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传统比色法的推荐步骤——谢添
比色法
比色法比色法(colorimetry)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早在公元初古希腊人就曾用五倍子溶液测定醋中的铁。
1795年,俄国人也用五倍子的酒精溶液测定矿泉水中的铁。
但是,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大约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
定义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
比色分析对显色反应的基本要求是:反应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的组成恒定且较稳定,它和显色剂的颜色差别较大。
选择适当的显色反应和控制好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比色分析的关键。
常用的比色法有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两种方法都是以朗伯-比尔定律[1](A=εbc)为基础。
常用的目视比色法是标准系列法,即用不同量的待测物标准溶液在完全相同的一组比色管中,先按分析步骤显色,配成颜色逐渐递变的标准色阶。
试样溶液也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标准色阶作比较,目视找出色泽最相近的那一份标准,由其中所含标准溶液的量,计算确定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光电比色法是在光电比色计上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将吸光度对浓度作图,绘制工作曲线,然后根据待测组分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其浓度或含量。
与目视比色法相比,光电比色法消除了主观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而且可以通过选择滤光片来消除干扰,从而提高了选择性。
但光电比色计采用钨灯光源和滤光片,只适用于可见光谱区和只能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复合光,而不是单色光束,还有其他一些局限,使它无论在测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应用范围上都不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0 世纪30~60年代,是比色法发展的旺盛时期,此后就逐渐为分光光度法所代替。
基本反应比色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的,一般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选择适当的显色试剂与待测组分反应,形成有色化合物,然后再比较或测量有色化合物的颜色深度。
亚硝酸盐试剂比色法
亚硝酸盐试剂比色法亚硝酸盐试剂比色法是一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水和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该方法是基于亚硝酸盐和苯胺反应产生的偶氮染料的颜色变化来进行测量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亚硝酸盐试剂比色法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原理亚硝酸盐试剂比色法是以亚硝酸盐为原料,经过还原反应得到苯胺,然后与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偶联反应生成色素,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生的颜色强度来计算亚硝酸盐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试剂和仪器(一)试剂:亚硝酸盐试剂(0.1mol/L)、硫酸(4mol/L)、苯胺溶液、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去离子水等。
(二)仪器:分光光度计、量筒、比色皿、磁力搅拌器、滤纸等。
三、操作步骤(一)样品的准备1.将待测样品取出并处理,如食品样品应先将其基质提取出来。
2.取适量的样品,用量应确保在分析范围内。
3.将样品过滤,去除杂质,并调整样品pH值,使其在4-6之间。
(二)标准曲线的绘制1.称取苯胺溶液10ml并加入10ml硫酸铜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20ml皮酸和2ml氢氧化钠溶液。
2.调整pH值至2-4之间,并将试液分别分装入20ml量筒中,并加入1ml、2ml、3ml、4ml、5ml、6ml、7ml、8ml、9ml、10ml的亚硝酸钠溶液,用去离子水将其稀释至刻度线上。
3.将各标准液液混合均匀。
(三)测定1.将量筒中的标准液(或样品)加入到比色皿中,再加入相等的苯胺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
2.测量待测液的吸光度(A)值,然后比对标准曲线,得出其对应的亚硝酸盐含量(mg/L)。
四、注意事项1.亚硝酸盐试剂中含有有毒物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并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其气体。
2.操作中应注意杂质的干扰,避免对结果产生影响。
3.测量前需调整每种试剂的浓度,确保精度和准确度。
4.待测物质中的抗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会干扰亚硝酸盐的测量,应尽量避免。
5.测量后要彻底清洗仪器和试具,以避免试剂残留和交叉污染。
3.2.3比色法 比色法测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
-2-
第3课时 比色法 比色法测 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 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S随堂演练
