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耀《河床》导读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昌耀《河床》导读

昌耀《河床》导读

昌耀《河床》导读整体感知昌耀是一个独具生命魅力且有持续艺术创造力的诗人。

他的情感深沉且充满西北地域特色的作品引起评论界广泛的注意。

他甘于寂寞的思想气质和写作心态,赢得了诗坛的尊重。

诗人首先创造的是一组由诗人的命运自传和心灵经历开始,而逐渐推向整个西部时空,显现高原精神生命的长诗(或组诗)。

它们包括《大山的囚徒》《慈航》《青藏高原的形体》(从《河床》到《寻找黄河正源卡日曲:铜色河》共六首)等等。

它们记写了“反右”时期诗人以无罪的戴罪之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行迹,以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后,诗人置身于现代场景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此在的精神生命图像。

这些诗,从整体上呈示出一种沉郁、顿挫的大生命的庄重与阔大。

对苦难的深刻体验和对青藏高原的原始风情的描述,是昌耀创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灵感源泉。

该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河床”,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

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综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

除了表现主题的独特外,诗人的抒情手段也是导致其诗歌独树一帜的原因所在。

诗人爱用短促的句子,但对分行似乎没有太多的强调,每个诗行,有长有短,短的就一句组成,如“我是父亲”,长的多达五个句子,如“我是排列成阵的帆樯。

是广场。

是通都大邑。

是展开的景观。

是不可测度的深渊。

”这种写作特征也印证了诗人关于诗歌分行的观点:“我并不强调诗的分行……也不认为诗定要分行,没有诗性的文字即便分行也终难称作诗。

相反,某些有意味的文字即便不分行也未尝不配称作诗。

诗之与否,我以心性去体味而不以貌取。

”而诗人看重的还是“激情——永不衰竭的激情,此于诗人不只意味着色彩、线条、旋律与主动投入,亦是精力、活力、青春健美的象征”(《昌耀的诗·后记》)。

那么,该诗的“激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意象的独异以及语言的夸张,如“兀鹰”“母狼”“黄河象”等,它们本身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而“我是……”的连续排比,更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这不仅是河床的气势,也是诗人的气势、创造力与“须臾不停”的“精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精读《河床》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精读《河床》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赏识”第四单位精读《河床》优良教学设计《河床》教学设计知识和技术目标1.认识诗人昌耀的人生经历,以及诗人因其异于一般人的惨剧性人生经历,获得的独到的磨难意识、生命意识和宇宙意识。

认识现代诗的基本特点以及解读现代诗的基本形式。

过程与形式目标感觉诗歌独到的意象,领会诗歌融激情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的特点。

领会诗人个性化语言的表达,以及这类语言表达的选择对于转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悟昌耀的诗歌壮硕的艺术精神,感悟他不为一己之私浅斟低唱的广博情怀,从而唤起我们的生命意识。

教育要点感觉诗歌独到的意象,领会诗歌融激情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的特点。

领会诗人个性化语言的表达,以及这类语言表达的选择对于转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育难点领悟昌耀的诗歌壮硕的艺术精神,感悟他不为一己之私浅斟低唱的广博情怀,从而唤起我们的生命意识。

教育课时一课时。

教育过程一、导入1.故事激趣。

民间有一种传说,说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终生的年纪可达70岁。

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一定做出困难却重要的选择。

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没法有效地抓住猎物。

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重要的阻碍它的进食。

它的翅膀变得分外深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翱翔分外费劲。

它唯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分外痛苦的改革过程。

它一定努力飞到一处峻峭的绝壁,任何鸟兽都上不去的地方,在那里要呆上150天左右。

开始它要把弯如镰刀的喙向岩石摔去,直到老化的嘴巴连皮带肉从头上掉下来,此后静静地期望新的喙长出来。

此后它以新喙当钳子,一个一个把趾甲从脚趾上拔下来。

等新的趾甲长出来后,它把旧的羽毛都薅下来,5个月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翱翔,得以再过 3年的光阴。

