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浙江《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作者:石敏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3年第01期【金题体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2年浙江卷)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参考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将没有展开的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生动传神,表达了作者对芭蕉的怜惜喜爱之情。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考点精析】1.比喻:俗称“打比方”,用某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喻体和本体必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且必须具有相似点。

比喻力求贴切,通俗、新颖。

例: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2.比拟:比拟有两种,拟人和拟物。

(1)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2)拟物:有时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新晴(宋)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作者通过“偷”、“翻”等动作,将南风人格化,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这个老朋友“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3.借代:不直接说出某人或事物,而借用同这个人或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

如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外部特征代人或事物等。

例: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运用借代手法,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色“红”代替红花。

《未展芭蕉》 《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古诗词鉴赏答案

《未展芭蕉》 《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古诗词鉴赏答案

《未展芭蕉》《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古诗词鉴赏答案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唐)钱珝(金)元好问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试题】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1.还未展开芳心2.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作者简介】钱珝,唐代诗人。

字瑞文,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

钱起曾孙。

公元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举进士,累迁尚书郎。

公元895年(唐昭宗乾宁二年),由宰相王抟举荐,擢为知制诰,又升任中书舍人。

公元900年(兴化三年),王抟被贬,钱珝亦受牵连而被贬官,出为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司马。

后不知所终。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百零八首,编为一卷。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汉族,山西秀容人。

兴定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

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

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

晚年致力收集金君臣遗言往事,多为后人纂修金史所本。

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

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注释】《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1.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2.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3.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及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阅读答案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及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阅读答案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及赏析原文及译文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先寄庞公少府春露滴珠莺独啼,紫燕双飞玉筝悲。

当时庞公栖梧阁,几许琴书与管弦。

诏使团扈闻机上,更安黄鸟发归年。

海棠未开肠断处,梨花先放眼妖娆。

乱香飘簟溪冷树,朝雨洒毡池平沙。

岂料纵使明君知,还须访旧梁王家。

墙有残青如画里,堂无人影响心嗟。

赤壁落崖经百转,忽然鸾鹤一时闲。

庞公手翻霓裳曲,西汉故园今夜月。

想见故人行路难,花落梦中滁州山。

•原文: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先寄庞公少府。

春露滴珠莺独啼,紫燕双飞玉筝悲。

当时庞公栖梧阁,几许琴书与管弦。

诏使团扈闻机上,更安黄鸟发归年。

海棠未开肠断处,梨花先放眼妖娆。

乱香飘簟溪冷树,朝雨洒毡池平沙。

岂料纵使明君知,还须访旧梁王家。

墙有残青如画里,堂无人影响心嗟。

赤壁落崖经百转,忽然鸾鹤一时闲。

庞公手翻霓裳曲,西汉故园今夜月。

想见故人行路难,花落梦中滁州山。

•译文:我们这一群同龄人写下了一篇关于未开放的海棠的文章,首先寄给了庞公少府。

春天的露珠滴在花瓣上,只有黄鹂独自啼叫,紫燕双飞,玉琴却悲鸣。

那时的庞公住在一个高楼上,那里有许多琴书和管弦。

官方的使者听到了风声,黄鸟却已经归去了。

海棠还没有开花,我感到一种肠子断的痛苦。

梨花却已经先开了,眼前的景象妖娆迷人。

香气在冷树上飘动,雨水在平静的池塘上落下。

即使这件事被明君知道,我还是要去拜访梁王家里。

这个房子有一面墙上残留着淡淡的青色,仿佛是一幅清新的画作。

但房间里没有人的身影,这令人感到惋惜。

经过百转的赤壁崩塌下来,忽然之间,不再有鸾鹤的踪迹。

庞公手拿着霓裳曲,穿越时空,到了西汉故园,一轮圆月挂在天空。

他想起了故人,却发现再次见面已经不可能了。

就像花落在梦境的滁州山里,要重温她已经不容易了。

赏析这篇文学作品是唐代的王之涣所写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由于王之涣的诗歌作品构思深远,气韵磅礴,所以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并且被视为“王之涣之难写作品”。

浪漫、感性、意境深长,是这篇诗歌的主要特点。

(浙江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浙江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浙江版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题展示1.(2012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状态的植物,均以__________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2.(2010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考向分析2011年的诗歌鉴赏题选的是清朝纳兰性德的词《蝶恋花·出塞》,设两问,第一问: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赋3分。

这一问考查对诗歌特点的把握与评析能力,要求能从理解词句本身的意思入手,关注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全方位地评价其特点。