IANLITOUXI
UITANGLIANXI
一
二
一、比色法 1.定义 许多物质本身具有明显的颜色,如KMnO4溶液显紫色,CuSO4溶液 显蓝色;有些溶液本身无明显的颜色,但加入其他试剂后,具有明显 的颜色,如Fe3+中加入SCN-,显血红色。上述溶液颜色的深浅和溶液 的浓度有关,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溶液的颜色越深,浓度越大,故可以 通过比较颜色的深浅来测定有色物质的含量,这样的方法叫比色分 析法。 2.步骤 比色法主要有显色和比色两个步骤。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S随堂演练
IANLITOUXI
UITANGLIANXI
一
二
一、采用比色法测定物质的含量实验注意事项 1.不能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片的质量,要使用分析天平,保证称取 的药片质量准确。 2.以复方硫酸亚铁片为例,每片药片说明书标示含量(以Fe2+计算) 为50 mg,即铁元素的物质的量约为8.9×10-4 mol,配制成100 mL溶 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8.9×10-3 mol· L-1。色阶溶液的配制应保证 其处于色阶范围之内。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比较精密的容量瓶,操作中 注意操作规范,以减小操作误差的发生。使用容量瓶时注意使用玻 璃棒引流,以避免溶液的损失,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4.比色管的每次定容要准确。定容时,加入蒸馏水靠近刻度线 1~2 cm,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5
(3)若测得待测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Fe3+),药片质量为m,则该药 片中铁元素的含量 w(Fe)=
水样色度的测定-2022年学习资料
三、实验用品-口仪器:50mL具塞比色管,刻度线高度应一致-口试剂:铂钴标准溶液-▣称取0.0 37g重铬酸钾和1.,000g硫酸钴CoS04·-7Hz0,溶于少量水中,加入0.50mL疏酸 用水-稀释至500mL。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存放暗处。-▣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 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口500°铂钴标准溶液与铬钴标准溶液颜色一致,均呈 -色。稀释后同一色度的标准溶液颜色也一致可用铬钴-标准溶液代替铂钴标准溶液进行测定。
四、实验操作-口(一)测定步骤-▣(1标准色列的配制:-向50mL比色管中加入0、0.25、0 5、1.00、1.-50、2.00铂钴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2 5、5、10、15、20度。密-塞保存。
▣(2水样的测定-▣①吸取50.0L澄清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较大,可酌情少取水样, 水稀释至50.0mL。-口②将水样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观察时,可将比-色管置于自瓷板或白纸 ,使光线从管底部向上透过-液柱,目光自管口垂直向下观察,记下与水样色度相-同的铂钴标准色列的色 。
1.5-262.0-1.0-0.5-200-300-400-500-600-波长入/nm-图2 度为10°的铂钴标准溶液的吸收光谱-Fig.2 Absorption spectrum of latinum-Cobalt standard-solution equivalent to 0 colority
水样色度的测定水样色度的测定
常用测定方法-▣方法1铂钴比色法(目视法)-▣方法2稀释倍数法-▣方法3铬钴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方法1-铂钴比色法(目视法)-口实验目的:-▣掌握铂比色法测定水和废水色度方法
实验原理:-▣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 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如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亦可用离心法或 孔径-0.45微米滤膜过滤以去除悬浮物,但不能用滤纸过滤,-因滤纸可吸附部分溶解于水的颜色。
比色法的原理及应用
比色法的原理及应用比色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的色谱分离技术,它利用样品溶液的颜色与溶液中所含分析物的浓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来定量测量分析物的浓度。
比色法在医疗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比色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比色法的原理是基于比色分析原理和比色剂的选择。
比色分析原理是指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溶液中吸收或透射特定波长的光线,产生一定颜色。
光强度与溶液中物质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吸收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得到分析物的浓度。
比色剂的选择关系到测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比色剂必须与所要测量的分析物有较强的化学反应性,能够生成稳定的彩色络合物或化合物,且比色剂本身不应影响所要测量的物质的吸收光谱。
比色剂的选择往往基于以色谱法或化学实验的经验规律。
比色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医疗诊断领域,比色法常用于血糖测定、肾功能评估、血红蛋白测定等项目。
