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2020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2020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β受体阻滞剂已被证实可降低无禁忌证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无禁忌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冠心病(SCAD)以及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和糖尿病等冠心病患者的一线或首选药物。
在冠心病患者中,如何应用β受体阻滞剂呢?近日发布的《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了“BETA”原则,就不同患者人群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指征、用法用量、治疗目标和疗程给出了明确建议。
共识摘要(1)β受体阻滞剂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防治,是治疗ACS及SCAD 患者的基石。
(2)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遵循“BETA”原则,即Beneficial assessment(获益评估)、Enoughdosage(足量应用)、Timely usage (及时使用)、Adequate titration(充分滴定)。
(3)如无禁忌证,推荐ACS患者入院24 h内口服β受体阻滞剂,或酌情静脉使用,应每日评估血压、心率等,结合缺血症状发作情况和心功能,在不低于靶心率的前提下,滴定至靶剂量或患者最大耐受剂量。
(4)糖尿病、COPD等不是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患者应用的禁忌证,所有SCAD患者尤其是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均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
(5)β受体阻滞剂应长期用药,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之一。
(6)若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未能达到滴定目标,出院后应在门诊继续滴定,建议患者在家规律监测血压和心率。
ACS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要点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若无禁忌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尽早(入院24 h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每日评估血压、心率等,并结合缺血症状发作情况和心功能,在不低于靶心率的前提下,尽快滴定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剂量调整应以靶剂量为标准,靶心率为55~60次/分•若住院期间未能达到滴定目标,出院后应在门诊继续滴定,建议患者在家规律监测血压和心率•应长期用药,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之一(1)临床应用推荐及原则•所有STEMI患者均属于高危人群,应进行二级预防干预。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冠心病和心房颤动(房颤)具有多种相同的危险因素,因此两种疾病常常同时存在。
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比例为6%~21%,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比例为20%~30%。
为了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而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则需要口服抗凝药物(OAC)治疗以减少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
当冠心病和房颤同时存在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但也会增加出血风险。
因此,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栓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血栓栓塞/卒中风险血栓栓塞事件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房颤栓塞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是连续且不断变化的,应定期进行评估。
目前推荐对所有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采用CHA2DS2VASc评分进行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对于冠心病合并NVAF患者,推荐如下抗凝治疗方案:(1)CHA2DS2VASc评分≥2分(男性)/3分(女性)的患者应进行长期抗凝治疗;(2)对于依从性较好、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男)/2分(女)的患者也建议进行抗凝治疗;(3)CHA2DS2VASc评分为分(男)/1分(女)的患者应避免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
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危险性相同,抗凝治疗的方法均取决于患者的危险分层。
瓣膜性房颤具有明确的抗凝适应证,无需再进行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二、缺血/血栓形成风险心脏缺血事件最强的预测因素是近1年内发生过缺血事件。
既往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史的患者缺血事件风险远远高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且对于支架置入的患者同样适用。
高龄、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支架选择不合理等均是缺血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可以采用SYNTAX、SYNTA II或GRACE评分对PCI合并房颤患者进行缺血事件风险评估。