第二问: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赋4分。

这一问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要求能够找准赏析点,掌握鉴赏术语,结合诗歌分析。

2012年与前两年略有不同,选用两首诗歌作为阅读材料。

一首为唐朝钱珝的《未展芭蕉》,一首为金朝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第一题找两首诗的共同点“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状态的植物,均以________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赋2分。

第二题“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没有要求是分析共同的表现手法还是不同的表现手法,要求考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赋5分。

2011年考到了结构特点、表达技巧等考点,2012年考到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几个考点。

浙江省近十年高考诗歌鉴赏

浙江省近十年高考诗歌鉴赏

浙江省近十年高考诗歌鉴赏一、(6分)(200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二、(6分)(2009•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

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三、(6分)(2010•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7分)(2011•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五、(7分)(2012•浙江)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唐)钱珝(金)元好问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012年语文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题(标准整理版 含答案)

2012年语文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题(标准整理版  含答案)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1、(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4分)(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2、(辽宁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5分)(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3、(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津亭”和“客船”。

(1分)(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4分)5、(天津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8分)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北京渣油泵黄。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含答案(2012·浙江卷·T21-2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答案】还未展开芳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第一个空,抓住标题“未展芭蕉”和“未开海棠”,结合诗歌的大体内容,就可以知道两首诗写的是什么状态的植物。

《未展芭蕉》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未展芭蕉画面,并联想到了芳心未展的少女的感情与气质。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中作者以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暗示并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

第二个空主要抓住两首诗共同的表达情感的诗眼即可。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一首诗,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

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

第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

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

第二首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浙江慈溪中学黄孟轲说明:昨天7日到杭州参与省考试院组织的对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作简评。

我主要负责对语言知识及其运用题与作文题两大块做点评,对其他题目也做一些评点,匆匆写就没有深究,非常粗浅,只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供同行或考生参考。

但这份试题当然还不是我们所理想与期待的,浙江题这几年总体看总还是差强人意,与我们浙江这样一个文化渊源深远的大省相差较远,从某种角度看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的语文教学的发展;死做题,机械训练,弱智化教学,愈演愈烈,学生可怜,我们语文老师也常常弄得连“语文田地里的麦苗与韭菜”也分不清了,这些不能不说都是高考的制约的后果,但真正“自由”哪里可能。

只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语文老师也只能在在强大的“网”势当中,做一些对得起良智的事而已。

想想在体制内,也许命题的老师也有苦衷。

下面我说的一些话也只是体制内的相对而言的一些个人观点与随意的一些评说。

母语本质,生活热点,人文意蕴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简析浙江慈溪中学黄孟轲今年我省语文试卷除阅读文体与作文题型有一些变化外,总体继续保持命题思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我省近十年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体现,一定程度上以达到与我省将要要启动的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作对接。

整体难度应该跟比前两年有下降,估计平均分会比上年提高5分左右。

整体看来,试卷应该比较注重语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语文味较浓,能贴近当下生活实际,文化意蕴浓厚;注重考查比较思辨能力和素养。

下面分三点来阐述。

一、母语本质与语用语境今年试题一大特点是能够较好体现母语考试的语言特性,既注重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凸显语文的本质,又注重语言的应用性实践性当中的语用语境意义。

如第一大题语言文字运用七道题,题型同往年没有大的变化,像第5到第7题的语言运用看似又回到多年前的题型,没有什么创意,但能够较好的凸显了语文的本质特性的考查。

1.语料选材鲜活,贴近时代生活。

语言基础知识题与语言运用题的题干的设置,与生活、政治、经济、艺术等社会文化热点相关。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及赏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及赏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及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及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朝代:金朝作者: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赏析“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意思是说,此时的海棠树已是枝叶茂盛了,可是还没有开花,这时不仔细观察是不会发现有花开放的,可是诗人驻足细看,发现这小小的、可爱的花蕾全都悄悄的“藏”起来了,并且是藏在枝叶茂盛的地方。

作者这里用一个“深”字,表明海棠花的小,如不细心是不会被人发现的。

这小小的花蕾好比青春少女,悄悄地来到这个世界,成长并且日益成熟,越长越娇美,惹人喜爱。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由作者有这句诗来看,写海棠,观赏海棠花时,它的身旁可能有桃树、梨树或李树。

和熙的春风中,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妍,但这热闹毕竟是短暂的,几度风雨之后,它们也就都纷纷坠落、凋零了。

