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教材

合集下载

齿轮油泵课程设计

齿轮油泵课程设计

学号06101425成绩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工程图学综合实践》设计名称齿轮油泵拆装测绘设计时间 2011年10-12月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 14班姓名陈振明指导教师邓宝清2011 年 12 月12 日目录一、任务 (3)(一)本次课程设计内容 (3)(二)齿轮油泵简介 (3)(三)实际分配任务 (4)二、进度表 (5)三、课程设计过程 (5)(一)拆装与测绘 (5)(二)建模 (6)(三)装配与爆炸 (10)(四)绘制零件图 (13)(五)绘制装配图 (13)四、本次课程设计的感受 (13)附表 (14)附图 (155)主要参考文献 (21)一、任务(一)本次课程设计内容:齿轮油泵的拆装、测绘、建模及工程图绘制。

(二)齿轮油泵简介1.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齿轮泵是用两个齿轮互啮转动来工作,对介质要求不高。

一般的压力在6Mpa以下,流量较大。

齿轮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

右边为吸入腔,左边为排出腔,齿轮油泵在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轮从啮合到脱开时在吸入侧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

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形成高压液体并经泵排出口排出泵外。

图1 工作原理图2齿轮油泵在正常工作时,具有一定的油压范围,为使工作油压不超过该额定压力,一般在泵盖上都有限压阀装置,它由螺塞、小垫片、弹簧、钢珠定位圈和钢珠组成。

当油压超过额定压力时,高油压就克服弹簧压力,将钢珠阀门顶开,使润滑油自压油腔流回吸油腔,以保证整个润滑系统安全工作。

其他零件,如填料、垫片、小垫片等起密封防漏作用。

垫片的厚度大小不同,可以调节齿轮两侧面间隙的大小。

2.齿轮油泵的说明本课程设计中所用到的齿轮油泵型号为CB-B2.5,是一种无侧板、三片式结构的外啮合低压齿轮油泵,它没有径向平衡结构和轴向间隙补偿装置,依靠间隙密封原理工作。

外啮合齿轮泵--课件

外啮合齿轮泵--课件
外啮合齿轮泵
目录
一、工作原理
二、排量和流量计算
三、结构特点和优缺点
四、提高压力的措施
1
一、工作原理
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都是依靠密封容积变化的原理来进行工作
基本要素 1) 具有若干个密封且又可周期性变化的空间 2) 油箱内液体的绝对压力必须恒等于或大于大气压力 3) 具有相应的配流机构
2
一、工作原理
3
二、排量和流量计算
1、概念 1) 排量V 液压泵每转一周,由其密封容积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出排出液体的体积
2) 理论流量
qt 理论流量是指在不考虑泄露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液体体积
qt Vn
n 为主轴转速 式中, V 为液压泵的排量,
2、外啮合齿轮排量计算 假设 齿槽容积=轮齿体积,则 排量=齿槽容积+轮齿体积 即相当于有效齿高和齿宽所构成的平面所扫过的环形体积, 则
10
三、结构特点和优缺点
4、优缺点 优点:
结构简单
尺寸和质量小 制造方便,价格低廉,工作可靠 自吸能力强
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容易维护
缺点 承受不平衡径向力 磨损严重、泄漏大
工作压力受限
流量脉动和噪声大 排量不可调
11
四、提高压力的措施
要提高齿轮泵的压力,就要减少油泵的泄漏量,因此高压力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减少端 面泄漏 端面间隙自动补偿法: 在齿轮和端盖之间增加一个补偿零件,如浮动轴套或浮动侧板,在浮动零件的背面引 入压力油,让作用在背面的压力稍大于正面的液压力,使补偿零件始终贴紧齿轮端面, 减少端面泄漏,达到提高压力的目的
但实际因此侧间隙甚小,因此将卸荷槽向吸油腔放心 偏移一段距离,如图e)所示,使a<b

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

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
板书过程
石蜡式节温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石蜡式节温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二、大、小循环路线
预期效果
本次课整个授课过程,突出知识重点,关于知识难点,通过通俗讲解,运用多媒体、实物动画形象地演示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使学生对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举例法、讲授法、演示法、媒体教学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回顾知识
(运用蓝墨云班课)
讲授新知
授课教师
课题名称
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
授课学科
汽车发动机
构造与维修
授课年级、
班级
汽修大一
授课地点
汽车实
训教室
课时
4学时Biblioteka 72学校课程类型
理实一体化
使用教材
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会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卸压槽
三、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
真空吸油,高压泵油
容积增大,压力减小,形成真空,进行吸油。
容积减小,压力增大,进行泵油
1、自评(课堂评价表)
考核内容
见解
1,学到了什么

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讲解

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讲解

编号: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指导教师孙秀云学生姓名吴连增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单位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盖章)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日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4年03月20日目录摘要及关键词 (1)1引言 (1)1.1简介 (1)1.2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1)1.3齿轮泵结构分析 (2)1.4齿轮泵的流量计算 (4)2齿轮油泵各组成零件的选材分析 (4)2.1材料的选择原则 (5)2.2材料的选择方法 (5)3产品重要零件AutoCAD绘图 (7)3.1绘制主动齿轮零件图 (7)3.2表面粗糙度的选定 (9)3.3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9)3.4零件的热处理 (11)4齿轮泵零件图 (12)5总结 (13)参考文献 (14)谢辞 (15)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吴连增(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山东德州253000)摘要: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它靠一对齿轮的进入和脱离啮合完成吸油和压油,在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且都存在漏油现象。

