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的中国现状及湖北现状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5809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2.png)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碳排放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自然也成为了全球碳市场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
湖北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大省,其在碳市场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本文将对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湖北省在碳市场发展中的角色及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一、湖北省碳市场发展的背景及现状1.碳排放情况湖北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大省,其碳排放总量居全国前列。
据统计数据显示,湖北省的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X%,是一个重要的碳排放大省。
随着湖北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碳排放总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给湖北省的环境保护和碳减排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碳排放减排工作的开展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减缓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湖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减排政策和措施。
制定了碳排放强度减排目标,实施了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推广了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等。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湖北省的碳排放增长势头。
3.碳市场的发展随着全球碳市场的兴起,我国也开始逐步建立碳交易体系,并逐步推进碳定价机制。
湖北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碳排放大省,其在碳市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湖北省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了碳市场的发展进程,推动了碳交易机制的建设,鼓励企业主动参与碳交易和碳减排工作。
二、湖北省碳市场的问题与挑战1.碳定价机制不完善目前,湖北省的碳市场尚处于初始阶段,碳定价机制尚不完善。
由于碳价格波动大、市场不成熟等原因,碳交易的风险相对较大,企业参与热情不高,市场交易活跃度较低。
2.碳减排技术需进一步提升虽然湖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碳减排政策和措施,但是碳减排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企业的碳减排压力较大。
特别是一些传统能源企业和重化工企业,其减排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给湖北省的碳减排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碳统计和监测体系仍然不完善碳交易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碳统计和监测体系做为依托,目前湖北省的碳统计和监测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69077017cd184254b353593.png)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摘要]本文以碳交易在我国迅速发展为背景,简述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并指出了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如参与国际碳市场程度较低、法律体系不完善、碳交易价格机制缺位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碳交易;CDM;碳金融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我国已提出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了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成为当务之急。
2碳交易机制简介及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在《京都议定书》的约束下,每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具有了商品的属性。
碳交易就是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从而以最小当前成本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一种交易模式。
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给另一方资金或提供给另一方减排技术,从而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京都议定书》里约定了三种减排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联合履约和排放交易。
这其中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是清洁发展机制,该机制提出了发达国家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对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进行投资,以此换取投资项目产生的部分和全部温室气体减排额度,作为其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部分,简称为核证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ERs)。
我国既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又是温室效应可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加上自身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限制,这就意味着我国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CDM市场。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63fb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8.png)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湖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发展。
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趋势下,湖北省也在积极探索碳市场的发展模式,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
本文将对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湖北省碳市场的现状1.政策支持和体系建设近年来,湖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碳市场发展的政策,包括《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实施方案》、《湖北省碳市场监测报告》等文件。
湖北省也加大了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建设力度,建立了完善的碳市场监管体系,促进碳市场的有序运行。
政策支持和体系建设为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碳排放情况和减排措施根据湖北省碳市场监测报告,湖北省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工业、交通和能源行业。
为了降低碳排放,湖北省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包括加强企业碳排放核查和监管,推进清洁能源利用,鼓励绿色出行等。
这些减排措施有助于减缓碳排放增长势头,为碳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碳市场交易情况截至目前,湖北省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交易主体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
碳交易价格也在逐渐形成,为企业和单位合理配置碳排放指标提供了参考依据。
湖北省还建立了碳交易市场信息平台,提供了实时的碳市场数据和信息,方便市场主体进行交易和决策。
二、存在的问题1.碳市场监管亟待加强目前,湖北省碳市场监管还存在一些问题,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不够灵活,导致一些企业和单位存在违规交易和欺诈行为。
为了保障碳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湖北省需要加强碳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有效的监管手段。
2.碳排放核查体系有待完善在现有的碳排放核查体系下,一些企业对碳排放的核查和报告工作存在不积极、不主动的情况,导致一些核查数据不真实,影响了碳排放的真实情况和减排措施的实施效果。
湖北省需要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核查体系,加强企业的自律监管,保障核查数据的真实和准确。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eb84e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1.png)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一、国内碳排放发展现状1. 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在过去几十年持续增加。
截至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
2. 主要排放来源工业部门是中国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
能源消耗、交通运输以及农业等行业也对碳排放贡献较大。
3. 政府政策推动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碳减排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例如,实施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清洁能源发展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赖。
5. 低碳城市建设中国积极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提高建筑能效等手段来减少碳排放。
一些城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国外碳排放发展现状1. 发达国家的排放情况发达国家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美国、欧盟国家等在工业化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碳排放。
2. 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情况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国家。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耗的增加所致。
3. 国际合作与减排承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签署了减排承诺。
例如,巴黎协定旨在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各国承诺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
4. 清洁能源发展经验一些国家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德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使其成为全球清洁能源的领导者之一。