海棠花却不同了,无意争春,谦虚地躲在一旁,待群芳落尽后,才绽开她美丽的容颜,这也应合了“最后的笑,才是胜利的笑”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也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

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希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2012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bō) 因噎(yē)废食B. 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脸瘙(sào)痒难忍C。

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真物阜(fù)民丰D. 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刻入不敷(fū)出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2012-2018):诗歌鉴赏

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2012-2018):诗歌鉴赏

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2012-2018)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2个小题。

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 “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0. 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答案】19. (1). 久留(逗留)(2). 依依不舍20. 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解析】1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把握“淹留”一词的含义,可以联想屈原在《离骚》中“岁月忽其不淹兮”的“淹”字,该句中的“淹”为停留、停滞之意,代入“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意义通畅。

结合诗歌标题“送王昌龄”和“送君多暮情”,可知此诗为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点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2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手法的把握。

考生首先要明确何为“点染手法”,再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诗歌标题点明该诗为离别诗,第一句“送君多暮情”点明伤别之情。

接下来详细地描写了景物,把暮景层层铺开,渲染了幽淡惆怅,烘托了离别之情。

诗歌最后“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表达了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

点睛:点染一词是借用传统国画的技法名称。

国画家作画,往往用中锋点出景物,然后再用侧锋加以层层渲染,使画面显得更有立方体感。

[绝对原创]诗词比较阅读

[绝对原创]诗词比较阅读

☛〖2007重庆卷〗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2007重庆卷〗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2006湖南卷〗
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2006湖南卷〗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诗词鉴赏比较阅读
新东方 谢明波
一一
☛〖2012年浙江卷〗
未展芭蕉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古诗文阅读】未展芭蕉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未展芭蕉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未展芭蕉阅读答案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唐)钱?(金)元好问冷烛蕨科瓶蓝蜡干活,芳心犹卷畏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的,小蕾深藏数点白。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试题】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详细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1.还未进行芳心2.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作者简介】钱?,唐代诗人。

字瑞文,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

钱起至曾孙。

公元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举进士,历官尚书郎。

公元895年(唐昭宗乾宁二年),由宰相王抟荐举,召为言制诰,又再升任中书舍人。

公元900年(邵武三年),王抟贬谪,钱?亦受到株连而被贬谪,累迁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司马。

后不知所终。

《全唐诗》钟炳昌其诗一百零八首,编成为一卷。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汉族,山西秀容人。

兴定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

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

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

晚年致力收集金君臣遗言往事,多为后人纂修金史所本。

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

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注解】《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1.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搞关于还没有对外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2.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3.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翻译及赏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翻译及赏析

同⼉辈赋未开海棠原⽂翻译及赏析同⼉辈赋未开海棠原⽂翻译及赏析同⼉辈赋未开海棠原⽂翻译及赏析1 朝代:⾦朝 作者:元好问 原⽂: 枝间新绿⼀重重,⼩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

⼀定要爱惜⾃⼰那芳⾹的⼼,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注释 1.赋:吟咏。

2.同⼉辈赋句:和⼉⼥们⼀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3.⼀重重:⼀层⼜⼀层。

形容新⽣的绿叶茂盛繁密。

4.⼩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5.芳⼼:原指年轻⼥⼦的⼼。

这⾥⼀语双关,⼀指海棠的花芯,⼆指⼉辈们的⼼。

6.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7.且教:还是让。

8.闹春风:在春天⾥争妍⽃艳。

1、李修⽣.元曲⼤辞典:凤凰出版社,20xx年:124 赏析 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忠告它“爱惜芳⼼”,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诗⼈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想到了,如果⼀旦开放,⼏场风⾬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宁愿红蕾深藏。

也许,诗⼈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种炫耀,⼀种浅薄的表现。

诗⼈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希望“慎勿作桃李”(李⽩《赠韦侍御黄裳》)。

总之,诗句虽然⽤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诗⼈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济天下,静可以崇⾼节⽽抗浮云。

”(《新斋赋》)诗⼈作此诗时已⼊暮年,时⾦已灭亡,他回到了⾃⼰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布⾐”(《为邓⼈作诗》)、“衰年那与世相关”(《已卯端阳⽇感怀》)的态度,过着遗民⽣活,他⾃觉已⽆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节操,独善其⾝。

诗⼈也许从⼀个侧⾯,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的这种⼼态。

【决胜】高考语文 艺体生专用 专题17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师版)

【决胜】高考语文 艺体生专用 专题17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师版)

决胜2013年高考语文艺体生专用专题17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师版)【真题体验】1.(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分) 答:2.(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考点解读】1、考点要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考点剖析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的综合概念。