三、出血风险出血风险与抗栓药物及抗栓治疗强度有关。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2020完整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基础硏究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1 •背景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和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 f CMVD )的临床意义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虽然在医学文献中出现CMVD的报道已有43 年的历史,但有关此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一直未写入国际心血管病指南。
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指南中正式将此病列入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并提出了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建议[1]o但迄今为止, 国际上尚无专门针对CMVD的指南或共识,我国临床医师对于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诸方面的认识仍有很多误区。
鉴于此,2015年3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基础研究学组、介入心脏病学组、女性心脏健康学组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的专家,着手编写本共识。
专家组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分工撰写、集体讨论、反复修改并认真征求10余位在CMVD领域具有较深造诣的资深专家的意见,最终完成了本文的定稿。
尽管如此,专家组认为,CMVD是一个较新的硏究领域,相关临床证据明显不足,本共识的内容仍然是粗略和初步的,希望本共识和建议对于该领域更加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硏究,能够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2. CMV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
1973年,Kemp HG首次将此病命名为X综合征(syndrome X), 1985年,Cannon RO将此病命名为微血管性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 ) , 2007 年f Camici PG 将此病命名为微血管功能异常(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 , 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指南中正式将此病命名为微血管功能异常[1]o本专家组认为,微血管功能异常一词未能涵盖本病的微血管结构异常,因此建议命名为CMVD。
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是冠心病的一线或首选药物。
但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低、剂量不足和长期依从性差的问题,主要与缺乏规范化且操作性强的使用流程,临床医生认识不够,应用经验相对不足有关。
该共识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基础上,汇总了近年来出现的新证据,进一步细化患者分类,明确了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应遵循的“BETA”原则,就不同患者人群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指征、用法用量、治疗目标和疗程给出了明确建议。
适应证和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减低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从而降低心肌耗氧,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和增加运动耐量。
同时β受体阻滞剂还能拮抗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降低猝死发生,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是各种类型冠心病治疗的基础。
故所有无禁忌症的冠心病病人,包括各种类型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心绞痛(SCAD)以及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和糖尿病等情况的冠心病患者均应尽早、足量使用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使用禁忌证包括:合并低血压、急性心力衰竭(显著水钠潴留需要大剂量利尿剂、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需要静脉使用心脏正性肌力药物等)、严重心动过缓(窦性心率<50次/min)、PR间期>0.24s的一度房室阻滞、任何形式的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活动期哮喘等。
“BETA”原则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应遵循的“BETA”原则,即Beneficial assessment(获益评估)、Enough dosage(足量应用)、Timely usage (及时使用)、Adequate titration(充分滴定),指南就不同人群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指征、用法用量、治疗目标和疗程给出了明确建议。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血管内超声(IVUS)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血管横截面图像,从而帮助医生了解管腔、血管直径以及病变严重程度和性质。
在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中,IVUS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规范IVUS的操作和解读,提高临床医生的腔内影像学应用水平。
IVUS的成像原理是通过医用超声成像导管发射超声波,部分超声从组织折射返回传感器产生电脉冲,最后转换成图像。
目前可用的IVUS探头频率为25~60MHz,分辨率可达到100~200μm。
虚拟组织学IVUS成像、整合背向散射的血管内超声以及iMAP-IVUS系统采用新型后处理技术,可以对斑块的组织成分进行模拟成像和定量分析。
IVUS换能器分为机械旋转型和电子相控阵型两种类型。
在IVUS图像获取前,需进行术前准备以及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100~200μg,避免导管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
机械旋转型导管需在体外用生理盐水预先冲洗,排除保护鞘内气泡。
相控阵型超声导管无需排除空气,但在送入冠状动脉前需要去除导管周围的环晕伪像。
