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第一章.
美术史第一章
![美术史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892ca083b9d528ea81c7796b.png)
• 第一类“鸟兽形器”是动物题材的雕塑中艺术水 平最突山的。 • 首要持点在于其不平凡的创作意念,器皿的实用 性与雕塑形象的艺术观赏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其次是动物的造型不同于一般的写实、逼真,而 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剪裁加工〃运用合理的夸张变 形手法,强调了动物的形体特征; • 第三是动物形象与特定造型的高度结合和与和谐 统一,表现了高度的设计水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写实——抽象
• 人面纹:最 具特色,共 有七例 • 寓人于鱼
• 蛙纹
半坡型彩陶的 装饰花纹,一 般均为直线, 多组成直边三 角形。很少运 用曲线。
• 2、庙底沟型:以陕西关中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得 更辽阔。以河南郏县出土的最具有典型性。 • 主要有盆、钵、碗、罐等。 • 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 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 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 • 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 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 的心态。
• • • • • • •
仰韶文化遗址 1.半坡类型 2.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文化遗址 1.马家窑型 2.半山类型 3.马厂型
彩陶
1、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 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红色是赤铁矿颜 料,黑色是锰化物颜料。 2、彩陶的分布地区: 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和淮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青莲岗文 化; 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1、半坡型 半坡型彩陶分布在渭河流域,以陕西的关中 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往西达到甘肃陇东 的天水、平凉地区。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 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品种有水器、炊食器、储盛器、炊器等。 器型: 卷唇圜底、圆底和平底盆、钵为主也 有长颈大腹壶 彩绘一般施于器型最显眼的部位
中国美术简史第一章
![中国美术简史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97c5b2a051e79b89680226e9.png)
二、玉雕
玉雕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对自然硬质材料工 艺加工的自觉。原始于雕造型匀称,种类繁 多,制造精细巧密,并结合了使实用和审美 的双向价值。代表作品有:山东日照龙山文 化墓葬遗址出土的碧玉斧、玉刀和玉铲;内 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一件玉龙;辽宁阜新红 山文化墓葬出土的玉龟、玉鸟等。
小结
中国史前艺术的特色集中体现于七千年至 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玉器上。从这 些出土文物来看,尽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写 实能力,但是,单纯的视觉审美享受并不自 觉。史前美术与同样产生于原始思维平台之 上的原始宗教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依赖关系。
马家窑文化彩陶器上则发现用黑色颜料画的符号, 仅柳湾墓地就有一百三十余种。
在山东莒县的陵阳河、诸城前寨等大汶口文化遗
址中发现的陶器刻划符号,则具有浓重的图画色彩,
如陵阳河出土的刻符陶尊上的符号,好象太阳在云 气之上,云气下面有五峰耸立——这已经是一种通 过形象组合表示较抽象含义的表意符号。
1974年在江苏吴县澄湖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上也 有数个刻划符号其中一个八角形符号似受大汶口文 化影响。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文化遗址,距今 1.8万年等等,均发现有石器工具、骨角器、 装饰品和动物化石。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大约起始于公元前8000年, 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已发现的新 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它们的文化 面貌多样,内涵丰富,各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4个区域:
黑陶以造型见长,精细俊巧,样式繁多,独具风格。其工艺 技术有黑、光、薄、棱、鼻五个特征:色调乌黑;器物表面 光亮如有釉;胎质细腻致密而坚硬,有的厚度仅是0.1~0.2 厘米,被称为“蛋壳陶”;黑陶的转折关系棱角清楚分明, 有的黑陶上刻有凹凸的弦纹;有的器物有盖、把手或穿绳的 钮鼻。
中国美术史第一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第一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adeb87ce2f0066f433220a.png)
4
从创造的角度来讲,经由人的观念和手的创造 制作出的一个东西我们叫它为文物。文物包含 了工具,也包含了艺术品。我们利用它的功能 来写字,来作为生活里的一个被利用的东西时, 我们称它为工具。由于时间慢慢过去,它失去 了它被利用的功能性,而成为它的那个时代的 象征的时候。我们称它为艺术品。
举例:手表、沙漏
玉和陶的关系又是石头和土的关系 玉器和陶器是同时进行的 雕和塑 石头和土是互相转换的
29
陶和土的关系
陶是土造成的 为什么中国造出了那么好的陶?因为中国是农
业文明。 黄仁宇:中国文化的结构几千年来是以农业为
基础的。 比如:长城以北和长城以南
30
陶器上面的图案
鱼 蛙 鸟 巫术 几何形 涡纹
10
(三)艺术的起源
上古的美术史一部人类学史。 它开始于一个粗鄙的生命不甘心自己爬在地上
的状态。 美术史开始于人类想要站起来。
11
站起来——手的形成——接触石头——音乐艺 术产生(磬)
12
13
美术起源于人对形状的观察
仓颉造字 艺术是那些死去的生命仍然要发出自己声音愿
