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在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因此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那么,在未来的2023年,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呢?一、教学方法1. 授课方式多元化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不应仅采用传统的讲解方式。
因为许多学生习惯于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可以反映学生的需求,增强学习效果。
2. 强调实践操作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在于实践,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充分运用资源手段,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例如通过编程设计、虚拟仿真实验等。
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着重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字化素养、知识创新和应用能力等。
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应该注重对创造力的培养。
4. 与实际结合信息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实践教学,构建项目开发中心,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可以开办网络商店、组织教育3.0课程设计大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手段1. 数码手段教师可以利用电脑、网络等数码装备随时随地进行学生的交流和学习。
根据学生的任务,可以将讲义、数据、课件等多种信息数字化,增强课堂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面向未来的多媒体手段通过单项或多项的多媒体手段,可以用生动的图形显示,生动形象地表达和阐释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如幻灯片、网站、影片等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形象。
3. 互动式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采用互动式的方式,把信息技术课堂变成开放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充分参与。
信息技术课的六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全文)
信息技术课的六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全文)信息技术课是现代学生所必备的一门课程,也是相关企业和机构对员工和职业人士的必备技能之一。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以下是六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知识传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要通过讲解、演示和图文展示等方式来传授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种模式适用于初学者或者对信息技术专业不熟悉的学生。
第二种模式是案例分析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选取一些实际案例或问题进行分析,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适用于学生参与认知和实践,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第三种模式是课堂互动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鼓励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和分享经验。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四种模式是项目实践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引导学生完成一些具体的项目和实践,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深入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种模式适用于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形成巩固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第五种模式是模拟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模拟一些场景和环境,并引导学生在虚拟的场景中完成任务和活动。
这种模式适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信息技术系统和应用,培养学生的人机交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六种模式是自主学习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工具,让学生自主选取教材、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和活动,并将学习成果汇报和分享。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以上六种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目标,灵活运用这些模式,让教学更加灵活、丰富和有效。
对学生而言,也要积极参与学习,以更好的方式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怎样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
怎样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1. 制定清晰的教学计划:在每节课之前,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重点。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进度合理,不拖堂。
2. 使用多媒体教具:信息技术课程需要使用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具来展示课堂内容。
教师应熟悉教学硬件设备的操作,避免设备故障等情况影响教学效果。
3. 制作精美的PPT:利用PPT演示课程内容,可以更直观地展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设计风格简洁明了,字体大小适中,图片清晰。
4. 采用互动教学的方法:信息技术课程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例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参与。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在线测验等活动,提高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5. 提供实践机会: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安排一些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增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6.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信息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知识更新换代迅速。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获取和利用网络资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7. 反馈和评估:课堂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学习反馈和评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注重互动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机制,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重点: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相关操作。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准确快速的完成任务。
教学方法、手段: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教学演示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
教学程序设计:导入:直接引出本节课课题:通过生活中东西的分类摆放的习惯的养成引出计算机的文件夹的概念。
新授:一、结合演示介绍电脑中的“抽屉“————文件夹,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的文件是按照不同的文件夹下的,文件夹中出现叫子文件夹。
二、介绍文件名的结构:名字23扩展名。
文件名的长度为x字符,而扩展名的一般由于个字符构成。
并向学生介绍常用扩展名的类型。
为后面的练习知识铺垫。
三、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本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
通过对文件夹下文件的归类整理练习来讲解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1、新建文件夹,演示对文件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整理所涉及到操作,启发学生除了利用“利用菜单”新建“命令外,还可以用什么其他方法来完成新建任务。
2、生命名。
3、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4、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5、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6、回收站的使用。
