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色(一)

合集下载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提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提纲

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提纲)
题目: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指导教师:王本朝老师
准考证号:010*********
考生姓名:***
联系电话:188********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一、意境美——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

(3000字左右)
1、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与画意的结合
2、情景交融
3、写人抒情,真挚的美
二、构思美——精巧独特的艺术结构(2000字左右)
1、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2、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3、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结构的灵巧安排
4、结构严密,行文曲折多变,又浑然一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三、语言美——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1000字左右)
1、精选口语,使文章呈现出朴素之美
2、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文章的音韵之美
3、高超的修辞手法运用,产生了语言的装饰之美
4、真挚的言语,浸润着人性的绮丽之美。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个成熟的作家,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

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诸方面,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上都烙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那就是构思的精巧,结构的缜密,情感的真挚,语言的朴素清晰。

一、现实主义创作与真实情感的完美结合。

(1)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的早期散文创作活动,全部是在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并且结合他个人的写作修养,审美观点,联系当时文艺界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同时,在创作实践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2)现实主义创作主张。

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

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文学’”。

(3)现实主义艺术特征。

他在创作态度上的不自我掩饰,使他的散文作品独具一种艺术真实与风趣相统一的特色。

他在提倡写实,深入观察、革新的同时,又一再强调真挚和亲切:“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着个人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

”“在它们里,我见着活活泼泼的真实的人。

”所以在他各篇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1的朱自清”。

(4)在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借写景抒发真实情感的篇章。

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用真挚的情感做骨,以细致准确的观察、精工传神的描写、五彩缤纷的想象为肉,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在写景抒情散文上,朱自清最擅长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水光山色,淋漓尽致地再现自然景观的风彩神韵。

这类散文文笔优美、雍容典雅,是他笔下的“美文”精品。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等,在朱自清的笔下,自然已是人格化的自然,情感也是自然化的情感,是真实的情感。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内容提要]: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真,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情感,真实的自我;美,意境美,语言美,真和美结合构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格调和风采。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真:一、真实的思想。

朱自清先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主张散文创作要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

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

二、真切的情感。

治学严谨的态度。

观察的细致入微,感受的细微用心,使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极其动人的真切的情感。

三、真实的自我。

直抒胸臆,平淡描述,把自己的观点,内心的变化,直接告诉读者,使读者看其散文,就像朱自清在和自己静静谈心,真率,温馨,纯美。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美:一、意境美。

意境是散文的艺术表现形态。

优美的意境能深深地激动人心,使读者如临其境,心驰神往。

1抒情和叙事相融合,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物与我浑的妙境,2、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显示一种将人生的彻悟,历史的开掘,理性的思考,都融会于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语言美。

1、朴素自然,平中见奇2、精彩动人的修辞3、富于变化的句式,善于运用迭字、迭词[即得叠字、重叠词]。

4、朱自清先生还有意避免“是”字句,“有”字句和“在”字句,打破了常规句式的沉闷。

[关键词]:真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用真和美去概括,最合适不过了。

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真实的自我,真切的情感,真率的话语,真实的思想,构成了朱先生散文的艺术格调和风采;美,朱先生的散文,意境美,语言美,如诗如画,给人美的享受。

一、朱自清先生散文艺术的真。

朱自清先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主张散文创作要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

所以,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里面叙述的人、事、还有景致,给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好像朱先生就我们在身边,给我们讲着他自己的故事,他的父亲,他的爱人,他的儿女,他的朋友,他的见闻、美景等等。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新文学的开拓者,是现代散文大家,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散文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①真挚深厚的感情。

他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取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

他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尤为动人。

如《背影》中对父亲的追忆,《悼亡妻》中对妻子的怀念等这些身边的凡人琐事,因为时时追求真切的内容、感情的质朴诚挚而最能感动读者。

②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对景物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感觉独到,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地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构成细密深远的意境。

《荷塘月色》中,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他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具,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

③缜密精巧的构思。

朱自清通过自己敏锐的艺术神经,纤细缜密地书写生活的独到情绪和体验。

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散文结构严谨的无懈可击。

如他的《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由写画、析画、评画三部分组成,先是写画的形神备,后用一连串的问句做分析,层层深人引读者去分析咀嚼品味,最后用神韵之笔点出神韵之画,意味深远。

前部分为后部分层层铺垫,由画到感情的抒发连接得自然婉转。

④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丽凝练,喜欢用口语,清新朴素而又精到,在当时被看作是娴熟使用白话文的典范。