望。 比如:八音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部分
1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2
第一讲:上古美术
主要内容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艺术的观念 美的观念 创造的观念 二、石器艺术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 三、陶器艺术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7a974b77232f60ddcca128.png)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美术名词解释: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黑陶:黑陶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代表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透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
其中最代表的是人面鱼纹彩陶。
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
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
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C型玉龙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属于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
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沟,;龙首作猪嘴形。
长吻修目。
是目前发现体型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舞蹈彩陶盆中国原始美术马家窑文化彩陶文化的杰作。
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
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第二章先秦美术名词解释:青铜礼器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第一章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中国美术史](https://img.taocdn.com/s3/m/73796f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3.png)
作品
3.骨牙器与漆器 作品
返回目录
人面网纹盆(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型
船型彩陶壶 半坡型
返回目录
彩陶盆 高22.6厘米
仰韶文化的庙底沟型中,陶器的90%为红陶,以曲腹碗、曲腹盆、小口
尖底瓶、斜沿罐、釜、灶等为代表,纹饰包括绳纹和彩纹。彩纹大部分以圆
点、曲线、涡纹、弧线、三角涡纹、方格纹组成,图案富于变化。这是一件
马家窑类型旋涡纹尖底瓶 陕西出土 这种尖底瓶是用来打水用的,实用而美观。
返回目录
舞蹈纹盆 高14.1厘米 马家窑型
与大量作品上的装饰性纹样和图案相比这件作品上的绘
画特征更为突出,是马家窑文化彩陶中的一件杰作。
返回目录
半山类型锯齿纹壶
装饰与造型浑然一体,图案为二方连续,可旋转欣 赏。此壶出土于兰州,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旋纹罐
半山类型彩陶主要以黑、红两色装饰,图案严 密紧凑,多绘于背、腹部分,视觉上很醒目。
26 1971
高玉
龙
年 内
厘 米( 红蒙剖山 Nhomakorabea古面文
自直化
治径)
区
2.3 2.9
翁 牛
至
特 旗厘 三米
星
它
拉
村
遗
址
出
土
返回目录
孕妇像(陶塑)残高5.8厘米 红山文化
这种圆雕裸体塑像在我国极其罕见,距今已有五千年,号 称“东方维纳斯”,用于原始祭祀活动。其风格写实而稚拙。 返回目录
斧 , 以 粗 重 结
实
的 黑 线 勾 出 鹳 的 眼 睛 、 鱼 身 和
作 者 用 白 色 在 夹 砂 红 陶 的 缸 外 壁 绘 出 鹳 、 鱼 、
47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4a7b6f3b0b4c2e3f57276377.png)
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 和储藏器。其中盆、钵、碗、杯、 豆、勺属饮食器;鼎、鬲、簋、釜、 灶属炊煮器;壶、罐、瓶、瓮属储 藏器。 如果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 白陶和黑陶。如以器表装饰情况来 划分,则有素陶、彩陶、印文陶和 拟形陶。装饰纹样有动物、植物和 人形,但就彩陶来看,绝大部分是 组合方式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
3
玉雕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玉雕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对自然硬质材料 工艺加工的自觉。原始于雕造型匀称,种 类繁多,制造精细巧密,并结合了使实用 和审美的双向价值。 红山碧玉龙也被称为中华第一龙,通体 呈墨绿色,高26厘米重1000克,身体呈英 文字母C的形状,因此被命名为C形玉雕 龙。红山文化玉龙,是目前国内时代最早、 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它的出土标志着早 在5000多年前西辽河上游便已形成了对龙 的图腾崇拜,表现了红山文化深邃悠远的 历史内涵。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仰韶文化彩陶 1.半坡类型 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 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其造型以圆底钵、 圆底盆和平底盆较多,还有折腹盆、细颈 壶、直口尖顶瓶以及大口小底盆等,造型 风格厚重朴实。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 陶 鱼 纹 盆 类 型
三鱼纹彩陶盆,盆沿饰一周宽带纹, 器腹外壁绘三条张嘴露齿的鱼,唇部 翘起,虽未画水,却给人以鱼在水中 吸水吐气、向前游动的印象,鱼纹异 常简洁生动。
红山文化碧玉玉龙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3
工艺美术制品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旧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制品主要是经过打 制的锋利的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 有:染织,骨器和编织等。
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原始装饰品
