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出自清代诗人罗振玉的《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全诗赏析
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柬修的好意。
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一日为师,终身为友的理解和认识
一日为师,终身为友的理解和认识
“一日为师,终身为友”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教育格言,强调的是教育关系的特殊性以及教育者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以下是对这句格言的理解和认识:
1. 启发性的教育:
-这句格言强调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强调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启示和激励。
一位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建立亲近关系:
-“一日为师,终身为友”也表达了在教育中建立深厚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超越纯粹的师生关系,变成更加平等、尊重的友谊。
3. 教育的影响是终身的:
-这句格言强调教育的影响是终身的。
一位好的老师不仅在学生的学业上有所贡献,更在品德、人生观等方面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学生在成年后,仍然会记得那位启蒙他们的老师,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
4. 学习是相互的:
-这句格言强调了教育是一种相互的过程,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的伙伴。
在教育中,老师也会从学生身上学到东西,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和共同成长的关系。
5. 教育是一种契约:
-这句格言也可以理解为教育是一种契约,老师在一日的授课中建立起对学生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是终身的。
老师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就上,更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
总的来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友”强调了教育的综合性和深远性,提醒教育者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教育时刻,以期待在学生一生中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_初中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不知道多少次,我曾经写作文来夸奖自己的父母,却从来没想过给自己的老师写点什么。
或许是因为我的老师太过平凡了吧,但是不知不觉中——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
也是该和母校说再见的时候了。
可是回想六年的学习时光,心中不免有些许心酸和不舍。
许老师,我和您在一起的时间虽然只有三年,但您却是我小学生活中最难以忘怀的老师。
每当您为我们孜孜不倦讲课时;每当您牺牲休息时间为我们免费补课时;每当您为我们劳累到睡觉时;你可知道我此时心里一阵心酸。
您为我们劳心劳力,我们却没能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你。
升学考试我们考得并不是很好,可您非但不生气还给我们买了许多东西给我们吃,您说算是慰劳我们,可我知道您是因为知道即将和我们分开,所以才给我们买最后一次东西吃。
还记得那次;您上课时竟被我们气得跑到办公室哭了起来,文老师知道后,来到班上——为我们讲起了许老师为我们做的一切,一瞬间,就在那一瞬间;我的眼眶湿润了。
接着我慢慢地低下头——一滴眼泪落了下来。
现在上了中学,可是一切是那么的不适应——从原来的前三名到了现在的二三十名,我经常在想为何会这样,但始终找不到答案。
只好一直这样下去——
许老师,谢谢您为我们做的一切,如果有来生的话,我还愿意做
你的学生,直到永远——永远——永远——
贵州铜仁地区思南县思南县许家坝镇三溪中学初一:张为太。
一日为师,小故事
第四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情故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指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作父亲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有一个故事:明朝有个忠臣叫左忠毅。
有一年,左忠毅担任了主考官,来自各地的读书人正要准备参加进士考试。
左忠毅时时都想着要为国家举贤荐才,所以在考试前夕就微服出巡,穿平民的衣服,到离京城附近比较大的一些寺院里去找贤才。
他为什么不到酒楼去找了?有钱住酒楼的人,是否是贤才,这很难说,因为他们很多人都会好逸恶劳。
左忠毅在寺庙去巡视时,走到了一个书生旁边,这位书生写完文章太累就睡着了。
左忠毅看完他写的文章,深深感受到这位读书人对于国家有一种忠诚,对于人民有一种使命感。
这个年轻人就是史可法,后来正式考试,在阅卷的过程中,左忠毅一看到这篇文章,立刻就想到是谁写的。
因为文章是从一个人的内心流露出来的,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他的气节和志向。
所以就把他面署第一,史可法考上了状元。
考上状元以后,上榜的学子都要去拜主考官为师,所以那天史可法就去拜访老师和师母。
一进门,老师左忠毅就对他的夫人说:“往后继承我的志业,不是我的儿子,而是这位学生。
”后来史可法与左忠毅同朝为官,一起效忠朝廷。
因为明朝末年,宦官当政,左忠毅被乱臣陷害,关到监狱。
史可法非常紧张,害怕老师在监狱里受到残害,想尽办法要去探望老师。
他的老师确实倍受酷刑,被烧烫的铁片捂在眼睛上,膝盖以下也被切掉了。
史可法心急如焚,就去求狱中的士卒。
这些士卒也被他对老师的一分孝心所感动,就建议他伪装成乞丐的模样,混进监狱里去。
史可法走进监狱,缓缓的朝老师的方向走过去。
当他看到老师的身体状况,不禁失声痛哭,扑在老师的面前。
左忠毅虽然眼睛张不开,但耳朵还可以听得到。
当他听到史可法的声音,非常警觉地说:“你是什么身分?你是国家的栋梁,你如何可以让自己身陷危险的境地?与其这些乱臣贼子把你害死,不如我现在就活活把你打死。
”说完之后,左忠毅就捡起身旁的石头往史可法的方向投掷过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3好学生激情演讲稿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3好学生激情演讲稿
导读:本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3好学生激情演讲稿,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草青青,木欣欣,人济济。
这是我进鄂东高中的第一感觉。
踏进校园,那种昔日的亲切亲切感又回来了。
家,对,是家的感觉。
相信大家都能认同我的这样一个看法,从小学起.大家除了在家的时间,就数在校的时间最多了。
如今,上了高中的我们,恐怕是在校的时间最多了,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即来之,则安之”。
大家既然来到这所学校,何不将这所学校当做自己的家呢?这所学校有优美的环境,还有独特的人文气息,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飘着阵阵书香,学子大剖能感受到它的温暖,同时也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这里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还记得炎炎烈日之下,一条浩浩汤汤的队伍正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行进,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家都已经累得疲惫不堪,但我们这群兄弟姐妹却展示了亲人才有的举动,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有的手拉着手共同行进,有的肩并着肩,唱着军歌前行,有的甚至不顾自己身体的劳累背着那些身体不好的同学,不让我们这些亲人中有一个人放弃。
终于在爱的作用下,我们完成了这次艰苦而有充实的军训任务。
通过这次军训任务,我们彼此之间的情谊有了质的变化。
解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传统师生关系隐喻的审视与反思