5. 跨国企业的责任许多跨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减排行动。
它们通过改善生产工艺、推广低碳技术等方式来减少碳排放。
总结:国内外的碳排放发展现状都呈现出一定的共同特点。
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工业部门是主要的排放来源,政府政策推动和清洁能源发展成为减排的主要途径。
国际合作和跨国企业的参与也对减少碳排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减排工作,推动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95b60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e.png)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一、国内碳排放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碳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然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碳减排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碳排放问题。
1. 碳排放总量控制:中国政府制定了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力争到2030年将碳排放峰值达到并实现尽快减少。
同时,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
2. 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正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减少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赖。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核能,以减少碳排放。
3. 工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国鼓励企业进行工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降低工业部门的碳排放。
4. 交通运输领域的碳减排:中国政府推动绿色交通发展,鼓励使用电动车辆和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5. 林业和森林保护:中国加大了森林保护力度,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项目来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
二、国际碳排放发展现状1. 美国的碳排放: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家,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美国政府制定了碳排放减少目标,并加强了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研发。
2. 欧盟的碳排放:欧盟是全球最早采取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地区之一。
欧盟通过引入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交易市场,成功减少了碳排放。
3. 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减少:发达国家积极推动碳减排工作,通过政府政策和技术创新来实现碳排放减少。
例如,日本推动能源转型,德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4. 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仍在增长,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
这些国家需要加强碳减排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碳排放问题。
总结: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显示出各国政府对碳减排问题的高度关注。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碳排放问题,包括控制碳排放总量、调整能源结构、推动工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发展绿色交通和加大森林保护力度。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政府政策和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的碳减排成果,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仍在增长,需要加强碳减排工作。
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29a34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7.png)
22|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3.05|朱萃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MARKET我国的碳排放量占全世界总量的28%,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费主体,我国的碳交易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覆盖温室气体排放的碳交易市场。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严峻挑战、实现碳减排的承诺目标,世界各国的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
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发布的《2022年全球碳排放交易报告》,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25个碳排放交易系统(ETS)正式运营,另有22个ETS 计划在近期投入运行。
目前ETS 所涵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7%,累计交易金额超1610亿美元。
我国的碳排放量占全世界总量的28%,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费主体,近年来,我国也积极开展了碳减排的行动。
总体来看,我国的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参与国际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2002—2012);二是建立分散的试点碳交易市场(2013—2021);三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2021年至今)。
本文分析了碳交易市场启动一年来运行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2021年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上线交易,首日成交均价51.23元/吨,成交量410.40万吨,成交额逾2.1亿元。
发电行业是目前唯一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行业,涵盖重点排放企业2162家。
这2162家重点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总量约为45亿吨二氧化碳,这将使我国的碳交易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覆盖温室气体排放的碳交易市场。
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交易市场经过一年时间的市场交易,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1.9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84.92亿元。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0024e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0.png)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随着全球对于碳减排目标的共识逐步深入,碳市场作为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机制正逐渐发挥其作用,成为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组成部分。
湖北省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也在努力推进碳市场的发展,探索实现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双赢局面。
本文将介绍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湖北省自2014年开始探索碳市场,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支持碳市场发展的文件和政策,如《湖北省碳排放权有关管理办法》、《湖北省碳交易管理办法》等,明确了碳交易的相关细则和管理规定。
同时,湖北省政府还制定了相关奖励政策,对积极参与碳交易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支持,鼓励企业在减排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2.碳市场平台初步建立截至目前,湖北省已经建立了多个碳交易平台,如武汉国际碳交易中心、荆州碳交易中心等,初步建立了碳市场。
其中,武汉国际碳交易中心是湖北省目前最主要的碳交易平台,已经吸引了包括国内外众多企业在内的大量利益相关者进入,为湖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渠道和机会。
3.企业参与意识逐步提高近年来,湖北省各地的企业越来越重视碳减排,并逐步意识到参与碳交易的重要性。
一些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已经积极参与碳交易,将碳减排的理念和实践融入到企业经营中。
同时,湖北省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和主导企业参与碳市场,通过政策支持、扶持和示范等措施,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于碳市场的认知和参与度。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碳市场体系仍不完善湖北省的碳市场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碳交易平台还未完全成熟,市场交易机制和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例如碳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碳交易配额分配机制、标准体系的建立等问题仍待解决。
2.碳减排成本较高对于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来说,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碳减排和参与碳市场是一项较高成本的事项。
尤其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各方主体参与碳市场的投入意愿和能力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3.行业标准和监管缺失尽管湖北省政府在碳市场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由于全国碳市场还未形成,相关行业标准和监管也未跟随建立,这给市场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诸多挑战。
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67477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3.png)
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议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积极推动碳市场的建设,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国碳市场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碳市场;现状;问题;对策引言: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备受瞩目。
自2012年以来,中国在多个城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逐步探索碳市场制度的运行和推广,并于2021年启动全国碳市场。