《背影》中仅仅质朴地说了父亲送儿子的一段场景,他捕捉到的不可言说的典型动作细节将那种劳累奔波的老父亲形象展现于眼前;他爱用叠词,散文有着节奏感与韵律美。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

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为新文学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白话散文的发展,为其后的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共25篇。

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等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篇【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

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

“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

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

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②、抒情与描写相结合,追求一种“绘画美”。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

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

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

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

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

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

这篇作品借谈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

3、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朱自清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导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构思精巧、寓情于景、语言凝练、雅俗共赏、手法多样,能让人产生无限的艺术遐想。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

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

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

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

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他的散文还选择了最新的构思方式,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有明显的特点。

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

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

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情色彩。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之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天才。

其散文作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刻画了丰富而细腻的人性风景,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围绕着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展开论述。

一、语言艺术方面朱自清的散文表达方面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上的别致和优美。

他的语言简洁明快,文笔清新自然,表达方式自然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同时,他还善于借鉴白话文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文章在理解上更加易懂。

在表达的过程中,他往往使用一些富有感染力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以此表现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感受。

例如,他所写的雨是“缓缓的,小巧的”,这种生动形象的描写方式,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二、思想深度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大多涉及生活琐事,但却深刻而充满哲理,往往在诸如生活、自然、情感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思想深度。

他经常用生活中丰富而细腻的体验,去阐述他对社会发展、人生哲学和人情世态的理解。

例如,在他所写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思想深刻,通过荷塘就地取材的细腻描写,告诉读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三、意境独特方面朱自清的散文意境通常是优美而独特的,往往概括出一种简单而丰富的美感。

他的意境往往清新、宜人,表现珍爱自然、留恋静谧、向往和平的情感。

他的作品,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了具体的事物,同时又引导读者从事物的具体逐渐抽象到精神高度的领域,如《背影》、《春》等作品,使人读后深受感动,意境独特。

四、审美趣味方面朱自清的散文描写和表现的内容十分生动有趣,同时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审美趣味。

他可以从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入手,以个人的视角,让读者感到他的独特视角。

例如,他所写的《背影》一文,描述了一个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冲出重重危险,在情感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涵盖了语言艺术、思想深度、意境独特和审美趣味四个方面。

他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和坚持,创造出了一系列极为精彩而且独具特色的散文作品,独树一帜,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作。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郁达夫曾经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说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

”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

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

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

“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

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

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

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

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

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

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背影》也是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文章围绕“背影”对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布局。

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

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

这些简炼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

再接着对父亲买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极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

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

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

朱自清散文写作的特点

朱自清散文写作的特点

内容摘要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

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结构上,抒情上、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以及他散文体现的丰富文化意蕴,探求了朱自清散文在中西文化撞击下所走的民族化的道路。

朱自清散文真挚、自然,深秀,在结构上注重“文眼”的安设,线索的贯穿,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把“明断”与“暗续”统一起来,体现了漂亮填密的特点;在抒情上善于创造情景交融、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在语言上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清新, 雅俗共赏的作风。

朱自清散文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又体现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他的散文有强烈的现代意识,传达了“五四”运动的新思想,又提出了“意在表现自己”的散文新观念;既展示了朱自清主观精神世界,又描绘了客观社会现实;既显示了他曲折的创作道路,又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更重要的是, 他的散文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真实写照:儒家思想是他散文的美学思想,“中和主义”是他散文的美学原则,温柔敦厚是他散文的个性特征。

可以这样说,没有儒家思想,朱自清的散文就显示不出鲜明的民族特征。

“中和主义”不仅是朱自清不过不及的行为准则,更是他散文的美感特征。

他的散文含蓄、悠远, 缠绵,感情适中,适度,体现着一种“哀而不伤”、“含而不露”的审美效果。

同时朱自清熟悉艺术辩证法,善于把“中和主义”运用于散文写作之中,从对立中求统一,不协调中求一致,因而“中和主义”在他的作品中显示了对立统一的美感法则。

朱自清散文的民族艺术风格是鲜明的,首先,合理移值古典诗歌的“意境”的技法,创造物与我,景与情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其次在创作方法、叙述方式上,借鉴融合了古典散文的技法;再次,注重了民族语言的继承和创新。

朱自清散文反映了时代与人生,尽管受着外国随笔的影响,但是继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使用的是民族艺术方法,从而创造出“浓而不烈、清而不淡”的个性散文。

