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统计学 教学大纲

统计学 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统计学教学大纲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

统计学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包括经济学、医学、社会科学等等。

为了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果,制定一份合理的统计学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程目标统计学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的目标。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能力,以及课程的实际应用。

课程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基本统计概念和术语:学生需要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例如总体、样本、变量等等。

他们还应该熟悉统计学中常用的术语,例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等。

2. 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数据收集方法的优缺点,并学会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3. 掌握常见统计方法: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例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等等。

他们需要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独立进行统计分析。

4. 培养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释来培养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

他们需要学会将统计结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清晰地解释统计分析的结果。

二、课程内容统计学教学大纲还需要明确课程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统计学教学大纲中的内容:1. 描述统计: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描述数据。

他们需要学会计算和解释数据的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并能够使用图表来展示数据。

2. 概率论: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概率理论。

他们需要了解概率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计算概率。

3. 抽样与估计: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抽样和估计。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抽样方法,并能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抽样和估计。

4. 假设检验: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假设检验。

他们需要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能够进行假设检验的计算和解释。

5. 回归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回归分析。

他们需要了解回归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三、教学方法统计学教学大纲还需要明确教学方法。

《统计学》(第7版)教学大纲

《统计学》(第7版)教学大纲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授课对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社会学专业、档案学专业、新闻学专业等开课学期:第3、4、5、6 学期学分:3~4 学分主讲教师:⋯⋯等指定教材: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编著,《统计学》(第7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年教学目的:《统计学》是为非统计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总课时约54 学时。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统计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

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使学生能使用SPSS或Excel 等软件分析数据。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 1 章导论课时:1 周,共3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及其应用领域一、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的概念。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二、统计的应用领域统计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统计数据的类型一、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

顺序数据。

数值型数据。

二、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观测数据。

实验数据。

三、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

第三节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总体和样本总体。

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

样本量。

二、参数和统计量参数。

统计量。

三、变量变量。

变量的类型。

第 2 章数据的收集课时:1 周,共3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来源一、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数据。

二、数据的直接来源调查数据。

实验数据。

第二节调查方法一、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方法。

非概率抽样方法。

二、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自填式。

面访式。

电话式。

数据搜集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实验方法一、实验组和对照组二、实验中的若干问题三、实验中的统计第三节数据的误差一、抽样误差二、非抽样误差三、误差的控制第 3 章数据的图表展示课时:1 周,共3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的预处理一、数据审核原始数据的审核。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ocial survey and Statistic analysis课程编码:050320167总学时:16学分:1适用对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本课程是为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所开设一门专业选修课。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社会调查的概念、特点、功能、由来与历史发展;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范畴与方法,掌握社会调查的操作一般程序,以及各步骤环节的技术问题,了解社会调查不同类型的适用条件,掌握社会调查方法运用的技巧;能够运用社会调查的有关知识和理论、方法、技能指导现实工作,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概述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社会调查概述1-2社会调查的任务和作用1-3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和体系1-4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的历史及其发展1-5社会调查的程序及设计重点:社会调查概念,社会调查主体和客体,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选题方法、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难点:社会调查的概念,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选题方法、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第2章: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普遍调查2-2典型调查2-3抽样调查2-4不同调查类型的适用范围重点: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难点:不同调查类型的适应范围第3章:社会现象的测量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3-1社会指标3-2社会测量及其层次3-3抽象社会指标及其测量方法重点:社会测量的概念,信度和效度的概念及关系难点:信度和效度的概念及关系第4章: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4-1问卷法4-2访谈法4-3观察法和文献法4-4 不同调查方法的适用原则重点:问卷设计中的原则与步骤及常见的设计错误,无结构式访问、座谈会访谈的程序与技巧,观察法和文献法的主要步骤难点:问卷法的注意事项,访谈法的技巧第5章:调查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5-1资料整理的步骤与统计概述5-2资料的审核与汇总5-3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5-4单变量描述统计5-5双变量统计分析5-6推论统计重点: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集中量数分析和离散趋势分析,推论统计难点:集中量数分析和离散趋势分析,推论统计第6章: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6-1理论分析的意义与作用6-2 历史分析法6-3 因果分析法6-4比较分析法6-5结构—功能分析法6-6矛盾分析法重点:理论分析的意义和作用,比较法难点:比较法第7章:调查报告的撰写授课学时:27-1调查报告及类型7-2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重点:调查报告及类型,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难点:调查报告及类型,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16,其中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0。

