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

合集下载

lpy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lpy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结构上,抒情上、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以及他散文体现的丰富文化意蕴。

朱自清的散文自然、真挚、漂亮,在结构上错落有致,线索的贯穿,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体现了漂亮缜密的特点;在抒情上善于创造情景交融、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抓住细节描写,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在语言上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清新,雅俗共赏的作风。

一、结构的艺术《荷塘月色》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缜密精美。

作品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既揭全文之旨,又设计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作者“一路行去”,从出门经小径至荷塘复又归来,尽情享用这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紧扣“荷塘”和“月色”错落有致地一一展现月下荷塘的景色。

作品把笔墨由荷塘向月色再到荷塘四周逐拉开,由特写到幻境,由静景到动境,疏密相间,由里到外,由近及远,把月光和荷塘容为一体,有限的篇幅中写尽了月下的种种景色。

真可谓是构思巧妙,想象丰富。

可以充分显示朱自清散文构思上的艺术成就。

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又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既极写月下荷塘的“神异”美,又细腻地展现作者“颇不宁静”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层次。

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二、浓郁的抒情色彩《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

在这篇作品里,作者不写父亲正面的形象而写了父亲的背影,切合人物特定的关系和场合。

通过父亲过铁道,攀月台,买橘子这一情节,着力刻画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为“我”买橘子回来过铁道的时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普通的老人的背影,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

作者正是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其散文作品风格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散文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文学史、社会生活、自然景观、人物传记等,不但具有极高的观赏性,而且对于人们的思想和品格修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探究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美学精神以及人文情怀,为大家深入了解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和立场提供新的视角。

一、小说美学的体现朱自清小说作品的艺术特点之一是强烈的小说美学风格。

朱自清的小说作品以情景描写和人物塑造为主要手法,以真实和幽默的笔调为特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通过细微的描写和人物的交际,朱自清的小说作品呈现了生动丰富的情感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和历史遭遇的关注与思考。

朱自清小说作品中优美的语言、细腻而又细致入微的描写方式、扣人心弦的情节,都展现了小说的独特魅力,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

二、独特的人文情怀朱自清散文作品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深刻的人文情怀。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表达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于现代事物的深入思考。

朱自清散文作品中的语言、题材、人物等方面都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背影》就集中地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情追忆。

朱自清散文作品除了对传统文化和人情世故的关注之外,还对自然、历史、现代生活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人文情怀不仅仅体现于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价值观的关注。

三、深刻的思想内涵另一个朱自清散文作品的艺术特点是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思辨精神。

朱自清的作品中融合了传统美学、新文化、现代文学等多种思想体系,既有对抗传统封建思想的反思,也有对现代社会现象的思考。

作品中通常有对于人生、人情、人性等方面的深刻探究和思考,以及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态势的思考和预测。

朱自清的作品表现了他对于世界的独特发现和理解,采用一种深度思考的方法对现实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分析精要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分析精要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分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艺术,重点表现在开创了新时期口语化散文的先河,为后期白话文及现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细腻委婉的景致观察和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锤炼,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构思,融情于景,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希望之美,为新文学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白话散文的发展,使其后的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但构思却很见匠心。

1.刻画描写,出奇制胜朱自清的《背影》出乎常理,不去描写人物的眼睛或面部表情,而刻意从“父亲”的背影上下手,抓住人物的一瞬间形象去刻画描写,出奇制胜,写出了一篇感人的文章。

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

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

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散文最可以自由创作,文无定法,固守别人的成功经验没有出息。

在绘画艺术中,早有人画过背影,如俄国画家保•别林斯基的《在校门旁》画了藏族妇女的背影,以为写背影是个创新,而没有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写出新意,也会成为老一套,不新鲜了。

《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又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来增强结构的完整性,从“离家”开始,至“归家”而终,其间,从小路、荷塘、荷叶、荷花到树林、远山,各层情景步步深化,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结构布局严谨精美。