中国美术简史第一章
![中国美术简史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8a2c95d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5.png)
中国美术简史第一章第一章史前、先秦及秦汉美术自学要点: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史前宗教与艺术;青铜器艺术;战国帛画;甲骨文和金文;秦汉时期宫室壁画;汉画像砖和画像石;秦兵马俑;汉代陶俑;霍去病墓石刻;秦汉瓦当。
自学进度:6课时重难点提示: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青铜器艺术;战国帛画;汉画像砖和画像石;秦兵马俑;霍去病墓石刻。
第一节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陶器古代先民在对土壤的开垦和接触中逐渐掌握黏土的可塑性能,黏土经高温后改变原材料的化学性质,变成陶器。
我国目前发现的可复原器形的最早陶器是湖南玉蟾岩出土的釜型陶器残片,距今约10000年。
1、陶器以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饮食器:盆、钵、碗、杯、豆、勺共同特点是敞口炊煮器:鼎、ge鬲、簋、甑、jia斝、釜、灶一般都有三足,便于架在火上烧煮,移动方便。
储藏器:壶、罐、瓶、瓮多呈球形或半球形,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容量。
2、如果按陶质分:红陶、白陶、黑陶、灰陶3、按器表装饰分:素陶、彩陶、印纹陶、拟形陶器陶器的制作和装饰是同时进行的。
最初的陶器因为受编织物的影响,留下布纹、绳纹等或者制作过程中用泥条装饰,称为坯体装饰。
后来又出现了弦纹,即在轮制成形时用工具接触,在器表留下粗细不同的平行线纹。
龙山文化还出现了镂空黑陶。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的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色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和器物的高度统一。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黑陶是在烧制结束后,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
彩陶和黑陶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在技术上和造型上都为青铜器的出现作了准备,也为以后的陶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彩陶绘画艺术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主要是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
此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一定数量的彩陶。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https://img.taocdn.com/s3/m/59a9f417866fb84ae45c8dd9.png)
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18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1史前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打制磨制)2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制作饰品(贝壳)使用染料鸵鸟蛋壳和鸟骨管做成的佩饰物3新石器时代发明了陶器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下层文化下层文化中期仰韶文化(前段称为半坡,后段称为庙底沟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长江流域早期河姆渡文化晚期良渚文化北方地区中期红山文化第四节——新石器时代的工艺陶器1饮食器盆钵碗豆杯勺(敞口)2炊煮器鼎鬲li 鬶gui 甑zeng 斝jia 斧fu 灶(三足)3储藏器壶罐瓶瓮(球形半球行)陶质来分红陶黑陶白陶灰陶器表装饰素陶彩陶印纹陶拟形陶器山东龙山文化黑陶{大汶口中晚期就有}——蛋壳黑陶陶盘(黑光亮薄轻)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为突出彩陶定义:指砖红色的器壁上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所绘图案烧成后呈赭红和黑色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造型优美,花纹绚丽多姿,色彩厚重浓烈,色调单纯明快,用笔生动流畅,构图细密严谨,器形丰富多样,技巧精湛熟练(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彩陶,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花纹陶器代表器物1三鱼纹盆2人面鱼纹盆(半坡)3鹳鱼石斧图(庙底沟)马家窑文化——人头形的陶器盖红山文化——东方维纳斯玉龙余杭良渚文化——玉琮玉璧地画壁画岩画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遗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第七节新石器时代的建筑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地面建筑(干栏式建筑)第二章第一节——青铜器的造型与发展发源于黄河流域青铜器:红铜加锡的合金,熔点低硬度大分类:1礼器(区分尊卑的)2炊煮器:鼎鬲(Li)甑(Zeng)3食器:簋(gui)盂(yu) 簠( fu) 豆4酒器:觥(gong)罍(lei) 盉(he) 瓿(bu) 方彝(fang yi )5水器:盘匜鉴(镜子)6乐器:铃铙(nao)鼓钟。
中国美术史第1章:原始美术
![中国美术史第1章:原始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52a77c82a0116c175f0e4888.png)
总结
• 原始社会的美术包括:彩陶、装饰画和图 案、岩刻画,泥塑、陶塑、雕像、玉石雕 刻。此外还有丝制品、骨器、象牙饰品等。 • 绘画、彩陶、雕塑对以后的艺术发展产生 较大的影响。原始艺术是中华艺术的历史 源头。
思考题
1.简述原始彩陶的造型和装饰特点。 2.谈谈原始雕塑的形象特征。
1仰韶文化彩陶
• 分布于黄河流域的山西、河南、陕西等地,时间 为公元前5500年-前3000年左右。 • 仰韶文化彩陶的类型分为: A 半坡型 西安半坡村 临潼姜寨 半坡彩陶的形制以圆底和平底为主,有小口长 颈、大腹壶、圆唇鼓腹罐等。造型风格朴实厚重。 纹样有几何纹、人面纹、鱼、鹿等形象。 B庙底沟型 河南陕县庙底沟和陕西华县 器形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口部有折沿,纹 样有弧线组成的新月形、叶形、花瓣形、三角形 等。
第一章:中国原始美术