例如,血糖测定中常用的试剂盒中含有一种比色剂,在加入过氧化物酶(催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会与比色剂发生反应生成带有颜色的产物,通过测量产物的光密度,可以得到血糖的浓度。
在环境监测领域,比色法可以用来测定水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例如,测定水中铁离子浓度时,可以使用邻苯二酚作为比色剂,铁离子与邻苯二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通过测量液体的吸光度可以得到铁离子的浓度。
在食品安全领域,比色法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残留物或污染物。
例如,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时,可以使用苯酚作为比色剂,亚硝酸盐与苯酚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通过测量产物的光密度可以得到亚硝酸盐的浓度。
此外,比色法还应用于化学实验室中的定量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
比色法通过简单、快速、经济的特点,成为了化学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手段。
总之,比色法是一种基于吸光度的分析技术,通过测量样品溶液的颜色与所含分析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来定量测量分析物的浓度。
比色法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比色及吸光光度法
比色及吸光光度法教学目的:1、掌握比色分析法的特点、方法原理,应用范围和一些专业术语。
2、明确溶液颜色与光吸收的关系。
3、掌握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朗伯-比耳定律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比色分析法比色分析法:利用比较溶液颜色深浅的方法来确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含量。
有色物质溶液颜色越深,浓度越大;颜色越浅,浓度越小。
二、比色分析法测定步骤①选择适当显色剂,使被测组分转变成有色物质,称为显色阶段。
测定无色溶液时要进行显色阶段。
②选择最佳条件测定溶液的深浅度,称为比色阶段。
三、发展过程:目视比色法→光电比色法→分光光度计(吸光光度法)四、比色与分光光度法的特点比色和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测定微量组分。
1、灵敏度高:测定试样中微量组分(1~0.001%)常用方法,甚至可测定10-4 ~ 10-5%的痕量组分。
2、准确度高:一般比色法相对误差为5~10%,分光光度法为2~5%,其准确度虽比重量法和滴定法低,但对微量组分的测定已完全满足要求。
如采用精密分光度计,误差将减少至1~2%。
3、应用广泛:几乎所有的无机离子和许多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4、操作简便、快速,仪器设备也不复杂。
例如:试样中含Cu量为0.001%,即在100mg试样中含Cu 0.001mg,用比色法可以测出。
如用碘量法进行滴定分析测定:设Na2S2O3溶液浓度为0.05mol/L,消耗体积为V(mL),则:0.001/63.55 = 0.05·VV = 0.0003(mL)所需Na2S2O3标准溶液0.0003mL,无法用化学分析法来测定,但比色和吸光光度法完全可以准确的测定其含量。
第二节光的基本性质:光具有两象性:波动性和粒子性1、波动性:入ν = c入:波长(nm)ν:频率(Hz)c:速度(3×1010 cm/s)例如:光的反射、折射、衍射、偏振、干涉等现象。
2、粒子性:E = h νE:光量子能量h:常数(普朗克常数=6.6256×10-34 J·s)ν:频率不同波长(或频率)的光,其能量不同。
fox比色法
fox比色法
Fox比色法,也称为福克斯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它基于光束在溶液中传播时被溶质吸收的原理。
Fox比色法的原理是通过比较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之间的吸光度差异来确定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标准曲线:首先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
这些标准溶液的浓度应该在待测溶液可能存在的浓度范围内,并且要尽量覆盖整个浓度范围。
然后测量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将吸光度与其对应的浓度关系绘制成标准曲线。
2. 测量待测溶液吸光度:使用光谱仪或比色计等仪器,测量待测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3. 根据标准曲线确定浓度:将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找到对应的浓度值。
Fox比色法适用于测定许多物质的浓度,尤其是那些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线的物质。
它具有快速、准确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因此在化学分析和实验室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比色法测定的原理
比色法测定的原理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化学物质浓度。
比色法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特性来测量其浓度。
当光线经过一个物质时,该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其吸收的程度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和光线波长。
比色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检验食品和饮料中的添加剂、水中的污染物、医药品中的成分等。