关于伦敦和欧洲诸地的游记,行文力避“我”的出现,而“我”的情思,“我”对西方世界的东方式观照,并未消泯净尽。

2.设置文眼,凸显焦点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个成熟的作家,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

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诸方面,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上都烙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那就是构思的精巧,结构的缜密,情感的真挚,语言的朴素清晰。

一、现实主义创作与真实情感的完美结合。

(1)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的早期散文创作活动,全部是在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并且结合他个人的写作修养,审美观点,联系当时文艺界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同时,在创作实践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2)现实主义创作主张。

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

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文学’”。

(3)现实主义艺术特征。

他在创作态度上的不自我掩饰,使他的散文作品独具一种艺术真实与风趣相统一的特色。

他在提倡写实,深入观察、革新的同时,又一再强调真挚和亲切:“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着个人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

”“在它们里,我见着活活泼泼的真实的人。

”所以在他各篇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1的朱自清”。

(4)在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借写景抒发真实情感的篇章。

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用真挚的情感做骨,以细致准确的观察、精工传神的描写、五彩缤纷的想象为肉,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在写景抒情散文上,朱自清最擅长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水光山色,淋漓尽致地再现自然景观的风彩神韵。

这类散文文笔优美、雍容典雅,是他笔下的“美文”精品。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等,在朱自清的笔下,自然已是人格化的自然,情感也是自然化的情感,是真实的情感。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内容提要]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真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情感真实的自我美意境美语言美真和美结合构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格调和风采。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真一、真实的思想。

朱自清先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主张散文创作要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

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

二、真切的情感。

治学严谨的态度。

观察的细致入微感受的细微用心使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极其动人的真切的情感。

三、真实的自我。

直抒胸臆平淡描述把自己的观点内心的变化直接告诉读者使读者看其散文就像朱自清在和自己静静谈心真率温馨纯美。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美一、意境美。

意境是散文的艺术表现形态。

优美的意境能深深地激动人心使读者如临其境心驰神往。

1抒情和叙事相融合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物与我浑的妙境2、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显示一种将人生的彻悟历史的开掘理性的思考都融会于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语言美。

1、朴素自然平中见奇2、精彩动人的修辞3、富于变化的句式善于运用迭字、迭词[即得叠字、重叠词]。

4、朱自清先生还有意避免“是”字句“有”字句和“在”字句打破了常规句式的沉闷。

[关键词]真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用真和美去概括最合适不过了。

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真实的自我真切的情感真率的话语真实的思想构成了朱先生散文的艺术格调和风采美朱先生的散文意境美语言美如诗如画给人美的享受。

一、朱自清先生散文艺术的真。

朱自清先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主张散文创作要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

所以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里面叙述的人、事、还有景致给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好像朱先生就我们在身边给我们讲着他自己的故事他的父亲他的爱人他的儿女他的朋友他的见闻、美景等等。

如《背影》、《儿女》、《择偶记》、《给亡妇》等都记录了先生和家人的真实生活。

这些散文虽然写法不同表现格调也不一样有的欢快有的低沉有的朴实有的幽默。

朱自清散文的风格

朱自清散文的风格

朱自清散文的风格优美的语言艺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艺术瑰宝中的“和氏璧”,不是以夺目的外表取胜,而是以“不矫饰,不撒谎的朴素自然的美,和经过认真提炼的群众口语谨严质朴的美引人的。

” 孙玉石在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散文八大家》里对朱自清这样评价道:“他那具有浓郁诗人气质笔触又掺入文字中,常令人于散文中感到一种诗的意境和蕴蓄的力量。

” 的确,他善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提炼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朴素简洁、亲切自然的散文语言。

(一)善用口语,朴实无华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他自己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锤炼。

“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

”②的确,口语化是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色。

作者着意用北京口语写成的代表作《给亡妇》中写道:“……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

病的只剩皮包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后来说送你回家,你想着可以看见迈儿和转子,也愿意;你万不想到会一走不返的……”。