在对该泵基本参数的研究上,对齿轮、泵体和前后盖进行优化设计,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困油现象会引起齿轮泵强烈的震动和噪声,大大缩减了外啮合齿轮泵的使用寿命,解决困油问题的方法是开卸荷槽。

关键词:外啮合;齿轮;泵体;困油现象1引言1.1简介齿轮泵是在工业应用中运用极其广泛的重要装置之一,尤其是在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能好、耐污染、使用可靠、寿命较长、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但同时齿轮泵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困油现象比较严重、流量和压力脉动较大、径向力不平衡、泄漏大、噪声高及易产生气穴等缺点,这些特性和缺点都直接影响着齿轮泵的质量。

随着齿轮泵在高温、高压、大排量、低流量脉动、低噪音等方面发展及应用,对齿轮泵的特性研究及提高齿轮泵的安全和效率已成为国内外深入研究的课题。

CB-B6型外啮合齿轮泵齿轮副全参数设计及其绘制(唐柑培)

CB-B6型外啮合齿轮泵齿轮副全参数设计及其绘制(唐柑培)

机械原理综合实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 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班级: 2013 级材料一班班学号: 201310112113学生: 唐柑培指导教师: 李玉龙起止日期: 2015 年 5 月 11 日至2015 年 5月 22 日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原理】综合实训课程任务书目录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二、电机型号以及减速装置的选型········三、齿轮副参数的确定··············四、齿轮绘制·················五、设计小结·················六、参考文献················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外啮合齿轮泵简介图 1 是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

由图可见,这种泵的壳体内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

由于齿轮端面与壳体端盖之间的缝隙很小,齿轮齿顶与壳体内表面的间隙也很小,因此可以看成将齿轮泵壳体内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容腔。

新型外啮合齿轮泵优化设计

新型外啮合齿轮泵优化设计

新型外啮合齿轮泵优化设计摘要: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应用于机械行业的液压元件,其结构简单、体小量轻、能够适用于多种工况,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机械产品。

齿轮泵的设计,先进行性能参数的分析,再制定设计方案。

设计包括了齿轮的设计与校核、轴的设计与校核、泵体的结构设计与校核、进出口油孔的设计、卸荷槽的设计等。

初定设计数据,并完成校核后,在满足性能参数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液压元件;齿轮设计;轴的设计;第1章绪论1.1研发背景及意义齿轮泵结构简单、噪声低、输油平稳、自吸性能好、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1]。

广泛使用于机床低压液压传动系统和大型机械设备中稀油站的供油和冷却系统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齿轮泵按啮合方式的不同,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在实际应用中以外啮合齿轮泵应用较为广泛。

[2]但是,由于齿轮泵目前采用的结构的存在一定的问题,会造成困油、抽空、噪声大等问题存在,限制了外啮合齿轮泵的应用范围,基于这一现状提出了本课题。

由于这种结构特点造成了齿轮泵有上文中提到的一些不足,所以齿轮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五个方面:1.齿轮参数及泵体结构的优化设计2.困油冲击及卸荷措施3.齿轮泵噪声的控制技术4.齿轮泵高压化的研究5.齿轮泵的变量方法研究[3]1.2 外啮合齿轮泵基本设计思路设计齿轮泵,可按照下列思路进行:1.确定性能参数2.确定齿轮参数3.设计泵的结构设计齿轮泵时,应该在保证所需性能和寿命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尺寸小、重量轻、制造容易、成本低,以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第2章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计算2.1 引言由于本课题属于一种创新设计,经综合对比分析,最终采用如下几方面的分析计算设计:(1)性能参数的分析确定;(2)齿轮结构的设计计算;(3)轴的设计计算;(4)泵体结构的设计计算与确定[5]。

2.2 性能参数的分析确定外啮合齿轮泵额定压力:△p =12.5MPa;额定转速:n=1450r/min;公称排量:q =63mL/r。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说明书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说明书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说明书题目: 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设计姓名:专业: 交通运输学号: 200934011指导教师: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0一三年五月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设计目录摘要 (I)Abstract ........................................................... ................ II 1绪论 ..................................................................... . (1)1.1 研发背景及意义 (1)1.2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1.3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3)1.4外啮合齿轮泵基本设计思路及关键技术 (3)2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 (5)2.1 齿轮的设计计算 (5)2.2 轴的设计与校核 (7)2.2.1(齿轮泵的径向力 (7)2.2.2减小径向力和提高齿轮轴轴颈及轴承负载能力的措施 (8)2.2.3 轴的设计与校核 (8)2.3 卸荷槽尺寸设计计算 (11)2.3.1 困油现象的产生及危害 (11)2.3.2 消除困油危害的方法 (13)2.3.3 卸荷槽尺寸计算 (15)2.4 进、出油口尺寸设计 (17)2.5 选轴承 ....................................................................172.6 键的选择与校核 (17)2.7 连接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18)2.8 泵体壁厚的选择与校核 .................................................... 18 总结 ..................................................................... .... 19 致谢 ..................................................................... .... 20 参考文献 ...................................................................22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设计摘要(想要此课题的CAD装配图与零件图与本人联系qq:994166684,保证你的毕业设计过关)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它靠一对齿轮的进入和脱离啮合完成吸油和压油,且均存在泄漏现象、困油现象以及噪声和振动。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说明书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2016 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题目: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所在系(教研室):摘要外啮合齿轮泵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泵体、泵盖和安全阀等组成。