以上知识点的反馈练习,通过分解茂若干个任务来让学生练习完成。
比如单个文件的不同选取,让学生在上机操作中归纳出方法。
这时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是辅导,教师通过屏幕监控,发现问题,讲评时及时指出。
强调“先选取对象,再进行操作“原则。
小结:本节课着重介绍了文件、文件夹概念,并实际演练了如何对文件和文件夹的一些基本的操作,为windows的使用打下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插入关键帧、创建补间动画,制作简单的形变及动作动画。
2、通过学习,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动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制作兴趣及信心。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简单动画[教学难点]:会创建补间动画。
[教学准备]:简单动画、多媒体电脑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逐帧动画,今天,我们自己来画画,来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
信息科技一节好课的标准
信息科技一节好课的标准一个好的信息科技课程应该具备以下标准:内容丰富:课程内容应涵盖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最新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实践案例。
内容丰富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全面的信息科技知识体系。
实用性强:课程内容要与实际工作和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直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启发思维: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互动性强:课堂要有足够的互动和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和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针对性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信息化支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包括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虚拟实验平台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
评价有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实践、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评价结果能够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持续学习和进步。
注重伦理与安全: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信息科技应用的伦理道德和安全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培养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信息科技课程不仅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实用性强的技能培养,还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互动性强、针对性强、信息化支持、评价有效以及注重伦理与安全等方面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教案(优秀10篇)
信息技术课程教案(优秀10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篇一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课程有所不一样,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务必掌握必须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
上学期学科进行了课程改革,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它给了我们更多的教学空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我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持续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高一新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时很有兴趣,慢慢的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但是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
透过和学生沟通,我发现很多学生都透过计算机来上网聊天、玩游戏、听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转变学生的认识。
根据学习的资料适当的透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实现教学,选取性的安装一些电脑软件,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题,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参与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到达我们教育的目的。
计算机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比较喜欢计算机,我们能够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上的一些操作都有所了解,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个性注意知识的衔接,在学习到与以前信息课知识相似的资料时,不需要详细说明,教师只需要适当的提示。
个性是讲到一些工具的使用,新教材提到了很多的类似工具,大部分工具的使用都大同小异,这时教师能够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看书,或上网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到用超级解霸对视频进行剪辑时,就能够只讲其中的一部分操作,其他的操作能够由学生结合课本和老师的提示自学完成。
信息技术课教案优秀5篇
信息技术课教案优秀5篇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会浏览站,会查找信息。
能力目标:能从大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
能按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通过竞赛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正确进入少年站。
教学难点: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入(给学生介绍):第一个应用Internet类似技术的试验络用了四台计算机,建立于1969年。
该时间是拉链发明后的56年;汽车停放计时器出现后的37年;也是第一台IBM个人计算机诞生后的一三年。
Internet不仅是一个计算机络,而且也是一个庞大的、实用的、可享受的信息源。
世界各地上百万的人可以用Internet通信和共享信息源。
可以送出或接受电子邮件通信;可以与别人建立联系并互相索取信息;可以在上发布公告,宣传你的信息;可以参加各种专题小组讨论;可以享用大量的信息源和软件资源。
在使用Internet时,你就像开始了一次大的探险活动。
你即将进入一个由不同国家和文化组成的世界,受到极有礼貌的接待,这是一个乐于互相合作的人们组成的世界,大家来此共享丰富的资源。
Internet是第一个全球论坛,第一个全球性图书馆。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加入进来,Internet永远向你敞开大门,不管你是什么人,总是受欢迎的,无论你是否穿了不适合的衣服,是有色人种,或者宗教信仰不同,甚至并不富有,Internet永远不会拒绝你。
使用Internet就是坐在计算机屏幕前获取信息,你可以在办公室、学校或是家里通过任何一种计算机来进行。
你可以得到信件,答复需要回答的信件,或者发送一封信给你在另一个城市的朋友。
你可以读一些世界范围内各种专题研讨团体的文章,其中可能有来自一个幽默小组的笑话,或许可帮你准备周末正餐的食谱,也许你正在参加有关星球旅行、哲学、文学或航空等话题的讨论。
离开讨论后,你可轻松一下,读一本电子杂志或在另一个国家的计算机上查找信息。
信息技术课该如何上
信息技术课该如何上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这句话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却很难。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首先讲课内容要实用。
多实践操作,少理论知识。
中国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曾经讲述过学习计算机的问题,他说:“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实用,对于它的软、硬件理论部分,非专业人员可以不必要求”。
计算机教学它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要更新得快。
中学生的信息基础都很差,侧重面主要在于使用,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这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从而能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学应以实践为主。
比如在网页设计教学时,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个设计非常独特,文字、图片、动画、背景非常漂亮的个人主页,内容有自我介绍、个性特长、兴趣爱好、Flash动画欣赏、留言板等。
学生看了赞不绝口,个个跃跃欲试。
于是我抓住学生们的这种求知欲,授课题,事半功倍。
及时把做个人站点这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授完,然后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尝试做一个个人站点的主页面。
