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托邦中看托马斯莫尔的宗教观
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莫尔创作出的《乌托邦》
莫尔创作出《乌托邦》,对社会主义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这部著作?一、人物及概念界定托马斯·莫尔(1478-1535):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政治家,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
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
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莫尔生活在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初始时期。
这时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已经产生并有所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毛纺织业。
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对羊毛需求的激增从而导致大规模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所造成的深重灾难,引起了莫尔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社会的探索和向往,从而使他超越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界限,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516年,莫尔写成并发表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即《乌托邦》,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过十分深远的影响。
乌托邦:汉语中乌托邦一词是由英文中utopia音译过来的,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不存在,寓意是那些不可能出现的理想社会和事物。
古希腊乌托邦思想分为神话乌托邦、政治乌托邦、远地乌托邦,对后世、特别是16世纪以来的社会空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英语中乌托邦意为“好地方”,所以这个词有双重意义。
现代对“乌托邦”的定义一般采用后者,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社会和文学虚构的社会,有时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
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30-40年代,是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
共分三个阶段:16-17世纪,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闵采尔;18世纪,代表人物有摩莱里、巴贝夫;19世纪初期,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乌托邦》英]托马斯莫尔著读后感
再次,在主题表达方面,《乌托邦》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理想社会的形态。莫尔通过乌托邦这个虚构的社会,批判了现实社会的弊端,如贫富差距、教育不公和政治腐败等。同时,他还表达了对完美社会的向往,渴望人类能够摆脱现实困境,追求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个人感受与反应:梦想与现实的拔河
阅读《乌托邦》让我感受到了梦想与现实的拔河。一方面,我被乌托邦岛上的理想社会所吸引,渴望能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可以生活。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莫尔的这部作品让我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现实社会的框架内,去追求更加公正和美好的生活。
喜欢与不喜欢的部分:梦想的绚烂与现实的沉重
《乌托邦》是一部充满理想主义光辉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美社会的可能性。,我们很难找到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使得《乌托邦》既是一部令人向往的作品,也是一部让人感到无奈的作品。我认为,莫尔通过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引发了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思考,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去追求和创造美好社会的必要性。
人物塑造: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在《乌托邦》中,莫尔通过对乌托邦公民的塑造,表达了对完美人性的追求。这些公民既理性又公正,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展现出了一种理想的人格特质。然而,这种理想主义与现实社会的巨大反差,使得人物塑造呈现出一种碰撞的效果。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很难找到这样完美无瑕的人物。这使得乌托邦成为了一个令人向往但又难以触及的理想。
第三篇范文:《乌托邦》英]托马斯·莫尔著读后感
论乌托邦社会的信仰问题
论乌托邦社会中的信仰问题(一)作者:田行键乌托邦作为理想化的社会主义,从帕拉图所著《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所著《乌托邦》,作为理想,当中对于神的是否存在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章将会从神在乌托邦世界中的存在性讲起。
乌托邦世界我们知道,是对于人人生而平等的一种体现,而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宗教因为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纷争而被排除在外,无神论则不符合科学的怀疑精神,再度被排除在外。
还有乌托邦的定义为:“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西方一位学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