比色法的最大优点是快速、准确、方便,而且使用简单。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比色法测定的原理。
一、光谱分析光谱是一种特殊的展现方式,将光的颜色或者说波长分为不同的区间。
光谱分析是指比较物质在不同波长下吸收光线的程度,从而得到物质在可见光谱或其他光谱中的吸收规律。
吸收光谱的形态是极其复杂的,但是对于许多常见化学物质来说,它们吸收光线的范围是有一定规律的。
这种规律通常表现为一组特定的光线被吸收的现象,这些特定光线称为吸收峰。
二、测量光谱要测量一种物质的光谱,我们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它可以生成不同波长的光。
将光线通过样品和参比液体,即可测量和比较它们的吸收程度。
比较两个吸收峰的差异,就可以测量出物质的浓度。
三、吸收峰在可见光谱中,吸收峰通常对应于物质分子中的电子跃迁,当这种跃迁发生时,分子将吸收相应波长的光线。
分子的结构基本上决定了吸收光谱的前后区间。
当物质浓度增加时,吸收峰将变得更加明显并且强度增加。
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吸收光谱的强度与光通过样品时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物质的浓度。
四、测量结果比色法测量的结果通常通过对样品吸收和参比液体吸收的比率来计算而得,这个比率称为吸收率。
吸收率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记录在样品处的吸收峰和参比液体处的吸收峰的浓度比率就是吸收率。
通过比较吸收率,就可以计算出物质在样品中的浓度。
有时候,分析人员还需要使用标准曲线来计算物质浓度,标准曲线是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物质来测量吸收峰得到的。
比色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化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3传统比色法的推荐步骤——谢添
VITA16色比色卡的颜色空间分布
VITA3D比色卡的颜色空间分布
VITA16色
色卡分布不合理、排序混乱、间距不等。
VITA16色
A2
A2.5
A3
VITA3D
各个色卡之间横向、纵向间距相等。
VITA3D
M1
L1.5
R1.5
M2
L2.5
R2.5
M3
1M1 1.5M1 2M1 2.5M1 3M1 3.5M1 4M1 4.5M1 5M1 1M1.5 1.5M1.5 2M1.5 2.5M1.5 3M1.5 3.5M1.5 4M1.5 4.5M1.5 5M1.5 1M2 1.5M2 2M2 2.5M2 3M2 3.5M2 4M2 4.5M2 5M2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明度 Value: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饱和度 Chroma :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饱和度 Chroma :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色调 Hue: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色调 Hue:
VITA3D 比色板的优势
1、适宜的环境、光源。 2、科学的比色系统。 3、比色顺序:明度、彩度、色相。 4、选择明度时选用柔和的光线,必要时可眯眼斜视。 5、选择彩度、色相是,选用高照度的光源。 6、选择色调时,可以饱和度最高的尖牙做参考。 7、难以选择时,可选择略低饱和度、略高明度的颜色,修复体完成后容易修改。 8、牙体预备前比色。 9、当眼睛疲劳时,可以看蓝色物体休息。 10、避免“同物异色”、“同色异谱”的问题。 11、选色后要征求患者的意见,最终要选择患者接受的颜色。
饱和度:1 比色过程完成90%
详细描述目视比色法的操作过程
详细描述目视比色法的操作过程目视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本文将详细描述目视比色法的操作过程。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好所需试剂和仪器:待测溶液、标准溶液、比色皿、移液管、吸管等。
2.清洁比色皿和移液管,保证无杂质和污渍。
3.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波长的光源,如紫外线灯或可见光灯。
二、制备标准曲线1.取一定量的标准品,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或其他溶剂,制备出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2.使用移液管将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干燥清洁的比色皿中。
3.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记录每个标准溶液对应波长下的吸光值,并绘制出标准曲线。
三、样品处理1.取一定量待测样品,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溶剂使其稀释到适当浓度。
2.使用移液管将稀释后的样品加入干燥清洁的比色皿中。
3.在相同条件下记录样品对应波长下的吸光值。
四、测定浓度1.根据标准曲线,找到与样品吸光值相对应的浓度。
2.计算出样品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五、实验注意事项1.比色皿和移液管必须清洁干燥,避免杂质和污渍影响实验结果。
2.使用时必须保持相同条件,如光源、温度等。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或误食试剂等。
六、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样品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2.如果结果不准确,可以检查实验过程是否出现错误或者重新检测。
七、总结目视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通过比较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值来确定待测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并保证比色皿和移液管清洁干燥。
