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理解)
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
具体影响例:
(节律性和地带性)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第一章 绪论
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
第二章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消费习惯,品种)生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居民,多需要富含脂肪和热量的食品和羽绒、裘皮等服装;而生活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居民,则多需要清淡食品、防暑药品和降温空调等设备。
(灾害性气候)1972年,由于气候异常,南美秘鲁沙丁鱼的捕获量减少2/3,致使当作饲料的鱼粉锐减。与此同时,印度和西非的花生,前苏联的向日葵等,也因天旱而大量减产,致使能当饲料的大豆价格成倍上涨,由此引起了世界饲料与谷物市场的供求矛盾和国际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大。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2、人口
世界人口的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增长过快,区域之间人口增长不平衡;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长(城市化率不断增
长); 人口老龄化加快。
3、宗教与风俗
世界上信仰人数多、影响广泛的是基督教、 伊斯兰教和佛教。
宗教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生活实 践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礼仪形式、爱好与 禁忌、节假日等约定的风气和习惯。
等文字的翻译,要注意不同国家(地区)语言 文字的差异,否则引起误解,影响市场的开拓。
6、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极大促进作用
(1)使国际市场日益统一,市场容量不断扩大,贸易竞争加剧; (2)促进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科学技术是一种“创造性毁灭力量”; (4)使国际分工由二战前的“垂直型”向二战后的“水平型”
(2)气候的差异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从而影响农产品 的价格;
(3)气候的差异影响居民的消费习惯,从而影响消费 品的种类和数量;
(4)气候影响国际贸易中工农业产品的履约时间、产 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5)适宜的气候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3、河流与湖泊
航行功能 灌溉功能 发电功能
转变,从而使国际贸易中原材料等初级产品需求量下降,制成品 尤其是机电产品比重不断上升; (5)促进了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国际间的时空距离,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分类:
海陆兼备的国家,如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 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
岛国,如日本、英国、新西兰、冰岛等。 内陆国,如蒙古、哈萨克斯坦、中非、赞比亚等。
二、地形与气候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第一章绪论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
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地形条件的影响: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
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须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价要高3倍。
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费用都成倍增加。
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
(理解)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
具体影响例:(节律性和地带性)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1-概览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和模式。
这些特点和模式受到地理、经济和政治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主要国际贸易区域2-1 欧洲贸易区欧洲贸易区是以欧洲联盟为核心的地区贸易组织,成员包括28个欧盟成员国以及其他与欧盟有关贸易协议的国家。
该区域贸易规模庞大,涉及到多个行业,如汽车、机械设备、化工等。
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中国、等国家。
2-2 北美贸易区北美贸易区主要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框架下开展贸易活动。
该区域贸易规模巨大,涉及到各种商品和服务。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之一。
2-3 亚太贸易区亚太贸易区是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贸易活动,涵盖了东亚、东南亚、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该区域是全球最活跃的贸易区域之一,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韩国、印度等国家。
亚太自由贸易区(APEC)是该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贸易组织之一。
2-4 拉美贸易区拉美贸易区是拉丁美洲地区的贸易活动,包括南美洲和中美洲国家。
该地区以农产品、矿产品和能源资源为主要出口商品。
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南美洲联盟(UNASUR)和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是该地区的重要贸易组织。
3-主要贸易流动3-1 北-南贸易北-南贸易指的是发达国家(北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发达国家通常是技术先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落后。
这种贸易模式的特点是北方国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进口从而满足自身市场需求,而向南方国家出口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3-2 南-南贸易南-南贸易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这种贸易模式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需求的增加和互补性的增强。
南-南贸易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产品、矿产品、轻工业制成品等。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际贸易在各国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国际贸易地理,即研究国际贸易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学科,对于了解贸易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不同国家的自然资源分布和气候条件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各国物资和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规模。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便捷的海上交通条件,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市场规模都是影响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较为发达的国家通常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因此在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如德国的汽车制造、日本的电子产品等。
3.政策因素各国的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规则也对贸易地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受阻,而开放政策则有利于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地理的重新布局。