这种心语独白,感人肺腑。

当然,这与用朴素动人的北平话来负载真挚深厚的感情是分不开的。

特别是全篇是用第二人称叙述手法来写,这更利于口语表达,使感情表达显得真挚可贵。

为了达到口语化目的,他常常以俗语或方言入文,适以点缀,或起到通俗易懂、言简意明的奇效,或得到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好处。

如《话中有鬼》中引用俗语“打是疼、骂是爱”来证明怒骂是恨,笑骂是爱;《论自己》一文中引用“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久病床前无孝子”等大量俗语来举例、形容,收到言微意丰的效果。

他在文中也不乏用方言来表情达意、抄录口语。

如在《海行杂记》记录茶房的话:“但是他们先得训你一顿,虽然只是低低的自言自语:“啥事体啦?”“哇啦哇啦的!接着才响声说:噢,来哉,啥事体啦?”三言两语胜过了一打精雕细刻,活脱脱的一个宁波茶房小人物形象呈现眼前。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内容提要]: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真,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情感,真实的自我;美,意境美,语言美,真和美结合构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格调和风采。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真:一、真实的思想。

朱自清先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主张散文创作要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

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

二、真切的情感。

治学严谨的态度。

观察的细致入微,感受的细微用心,使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极其动人的真切的情感。

三、真实的自我。

直抒胸臆,平淡描述,把自己的观点,内心的变化,直接告诉读者,使读者看其散文,就像朱自清在和自己静静谈心,真率,温馨,纯美。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美:一、意境美。

意境是散文的艺术表现形态。

优美的意境能深深地激动人心,使读者如临其境,心驰神往。

1抒情和叙事相融合,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物与我浑的妙境,2、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显示一种将人生的彻悟,历史的开掘,理性的思考,都融会于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语言美。

1、朴素自然,平中见奇2、精彩动人的修辞3、富于变化的句式,善于运用迭字、迭词[即得叠字、重叠词]。

4、朱自清先生还有意避免“是”字句,“有”字句和“在”字句,打破了常规句式的沉闷。

[关键词]:真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用真和美去概括,最合适不过了。

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真实的自我,真切的情感,真率的话语,真实的思想,构成了朱先生散文的艺术格调和风采;美,朱先生的散文,意境美,语言美,如诗如画,给人美的享受。

一、朱自清先生散文艺术的真。

朱自清先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主张散文创作要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

所以,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里面叙述的人、事、还有景致,给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好像朱先生就我们在身边,给我们讲着他自己的故事,他的父亲,他的爱人,他的儿女,他的朋友,他的见闻、美景等等。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郁达夫曾经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说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

”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

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

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

“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

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

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

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

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

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

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背影》也是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文章围绕“背影”对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布局。

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

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

这些简炼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

再接着对父亲买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极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

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

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朱自清的散文行文如诗,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叙述随意而其文意却丝丝入扣,其文中语言平淡却不失优雅,行文流畅且极具内涵。

本文针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

标签: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分析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语言精练、清隽沉郁,具有真情实感,其代表作有《踪迹》、《寻朝》、《背影》等。

之所以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惊人的艺术感染力,与他精练的语言密不可分,朱自清善于应用古典诗文词汇,并吸收西方语言,创设出了自然朴实、生动活泼的散文语言,无论是描写社会、叙述生活、还是写景抒情类的散文,都表现出了独特的语言特色。

1 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朱自清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时代印记,他最早创作散文,是在五四运动时期,此后,朱自清的散文一直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时代的发展下,朱自清的散文也开始成熟,风格明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散文模式。

朱自清的散文偏于叙事,代表性的有《儿女》、《春》、《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他的作品主要从抒情、结构、语言表达几个方面来表现艺术风格。

2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2.1 结构上的艺术特点散文具有随性化的特征,在阅读散文时,我们常常感到东一句、西一句,读起来非常松散,但是,从始到终,散文都有一个贯穿主题的思想,也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朱自清的散文也符合这一特征。

在他的散文中,有很多看似没有关联的语言,但是通篇朗读,就可以发现,朱自清的散文有着精密的结构。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他的散文,结构精巧,布局合理,善于从叙述中将读者缓缓带入作者设计好的意境。