第41卷第5期教学研究Vol.41No.52018年9月Research in TeachingSep.2018解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传统师生关系隐喻的审视与反思程晓芹(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收稿日期] 2018⁃05⁃13 [作者简介] 程晓芹(1992⁃),女,四川巴中人㊂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㊂ [摘 要]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对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真实写照,具有等级性㊁依附性㊁工具性和道德性等特性㊂这一师生关系隐喻有着合理的内涵㊂然而,传统师生关系隐喻在当下教育实践中陷入了时代的困境:教师霸权;教师隐身㊂为此,需要从3个方面实现这则传统师生关系隐喻的转型:互相尊重;共生共长;以学生的发展为本㊂ [关键词]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隐喻;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 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8)05⁃0087⁃040 引言隐喻是始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其基本作用就是把一个事物(始源域)的某些特征映射到另一事物(目标域)的认知过程,也就是用一种概念去理解另一种概念,以此增加对人㊁对社会的理解[1]㊂师生关系隐喻即借助和师生关系具有某种相似点的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暗指师生关系存在的样态以及师生各自的地位㊁功用㊂师生关系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师生关系的形态,具有丰富的教育意蕴㊂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主流观,是中国尊师风尚的指向标,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㊂但是,在全球化和民主化的社会语境下,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统师生关系隐喻的生存境遇是什么样的呢?它又该如何与时俱进呢?这就需要重新审视和解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一师生关系隐喻㊂1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内涵及特性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人伦关系的社会,师生伦理关系受到传统社会的高度重视㊂历代儒学者更不断深化㊁强化这个观念,从理论㊁实践层面提升师生伦理,遂使尊师重道的师生伦理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典范,而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精神[2]㊂为了让尊师重道的风气落实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中,师生关系被嵌上了父子伦理关系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同父子关系,即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㊂有关学者认为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一句完整的格言出自清代诗人罗振玉的‘鸣沙石室佚书㊃太公家教“㊂这种类血缘师生关系揭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一种师徒关系,还是一种亲情关系㊂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隐喻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㊂1.1 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是封建君主专权的社会,社会成员之间有很强的等级性㊂孔子提出 君君㊁臣臣㊁父父㊁子子”,人与人之间有等级之分㊂孟子也提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 五伦”,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指出父子之间有着尊卑之分㊂继孟子之后的荀子,更加强调礼的本质就是尊卑贵贱,等级名分㊂荀子提出 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欢”,表明了不同等级之间的差异性㊂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了家庭内部人员之间的上下等级关系㊂父亲的地位高于子女,子女应该无条件服从父亲,不得违背其意愿㊂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将父子伦理关系钳制于师生伦理关系,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是. All Rights Reserved.88 教学研究2018有等级的,是不平等的,师生地位不可逾越㊂学生应崇尚教师的权威,并遵从于教师㊂从一些封建师生礼仪中,就可以窥视到师生之间明显的等级关系㊂如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㊂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3]㊂1.2 依附性古代是父系社会,盛行封建家长制㊂‘朱子家礼“提到: 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示家长㊂”无论尊卑长幼,任何时候都不能独断专行,必须要经过父家长的同意,父家长就是权威㊂‘礼记㊃坊记“中写道: 家无二主,尊无二上㊂”‘礼记㊃丧服传“上也谈到: 父,至尊也㊂”这些都体现了父家长在封建家庭中权威的不可侵犯性㊂‘颜氏家训“中也写道: 治家之宽猛亦犹国也㊂”父家长在家族中的地位犹如君王在国家的地位,对家中所有的人与事有着决策权和主宰权㊂ 父为子纲”纲常伦理一直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成为家庭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原则和规范㊂子女对父亲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和屈从性,父家长的言行影响着子女,父家长的命运与家族子女的命运紧密相连㊂此外, 师以载道”,教师是 道”的拥有者和传承者,践行 传道㊁授业㊁解惑”的使命,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㊂因此,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般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学生不是独立的个体,对教师在学识㊁精神等方面有着严重的依附性,缺乏独立的人格㊂1.3 工具性化民成俗,教学为先”,教育是教化百姓,形成良好风俗的重要手段㊂应劭在‘风俗通义“序中提到 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㊂ 风俗治国”是统治者治国方略中的重要一环㊂此外,学生从师所学的内容不仅是人文知识,还包括道德伦理㊂教师通过传递有利于统治者治国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奴化,由此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有利于社会稳定,实现国泰民安㊂在科举制度盛行以后,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考取功名,走向仕途㊂而当时的官员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是一切剥削阶级在教育领域宣传其政治主张㊁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㊂将教师赋予父亲的形象,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对教师无条件的服从,也间接地强调了百姓对国家的绝对听命与绝对效忠㊂这就为统治阶级愚化百姓提供了正当性,教师成为了统治阶级教化百姓的工具㊂可见,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具有工具性㊂1.4 道德性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整个社会就是熟人社会㊂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隐喻给师生关系披上了血缘关系的外衣㊂因此,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师徒关系,还是一种类血缘的道德关系㊂父子般的师生关系,包含着教师爱生如子的情感㊂比如,孔子亲自探望生病的学生伯牛,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从孔子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孔子对伯牛的痛惜[4]㊂此外,父子般的师生关系也饱含着爱师如父的情感㊂如‘史记㊃孔子世家“中写道: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㊂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㊂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㊂”丧师如丧父,其情堪比父子之情㊂这些都体现出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温情的一面㊂父子般的师生情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心理上的归属感㊂此外,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隐喻也传递出了尊师重道的价值观,这有利于社会尊师风气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㊂2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现实困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隐喻的产生是有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与合理性的㊂这种师生关系是社会对教师育才价值的肯定,是教师自身职业尊严的追求,是教师需要权威的社会反映,是尊重知识的体现㊂然而,处在信息化㊁全球化㊁民主化的当代社会,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积极意义非但没被很好地传承,反而陷入了时代的困境㊂2.1 