(修改稿)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修改稿)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中学内容摘要:本文以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荷塘月色》、《绿》等散文为写作基础,通过大量的事实论证了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即语言的朴素、清新、自然;艺术构思的诗意美;笔调的委婉和细腻。

关键词:朴素;委婉;细腻;文眼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他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

但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并认为是以此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

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超乎寻常的寻常的美感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认真地予以总结,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借鉴。

朱先生散文突出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朴素、清新、自然的语言美首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体现在语言的朴素、清新、自然。

有人说散文家往往是出色的语言大师。

这话不无道理,因为散文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除了文章的美境、美感所构成的深蕴内涵和旨趣外,还有传情达意的语言艺术,字里行间透发出浓郁的醇醪情意。

读朱自清的散文,宛若早春晨曦、晚秋山泉那样,给人以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

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提倡文章的“谈话风”。

所谓“谈话风”,就像“寻常谈话一般。

”也就是采用口语化的语言。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有极深的造诣,集中体现在建树“谈话风”这一方面。

随便举出几例: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

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

我是个暴躁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

(《儿女》)一块口香糖咀嚼老半天,还嚼不完,凭你怎么斯文,那朵颐的样子,总遮掩不住,总有点儿不雅相。

这其实不象抽烟,倒像衔着橄榄。

你见过衔着橄榄的人?腮帮子上凸出一块,嘴里不时地嗞儿嗞儿的。

抽烟可用不着这么费劲;烟卷尤其省事,随便一刁上,悠然地就吸起来,谁也不来注意你。

(《谈抽烟》)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朱自清

朱自清

内容提要朱自清的散文创作追随时代的变迁以及个人生活的遭遇,表现出了早、中、后期三种不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早期是以自然景物为主的抒情小品散文。

他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观察细致准确,描写精工传神,读其散文如吟诗赏画,达到了“诗”与“画”的统一。

中期则是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的人伦之情。

此时他的散文注重绵密、醇厚的情感,缜密、自然的构思,文字由优美、典雅转向质朴、清俊,而富于口语味,一改往日的借景抒情而走上了以创作为解脱痛苦和烦恼的路径。

后期散文则以社会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

这时的散文有摒除其清新、朴实的一面,也不大量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而是用简洁的笔触,直写自己的看法,讨论有关人生社会的问题,有较强的思辨色彩与哲理意味。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2,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

3,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清秀朴实呐喊缜密真挚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武永贤朱自清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和民主战士。

在清华大学任中文系主任20多年里,他的散文创作长盛不衰。

自谦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的我”的朱自清,从未与他所处的时代隔离。

用文学写人生,变成了他写作的当然宗旨。

他还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创作原则,敢于同古代散文“文以载道”发起挑战。

无论写景,叙事都包含着浓郁的感情,景中有情,景为情设,情从景出,以事写景,情景融合,以情动人,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一、朱自清散文创作的思想内容和风格变化。

(一)早期:诗情画意的清新隽永。

谈到现代散文,绝对无法忽视朱自清的存在。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

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了。

其实朱自清自1916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就开始新诗创作而在文坛上赢得声誉。

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色朱自清先生的早期生活可分为两个阶段:1921年到1925年的江南时期和1925年到1937年的北京时期。

他在这两个阶段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态度,可以概括为三个特征:充满矛盾的,缓慢发展的,稳健向前的。

朱自清先生的全部早期散文,就是他思想上三个特征的具体表现。

从全部作品看,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小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温情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矛盾统一体,其中又以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为主导因素。

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重要成员,文学研究会那种“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跟他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是十分合拍的。

所以他的早期散文创作的活动、全部是在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并且结合他个人的写作修养、审美观点,联系当时文艺界情况,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同时,在创作实践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

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文以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

在《论无话可说》(1931)中,他根据十年来的写作体会,把这种写实精神阐发得十分尽致:这时候眼前没有雾,顶上没有云彩,有的只是自己的路,他负着经验的担子,一步步踏上这条无尽的然而实在的路。

……他不愿远远地捉摸,而愿剥开来细细地看。

也知道剥开后便没了那跳跃着的力量,但他不在乎这个,他明白在冷静中有他所需要的。

这时候他若偶然说话,决不会是感伤的或印象的,他要告诉你怎样走着他的路,不然就是,所剥开的是些什么玩意。

为了贯彻写实的主张,他要求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现实。

在《山野掇拾》(1925)中,他谈到“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并且进一步说明:他们所以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是显微镜一样。