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也对贸易地理产生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规律和趋势1.集聚效应国际贸易往往呈现出集聚效应,即类似产品和产业在特定地理区域集中的趋势。
比如,酒类产业在法国的波尔多地区、中国的云南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产地效应和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贸易和经济发展。
2.区域一体化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个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例如欧洲的欧盟、亚洲的亚太经合组织等。
区域一体化通过打破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成本和提升市场规模,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投资活动。
3.价值链重组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环节分散到全球各地,形成价值链分工。
不同环节的加工和生产在不同地区进行,这导致了贸易地理的重组和调整。
例如,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扮演着组装和加工的角色,而发达国家则负责高端技术和研发。
三、国际贸易地理的意义1.促进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国家和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合作,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贸易地理学所要研究的是:在商品流通领域里,贸易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影响地域国际贸易的因素(二)进出口商品结构研究(三)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地区差异和地区格局的研究地理位置对国际经贸的影响地理位置:地球上某一事物处在地球表面的什么空间区域。
1.自然地理位置对国际经贸的影响A 经度的差异,使国际贸易中存在时差问题。
B 纬度的不同会对一个区域的农业生产、海洋运输等方面产生不同影响。
2.海陆位置的影响A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特点,使得北半球成为人类经贸活动最活跃的地区;B 沿海地区具有临海位置优势,且海洋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海洋运输、海洋养殖捕捞等产业活动,一般经贸较发达。
3.地形对国际经贸活动有哪些方面的影响?(1) 地形种类多样利于开展多种生产活动。
(2)盆地或地势低洼的地形区,往往存在酸雨、粉尘污染等环境问题,从而增加工业生产的成本。
(3)海底大陆架不但适宜海洋养殖、捕捞业的发展,而且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能源供应地。
(4)岩溶、丹霞地形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资源优势。
(5) 两大高山带火山、地震频繁,为工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资源可供利用。
4.气候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1) 气候的地域分布规律,影响国际贸易中大宗农产品的构成、流向及价格。
(2) 影响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及运输。
(3)气候差异影响居民的消费习惯,从而影响国际贸易市场中消费品的种类与数量。
(4)适宜的气候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5)灾害性气候,常常使工农业减产、交通中断,从而影响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供应数量和履约时间。
5.民族对国际经贸的影响1、一个国家若民族构成复杂,往往会影响其外贸环境的稳定性;2、一些民族在生产、生活和消费等方面独特的要求,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际生产和贸易活动。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影响:地理大发现促使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第一章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手持或车载无线 电话机
集成电路及微电 子组件 电视、收音机及 无线电讯设备的 零附件 家具及其零件 塑料制品 录、放像机_ — 万吨 万台源自_ 304.5 ######
49.5 48.5 42.8 32.4 17.7 54.5
55.1 42.0 24.3 51.4
7.3 75
18.4 17.9 17.2 17.0
40.5 38.8 37.7 33.9 33.4 29.5 26.3 24.6 22.8 22.4 20.8
2011年6月出口重点商品量值
金额单位:亿美元
商品名称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服装及衣着附件 自动数据处理设 备及其零部件 纺织纱线、织物 及制品 鞋类 — — 万台 亿个 计量单 位 — — — 1至6月累计 数量 - ###### 78.5 金额 1406.3 706.3 259.5 362.7 156.7 70.9 60.6 49.6 59.6 51.0 同比(%) 数 量 金额 46.3 60.9 21.7 100.3 26.3 17.5 109.5 83.6 商品名称 旅行用品及箱包 钢材 玩具 电视机 录放音、像机及 唱机的零附件 焦炭及半焦炭 集装箱 汽车零件 灯具、照明装置 及类似品 静止式变流器 通断及保护电路 装置及零件 水海产品 计量单 位 — 万吨 万台 _ 万吨 万个 — — 亿个 — 万吨 1至6月累计 数量 456 _ 2534. 0 _ 633.0 78.8 金额 29.5 25.9 24.5 21.9 19.9 19.4 19.1 18.8 -27.7 8.1 45.5 同比(%) 数量 29.3 金额 20.9 72.5 4.6 74.9 24.6 116.9 20.0 70.0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 组件 原油 钢材 初级形状的塑料 铁矿砂及其精矿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电视、收音机及无 线电讯设备的零件 成品油 计量检测分析自控 仪器及器具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二、地理大发现促使区域贸易中心 向大西洋沿岸转移(15世纪--17世纪)
(1)新航线的发现(1487--1488)
(2)发现新大陆(1498--1492)
(3)环球航行(1519---1522)
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意义:
(1)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内 容,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
(2)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和世界商品市场的产生
授课重点: 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与条件
板书要点: 一、产业革命推动区域贸易中心向
全球发展(16世纪60年代—19世 纪70年代)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贸 易中心的形成(19世纪70年代开 始,20世纪初统一的世界市场形
1.自然环境(这里仅指与人类经济贸易 活动有关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与资源是一国经济贸易活动 的基础。
2.人文环境对国际贸易有重要深远的 影响(人口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历 史因素等)
3.经济环境包括诸多要素,必须掌握 以下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是学习分 论各国经济的基础知识:
(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三、政治历史因素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
(促进作用及阻碍作用)
一、经济发展水平 1.国内生产总值( GDP ) 2.人均国民收入(人均GNI) 二、产业结构 各国三次产业变化的4个阶段: 1.产业结构呈一、二、三阶段,处
于农业社会阶段。
2.产业结构呈二、一、三阶段, 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阶段。
板书要点:
一、区域贸易中心的形成
(1)公元前3000年对外贸易 中心