这样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审美、文采等才能,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然后挑选好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供全体师生欣赏。
我们可以借助许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同学们介绍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这些教学软件,它们通过图形、声效,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加之优美动听的音响效果,有较强的趣味性。
能充分协调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领悟和记忆,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且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我想如果解决好学生学习兴趣这个问题的话,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
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利用分层教学实现共同提高有一个教学班里,同学们的信息知识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家中有计算机已经能够熟练操作,而有的学生连计算机都未曾碰过,这样就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因学生水平不一,极易造成重复性教学,不仅浪费学生时间,也会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
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
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有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师上课最轻松,因为给学生练的时间比较多,但要顺利并高效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那么容易。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技能很强的学科,教师不但要注意讲解的知识体系是否合理,在备课时还应注意整个实施是否有可操作性。
那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在课前一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1.钻研教材。
在备课时,除了正常的备课外,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即以学生的身份对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操作。
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学生操作的结果与教师备课中希望达到的目标出现很大偏差。
如果教师能以学生的身份亲自完成学习任务,则教师讲课内容会更丰富,同时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课前有个心理准备。
当然最重要的是,由于是以学生的身份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就能体会到学生是否乐意去完成这个任务,完成任务后是否有收获、是否有成就感。
2.了解学生。
信息技术课不但要有教师自己的上课教案,还应提供给学生操作步骤。
在课堂上,教师演示的操作自己感动简单,学生在听课时也没有感到有多少困难,但学生自己操作时却经常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因此,还应给学生提供有关操作步骤的学案,以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教学任务。
3.设计教法。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如教学素材,哪些教学素材是老师要提供给学生的,那么老师在课前就应该将素材准备好,并放在某个共享文件夹中,提供给学生使用;如果希望学生自己准备的,那么应该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时间。
另外,在每堂课前还有许多常规的准备工作要做,如教师机、学生机工作是否正常,网络是否畅通,教学演示系统是否可用等网络教室的准备工作。
只有充分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工作,才能使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趋于流畅,学生每堂课都能高效的完成任务。
那么,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会一天比一天高涨。
二、合理设计学习任务对于技能性很强的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技能的掌握需要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最新信息技术课的教案(模板5篇)
最新信息技术课的教案(模板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课的教案篇一掌握数据的筛选方法数据的筛选讲练结合(用电子网络教室进行演示讲解)一、复习提问1.选择相邻区域的方法是什么?选择不相邻区域的方法是什么?2.如何进行数据的排序?二、引入新课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我想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都超过80分的学生挑出来,该如何操作?(引入新知:设置筛选)三、新授1、设置筛选(1)把光标定位在数据区(2)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命令下的“自动筛选”(问:表头的每个单元格的右边会出现什么标记?)(3)单击语文旁边的下拉按钮(4)单击下拉列表中的“自定义”选项,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中做如下设置●单击“确定”按钮(讲述:筛选出语文成绩都超过80分的学生了!)●同理,可对数学、英语两科成绩都超过80分的学生进行筛选2、恢复筛选:(保留筛选标记显示全部数据)●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选择“全部显示”命令.3、撤消筛选:(去掉筛选标记显示全部数据)●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单击“自动筛选”按钮,去掉前面的选中标记。
四、小结:数据筛选的运用五、学生练习教学后记:注意恢复筛选与撤消筛选之间的区别!信息技术课的教案篇二1.了解什么是电子钱包及目前常见的电子钱包。
2.了解如何使用电子钱包。
3.了解使用电子钱包存在的风险,并知道采取适当措施防范风险。
重点是如何使用电子钱包,难点是如何防范电子钱包使用风险。
建议本课用1课时。
电子钱包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本课应通过视频和老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对电子钱包有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
资源目录中有一个支付宝电子钱包的视频:“1-6.1支付宝当面付”,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建立电子钱包的直观印象:电子钱包其实是一种管理电子货币的软件。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10篇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10篇一、指导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学科特点,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总目标(1)知识与技能: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键盘的使用方法、文件的管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三、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信息与计算机,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第二单元键盘输入法,主要是让学生学习熟悉键盘的操作与使用方法。
第三单元管理好自己的文件,主是是让学生掌握文件的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①基础知识的掌握。
信息技术课教案(15篇)
信息技术课教案(1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信息技术课教案(15篇)》,快快拿去用吧!信息技术课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教学难点:画圆、正方形等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室、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教师指工具,学生口答二、新课导入1、出示课件: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出示: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出示课题)三、教学新课1、教学“矩形”画图工具(1)教学画长方形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
即可绘制出矩形。
(2)教学画正方形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②按下Shift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③当正方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
即可绘制出正方形。
2、教学“圆角矩形”画图工具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
3、教学“椭圆”画图工具(1)教学画椭圆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相同的。
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2)教学画圆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