泵体、泵盖和齿轮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室。

两个齿轮的轮轴分别装在两泵盖上的轴承孔内,主动齿轮轴伸出泵体,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外啮合齿轮泵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工作可靠、应用范围广。

近期对机械行业中外啮合齿轮泵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机械行业中外啮合齿轮泵的使用非常广泛。

自然而然它们的安装和制造的要求也有一定的要求。

传统的钻泥浆泵的传动效率不高,维修困难。

所以设计一个专用的外啮合齿轮泵势在必行。

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的是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中所必须的理论计算和相关强度校验,该外啮合齿轮泵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并且安全系数高,运行平稳。

本次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提升了该设备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体现了机械工业重要性这一核心价值。

关键词:外啮合齿轮泵;齿轮;效率;高效AbstractExternal gear pump mainly consists of driving gear, driven gear, pump body, pump cover and safety valve and so on. The pump body, pump cover and the gear form the seal space is the gear pump's studio. The two gear wheel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bearing hole of the two pump cover, and the driving gear shaft extends out of the pump body and is driven by the motor to rotate. The external gear pump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ight weight, low cost, reliable operation and wide application range.Recently, the us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gear pumps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has been investigated, found in the mechanical industry, the us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meshing gear pump is very wide. Naturally their installation and 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 also have a certain requirement. Traditional drilling mud pump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s not high, maintenance difficulti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 special external gear pump. The graduation design topic is the design of external gear pump. Outer engaged gear pump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main parts design must have the theoretic calculation and strength check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of the outer engaged gear pump is efficient, economic, and high safety factor, smooth operation. This design to a certain extent greatly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qui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reflec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re value of the mechanical industry.Key words: external gear pump; gear; efficiency; high efficiency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4)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1.2 外啮合齿轮泵的发展现状 (6)第二章外啮合齿轮泵总体结构的设计 (7)2.1 外啮合齿轮泵的总体方案图 (8)2.2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9)第三章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计算 (10)3.1电机的选型计算 (11)3.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1)3.3传动轴的设计计算 (11)第四章各主要零部件强度的校核 (18)4.1轴承强度的校核与计算 (18)4.2齿轮强度的校核计算 (20)第五章外啮合齿轮泵中主要零件的三维建模 (24)5.1前盖的三维建模 (26)5.2后盖的三维建模 (28)5.3传动齿轮的三维建模 (25)5.4外啮合齿轮泵的三维建模 (26)结论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第一章绪论1.1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经远远超越个人掌握所有,一些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发动机外啮合齿轮机油泵设计

发动机外啮合齿轮机油泵设计

目录1 绪论 (1)1.1机油泵概述 (1)1.2国内外汽车机油泵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1)1.2.1 国内外汽车机油泵发展现状 (1)1.2.2 国内外汽车机油泵发展趋势 (2)1.3课题提出的目的及意义 (3)2 机油泵的工作原理及其整体的结构设计 (3)2.1 汽车机油泵的分类及方案选型比较 (3)2.1.1机油泵的分类 (3)2.1.2方案选型比较 (4)2.2汽车齿轮式机油泵的结构 (4)2.3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5)2.4 齿轮泵的总体结构设计 (6)2.4.1 轴的选择 (6)2.4.2 轴的校核 (7)2.4.3 齿轮泵内两个相啮合齿轮的校核 (8)3. 齿轮泵的主要零部件造型设计及总体装配图 (9)3.1机油泵零件造型设计 (9)3.2 机油泵的总体装配设计 (9)4 总结 (10)参考文献 (11)Abstract (12)谢辞 (13)发动机外啮合齿轮机油泵设计(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山东德州 253023)摘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通过减小外啮合齿轮泵的径向力从而提高外啮合齿轮机油泵的性能。

为减小外啮合齿轮泵的径向力,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变位齿轮,此种方法对轴和轴承的性能需求较高。

通过研究发现马自达6轿车L3型发动机机油泵在低转速、小功率运行的工况下,容易出现油压偏低、油量偏小的现象,本设计通过采用机油泵增大模数、减少齿轮齿数的方法,对机油泵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

从而提高机油泵的操作性、可靠性、使用寿命以及机油泵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齿轮式机油泵;操作可靠性;功能需求;径向力1 绪论1.1机油泵概述机油泵对国内工程和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工业工程的发展规模逐渐增大,这些使机油泵在各行各业的生产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无论是工业还是工程,对机油泵的需求增大,对机油泵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机油泵总体效率对与当前发展有一定的制约。

机油泵的工作效率、质量以及可靠性等方面亟待改善。

课程设计齿轮油泵

课程设计齿轮油泵

课程设计齿轮油泵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齿轮油泵的结构、原理和维护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识记其主要结构部件,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描述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识别并解释齿轮油泵的主要结构部件。