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这种见解当然跟他早期的“万花筒”思想有着共同的局限性,但那种观察、体验现实生活的严肃态度,无疑是十分可贵的。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一、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是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

朱自清成功的散文创作,当然不止《背影》,他的《给亡妇》、《儿女》等,同样以肺腑之言感染着无数读者;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写景抒情中不忘自我,而《荷塘月色》更是以不忘社会的独特心境贯穿始终,即如《春》和《绿》这样的景色描述文章也能给读者深深感受到一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读他的作品就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

二、朱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色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三、朱自清散文的第三大特色便是文质并茂、富有情致。

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长,构思更见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便是如此。

《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

《春》从多侧面细描春之生机,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叙之中,毫无斧凿之痕。

朱自清的散文,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有口皆碑。

在质朴中见风华,其人如是,其文也如此。

就以《绿》为例,写游仙岩梅雨潭,并无人为的曲笔,但写景色之美,不在“景”上做文章,却在“色”上下功夫,抓住一个“绿”字,写尽了梅雨潭之诱人可爱!文章给人的艺术美感与古代散文中的《小石潭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七板子”的雕栏、家具、家具上的大理石、玻璃、灯彩、光影……都用表现各种色彩的词语细致形容。

再如《荷塘月色》中的“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脉脉的”、“阴阴的”,还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等26个叠词的运用使得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文章中朱自清是通过文字的描绘,构成油画般的效果的,他在记述自然景色时,写出自己细致独到的观察,进行加倍的描写,运用泼墨似的技法作出充分的勾勒;这种工笔画的作风,是由于他的词藻华美、精雕细刻,像这样加倍的描写,才保证他画幅中的许多形象,达到十分精确、丰满和浑厚的程度。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摘要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新文学的开拓者,是现代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以笔触细腻、语言清丽而著称。

他非常注重语言的铸炼,朴素自然,清新隽永,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敦厚,极富真情实感。

他的散文构思缜密精巧,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在自然质朴中见到独特的情致,为文如作画,词语细致精当,形象生动。

他的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文言而代之的白话可以写出与文言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朱自清先生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一位著名学者。

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朴素慎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细读先生的散文,让我们领略到语言美的魅力,使我们感受到美的熏陶。

一、语言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朱自清散文中富有特色的叠词使用,使他那精雕细琢的作品锦上添花,恰似一条水晶项链中嵌着一颗珠光宝气的蓝宝石,显得光彩夺目,非同凡响,高雅尊贵。

叠词不但把静态的景物写实了,而且把动态的实物写神了,读其来琅琅上口,再三吟咏,令人回味无穷。

叠音自然,能增加音乐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令人目不暇接,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如《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了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姿。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则反应树的错落有致,开阔且有立体感,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音韵美。

“淡淡“的月色,“静静”的月光,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

真是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薄薄”二字,写出了雾的轻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导读: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的散文有哪些特色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朱自清散文的三大艺术特色,欢迎阅读!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的抒情散文脍炙人口。

散文专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其中很多作品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感受,他敏锐地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作者倾注于人物形象中的感情力量,扣人心弦,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生深邃的思索,与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发生共鸣,增添了散文的感召力;他的散文构思缜密精巧,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在自然质朴中见到独特的情致;为文如作画,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画出了各“景”中特有的意境;词语细致精当,形象生动而有韵味。

一、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是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只有一千五百多字,既没有深奥的哲理,更没有华丽的文词,却那么动人,使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原因在于作者是以最诚挚的态度抒写人生中平凡的一幕!“依我看这就是全部因为写的是真情、至情,是父子情深这样一个文学话题……这样一片真挚感情的人叙写,不论它是否与人性论、人情论、人道主义这样的理论大道理搭界,毕竟总是最能扣响人们的心弦,引来心坎深处的深深共鸣的。

”首先,主要是作者能够依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敏锐地提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细端末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透过对背影的描写,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这一形象栩栩如生地跃出纸面。

描写背影时最先显现于读者眼帘的,是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形态,色调十分浓重。

这一高洁的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给人以憨厚朴实的印象,而且为下面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

紧接着写他的动作,先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继则“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最后推出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特写镜头:“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样子”。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洞察生活、抒发情怀,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主要特色。

那么,我们来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首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情感真挚。

朱自清笔下的文字流淌着真挚的情感,他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自然、人情的真切感受。

例如《背影》一文中,朱自清用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父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敬爱之情,读来让人动容。