•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
1艺术起源于摹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摹仿。 2艺术起源于游戏 德国古典哲学家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3艺术起源于巫术 英国的文化学家爱德华· 泰勒认为艺术的起源和巫术有关。 4艺术起源于传达情感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情感交流活动。 5艺术起源于劳动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
大地湾地画双人图 新石器时代 地面碳绘 纵110cm横120cm
二、岩画(彩绘和刻线画)
• 内蒙古白岔河、阿拉善、阴山、宁夏贺兰 口、甘肃嘉峪关、云南沧源、广西宁明、 新疆、西藏、山东等地均发现大量岩画。 • 内容有狩猎、牧放、战争、舞蹈、祭祀、 天象、巫术等内容。这些岩画构思和造型 具有天真纯朴的特点,有的善于抓住动物 的特征,有的则富有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反映了原始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愿望 和信仰。
第一章-原始美术(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第一章-原始美术(中国美术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b0ceca964bcf84b8d57bca.png)
2000年 山文化;岭南地区石峡文化;福建闽侯德昙石山文化; 玉璧等祭祀玉器;
台湾高雄凤鼻山文化和台北园山文化;云南大墩子文化;文字产生。 西藏昌都卡若文化等。
结构图3 新时期2时02代1 的文化序列
4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模仿说
游戏说
美术的起源
劳动说
巫术说
图腾说
情感说
旧石器石器
早期
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 造型简陋粗糙 、制作手法单一
2021
18
崧 泽 文 化
玉 环
龙山文化玉多齿三牙璧
2良02渚1文化玉璧
19
红山文化玉
璜形双面玉雕头像
兽形玦
2021
20
良1
21
“龙”图腾的演变
2021
22
良渚文化玉牌饰
2021
23
良渚文化三叉形器
良渚文化玉钺
2021
24
良渚文化玉鸟
2021
25
良渚文化玉琮
呈现了石器的原始性 状
2021
8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
距今约2万年的
山顶洞人遗址
2021
9
北京山顶 洞人的石 器和装饰 品
2021
10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雕塑
2021
11
陶塑
陶塑是新石器最主要 的雕塑艺术形式,目 前发现的陶塑多为工 艺装饰性雕塑、拟形 器和器物局部的立体 装饰,作品的题材主 要是人物和动物。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 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用。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中国美术简史
2021
1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美术 (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中国美术史纲要
![中国美术史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6161f36e7e21af45b307a828.png)
第一章 战国秦汉时代中国美术
战国美术: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文化(中原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楚文化)-绘画、雕塑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青铜画像、漆画、帛画-壁画-俑)
秦代美术:建筑(秦都咸阳与阿房前殿、秦瓦当)-工艺性绘画(湖北江陵漆器)-壁画(咸阳秦宫遗址壁画)-秦兵马俑雕塑
众的意愿,从而受到民众的称颂。
武氏祠画像石描绘历史故事,注重选取具有代表的情节、戏剧性的场景,突出故事发展高潮进行艺术处理。“王陵母”一图表现王陵母拔刀自刎,舍生取义的关键性时刻,刻画出了大义凛然的妇女身影。“狗咬赵盾”图刻画赵盾部下祁弥明产力举足踢向晋灵公放出的獒犬,表现双方紧张而尖锐的矛盾;“荆轲刺秦王”抓住了冲突发展的高潮,荆轲被人抱住不能脱身,秦舞阳匍匐战栗,秦王仓皇逃避。刻画荆轲头发直立,两手用力扬起和匕首刺穿木柱的怵目惊心细节,既寓示荆轲刺杀没有成功,又鲜明地表现了这位壮士勇敢无畏、孤注一掷的献身精神。
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时代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相近,出土帛画与马王堆汉墓帛画既有相同之处,亦具有特点。金雀山汉墓帛画呈长条形,采用分列式构图表现天上、人间和地下的场景,更多描绘现实生活,较少神话浪漫色彩。帛画使用了晕染技法。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帛画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具有的相同和不同面貌,反映汉王朝统一中国南北文化艺术的交流和汇合,反映中原黄河流域文化和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不同特色。
陶俑形象多种多样,不仅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精神气质也有成功的表现。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穿战袍著铠甲,手按宝剑,面相刻画生动传神,脸盘饱满,剑眉隆鼻,双唇紧闭,神态威武刚毅;武官俑头戴单卷长冠,披铠甲,有的一手握武器,一手作指挥状,神态风度与将军俑类似;骑士俑戴圆形介帻,穿窄袖短袍,着齐腰铠甲,精神抖擞立于战马旁边;武士俑或戴帽,或挽髻,或披甲,或仅穿褐袍,或握弓执箭,身材魁梧,振奋昂扬,从外形可推想他们的不同年龄、性格和经历,不同人物、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装束打扮,少有雷同。战马昂首直立,竖耳,张口,双目圆睁,仿佛正待命出击,寓动于静,展现雄健的风貌。
中国美术史第1章
![中国美术史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4a5a66c27f1922791688e859.png)
中国美术史
二、仰韶文化彩陶分期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 仰韶村而得名。大致可以把半坡类型、庙底沟类 型、马家窑类型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仰韶文化遗址
中国美术史