它冒着疼死、饿死的危险,自己改造自己,重塑自己,与自己的过去诀别,这一过程就是一个死而复生的过程。

2.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桃源三阳港镇王家坪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河床》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河床》教学设计(表格式)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作铺垫。
定向导学
(2分钟)
这首诗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丰富的意象群。意象群里最核心的意象是什么?其它的意象都
由具体问题引入到诗歌内部,明确具体学习内容及方向。
自主学习
(5分钟)
那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呢?你能试着给它们分类并从任一个角度来鉴赏这首诗里的意象吗?(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布置作业
(1分钟)
7、阅读《汉家寨》,探究两篇文章在意象景观与内在精神上的相同点。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小文。
在周记本上完成作业。
要求学生在本课的基础上,强化比较阅读的习惯,并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河床
昌耀
意象(大千众象)
修辞与句式 (人称与排比)
课堂反思
这节课在推荐诵读(配乐朗诵)的那一环节,学生们自发地给了掌声;在写作交流部分,学生们也有了掌声。这两环节确实呈现了比较精彩的学生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复习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弄清意象,体悟情感,写作运用。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交流
(3分钟)
1、课下,老师给大家印发了关于昌耀其人及其作品的补充资料,并要求大家阅读这首诗。现在每小组派一位发言人来说说你们的阅读初感受。(可以在内容、情感及语言等方面引导、归纳)。
小组派一名发言人谈谈阅读感受。
2.明河床是英雄的象征,是先驱者的象征,也是一个文化深厚、沉着自信的民族的象征。它大气沉稳,它自信厚重,它甘于奉献,它众象万千,它创造,它博爱,它富饶,它培育生命,它栽种希望。历经劫难却百折不挠,肩复使命从不忘记。今日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种万众启盼的复兴。潮汛即将到来,潮汛已经到来!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第4单元精读-《河床》学案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第4单元精读-《河床》学案教师版

河床教学目标:1、分析诗人笔下的河床有何特点。

2、把我诗歌中“河床”的意象。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把握情感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教师点拨教学课时:一课时一、作者简介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桃源三阳港镇王家坪村。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

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1953年6月元山战役中因头部负伤回国治疗。

伤愈后进河北荣军学校学习。

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

1956年调青海省文联任创作员。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从事农垦,1979年平反。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在青海省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被省文联评聘为一级作家。

2000年3月23日,昌耀因患肺癌在西宁逝世。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

其新边塞诗歌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

二、重点语句理解1、请从修辞上对“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

------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

”进行赏析。

诗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

我宛若一个躺倒的巨人,轻轻地笑着,让那些马车早早上路,“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肤”,写出了河床的宽厚慈爱,对待马车的队伍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同时也写出了河床的壮阔和力度之美。

又把马车刮木的声响比喻成迎神的喇叭,使河床弥漫上肃穆与神秘的色彩,整个画面鲜明形象而充满厚重与阳刚之美。

2、我称誉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

也同等地欣赏那头三条腿的母狼。

请问“猎人”和“母狼”为什么得到“我”同等的称誉和欣赏?这两个意象都充满了原始生命的强力,有着让人震撼的血性,它们为了自己的生存,无差别地生活在“我”苍莽艰难的环境里,它们身上拥有着诗人所追求的血性和对生命的坚韧态度。

《河床》教案

《河床》教案

《河床》教案教学目标:1.寻找诗人独有的意象,体会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

2.体会诗人个性化语言的表达,以及这种语言表达的选择对于传达思想情感的作用。

3.明白诗歌的抽象哲理与感性形象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教学重点:1.寻找诗人独有的意象,体会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

2.体会诗人个性化语言的表达,以及这种语言表达的选择对于传达思想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明白诗歌的抽象哲理与感性形象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整首诗:学生齐读《河床》。

这首诗充满了激情,有一种粗犷雄浑的美,这种澎湃的激情是学生在初读的时候就能感受得到的。

但《河床》不是一读就懂的,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这首诗的初步的印象,它既可以是内容上的,又可以是情感上的,又或者是语言上的。

也可以让学生提一些问题,问题本身也是思考的一个结果。

但学生一下很难说清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老师可以引导:回忆:我们在必修里学到了读懂诗歌的最基本的方法:寻找意象,明白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二、这首诗中最大的意象——河床,诗中有对河床的直接描绘,同时也通过其他一些意象的辅助来使“河床”这个意象变得更加坚实、饱满,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1.“河床”有什么特点,诗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河床的特点。

由此分析探讨诗歌的内容。

从整体上看,河床给人的感觉是雄悍、粗犷、原始、神秘的。

(“雄悍”、“粗犷”的感受学生可以捕捉得到,但“原始”“神秘”学生未必能领会。

所以要从诗中找出能体现河床特点的描写,这些描写包括写河床本身的词语,也包括写河床周围的存在的那些词语,它们也帮助塑造了河床这一形象)(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些有意味的词句,可供我们挖掘的词句)读一读诗歌我们不难找到以下的词句:“白头的巴颜喀拉”、“白头的雪豹”、“鹰”、“唐古特人”(“唐古特人”是蒙古族人的一部分,他们被认为是古老的西夏人的后代)、“鼓囊囊的肌块”、“巨人般躺倒的河床”、“巨人般屹立的河床”、“我创造。

河床教学参考

河床教学参考

七河床教学要求一、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结构,领悟诗歌情感,多角度理解“河床”意象的内涵及象征意义。

二、反复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

三、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感受诗歌跃动的大生命气息,获得精神和生命的洗礼与升华。

课文分析主旨分析昌耀是一位命运多舛的诗人。

1957年,21岁的诗人因诗得祸,被打成右派,从此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流放生涯,他以“戴罪”之身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身心备受摧残和折磨。