通过本文所述操作步骤可以进行目视比色法实验并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雷氏盐比色法的方法
雷氏盐比色法的方法
雷氏盐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水样中含有的硬度物质(如钙和镁离子)的浓度。
其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的指示剂(通常为Eriochrome Black T),使水样呈现出蓝色或品红色。
2. 加入过量的雷氏盐(通常为氯化钴酸铵),将水样中的硬度物质与指示剂中的钴络合成强烈的红色络合物。
3. 借助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测量水样中红色络合物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硬度物质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此方法进行测定时,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误差的产生。
2022年度青海省茶艺师职业资格初级考试预测试题(包含答案)
2022年度青海省茶艺师职业资格初级考试预测试题(包含答案)一、判断题(30题)1.冲泡黑茶时,要将沸水高冲入盖碗,达到充分热烫的目的。
A.正确B.错误2.当下列水中Co、Cd的含量大于8mg/L称为硬水。
A.正确B.错误3.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熊蕃。
A.正确B.错误4.茶艺的三种形态是品茗、营业、表演。
A.正确B.错误5.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的药理作用。
A.正确B.错误6.釉里红的特色是在瓷器上施金加彩,宛如钱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显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度。
A.正确B.错误7.茶艺师在置茶时,为了看清投茶量,把头低下来往壶内看的举止是不优雅的。
A.正确B.错误8.茶艺师在茶艺服务过程中,遇到不能满足顾客需求时,要做到适时说“不”字。
A.正确B.错误9.在茶艺馆营业前的准备中,要求茶艺师化淡妆,可以使用檀香型香水。
A.正确B.错误10.演示冲泡绿茶时,茶杯的每50毫升容量用茶1克。
A.正确B.错误11.洞庭碧螺春的外形条索粗壮,卷曲如螺。
A.正确B.错误12.冲泡各种花茶、绿茶,必须用100℃的滚沸开水冲泡。
A.正确B.错误13.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王褒《僮约》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正确B.错误14.在茶馆的营业中,有专人在门口进行迎宾,主要根据来客的身份引导入座,先消费,再说明收费定价标准。
A.正确B.错误15.软水泡茶,对钙、镁离子限量为在每千克水中钙、镁离子含量高于8毫克。
A.正确B.错误16.在乌龙茶茶具的准备中,主泡器包含壶承、紫砂壶、盖置、壶垫、茶海、闻香杯、品茗杯、杯托。
A.正确B.错误17.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大观茶论》。
A.正确B.错误18.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分解,加速茶叶储存过程的变质。
A.正确B.错误19.用玻璃杯泡绿茶,茶叶用量按杯容积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克茶冲50--60mL的水的比例,将茶叶投入待泡。
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实验(碘比色法)
酶活力测定的定义 (碘比色法——目视)
酶活力定义:在60℃下1小时内将1克淀粉转化为糊 精的酶量称一个酶活力单位(5~10分钟反应完成)。 计算公式:
60 48 N 酶活力单位 20 2% N 0.5 ( / mL) t t
t——为反应达到终点需要的时间(分钟),要求反应时间在5~10内完成
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实验 ——目视碘比色法
酶活力单位测定的介绍
测定的目的——纯化不容易;纯化过程中容易失活——质量 (重量)不能用于定量; 酶活力和酶活性的差别 酶活力反应的实质——催化反应速度高低 酶活力单位的定义及表示——增加可比性 国际标准(25℃、1min、1umol) 实际应用的标准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反应完一定量底物的时间长短 测定物的要求:可测性、反应的专一性、稳定性、简便性 比酶活力的定义——1mg酶蛋白的酶活力(有时用1g表示) 测定过程中的条件控制——温度、pH等
主要产生菌
枯草芽孢杆菌 黑曲霉 米曲霉
细菌
根霉 红曲霉 黑曲霉
产气气杆菌 产色链霉菌 酵母
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的原理
酶促催化反应分解淀粉等底物(反应物) 产物为麦芽糖、糊精等 反应式:淀粉→红色糊精 淀粉及糊精检测原理:碘检测 淀粉(紫蓝色,30分子以上)→红色糊精(红棕色,7-30 分子)→无色糊精,7分子以下)→麦芽糖(不显色)→ 葡萄糖(不显色) 测定酶促反应分解一定量淀粉(给定)的时间,以红色糊 精和碘反应的颜色作为终点指示(所给定淀粉都已转化为 糊精的时间)。 根据反应所需时间和此方法的酶活力定义(相关公式推 导),代入公式计算出酶活力单位。
相关碘液的配制
碘原液:称取碘11g,碘化钾22g,置于小烧 杯中,加10ml蒸馏水使之溶解,然后转入容 量瓶中。再加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数次, 洗涤液均转入容量瓶中,最后定容至500ml。 摇均后放于棕色瓶中备用。 比色稀碘液:取碘原液2ml,加碘化钾20g, 再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摇均后放于棕色 瓶中备用(时间不易太长?)。 标准比色碘液:取碘原液15毫升,加碘化钾 8克,用蒸馏水定容至500毫升。储藏于棕色 瓶内。
生化基础知识-比色法
(分光光度法)