《社会统计学》人大版

《社会统计学》人大版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 调查、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等
社会统计学的应用领域:社会 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 等
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 对象:社会现象和 问题
研究范围:包括人 口、教育、就业、 收入、健康、犯罪 等社会领域
研究方法:采用定 量和定性相结合的 方法,包括描述性 统计、推论统计、 实验设计等
数据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推 论性统计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等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描述性统 计量:平 均数、中 位数、众 数、标准 差、方差 等
数据的分 布:正态 分布、偏 态分布、 峰度、偏 度等
数据的集 中趋势: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等
数据的离 散程度: 标准差、 方差等
数据的分 布形状: 直方图、 箱线图等
添加标题
显著性水平:用于 判断假设检验结果 的标准,通常为 0.05或0.01
添加标题
双尾检验:同时检 验两个方向的假设, 适用于对称分布的 数据
添加标题
单尾检验:只检验 一个方向的假设, 适用于非对称分布 的数据
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
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平均值,判断它们是否 存在显著性差异
社会统计学PPT大纲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单击添加目 录项标题
社会统计学 概述
社会统计学 的理论基础
社会统计学 的技术方法
社会统计学 在各领域的
应用
社会统计学 的前沿和发
展趋势
添加章节标题
社会统计学概述
定义和概念
社会统计学:研究社会现象的 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 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教学实验大纲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代码1100446面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总学时72实验学时18学分2学分(其中实验0.5学分)应开实验7个实验类别专业课(必修)任课教师陆伟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在要求学生掌握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社会调查的尊重科学的思想方法、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善于创新和思考的专业素质。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学生应该初步具备小型社会调查课题的策划、设计、实施与统计分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问卷设计技术、各种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技术及SPSS类软件应用。

三、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基本技能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课之一。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社会调查的尊重科学的思想方法、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善于创新和思考的专业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学生应该初步具备小型社会调查课题的策划、设计、实施与统计分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问卷设计技术、各种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技术及SPSS类软件应用。

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选定原则实验项目的设置与选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重点性原则。

主要针对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设置实验。

2、操作性原则。

设置的实验项目操作性要强,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实际性原则。

根据实验室已有条件设置实验项目。

五、需要的实验教学条件硬件环境:服务器:Pentiumш双CPU内存128M工作站:Pentiumп,内存32M软件环境:Excel Spss浏览器:IE6.0六、实验报告与考核1、实验报告要求:每完成一次实验,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撰写实验报告。

2、考核内容:一是是否按实验的要求认真的进行了实验;二是实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三是学生的态度是否认真。

3、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每次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实验态度和纪律占20%;实验内容和效果占50%;实验报告占30%。

《社会统计学》实验教学大纲

《社会统计学》实验教学大纲

《社会统计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学时/学分:64/4实验总学时:24课程英文名称:Social Statistics (SPSS)开出学期:3课程类别:专业课开出单位(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制定人:利爱娟一、制定依据根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对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2011版培养方案与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制定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二、实验安排三、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一)软件概述1、主要内容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认识spss2、重点掌握SPSS的基本操作、数据文件的编辑与管理3、教学要求掌握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了解SPSS的使用界面,以及了解SPSS的基本操作,掌握SPSS的文件管理。

(二)数据文件的的编辑1、主要内容数据的类型;数据的输入2、重点可以独立完成在SPSS中建库、录入数据、计算新变量、筛选变量等操作;懂得如何使用粘贴命令自动生成SPSS程序。

3、教学要求了解spss,掌握在SPSS中建库、录入数据、计算新变量、筛选变量等操作。

独立完成在SPSS中建库及录入数据(三)数据初步处理1、主要内容个案的排序;变量值的排秩;合并文件;分割文件;选择个案;数据文件的转置;分类汇总;变量内容的重新编码2、重点变量值的排秩;分类汇总的方法3、教学要求主要介绍对数据文件进行整理和再加工,以使变量和数据能够符合统计分析的要求。

掌握个案的排序、合并文件、分类汇总。

(四)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1、主要内容频数分析;描述统计2、重点频数分析的过程、描述统计的过程3、教学要求介绍如何通过频数分析和描述性统计进一步概述变量的信息,主要包括如何获得以及怎样理解一些描述变量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常用统计量。

要求掌握频数分析的过程、描述统计的过程。

(五)交叉列表(列联表)分析1、主要内容交叉列表分析的过程;交叉列表的实例分析2、重点交叉列表分析3、教学要求介绍了如何通过交互表来显示两个联合频数分布,从而进一步深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

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统计专业用)

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统计专业用)