•说明齿轮油泵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能够使用专业工具对齿轮油泵进行基本的维护。

•能够根据工作情况判断齿轮油泵的故障并进行初步的诊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设备的敬畏之心,提高他们对设备维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共进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齿轮油泵的基本原理、结构部件及其功能、维护方法与故障诊断。

1.齿轮油泵的基本原理:介绍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包括泵腔、齿轮、轴承等主要部分的工作方式。

2.结构部件及其功能:详细讲解齿轮油泵的各个结构部件,如泵体、叶轮、轴承、密封装置等,并阐述其功能和作用。

3.维护方法与故障诊断:教授齿轮油泵的维护方法,包括日常检查、润滑、更换密封件等;同时,介绍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齿轮油泵的基本原理、结构部件及其功能、维护方法与故障诊断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齿轮油泵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齿轮油泵的拆装实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齿轮油泵的结构和维护方法。

4.讨论法:鼓励学生就齿轮油泵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齿轮油泵维修手册》等专业教材。

2.参考书:提供与齿轮油泵相关的专业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外啮合齿轮泵

外啮合齿轮泵
学习 任高务速7断路CB器G典单型联结外构啮和合主齿要轮部泵件的构造与拆装

灭弧罩
1 上变流装置 2 顶板 3 螺杆 4 去离子器
5 灭弧罩板 9 平垫圈 6 变流装置 10 连接 7 黑头螺母 (1.5 Nm) 8 六角螺母 (2.2 Nm)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
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示范教材
学习任务7 6C.B2G单牵联引外啮及合控齿制轮泵系的统构检造与修拆装 二)高速断路器检修
1 上部连接 2 动触点 3 下部连接 4 构架 5 叉杆
6 销座
11 沉头螺钉
7 导向组件 12 左连接
8 连接
13 螺母
9 防护扭矩螺母 (8 Nm)
10 双头螺栓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
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示范教材
学习 任高务速7断路CB器G典单型联结外构啮和合主齿要轮部泵件的构造与拆装

脱扣装置
建议课时:4课时


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示范教材
学习任务7 CBG单联外啮合齿轮泵的构造与拆装
任务描述
国产装载机的主泵一般是CBG外啮合齿轮泵,现在有一台装 载机,发现主泵漏油,压力不够,怀疑是主泵的密封圈坏了,主 泵已经从整机上吊卸下来了,现在,请你打开这个泵,检查一下 密封圈是否坏了。


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示范教材
对机械联锁机构进行润滑,正常情况 下润滑能延长高速开关寿命,润滑脂 应是专用油脂,不准有其他油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
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示范教材
学习任务7 6C.B2G单牵联引外啮及合控齿制轮泵系的统构检造与修拆装 二)高速断路器检修
2. 动、静触点检查

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

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

图 1 是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

由图可见,这种泵的壳体内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

由于齿轮端面与壳体端盖之间的缝隙很小,齿轮齿顶与壳体内表面的间隙也很小,因此可以看成将齿轮泵壳体内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容腔。

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侧的齿轮逐渐脱离啮合,露出齿间。

因此这一侧的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泵的吸油口进入这个腔体,因此这个容腔称为吸油腔。

随着齿轮的转动,每个齿间中的油液从右侧被带到了左侧。

在左侧的密封容腔中,轮齿逐渐进入啮合,使左侧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减小,把齿间的油液从压油口挤压输出的容腔称为压油腔。

当齿轮泵不断地旋转时,齿轮泵的吸、压油口不断地吸油和压油,实现了向液压系统输送油液的过程。

在齿轮泵中,吸油区和压油区由相互啮合的轮齿和泵体分隔开来,因此没有单独的配油机构。

齿轮泵是容积式回转泵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齿轮泵具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齿轮(主动轮)固定在主动轴上,齿轮泵的轴一端伸出壳外由原动机驱动,齿轮泵的另一个齿轮(从动轮)装在另一个轴上,齿轮泵的齿轮旋转时,液体沿吸油管进入到吸入空间,沿上下壳壁被两个齿轮分别挤压到排出空间汇合(齿与齿啮合前),然后进入压油管排出。

齿轮泵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

但与其他类型泵比较,有效率低、振动大、噪音大和易磨损的缺点。

齿轮泵适合于输送黏稠液体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设计齿轮泵时,应该在保证所需性能和寿命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尺寸小、重量轻、制造容易、成本低,以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我们已知某润滑油泵工作压差p ∆=70(bar )和排量q=62582(ml/r)用Y132S-4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带动油泵的正常工作。

一.定刀具角n a 和齿顶高系数o f采用标准刀具, 20=n a ,齿顶高系数1=o f二.选齿数Z排量与齿数,查资料《液压文件》中查得)/(10232r ml B Zm q -⨯=π(1-1)考虑到实际上齿间的容积比轮齿的有效体积稍大,所以齿轮泵的理论排量应比按式(1-1)计算的值大一些,并且齿数越少差值越大。

齿轮泵课程设计---外啮合直齿轮泵

齿轮泵课程设计---外啮合直齿轮泵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外啮合直齿轮泵工作条件:使用年限15年(每年工作300天),工作为二班工作制。