其次,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细腻感人。

朱自清善于通过细节刻画来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

他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使人们从一个点发散出感动整个内心的力量。

例如《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描绘了一个荷塘夜景,通过对荷叶、荷花的描写,以及其与人物的交流,展现了内心的细腻与感动,读来让人陶醉其中。

此外,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还体现在言简意赅上。

朱自清的作品言语简洁朴实,却能表达深远的意蕴。

他善于用简短的语言点出问题的本质,发人深省。

例如《春》一文中,朱自清以简短的句子展示了春天的魅力,点出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还表现在情景交融上。

朱自清善于结合具体的情景,以及对情景的细致描写,使作品具备了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切感。

例如《午后》一文中,朱自清通过对村庄午后时光的描绘,以及自己和村民的交流,展现了温馨、宁静、祥和的氛围,读来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以情感真挚、细腻感人、言简意赅以及情景交融为主要艺术特色。

他的作品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温暖。

这些艺术特色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审美的享受,也对写作和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激发了人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朱 自清写作的艺术特色

朱 自清写作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写作的艺术特色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真挚细腻、富有诗意而著称。

其写作艺术特色独具魅力,深受读者喜爱。

朱自清的语言简洁朴素,却又精准生动。

他善于运用最常见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最复杂微妙的情感和思想。

在《背影》中,他写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段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简单平实的词语,如“蹒跚”“探身”“攀着”“缩”等,就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亲眼所见,深切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他还擅长运用白描手法,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人物和场景的形象。

在《荷塘月色》中,他对荷塘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里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只是简单地描写荷叶的形状、荷花的姿态和香气,却营造出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让读者陶醉其中。

朱自清的散文情感真挚深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他常常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入手,抒发自己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感悟和思考。

在《背影》中,他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和感激之情;在《给亡妇》中,他回忆了妻子生前的点点滴滴,展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

他的情感不是空洞的呼喊,而是蕴含在细腻的描写和朴素的叙述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真实而又强烈的力量。

朱自清的作品结构严谨,布局精巧。

他善于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精心安排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段落之间的过渡。

在《春》中,他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篇,营造出一种急切盼望春天的氛围;然后分别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方面描绘春天的景象,最后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色(一)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创作主要的是叙事抒情的散文,这些散文或叙述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或写景状物抒发情怀。

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写景散文,篇章布局都是十分精当的,显示出他早期散文漂亮、缜密的特点。

《背影》写为儿子送行,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背影加以烘托,这“背影”是在他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日益破败的氛围中予以孕育和刻画的。

从而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在抒情主人公心灵深处勾画出一个悲剧性的“背影”形象。

全文叙事含蓄,将丰富的感情寓于朴素的描写和叙述中,表述了一个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苦于世态炎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的日益没落这一角度,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人民趋于贫困化的现实。

《背影》写作者的生活感受,写出了真情,写出了情致,使这篇散文在当时获得单篇散文从未曾有过的脍炙人口、争相传诵的巨大影响。

《荷塘月色》、《绿》等是写景抒情见长的名篇。

在《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抒情散文里,朱自清先诉说自己的不宁的心境,然后描写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月下荷塘,通过对传统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

朱自清早期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说逼真与如画》)在长期的追求中,朱自清描写的造诣很深,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都写得逼真如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这类写景散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流露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描绘月光如流水般照着荷花和荷叶用“泻”字;青雾弥漫着荷塘用“浮”字,而荷叶拥挤的情景用“挨”字,还有用“田田”形容叶子的鲜绿茂盛,用“亭亭”比喻荷叶直立之状态,将月光、青雾、荷叶的动态和情态写活了。

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造句的形象性,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新颖的比喻,唤起读者的联想。

《绿》是一篇以描写醉人的绿色而著称的千字小品,中间两段文字,描写梅雨潭和它的绿色,作者循着游踪,先写山岩、瀑布和梅雨亭,一路写来,层次井然。

作者坐在梅雨亭上,景色尽收眼底:云在头上流着,草丛透着绿意,瀑布冲下,撞击在岩石之上,飞花碎玉般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点点杨花,如此描绘静观的景物,没有雕琢,不加修饰,真如工笔画一般,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朱自清没有用“绿油油”“绿如翡翠”一类的形容词,而是用一连串新鲜的比喻,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

他说,梅雨潭的绿波“像少妇拖着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最嫩的皮肤”、“像湿润的碧玉”,描绘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来写“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叶”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样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将梅雨潭“绿波”的厚、平、清、软的具体景象传达给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