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

【知识整合】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

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表达方式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是直接呐喊出心中的不满,表明了自己与权贵们决绝的决心。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而是通过借景抒情、移情于物、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通等方式来抒发感情。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无比的喜爱之情。

当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家人的思念跃然纸上。

诗歌鉴赏(技巧)例题讲解

诗歌鉴赏(技巧)例题讲解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 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 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 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 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
参考答案:
第一首寓情于景,以“日落”“暮雨”“昏” “繁”来写内心之愁; 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第一首以“那堪”可谓直接抒情;
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 心。
(2016江苏卷)
•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 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 参考答案:
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 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 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 的悲凉。
(2016浙江卷)
答题三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明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阐运用) 3.这种手法表达了怎么样的效果,以及诗人怎样 的情感及意旨。(析效果)
• 参考答案: 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 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 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传神 而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芭蕉的美好 。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将海棠和 桃李做对比,用枝间的新绿来衬托海棠的颜色, 不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 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表达了作 者对海棠的喜爱。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及赏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及赏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及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及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好问。

其古诗全文如下: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前言】《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作者为金代诗人元好问,时金已灭亡,作者已入暮年,返回故里,与世无争。

其借未开之海棠,寄托自己独善其身的态度。

并借教育儿辈不要学”桃李闹春风“——炫耀自己或追名逐利,而是要像‘海棠”一样耐得住寂寞,努力学习知识,适当的时候才表现自己。

【注释】⑴赋:吟咏。

⑵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⑶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⑷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

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⑸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⑹且教:还是让。

⑺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翻译】萧瑟的冬天刚过,在料峭的春寒里,嫩绿的小草、热情的红杏已争相绽放。

桃花微涨着粉脸,梨花轻吐着芬芳,杨柳则轻闲地梳理着柔风,一派明媚而又烂漫的春光,让人又是欢喜又是惋惜。

多情的诗人于是感叹“桃花谢了太匆匆”,长恨“水流花谢两无情”,回味“客散酒醒深夜后”,手把“红烛赏残花”。

但元好问的这首咏花小诗,却将他流连的目光,落在了“深藏”于“重重”“新绿”和尚未绽放的海棠蓓蕾上,可谓出人意料。

【鉴赏】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也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

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希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总之,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诗人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高考复习比较类诗词鉴赏 PPT课件

高考复习比较类诗词鉴赏 PPT课件

比较类诗词鉴赏
一、自主学习,把握要点。 自主练习,独立思考。
比较类诗词鉴赏
自主学习检测:
①比较类诗词鉴赏题的题型特点。
②比较类诗词鉴赏题的一般答题思路。
比较类诗词鉴赏
二、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
习,组内交流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比较类诗词鉴赏
三、全班交流展示。分组展示对典型例
题的解答分析以及答题思路。
1.意象、意境比较鉴赏。【典例1】(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吕诗着重 描写的是逍遥闲适, 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范诗写的孤苦、心酸, 处境凄凉,但作者并 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 迈与大度的形象,后 【问题】两首诗中木芙蓉 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 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 【答案】(1)燕子。兴亡。(2)① 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 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 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 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 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 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 味。
• 1【答案】暮春 飞花 • 2【答案】思念故乡之情 • 3【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 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 别之情,以乐写哀。 •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 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 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2007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 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10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古诗文阅读】未展芭蕉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未展芭蕉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未展芭蕉阅读答案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钱?(金)袁浩文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密封的书里藏着什么?它将被东风秘密打开。

珍惜你的心,不要随地吐痰,教桃李吹春风。

【试题】这两首诗描述了植物的状态,都用一个词表达了诗人的爱和同情。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1.还未展开芳心第一个例子巧妙地使用了隐喻,比如把展开的香蕉比作未燃的蜡烛和未打开的信,把它比作展开的女孩。

用“黑暗的东风摧毁”想象香蕉终于展开,它不仅传达了精神,也传达了美丽的感觉。

第二首歌运用对比、比较、比较的手法,不仅展现了秋海棠的自然美,而且赋予了秋海棠平静、独立、自爱的性格。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作者简介]钱?,唐代诗人。

字瑞文,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

钱起曾孙。

公元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举进士,累迁尚书郎。

公元895年(唐昭宗乾宁二年),由宰相王抟举荐,擢为知制诰,又升任中书舍人。

公元900年(兴化三年),王抟被贬,钱?亦受牵连而被贬官,出为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司马。