原始数据:理论排量:125ml/r;额定压力:6.3MPa;工作介质轴承油:220smm/2注意事项:课程设计任务书:1)测绘一套相近部件或产品,完成测绘图;2)根据给定要求设计齿轮泵,完成一套齿轮泵装配图和全部非标零件图;3)完成全部零件三维实体造型,并进行数字装配;4)完成齿轮泵标准件的计算选型5)完成齿轮泵非标零件精度设计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约7000字)。

)(8.18921aEMPZ=图2.1弯曲疲劳寿命系数弯曲疲劳强度寿命系数FNK7.选取载荷系数 1.3K=8.齿宽系数dϕ的选择1d db=ϕ1.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对一般的齿轮传动,因绝对尺寸,齿面粗糙度,圆周速度及润滑等对实际所用齿轮的疲劳极限影响不大,通常不予以考虑,故只需考虑应力循环次数对疲劳极限的影响即可。

齿轮的许用应力按下式计算[]SlimσσNK=S——疲劳强度安全系数。

对解除疲劳强度计算,由于点蚀破坏发生后只引起噪声,振动增大,并不立即导致不能继续工作的后果,故可取1SSH==。

但对于弯曲疲劳强度来说,如果一旦发生断齿,就会引起严重事故,因此在进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时取1.5~1.25SSF==。

NK——寿命系数。

弯曲疲劳寿命系数FNK查图1。

循环次数N的计算方法是:设n为齿轮的转速(单位是r/min);j为齿轮每转一圈,同一齿面啮合次数;h L为齿轮的工作寿命(单位为h),则齿轮的工作应力循环次数N按下式计算:hnjL60N=齿轮校核《机械设计》P219(16)计算润滑油温升按润滑油密度3/kg 900m =ρ,取比热容)/(1800C kg J c ⋅=,表面传热系数)/(802C m W s ⋅=α,由式C vBd q c p f t s οπψνπαψρψ226.2289.200125.08011.09001800103.6)00125.000275.0()(6=⨯⨯+⨯⨯⨯⨯=+⎪⎪⎭⎫ ⎝⎛=∆(17)计算润滑油入口温度由式C 887.83C 2226.22502t i οο=-=∆-=t t m因一般取,4035t C m -=故上述入口温度适合。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说明书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说明书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说明书题目: 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设计姓名:专业: 交通运输学号: 200934011指导教师: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0一三年五月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设计目录摘要 (I)Abstract ........................................................... ................ II 1绪论 ..................................................................... . (1)1.1 研发背景及意义 (1)1.2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1.3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3)1.4外啮合齿轮泵基本设计思路及关键技术 (3)2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 (5)2.1 齿轮的设计计算 (5)2.2 轴的设计与校核 (7)2.2.1(齿轮泵的径向力 (7)2.2.2减小径向力和提高齿轮轴轴颈及轴承负载能力的措施 (8)2.2.3 轴的设计与校核 (8)2.3 卸荷槽尺寸设计计算 (11)2.3.1 困油现象的产生及危害 (11)2.3.2 消除困油危害的方法 (13)2.3.3 卸荷槽尺寸计算 (15)2.4 进、出油口尺寸设计 (17)2.5 选轴承 ....................................................................172.6 键的选择与校核 (17)2.7 连接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18)2.8 泵体壁厚的选择与校核 .................................................... 18 总结 ..................................................................... .... 19 致谢 ..................................................................... .... 20 参考文献 ...................................................................22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设计摘要(想要此课题的CAD装配图与零件图与本人联系qq:994166684,保证你的毕业设计过关)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它靠一对齿轮的进入和脱离啮合完成吸油和压油,且均存在泄漏现象、困油现象以及噪声和振动。

外啮合齿轮泵

外啮合齿轮泵
载越大,泵口的压力越高。 最高压力,是泵在超载时,按照试验标准规定,允许
短暂运行的最高压力。


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示范教材
学习任务7 CBG单联外啮合齿轮泵的构造与拆装
(2)排量与流量。 所谓泵的排量是指泵转一圈所排出的液体的体积,用字母q表示。排
量取决于泵本身的结构,泵是变量泵还是定量泵,取决于排量,而不是取 决于流量。
( 4)开式系统中油箱要与大气相通。


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示范教材
学习任务7 CBG单联外啮合齿轮泵的构造与拆装
2.液压泵的分类 (1)按结构分类。
外啮合齿轮泵
内啮合齿轮泵


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示范教材
学习任务7 CBG单联外啮合齿轮泵的构造与拆装
单作用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
直轴式轴向柱塞泵

斜轴式轴向柱塞泵
8-16MPa 中高压泵
16-32MPa 高压泵
>32MPa 超高压泵
目前国产泵以低压泵、中压泵、中高压泵为主,高压泵相对较少,高压泵 基本以进口为主。


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示范教材
学习任务7 CBG单联外啮合齿轮泵的构造与拆装
二、任务实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准备工作 (1)布置并准备拆装工作台及拆装工具各4台套。
泵的流量有额定流量、理论流量以及实际流量。 额定流量qn:指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如额 定压力和额定转速下)必须保证的流量。 理论流量qt:按照试验标准规定必须保证的输出流量 实际流量q:实际工作时输出的流量,由于泵内部泄漏的存在,实 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
液压泵的图形符号