中东----埃及-----古巴比伦 (2)西方贸易中心(公元前6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介绍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指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形成的空间分布模式。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形成因素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1.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分布对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成为贸易的重要中心,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南美洲的农产品等。
2. 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的不同也影响着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发达国家的货物和服务需求较大,成为其他国家出口的主要目标地。
3. 政策环境:不同国家的政策环境也会对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产生影响。
如贸易壁垒的存在会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自由贸易协定和关税减免政策则有利于扩大贸易规模。
主要格局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 资源型经济贸易集中: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成为资源型经济的出口中心,如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澳大利亚的矿产品出口等。
这种格局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
2. 制造业贸易集中:制造业产品的生产通常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专业技术支持,制造业贸易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德国、等。
这种格局主要由市场需求和产业链的分工决定。
3. 区域贸易合作加强:为了提高贸易效益和应对挑战,各国之间加强了区域贸易合作。
如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的共同市场等。
这种格局主要由政策环境决定。
影响因素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全球化进程:全球化的推进导致了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
跨国公司的崛起,使得生产和贸易的分工更加细化,推动了资源、资金和技术的跨国流动。
2. 国际竞争优势:国际竞争优势的不同也导致了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
一些国家拥有特殊的技术、品牌、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吸引了国际贸易流向这些国家。
3. 政策调整:各国政府对国际贸易的政策调整也会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例如,关税减免政策的实施会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的集聚效应。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________1.概述1.1 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定义1.2 国际贸易对地理格局的影响2.区域贸易格局2.1 欧洲贸易格局2.1.1 欧洲贸易联盟(EU)的形成与发展2.1.2 欧洲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2 亚洲贸易格局2.2.1 亚洲国家间的贸易关系2.2.2 中国在亚洲贸易格局中的地位2.3 北美贸易格局2.3.1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2.3.2 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关系3.跨大洲贸易格局3.1 北美-亚洲贸易格局3.1.1 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和影响3.1.2 中日、中韩贸易关系的发展和影响 3.2 欧洲-亚洲贸易格局3.2.1 中欧贸易关系的发展和影响3.2.2 亚洲其他国家与欧洲的贸易关系 3.3 北美-欧洲贸易格局3.3.1 美欧贸易关系的发展和影响3.3.2 加拿大与欧洲的贸易关系4.新兴市场贸易格局4.1 中国贸易格局4.1.1 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和趋势4.1.2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 4.2 印度贸易格局4.2.1 印度对外贸易的特点和趋势4.2.2 印度与其他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 4.3 巴西贸易格局4.3.1 巴西对外贸易的特点和趋势4.3.2 巴西与其他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5.地理格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1 运输和物流成本的影响5.2 资源和产业布局的影响5.3 贸易政策和贸易壁垒的影响6.未来趋势和展望6.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6.2 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影响6.3 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附件:________●欧洲贸易联盟章程文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欧洲贸易联盟(EU):________欧洲共同体的前身,是一个由28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
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________北美三国(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签订的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协定。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国际贸易活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区域分异与组合规律,以及国际贸易地域组织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地理科学,是研究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移动和组合空间配置空间表现得学科,是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与国际贸易地域系统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一门边缘学科。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国际贸易地理学区别其他科学的特殊属性。
影响国际贸易主要的因素:1.各国家、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
3.人口及劳动条件4.社会经济基础。
地理位置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经济地理位置指某一地理事物与其相邻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政治地理位置指某一地理事物与其相邻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即其周围地区和邻国的政治状况、外交政策、国力强弱等及其对本国的影响。
.新加坡二战前,新加坡只是英国的一个转口贸易基地,主要转口马来西亚的橡胶、锡,泰国的稻米、柚木,印度尼西亚的香料、木材等到世界各地。
二战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最重要的能源,通过发展炼油、造船、电子等加工工业,以及旅游、金融、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很快成为整个东南亚的经济中心。
新加坡发展的区位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马六甲海峡东端,拥有天然良港,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是北半球与南半球、东方与西方的海上十字路口。
(2)海运交通便利,沟通三大洲,连接两大洋,有利于发展船运业和转口贸易,也有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电子产业、旅游产业和加工产业。
(3)环境优美,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花园城市”(4)教育发达,国家极其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地理位置的影响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邻国位置等反面反映出来。
广大中纬度地区因其位置居中,致使这一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贸易等活动都较适宜,是人们生存、发展和交往等的理想环境;濒临海洋还是深居内陆的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发展和贸易交往等亦会产生重要影响。