“文革”后,诗人得以平反,当他再次回首西部大高原时,不禁感慨万千,提笔创作了恢宏的“青藏高原的形体”系列诗篇,包括《河床》《圣迹》《她站在剧院临街的前庭》《阳光下的路》《古本尖乔——鲁沙尔镇的民间节日》《寻找黄河正源卡日曲:铜色河》,“用诗歌堆垒了一座西部高原”,立体地呈现了由青海扩展到整个青藏高原的西部自然风貌,折射出诗人自我的精神生命图像。

《河床》是“青藏高原的形体”系列诗篇的第一首。

生命源于河流,所有生生不息的生命迹象都与河流息息相关,“河床”之于生命的意义,或许正在于它的源头性质,这可能也是诗人将其列为系列诗篇首位的原因。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其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赋予“河床”以“巨人”般的生命属性,既从形体上塑造了“河床”的雄伟、粗犷与壮美,又从精神上塑造了它的博爱、神圣与崇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富有大生命气息的意象,这是诗人个体生命与自然生命的深度交汇和融合。

在这里,河床既可以看作是富有强劲生命力的个体乃至英雄的象征,也可以看作是历经劫难、坚韧不屈、文化丰厚、沉着自信的中华民族的象征。

结构分析这首诗共9节,暗合了黄河九曲。

从节奏上看,起始舒缓,中间激越高亢,结尾归于沉稳,恰似黄河的一路征程。

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河床”的源头及与唐古特人的密切关系。

“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

/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

/但我更是值得骄傲的一个”,诗歌开篇便以“河床”自述的形式,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并运用“白头”“走下”“卧”“目送”“值得骄傲”等词语,奠定了全诗拟人化的基调。

河床

河床

《河床》教案教学目标:1.寻找诗人独有的意象,体会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

2.体会诗人个性化语言的表达,以及这种语言表达的选择对于传达思想情感的作用。

3.明白诗歌的抽象哲理与感性形象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教学重点:1.寻找诗人独有的意象,体会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

2.体会诗人个性化语言的表达,以及这种语言表达的选择对于传达思想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明白诗歌的抽象哲理与感性形象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整首诗:学生齐读《河床》。

(谷底部分河水经常流动的地方称为河床。

)走进作者———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

中国伟大的民族诗人。

籍贯湖南桃源。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师文工团。

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

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

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

1958年被划成右派。

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

1979年平反。

后调任中国作协青海分会专业作家。

1982年后参与“新边塞诗”运动,是新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之一,后曾率团出访俄罗斯等国家。

其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木图》等。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很多诗作以不分行来表达,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昌耀于2000年3月患癌症后在医院跳楼自杀,绝笔作为《一十一枝红玫瑰》其出版的诗集有《昌耀抒情诗集》(1986)、《命运之书》(1994)、《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1996)、《昌耀的诗》(1998)等。

2000年诗人过世后有《昌耀诗歌总集》行世。

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二、走近诗文听录音朗读全诗,思考讨论问题:我们在必修里学到了读懂诗歌的最基本的方法:寻找意象,明白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河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河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河床》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知识和能力:学会通过赏析意象探究诗歌主旨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法研读这首诗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意蕴。

二、教材分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必修教材现代诗文部分的延伸和深化,意在引导同学们集中地阅读和欣赏更多的现代诗歌和散文作品,所以培养目标确定于文学素养,学习方法确定于感悟、探究。

诗歌第四单元以“大地的歌吟”为主题,5首诗歌集中写诗人对祖国、对大地母亲的颂扬。

但这种颂扬又是深沉的。

如《河床》的作者,50年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负伤,可57年却被错划为右派,从此受到22年的不公正待遇,直到1979年平反后,他才重又写出《河床》等广受诗坛关注的作品。

诗的雄厚刚强与作者的执着不屈自然会有些内在的联系。

这就需要学生在品读过程中联系作者经历,感知意象,探究主旨。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现代诗歌,尤其是当代诗歌接触得比较少,对诗歌的写作背景情况了解不足,没有掌握系统的鉴赏现代诗歌的手法。

四、学习目标:(一)寻找诗歌独有的意象,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法研读这首诗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意蕴。

(二)体会诗人赋予河床的深厚情感,深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既是西部高原上的囚徒又是圣者,既是诗人又是哲人。

他就是高原的行吟者——昌耀。

今天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昌耀的代表作《河床》。

(二)明确目标(三)朗诵视频欣赏通过视频,激发学生感情,带入诗歌情境。

(四)引领学生找到全诗纲领性语句和意象——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五)探讨诗歌意象,总结意象群的特点,进而探讨河床在形态和精神上的特点。