”因此我们推断,乌托邦社会中的信仰可以说是强硬派的不可知论,论点如下首先,我们需要搞清什麽是宗教,宗教说起来其实用一个专属名词概括即可-有神论,但有神论包含宗教,宗教不包含有神论,使得宗教可以被视为在迷信与理性之间的意识形态,而且,宗教更多时候并不是与宗教对立的,但主流宗教都很难转换为迷信,因为它们都是吸收理性的信仰,而理性当中,更多含有怀疑主义的思想成分,宗教的主流定义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旧时由于人对自然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其是一种心灵寄托。
”虽然主流宗教学习了理性,但是还是一种心灵寄托,无法完全代表神。
其次,无神论者虽然怀疑神的存在,但是它们的怀疑还是可以被进行反怀疑的,毕竟虽然我们没有人见过神,神的存在在无神论者眼中是不可能的,但神如果不存在,那麽神还是可能存在的(精神层面),科学只有不一定,牛顿第一定律只会在设定好的情况下发生,况且,还有一批无神论者相信一些如占卜,缘分等不和逻辑的东西,无神论在室外桃园借此及有可能站不住脚跟,无神论的定义为:“否定神、鬼迷信和宗教神学的理论,它是一种认为神或灵魂是不存在的哲学思想。
《乌托邦》读后感
莫尔和他的《乌托邦》渔业学院2014813030程大川乌托邦是一个空想共产主义社会,它是远在四百多年前,由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想象出来理想社会并撰写成为《乌托邦》。
“乌托邦”是希腊字的音译,意为不存在的地方或者虚构的国家。
在莫尔生存的时代,(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在萌芽状态中。
这个制度的剥削本质才刚刚暴露,可是莫尔能够敏锐的察觉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祸害并大胆的提出了美好的共产主义幻想,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故有人认为他是西欧空想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通过了解莫尔的生平,我们了解到莫尔是个人文主义者,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是亨利八世的重臣,最后成了天主教的殉道者。
好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乌托邦的理想社会吧。
一、消灭私有制文章开头叙述了莫尔在出使弗朗德勒(现在分属比利时、法国和荷兰)期间,曾去拜访安特卫普城(现属比利时)。
在这里,莫尔认识了一位葡萄牙的水手及旅行家希斯拉德。
这个人谈起了他在一个美好的乌托邦的所见所闻,引起了莫尔极大的兴趣。
莫尔便邀请他做客家中彻夜详谈。
这个开头,只是莫尔在文字上的巧妙运用。
他写作《乌托邦》一书,正是地理大发现的时期(十五到十六世纪)。
当时,对于欧洲人来说,每一个新发现,都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并且也都有人信以为真。
因此,莫尔就采取了那种叙述的方式,并且增强真实感。
希斯拉德和乌托邦一样,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那时候,在欧洲的一些港口,许多远航归来的水手经常谈论到过的国家和民族的故事,这倒是事实。
他们到过的地方,有美洲、亚洲(印度和中国等)以及非洲。
在水手们有声有色的叙述中,他们谈到一些还处在原始社会的居民情况,那里的人们还不知道“你”和“我”之间的区别,他们共同使用土地,他们鄙视黄金和珠宝等。
所有这一切都推动莫尔去思考。
他联系了当时的欧洲,特别是英国社会现实,于是就想像出了理想社会的情景。
他利用人们对外邦异国的普遍兴趣,便把幻想的社会安置在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上。
书中也写到一些真实的人,如莫尔小时候伺候过的莫登,他的朋友查尔斯等。
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莫尔创作出的《乌托邦》
莫尔创作出《乌托邦》,对社会主义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这部着作?一、人物及概念界定托马斯·莫尔(1478-1535):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着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政治家,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
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
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莫尔生活在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初始时期。
这时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已经产生并有所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毛纺织业。
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对羊毛需求的激增从而导致大规模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所造成的深重灾难,引起了莫尔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社会的探索和向往,从而使他超越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界限,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516年,莫尔写成并发表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着作《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即《乌托邦》,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过十分深远的影响。
乌托邦:汉语中乌托邦一词是由英文中utopia音译过来的,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不存在,寓意是那些不可能出现的理想社会和事物。
古希腊乌托邦思想分为神话乌托邦、政治乌托邦、远地乌托邦,对后世、特别是16世纪以来的社会空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英语中乌托邦意为“好地方”,所以这个词有双重意义。
现代对“乌托邦”的定义一般采用后者,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社会和文学虚构的社会,有时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