在记录影像前,可通过调整景深和增益来适应不同血管的管腔直径,并调整图像信号的清晰度。
导管回撤时,尽量采取自动回撤,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常用的自动回撤速度为0.5~1.0 mm/s。
部分特殊病变可手动回撤,以仔细观察病变。
总之,IVUS在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提供了IVUS的操作技术和图像获取的控制方法,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IVUS技术。
经过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处理后,自动回撤系统能够获得以动脉管腔为中心的长轴图像和短轴影像。
长轴图像有利于分析病变的长度及分布状况,而短轴影像则可以更加仔细地观察冠状动脉的管壁结构及病变状况。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痉挛、气栓、夹层、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心律失常等。
文献报道指出,此类并发症发生率为0.5%~3.0%,并且与基础病变及操作技术相关。
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操作规范(2022年版)
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操作规范(2022 年版)目录一、前言 (2)二、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3)(一)基本情况。
(3)(二)半顺应性球囊。
(11)(三)非顺应性球囊。
(13)(四)修饰性球囊。
(16)(五)整体交换球囊。
(20)(六)药物涂层球囊。
(22)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25)(一)基本情况。
(25)(二)药物洗脱支架。
(33)(三)生物可吸收支架。
(35)附录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操作规范编写专家委员会 (40)参考文献 (41)一、前言自 1977 年世界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成功完成,以PTCA为基础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技术和器械快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国从1984年开始开展PTCA技术,20世纪90年代开展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从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到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BRS),一代又一代中国心血管医生不断探索进步,无论是在冠心病介入技术上,还是在治疗策略,新器械研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开展PCI数量最多的国家,部分相关技术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2002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专家组编写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2009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修订了指南,对于PCI成功的定义、开展PCI的医疗机构资质及术者的要求、血管重建策略选择,包括PCI方法的选择等相关内容做了详细的阐述,对开展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0经皮机械循环辅助临床应用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经皮机械循环辅助临床应用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IABP通过在主动脉内植入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增加主动脉内压力,促进冠状动脉灌注,同时在心脏收缩期放气,减少后负荷,降低心脏做功,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2.适应证:IABP主要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心肌病等疾病,可作为短期辅助治疗手段。
二、体外膜肺氧合(ECMO)1.工作原理:XXX通过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氧合器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再回输到体内,以辅助心脏和肺功能。
2.适应证:ECMO适用于急性呼吸衰竭、心肺复苏后心肺衰竭、严重肺部感染等疾病,可作为短期或长期辅助治疗手段。
三、Impella1.工作原理:XXX通过在左心室内植入微型轴流泵,直接促进左心室射血,减少后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2.适应证:Impella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可作为短期辅助治疗手段。
四、XXX1.工作原理:XXX通过在右房和肺动脉之间植入离心泵,将血液引出右房,经过泵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再回输到体内,以辅助心脏和肺功能。
2.适应证:XXX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可作为短期辅助治疗手段。
五、右心辅助装置1.工作原理:右心辅助装置通过在右心室内植入轴流泵或离心泵,直接促进右心室射血,减少后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2.适应证:右心辅助装置适用于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可作为短期或长期辅助治疗手段。
经皮机械循环辅助的管理pMCS的管理是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是保证pMCS治疗效果和安全的关键。
在pMCS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同时,对pMCS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总结pMCS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在心脏急性事件及终末期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路径专家共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路径专家共识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如无禁忌证,无论采用何种治疗策略,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应启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且应将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作为二级预防,如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可换用 P2Y12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口服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制订应个体化,着重权衡以下 3 个方面:疾病状态、血栓及出血风险和手术。