干枯滋润浩荡屈曲的峰峦下陷的断层切开的地峡眩晕的飓风纵横❖这些是河床形态上的特点,是中华大地的缩影兀鹰猎人母狼黄河象织锦珠宝黄金时间古迹腭骨化石始皇帝帆樯广场通都大邑景观深渊结构力驰道不可攻克的球门❖这些意象表现出的精神品质是河床精神上的特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六)联系写作背景和诗人生平解析“河床”这一意象的内涵和象征意义22年里,诗人虽然以囚徒的身份生活在大西北,但西部大自然最原始的生命力和博大的文化精神,早已渗透到昌耀的血液里。

《河床》教学设计

《河床》教学设计

《河床》教学设计临涣中学黄晓艳教学目标:1.寻找诗人独有的意象,体会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

2通过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这首诗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意蕴。

3.体会诗人赋予河床的深厚情感,深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

教学重点:1.寻找诗人独有的意象,体会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

2.体会诗人赋予河床的深厚情感,深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

教学难点:明白“河床”是一种象征,学会欣赏诗歌的象征意蕴。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播放截取《我们来到黄河》视频,让学生在激越高亢的音乐声中初步接近黄河,感受黄河粗犷雄浑的美,为解读《河床》奠定情感基调。

二、初读《河床》,初步感知整首诗:1、学生齐读《河床》谈对于这首诗的初步印象。

这首诗澎湃的激情是学生在初读的时候就能感受得到的。

但《河床》不是一读就懂的,可以让学生就内容、情感及语言谈谈自己的疑问和感受。

学生一下很难说清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老师可以引导:回忆:我们在必修里学到了读懂诗歌的最基本的方法:寻找意象,明白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三、再读《河床》,感知意象。

这首诗中最大的意象——河床,诗中有对河床的直接描绘,同时也通过其他一些意象的辅助来使“河床”这个意象变得更加坚实、饱满,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1、找出本诗中最能概括“河床”这一意象的词语—巨人。

2、解读“巨人”意象,通过抓诗歌意象及意象群概括“巨人”的“形”与“神”。

形:纵横宽阔浩荡屈曲下陷切开滋润干枯沟壑纵横大千众相神:坚实宽厚雄性美富有使命感博爱古老历经沧桑雄悍粗犷不屈不挠原始神秘不断创造生命力旺盛总结:河床不仅以其大千众相的外形吸引人,更以其丰富深邃的精神感动人,走近河床,我们似乎在穿梭在浩瀚历史的时空,去感受他的古老神秘,去聆听河床边战鼓的喧嚣,去叹赏他九曲回环的气魄…3、请以“走近你”开头,结合本诗展开联想与想象,写一段排比句,展现黄河河床“真力弥漫,万象在旁”的特点。

〖2021年整理〗《河床》优秀教案2

〖2021年整理〗《河床》优秀教案2

《河床》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3、理解诗歌中象征意蕴,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4、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教学方式:5、自读品味法6、导读提升法7、讨论交流法8、读写结合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一、阅读《诗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它们的目的不同。

现实语言为实用,目的为“读解”;诗歌语言不为实用,目的在于“审美”。

1、多义性2、跳跃性⑴诗人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⑵跳跃性是诗歌本身应该具有的特征3、可感性具体、形象、可知。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用来说理的,但诗歌中又有哲理;诗歌的“理”,要通过诗歌的意象和形象来包含;我们读诗,要读出诗的情感,有时还要注意它所蕴含的哲理。

4、音乐性外在的音乐性:押韵、平仄、节奏内在的音乐性:情绪起伏,不同诗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二、精读《河床》㈠作者简介:昌耀(1936——2021),原名王昌耀。

1950年参军,任宣传队员。

同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

期间发表处女作《人桥》。

1953年6月在元山战役中头部负伤回国治疗。

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

1988年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

㈡精读探究1、请体会主意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性格。

外在内在地域(空间)巴颜喀拉(源头)高远躺倒、屹立横贯、气势、坚实滋润、干枯、浩荡雄性美:宽厚、壮阔、博爱父亲:慈爱、深情历史怀念黄河象古老、浑厚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饱经沧桑通都大邑、驰道现实把龙的形象重新推向世界前台富有使命感色彩丰富、华丽不同流俗姿态体魄多毛粗犷纵、横、屈曲、下陷、切开大千众相、包容万端2、主要的语言特点⑴不同流俗句式:拒绝外在形式,注重内在节奏;变化多端的长短交错的句式,形成突兀、冲撞、紧张中的和谐质感和力度:抛弃修饰、粗朴厚重(与黄河河床的风格特点相吻合),显得不可抗拒,魅力无穷。

⑵大气雄浑:雄浑、高亢、阳刚、大气。

《河床》教学设计

《河床》教学设计

《河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河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河流和河床的概念,了解河床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河流和河床的概念,河床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2.难点:理解河床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掌握相关地理术语和概念。

三、教学内容:1.河流和河床的概念2.河床的形成原因3.河床的变化过程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实地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任务,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当地河流,了解河床的形成和变化情况。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地理概念,引发学生对河流和河床的思考:你们觉得河床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2.概念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讲解河流和河床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河流的特点以及河床在河流中的作用。