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30-40年代,是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
共分三个阶段:16-17世纪,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闵采尔;18世纪,代表人物有摩莱里、巴贝夫;19世纪初期,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托马斯·莫尔教育思想漫议
托马斯·莫尔教育思想漫议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先驱和人文主义思想家,他出身富裕家庭,12岁时就被学识渊博的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摩顿预见将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36岁受封爵士,随着声誉日隆,1529年被任命为地位仅次于英王的大法官。
但是,使莫尔跻身史册流芳百世的,却是他写于1516年的一本叫《乌托邦》书。
莫尔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的弊病已初露端倪,他高瞻远瞩地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敏感地体察到资产阶级和无产者之间的对立,从而提出构建一种废除私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并构想了在这种社会中所实行的教育制度。
《乌托邦》,全称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题目表明是关于国家制度的书籍,但莫尔在书中不惜笔墨地描绘了在乌托邦岛国里,教育受到极大重视,实施的教育制度也焕然一新。
例如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公共普及教育,提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等,这些思想有着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闪耀着“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是向垄断受教育权利的封建社会和初生的资本主义制度挑战的宣言书。
托马斯·莫尔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实行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莫尔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居民,绝不能再像旧社会的人们那样粗野无知,“愚昧顽钝”,而应是“有文化、有教养的”具有高尚精神的人。
乌托邦人,终日只做两件事,一是生产劳动,二是学习和科学研究。
国家实行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终身的,大部分公民,“无论男女,总是把体力劳动后的剩余时间一辈子花在学习上”。
莫尔主张,“凡是儿童都要学习”;成人也非常“勤勉好学”,“对于智力的探讨,他们从不知疲倦”;男女两性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乌托邦实行的是公共教育和义务制度,国家还举办各种公共讲演会,让成年男女工余之暇能够接受文化科学知识和道德教育。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评析
本 原理 , 有着 重要 意义 。对 于他 所 提 出 的空 想 社 会 主 义思想性质的重新认识 , 也
公正地得到分配; 只要私有制存在 , 人们就会重 财富而轻德性。总之 ,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 源。莫尔所提出的这个思想是一切社会主义设
想 的根本 原理 和逻辑 前提 。 那 么 ,怎样才 能够 克服 私有制 的这些 缺 陷 呢? 他认 为 , 只有公 有 制才能 够克服 私有 制 的种
至于这本书说 了些什么, 它
的作者 如何 , 多 人则 不甚 许 了解 。 这本 书对 于我们 了解
社 会 主义 思 想 的起 源 和根
有制 中, 人人都为 自己, 最大限度地追求 自己的 利益 , 而不顾 他人 。只要私有 制存 在 , 管财 富 不
如何 丰富 , 只会 被 少数人所 占有 , 都 公平 也就难 以实 现 。 如果不 彻底 废除私 有制 , 财产 就不可 能
洒 香水 。
这些富人实际上是一伙“ 合法” 的强盗。他 们制定 了法律, 号称维护正义 , 事实上所维护的 只是富人们的利益 ,法律和政权不过是富人维 护 自己利益 的工具 。 这样 的国家 , 以人 民的利 不 益为利益 ,实质上就是一伙披着合法外衣的盗
贼。 这样 的盗 贼远 比路上 的强 盗可 怕 , 上 的强 路
有 这种 行为 , 因为物质 财 富的 匮乏 , 是 而在 乌托 邦 中物 质财 富极 大丰 富 ,根 本不用 害怕 因领取
穷人 的财产 , 使穷人无法生活 , 如果不偷盗就难 以维持生命 , 这都是富人们逼的。 因此真正应 当
受 到的供应 ,所以谁也不会 领取过多的物品放在家里。商品由国家平均分 配, 因而在乌托邦中没有乞丐。 人们在公共食堂里用餐。 听到喇叭号声 , 全 体居民来到食堂用餐。 晚餐时要放音乐 , 饭后喷
思想史视阈下的托马斯莫尔及其乌托邦
思想史视阈下的托马斯莫尔及其乌
托邦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文学家和哲学家。
他不仅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进行深刻分析,还通过自己的著作《乌托邦》提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构想。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托马斯·莫尔及其
乌托邦的价值和意义非常重要。
首先,作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托马斯·莫尔
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批判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和教会堕落现象,并提出了个人自由、社会平等等理念。
这一思想在当时的欧洲是非常前卫的,对后来的民主和人权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乌托邦文学作品。
这个小说中描述的乌托邦国家,是一个没有个人财产、平等自由、共同生活、公共事务直接参与的理想社会形态。
这种乌托邦构想激发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探索和实现的思考,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社会幸福的关注。
最后,托马斯·莫尔的思想和乌托邦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
常显著的。