以《荷塘月色》为例,作者看似一会叙事,一会写景,两者并无关联,实际上,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都是为了抒发自己苦闷的心情,读完整篇文章,就可以发现,《荷塘月色》结构缜密、紧扣主题、中心突出,这也是优秀散文需要具备的重要特点。

2.2 真挚的情感渗透朱自清的散文非常感人,这与他真挚情感的渗透不无关联。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欢迎参考借鉴。

艺术上,朱自清的散文以漂亮、缜密著称。

漂亮,指笔触的细腻、描写的生动、画面的优美;缜密,指构思的精巧、结构的严谨,讲究谋篇布局。

朱自清与冰心同以文字优美闻名,冰心善抒情,朱自清善描写,在描写中抒发感情,在诗与画的交融上达到高度的成就。

在朱自清之前的白话散文中已有游记和写景文。

但那些写景文只是感叹“景色绝美”,“景色真是好看”,还不能以语言为工具画出山水景致的状与色。

朱自清散文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美。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朱自清有一双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

而这种发现常常又是有他自己独到之处的。

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出发,朱自清十分强调对客观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从不苟同别人而强调亲自体味。

他常能突破一般思索的框框,另辟新径,独出心裁,使作品产生一种超尘拔俗、不同凡响的力量。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新文学的开拓者,是现代散文大家,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散文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①真挚深厚的感情。

他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取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

他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尤为动人。

如《背影》中对父亲的追忆,《悼亡妻》中对妻子的怀念等这些身边的凡人琐事,因为时时追求真切的内容、感情的质朴诚挚而最能感动读者。

②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对景物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感觉独到,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地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构成细密深远的意境。

《荷塘月色》中,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他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具,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共25篇。

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等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篇【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

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

“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

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

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②、抒情与描写相结合,追求一种“绘画美”。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

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

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

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

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

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

这篇作品借谈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

3、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

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

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

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

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富有浓郁的诗意。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情色彩。

故而散文一开始是作者“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地”沉醉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神往六朝金粉、笙歌彻夜的繁华与艳迹,最终却由于现实的丑恶黑暗,“清艳的夜景为之减色”,“那不安的心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惆了。

”三、语言凝练,精雕细刻朱自清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散文中也不乏饱含优美、浓郁情致的篇章。

他前期散文《绿》就是典范,读其文可以看到,他用清新朴素的笔调赋予天外流云、枕石亭阁、凌空瀑布、凝碧深潭以鲜明的形象和色彩,形成了色调柔和、神形毕肖的画面。

又紧扣“绿”字对梅雨潭那令人“惊诧”、令人留连和陶醉的绿的描写。

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了“闪闪的绿”“奇异的绿”“似荷叶铺着的绿”“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皱缬着”“滑滑明亮”的绿,且有了质感――“那样软,那样嫩”。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初探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初探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初探09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武威学习中心陈芸芝提纲: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具有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格,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他的散文大都篇幅不长,而构思却独具匠心,精美慎密。

他的写景散文追求朴素平实、雅俗共赏的文风。

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主要体现了“意境美”“构思美”“语言美”三个方面的艺术特点。

摘要:一、意境美——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

1、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与画意结合追求一种“绘画美”。

2、抒情与描写相结合,情景交融,追求一种“情感美”。

3、融抒情于叙事之中,追求一种“真挚美”。

4、抒情与议论相交错,追求一种“理趣美”。

二、构思美——精巧独特的艺术结构1、结构严谨,脉络分明2、艺术构思上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3、线索结构的安排表现的比较巧妙。

4、结构严密,行文曲折多变,又浑然一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三、语言美——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1、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

2、运用缤纷修辞手法运用,产生了语言的装饰之美。

3、语言赋予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质无华、蕴藉腴厚的美。

4、真挚的言语,浸透着语言的情感之美。

正文: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主要以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为主。

按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

二是以《背影》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作。

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最为光辉绚丽的篇章,应属他的抒情小品。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具有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格,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他的散文大都篇幅不长,而构思却独具匠心,精美慎密。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一、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是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