教师霸权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控制思想以礼教为中枢,以人治为核心,以法制为辅助手段[5]㊂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等级性㊁工具性是特定时代的烙印,具有时代局限性㊂等级性㊁工具性意味着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是有着尊卑之分的㊂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等级性和工具性有利于封建社会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有利于封建君王的专制统治㊂面对民主化的现代社会,这些特性是有悖于人性和社会民主的㊂但是,现今很多教师过度曲解㊁拔高教师的地位,在教学中将 一日为. All Rights Reserved.第4期程晓芹解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对传统师生关系隐喻的审视与反思89 师,终身为父”的等级性发挥得淋漓尽致㊂在学校里,教师中心教育模式仍然盛行㊂教师奉行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育观,认为自己有权管理学生的一切,学生应视自己为父辈,顺从于自己㊂在教师的眼中,学生只是知识的受体,知识的容器,单方面地接受知识, 满堂灌”成为教学的常态㊂在这样的理念下,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记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很少有自己的发言权和主动性,不敢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一味地 唯书” 唯上”㊂同时,教师以一种不可侵犯的姿态凌驾于学生之上㊂教师缺乏耐心和方法去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大多都是通过简单粗暴的体罚来规训学生的言行,坚信 棍棒之下出人才”㊂这样的教师霸权无异于一把利剑,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㊁创新性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㊂这就加剧了师生关系的异化,师生之间越来越疏远,师生情感越来越淡化㊂教师霸权也使学生做出反抗的行为,如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学生背后辱骂教师甚至于弑师,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态势㊂2.2 教师隐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仅有着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特性,还存在着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㊂它是对合理人际秩序的展望,是学生对教师有着心理归属感需求的体现,是形成尊师重道风气的手段,是温情师生关系的表现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㊁平等㊁民主等价值观念,人人平等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尊卑的等级关系,而是一种人格上㊁法律上的平等关系㊂这为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统师生关系的普适性价值提供了生长的土壤㊂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师生关系的普适价值观陷入了教育实践的困境㊂首先,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一般,这一职业不再是人们眼中最理想的选择㊂其次,随着信息载体和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㊂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了,学生掌握了某些教师不了解的知识㊂后喻文化现象的出现,教师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再也不是 为父”的形象㊂再次,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㊂有的教师过度地曲解了这一理念,认为以学生为本意味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走向主客二元对立的学生中心论㊂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㊂看似热闹非凡的课堂,看似尊重了学生,实际上消磨了教师在课堂中的身影,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 边缘人”㊂这些都导致了教师社会地位的下降,尊师风尚消弭殆尽㊂3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转型之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一传统师生关系理念彰显了尊师重道的精神,强调了尊重知识㊁尊重教师的核心要义㊂这种精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适用的,都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㊂尤其是在当下师生关系紧张㊁师生冲突事件频发的背景下,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 尊师重道”精神更应该得到弘扬,以此缓和紧张的师生关系㊂然而,传统教育文化是一种复杂的㊁多元的系统,集精华与糟粕于一体㊂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在封建统治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它依旧是一种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教师中心㊁教师权威㊁教师统治和学生被统治的师生关系㊂因此,在当代社会语境下,要与时俱进,站在全方位的视角来审视传统教育文化,既要传承其合理的一面,追求尊师重道的理性发展,又要构建符合时代精神并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师生关系㊂为此,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师生关系应向平等的㊁共生的㊁共长的 我”与 你”的师生关系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㊂3.1 互相尊重传统的师生关系将教师和学生划为不同级别的人,犹如 父子”的师生关系是有上下等级之分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㊂当代社会将人道主义作为处理人伦关系的重要原则㊂人道主义价值观主张尊重人,平等待人,把人当人看,反对等级制度和身份上的不平等现象[6]㊂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应该符合人道主义㊂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没有尊卑之分㊂互相尊重,是构建良性师生关系的前提㊂在当前社会语境下,应使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与时俱进㊂一方面,要传承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精神,追求尊师风俗的理性发展㊂教师是学生在求知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发展路上的灯塔,也是学生走向世界的桥梁㊂同时,尊重教师也是对知识的尊重㊂学生对教师要怀有崇敬之情,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㊂另一方面,. All Rights Reserved.90 教学研究2018不能因为 尊师重道”,就放大教师的权威,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㊂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㊂充分发扬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饱含的师生温情,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㊂3.2 共生共长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其在教育系统中是共同生存㊁共同成长的㊂因此,师生关系蕴含一定契约精神与互惠追求,师生是相互依附的发展共同体,而不是 