他的反对封建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思想,为后来民主和宪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他提出的乌托邦构想也使得后来的一些社会主义思想家开始了对于不平等和剥削的批判和反思,这些批判和反思在后来的社会变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托马斯·莫尔及其乌托邦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历史事件。
他所代表的文艺复兴的思想理念和新兴的社会制度,为后来人类的进步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理性思维的启蒙,产生了开创性的影响。
莫尔的乌托邦哲学思想
莫尔的乌托邦哲学思想莫尔(Thomas More)是英国的一位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外交家和作家,他因著名的小说《乌托邦》而闻名于世。
《乌托邦》是一部描写理想社会的小说,其中包含了莫尔对于社会道德、政治制度和人性等方面的思考。
该书有一种理性主义的色彩,体现了莫尔对于人性和理性的信仰,同时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和政治现实的失落和不满。
在莫尔的哲学思想中,乌托邦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社会形态,而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莫尔认为,人性本善,但是由于物质欲望和权利争夺等因素的干扰,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总是难以达到真正的理性境界。
因此,理想社会只能是一个理性的构想,而不是一种已经存在的现实。
莫尔的乌托邦哲学思想主张社会平等、财富共享和良好的公共秩序。
在理想社会中,个人的私有制被废除,财富分配公平合理;政治权力被民主化、平等化和制度化,人人平等,免于被压迫和剥削。
同时,乌托邦社会强调自由和人权,充分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政治和社会制度不得侵犯人的自由和人权,反对专制和独裁。
从莫尔的乌托邦哲学思想来看,他不仅是一位深刻思考人性、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思想家,更是一位充满良知和正义感的社会领袖。
他一方面通过小说《乌托邦》展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弊端和不满,同时也提出了一种令人信服的理性构想,鼓舞了人们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和外交活动,以身作则,坚持正义和理性,为社会公正和和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莫尔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意义。
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理想社会的构想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我们应该学习莫尔的思想精髓,倡导理性和正义,通过自己的行动实现社会公正和和平,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做出经久不息的努力。
同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现实社会中,理性和正义常常需要面对各种障碍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确立新的思想和制度路径,来实现人类的理性追求,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和世界。
“乌托邦”的样子——读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有感
--------------------------------------------------世相杂谈-----------------------------------------------写作莫尔本人被认为是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但我想,他的那些有进步意义的见解是他自己的,他见解中的局限性,才是属于那个时代和那个阶级的。
•谊花乌嘉•亘尔《旦花邛》百區■上海中学厉茗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名为《疯狂动物城》(Zootopia),后来才知道这个故事脱胎于“乌托邦”(Utopia),因此对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
以前也只是看过《美丽新世界》《我们》等反乌托邦作品,一直非常疑惑这些书中描述的都是“乌有”的世界,为何要叫“反乌托邦”呢十最近拜读了托马斯•莫尔的作品《乌托邦》,这才豁然开朗,而对书中描述的世界也是好奇、向往但又杯疑的。
“好奇”一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简单地讲,乌托邦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别适用于表示法律、政府及社会情况。
“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不仅指乌托期是怎样的,更应该注意托马斯•莫尔当时生活的世界是怎样的。
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因此他的作品是当时先进思想的反映,《乌托邦》的第一部便是他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对于百姓疾苦的慷慨陈词、高声疾呼,井就此提出了《乌托邦》的第二部——具体的办法和措施,渴望一劳永逸地解决具有普遍性的重大社会问题。
在第二部中随意举几例:财产公有、务农为本……连书的内容也贡任编辑:李天靖函世相杂谈写作是不同寻常的:没有一个连贯的故 事或紧凑的情节,取而代之的是通 篇的“关于某某”,只要通过描绘 每个细节大概的样子便能让人获得清晰的宏观印象。
比如,“假如乌托邦城市因某种祸灾而人□减少, 不难从岛上其他地区取得补充而不损害别的城市的适当人力,他们就 从殖民地调回公民充实。
他们宁◎让殖民地消灭,也不愿看到岛上的 任何城市消弱” o 想来也是,乌托邦如此有序、物资充沛无不是因为这 里的公民们的劳动和根植于内心的道德准则。
托马斯莫尔思想总结
托马斯莫尔思想总结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政治家和作家。