朱自清成功的散文创作,当然不止《背影》,他的《给亡妇》、《儿女》等,同样以肺腑之言感染着无数读者;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写景抒情中不忘自我,而《荷塘月色》更是以不忘社会的独特心境贯穿始终,即如《春》和《绿》这样的景色描述文章也能给读者深深感受到一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读他的作品就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

二、朱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色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三、朱自清散文的第三大特色便是文质并茂、富有情致。

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长,构思更见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便是如此。

《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

《春》从多侧面细描春之生机,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叙之中,毫无斧凿之痕。

朱自清的散文,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有口皆碑。

在质朴中见风华,其人如是,其文也如此。

就以《绿》为例,写游仙岩梅雨潭,并无人为的曲笔,但写景色之美,不在“景”上做文章,却在“色”上下功夫,抓住一个“绿”字,写尽了梅雨潭之诱人可爱!文章给人的艺术美感与古代散文中的《小石潭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七板子”的雕栏、家具、家具上的大理石、玻璃、灯彩、光影……都用表现各种色彩的词语细致形容。

再如《荷塘月色》中的“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脉脉的”、“阴阴的”,还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等26个叠词的运用使得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文章中朱自清是通过文字的描绘,构成油画般的效果的,他在记述自然景色时,写出自己细致独到的观察,进行加倍的描写,运用泼墨似的技法作出充分的勾勒;这种工笔画的作风,是由于他的词藻华美、精雕细刻,像这样加倍的描写,才保证他画幅中的许多形象,达到十分精确、丰满和浑厚的程度。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11102028002013 王希德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创作巨匠。

他的散文清新、朴实、细腻、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已经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他的散文内容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在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

他的散文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辞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成为“白话美文的模范”①。

这对于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下面,笔者就选入中学语文新教材的《背影》、《春》、《荷塘月色》、《绿》等名篇,简要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一、结构呈现动态多元,而又不失严谨缜密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朱自清的散文思路纵横开阖,如天马行空,而又严谨慎密,收放自如,从多角度观察生活,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体现了现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动态、多元的理念,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如《荷塘月色》,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到抒情来结构全篇。

文章不足一千五百字,但作者的思绪,由眼前的月下荷塘,飞到遥远的六朝,由身处的北平,翱翔到千里外的江南;由眼前的亭亭荷花想到婷婷的舞女,可谓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

但读者读来却不觉得文章散乱,反而觉得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像行云流水一般,达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可贵境界,这与“文眼”的安设和线索的安排也是密不可分的。

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围绕这个“焦点”,或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

像《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围绕着这一句话谋篇布局,显得凝练集中。

因内心“不宁静”,而去寻找宁静,接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以荷塘四周的蝉声蛙鸣的“闹”来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用关于江南采莲旧俗的联想等来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的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最后回到家中,从梦幻般的优美回归现实的不静。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洞察生活、抒发情怀,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主要特色。

那么,我们来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首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情感真挚。

朱自清笔下的文字流淌着真挚的情感,他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自然、人情的真切感受。

例如《背影》一文中,朱自清用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父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敬爱之情,读来让人动容。

其次,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细腻感人。

朱自清善于通过细节刻画来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

他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使人们从一个点发散出感动整个内心的力量。

例如《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描绘了一个荷塘夜景,通过对荷叶、荷花的描写,以及其与人物的交流,展现了内心的细腻与感动,读来让人陶醉其中。

此外,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还体现在言简意赅上。

朱自清的作品言语简洁朴实,却能表达深远的意蕴。

他善于用简短的语言点出问题的本质,发人深省。

例如《春》一文中,朱自清以简短的句子展示了春天的魅力,点出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还表现在情景交融上。

朱自清善于结合具体的情景,以及对情景的细致描写,使作品具备了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切感。

例如《午后》一文中,朱自清通过对村庄午后时光的描绘,以及自己和村民的交流,展现了温馨、宁静、祥和的氛围,读来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以情感真挚、细腻感人、言简意赅以及情景交融为主要艺术特色。