竺仙如版·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绪言一、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一)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和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综合性(1)同经济学的关系密切(2)同地理学及其某些分支学科联系密切(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地域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地理格局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核心与重点。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世界各国各地区对外贸易的实力对比及其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贸易结构和战略态势。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任务与内容(一)主要研究内容1.对国际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研究各国家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地理环境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及劳动力条件;社会经济基础。
2.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3.对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地区差异和地区格局的研究(二)基本任务国际贸易地理主要有三大任务:文化教育任务,理论研究任务和实践及应用任务。
三、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方法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传统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法、图表法、文献资料法、相关分析和类比法及地图法等,现代方法主要是数理方法、系统方法、计算机方法等。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一、自然地理环境(一)地理位置:所谓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相邻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1.经纬位置:以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交的座标点表示的空间位置叫经纬位置。
经纬位置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纬位置可以影响各国各地区的水分和热量条件,影响了农牧业的生产,从而影响对外贸易中农业生产品的构成和流向。
(2)影响消费市场和商品的包装。
(3)使港口的封冻期长短不一,影响对外贸易运输。
摩尔曼斯克(4)经度位置不同,使各国各地区时间不同。
经度每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2.自然地理位置:以地球表面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表示的空间关系,叫自然地理位置。
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二)2024
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二)引言概述: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国际贸易发展与地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学科,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地理布局、资源分配和区域竞争等问题。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国际贸易地理的相关内容,重点关注其与国家竞争力、区域一体化、贸易模式、技术创新和海运运输等方面的关系。
1. 国际贸易地理与国家竞争力1.1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2 地域优势和地理位置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1.3 地理布局对产业链的影响1.4 国家政策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塑造1.5 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地理中的角色2. 国际贸易地理与区域一体化2.1 区域贸易协定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2.2 区域一体化对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的推动2.3 区域一体化对边境合作和跨境贸易的促进2.4 区域一体化对地区不平衡发展的挑战2.5 区域一体化与国际贸易地理发展的经验教训3. 国际贸易地理与贸易模式3.1 地区特色交易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3.2 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重构对贸易模式的影响3.3 多边贸易体制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塑造3.4 地区分工与分工模式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3.5 资本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地理特征及变化4. 国际贸易地理与技术创新4.1 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地理的推动4.2 技术转移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4.3 技术差距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制约4.4 创新中心与创新网络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塑造4.5 技术演进对贸易模式和区域竞争力的影响5. 国际贸易地理与海运运输5.1 海运运输对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性5.2 比较优势与运输成本对海运贸易的影响5.3 港口和物流中心的地理布局对海运贸易的影响5.4 航线网络与贸易流向的地理关系5.5 航运技术和船舶规模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总结:国际贸易地理作为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学科,深入研究国际贸易发展与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地域优势、区域一体化、贸易模式、技术创新和海运运输等方面对国际贸易地理都有深远的影响。
国际贸易地理
简答题1、国际贸易地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并说明其学科属性及其特点?国际贸易地理学侧重于从地理学的研究角度来分析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空间分布的特征及规律。
国际贸易地理学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学科,该学科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2)地域性(3)动态性(4)社会性2、国际贸易地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哪些?主要有(1)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2)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3)世界主要三大类商品贸易地理(4)国际贸易运输地理(5)中国大陆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地理3、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内容?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候条件,资源条件4、人文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内容?人口因素,民族因素,语言因素,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政治,法律、协议5、经济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内容?经济发展水平、产品结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科学水平结构6、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格局变化有着怎样的影响?(1)地理大发现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和内容(2)地理大发现使区域贸易中心转移(3)地理大发现给国际贸易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大量货币资本、工业原料和劳动力7、地理大发现的诱因?(1)获取更多金银财富(2)原有陆路贸易路线受阻(3)航海技术的成熟8、第一、第二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国际贸易格局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生产部门的地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国际经济贸易联系扩大,地域分工开始形成;促进了国际贸易运输的发展。