可以怎么画?4、教学“多边形”画图工具操作步骤:(师生讨论得出)教学:画45度、90度角的拐角。
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精选5篇)
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精选5篇)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精选5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特地准备了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教学目标:1、掌握设置单元格格式的方法2、会使用“对齐”标签,将单元格中内容居中3、会设置字体、边框线型颜色及图案教学重、难点:设置单元格格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用电子网络教室进行演示讲解)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如何调整行宽?如何调整列宽2.如何插入空白列?二、新授1、引入:我们在表格中还发现许多不美观的地方,如字不在单元格中间,单元格的边框还不是实心线等。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
2、设置单元格格式1.选取单元格区域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选项3.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单击“对齐”标签4.在“水平对齐”框中设置“居中”5.单击“字体”标签,在其中选择所需字体,字号及设置特殊效果.6.单击“边框”标签7.在“线型”框中选择所需样式.8.在“颜色”框中设置颜色9.单击“预置”栏中的“外边框”,交所设置的线型应用于外边框中10.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内边框11.单击“图案”标签12.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13.单击“图案”右边下拉菜单,选取一种底纹图案14.所有的格式设置完后,单击“确定”按钮三、学生练习四、小结教学后记:在设置单元格边框颜色及填充图案时学生有困难!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Excel2003的功能,掌握它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2、使学生感性认识Excel2003的窗口基本组成部分。
3、使学生理解工作薄和工作表的关系。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Excel2003窗口的基本组成【教学难点】单元格、工作表、工作薄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讲练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表格。
信息技术课教学难点的突破之法
信息技术课教学难点的突破之法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涉及电脑和网络等技术的学科,拥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同样也有着很多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这些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篇文档将分享教学过程中一些突破信息技术课难点的方法。
一、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关键点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关键点,是突破信息技术课程难点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需要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于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此外,教师还需要熟悉教材、了解章节间的关联性和难度分布等知识点,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
二、详细讲解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知识的详细讲解。
一个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并且心生退缩。
所以说,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多提供生动的示例、解释和实际的应用场景,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课外资料或者举办小型讲座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借助互联网多元化授课借助互联网对信息技术类课程进行多元化授课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难点的方法。
互联网资源丰富,覆盖范围广泛,资料齐全,多数是免费的。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在线问答平台、教育微博博客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授课,借助互联网和多个教学平台进行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四、注重实践环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环节也是突破信息技术课难点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熟练掌握知识技能,这样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实际。
同时,实践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形成对知识点的深入了解。
五、组织推广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需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并把这些方式和方法推广到教学工作中。
例如,采用翻转课堂等模式,让学生在课外先自学课程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实践;或者采用游戏化教学等方式,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信息技术课教学措施
信息技术课教学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
课程。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呢?以下
是一些教学措施:
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师应该提前制定好课程的详细教学计划,包括每次课的内容、教学目标等,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2. 利用多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而多媒体技术
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展现这种特点。
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
技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3. 加强实践教学
除了理论知识的研究,信息技术课程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操作。
因此,教师应该安排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
实践操作,并及时纠正他们的操作错误。
4. 组织课外活动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可以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
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一些课外活动。
这些活动
可以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以上几点是信息技术课教学措施中比较重要的几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
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常规要求
信息技术课常规要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课程。
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以下是信息技术课的一些常规要求:一、课前准备1、预习每次上课前,同学们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通过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
2、携带学习用品上课时,同学们必须携带教材、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如果有需要,还应带上老师提前要求准备的其他物品,如 U 盘、耳机等。
二、课堂纪律1、按时上课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在上课铃声响起前,要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2、遵守机房规则信息技术课通常在机房进行,进入机房要保持安静,听从老师的安排,按照指定的座位就座。
不得随意走动、调换座位或擅自操作其他设备。
3、专心听讲上课时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聊天、看视频等。
4、尊重他人尊重老师和同学,不打断他人发言,不嘲笑、讽刺他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爱护设备机房内的设备是公共财产,要爱护珍惜。
不得故意损坏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如果发现设备有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告老师。
三、课堂操作1、按照老师的指导操作在进行实践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操作。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2、保存作品完成作业或作品后,要及时保存,并按照老师指定的方式提交。