他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政治理论和社会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莫尔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乌托邦》中,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理想国家的描述,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控诉。
本文将对莫尔的思想进行总结。
莫尔的思想贯彻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强调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他关注社会正义和人类幸福,提出了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组织的批评和建议。
他认为当时的社会存在着不公和腐败,并试图通过描绘乌托邦这个理想国家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乌托邦》中,莫尔描绘了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社会阶级和贫富差距的理想社会。
他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公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导致了人们之间的竞争和贪婪。
在乌托邦中,生活和财富是公有的,人们共享一切,不存在贫富差距,社会的资源和财富被公平分配。
这样的社会组织方式使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权益和生活需求,实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莫尔在《乌托邦》中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批评。
他对当时君主制的腐败和封建制度的压迫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他认为君主制的权力滥用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腐败,而封建制度剥夺了人们的自由和平等。
莫尔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组织形式,即乌托邦中的公民制。
在这种制度中,权力是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的责任是为人民的福祉和幸福服务。
这个政府机构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所有的政策和决策都要依靠民主程序达成。
莫尔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理性主义。
他认为人类应该通过理性和智慧来发展自己的社会和个人。
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整个社会的智力水平。
在乌托邦中,教育是免费的、普及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莫尔认为,只有通过智慧和理性的发展,人们才能够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莫尔的思想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托马斯·莫尔宗教思想论析
托马斯·莫尔宗教思想论析[ 论文关键词]:鸟托邦宗教思想;中世纪宗教精神;宗教禁欲主义;近代人文主义论文摘要]:托马斯·莫尔的宗教思想在当时表现出极端的开明进步倾向和一定程度上似乎同样极端的保守主义倾向,但这种矛盾是表面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莫尔都不是中世纪宗教的继承者,而恰是中世纪宗教精神的批判者。
他思想的本质是统一的,即统一于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近代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之初,在思想材料方面很多取自原始基督教共产主义,因而都多少带有宗教形式的影响。
但是,近代社会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神学有着质的区别,它体现出的是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乌托邦》一书的发表,为托马斯·莫尔带来了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广泛赞誉,而《乌托邦》则被视为一部人道主义的批判现实巨著,同时也被视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开山之作,托马斯·莫尔因作此书被奉为社会主义学说的鼻祖。
然而自本世纪30年代起,西方部分学者开始对《乌托邦》的传统评价提出异议。
较为典型的看法,认为《乌托邦》是一部赞美中世纪修道院禁欲主义的著作,《乌托邦》并不是代表文艺复兴的作品,而是充斥着浓厚中世纪色彩的著作。
这些异议很大程度针对在《乌托邦》精神与中世纪宗教精神的关系上,即《乌托邦》主要是对中世纪精神的继承,不是对中世纪精神的批判。
而最能体现二者关系的地方,正是乌托邦的宗教,可以说对乌托邦宗教思想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乌托邦》整体思想性质的理解。
本文欲对乌托邦宗教作一粗浅分析,以论证它不同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精神:它崇尚理性、追求人的幸福、奉行宗教宽容,它体现莫尔对现实世界的强烈批判和对理想中的平等、公正、精神自由社会的憧憬,充满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莫尔的理想世界确实也同时具有较为明显的禁欲倾向,而莫尔本人在现实政治中也表现出相当的宗教保守主义倾向。
这是否意味着莫尔思想本身就蕴含着与旧的传统宗教精神有着实质上的相通呢?或者换句话说,他的思想实质是否是赞美中世纪精神而反对近代人文主义的呢?全面分析莫尔的相关思想,笔者认为,看似矛盾的思想和行为,在莫尔思想中存在内在的一致和统一,它并非统一于中世纪的宗教精神,而是统一于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关于托马斯·莫尔宗教观的几个问题
关于托马斯莫尔宗教观的几个问题
王加丰
【期刊名称】《学海》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好基督徒的标准就是拥有某种美德,美德是建设一个和平的、友好的共和国所需要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从属于这个最高目标.从这种思想出发,托马斯·莫尔成了16世纪里讨论诸如国家与教会分离、教会从属于国家、宗教信仰自由之类问题最早的人或最早的人之一.莫尔心灵中理想的宗教是某种拥有美德的信仰状态.他反对任何扰乱和平的暴力,认为无情镇压扰乱和平的暴力是正义的.在他看来,和平和稳定极为重要,而其他的事情,包括宗教信仰都只有次要的意义.
