2.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3.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密繁密。
4.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5.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
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6.轻吐:轻易、任凭地开放。
7.且教:还是让。
8.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赏析/鉴赏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疼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或许,诗人想到了,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忙”,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期,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或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当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赶、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
诗人不盼望像“桃李卖阳艳”,盼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总之,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许多的`思索。
诗人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新斋赋》)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为邓人作诗》)、“衰年那与世相关”(《已卯端阳日感怀》)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
诗人或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予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原文、赏析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原文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创作背景: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
诗句也许从一个侧面,借未开之海棠,寄托了自已的这种心态。
译文。
妙趣横生的判案诗
妙趣横生的判案诗《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二》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衍生注释:- “新绿”:指海棠树枝上新长出的嫩绿枝叶。
- “小蕾”:就是海棠花小小的花蕾。
- “芳心”:这里采用拟人的手法,以花之心比喻少女之心,同时也指海棠花的花蕊等包含着生命活力、美好希望的部分。
赏析:- 主题:这首诗借描绘未开海棠的形态,表达了对海棠花的珍爱之情,也蕴含着一种不要急于显山露水,内敛含蓄美德的一种提倡。
- 情感:诗人充满了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
看到那绿叶丛中深藏的数点红蕾,就像见到娇羞的少女,不忍其太快展露全部的美丽。
同时还传达出一种期望保持内敛谦逊,不与桃李争抢风头的思想。
- 表现手法:在描写上,诗人先从枝叶入手,层层绿叶衬托出藏于其中的花蕾,最后两句则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把海棠比拟成娇羞的女子,赋予海棠花心思,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棠花含苞待放的娇态,又富有哲理地表达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作者介绍:作者元好问,他是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诗歌、散文甚至史学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诗作风格多样,很多诗反映社会现实、人民疾苦,但也不乏像这类富有生活情趣、充满哲理诗意的写景抒情作品。
运用片段:场景一:教育晚辈谦逊张大婶看到自己的小外甥着急在一群孩子面前表现才艺,有点过于张扬的时候,就语重心长地说:“你看这诗里说的,'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你就像那海棠花蕾,现在还不是着急展示所有本事的时候,要内敛一点,别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本事都用光了,要先学着沉淀自己呢。
”场景二:赞美内敛的人办公室里,新来了一位同事小李,他工作认真踏实,有能力但从不刻意炫耀自己。
老同事王大哥在和别人聊天时就说道:“咱们新来的小李啊,就像那诗里说的未开海棠,‘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他踏实做事,深藏身手,可不是那些爱出风头的人能比的,不浮不躁很是难得。
”场景三:植物园观光开导朋友周末和朋友去植物园,朋友看到桃花、李花盛开,海棠却只露出一点点红,觉得海棠没有其它花夺目。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全诗意思及赏析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全诗意思及赏析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是金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两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描绘了海棠含苞待放时的清新可人与淡雅之美,整首诗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抒发,令人回味无穷。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这两句诗对海棠花苞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轻笼”和“浓抹”两个动词用得精妙,“轻笼”生动地描绘出海棠叶的轻盈与柔美,仿佛是在呵护着豆粒般的花苞;“浓抹”则凸显出海棠花的艳丽与妩媚,使得花苞如胭脂般娇艳欲滴。
“蜡痕新”则进一步强调了海棠花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它即将绽放的美丽。
这两句诗通过对海棠形态与颜色的描写,赋予了海棠以生命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海棠花苞的娇美与动人。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这两句诗转而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珍惜之情。
诗人“殷勤留著花梢露”,唯恐露水过早地滴落,损伤了海棠花的美丽。
一个“留”字,尽显诗人对花的呵护之情。
“滴下生红可惜春”,则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深爱着美好的春天,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匆匆流逝,生命的短暂。
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读者更能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诗人通过对海棠花苞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同时,诗中的“殷勤”“可惜”等词语,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元好问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其二》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其二》与第一首诗相比,在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独特之处。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这两句诗描绘了海棠树的繁茂与花蕾的娇小。