《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统计专业用)(2004年制订,2006年修订)课程编号:060074英文名:Social Statistics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置课:统计学后置课:学分:2学分课时:36课时主讲教师:张彦伟等选定教材:蒋萍.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课程概述:《社会统计学》是统计学专业的骨干课程、考试课。

它是从数量方面描述社会状况、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宏观性方法论学科。

因此,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是以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综合研究为重心,以区别于专业统计。

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辟章节研究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二是在每一章具体内容上均从宏观口径出发研究社会发展具体方面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统计方法,并以此为工具能够描述与分析社会状况、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

本课程参考学时为3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传统的统计方法,从数量方面描述社会状况、社会发展和有关的社会问题;能够利用综合评价方法从宏观角度说明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而且能够从宏观口径出发研究社会发展某一具体方面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

教学方法:该学科的教学方法总体上说,采用启发式教学。

本课程授课内容采用多媒体授课。

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主要是理论讲授为主,在讲授中采用与学生相互交流的方式(即课堂提问的方式)以及课堂讨论的方式启发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并加以记忆;该学科的方法论研究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并讲透不同的方法运用的条件及应用范围,并采用课堂练习的方法以及课后留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加强课后练习的方法,以便加强学生的记忆与提高运用能力。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社会统计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社会统计学所研究的范围,我国社会统计学研究的发展过程;掌握什么是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以及什么是定类指标、定序指标、定距指标、定比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统计学
英文名称:social statistics
课程编号:12600722j
使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总学时数: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大纲撰写人:文法学院社工系马永方
内容简介
社会统计学是社会学主干课之一,与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完整地介绍了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和资料处理技术。

社会统计学则侧重介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论的处理技术。

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理论和实践的人都有必要掌握社会统计学这门有用的工具。

本课程共7章。

第一章导论,介绍社会统计学和相关概念,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第四章到第七章是统计分析。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描述统计,第六到第七章是统计推断,第六章概率论是统计推断的基础,统计推断有两个基本内容:假设检验第七章。

一、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社会学研究和统计分析(2学时)
第一节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
第二节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和统计学的运用
第二章单变量统计描述分析
第一节分布统计表统计图
第二节集中趋势测量法
第三节离散趋势测量法
第三章概率(3学时)
第一节基础概率
第二节概率分布、均值和方差
第四章二项分布及其他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3学时)
第一节二点分布
第二节排列与组合
第三节二项分布
第四节多项分布
第五节超几何分布
第六节泊松分布
第五章正态分布、常用统计分布和极限定理(3学时)
第一节什么是正态分布
第二节标准正态分布
第三节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
第四节常用统计分布
第五节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
第六章参数估计(4学时)
第一节名词解释
第二节参数的点估计
第四节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
第五节大样本区间估计
第七章假设检验(4学时)
第一节统计假设
第二节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
一、建立假设
二、求抽样分布
三、选择显著性水平和否定域
四、计算检验统计量
五、判定
第八章单总体假设检验(4学时)
第一节大样本假设检验
第二节小样本假设检验
第九章二总体假设检验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大样本二总体假设检验
第三节小样本二总体假设检验
第十章列联表(4学时)
第一节什么是列联表
第二节列联表的检验
第三节列联强度
第十一章等级相关(定序变量之间)(4学时)第一节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第二节Gamma等级相关
第三节其他等级相关系数
第十二章回归与相关(6学时)
第一节回归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回归直线方程的建立与最小二乘法
第三节回归方程的假定与检验
第四节相关
第五节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第十三章方差分析(3学时)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一元方差分析
第三节二元方差分析
第四节多元方差分析
第十四章非参数检验(4学时)
第一节非参数检验
第二节符号检验
第三节符号秩检验
第四节累计频次检验
第十五章抽样(4学时)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抽样调查方法
第四节样本容量的确定
二、参考书目
1.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2.社会统计学,张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3.社会统计学导论,周德民、贺翠微,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属于专业限选课,是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社会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能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7章。

第一章导论,介绍社会统计学和相关概念,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第四章到第七章是统计分析。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描述统计,第六到第七章是统计推断,第六章概率论是统计推断的基础,统计推断有两个基本内容:假设检验第七章。

第三章到第七章是重点章节。

三、教学要求与主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社会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能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本课程主要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以课堂讨论、学生作业等教学环节。

四、改革思路和说明
本学期社会统计学教学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实行多媒体教学。

2、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讲解理论部分,组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题的形式加深理解。

3、对学生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讲解。

以上教学改革,其目的主要是加深学生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
2013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