齿轮油泵设计课程设计

齿轮油泵设计课程设计
料选择和性能
成本评价:包括材料成 本、制造成本、维护成
本等
用户体验评价:包括操 作简便性、维护方便性

环保性评价:包括噪音、 振动、排放等
设计总结和展望
设计目标:提 高齿轮油泵的 性能和可靠性
设计方法:采 用先进的设计
理论和方法
设计成果:成 功设计出一款 高性能、高可 靠性的齿轮油

设计经验:总 结了设计过程 中的经验和教
提高团队合作和 沟通能力
齿轮油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 骤
设计原则
安全性:确保油泵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危险 效率性:提高油泵的输送效率,降低能耗 可靠性:保证油泵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稳定 经济性:降低油泵的制造和维护成本 环保性:减少油泵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环保要求 创新性: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油泵的性能和寿命
齿轮油泵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 和要求
课程设计的目的
掌握齿轮油泵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要求
掌握齿轮油泵设 计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熟悉齿轮油泵设 计的相关标准和 规范
具备独立完成齿 轮油泵设计的能 力
齿轮油泵设计课程设计
汇报人:
齿轮油泵设计概述 齿轮油泵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齿轮油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齿轮油泵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齿轮油泵设计的实践和应用 齿轮油泵设计的评价和总结
齿轮油泵设计概述
齿轮油泵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齿轮油泵是 一种通过齿轮啮合 来输送液体的机械 设备
作用:用于输送各 种液体,如润滑油、 液压油等,广泛应 用于机械、化工、 石油等行业
添加标题

齿轮油泵综合课程设计

齿轮油泵综合课程设计

齿轮油泵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齿轮油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齿轮油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如排量、扬程、效率等,并了解其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齿轮油泵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齿轮油泵的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齿轮油泵零件的绘制,并进行组装。

2. 学生能够利用仿真软件对齿轮油泵进行性能分析,提出优化方案。

3. 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齿轮油泵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对机械工程学科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齿轮油泵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工程制图能力,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齿轮油泵的设计、制作和性能测试,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齿轮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齿轮油泵的基本结构,包括齿轮、泵体、泵盖、轴等部分,讲解其工作原理和流体力学基础。

教材章节:第二章 齿轮泵2. 齿轮油泵性能参数及计算:讲解排量、扬程、效率等性能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分析影响齿轮油泵性能的因素。

教材章节:第三章 齿轮泵性能参数3. 齿轮油泵设计方法:介绍齿轮油泵的设计步骤,包括选型、计算、绘制图纸等,讲解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章节:第四章 齿轮泵设计4. CAD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齿轮油泵零件的绘制和组装,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械设计CAD5. 仿真软件应用:介绍仿真软件在齿轮油泵性能分析中的应用,指导学生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

齿轮泵设计的书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齿轮泵设计的书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齿轮泵设计的书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齿轮泵设计是指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和工程实践经验,以满足特定工况下流体输送需求的目标为导向,设计合理的齿轮泵结构和参数的过程。

齿轮泵作为一种常见的正位移泵,由齿轮、壳体、进出口等部分组成,通过齿轮的相互啮合运动将流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

齿轮泵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高效率、低噪声、长寿命和稳定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流量要求、压力要求、速度范围、温度范围、液体特性等因素,并合理选择齿轮材料、密封结构、润滑方式和附件配置等。

齿轮泵设计的关键点包括齿轮副的选择、壳体结构设计、轴承选型、密封设计以及润滑方式等。

在齿轮副的选择中,需要考虑齿轮的模数、齿数、齿宽、齿面硬度等参数,以及齿轮副的啮合几何特性和传动比。

壳体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壳体的强度、刚度和加工工艺等因素。

轴承选型需要考虑负载、转速、摩擦损失和寿命等指标。

密封设计需要保证泵内外介质的有效隔离,防止泄漏和污染。

润滑方式选择要考虑摩擦减少、降低温升和延长轴承寿命等要求。

总之,齿轮泵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提高齿轮泵的性能和可靠性。

只有深入理解齿轮泵设计的要点和原理,才能为实际工程中的齿轮泵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篇长文将按照以下章节进行展开:1. 引言:在引言部分,将对齿轮泵设计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 正文: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齿轮泵设计的要点。

在2.1小节中,将详细介绍齿轮泵设计的第一个要点,并提供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案例。

在2.2小节中,将进一步探讨齿轮泵设计的第二个要点,并阐述其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3. 结论: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齿轮泵设计的要点和主要观点,并指出相关的研究问题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指导教师孙秀云学生姓名吴连增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单位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盖章)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日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4年03月20日目录摘要及关键词 (1)1引言 (1)1.1简介 (1)1.2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1)1.3齿轮泵结构分析 (2)1.4齿轮泵的流量计算 (4)2齿轮油泵各组成零件的选材分析 (4)2.1材料的选择原则 (5)2.2材料的选择方法 (5)3产品重要零件AutoCAD绘图 (7)3.1绘制主动齿轮零件图 (7)3.2表面粗糙度的选定 (9)3.3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9)3.4零件的热处理 (11)4齿轮泵零件图 (12)5总结 (13)参考文献 (14)谢辞 (15)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吴连增(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山东德州253000)摘要: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它靠一对齿轮的进入和脱离啮合完成吸油和压油,在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且都存在漏油现象。