“新绿一重重”,表现出海棠树枝叶的茂盛与生机勃勃;“小蕾深藏数点红”,则凸显了花蕾的娇小与羞涩。
诗人以“小蕾深藏”来形容花蕾,给人一种含蓄而内敛的美感。
【名师讲题】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其二)》《同梅溪赋秋日海棠二首(其二)》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其二)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乙:同梅溪①赋秋日海棠二章(其二)元好问翠袖红妆又一新,秋风秋露发清真。
丹青写入梅溪笔,桃李从今不算春。
【注】梅溪:元好问的朋友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开头两句,树枝间新绿重重叠叠,仅可见藏于其间数点花蕾,色彩搭配的效果上,与“绿肥红瘦”,有相似之处。
B.甲诗“闹春风”中“闹”一字,与《玉楼春·春景》“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一样,化静为动,暗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C.乙诗是与友人史达祖一同赋诗,见海棠花开即事有感,抒发当下心境,借秋风秋露来衬托海棠花的清秀纯真。
D.两首诗都是借物抒怀,将情感寄托在海棠上,描写细腻独到,用词简洁精炼,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诚恳。
16.欧阳修《六一诗话》提及,“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请结合两首诗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参考答案:15.B16.甲诗前两句写海棠未开时绿肥红瘦的妙景,用词精准,“一重重”写出枝叶重叠状,“深藏”“数点”写出隐秘其中的花蕾小巧;色彩对比强烈,“新绿”更显“重重”枝叶绿得清新,“红”以“数点”修饰,更能呈现出在繁多绿叶中花蕾小而艳丽的奇妙景象。
后两句咏物言志,将海棠和桃李对比,实则借此告诫子孙处世要淡泊名利,保持内心的纯洁,不可自吹自擂。
乙诗前两句写秋日海棠绽放时的景象,“翠袖”“红妆”将海棠比拟做女子,“又一新”再次渲染,从色彩上生动形象写出海棠清新脱俗,加上“秋风秋露”衬托出其清真风姿,更见海棠的形神具佳之景。
后两句,写友人将眼前海棠画于画作中,借此对比桃李,既表达对海棠的喜爱,也含有对友人史达祖高超画技的赞美。
名师讲题: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一样,化静为动,暗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错误,“且教桃李闹春风”,不在于写景,而在议论抒情,借此教导儿辈要谦虚,爱惜才华,不可自吹自擂。
金朝元好问诗词欣赏一《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
金朝元好问诗词欣赏一《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金朝元好问诗词欣赏一《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诗人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忠告海棠花蕾(儿辈们)“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吐蕾。
因为诗人想到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凋谢、坠落。
“芳心”指海棠的花心,又指儿辈们的心。
诗人是告诫儿辈们为人要稳重,坚持自己的节操,洁身自爱,独身其身,不卖弄,不炫耀,谦虚谨慎,不断增强实力,增长才干,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这首诗描写了海棠的绰约的风姿,语言质朴,内容丰富,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和启迪,格调高雅,韵味深厚,百读不厌。
二《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作者被大雁生死相依的真情感动,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词。
作者先发问,究竟“情是何物”?引人深思,热情讴歌生死不渝的真情,突出这种超越生死之情的伟大。
大雁是双飞客,有团聚的欢乐,有离别的痛苦。
大雁相依相伴,形影不离,情侣已逝,另一只变得形单影只,前路渺茫,这是殉情的深层原因。
全词赞扬感天动地的真情,寄托人们对殉情者的深切哀思,丰富了人们的情感体验,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全诗描写金代金都汴京(开封)元宵节人山人海、人们盛装出行的欢快气氛,表达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情。
反映金朝的盛世繁华,也用对比手法,以乐景写哀情,抒发哀愤之情,长衫与袨服华妆对比,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古诗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赏析
古诗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好问。
其古诗全文如下: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前言】《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作者为金代诗人元好问,时金已灭亡,作者已入暮年,返回故里,与世无争。
其借未开之海棠,寄托自己独善其身的态度。
并借教育儿辈不要学”桃李闹春风“——炫耀自己或追名逐利,而是要像‘海棠”一样耐得住寂寞,努力学习知识,适当的时候才表现自己。
【注释】⑴赋:吟咏。
⑵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⑶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⑷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
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⑸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⑹且教:还是让。
⑺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翻译】萧瑟的冬天刚过,在料峭的春寒里,嫩绿的小草、热情的红杏已争相绽放。
桃花微涨着粉脸,梨花轻吐着芬芳,杨柳则轻闲地梳理着柔风,一派明媚而又烂漫的春光,让人又是欢喜又是惋惜。
多情的诗人于是感叹“桃花谢了太匆匆”,长恨“水流花谢两无情”,回味“客散酒醒深夜后”,手把“红烛赏残花”。
但元好问的这首咏花小诗,却将他流连的目光,落在了“深藏”于“重重”“新绿”和尚未绽放的海棠蓓蕾上,可谓出人意料。
【鉴赏】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也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
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希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总之,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诗人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出典元朝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注: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注释:赋:吟咏。
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
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且教:还是让。