非血运重建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患者,建议每日服用阿司匹林 75~100 mg,若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建议每日服用 P2Y12受体抑制剂。
对于中高缺血风险且无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应考虑阿司匹林联合第2种抗栓药,如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或替格瑞洛60 mg每日2次,进行长期二级预防。
非血运重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建议双联抗血小板( DAPT)(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至少持续12 个月,除非存在高出血风险或发生出血等其他禁忌证。
高出血风险(如PRECISE‐DAPT≥25分或符合ARC‐HBR 标准)的ACS患者,应给予至少1个月的DAPT。
非血运重建ACS 患者,如出血风险较低或治疗期间无出血并发症,可考虑DAPT 超过12个月,最长至30个月。
对于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且存在高缺血风险的患者,若12个月内耐受DAPT且无出血并发症,可考虑在阿司匹林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 60 mg每日2次的延长DAPT方案,最长可达 36 个月,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有无出血情况。
非血运重建冠心病患者的口服抗血小板治疗路径见图1。
高出血风险为PRECISE DAPT评分≥25分或符合ARC-HBR标准,高出血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血小板减少或抗血小板治疗后抑制过度、贫血、低体质指数、合用口服抗凝药等;高缺血风险因素包括既往心肌梗死或卒中史、心电图ST 段压低、高龄、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贫血、左心室功能障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复杂冠状动脉PCI(如左主干、分叉、慢性完全闭塞、弥漫性长病变、仅存冠状动脉)等;A 表示阿司匹林;C 表示氯吡格雷;T 表示替格瑞洛CCS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特别是非体外循环CABG术后,建议给予DAPT治疗,持续12个月。
冠脉介入对比剂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脉介入对比剂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随着血管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技术的发展,含碘对比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使用和合理选择也日益受到关注。
鉴于此共识小组通过对现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系统性回顾,并结合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共同制定了此共识,以规范并指导对比剂的临床使用。
对比剂的分类目前临床应用的含碘对比剂分为三代:第一代高渗对比剂为离子型单体,其渗透压高达血浆渗透压的5-7倍;第二代相对低渗对比剂包括非离子型单体和离子型二聚体,其渗透压与高渗对比剂相比已明显降低,但仍然是血浆渗透压的2倍左右;第三代等渗对比剂为非离子型二聚体,其渗透压与血浆参透压相等。
高渗透对比剂由于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已很少使用。
目前常用的含碘对比剂以低渗或等渗对比剂为主。
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CIN的定义: 部分患者在使用碘对比剂后24-48小时内,血清肌酐值会升高,一般3天内达到峰值,排除其他的原因后将这种对比剂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对比剂肾病。
血清肌酐值绝对值升高≥0.5mg/dl(44.2μmol/l)或较高基础值≥25%,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肾损害。
CIN的发病机制: CI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但可以肯定的是,CIN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其核心机制为对比剂引起的肾髓质损伤,这是碘对比剂的粘度、渗透压及对比剂分子对肾小管的直接细胞毒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1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渗透压高于血液的对比剂注射人体后,可引起一系列血液动力学改变,初期诱发肾血管和一过性舒张,而后很快进入强烈持续收缩,导致肾脏缺血、缺氧。
肾髓质对缺氧最敏感,所以损伤最重。
对比剂所致的渗透性利尿作用使容量减少,还可引起血管收缩因子(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内皮素、钙离子等)和舒张因子(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等)的比例失调,进一步加重肾血管收缩。
冠状动脉血栓抽吸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最全版)
冠状动脉血栓抽吸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最全版)冠状动脉血栓抽吸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最全版)概述1912年,Herrick[1]首次阐述冠状动脉血栓与心肌梗死发生的关系。
1980年DeWood等[2]证实,在4h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88%的梗死相关血管存在血栓。
2007年Sianos等[3]也发现,在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中,91.6%可见冠状动脉血栓。