他的作品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温暖。

这些艺术特色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审美的享受,也对写作和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激发了人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导读: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的散文有哪些特色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欢迎阅读!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的抒情散文脍炙人口。

散文专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其中很多作品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感受,他敏锐地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作者倾注于人物形象中的感情力量,扣人心弦,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生深邃的思索,与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发生共鸣,增添了散文的感召力;他的散文构思缜密精巧,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在自然质朴中见到独特的情致;为文如作画,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画出了各“景”中特有的意境;词语细致精当,形象生动而有韵味。

一、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是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只有一千五百多字,既没有深奥的哲理,更没有华丽的文词,却那么动人,使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原因在于作者是以最诚挚的态度抒写人生中平凡的一幕!“依我看这就是全部因为写的是真情、至情,是父子情深这样一个文学话题……这样一片真挚感情的人叙写,不论它是否与人性论、人情论、人道主义这样的理论大道理搭界,毕竟总是最能扣响人们的心弦,引来心坎深处的深深共鸣的。

”首先,主要是作者能够依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敏锐地提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细端末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透过对背影的描写,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这一形象栩栩如生地跃出纸面。

描写背影时最先显现于读者眼帘的,是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形态,色调十分浓重。

这一高洁的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给人以憨厚朴实的印象,而且为下面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

紧接着写他的动作,先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继则“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最后推出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特写镜头:“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写作提纲:一、朱自清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朱自清散文的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特点三、朱自清的散文如诗写出了情致四、朱自清散文的总体风格特点五、结论参考文献论文题目:____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___________内容提要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

细腻委婉的景致观察和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锤炼,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构思,融情于景,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希望之美,为新文学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白话散文的发展。

重点表现在开创了新时期语化散文的先河为后期白话文及现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他是继冰心之后出现的另一位美文家,他的散文写作,细致华美,具有诗歌之美。

朱自清散文中的语言艺术对后来的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字:朱自清,缜密构思,语言艺术,文学地位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一、朱自清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朱自清先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成为一个进步的教授;由一个旧社会的狷者,成为一个民主的斗士。

他走过了自己曲折的道路,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号召我们“写朱自清颂”。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

先生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

朱自清先生从小深受私塾教育熏染,家教严格,养成其温和规矩的性格。

他好读书不好交际,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师范和中学教书,过的是平静清平而又师道尊严的生活,即使在成了大学教授之后也脱不了“土气”(叶圣陶、陈竹隐皆提到这点)。

先生的生活缺少大波大澜,缺少激烈地情感撞击,缺少灵魂撕咬的痛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是“中性人生观”,这跟中国古代的“温良恭俭让”、“发乎情,止乎礼”很近似。

山水校园、诗酒唱和、教书着文,是朱自清先生一生典型的生活方式。

先生的诗太过平凡与他的生活与性情太过平实相关,其成就在散文,实因五四新文学诸文体中惟散文与旧文学冲突最小,与他性情较为相融。

朱自清先生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着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

遗着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二、朱自清散文的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特点从语言上说周作人的散文语言是朴实——朴实得近乎平淡。

欣赏周作人的散文就像听一个老人在那里絮语但不是絮叨其中渗透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世态炎凉。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是高度提纯的相当隽永有一种清新、自然、典雅的美特别是他的写的散文可以说通篇都是诗——形式是散文的意境是诗的。

1、独到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朱自清的散文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

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

同时作者善于用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用听觉印象的“渺茫的歌声”比喻嗅觉印象“缕缕清香”作通感修辞用听觉印象的“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比喻视觉印象的“光与影”作通感修辞。

2、善用叠音字使文章“风情毕露”刘勰极力提倡用叠音字他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风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中大量运用叠音词令人目不暇接?各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荷塘月色》善于用叠音词写景状物描述了一幅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淡淡”的、“静静”的月光“田田”的、“亭亭”的、“层层”的荷叶“屡屡”的荷香“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这一切表现出清幽宁谧的意境交融着作者那隐隐的、苦闷的心绪。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知不觉地出现不知不觉地生长活泼可爱。