手段 目的”[7]㊂要摒弃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统师生关系的工具性价值观㊂师生关系的融洽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及专业成长㊂在现实教学中,不乏有很多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感㊂某种程度上,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就是造成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㊂只有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教师这一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才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并实现自己的价值㊂此外,教师和学生作为学习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应该站在同一平面对话,进行交流,实现心灵的碰撞㊂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应敞开心扉,用心倾听对方,实现互相理解㊂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获得知识的养分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发现自身专业素养的不足之处,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专业素养㊂3.3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发展,使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㊂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迁移,而是知识建构的一个过程㊂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多方面发展可能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㊂教师要把学生视为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个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并将知识内化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和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㊂此外,教师要汲取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 爱生如子”的精神营养,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关爱每一位学生,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对学校㊁教师有心理归属感,尊重知识,追求真理㊂参考文献眼1演李辉燕.审视与重构押空间隐喻视角下的师生关系研究眼D演.重庆押西南大学熏2016.眼2演赵莲英.师生伦理的反思与前瞻眼J演.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报熏2001熏3穴2雪押44⁃46.眼3演邓柳胜熏叶国.曲礼㊃礼运译注眼M演.广州押广州出版社熏2001押11.眼4演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眼M演.杭州押浙江古籍出版社熏2012押78.眼5演赵卫东.现代师生关系伦理押在传统和现实中寻觅眼J演.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穴社会科学版雪熏2001熏20穴1雪押1⁃3.眼6演黄枬森.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眼J演.北京大学学报穴哲学社会科学版雪熏2010熏47穴1雪押5⁃10.眼7演张萌.审视“长流水薰教师隐喻眼J演.上海教育科研熏2017穴3雪押21⁃23.Interpretation of"one day as a teacher熏one life as a father"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metaphor of thetradition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Cheng Xiao⁃qin穴Academy of Education熏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熏Nanjing熏Jiangsu210097熏China雪 Abstract The Chinese old saying"one day as a teacher熏one life as a father"mirrors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 in China熏which features hierarchical熏dependent熏instrumental and moral.Reasonable as it is to some extent熏the tra⁃dition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etaphor has stuck in the dilemma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ractice押the teacher′hegemonyand the teachers′invisibility.Therefore熏it is necessary to tranform peoples′awareness to this traditional 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 metaphor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押mutual respect harmonious co⁃existence熏student⁃oriented concept.Keywords"one day as a teacher熏one life as a father"鸦metaphor鸦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ll Rights Reserved.。
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_为人处世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人说:“父生师教,然后成人;事师之道、同乎攀亲。
”所以,从前在许多人家的中堂神龛的牌位上都大书着;“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表明老师是和天地、君主、祖宗父母并列的,同样具有崇高的地位。
汉初人郭林宗,一次到陈国去;陈国有个叫魏昭的小孩子,前来拜访林宗,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希望能留在您身边跟您学做人,并且听从您的使唤。
”林宗收了他做学生,有一次,林宗身体不适,魏昭为老师熬粥,熬成以后魏昭送到林宗面前,林宗尝了一日,十分恼怒,喝斥道:“你为师长熬粥、却不肯尽心,粥里的沙子都没有去掉,哪里能吃呢?”并将碗丟到地上。
魏昭又重新去熬粥,再送到林宗面前,又受到斥责。
就这样反复了多次,而魏昭始终是恭恭敬敬,和颜悦色,连脸色都没变。
林宗感叹道:“我这是考验你的心诚不诚啊。
看来你的心地非常诚恳,现在我更了解你了。
从此以后,林宗更加用心地教魏昭,魏昭也很刻苦,终于学习成才,后来做了国家的大臣。
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师道尊严不是谁规定的,而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德规范。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人生的引路人。
人并不是天生就能有知识的,有人生道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惑而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所以“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国语·晋语》载栾其子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
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
”所真我者父母,教我者老师。
”古人将师比作父母。
从师一日,即为弟子,一日为师,则终生事之为父。
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有多大的学问成就,不能忘记引导我们蹒跚学步的启蒙老师。
民族英雄史可法,年轻时勤奋好学,但家境贫寒,在师赶考时,无钱住旅馆,只好住在郊外一座庙里;一天,大雪纷飞,御史左光斗和几个朋友郊游赏雪,在庙里发现一个青年伏在案上睡着了,面前摆着刚写成的文章草稿,身上衣服单薄。
浅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浅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民勤六中李发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讲究尊师重教,素来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
