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托邦中看托马斯莫尔的宗教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乌托邦》中看托马斯莫尔的宗教观
托马斯·莫尔,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和阅历丰富的政治家,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托马斯·莫尔既是一个实干家,又是一个学者。与其同时代人相比,这是他的独特之处。莫尔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是西欧第一个(或者是第一批人中的一个)讨论诸如国家与教会分离、教会从属于国家、宗教自由等等问题的人。在《乌托邦》中倡导宗教自由。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处理教会和国家关系的计划,是该领域自由主义探讨方式的一个先驱。
由于他的思想十分复杂,本文只是借助莫尔的《乌托邦》简单讨论他宗教观中支持宗教自由的原因。
首先从他的著作《乌托邦》中就能找到他心灵中理想的宗教范式,是某种拥有美德的信仰状态。
他在《乌托邦》中写到过以下内容:
“......绝大多数人,也是较有见识的人,从不信这些,而只信某个单一的神。并且,其他所有的乌托邦人尽管信仰不一,却在这点上意见一致,即只有一个至高的神,是全世界的创造者和真主宰,在本国语言中一致称为“密特拉”。但不同的人对这个神持不同的观点。”
他在强调乌托邦人不知道基督教的同时,又强调乌托邦人令人敬佩的品质。此外,莫尔曾对他的宗教观作过进一步的说明:“在乌托邦,大家的信仰不相同。然而信仰的表现形式虽分歧不一,可以说条条路通到一个目标,即崇拜神格。因此,教堂内所见所闻都显得与普遍的一切信仰不矛盾。任何教派如有其自己的仪式,可在每人家中举行。所以教堂中没有神像,个人可自由去体会神的形象,不管他喜欢那一种最虔敬的方式。”这可以理解为,莫尔认为任何宗教的意义在于其本质,至于其形式,那是次要的或无所谓的东西。可以看出,他特别反对把形式置于本质之上,这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重形式轻本质的现象而提出来的。
既然在一种宗教中既然仪式的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么信仰什么宗教也就显得不怎么重要了,只要它献身于美德就行。在这方面,《乌托邦》中最著名的语句是“任何人都不应该由于自己的信仰而受到伤害”。
那么从他的著作中,可以找到莫尔支持信仰自由或宗教宽容的两点原因:
第一点是,宗教具有某种人们不知道的、神秘的性质,这意味着在信仰问题上我们有时没有能力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不能随便使用暴力,以免破坏国家的安宁。莫尔告诉我们,由于预见到这种结果,乌托邦的国王乌托普“把宗教的全部问题作为一个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容许每人选择自己的信仰。”他还解释了乌托普国王采取宗教自由政策的原因,他指出:“对宗教问题,乌托普不轻率地作出武断的结论。他不能肯定,上帝是否不愿意看到各种各样的多方面的信仰,因而不向不同的人灌输不同的观点。但是他肯定这一点:即强迫和威胁人人都接受你心目中的真理,那是既横蛮又愚笨的。”
另一方面,宗教自由既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需要,同时它也符合真正的宗教的利益。莫尔指出,乌托普的宗教自由政策“一方面是为了安定,另一方面他觉得这样的解决办法对宗教本身有利。”因为,如果让各种信仰不加约束地相互战争,那么坏宗教就可能取代好宗教,神圣的宗教将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莫尔还有一段话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即使情况确是那样——只有一个宗教是真理,其余的都是旁门左道,乌托普也预见到,如能用温和而合理的方式处理问题,真理凭其本身的自然威力迟早会自己呈露出来,受到注意。如果这个争论的解决是通过武力和暴乱,而最坏的人又总是最顽固不化的,那么,最好的和最神圣的宗教也会淹没在一堆互相倾轧的旁门左道中,犹如嘉禾会被丛生的荆棘窒息至死一样。”
托马斯·莫尔为促进基督教王国的公民的安宁,在《乌托邦》中倡导宗教自由。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处理教会和国家关系的计划,是该领域自由主义探讨方式的一个先驱。
作为总结,首先从《乌托邦》中得出了莫尔心中理想的宗教:某种拥有美德的信仰状态,任何宗教的意义在于其本质,至于其形式,那是次要的或无所谓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信仰什么宗教并没有严格的限制。由于宗教的神秘性和将建立一个和平的、好的共和国作为首要任务的世界,宗教自由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