3.形成原因探究(30分钟)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探究河床的形成原因,并总结成果。

学生可以借助图表或实地案例来展示。

4.活动实践(4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当地的河流进行实地考察。

学生需要观察当地河流的情况,记录河床的形态、变化情况,并尝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之后,每组向全班汇报考察结果。

5.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学习的收获和不足,并展示学生的成果。

六、课后作业:1.撰写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实地考察报告,包括观察到的河床情况和可能的形成原因。

2.思考题:学生回答思考题,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估:1.学生的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河床形成原因的理解程度。

《河床》导学案

《河床》导学案
三、拓展探究,品味语言
1这首诗的语言极其富有特色,根据自己的阅读感觉谈一谈吗
2、了解昌耀的生平及其“意象群”,明白昌耀的意象选择是要创造一个怎样的世界,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宣扬一种怎样的审美。(亦即诗人的审美趣味)
诗人昌耀有着非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弃学从军,参加过朝鲜战争,1953年,负伤回国,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以两首16行小诗《林中试笛》而罹罪。诗人在“自传”里说,“这很滑稽:颂歌等于‘毒箭’,……在肉体与灵魂体验的双重痛苦中,感悟了自己的真实处境与生存的意义。……我需要正视并确认自己的来路、归属,并解决这种归属,即便只是先在精神上的自我确认(一种自重、自尊意义上的自我保护)。因为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流放”也会导致事实上的沉沦、颓废。与泥土、粪土的贴近,与“劳力者”“被治于人者”的贴近,使我厌弃文坛习于浅表雕饰的浮华不实之风。……我追求寻找这样的一种有体积、有内在质感、有瞬间爆发力、男子汉意义上的文学。”
陈超:三十年来,昌耀的诗以对“西部”的深刻体验见长。它们之所以强烈震动了广大读者的心,却不限于表面的地缘题材,而是因为“西部”作为诗歌的激发点,它与诗人块垒峥嵘的内在灵魂世界构成了双向的对话、召唤。西部成为一个博大的“心象”,一个历史与当下、自然与意志、现实与超现实主义混茫难分的活的诗中的“绝对现实”。
教学难点:
明白诗歌的抽象哲理与感性形象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县人,诗人。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素材】《河床》学案

【素材】《河床》学案

《河床》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地结合。

2理解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意象的不同预习案1、昌耀被称为当今行吟在青海高原上的屈原?他为什么会和屈原相提并论?答:2、屈原对于古代诗歌创作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独创“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请结合你所学过的《离骚》,写出运用这种手法的诗句:探究案3、阅读昌耀的其他诗歌与《河床》比较,找出他诗歌中意象的共同特点。

在晨光迷离的林中空地,一对暴躁的青羊在互相格杀。

谁知它们角斗了多少回合,犄角相抵,快要触出火花。

——节选自《野羊》沿着河边无声的栅栏——九十九头牦牛以精确的等距缓步横贯茸茸的山阜,如同一列游走的堠堡。

——节选自《净土之二》高山的雪豹长嚎着,在深谷出动了。

冷雾中飘忽着它磷质的灯。

那灵巧的身子有如软缎,只轻轻一抖,便跃抵河中漂浮的冰排,而后攀上对岸铜绿斑玻的绝壁。

黑河,在它脚下,唱一支粗犷的歌,向北折去……——节选自《山旅》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横身探出马刀品尝了初雪的滋味。

——节选自《鹰;雪;牧人》在外人不易知晓的河谷,已支起了牧人的夏宫,土伯特人卷发的婴儿好似袋鼠从母亲的袍襟探出头来,诧异眼前刚刚组合的村落——节选自《净土》4、请写出《河床》中让你费解的意象。

5、再仔细读《河床》,你能否说说现代诗歌中的意象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有什么不同?巩固案我们已经领悟了《河床》的象征意蕴,试着分析一下牛汉《半棵树》的象征意蕴,或者任选一篇诗歌来分析,与同学交流。

《河床》教案新部编本3

《河床》教案新部编本3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河床》导学案教学目标:1、分析诗人笔下的河床有何特点。

2、把我诗歌中“河床”的意象。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把握情感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教师点拨教学课时:一课时一、作者简介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桃源三阳港镇王家坪村。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

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1953年6月元山战役中因头部负伤回国治疗。

伤愈后进河北荣军学校学习。

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

1956年调青海省文联任创作员。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从事农垦,1979年平反。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在青海省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被省文联评聘为一级作家。

2000年3月23日,昌耀因患肺癌在西宁逝世。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

其新边塞诗歌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

二、重点语句理解1、请从修辞上对“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

------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

”进行赏析。

诗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

我宛若一个躺倒的巨人,轻轻地笑着,让那些马车早早上路,“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肤”,写出了河床的宽厚慈爱,对待马车的队伍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同时也写出了河床的壮阔和力度之美。