但是时至今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挨骂”。
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的不懂事的学生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
”这是在贵州省遵义市一所中学当老师的李丹(化名)的感叹。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古之为师的骄傲;“一日为师,终生挨骂”,则是今之为师的无奈。
尊师重教一直是津津乐道的优良传统。
曾几何时,“师”却已成诟病责骂的通用词。
面对这样的现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反省自身: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不准确,正因为如此,“教师暴力”屡见不鲜,“放任自流”时有发生。
在我看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应该有种理解:一种是在封建教育背景下的认识,老师是绝对的权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就是所谓的“师道尊严”的体现;另外一种也可以把它纳入到新课改背景下来理解,也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树立起“慈父”的形象,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终身受益,从而真正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获得学生的终生尊敬。
要真正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认为教师应当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坚决摒弃传统的不尊重学生主体人格的“师道尊严”思想,教师不是师生交往的控制者、教学的主宰者,而学生也不能够成为教育教学的客体和附庸。
作为一个教师,面对的是各种类型的学生,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也有可能是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
怎样面对这些学生?我认为:正因为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端正思想,正确认识学生,研究学生,要用“心”去教育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接收教师的教育,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一、“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爱的越深 ,教育的效果就越大。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论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专题论坛2019 年 2 月180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论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罗立群(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第二中学 安徽安庆 246500)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卒,子夏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乃心丧庐于墓侧三年而后返。
《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意味着学生应该像尊敬他们的父亲一样尊敬老师。
他们必须学习教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他们还必须学习教师的说话方式和技巧。
忠诚的官员不应该在国外有私人朋友。
学生应该有诚意主动提出教老师。
即使你只当了一天老师,你也应该把他当作父亲来尊敬一辈子,大家都要尊重老师。
我站在老师的讲台前已二十多年,深深明白这个职业平凡而朴实,简单而无华,我个人也对这句古语有着自己的理解:哪怕只是自己教过一天的学生,一辈子也要用慈父的心来关爱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
作为一名老师惟有像一位父亲一样关心和爱护着学生,才能真正的体会学生的世界,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行为,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深处。
常言道: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为师如父,自然是有一定的难度,对一名老师的素质、道德、品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老师认清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真正做到爱生如子。
为师当有父之博爱。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学生都应该在教师的道德平衡上是平等的,给予他们的爱也应该是平等的。
但实际上,许多老师给予每个学生的爱背离了这一规律。
在教育质量和名利的驱动下,爱情的平衡发生了倾斜,最关心的是学习好的学生,而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则漠不关心,形成“好遮羞布”、“只见树”。
“不看林”错误的思维模式,但不知道这种模式对学习好的学生是一种尴尬,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是一种伤害,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而一个父亲的爱却是平等而博大的,他爱着所有的子女,不因他是男孩还是女孩,不因他是聪明还是愚笨,不因他是健康还是残疾,不因他是乖巧还是顽皮。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优秀作文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优秀作文【篇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且不说读书时与作者心与心的沟通,只说老师课堂上的谈笑风生;且不说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给予我帮助,只说老师帮我一起克服困难共渡难关;且不说旅途中的见闻,只说老师所给予我为人处世的真理与思考。
——题记在我的童年里有许多给予我最真诚帮助的人,有亲人、朋友、偶像,可最令我尊敬的是红烛般老师。
如果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那么老师就是精心培育我们的园丁。
在我心中,最让我尊敬和喜爱的“园丁”就属米老师了。
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30多岁的女教师,她有一对迷人的大眼睛,挺立饱满的鼻翼,和一口出口成章的巧嘴。
她身材很娇小,而且看起来衣着打扮特别的朴素。
她陪伴我度过了一个让人羡慕的童年,在小学六年中也让我对米老师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她那带有鼓励、称赞的微笑。
我每堂语文课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而每当我发言的时候,他总是仔细的思考一遍,我回答的对不对,合不合理。
如果我说得对,他就会高兴的说:“好!说的挺好!坐。
”相反,我如果说错了,他就会说;“说的不对,再仔细想一想”。
然后摆摆手,显示要我坐下。
老师课堂上的谈笑风生,使我像展翅的大鸟一样,飞得更高、更远;老师用她幽默风趣的语言带我穿越时空与名家面对面的交流,使我不再害怕上语文课了,上课使我充满了十足的精神;老师所给予我为人处世的真理与思考,使我豁然开朗,做一个快乐潇洒的女孩!人生就像一趟旅途,总要经历好几站,而我求学旅途的第站是一站小学,逐渐长大了,求学的旅途多种选择,求学的某站我便选择了实中。
在这里,我渐渐的接触了一位优秀的物理教师陈老师,也慢慢的去熟悉他。
他用他温暖的手把我们领进知识的殿堂。
老师,像一把手电筒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老师,像一艘指路的航帆,指引我学习的目标。
如果说陈老师教课很严厉,我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的风趣幽默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听陈老师讲课,从中可以享受奇妙的物理性质,更可以享受陈老师那种引领大家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散文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散文
十年前,我们十几位老同学聚会。
畅谈中,操心姐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聚会,该不该把班主任请来呢?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答案立马统一:该请,而且是必须的!