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3、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4、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
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
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5、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的意思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的意思“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出自唐朝诗人元好问的古诗作品《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注释】1、芳心:指花的芬芳的花芯2、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3、且教:还是让4、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翻译】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鉴赏】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也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
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希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总之,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诗人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新斋赋》)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为邓人作诗》)、“衰年那与世相关”(《已卯端阳日感怀》)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
诗人也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海棠花比桃花、李花开得晚,而且花朵儿红白相间,色彩淡雅,深藏在浓密的绿叶之中,并不起眼,不像桃花、李花那样,在春天争相开放,吸引人们的眼球。
诗人通过对海棠的描述,赞美海棠洁身自爱,甘于清静的品性。
它的清新,它的传神,它的志趣,无一不感动着我。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今韵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今韵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今韵一君木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评析这首七言绝句是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作品,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诗题中的“儿辈”指作者的子女,元好问有三子二女;“赋未开海棠”,意即做一首吟咏未开海棠的诗。
诗中所写的海棠应为贴梗海棠,它3-4月间开花,花开时绚丽多彩,鲜艳夺目,是人们喜爱的观赏花卉,由于花丛生于枝干之间,又贴近花梗,所以称为“贴梗海棠”。
注释一重重:即一层又一层。
用以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
文中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轻吐:指轻易、随便地开放。
且教:还是让。
闹春风:指在春天里争奇斗艳。
韵译海棠新长出的绿叶在枝间层层叠叠,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红色。
爱惜自己那芳香的芯莫要轻易去吐,让桃李花春风中先绽放自己且看着。
作者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汉族,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兴定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
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
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
晚年致力收集金君臣遗言往事,多为后人纂修金史所本。
著有《杜诗学》、《东坡诗雅》、《锦畿》、《诗文自警》、《壬辰杂编》、《遗山先生文集》四十卷、《续夷坚志》四卷、《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等,传世有《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现有清光绪读书山房重刊本《元遗山先生全集》。
又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
诗作成就最高,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
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朝: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注释
赋:吟咏。
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
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且教:还是让。
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赏析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意思是说,此时的海棠树已是枝叶茂盛了,可是还没有开花,这时不仔细观察是不会发现有花开放的,可是诗人驻足细看,发现这小小的、可爱的花蕾全都悄悄的“藏”起来了,并且是藏在枝叶茂盛的地方。
作者这里用一个“深”字,表明海棠花的小,如不细心是不会被人发现的。
这小小的花蕾好比青春少女,悄悄地来到这个世界,成长并且日益成熟,越长越娇美,惹人喜爱。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由作者有这句诗来看,写海棠,观赏海棠花时,它的身旁可能有桃树、梨树或李树。
和熙的春风中,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妍,但这热闹毕竟是短暂的,几度风雨之后,它们也就都纷纷坠落、凋零了。
海棠花却不同了,无意争春,谦虚地躲在一旁,待群芳落尽后,才绽开她美丽的容颜,这也应合了“最后的笑,才是胜利的笑”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也许,诗人想
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
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希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诗人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新斋赋》)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为邓人作诗》)、“衰年那与世相关”(《已卯端阳日感怀》)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
诗人也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创作背景
公元1240年(嘉熙四年)前后,诗人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
在这时,诗人创作了这首诗。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他擅作诗、文、词、曲。
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