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促进了交通运输设备和通讯设备的更新与发展;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
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绪论第一节Ⅰ、国际贸易地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贸易,包括进出口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或地域构成等,都是由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来决定的。
Ⅱ、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综合性2、地域性3、动态性4、社会性第二节Ⅰ、国际地理贸易学研究的内容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经济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世界主要三大类商品贸易地理国际货物运输地理中国大陆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地理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自然地理环境是指所有能够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淡水的作用有航行、灌溉、发电。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环境是在人类自身长期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人口、民族、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政治、法律等因素经济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地理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及其分布、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等经济发展水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备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2、人均国民收入(GNI)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4、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国家类型:一般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科学技术水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2、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各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3、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了世界贸易竞争4、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国际分工由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发展第三章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第一节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产业革命钱的区域贸易中心地理大发现与区域贸易中心转移地理大发现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和内容地理大发现使区域贸易中心转移: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地理大发现给国际贸易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大量货币资本、工业原料和劳动力第二节国际经贸组织全球性国际经贸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区域性国际经贸组织: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第四章世界三大类商品贸易地理第一节世界能源贸易地理1、世界石油贸易地理:世界石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中东、拉丁美洲、北美洲、西欧、非洲、东南亚和中国。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地理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特点,研究国际贸易的地域性、地域差异和空间联系等。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可以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首先,国际贸易地理的分布不均匀,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了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
例如,港口城市香港、新加坡以及荷兰的鹿特丹等都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这些地方因为其良好的海陆交通条件和发展完善的物流和仓储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贸易活动。
其次,国际贸易地理的分布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发达国家往往具备较高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他们往往是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者。
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推向全球市场,并通过贸易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取必要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支持。
此外,国际贸易地理还受到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例如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贸易限制和经济制裁等,会对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古巴和美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贸易禁运,对古巴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地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国际贸易地理的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这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贸易伙伴的选择。
在国际贸易地理中,地理空间的联系和流通的便捷性是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
距离和交通成本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壁垒。
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和地区通常具备更高的贸易活动水平。
例如,欧洲联盟内部国家因为地理距离短、交通便利,形成了高度一体化的贸易体系。
相反,距离遥远的国家之间由于交通成本高昂,贸易活动相对较少。
为了促进和发展国际贸易,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促进国际投资等方式,各国都致力于扩大贸易规模和增加贸易伙伴。
第五章国际贸易地理
新了衰日 理中退本 解国,这 《新中几 论的国年 语希兴反 》望起思 ,。《经 或“论济 许从语为 会中》何 有国热倒 新人,退 的的让, 启角人道 发度们德 。来看为 ”重到何
走进日本武士 文化 感受强 者哲学信仰
进门, 就听见 一声温 柔的招 呼: “您回 来了, 我的主 人。” 两个女 孩面带 微笑地 把我们 引入大 厅
亚洲的人口(2000年)
世界 人口? 60.55亿 亚洲 61% 亚洲 人口? 亚洲人口占 世界人口?