1
多么美丽五彩斑斓的春天啊
2
为什么上述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
3
自然光-赤橙黄绿 光谱-连续不同波长光的集合
6
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
7
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引
起,物质呈现的是被吸收颜色的互补色。
单色光 互补光 复色光
18
透光度(transmittance,T,透射率)
T=It / I0
吸光度(absorbance,A)
光密度(optical density,D或OD)
A =-lgT = lg I0/It
Lamb-beer定律:A=KCL K为吸光系数,C为浓度,L为光径cm
摩尔吸光系数ε:当C=1mol/L,L=1cm,A= ε
19
比色定量——与标准浓度物质溶液比较
20
目视比色法
观察方向
空白
c1
c2
c3
c4
21
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
22
比色法成立的基础
A. 有色或有吸收 B. 单色光
23
比色法
郎伯-比尔定律
物质的选择性光吸收
光
美丽的大自然
24
I I %
吸光度定义: A lg T lg t lg 0
I0 It
11
T、A与颜色的关系
---------------------
透光率(T)
吸光度(A)
---------------------
1
0.000
0.75
0.125
0.5
0.301
0.25
0.602
比色法的使用流程
比色法的使用流程1. 简介比色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等领域。
它通过测量待测物质与标准溶液之间的光吸收或光透射的差异,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2. 实验准备在进行比色法实验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实验器材和试剂: - 比色计:用于测量光吸收或光透射的仪器; - 比色皿:用于容纳待测物质和标准溶液的容器; - 吸光度计:用于测定比色液的吸光度; - 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溶液,用于与待测物质进行比色; - 待测物质:需要测定浓度的物质; - 比色液:与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具有特定的光吸收或光透射特性。
3. 实验步骤3.1 校准比色计和吸光度计1.打开比色计和吸光度计,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校准操作。
校准过程通常包括调节零位和设置参比物质的吸光度。
3.2 制备标准曲线1.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应涵盖待测物质的浓度范围。
2.使用分液器或计量管等器材,取一定体积的每种标准溶液,并倒入不同的比色皿中。
3.分别将每个比色皿放入比色计中,记录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数值。
4.绘制标准曲线,将吸光度作为纵坐标,浓度作为横坐标,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各点连接成曲线。
3.3 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1.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物质,并倒入一个比色皿中。
2.放入比色计中,记录待测物质的吸光度数值。
3.根据标准曲线,找到与待测物质吸光度相对应的浓度数值。
4. 实验注意事项•比色计和吸光度计的校准操作应准确无误。
•准备标准溶液时,应确保浓度的准确性和溶液的稳定性。
•实验中应注意避免任何可能影响比色结果的干扰因素,如灯光、震动等。
•在测定待测物质浓度时,要按照实验要求选取适当的体积,并确保比色皿、吸光度计等器材干净无污染。
5. 结论比色法是一种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准备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等步骤,可以利用比色法来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各种实验准备和操作步骤,并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植物cox 比色法
植物cox 比色法
植物cox比色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植物叶绿素吸收和反射光谱特性的差异来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从植物叶片中取得代表性样品,将其放入液氮中冷冻研磨成细粉末。
2. 提取叶绿素:将步骤1中的粉末加入适量的提取液(如酒精、乙醇等),摇匀并放置在暗处静置一段时间,使叶绿素充分溶解到提取液中。
3. 测定吸光度:取一小部分提取液放入比色皿中,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
需要测量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常用的波长为663nm和645nm。
4.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比色法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叶绿素的浓度。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 C = (OD663 - OD645) ×V / F,其中OD663和OD645分别为样品在663nm 和645nm处的吸光度,V为稀释倍数,F为比色皿中溶液的总体积。
5. 数据处理: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测得的叶绿素含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cox比色法是一种相对简便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