有人陈述了理由:想想看,没有班主任老师,同学从何而来?
事不迟疑,操心姐领头找来轿车,从十几里外把当年的班主任高老师请来,安排在餐桌主位。
举杯换盏中,大家追忆当年同学间的趣事,感叹炽热的师生之情,好不开心。
从那开始,我们班的同学聚会,不论那一批那一拨,都没忘请班主任到场。
同学聚会请老师到场,我们整整坚持了十年。
前天聚会,班主任感慨地说:“我教了一辈子书,感觉最开心的是参加你们的聚会。
因为你们离开了学校,却没忘记我这位老师!”
操心姐说:“师徒如父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您辛辛苦苦教了我们三年,我们怎能忘记您呢?”
操心姐的话音没落地,掌声骤然响起来,险些把房间弄破。
聚会结束后我想,眼下同学聚会形成了风气。
然而,在这接粮不断的聚会中,有几位为学生付出心血的老师被请来参加呢?莫非都忘了?按理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本不该忘的。
1。
谈谈你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认识
班级名称:长沙师德36班(宁乡2)“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发布人:石小红发布时间:2012-11-14提交人:丁建军提交时间:2012-12-1作业内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既代表学生对老师的一种尊重,同时也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深远影响,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在教育教学中是如何担当为师为父的角色的?作业答案:谈谈你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认识(宁乡2班)菁华铺乡桃林桥中学丁建军一、释义【拼音】:yī rì wéi shī,zhōng shēn wéi fù 【解释】: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
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二、出处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引自《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注释]①束修:一捆(十条)肉干,后来用以为给老师的财礼的名称,但这一礼物是菲薄的。
译文: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柬修的好意。
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
全书以四言为主,自绐至终贯穿了“忠孝、仁爱、修身、勤学”的思想。
本文强调“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是崇敬老师、重视教师作用的教诲,很有学习和借鉴价值。
三、各方对此的认同1、学生有此认识,则能“亲其师,信其道”,无论求知还是学做人,老师就成了榜样、偶像,师生之间便没有了隔阂,温馨爱意溢满学校和教室,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理想的效果便唾手可得。
2、家庭有此认识,则能全力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达到和谐一致,教育工作便能事半功倍。
3、社会有此认识,则能尊师重教形成合力和谐发展,所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这样。
教师的地位提高了,社会发展当然就快了。
教师,从古至今一直是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职业,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说明教师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教师,从古至今一直是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职业,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说明教师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今天,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需要不断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天我们怎样做好教师。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今天怎样做好教师”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每天都要思考和省察的问题。
“以人为镜”,方能扬长避短。
我们不仅要做一名有“积极感、目标感、学历感、约束感和专业感”的教师,我们还要用“教育的智慧,让真爱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若要给孩子一杯水,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生不懈地追求。
一是要做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教师。
当一名合格教师是非常辛苦的事。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十年的青年教师来说,面临着正确定位的问题,把教育的事当做学校的事来做,是得过且过;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是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的真谛。
在经济大潮席卷而来的今天,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人,不是有多少钱就有多少成就,身边有人中奖500万元,你会羡慕,但内心不会产生敬重。
人生的成就,重在“有为”而非“有钱”,做一名有为的人,要奋斗,要拼搏。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工作中能否作出成绩,态度占85%,知识和智力只占15%。
可见,一个有为的人必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有教育责任心的教师,首先是对自己负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自己负责,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负责,而对学生负责,就是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尽快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
教育事业事关民族兴衰,一个教师还要具有国家责任感,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为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
总之,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更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
二是要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有所追求的教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之学者必有师学必求良师益友
小结
文章通过以上四件事的描写,全面地表现了 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通过几件事来表现 一个人的思想性格
思考
其他事件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所作所为使我失望,促使我离开, 为后文与藤野先生的相见埋下伏笔。 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为后文藤野先生更加感人的教诲与关 怀作陪衬。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 《彷徨》 《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 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 鲁 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迅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 留 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 学 族危亡。
暗线
感情线索
双线结构: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 交往 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 弃医从文)
“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 文内容简要回答.
“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 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 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的照片③多写文 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 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 愧疚之情.