【总页数】5页(P162-166)
【作者】王加丰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金华,32100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思想史视阈下的托马斯·莫尔及其乌托邦--纪念托马斯·莫尔殉难480周年 [J], 蒲国良
2.从《德伯家的苔丝》看托马斯·哈代的宗教观 [J], 陈珍
3.浅析托马斯·哈代作品中的宗教观 [J], 陈思艮
4.思想史视阈下的托马斯·莫尔及其乌托邦——纪念托马斯·莫尔殉难480周年 [J],
蒲国良;
5.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思想文化渊源初探 [J], 邓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托邦》与托马斯·莫尔政治思想剖析
作者: 李云芳
出版物刊名: 史林
页码: 66-72页
主题词: 托马斯·莫尔 十六世纪 政治思想 宗教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 亨利八世 历史潮流改革思想 基督教世界 政治秩序
摘要: 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是十六世纪早期英国主要的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一生经历丰富,既翻译、写作了大量诗歌、短文及专著,又活跃于英国政界、商界、法律界,声名显赫,望重一时。
他的思想活动,不仅与当时的文艺复兴运动,而且与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有着密切关系。
《乌托邦》一书则使莫尔获得了“不朽的历史地位”。
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乌托邦》反映了为数众多的城乡劳动者要求摆脱一切剥削和压迫的朴素愿望,莫尔的思想代表着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的利益,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如何把莫尔一生的思想行为与《乌托邦》联系起来?一些学者认为,莫尔既提出当时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又坚决维护现有社会的政治秩序,反对宗教改革,所以,他的思想充满矛盾。
本文拟立足于十五、十六世纪西欧的社会历史潮流,对《乌托邦》一书的主要观点及莫尔在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思想表现作一简略论述,提出一些与上述观点不同的粗浅看法。
希望对这一时代著名的人文主义者莫尔思想的分析,有助于深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史的研究。
读《乌托邦》——析托马斯·莫尔设想的公有制
读《乌托邦》——析托马斯莫尔设想的公有制米慧娟【摘要】指出<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创始者托马斯·莫尔的思想精髓所在,其中财产的公有制是乌托邦的最大特点,也是莫尔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可贵的要素.通过关注<乌托邦>这个完美的共产主义国家图景,分析和讨论托马斯·莫尔的公有制思想.【期刊名称】《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11)002【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乌托邦;托马斯·莫尔;空想社会主义;公有制【作者】米慧娟【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充,6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03.9托马斯·莫尔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文主义者,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者,他的《乌托邦》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
这位写出一部宣传财产共有原则社会制度的精彩对话集的作者,是在情况复杂的16世纪最引人注意的代表人物之一。
[1]在这部《乌托邦》中,托马斯为当时的英国广大劳苦百姓所承受的痛苦慷慨陈词、大声疾呼,并且指出了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和措施。
托马斯·莫尔断定私制是万恶的根源,只要私有制存在就不可能根除贪婪、争讼、掠夺、战争及一切社会不安的因素。
[2]财产的公有制是乌托邦的最大特点,也是莫尔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可贵的要素。
在《乌托邦》这本书中,托马斯描绘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在没有私有制的条件下,根据平等原则来组织生产。
乌托邦社会在经济上是一个统一体。
国家的最高机关——元老院统一对各个地区生产的一切产品进行统计,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产品的再分配。
乌托邦的全部土地是共有的财产。
国家可以把劳动力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乌托邦的基本经济单位是家庭,每个家庭从事一定的手工业生产。
家庭的生产受国家官员的监督;家庭所生产的全部交给国家。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家庭并不一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大多都是经济上的联合体。
乌托邦读后感
乌托邦读后感乌托邦读后感1很早就听过乌托邦这个词,它用来被指作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读了《乌托邦》这本书后,书中让人如饮甘露般的语言以及托马斯・莫尔悲天悯人的情怀给我留下了机器深刻的印象,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高度”这个词。