保存时要注意文件名的规范和文件的存放位置,以便后续查找和使用。
3、遵守网络道德在使用网络资源时,要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传播有害内容。
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他人的作品。
四、课后作业1、认真完成作业课后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作业要独立完成,不抄袭、不敷衍了事。
信息技术课前三分钟内容
信息技术课前三分钟内容
在信息技术课前三分钟,可以安排的内容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主题和建议:
1. 新闻分享:分享一则与信息技术或科技相关的新闻,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
2. 小技巧分享: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实用的小技巧,比如如何更快地查找文件、如何设置邮箱等。
3. 学生项目展示:如果学生有完成的项目或作业,可以让他们在课前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能让其他学生从中学习。
4. 引导性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5. 趣味编程挑战:教师可以分享一个简单的编程挑战或谜题,让学生思考或尝试解决,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6. 互动讨论:针对一个话题,如“你认为未来教育会如何利用技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7. 邀请嘉宾:有时候,邀请业界的专家或校友来做一个简短的分享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他们可以分享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经验。
8. 回顾与前瞻: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并展望即将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9. 技术工具教学:如学习如何使用一个新的软件或工具,教师可以预先教学生如何使用。
10. 道德与伦理:讨论与技术相关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隐私、数据安全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关键是要确保内容与课程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学生怎样学好信息技术课程
学生怎样学好信息技术课程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
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水平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程呢?笔者认为,自学、动手和应用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诀窍。
一、自学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也在速度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
我们这里所说的自学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课前和课堂上对教材的自学,另一类是课余时间对教材之外的一些有关知识的自学。
前一类为课堂学习和后一类自学打下基础,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后一类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带有广泛性和选择性,是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知识的获取。
但是,不管哪种形式的自学都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
只有自学,善于自学,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动手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自学是为了掌握知识,为培养技能打下基础,动手则是为了培养技能,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
《意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
”这说明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则占据主要地位。
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使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
心理学认为,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实行某种操作或活动的速度加快,这是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
信息技术技能也不例外。
就拿最基本的指法练习来说,一开始你可能连最基本的键位都不清楚,手指敲击键盘的姿势也比较笨拙,但不断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觉得轻松多了。
如果能坚持每日练习的话,你的速度就会不断快速上升,最后甚至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摘要:由于信息技术自身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
本文针对我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经验,从学生、教学设计及评价制度等多方面分析,并为此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力图能够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知识与技能;教学经验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
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
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
在我校一周只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是作为所谓的副科来上的,但学生们是非常的喜欢。
信息技术课一到,学体们是欢呼雀跃。
教室里是充满了一派“喜庆”气氛。
但作为教师,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如何教好这门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我自己在几个方面的教学思考:
一、巧设“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
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
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乐于去学新的知识。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当然这儿所说的”导语”,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可以是“范例”。
让学生看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师制作完的成品。
比如:讲解WORD 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能够反应每节课知识点的范例,“春”、“迎国庆板报”、“父亲节贺卡”、以“光盘行动这时就不能任由他们胡闹了,要认真的上好这节课,让学生要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而不是任由他们上上网就算了。
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为主题的用Word设计的版报等。
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
比如,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父亲节贺卡”,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
绕方式。
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的既快又牢固。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
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四、合理设计评价制度
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对教学效果做出的价值判断。
通过评价,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学习成绩的进步,会产出成绩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一个好的评价可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动力和需要,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上交来的作业要
及时评价,优者鼓励,差者纠正。
作为中考必须项目有30分在那里,每个老师都会以中考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学生去完成练习达到所需要求,学生也会严肃认真的去对待它。
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的制度,让他们觉得学习是有用的。
要对他们有一个合适的评价,激发鼓舞他们好好学习。
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新的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
让学生觉得喜欢学想学信息技术,让他们觉得学着一门课是有意思的,有用的,有价值的。
同时,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际应用中创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