(一)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 半坡遗址的测定年代数, 最早的距今6000 多年。典型造 型有圆底钵、圆底盆、折腹盆、 细颈壶、直口尖底瓶及大口小 底盆等,造型风格朴实厚重。 彩绘纹样除几何纹以外,以人 面、鱼、鹿等形象最引人注意。 代表作品有《人面鱼纹盆》 《鱼纹盆》《鹿纹盆》等。
人面鱼纹盆
中国美术史
(二)仰韶文化中期:庙地沟类型 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 年代测定距今5000多年。与此同类型 的还有陕西扶风和华县等处。代表器 形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盆较大, 口部有折沿。碗较小,直口。盆的造 型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装饰风格 由半坡的写实向变形发展,几何花纹 较多,通常由圆点、勾叶、弧线以及 曲线等组成单一的黑色的二方连续花 纹,动物纹以鸟纹、蛙纹为主。
旧石器时代细石铲
中国美术史
(二)新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的阶段叫做新石 器时代,包括了氏族公社的发展、 繁荣时期,直到青铜时代开始。 早期:磨制石器开始出现。陶器处 于发明阶段,制作原始,工艺低。 有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中期:陶器制作有比较明显的进步, 手制,已开始修整。彩陶发达。除 农业外,纺织业也有很大发展。 晚期: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最 具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
中国美术史
(三)仰韶文化晚期: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类型可分为三种类 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 马厂类型。这时期彩陶类型主 要有盆、钵、瓶、瓮等。纹饰 全用黑色,用粗细相等、排列 均匀的线条组成同心圆,涡状 纹、垂幛纹、水波纹等装饰面 积较大,往往遍布器物内外, 有满、平、均的装饰特点。代 表性器物如《舞蹈纹彩陶盆》。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https://img.taocdn.com/s3/m/95cf51262f60ddccda38a0a6.png)
第一章原始美术中国原始美术具有混沌性特征。
中国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季节变化的符号说”、“投射说”等。
原始时代美术类别石器陶器雕塑(陶塑石雕玉雕)绘画(岩画壁画地画和器物装饰画)建筑和编织工艺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
(一)原始陶器艺术名词解释——彩陶: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中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后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
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大汶口文化三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陶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
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
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
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4、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七千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
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和黑陶较为少见。
中国美术史第1章
![中国美术史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f4fbbe1ad5bbfd0a78567313.png)
返回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美术 (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中国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余处。
其中黄河流域比较重要的新石器早期文化有裴李岗文化、磁 山文化及大地湾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 窑文化,末期有龙山文化。长江流域较重要的文化有属于新 石器早期文化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中期的大溪文化, 以及属于晚期的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长城以北较重要的 是红山文化,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玉龙 红山文化
玉铲 大汶口文化
玉琮 良渚文化
三、彩陶与黑陶
我国境内的陶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从器物的装饰来划分, 可以分为素陶、印纹陶、彩陶、黑陶等品种。
红陶绳纹碗 大地湾文化
彩 陶 盆 绘 五 鱼 纹
仰 韶 文 化
彩陶鱼纹盘 半坡文化
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
花瓣纹彩陶盆 庙底沟类型
彩 陶 缸 外 壁 绘 “ 鹳 鱼 石 斧 图 ”
庙 底 沟 类 型
彩 陶 漩 涡 纹 尖 底 瓶
马 家 窑 类 型
舞 蹈 彩 陶 纹 盆
马 家 窑 类 型
彩陶瓮 半山类型
彩 陶 蛙 纹 瓮
马 厂 类 型
黑 陶 蛋 壳 杯
龙 山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
四、拟形陶器与原始雕塑
鸮形陶鼎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二、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石器的用途并不很明确,往往是一器多用,因此, 今人根据用途不同而将工具命名为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 等;也可以根据形状而命名,如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 球状器。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https://img.taocdn.com/s3/m/b97cca3c5727a5e9856a6131.png)
第一章先秦两汉时期民族绘画风格的初步形成中国绘画的萌芽、发展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