“嫩嫩”、“绿绿”从质感、色彩两方面准确地写出了初春的小草的特点。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春》让人体味无穷让人享受不《绿》中写到“走到山边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

”这水声悦耳动听给人以余韵袅袅的美感。

还有那“微微”的云“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汪汪一碧”的潭边“滑滑”的明亮的绿写出轻柔的情态美给人以娇嫩、透明的质感也表现出明快的节奏清朗的格调。

《威尼斯》写到“远出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

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

”叠音词的使用反映出了威尼斯的明媚突出了它是一座水上城市。

还有“微微”“酽酽”“来来去去”“疏疏落落”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3、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一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

有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的旋律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赏心悦目的心情。

4、形象、生动、传情的口语化语言阿-托尔斯泰说“文学的语言是一种话。

”王国维很推崇元曲就是因为元曲“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述事如其口出也”。

朱自清先生也很擅长用口语写散文颇具谈话风。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春》作者像是面对面地与读者交谈。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作者爱用提炼的口语写作读来清新可喜亲切自然。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绿》作者用明白如话的现代口语写可以看出对绿赞不绝爱不释手作者已融进了绿色读者也被感染了。

《威尼斯》叙述和描写也用了很多朴素的现代口语如“它哪儿都去”“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出于名手的还有味”。

《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

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

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

”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

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

”《朱自清与现代散文》。

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

5、传神、准确的描写得益于动词的使用法国着名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

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朱自清先生正是这样做的他在动词的使用上认真地推敲表现出了深厚的语言功底。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春》“钻”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小草破土而生的挤劲洋溢着勃勃生机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如果用“长”字就太俗了只是一般的说明表现不出小草的活力。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春》)“闹”既写出了嗡嗡的声响,又呈现出春天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的确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三、朱自清的散文如诗写出了情致朱自清的散文行文如诗,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叙述随意而其文意却丝丝入扣,文中语言平淡却不失优雅,行文流畅且极具内涵。

其浓浓的诗意与缜密精巧的构思、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真挚感情地注入及清幽细密的语言则构成了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特点。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

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一.结构的艺术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

·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

(一)漂亮的构思: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2.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

(二)缜密的结构: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同时还体现着服务性,整体性,多元性的结构特点。

1.服务性: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

·散文《背影》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

·《春》的结构主要由盼春、描春、颂春三个结构层次组成。

其中以“描春”为重点。

朱自清巧妙地把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象结合起来,把时空交汇互织在一起,细致入微而又繁简得当地描绘了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2.整体性: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既表现了主题,又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达。

·《南京》一文,介绍南京古城风光,顺着游踪,叙写了鸡鸣寺、雨花台等大小景点,时而观赏、时而遐想,时而凭吊,表过了古城的“时代侵蚀的遗痕”的时代苍桑感。

·《罗马》一文,则用了由点到面的布局,以罗马市场为中心,先写罗马“城市上面”的巴拉丁山,继而写“市场东边”的斗狮场,再写“斗狮场”南面的卡拉浴场,把罗马星罗棋布的古迹按顺序一起来叙写。

3.多元性: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变幻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变化的美。

·《》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到抒情来结构全篇。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则由“喜”到“怒”的感情,以叙到议的表达来结构全篇的。

二、抒情的艺术朱自清的散文,从纵的时期和横的题材来看,都是以抒情见长。

1.写景抒情:其中又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文,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有兼记社会风俗或文物的旅行记,如《》、《》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

2.写人抒情: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一封信》、《阿河》、《哀韦杰三君》等,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3.描述生活情趣或抒写生活哲理:李广田在((哀念朱佩玄》一文中说:“他很有风趣的,他的风趣之可爱可贵之不同在于一般的滑稽幽默。

”[9]如散文集《你我》中的《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都是抒写生活哲理的最好的代表。

4.社会性、政治性较强的题材,抒情意味浓郁:如《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论不满现状》、《论吃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