又把马车刮木的声响比喻成迎神的喇叭,使河床弥漫上肃穆与神秘的色彩,整个画面鲜明形象而充满厚重与阳刚之美。

《河床》教案

《河床》教案

《河床》教案教学目标:1.寻找诗人独有的意象,体会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

2.体会诗人个性化语言的表达,以及这种语言表达的选择对于传达思想情感的作用。

3.明白诗歌的抽象哲理与感性形象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教学重点:1.寻找诗人独有的意象,体会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

2.体会诗人个性化语言的表达,以及这种语言表达的选择对于传达思想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明白诗歌的抽象哲理与感性形象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整首诗:学生齐读《河床》。

这首诗充满了激情,有一种粗犷雄浑的美,这种澎湃的激情是学生在初读的时候就能感受得到的。

但《河床》不是一读就懂的,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这首诗的初步的印象,它既可以是内容上的,又可以是情感上的,又或者是语言上的。

也可以让学生提一些问题,问题本身也是思考的一个结果。

但学生一下很难说清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老师可以引导:回忆:我们在必修里学到了读懂诗歌的最基本的方法:寻找意象,明白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二、这首诗中最大的意象——河床,诗中有对河床的直接描绘,同时也通过其他一些意象的辅助来使“河床”这个意象变得更加坚实、饱满,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1.“河床”有什么特点,诗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河床的特点。

由此分析探讨诗歌的内容。

从整体上看,河床给人的感觉是雄悍、粗犷、原始、神秘的。

(“雄悍”、“粗犷”的感受学生可以捕捉得到,但“原始”“神秘”学生未必能领会。

所以要从诗中找出能体现河床特点的描写,这些描写包括写河床本身的词语,也包括写河床周围的存在的那些词语,它们也帮助塑造了河床这一形象)(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些有意味的词句,可供我们挖掘的词句)读一读诗歌我们不难找到以下的词句:“白头的巴颜喀拉”、“白头的雪豹”、“鹰”、“唐古特人”(“唐古特人”是蒙古族人的一部分,他们被认为是古老的西夏人的后代)、“鼓囊囊的肌块”、“巨人般躺倒的河床”、“巨人般屹立的河床”、“我创造。

河床乡愁诗教案

河床乡愁诗教案

河床》教学实录师:请男女同学对读《河床》,谁来读呢?生:对读: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

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远方。

但我更是值得骄傲的一个。

我老远就听到了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

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

我让那些早早上路的马车,沿着我的堤坡,鱼贯而行。

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

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

那些裹着冬装的唐古特车夫也伴着他们的辕马谨小慎微地举步,随时准备拽紧握在他们手心的刹绳。

…………师:女孩子读得特别好,有感染力。

男孩子音质动人,应再注意一点抑扬顿挫。

如“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

”“白头”要读得深情。

“巴颜喀拉”要读出大气和空灵。

谈谈这首诗给我们的整体感受。

(倾听归纳并板书:丰富博大厚重)谁能具体谈谈。

生:有历史(时间)和巨大的空间感。

历史便是由远古到今天,空间是从“白头的巴颜喀拉”到“东方的大海”辽阔苍茫,看这样的诗句:“我是时间,是古迹。

是宇宙洪荒的一片颚骨化石。

是始皇帝。

”生:这是一首叙事诗,因而丰富饱满。

师:叙事?叙了哪些事?生:写黄河从“白头的巴颜喀拉”出发一路流向东海的所见所闻。

师:所见所闻?有故事吗?有情节吗?生:好像没有。

师:应该是一些片段性质的描摹。

生:是精美而深情的画面。

师:这个说法非常好!“河床”视力所及的地方充满了美与深情,都描摹哪些意象?生:有默默卧着的白头的雪豹,有鹰的城堡,有唐古特人的马车、东方的大海……生:还有有着“少年的声带”和“少女的媚眼”的兀鹰,有“潜伏在隘口的”猎人,有“跛向天边的彤云的三条腿的母狼”。

生:峰峦、断层、地峡、飓风。

生:还有颚骨化石、始皇帝、帆樯、广场、道都、大邑。

生:还有龙、昆仑之玉、农妇、团月、潮汛。

师:河床的形象就这样有了丰富的形态、色彩、内蕴各异的众多的意象,密集的意象充满了张力和活力。

师:1999年“首届中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授奖词是这样写的:“昌耀是不可替代的,如青铜般凝重而朴拙的化石,如神话般高邈而深邃的星空”。