在对该泵基本参数的研究上,对齿轮、泵体和前后盖进行优化设计,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困油现象会引起齿轮泵强烈的震动和噪声,大大缩减了外啮合齿轮泵的使用寿命,解决困油问题的方法是开卸荷槽。

关键词:外啮合;齿轮;泵体;困油现象1引言1.1简介齿轮泵是在工业应用中运用极其广泛的重要装置之一,尤其是在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能好、耐污染、使用可靠、寿命较长、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但同时齿轮泵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困油现象比较严重、流量和压力脉动较大、径向力不平衡、泄漏大、噪声高及易产生气穴等缺点,这些特性和缺点都直接影响着齿轮泵的质量。

随着齿轮泵在高温、高压、大排量、低流量脉动、低噪音等方面发展及应用,对齿轮泵的特性研究及提高齿轮泵的安全和效率已成为国内外深入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产量的不断增长,在齿轮泵向高压化、高可靠性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齿轮泵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而齿轮泵泵体制造工艺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齿轮泵的工作效率,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相当重要。

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设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优化计算出流量脉动最小的齿轮参数。

这对于促进机械装备的技术进步、降低机械装备的制造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2齿轮泵的工作原理这种泵的壳体内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由于齿轮端面与壳体和端盖之间的缝隙很小,齿轮齿顶与壳体内表面的间隙也很小,因此可以看成将齿轮泵壳体内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容腔。

啮合的主、从动齿轮与两端盖及泵体一起构成密封工作容积,齿轮的啮合点将两腔隔开,形成了吸、压油腔,吸油腔内的轮齿脱离啮合,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液在大气作用下从油箱经吸油管进入吸油腔,并被旋转的轮齿带入压油腔,压油腔内的轮齿不断进入啮合,使密封工作腔容积减小,油液受到挤压被排往系统,这就是齿轮泵的吸油和压油过程。

当齿轮按图1方向旋转时,右侧的齿轮逐渐脱离啮合,露出齿间。

因此这一侧的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泵的吸油口进入这个腔体,因此这个容腔称为吸油腔[1]。

随着齿轮的转动,每个齿间中的油液从右侧被带到了左侧。

在左侧的密封容腔中,轮齿逐渐进入啮合,使左侧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减小,把齿间的油液从压油口挤压输出的容腔称为压油腔。

当齿轮泵不断地旋转时,齿轮泵的吸、压油口不断地吸油和压油,实现了向液压系统输送油液的过程。

在齿轮泵中,吸油区和压油区由相互啮合的轮齿和泵体分隔开来,因此没有单独的配油机构。

齿轮泵是容积式回转泵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齿轮泵具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齿轮(主动轮)固定在主动轴上,齿轮泵的轴一端伸出壳外由原动机驱动,齿轮泵的另一个齿轮(从动轮)装在另一个轴上,齿轮泵的齿轮旋转时,液体沿吸油管进入到吸入空间,沿上下壳壁被两个齿轮分别挤压到排出空间汇合(齿与齿啮合前),然后进入压油管排出。

图1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1.3齿轮泵结构分析1.3.1困油现象齿轮泵要平稳的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必须大于1,即有两对同时啮合的时刻,因此,就会有一部分油液困在两对齿轮所形成的封闭容积之内,如图2所示。

这个封闭容积先随齿轮转动逐渐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

密封容积减小,会使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高压,并从缝隙中流出,导致油液发热,轴承等机件也受到附加的不平衡负载作用;封闭容积的增大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使溶于油液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产生气穴,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2]。

困油现象的危害:使齿轮泵产生强烈的噪声并引起震动和气蚀,降低泵的容积效率,影响工作的平稳性,缩短使用寿命。

图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消除困油的方法,通常是在两端盖板上开卸荷槽,两卸荷槽之间的距离为:a=α2=πcosαcospmb开设卸荷槽如图3,可使闭死容积限制为最小。

即当封闭容积减小时,通过右边的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

而封闭容积增大时,通过左侧的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两卸荷槽之间的距离确保在任何时候都不使吸、排油相通。

图3齿轮泵的困油卸荷槽图1.3.2径向不平衡力齿轮泵工作时,在齿轮和轴承上承受径向液压力的作用。

如图所示,泵的右侧为吸油腔,左侧为压油腔。

在压油腔内有液压力作用于齿轮上,沿着齿顶的泄漏油,具有大小不等的压力,就是齿轮和轴承受到的径向不平衡力。

液压力越高,这个不平衡力就越大,其结果不仅加速了轴承的磨损,降低了轴承的寿命,甚至使轴变形。

CBD 齿轮泵采用缩小压油腔,以减少压力对齿顶部分的作用面积来减小径向不平衡力,所以泵的压油口孔径比吸油口孔径要小[3]。

1.4齿轮泵的流量计算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可近似看作是两个啮合齿轮的齿槽容积之和。