36.8亿 其他大洲
39%
请按人口总量从大到少给各大洲排队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印度
中国
日本
巴基 斯坦
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国
A 亚洲人口主要分布在那里呢?
1、农业 (1) 耕地较少 1999年日本的耕地为487万公顷,都府县每家农户平均拥有的耕 地面积不足1.2公顷,北海道每家农户平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也仅为 16.2公顷,和欧美的大规模经营相差甚远。 (2)耕地利用效率高 谷物大量进行集约化生产。大米1年种植2季。蔬菜等采用塑料 大棚和温室栽培。1998年每公顷谷物的产量达5,849公斤。 (3)农业技术进步 通过保温育苗、品种改良、农药和化肥改良等技术,日本的农 作物亩产量大幅上升,通过塑料大棚、温室技术,使日本的蔬菜1 年四季均可耕种。今后日本还将进一步发展转基因等生物技术, 开发新品种。 (4)肥料和农药使用下降 1997年肥料年度(当年7月至次年6月)日本肥料使用量151万吨。 最近为生产高质米,肥料使用下降。为培植无农药和少农药作物, 农药的使用从1985年开始下降。 (5)农业机械化 战后日本年轻劳动力不足,农业机械化以大米为中心迅速普及。 目前日本大部分农业生产已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大型化和高性 能化不断发展。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简介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指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理分布和相互关系。
它受到各国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交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反映了全球贸易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程度。
主要国际贸易地理格局1. 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组织之一,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
这一地理格局建立了一个较为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促进了北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
2.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EU)是由28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和共同市场政策。
欧洲联盟的形成造成了欧洲地区的贸易一体化和经济合作更加紧密。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和经济发展。
这一地理格局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贸易重要性以及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密切。
4. 中新纽带中新纽带是中国、新加坡和新西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联系。
这一地理格局建立了中国与新加坡、新西兰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并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增长。
5. 中阿贸易合作中阿贸易合作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和合作联盟。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一地理格局促进了两个地区之间经济的融合和合作。
结论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反映了各国贸易联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
各大贸易地理格局的形成,推动了地区内贸易合作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它也为各参与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推动了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了解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对于进行跨国贸易和拓展贸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地理【案例讨论要点解答】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案例讨论要点解答】某年夏季,我国某公司出口一批沥青运往西非,租用了外国商船,沥青包装则采用5层牛皮纸袋。
当商船沿印度洋穿过亚丁湾、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后,沥青逐渐融化。
红海位于干燥炎热的亚热带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围是干旱的荒漠,没有大河流入,主要靠从曼德海峡流经印度洋的海水补给,因此,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很高,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可达32℃ ,含盐度一般都在4%以上,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内海之一。
由于红海气温高,沥青开始融化,并透过纸袋粘在货仓地板上。
该商船顺序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大西洋后,沿途气温有所下降,使粘在货仓地板上的沥青又凝固起来。
结果到目的港后,卸货十分困难,清理打扫船舱更困难,最后结算,卖沥青赚来的外汇用于洗舱费还不够。
问题:为什么我国公司会得不偿失?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将如何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运输?如果由你来运输沥青到西非,你将如何安排?要点解答:显然,我国公司在安排此单运输时,忽略了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以及对贸易运输和商品质量的影响。
所以损失是必然的。
气候变化会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例如,商品输往冬季气候寒冷的国家或地区,储存、包装、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冻;而易腐烂、霉变的商品在输往气温高、降水多的国家时,则要注意防腐、防霉和防雨。