起初表现的仅是原始先的朴素的理想和生活,以及为上层社会政教服务,同时也反映各时代跌宕的社会风貌与世俗的生活图景。
在这漫长的历程中,直到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实用器物和建筑物,并在上面作装饰布置的时候,才注意到对于画面的利用,人们在上面所绘制的装饰图象,便开创了最初具有画面构图意识的先河。
原始的中国绘画——岩画古代先民创造的原始岩画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遗存,它们大多分布在西北与西南,据说是游牧或少数民族部落所为。
也许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北人食肉勇悍,南人食蔬文雅,故而西北与西南的岩画各有特色。
西北岩画以刻凿为多,图案以动物为主,新疆天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甘肃黑山岩画等为其代表。
除动物之外,还有狩猎、生殖崇拜、放牧等内容,粗犷雄浑。
西南岩画以涂饰为多,图案以人物为主,云南沧源岩画、广西花山岩画等为其代表。
除人物之外,还有房屋、树木、神灵祭器等内容,朴拙神秘。
然而无论南北岩画,其以线条为构图,或斫凿,或涂饰,以线成面,大多形成阴面造型,富有幼稚夸张的特点,充满写实装饰之美,则是相互一致的。
[原始]黑山岩画《狩猎图》[原始]花山岩画《战争庆典牧放图》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距今4-7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由游牧、游耕而转入定居为主,陶器在农业、渔猎及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彩陶乃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化象征。
其彩绘大致可分为图案、图画两类。
彩绘是陶器装饰中最卓越的手法,朴实明快,绚丽多彩的彩陶,由于地域、时间的差异,宗教习俗的不同,描绘形式的各异,在造型和风格上也各不相同。
有些条纹象征着起伏的波浪、同心扩散的水纹、绳革、丝网等。
红黑相同,朴素而匀称,流畅而简洁。
河南渑池的仰韶村、西安附近的半坡、甘肃的永靖,皆有大量的遗存。
图画有穿衣的人物、野禽、奔鹿、游鱼、伏龟等,形状生动,明快活泼。
【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核心笔记】
![【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核心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41726e76294dd88d0d26bd4.png)
第一章绘画艺术一、宫殿寺观壁画秦宫车马仪仗壁画,两汉宫殿寺观壁画,东汉明帝“雅好图画”,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云台二十八将”。
二、墓室壁画西汉前期: “凿山为室”:梁王墓,南越王墓。
升仙主题:秦始皇陵,巨龙升天图。
西汉后期: 空心砖。
“鸿门宴”:西汉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东汉前期:内容的重大转折,以死者生前事迹为题材,西汉流行的灵魂升仙内容已经消失) 。
东汉后期:人物画发展新水平,题材内容的多样化,扩展了人物画以外的表现领域,如对野外环境的表现开了山水画之先声。
人物画比较成熟,属吏及瑞兽图。
东汉社会百科全书: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
三、汉代帛画T字形旌幡帛画“高古游丝描”,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
上端描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像,象征天上境界;中段描绘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阴间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汉代绘画中最重要的杰作,体现了西汉绘画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一、汉画像石东汉后期: 武氏石祠是汉代画像石的典型代表,内有“荆轲刺秦王”石刻二、秦汉画像砖(东汉最盛)东汉后期画像砖(四川成都一带出土,艺术造诣最高)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一、秦代书法(“书同文”,帛书简书)小篆(官方通行文字,阳陵虎符(错金铭文,李斯)),隶书(民间通用)。
书法家:李斯(小篆的整理者)、赵高、胡毋敬、程邈(隶书的创作者)。
二、汉代书法(隶书最具代表,简牍书帛书)篆书:碑刻(碑额)铜器上的篆书铭文隶书:汉隶,高度成熟的隶书草书(新出现)书法家:史游(隶书草写)、崔瑗杜操(章草,后人称“曹杜”)、张芝(“草圣”)、蔡邕yōng(篆隶,创“飞白书”)。
书法理论:崔瑗《草书势》,东汉蔡邕《大篆赞》和《隶书势》(东汉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赵壹《非草书》(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书法的完整论著),徐慎《说文解字》(东汉我国第一部字典兼文字学专著)三、秦汉篆刻玺印缪篆(隶书的影响下)第四章雕塑艺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高峰)一(1)、墓中陶俑、陶塑秦始皇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划时代成就的标志,既承担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https://img.taocdn.com/s3/m/d73cfbf77f1922791688e853.png)
第1章原始社会时期美术1.《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
”第2章、三章夏商周的美术1.商代青铜器要例:人面铜方鼎:大禾鼎(内壁有“大禾”二字)司母戊大方鼎:最大毛公鼎:铭文最多2.甲骨文:现存最早的成系统汉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艺术最早的代表;商代甲骨文多集中在河南安阳殷墟;3.漆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
4.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是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独幅画第四章秦汉时期美术1.秦汉时期大型纪念性雕刻的杰出代表:始皇陵兵马俑、西汉霍去病墓前石刻群2.秦始皇陵兵马俑:佣是一种殉葬品;(材质:木、铜、泥)特点: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兵马俑差不多与真人真马等大,阵容强大佣头和身躯分开制作,然后套和雕塑手法:模制+手塑塑成后入窑烧制,最后进行彩绘写实风格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始皇陵兵马俑3.汉代纪念性雕刻,以霍去病墓前石刻群为代表。