湘仪学校
语文组
曹艳
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 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 正直热忱、工作认 添改讲义 真负责、一丝不苟 没 严格要求、循循 正 治 有 纠正解剖图 善诱、尊重科学 直 学 民 真诚关怀、正 热 严 族 关心解剖实习 直无私、热情 诚 谨 偏 见 认真求实的精神 了解裹脚 严谨的治学态度
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语言 说出他(她)的性格,并能 说出至少一件有关于他(她) 的事。
藤 野 先 鲁 迅生
师傅等于父亲的诗
师傅等于父亲的诗
师傅如父亲那句诗怎么说?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傅为父,我的师傅就是我的长辈,就如同父亲一般的关怀着我,有了师傅才有今天,所有的成就师傅就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恩人,我一定会怀揣着所有的感恩之心,一定会好好的,谢谢我的师傅,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的生命,是他让我寻求了生活当中所有的的希望。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姜太公的《太公家教》节录中的一句,本意是说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
尊师重教黑板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文字稿
尊师重教黑板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时候的人们把师
徒之情看作父子之情,足见非同一般。
据《宋·史杨时传》中记载:宋代有位有名的学者名叫程颐,杨时是他的一位学生。
一次,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老师,正值老师瞑目而坐,杨时为了让老师充
分的休息时间,便在门外站立等待。
当程颐醒来,门外积雪已有
一尺多深了——这就是“程门立雪”。
杨时宁可自己挨冻,也不
打扰老师午睡,这充分体现杨时对老师无比的尊重。
尊师的先例不但古代有,现代更是数不胜数。
1981年11月9日,胡耀邦总书记写信给50多年前他在
湖南浏阳小学的喻科盈老师,邀请老师到北京居住几天。
伟大主
席毛泽东也曾热情地为自己的私塾老师毛属珠敬酒。
老一辈革命
家对自己的老师仍是那么毕恭毕敬,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学生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文900字初一精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文900字初一精选每一位老师我都是很感谢的,因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即便不是学习方面的老师,我也会很感谢,所以有那么一位老师,便是我心中的阳光。
她姓刘,是我在上绘画兴趣班时结识的老师。
虽然人无完人,但是我觉得用这世界所有好的词语来形容她都不为过,他不仅仅是我心中的阳光,还是她周围的所有人身边的阳光,为了表达更加的亲近,我们一群与刘老师收拾的学生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姐姐,她真的就像我们的姐姐一般。
虽然有些年轻,但是她是漫画素描方面的大师,还喜欢一些小动物,真是很有爱,是一个很温柔的人,然而刘老师却一直认为自己是在扮演一个高冷的角色,身材有点微胖不高,刚好1米6,脸是圆圆的,还有一双和谐藏不住情感的眼睛,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刘老师看小动物的眼睛就能够发现,她是一位很有爱的老师。
有一次见到了刘老师,画室里的漫画班还没有成立,当时只是凑巧画室里的漫画课是她来上的,我有点性急,刚好做完线稿就忙跑去问“老师可以上色了吗?〞刘老师仔细的看了我的画“你这个线稿都还没有处理干净啊,处理干净了再上色。
〞我几乎是改一笔去给刘老师看一笔,每次她都会说我的线稿没有处理干净。
可我当时技术不过关,看着觉得真的是干净了,所以便觉得这个老师非常的凶狠。
没想到接下来却是一个这么温柔的人对待自己的学生,从不恶意相向。
还会陪你说笑话,讲生活里的故事。
就像朋友一般,而且也是一个画画大师,做了刘老师多年的学生,彼此也渐渐的熟悉起来,上星期见到了刘老师,还会与她唠嗑,她问我成绩如何,第1次月考考得怎么样呢?我说还行,不过没到达父母的要求。
刘老师得知其实只差了几分之遥,还好好的为我惋惜了一把,又开始操心我的志向,我说我想做剪辑,她便说:“剪辑这种后期工作真的会有些累,整天要在屏幕前呆着,首先我也不是说剪辑工作不好,自己有喜欢的方向就去努力嘛,更多的还是学习积累社会经验。
〞她让我还是要考上一个好大学,再报个剪辑辅导班,这种不仅仅会关心学生学习,而且又关心学生志向的老师,真的是不多见了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民勤六中李发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讲究尊师重教,素来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
但是时至今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挨骂”。
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的不懂事的学生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
”这是在贵州省遵义市一所中学当老师的李丹(化名)的感叹。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古之为师的骄傲;“一日为师,终生挨骂”,则是今之为师的无奈。
尊师重教一直是津津乐道的优良传统。
曾几何时,“师”却已成诟病责骂的通用词。
面对这样的现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反省自身: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不准确,正因为如此,“教师暴力”屡见不鲜,“放任自流”时有发生。
在我看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应该有种理解:一种是在封建教育背景下的认识,老师是绝对的权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就是所谓的“师道尊严”的体现;另外一种也可以把它纳入到新课改背景下来理解,也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树立起“慈父”的形象,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终身受益,从而真正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获得学生的终生尊敬。
要真正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认为教师应当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坚决摒弃传统的不尊重学生主体人格的“师道尊严”思想,教师不是师生交往的控制者、教学的主宰者,而学生也不能够成为教育教学的客体和附庸。
作为一个教师,面对的是各种类型的学生,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也有可能是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
怎样面对这些学生?我认为:正因为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端正思想,正确认识学生,研究学生,要用“心”去教育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接收教师的教育,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一、“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爱的越深,教育的效果就越大。
当然,教师的爱要细致而严格,爱学生不是一味地溺爱学生,而更要有严师之威,不仅要给各类表现好的学生,更要给所谓的“后进生” 以教师之爱。
在班级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和营造一种平等、和睦、友爱的氛围,让班级充满集体之爱。
但仅有爱是不够的,教师更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明确人生的价值,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把学习与国家建设联系起来。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负责班级的一份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们感到作为班集体一分子的光荣,例如,在课堂提问中,要设计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使“后进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文体活动中,要让各类学生都有参于活动、施展才能的机,使“后进生”感到教师的关爱;对进步的学生会;在座位安排上,努力做到男女平等,“好差”平等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充满热情地去关心、教育。
把爱渗透到教育工作中去,教师的工作就会取得成功。
二、“诚心”,是教育成功的出发点。
在班级中,“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或因为行为上不够规范,受到的批评较多,在学中也时常受到埋怨,来自于教师、同学和家长的歧视、批评,使他们在学校中受到了冷落, 在内心深处产生了自卑感。
一有什么动静,他们就变得很敏感,对教师的教育,即使是真心诚意的教育,他们也是心存戒备。
但这是表面现象,说到底,在他们的内心中,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谅解、信任和理解,他们也渴望进步,期望成功。