AMI血栓机制确立,推动了再灌注治疗的快速发展。
随着直接PCI的广泛开展,由冠状动脉血栓导致的微循环栓塞等问题日渐突出,血栓抽吸和栓塞防护装置由此应运而生。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血栓抽吸装置用于处理冠状动脉血栓的个案报道。
2002年,第一项评价机械抽吸导管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随机对照试验发表[4]。
2003年,美国XXX批准第一款带有远段封堵球囊的手动血栓抽吸装置。
2005年,第一项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PCI时使用手动抽吸导管的随机对照试验发表[5]。
2008年发布的TAPAS试验进一步推动了血栓抽吸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程[6]。
然而,近年发表的TASTE试验[7]和TOTAL试验[8]却使血栓抽吸的疗效与安全性面临质疑。
目前,冠状动脉血栓抽吸在临床上存在较多争议与困惑,亟需统一认识,规范技术操作,指导合理应用,进而提高AMI介入治疗的水平。
冠状动脉血栓的病理与病理生理按照血栓发生时间的长短,可将血栓分为早期血栓(<1d)、中期血栓(1~5 d)和晚期血栓(>5 d)。
按照病理特征一般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白色血栓:首要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又称为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
多发生于血流较快的部位(如动脉、心瓣膜、心腔内)或血栓形成于血流较快的时期。
(2)红色血栓:一般发生在血流极度缓慢乃至停止之后,其形成进程与血管外凝血进程相同。
(3)混合血栓:多发生于血流缓慢的部位,在结构上可分为头、体、尾三个局部。
2020版:药物球囊应用国际专家共识解读(全文)
2020版:药物球囊应用国际专家共识解读(全文)目前药物洗脱支架(DES)仍然是冠心病的主流介入治疗方法,但药物球囊(DCB)已成为某些冠脉病变新的治疗措施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在一些特殊病人群体及特殊部位的病变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除了指南推荐的DCB可用于支架内再狭窄(ISR)外,最近的随机临床研究显示,DCB治疗原位小血管病变和伴高出血风险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对于冠脉其它原位病变可能亦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例如,分叉病变、大血管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
根据最近发布的大量临床试验数据,DCB国际共识小组对DCB使用建议进行了阐述,总结了DCB 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技术建议、可能的适应症和未来前景。
由于在输送球囊的设计、所用药物的剂量、制剂和药物释放动力学之间有非常重要的相关性,因此不同的DCB之间具有“类效应”现象似乎并不存在。
文章于近期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子刊上,以下对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及讨论。
该国际共识较既往DCB共识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不存在DCB 之间的“类效应”:由于球囊的设计、药物种类、药物剂量剂型、药物释放动力学及塑形剂不同,不同DCB之间疗效存在差别;2.DCB使用适应症的拓展:首次提出每例PCI从开始都应该以使用单纯DCB策略为目标,提出了从病变到临床两种适应症范畴,但目前DCB除应用于ISR和小血管原位病变外的其它病变尚需更多的临床证据;3.强调更加充分的病变预处理的重要性:预处理球囊与血管直径比有原来的0.8:1提高到1:1,以达到即刻的最大管腔获得;4.双联抗血小板(DAPT)时程大大缩短: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或仅基于病变因素考虑,术后仅需要1个月DAPT。
对于出血极高危病人或需要近期外科手术患者,可考虑术后即采用单联抗血小板治疗(SAPT);5.雷帕霉素类DCB产品已获欧盟审批上市,但其临床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
鉴于DES远期仍有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需要较长的DAPT时程,如能在不使用永久植入物的情况下防止再狭窄,应该是一种最佳的治疗方式。
《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汇总
30.《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近10年来,我国冠心病PCI例数保持15%~20%的年均增长率。
而随着支架使用数量的增加,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问题日益严重。
在当前ISR治疗方案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险因素及禁忌证较多,而再次置入支架则可能引发再次ISR和其他多次支架置入风险,使用单纯球囊扩张术后的病灶再次出现ISR率也高达27%。
由此可见,现有的ISR治疗方案并不十分理想。
近年来,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balloon,DCB)作为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在欧洲逐渐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及外周介入领域,在国内也有多个DCB产品已经或即将投入临床使用。
DCB的出现为我国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1DCB的作用机制及其特点DCB通过局部向冠状动脉血管壁释放抗增殖药物,从而达到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效果。
与药物洗脱支架(DES)相比,DCB无聚合物基质,又无金属网格残留,从而减少内膜炎症反应,大大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并可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DCB术后仅需1~3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同时DCB治疗避免了异物置入,为患者保留了必要时的后续治疗机会。
迄今,全球已经上市的DCB产品有十余种,均使用以紫杉醇为基础的药物涂层。
紫杉醇脂溶性良好,抗增殖作用稳定。
单纯紫杉醇涂层的DCB存在生物利用度较低的问题。
为提高药物涂层的生物利用度,目前临床常用的DCB产品均使用以紫杉醇为基础的混合药物涂层。