托马斯.莫尔出身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喜好文学却迫于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从事律师行业,后来当了法官大臣, 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1886年,在莫尔去世三百多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庇护十一世册封为圣人,在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 Paul 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
他的父亲约翰・莫尔(JohnMore)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所以说,莫尔对社会底层的人们有着很深的了解,并且有着深深的同情之感。
所以为他写《乌托邦》奠定了基础。
莫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在《乌托邦》中,莫尔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安乐死、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
他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思想也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书中不仅可以看出莫尔的让人如沐春风般的语言,也可以看出他的远见,他远在十六世纪就看出了当时的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弊病,因此,在他眼中的乌托邦是一个没有等级、阶级的社会,大家按需分配。
在当时他就看出,未来的人类盲目追求物质生活,从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补充,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人们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而精神世界匮乏的现象。
此外他还看出了宗教之间的斗争,这是多么难得的预见,因此他提出宗教自由的主张。
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
过渡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源自个文本框哦)结语莫尔的生平,是英国中世纪中上 层人物的一种缩影,本身便具有 很大的启发性。莫尔的《乌托邦》 代表了当时一部份人们对理想国 这一更美好的世界的思考和追求。 从对后世创作的影响看,这部作 品中对理想社会所作的描绘,可 以看成是未来的幻想小说的萌芽 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小说的开端。
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作 者 生 平 背 景
十六世纪,西班牙公主凯瑟琳先嫁了英国王 储亚瑟,可是,亚瑟还没继承王位,就突然 去世了,这场政治联盟遍延续到了亚瑟的弟 弟,也就是才十二岁的亨利八世身上。本来 就对这段婚姻极其不满的他,爱上了情人安 妮,于是想与王后离婚。他断绝了与罗马教 皇的联系,以免受到制约,但他仍必须寻求 国内贵族的支持,因而他要求大法官托马斯 •莫尔(Thomas More)在他的离婚法令上 签字。托马斯•莫尔是一个讲原则而又富于 理性的人,他是当时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并 著有有深远影响的《乌托邦》一书,他在此 时则被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是不屈服于腐 败国王的淫威而坚持原则,还是向好色暴戾 无可救药的亨利八世低头?最后,他辞去了 大法官的职务,并拒绝签字。他与国王矛盾 的激化使他最终被亨利八世陷害而死,他留 给后人的则是一片丹心。
胞这个理由出发,帮助其他所有的人也
达到上面的目标……我们照顾到别人的
康乐幸福,才是值得赞扬的。”(《乌
托邦》,第73-74页)
➢ “我们的全部行为,包括甚至道德行为,
最后都是把快乐当作目标和幸福的。”
(《乌托邦》,第75页)
《乌托邦》的缺陷
莫尔在《乌托邦》中阐发的伦理思想也有许多缺陷, 比如他将快乐当作道德的核心概念,这本身就是理论不成 熟的表现。在他的描写中还有许多颂扬宗教禁欲主义之处, 这虽然与莫尔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有关,但与该书提倡的 快乐主义伦理观明显矛盾。莫尔对公有制度的描写也有很 大的片面性,他所主张的平均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低 下的手工劳动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 是,莫尔没能指出实现道德理想的现实道路,这是由他所 处的历史时代的限制造成的。因此,虽然莫尔描述了一幅 理想社会的美好图画,但它仍然只是空想。
乌托邦读后感精彩
乌托邦读后感精彩看了托马斯·莫尔先生作的《乌托邦》,这也是我完完整整看完的第一本书。
由于时间和自己能力的关系,我对这本书也只能是浅尝了一下,如培根先生说的“taste”。
看一本不朽之作,我喜欢先看它写作的背景。
莫尔(1478——1535)先生生活的时期正是人类思想解放的高潮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观念逐渐影响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对这个社会的问题进行思考,寻求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改革。
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大都思想先进,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力求满足人的情感和兴趣,尊重个人的自由、个性。
莫尔写这本书时是英格兰的大法官,是国王身边的“红人”。
国王对他予以重用,这样更使得他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年年的征战,导致无尽的税收,生产的停滞,广大劳苦群众遭受到了水深火热的痛苦。
为此莫尔借助一个水手的口述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乌有之乡——乌托邦。
“乌托邦”这个词是根据希腊语虚造出来的,指的是不存在的客观世界,乌托邦中所提到的“宪政”,是无法实现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