所以,教师对这些学生, 就更要心平气和,真心相待,要努力使学生相信教师这样做是为他们好,切忌动辄当众批评,挖苦,翻陈年老帐,体罚或变相体罚,因为这么做,只能加强师生对立,增加教师工作的难度。
所以教师要充分理解与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工作,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参与班级工作的能力,并有目的让他们中的一些同学从事一些活动的组织工作,教师给予必要的辅导,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承担责任,鼓励学生大胆工作,从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诚心,增强他们的信心,促使他们思想转化,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为班级集体服务。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至关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师生间的矛盾,能及时化解矛盾。
事物是在矛盾变化中发展的,老师和学生长期相处,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运用生活中的事例经常性地指导学生,教育学生尊重老师,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学会采用适当的方式与老师交换意见,还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师的教和同学的学都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奋斗着。
老师是最无私的,巴不得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都奉献给自己的学生,对待犯错误的同学老师提出批评也是为了同学好。
要让学生理解老师也是人,不可能完美无缺,有时候也会犯错误,学生对老师有看法有意见也要全盘托出,这是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种表现,是师生之间真诚相待的先决条件。
三、“耐心”,是教育成功的必要环节。
一般地讲,“好学生”听话,接受教师的教育快,教师在感情上与这些同学比较接近。
但教师的工作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否则,教师的工作就不能算成功,在工作中,我们更要重视对“后进生”的工作。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后进生”由于自身因素,使他们感情易冲动,情绪易波动,行为也常常变化无常,心理承受能力差而敏感,但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后进生”工作会出反复。
所以,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教育学生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当“后进生”工作出现波动时,要客观地分析原因,包括主客观原因,分析波动之前的先兆,以及规律性的现象。
然后,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并在工作中适时提醒学生,做好诱导工作,最后消除波动。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后进生”出现反复时,要及时地做好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在“后进生”出现又一次反复时,就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给教育转化工作带来最佳有效点。
事实上,“后进生”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同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长、优势,教师要善于捕捉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充分肯定,热情鼓励,并大胆地让他们有一展身手的时候, 使他们在为集体工作的乐趣中,找回失落的自我,重新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
四、“信心”,是教育成功的动力。
如果“耐心”是侧重于学生而言的,那么,“信心”就是针对教师讲的,作为教师,应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尤其是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要有更多的反复,因此,其过程相应就长些。
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学生来说犯错误是难免的,这时,教师的心态就显得十分重要。
不要因为学生出现反复,就丧失信心, 放弃教育转化工作;也不要因此而出现急躁情绪,对学生出现恨铁不成钢的言行。
此时教师更要冷静地分析思考“后进生”出现反复的各种原因,再努力帮助学生,教师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工作,只要持之以恒,肯下功夫,对症下药,教育出现成功的那一天就会到来,但要得到这一结果,教师自己必须充满信心,否则,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或功亏一篑的结局。
“后进生”问题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何搞好“后进生”工作,这在许多教师中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但无论是谁,你要教育好学生,你就必须要有爱心、诚心、耐心和信心,把教师的关爱全部奉献给学生,激励他们,期待他们,教师的工作就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核心,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师生感情疏通的桥梁。
教育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要真心实意、表里如一,要无微不至、永恒不变,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全面了解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和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思维方式和特殊行为,才能取得全体学生对你的信任。
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与爱心去唤起学生美好的心灵,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欲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要用深情的话语赞赏他们的进步;用积极和宽容的态度去帮助他们改正不足;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操行。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力争做到不说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不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事;在学生面前,不要有那种发号施令的面孔出现。
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爱心留给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真诚的真心朋友,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
教和学的互动是在师生的交流中产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是普遍现象。
教师在上面讲,讲完了就走,学生是做完笔记就算完成了任务。
教师就只做到了“授业”,但不能很好地“解惑”。
目前的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家长式的关系,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样,师生就不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也就谈不上平等的交流了。
教师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自己当作学生来教学生,对学生的经历、处境、人格价值给予肯定性的认识,那么教师收获的就是学生对你的体谅、支持、信任、尊敬。
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确实对教学活动的正常健康的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力和影响力。
当代教师们更应该用自己的爱心、诚心、耐心和信心去构筑一个更健康、更有利的师生关系,这是不容忽视的。
而现今正身处在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们,更应该抓住学习的机会,在课堂里汲取知识,努力学会处理师生关系的技能,为将来从事教育事业做铺垫。
用真心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理应成为我们教师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从而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人才。
总之,只有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受到学生的尊重,不至于“一日为师,终生挨骂”了,也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