法,但其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植物物种、叶片的状态、提取液的配比等。
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lamp 比色法 -回复
lamp 比色法-回复【lamp 比色法】是一种用于检测和诊断疾病的方法,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
它基于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样本中是否含有特定的化学物质或细菌。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逐步探讨这种方法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
第一部分:比色法的原理比色法的原理是基于不同化学物质在反应溶液中产生的颜色变化。
当特定的化学物质存在于样本中时,它们与试剂发生反应,从而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光谱仪或比色计来测量和记录。
比色法的原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直接比色法和间接比色法。
直接比色法是将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直接观察颜色变化。
比如,尿液检测中的pH试纸就是一种直接比色法。
间接比色法则是通过将样品与试剂反应后再添加另一种物质,使颜色发生变化。
常见的间接比色法有酶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第二部分:应用领域比色法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尿液分析:尿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可以通过比色法来测量,从而判断肾脏功能、糖尿病、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存在与否。
2. 血液分析:比色法可以用于测量血液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含量,如葡萄糖、胆红素和尿酸。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糖尿病、肝功能异常和痛风等疾病。
3. 免疫学诊断:比色法可以用于检测血清中抗体或抗原的存在。
这有助于诊断许多传染病,如流感和结核病。
4. 细菌识别:比色法可以用于识别不同细菌的存在。
细菌培养后,根据不同菌株对试剂的反应,可以通过比色法确定细菌的种类。
第三部分:未来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比色法在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应用。
以下是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1.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的进步将使比色法更加灵敏和精确。
纳米颗粒可以用作比色试剂,与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并产生更强烈和明显的颜色变化。
2. 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仪器的发展将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并提高测试的一致性和精确性。
智能算法的应用也将使比色法更加智能化,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数据分析和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明度 Value: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饱和度 Chroma :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饱和度 Chroma :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色调 Hue: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色调 Hue:
VITA3D 比色板的优势
VITA16色比色卡的颜色空间分布
VITA3D比色卡的颜色空间分布
VITA16色
色卡分布不合理、排序混乱、间距不等。
VITA16色
A2
A2.5
A3
VITA3D
各个色卡之间横向、纵向间距相等。
VITA3D
M1
L1.5
R1.5 M2
L2.5
R2.5 M3
1M1
1.5M1
2M1
2.5M1
3M1
2M3
2.5M3
3M3
3.5M3
4M3
4.5M3
5M3
VITA 3D 比色板的比色步骤
3
2 1
确定色调(色值)
确定饱和度(彩度)
确定明度(亮度)
1
确定明度(亮度)
①首先在柔和的光线下,对天然牙进行明度的判断。 ②比较的原则:是否》好差
2
确定饱和度(彩度)
最好的光源:太阳光
传统比色法的 推荐步骤
——谢添
比色系统的选择
比色系统应具有的特点
1、 2、
应当与表色系统 相协调,符合人 的感知系统的特 点。
应当有利于我们 在比色的过程中 首先将明度准确 的选择出来。
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 优势:
①色彩范围增大 ②排列、分布 ③比色顺序与孟塞尔表色系统 相同
色温:5500-6500K
时间:上午9点到11点,或者下午1点到4点
晴朗少云、靠北面的窗口
人工光源
比较的原则:是否》好差
的选择
3
确定色调(色值)
比较的原则:是否》好差
2M1
2. 明度Value
(1,2,3,4,5)
Middle 色相hue 1. 饱和度Chroma
3.5M1
4M1
4.5M1
5M1
1.5M1. 2.5M1. 3.5M1. 4.5M1. 1M1.5 2M1.5 3M1.5 4M1.5 5M1.5 5 5 5 5
1M2
1.5M2
2M2
2.5M2
3M2
3.5M2
4M2
4.5M2
2
1.5M2. 2.5M2. 3.5M2. 4.5M2. 2M2.5 3M2.5 4M2.5 5M2.5 5 5 5 5
(L M R) (1,1.5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