若假设齿槽容积等于轮齿体积,则当齿轮齿数为z 、模数为m 、节圆直径为d (其值等于m*z )、有效齿高为h (其值等于2m )、齿宽为b 时齿轮泵的排量近似值为:V= b m 2dhb 2ππ= (1) 实际上,齿槽容积比轮齿体积稍大一些,并且齿数越小差值越大,因此需要用(2)来代替式(1)中的 值(齿数少时,取大值),以补偿误差[4]。

齿轮泵的排量为:V=(6.66~7)b zm 2 (2)由此得齿轮泵的输出流量为:q=(6.66~7)v 2bn zm η实际上,由于齿轮泵在工作过程中啮合点沿啮合线移动,使其工作油腔的容积变化率是不均匀的。

因此,齿轮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

流量脉动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工作的平稳性,引起压力脉动,是管路系统产生振动和噪声。

如果脉动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还将引起共振,加剧振动和噪声。

若用q 和q 表示最大、最小瞬时流量,q 表示平均流量, 则流量脉动率σ可用下式表示:q q -q minmax =σσ是衡量容积式泵流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容积式泵中,齿轮泵的流量脉动最大,并且齿数愈小,脉动率愈大。

这是外啮合齿轮泵的一个缺点。

所以,齿轮泵一般用于对工作平稳性要求不高的场合,要求平稳性高的高精度机械不宜采用齿轮泵。

2齿轮油泵各组成零件的选材分析2.1材料的选择原则2.1.1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性能应满足零件的工作需求,尽量使零件经久耐用,安全可靠。

为此,必须根据零件的功用、受力状况、工作环境等,分析零件失效的形式与原因来确定材料抵抗失效应力具备的重要性能,根据主要性能来选择材料。

2.1.2材料的工艺性材料工艺性指的的是零件在制作过程中,材料适应冷、热加工工的性能包括:铸造性--锻造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热处理[5]工艺性。

2.1.3材料的经济性在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便宜的材料,把零件的总成本降低到最低,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2材料的选择方法2.2.1以综合力学性能为主时的选材在机器制造业中,相当的机械零件,如轴类,杆类。

工作时受到不同程度的载荷和工作环境的制约,要求零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

因此根据零件的受力情况的大小,选用中碳钢或者合金钢材料(如45号钢、40Cr钢等),并进行正火或者调质处理满足使用需求。

零件受力越大,零件选用的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也应越高。

2.2.2以疲劳强度为主时的选材交变载荷作用下的零件容易出现疲劳破坏,同时应力集中也是导致零件疲劳破坏的重要零件,如发动机的曲轴、轴承、齿轮等零件,应选用疲劳强度高的材料制作,并合理设计结构形状,制定正确的加工工艺来减少应力集中。

2.2.3以磨损为主时的选材在工作条件下,磨损较大,受力小的零件,如各种量具,钻套等,选用高碳钢或者高碳合金钢,进行淬火,低温回火来获得高硬度的回火马氏体组织,满足耐磨需求,同时承受磨损和交变应力的零件,应选合适表面淬火、渗碳或者氮化后的钢材进行热处理。

表1钢材料分类名称牌号应用举例说明Q215A B 金属结构件、拉杆、套圈、铆钉、短轴、心轴、凸轮、垫圈,渗碳零件及焊接件等。

“Q”为碳素结构钢屈服点“屈”字的首位拼音字数,后面的数字表示屈服点数值,如Q235A表示碳素结构钢屈服点为Q235A B 金属结构件,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渗碳零件,吊钩、拉杆、套圈、汽缸、齿轮、螺栓、螺母、连碳素结构钢 CD 杆、轮轴、偰、盖及焊接件。

235Mpa。

屈服点是表征材料受力后改变与未改变原有力学性能的临界点。

Q275 轴、刹车杆、螺栓、螺母、连杆、齿轮以及其他强度较高的零件。

优质碳素结构钢08F1020303540455060可塑性好的零件,如管子、垫片、渗碳件、、拉杆、卡头、紧固件、冲模锻件、轴套、钩、螺钉、连接器、连杆、横梁、摇杆、键、销、螺栓齿轮、齿条、凸轮、曲柄轴齿轮、联轴器、衬套、轮轴、偏心轮、轮圈、弹簧等。

牌号中的两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45号钢即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45%,平均含碳量≤0.25%的为低碳钢;平均含碳量在0.25%~0.6%之间的为中碳钢;含碳量质量分数大于0.6%的为高碳钢;在牌号后面加符号“F”表示沸腾钢。

30Mn40Mn50Mn螺栓、杠杆、制动板、用于承受疲劳载荷零件:轴、曲轴、万向联轴器、用于高负荷下耐磨的热处理零件,如齿轮、发条等。

锰的质量分数较高的钢,须加注化学元素符号“Mn”。

合金结构钢铬钢15Cr20 Cr30 Cr40 Cr渗碳齿轮、凸轮、活塞销、离合器、较重要的渗碳零件的重要的调质零件(如轮轴、齿轮、螺栓)较重要的调质零件(如齿轮、进气阀、轴、)强度及耐磨性高的轴、齿轮、螺栓等。

钢中加入了一定的合金元素,提高了钢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也提高了钢在热处理时的淬透性,保证金属能在较大截面上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