书中莫尔明确的讲到现实社会痛苦的根源在于财产私有,财产私有为社会万恶之源。
并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和措施,要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当时社会的问题。
然而乌托邦毕竟是个时代的产物,他的观点带有极大的时代局限性。
下面我将从先行的眼光去分析当中的不足。
在乌托邦这样一个国家里,国家的权力是属于公民的,公民通过选举一层层的选出国家的领导者,他们将辅佐国王处理国家事物。
这些领导者都是老年公民,他们以他们的经验来管理人民。
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以最老最有经验的老者为主导,甚至一起在公共食堂吃饭的时候为了防止青年人的不成熟行为,莫尔将老人安排坐在年轻人中间。
我认为这里就体现了他的一个局限性,以经验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体制好吗?社会是发展的,经验是对过去的总结,这样以老者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是不是不能很好的体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毕竟人都是有利益的,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主要生产者,轻壮年的要求由谁来提出,又由谁来实现呢?第二个就是乌托邦大体上还保存自然经济的特点,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当于16世纪初英国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乌托邦》中看托马斯莫尔的宗教观
托马斯·莫尔,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和阅历丰富的政治家,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
托马斯·莫尔既是一个实干家,又是一个学者。
与其同时代人相比,这是他的独特之处。
莫尔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是西欧第一个(或者是第一批人中的一个)讨论诸如国家与教会分离、教会从属于国家、宗教自由等等问题的人。
在《乌托邦》中倡导宗教自由。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处理教会和国家关系的计划,是该领域自由主义探讨方式的一个先驱。
由于他的思想十分复杂,本文只是借助莫尔的《乌托邦》简单讨论他宗教观中支持宗教自由的原因。
首先从他的著作《乌托邦》中就能找到他心灵中理想的宗教范式,是某种拥有美德的信仰状态。
他在《乌托邦》中写到过以下内容:
“......绝大多数人,也是较有见识的人,从不信这些,而只信某个单一的神。
并且,其他所有的乌托邦人尽管信仰不一,却在这点上意见一致,即只有一个至高的神,是全世界的创造者和真主宰,在本国语言中一致称为“密特拉”。
但不同的人对这个神持不同的观点。
”
他在强调乌托邦人不知道基督教的同时,又强调乌托邦人令人敬佩的品质。
此外,莫尔曾对他的宗教观作过进一步的说明:“在乌托邦,大家的信仰不相同。
然而信仰的表现形式虽分歧不一,可以说条条路通到一个目标,即崇拜神格。
因此,教堂内所见所闻都显得与普遍的一切信仰不矛盾。
任何教派如有其自己的仪式,可在每人家中举行。
所以教堂中没有神像,个人可自由去体会神的形象,不管他喜欢那一种最虔敬的方式。
”这可以理解为,莫尔认为任何宗教的意义在于其本质,至于其形式,那是次要的或无所谓的东西。
可以看出,他特别反对把形式置于本质之上,这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重形式轻本质的现象而提出来的。
既然在一种宗教中既然仪式的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么信仰什么宗教也就显得不怎么重要了,只要它献身于美德就行。
在这方面,《乌托邦》中最著名的语句是“任何人都不应该由于自己的信仰而受到伤害”。
那么从他的著作中,可以找到莫尔支持信仰自由或宗教宽容的两点原因:
第一点是,宗教具有某种人们不知道的、神秘的性质,这意味着在信仰问题上我们有时没有能力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不能随便使用暴力,以免破坏国家的安宁。
莫尔告诉我们,由于预见到这种结果,乌托邦的国王乌托普“把宗教的全部问题作为一个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容许每人选择自己的信仰。
”他还解释了乌托普国王采取宗教自由政策的原因,他指出:“对宗教问题,乌托普不轻率地作出武断的结论。
他不能肯定,上帝是否不愿意看到各种各样的多方面的信仰,因而不向不同的人灌输不同的观点。
但是他肯定这一点:即强迫和威胁人人都接受你心目中的真理,那是既横蛮又愚笨的。
”
另一方面,宗教自由既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需要,同时它也符合真正的宗教的利益。
莫尔指出,乌托普的宗教自由政策“一方面是为了安定,另一方面他觉得这样的解决办法对宗教本身有利。
”因为,如果让各种信仰不加约束地相互战争,那么坏宗教就可能取代好宗教,神圣的宗教将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莫尔还有一段话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即使情况确是那样——只有一个宗教是真理,其余的都是旁门左道,乌托普也预见到,如能用温和而合理的方式处理问题,真理凭其本身的自然威力迟早会自己呈露出来,受到注意。
如果这个争论的解决是通过武力和暴乱,而最坏的人又总是最顽固不化的,那么,最好的和最神圣的宗教也会淹没在一堆互相倾轧的旁门左道中,犹如嘉禾会被丛生的荆棘窒息至死一样。
”
托马斯·莫尔为促进基督教王国的公民的安宁,在《乌托邦》中倡导宗教自由。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处理教会和国家关系的计划,是该领域自由主义探讨方式的一个先驱。
作为总结,首先从《乌托邦》中得出了莫尔心中理想的宗教:某种拥有美德的信仰状态,任何宗教的意义在于其本质,至于其形式,那是次要的或无所谓的东西。
在此基础上,信仰什么宗教并没有严格的限制。
由于宗教的神秘性和将建立一个和平的、好的共和国作为首要任务的世界,宗教自由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