后不知所终。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百零八首,编为一卷。

袁浩文(1190-1257),字为“虞之”,名为“夷山”,在世界上被称为“夷山先生”。

汉族,山西秀荣人。

兴定进士先后担任内乡令、南阳令、尚书省长、左思都事务、尚书省左部成员外郎。

金死了,没有担任官员。

龚如心的诗歌和散文在金元时期备受期待。

他的诗歌独树一帜、精雕细琢、巧夺天工,形成了鹤芬诗派。

晚年,他致力于收集金俊臣的遗言和往事,这些大多是后人编纂金史的基础。

他是袁义山先生全集的作者。

他是金末元初最有造诣的作家、史学家,是文坛的领袖,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是金元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桥梁。

他被誉为“北方文学英雄”和“一代文学流派”。

【注释】“无秋海棠的同代赋(上)”1.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浙江)
未展芭蕉(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题目及答案】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还未展开状态的植物,均以芳心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 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 分)
答案:
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背景】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法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

诗句也许从一个侧面,借未开之海棠,寄托了自已的这种心态。

【简介】
《未展芭蕉》
以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

由未展芭蕉的形状联想到蜡烛,这并不新颖;“无烟”与“干”也是很平常的形容。

值得一提的是“冷烛”、“绿蜡”之喻。

蜡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亮、温暖,这里却说“绿”、“冷”,不仅造语新颖,而且表达出诗人的独特感受。

“绿蜡”给人以翠脂凝绿的美丽联想;“冷烛”一语,则使人感到那紧紧卷缩的蕉烛上面似乎笼罩着一层早春的寒意。

“芳心犹卷怯春寒”。

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

诗人别开生面,赋予它一个美好的名称——芳心。

这是巧妙的暗喻: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

从表面看,和首句“冷烛”、“绿蜡”之喻似乎脱榫,其实,无论从形象上、意念上,两句都是一脉相通的。

“蜡烛有心还惜别”。

“有心惜别”的蜡烛本来就可用以形容多情的少女,所以蕉心——烛心——芳心的联想很自然。

“绿蜡”一语所显示的翠脂凝绿、亭亭玉立的形象,也容易使人联想到美丽的女性。

在诗人想象中,这在料峭春寒中卷缩着“芳心”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由于寒意袭人的环境的束缚,只能暂时把自己的情怀隐藏在心底。

如果说,第一句还只是以物喻物,从未展芭蕉的外在形状、色泽上进行描摹刻画,求其形似,那么这一句则通过诗意的想象与联想,把未展芭蕉人格化了,达到了人、物浑然一体的神似
境界。

句中的“犹”字、“怯”字,都极见用意。

“犹”字不只明写当时的“芳心未展”,而且暗寓将来的充分舒展,与末句的“会被东风暗拆”遥相呼应。

“怯”字不仅生动地描绘出未展芭蕉在早春寒意包围中卷缩不舒的形状和柔弱轻盈的身姿,而且写出了它的感觉与感情,而诗人的细意体贴、深切同情也自然流注于笔端。

三、四两句却又另外设喻。

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

从第二句以芳心未展的少女设喻过渡到这一句以缄封的书札设喻,似乎又不相连属,但读时却感到浑然一片。

这奥妙就在“藏”字上。

书札紧紧封缄着,它的内容——写信者的一片“芳心”就深藏在里面,好像不愿意让人知道它的奥秘。

这和上句的“芳心犹卷”在意念上完全相通,不过上句侧重于表现客观环境的束缚,这一句则侧重于表现主观上的隐藏不露。

未曾舒展的少女情怀和包蕴着深情的少女书札,本来就很容易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但三、四两句并非用另一比喻简单地重复第二句的内容,而是通过“藏何事”的设问和“会被东风暗拆看”的遥想,展示了新的意境,抒发了更美好的情思。

在诗人想象中,这未展芭蕉像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的秘密。

然而,随着寒气的消逝,芳春的到来,和煦的东风总会暗暗拆开“书札”,使美好的情愫呈露在无边的春色之中。

既然如此,就不必深藏内心的奥秘,应主动地坦露情怀,迎接东风,欢呼春天的到来。

这后一层意思,诗人并没有点明,读者却不难理会。

句中的“会”字,下得毫不着力,却让人感到芭蕉由怯于春寒而“不展”,到被东风吹开,是顺乎自然规律的;而“暗”字则极精细地显示出这一变化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这两个词语,对深化诗的意境有重要的作用。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也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

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

“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

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钱珝,字瑞文。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