其实,此单运输中有三个关键要素要统筹考虑:气候变化、商品质量特性及包装、运输工具。
考虑的沥青的质量特性,如果是在冬季运输,自然不会有问题;如果是在夏季运输,从我国通过传统海运运往西非,那么就要首先设计好包装,最好使用桶装,而不应是纸袋包装;如果包装无法改变,就要选择好路线与运输工具,最好通过陆运运往西欧或南欧,再转海运运往西非。
第六章世界石油及大宗农矿原料贸易地理【案例讨论要点解答】我国加入WTO后,粮食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同时在立足粮食自给的基础上,也多了一种通过贸易方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备选政策方案。
那么,国际市场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的空间有多大,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贸易量大致上是2亿吨或者更少些,这个数量基本上只是为了满足具有购买力的那些粮食进口国的有效需求,而不是为了解决世界的缺粮或饥饿问题。
因为农场主明白:世界市场上粮价不景气的时候,多生产粮食是不合算的。
换言之,现有粮食可以保障粮食安全。
但是,这并不等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习题要点解答】1.如何理解国际贸易地理的区域性与综合性?答:区域性与综合性是地理学的基本属性,区域观点和综合观点是地理学的灵魂、根本的观点和传统的思想与方法。
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际贸易地理学最大的特点也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国际间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都需要在一定空间(地域)上进行,并始终在空间与时间的相统一中表现出来。
国际贸易具有严格的区域性,其进出口商品结构与价格结构等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国际贸易所依托的区位优势、口岸、通道、腹地深受不同国家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域内和域际所形成的独特而复杂的社会经济地域系统,使国际贸易展现出不同的时空结构。
区域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出发点,国际贸易地理主要是研究商品交换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运输条件、贸易活动的区域特点及其国际贸易形成发展变化的原因、过程和规律,因此把区域观点和相关理论落实到国际贸易主要地域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分布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的经贸现状和未来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必须是综合性的,这种综合研究有别于其它学科,它是以区域为依托和出发点的,是一种区域性的综合研究。
首先,国际贸易地理学的边缘科学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诸条件进行综合,即对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进行综合;其次,国际贸易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再次,国际贸易地理学具有历史性或发展性,要求对商品交换地域分布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2.为什么说国际贸易地理学是边远学科?(见教材第10页本章小结)3.国际贸易地理学阐述的主要内容包含哪几个方面?(1)对影响国际贸易空间分布和格局的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变化。
(2)分析世界各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产业部门的构成与其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及主要经贸活动的关系。
(3)分析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空间格局、地区差异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研究国际贸易地理问题可以采取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有哪些?答:一是地图法,即用地图表示研究对象并作出分析,从地图上形象地认识和理解相关地理事物;二是综合分析法,也称系统分析法,即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系统性,将有关地理事物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历史和现实、时间和空间、自然和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获得其形成、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三是对比法,也称比较法,即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但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类和比较,确定它们相同相异之点,分析它们之间的共性及差异性,并认识这些共性或差异性的形成原因和规律,以揭示事物本质。
进行国际贸易地理问题研究也可运用经济分析中的其他一些方法,例如:统计图表法、归纳法、演绎法、抽象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习题要点解答】1.阐述濒临海洋还是深居内陆对一个国家外经贸活动的影响。
答:沿海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岛国)与内陆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边远偏僻山区)相比,经济地理环境、交通运输和出海口等条件大不一样,使这些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内部,经贸发展状况形成明显的差异。
沿海国家和地区一般发展较快,往往率先成为经贸发达地区;而内陆国家和地区则发展较慢,往往是比较闭塞和落后的地区。
地球上有20多个内陆国家,除欧洲的8个属于发达国家外,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
位处欧洲的内陆国家之所以会比较发达,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较早,现代化铁路、内河航运与航空运输等交通方便以及经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较好紧密相关。