2DCB的临床适应证及循证研究自2003年12月人类首个DCB(新普力)治疗ISR的临床研究PACCOCATHISR启动至今,多项临床试验均证实了DCB在治疗多种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等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中国,DCB获得了用于治疗ISR的适应证,从而得到中国专家的推荐。
2020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全文)
2020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全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已成为冠心病患者最重要的血运重建手段。
然而,仅通过PCI 术和药物治疗并不能持续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PCI 术既不能逆转或减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进程,也不能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
多数患者存在的术后运动耐量下降及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及国家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劳动力损失。
因此,运动康复及二级预防在发达国家蓬勃发展,并成为PCI 术后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目前,国际运动康复蓬勃发展。
美国国家心血管数据库Cath PCI 注册研究资料显示,美国PCI 术后参与运动康复的比例约为60%。
随着医学整体观念对冠心病慢性进展性、多因素相关性的认识逐渐加深,运动康复从以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改善症状及提高功能水平为目的,转变为以减缓/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预防冠心病发展、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及降低再次发生率和死亡率、延长寿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为目的。
特别是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 对人体整体功能状态客观定量评估的广泛应用,使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安全有效的个体化运动康复和治疗效果评估得以精准实现。
中国PCI 术后康复仍处于起步阶段。
广大介入医师的关注重点仍是发病急性期的抢救与治疗,对运动康复的理论和实践缺乏了解。
PCI 术后的运动康复缺失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复发率风险居高不下、医疗开支加重及致残率增高等都加重了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因此,我国PCI 术后运动康复的开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PCI 术后运动康复的循证医学证据及相关机制有研究表明,PCI 术后运动康复可显著降低总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再住院率、再次血管重建发生率及减少相关功能障碍和情绪异常等临床预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Ⅰ,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为避免金属异物永久留存体内,一种全降解或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理念应运而生。
自1998年日本研发出Igaki-TamaiBRS以来,因其能够避免金属支架长期存在造成的冠状动脉金属化,有利于恢复血管正常舒缩功能、便于二次介入干预及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具有磁共振/CT 相容性好等优势,被誉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领域的第4次变革。
一、BRS的循证研究
二、BRS适用范围
(一)适用范围
目前BRS主要用于治疗原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的血管内狭窄,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预防发生球囊扩张后再狭窄。
BRS已经在简单及中等复杂程度病变中显示出良好的长期疗效,因此目前应将中等或以下复杂程度的病变作为BRS的主要适应证。
但某些特殊病变在置入BRS时需要具体分析和评估。
1. 稳定性冠心病或中低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2. 参考血管直径2.75~
3.75mm之间的病变:
3. 预扩张效果满意的无钙化或轻度钙化病变:
4. 分支血管直径不超过2.0mm的分叉病变:
5. 长度≤20mm的病变:
(二)不建议使用的范围
1. 左主干病变:
2. 小血管病变:
3. 严重钙化病变:
4. DES内再狭窄病变:
5. 高度迂曲病变:
6.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
7. 口部病变:
8. 桥血管病变:
9. 移植心脏冠状动脉病变:
10. 其他临床情况:
三、BRS临床使用流程
1. 靶病变的预处理:在置入BRS前,必须对冠状动脉靶病变进行充分预处理。
2. 准确测量靶血管的尺寸:根据测量结果,选择与靶血管直径最相匹配的BRS直径尺寸。
3. 支架的输送和扩张释放:
4. 后扩张处理:
5. 术中补救措施:
四、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DAPT)
置入BRS的患者术后应当接受DAPT,以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
本共识推荐在血栓高危的患者中采取个体化的DAPT时间,在权衡出血/缺血风险的基础上,DAPT 可延长至2年甚至更长时间,这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后决定。
五、术者的培训
六、腔内影像学技术在BRS介入术中的应用
七、患者随访
对于置入BRS的患者,术后的长期随访至关重要。
建议进行长期的电话或门诊随访。
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可在术后2~5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提倡行腔内影像学检测复查。
BRS是一项令人鼓舞的新技术,已初步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乐观的应用前景,其独具的可被完全降解吸收的特点,可在支架降解吸收后解除支架对血管弹性的束缚,避免了金属长期留存体内,实现了介入无置入,
尤其适合年轻患者和对金属过敏的患者。
随着国产BRS的上市,我国介入心脏病学已经从真正意义上迎来了第4次变革。
本共识建议对BRS从相对简单病变做起,不断积累经验,熟悉器械特点,严格遵循PSP置入操作,逐步过渡至更广泛的适应证和更复杂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