其中主题最为鲜明的《马踏匈奴》象征性地歌颂霍去病的战功及其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风格写意4.东汉甘肃武威出土的青铜佣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铜奔马”,即“马踏飞燕”它表现一匹飞奔的马,后蹄踩住了一只展翼的飞鸟,一起翱翔在半空马的体形完美匀称,整个重心都落在踩飞鸟的那只足上。
无论是造型的高度完美,还是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堪称杰作现成中国旅游标志5.铜灯——汉代灯具把实用和欣赏巧妙结合起来。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汉河北满城“长信宫灯”“长信宫灯”通体鎏金,作一宫女跪坐之势,神情端庄,体态优美,不失为人物雕塑的精品。
宫女左臂下垂执灯座,右臂举起,衣袖与灯盖相通,点燃后烟尘通过衣袖而集中于人体之内;灯座可盛水,能将吸入体内的烟炱溶于水中,这就保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另外在其灯座上还有活动的环壁形灯罩,根据需要可以调整照射方向,控制灯光的强弱。
灯座、灯罩、头部还可以拆卸,便于擦拭清除烟尘,真可谓巧夺天工。
6.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内容分天上、人间、阴间三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பைடு நூலகம்
2
马家窑文化彩陶 石岭下类型石岭下类型是仰韶文化庙
底沟类型到马家窑类型的过渡期,距今 约5500--6000年,因首次在甘肃武山 石岭下遗址发现而命名.石岭下类型彩 陶的陶质以橙黄色陶为多,橙红色陶只 占少数,器形以喇叭口圆腹平底罐和平 底瓶为主要特色.多用黑色绘制花纹,也 有用少量白色的.彩陶花纹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中心为圆形,两边为斜向弧形三 角形的简化了的变体鱼纹;另一种是中 为旋心圆而上下为相对弧边三角纹构成 的变体鸟纹.陶器以彩陶为突出,多见 黑彩,构图疏朗,保留了庙底沟类型的 特色。 石岭下类型是仰韶文化到马家窑文 化的转折期,它将马家窑文化引入了一 个新的繁荣期,是马家窑文化的初期阶 段。
(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仰韶文化彩陶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庙 底 沟 类 型 曲 腹 盆
2.庙底沟类型 以河南陕县庙底 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的 彩陶为代表,距今有5000多年。 陶器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曲 腹盆盆口较大,口部有折沿;碗 型较小,并且是直口。盆的造型 挺秀饱满,轻盈但很稳重。纹饰 的色彩大多是黑色,一切都饰于 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分。装饰风格 由半坡的写实转向变形,而且是 几何花纹居多,通常用圆点、弧 型线构成的新月型、叶形、花瓣 形等纹饰,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 而成三角形纹饰图样。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仰韶文化彩陶 1.半坡类型 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 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其造型以圆底钵、 圆底盆和平底盆较多,还有折腹盆、细颈 壶、直口尖顶瓶以及大口小底盆等,造型 风格厚重朴实。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 陶 鱼 纹 盆 类 型
三鱼纹彩陶盆,盆沿饰一周宽带纹, 器腹外壁绘三条张嘴露齿的鱼,唇部 翘起,虽未画水,却给人以鱼在水中 吸水吐气、向前游动的印象,鱼纹异 常简洁生动。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马家窑文化彩陶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2.半山类型 以甘肃和政县半山遗址出土 的彩陶为代表。长颈小口、宽肩大腹的双 耳罐是最常见的器物。它们造型圆浑厚重, 大方稳定,外型轮廓线转折变化最为考究, 是工艺制作最成功的陶器之一。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舞蹈纹彩陶盆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彩陶器中,有的 在口沿上刻有符号,约有二百七十多例、 五十多种不同的符号,有的重复出现几次, 有的集中发现与某一遗址,有的相同符号 出现在不同遗址。
目前仅知最早的原始刻纹艺术 品是分别发现于山西峙峪遗址 的刻纹兽骨和河北兴隆洼遗址 的鹿角。
中 国 美 术 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打制武器的出现,人成为许多动物的主宰,动物的神开始出现
旧石器时代 的主要石器 类型有(刮 削器、砍砸 器、尖状器、 手斧、球状 器)
中 国 美 术 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很多动物被选作他们的祖先,大 多有两种,鸟与蛇
中 国 美 术 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龙山文化 黑陶 蛋壳陶高柄杯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彩陶上的绘画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史前彩陶上的绘画,严格来讲还是一种 “宽泛”意义上的绘画,它们仅仅是人类 早期对器物的“美饰”。彩陶上的几何纹 饰和具有一定写实风格的鱼、蛙、鸟、虫、 兽的动物纹饰,以及枝叶花朵的植物纹饰 等这些装饰性绘画,都说明原始人类具备 了对美的初步体验与艺术表现的基本能力。 陶器上的这些装饰性绘画,不但反映了当 时人类的生存活动,而且充满了浓郁的原 始巫术礼仪的宗教观念。
中 国 美 术 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直 立 的 恐 惧
中 国 美 术 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人最初不愿意做人
《史记·周本纪》记载:“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 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ji 《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 为帝喾ku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 孕生契。” 黄帝——有熊氏 炎帝——牛首人身 埃及法老王——鹰头人身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3
雕塑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就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雕塑作品 是在新石器时代。从其材质来分,可分为 陶雕、石雕、玉雕、骨雕;从题材内容来 分,主要有人物、动物以及少量植物。