其他广大内陆国家之所以较贫困,经贸活动不够发达,有其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等复杂原因,而距离海洋较远,没有方便的出海口这一重要地理环境因素,也是严重影响它们经贸发展的带根本性的共同原因。
海运是当今国际经济贸易活动联系的主要手段,内陆国家只有取得通畅的出海口才有发展经济、繁荣贸易的现实可能,而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与邻近的海运便利、经济又较发达的国家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
2.为什么说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答:战后,由于石油取代了煤炭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从而促进了西亚石油的大规模开发,加上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使马六甲海峡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运通道,而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变得十分优越。
大量船舶过往、停靠及供养补给、维修保养,使其成为周围地区与国家的物资转运点或集散中心。
新加坡政府及时利用了这一有利条件,迅速发展了以炼油、修造船、电子等为主的加工工业和旅游、金融、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经过仅仅经过二十多年就改变了落后面貌,成为世界瞩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正像前总理李光耀指出的那样,新加坡处于主要交通中心,是北半球与南半球、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十字路口,这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举例说明地形条件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答: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例如,内陆地区运河的开凿可以满足交通运输和航运上的需要,对于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往往有着积极的贡献。
我国近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曾对南北物资的交流起过积极的作用,目前仍是北煤南运、南粮北调的重要通道。
前苏联通过白海、波罗的海、里海、亚速海和黑海的水系连接起来形成的“五海通航”,美国和加拿大将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沟通后的内陆水道网,以及西欧莱因、马斯、谢尔德、塞纳等水系通过总长达12000多公里运河组成的国际内河航道网均对国际间经贸往来的影响举足轻重。
4.举例说明灾害性天气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答:灾害性天气常常使工农业减产,交通中断,对于生产活动、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等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更为直接和严重。
例如,一些外贸船只往往因风暴袭击而被迫停航,如果不掌握气象资料,贸然远航,船舶很可能会被风浪浸没,造成惨重的损失。
1972年,由于气候异常,南美秘鲁沙丁鱼的捕获量减少2/3,致使当作饲料的鱼粉锐减。
与此同时,印度和西非的花生,前苏联的向日葵等,也因天旱而大量减产,致使能当饲料的大豆价格成倍上涨,由此引起了世界饲料与谷物市场的供求矛盾和国际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大。
5.伊斯兰教有哪些习俗直接影响国际贸易活动?答:例如,伊斯兰教徒禁止饮酒及一切含有酒精的食品,因此与酒有关的商品就属于禁止贸易的商品;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及一切形状怪异的动物(如蛇、龙虾等)、自死的动物和动物的血和内脏,允许食用的牛、羊等动物也需由阿訇宰杀,其他异教徒宰杀的是禁止食用的。
因此,出口到伊斯兰教国家的动物产品,应严格遵循有关规定;伊斯兰教徒只崇拜真主“安拉”,其他具有“偶像”意义、供人崇拜、可以取代真主地位的物品,都禁止使用或输入;伊斯兰教徒在斋月期间,白天禁食、禁水、禁止一切娱乐,因此斋月期间不宜进行商务交往活动。
如在此期间访问伊斯兰国家也应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避免公开的娱乐和铺张的饮食。
6.举例说明不同国家的居民对花卉、颜色、商标等的不同爱好以及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略)7.转基因技术是“创造性毁灭力量”吗?为什么?答:是。
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必然会带来一场革命。
尽管市场上仍然是天然食品占据统治地位,但转基因食品在农场与超市的出现已越来越普遍,逐步改善与代替了许多传统的天然食品。
转基因技术在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方面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这对于一些面临食品严重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1998年以来,我国从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进口的大豆、油菜籽等主要作物及其初级加工品的数量持续大幅上升。
我国目前从美国、阿根廷等国大量进口廉价的转基因大豆用来加工大豆油,几乎完全取代了我国传统的国产原料大豆油。
8.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略)9.我国的对外政策怎样直接影响外经贸活动?答:我国的对外政策直接影响经贸活动。
1950—1960年,我国在政治上倾向于前苏联,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成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对外经贸活动很少,对外贸易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
1978年以后,党和国家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利用外资,努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使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对外贸易也出现了蓬勃开展、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使我国很快成为世界新兴市场,随之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也极迅速地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