《河床》课件讲课教案

《河床》课件讲课教案
跳楼自杀,绝笔作为《一十一枝红
玫瑰》其出版的诗集有《昌耀抒情 诗集》(1986)、《命运之书》 (1994)、《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 行在上帝的沙盘》(1996)、《昌 耀的诗》(1998)等。2000年诗人
过世后有《昌耀诗歌总集》行世。
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 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
巴颜喀拉山
三、学生朗读全诗,讨论问题:
1、诗歌中有众多的意象,各有什么底蕴呢? 2、诗人运用这么多意象,来表现什么呢?
兀鹰是一种较大的鸟类,晚婚的标兵,飞行不用拍动 翅膀,而是利用气流扶摇直上。在山地的高岩上集体 繁殖,以腐肉为食,大型兽类的尸体为主要食物来源, 近年来数量减少较快。
诗歌其它意象选析:
黄河
黄河
黄河
一、听录音朗读全诗,思考讨论问题:
1、“河床”这个主要意象具有怎么样的特点? 2、诗人描绘这个意象,目的是什么呢?
诗歌意象分析:
1、河床的特点: (1)地域特点:
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山走下。
——起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的源 头。
(2)形态特点: 宽阔浩荡
(巨人般躺倒、屹立)
有时滋润
1、诗歌中有众多的意象,各有什么底蕴呢?
兀鹰 母狼 黄河象
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
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容易唤 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 。同时也表现了“河床”博爱的襟怀 。
鹰的城堡 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 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Βιβλιοθήκη 是民族世俗生活有关 的细节,
展现了西北高原的民 族风情
——实的意象
是眩晕的飓风
四、学生朗读诗歌,分析表现手法
1、拟人: 诗歌采用了拟人手法,把“我”幻想成“河 床”,赋予“河床”以人的思维、人的情感。 以第一人称的方法来写,拉近了与读者的距 离,是诗歌显得更亲切,更有利于抒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耀《河床》导读教案教学设计整体感知昌耀是一个独具生命魅力且有持续艺术创造力的诗人。

他的情感深沉且充满西北地域特色的作品引起评论界广泛的注意。

他甘于寂寞的思想气质和写作心态,赢得了诗坛的尊重。

诗人首先创造的是一组由诗人的命运自传和心灵经历开始,而逐渐推向整个西部时空,显现高原精神生命的长诗(或组诗)。

它们包括《大山的囚徒》《慈航》《青藏高原的形体》(从《河床》到《寻找黄河正源卡日曲:铜色河》共六首)等等。

它们记写了“反右”时期诗人以无罪的戴罪之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行迹,以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后,诗人置身于现代场景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此在的精神生命图像。

这些诗,从整体上呈示出一种沉郁、顿挫的大生命的庄重与阔大。

对苦难的深刻体验和对青藏高原的原始风情的描述,是昌耀创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灵感源泉。

该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河床”,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

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综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

除了表现主题的独特外,诗人的抒情手段也是导致其诗歌独树一帜的原因所在。

诗人爱用短促的句子,但对分行似乎没有太多的强调,每个诗行,有长有短,短的就一句组成,如“我是父亲”,长的多达五个句子,如“我是排列成阵的帆樯。

是广场。

是通都大邑。

是展开的景观。

是不可测度的深渊。

”这种写作特征也印证了诗人关于诗歌分行的观点:“我并不强调诗的分行……也不认为诗定要分行,没有诗性的文字即便分行也终难称作诗。

相反,某些有意味的文字即便不分行也未尝不配称作诗。

诗之与否,我以心性去体味而不以貌取。

”而诗人看重的还是“激情--永不衰竭的激情,此于诗人不只意味着色彩、线条、旋律与主动投入,亦是精力、活力、青春健美的象征”(《昌耀的诗后记》)。

那么,该诗的“激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意象的独异以及语言的夸张,如“兀鹰”“母狼”“黄河象”等,它们本身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而“我是……”的连续排比,更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这不仅是河床的气势,也是诗人的气势、创造力与“须臾不停”的“精力”。

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说过:“每一首诗都是从一个有能量的、舞蹈着的思想领域中产生的,而它自身又包含着一颗内在的种子。

诗人的大部分工作就是让这一颗种子生长起来并自己开口来为自己说话。

”昌耀的《河床》就找到了那颗诗歌“内在的种子”,他让这种子开口为自己说话。

这是一幅流动的画面,它的流动受到更为内在的力的牵制。

我们读它,感到的是一种沉实、粗犷、雄悍的美。

由此看来,美感的流动性,更多的是作用于诗人和读者内心,而与表现对象自身的运动关系并不是很大。

这种审美效果,决非那种诗人急不可耐地出来发言,迫不及待地使画面流动起来的诗可以比拟的。

昌耀的诗总有一股旁人难以企及的壮硕的艺术精神。

他似乎不屑于浅斟低唱的一己情愫,而是要将土地的全部丰富性展示出来。

他的诗使我们领略到了吞吐大荒真力弥满的气象。

这种气象险而不怪、硬而不瘦、阔而不空,原因是诗人在写自然时,总有一种深沉的历史穿透力运行其间。

问题探究一、你能说出诗人笔下的河床有何特点?诗人写出了河床的地域特征,除此之外,还用其多彩的诗笔描绘出了河床外在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的性格特征。