中国原始雕塑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3
陶雕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新石器时代区域划分 陶鹰鼎(鸮形陶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 化时期文物,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 一座成年女性墓葬,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该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陶鹰鼎采用 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体健硕,双腿粗壮, 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 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陶鹰鼎的主要优点并 不在于通常所谓的“写实”和“逼真”,而在 于经过作者艺术加工后获得的夸张和变形,既 保持并强化了它们各自所固有的形神特征,又 与陶器的工艺造型取得了和谐的统一,从而成 为原始时代雕刻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为其后 盛行于商周时期的青铜鸟兽形器奠定了很高的 起点。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 录。
新石器时代 三叉形玉器
良渚文化的形成以及一系列重大考 古发现,颠覆了中华文明仅起源于黄 河流域的黄河文化中心论,确立了中 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 历史观,进一步丰富了有关中华历史 的内涵和研究。在玉琮等良渚文化的 玉器上,常常刻有一种固定化的神秘 图案
2
陶器的分类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4
名词解释
小结
原始思维——是相对于文明思维的一种思想认识方法,受自然泛神论影响,不分物 我,长于整体地把握事物。其逻辑前提是感觉而不是论证。 陶器——是用陶土作坯胎,用火烧制而成的器物。窑温一般在摄氏600到1000度之 间。 彩陶——在打磨过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赫石和氧 化锰作成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赫红、黑、白诸种颜色 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是制陶工艺中最 成功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法。 弦纹——是指在轮制成型时用工具接触器物,使得器物表面出现粗细宽窄不同的平 行纹线,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红陶
灰陶
白陶
黑陶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 韶村而得名,其年代为公元前5500年到公 元前3000年。考古学界根据时间和地区的 差异将陶器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半坡类型 和庙地沟类型。
仰韶文化彩陶双耳罐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中 国 美 术 史
中 国 美 术 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中 国 美 术 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 史” 字 的 象 形
中 国 美 术 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人是坚持脊椎直 立的高等动物
中 国 美 术 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原始人打 砸石器, 动物的前 肢分裂出 纤细的手 指,“触 须”,人 类的“手” 是一个惊 人的进化。
红山文化碧玉玉龙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3
工艺美术制品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旧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制品主要是经过打 制的锋利的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 有:染织,骨器和编织等。
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原始装饰品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4
小结
小结
中国史前艺术的特色集中体现于七千年至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玉器上。从 这些出土文物来看,尽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写实能力,但是,单纯的视觉审美享受 并不自觉。史前美术与同样产生于原始思维平台之上的原始宗教之间有很强的相互 依赖关系。
3
玉雕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玉雕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对自然硬质材料 工艺加工的自觉。原始于雕造型匀称,种 类繁多,制造精细巧密,并结合了使实用 和审美的双向价值。 红山碧玉龙也被称为中华第一龙,通体 呈墨绿色,高26厘米重1000克,身体呈英 文字母C的形状,因此被命名为C形玉雕 龙。红山文化玉龙,是目前国内时代最早、 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它的出土标志着早 在5000多年前西辽河上游便已形成了对龙 的图腾崇拜,表现了红山文化深邃悠远的 历史内涵。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马家窑文化彩陶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3.马厂类型 以青海和县马厂遗址出土的 彩陶为代表,基本上沿袭半山类型的器物。 马厂彩陶装饰纹样略显粗犷简率,最具特 色的纹饰是大圆圈纹,卷曲纹,蛙形纹和 勾连纹。处理方法上是在二连纹饰的单位 中,填以不同的纹饰。同时首次出现雷纹, 它与勾连纹为后来的回纹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陶雕人物一般是原始人所喜欢的氏族成员 的形象,从现有的陶雕作品来看,多是妇 女儿童的头像,人面五官是陶雕的主要部 分。陶雕除了人物外,还有大量的动物雕 塑作品,造型颇具匠心,生动简练。
人头型器口陶壶,仰韶文 化半坡类型,陕西洛南出 土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