地域特征是它来自黄河源头,起源于巴颜喀拉山;形态特征表现为:宽阔浩荡(“巨人般躺倒”“巨人般屹立”)、有时滋润(“我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有时干枯(“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沟壑纵横(“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性格特征表现为:坚实宽厚(“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

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雄性美(“我拓荒千里”)、富有使命感(“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博爱(“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

二、诗中用了多种人称,“我”“他们”“他”“她”“你们”,分别指代什么?“我”指河床,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河床代言,消弭了河床与阅读者之间的隔膜;“他们”指唐古特车夫,也泛指熟悉河床,与河床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们;“他”指兀鹰,“她”指母狼,这里把动物都拟人化了,使之更加形象;“你们”有两种不同的指代,一指黄河象(“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表达诗人对消失了的物种的一种亲切缅怀的情绪;一指人类,把河床和人类并举,有种不分“你我”的和谐感,使读者更能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同身受。

语言品味一、语言的不同流俗昌耀的诗歌抗拒那些“主流诗歌”语言系统中的语汇、喻象,那些想像、表述方式。

不同流俗,凸现了诗歌的质感和力度。

他拒绝“格律”等的“润饰”,不讲究韵律、押韵,但注重的是内在的节奏。

内在节奏通过奇崛的词汇、长短的句式来实现,如“你们的麦种在农妇的胝掌准时地亮了”,并将现代汉语与文言汉语、句式相交错,如“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形成突兀、冲撞、紧张的效果。

二、丰富多彩的意象一种是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等,它们本身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另一种是与实在的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如“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等,给人以具体的视觉刺激。

除了这些实的意象外,还有一种是虚的意象,如“是眩晕的飓风”,“我是时间,是古迹。

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

是始皇帝”,“是不可测度的深渊”,“是结构力,是驰道。

是不可攻克的球门”等。

这一系列具有伤残感的意象,既是他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现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

有关资料一、作者简介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桃源三阳港镇王家坪村。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

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1953年6月元山战役中因头部负伤回国治疗。

伤愈后进河北荣军学校学习。

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

1956年调青海省文联任创作员。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从事农垦,1979年平反。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在省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被省文联评聘为一级作家。

2000年3月23日,昌耀因患肺癌在西宁逝世。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

其新边塞诗歌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

二、诗人自述(昌耀)1957年对于我以及我这样的一批人都是流年不利的一年。

那年秋,正当我的第一本诗集《最初的歌》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第二编辑室发排出版。

我以两首原由《青海湖》诗歌专号刊作头条(后挪于末版)的16行小诗《林中试笛》而罹罪。

这很滑稽:颂歌等于“毒箭”,故定为右派分子。

从此扫出文坛,打入最底层。

这是一个对于我的生活观念、文学观念发生重大影响的时期。

我以肉体与灵魂体验的双重痛苦,感悟了自己的真实处境与生存的意义。

而清白无辜与欲加之罪带给我的心理冲突终难将息。

我感觉到自己从来没有像那时强烈感受到的与普通劳动者的认同。

不,我的处境还要等而下之,一个“贱民”。

即便想融入到“普通劳动者”一族,过一种平和的世俗生活亦不易得。

我写于右派身份初期的一些诗作己见出这种心理流程。

此后22年我在劳改农场劳作之余间或有过的写作,均可看做一种留作自慰的心境表述,一种顾影自怜,或是一种自命的雄飞豪情。

但我承认,我定然自负于个人的文学才具与清白,故并不排斥我的“命笔”已含有在可能的一日与读者相沟通的期许。

我会沉得住气,而不在乎即时的社会功利性。

重要的是正视痛苦给予我的“修炼”文学创作是瓜熟蒂落的过程。

或者说,是痛与哭那样自然的联动关系,价值已包含在其中,无须刻意追求。

重要的是守住自我。

对于我,“逐出乐园”的流放、现实的严峻,需要我正视并确认自己的来路、归属,并解决这种归属,即便只是先在精神上的自我确认(一种自重、自尊意义上的自我保护)。

因为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流放”也会导致事实上的沉沦、颓废。

与泥土、粪土的贴近,与“劳力者”“被治于人者”的贴近,使我厌弃文坛习于浅表雕饰的浮华不实之风。

我追求一种平民化,以体现社会公正、平等、文明富裕的乌托邦作为自己的一个即便是虚设的意义支点。

我始终称自己是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怀有左派情感的理想主义者。

也寻找这样的一种有体积、有内在质感、有瞬间爆发力、男子汉意义上的文学。

--我以这种描述概括我在1957年秋以迄于今与我阅读或写作兴趣有涉的审美特点。

(摘自《一份“业务自传”》,《诗探索》1997年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