尽管中国在碳市场的运行中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和经验,但全国碳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因此,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碳市场的发展,促使其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实现可持续低碳发展的目标是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中国碳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碳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碳市场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5年至2011年,主要参与国际CDM项目;第二阶段从2012年至2020年,开展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CCER是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标准(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的缩写。
具体指的是我国境内特定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用于控排企业清缴履约时的抵消或其他用途。
其中2015年,CCER 进入实质交易阶段。
2017年,我国CCER备案被暂停;但存量CCER仍在各大试点交易。
第三阶段2021年7月16日开始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
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允许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碳减排量用于抵销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的清缴。
随着时间的推移,碳市场的交易规模逐年增长,为中国的低碳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d58d54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2.png)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生态承载力下降等问题不断凸显,气候变暖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全球范围内的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定之后,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2010年坎昆大会,无一不在强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
为推动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低碳减排的目标,同时也是为了探索、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普遍适用性,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正式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碳交易机制。
①2013年起,碳交易试点工作相继启动,经过近4年的政策准备,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八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并在2017年年底建立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此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碳排放权交易是以温室气体排放份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的市场交易,即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商品,由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的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利。
梳理各地开展碳交易的相关政策可知,政府在政策实施和交易开展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
自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发《通知》,鼓励试点地区培育和建设交易平台,保障并推动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各试点地区根据自身实际快速作出回应。
例如,2013年11月22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配额场外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提出“本市是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按照《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京发改规[2013]5号)工作的安排,为规范有序推进试点建设,我们制定了《北京市碳排放配额场外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现予以印发,请参照执行”。
②梳理各地政府开展碳交易相关文件可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治理大气污染是各地开展碳交易的主要目标。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2c634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d.png)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标题: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引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碳排放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重要议题。
国内外碳排放的发展现状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国内外碳排放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国内碳排放发展现状1.1 工业排放: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排放一直是国内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大型工业企业和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环境。
1.2 能源消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消耗对碳排放贡献巨大。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过度使用导致了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
1.3 交通运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成为国内碳排放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汽车尾气排放、航空业碳排放等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国外碳排放发展现状2.1 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工业排放和能源消耗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2 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巴西等国家的碳排放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碳排放量不断攀升。
2.3 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对碳排放问题越来越重视,各国纷纷签署《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共同努力减少碳排放,保护全球环境。
三、碳排放减排措施3.1 节能减排: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降低碳排放量。
3.2 碳交易市场:建立碳交易市场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通过碳排放权交易,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3.3 环保法规:各国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碳排放进行监管和控制,促进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
四、碳排放问题的挑战与展望4.1 挑战:碳排放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大减排力度,实现碳中和目标。
4.2 展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碳排放问题,推动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国碳交易试点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碳交易试点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99a13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8.png)
中国碳交易试点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国碳交易试点是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试图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温室气体的减排。
在发展过程中,碳交易试点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碳交易市场存在供需失衡的问题。
目前碳排放权的供给量过大,而需求量相对较小,导致碳交易市场价格低廉,缺乏市场活跃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碳排放权的需求增长。
政府可以引导企业逐步提高碳排放权的价格,并且鼓励企业进行碳减排投资,提高对碳排放权的需求。
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少或限制碳排放权的供给,来有效控制碳排放的数量,从而逐步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碳排放权市场监管不到位是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另一个问题。
由于监管力量和能力的不足,一些企业存在逃避碳排放限制的问题,导致碳交易市场的规范程度较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碳交易市场的监管力量,增加监督和执法的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可以进一步健全相关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提高企业和公众的意识,增强市场参与主体的合规意识。
碳交易试点仍然缺乏市场参与的活跃度。
目前,大多数参与碳交易的主体都是政府和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为了鼓励更多的市场参与,可以通过降低碳排放权的门槛,简化碳交易流程,减少操作成本等措施来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参与市场。
在市场推广和宣传方面,也可以加大力度,提高市场参与主体对碳交易的了解和认同度。
碳交易试点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核查体系。
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的特殊性,监测和核查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监测和核查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这方面,可以加强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数据传输和数据共享机制,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共享,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中国碳交易试点在发展中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通过增加碳排放权的需求,加强市场监管,增加市场参与活跃度,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核查体系等措施,可以推动碳交易试点的发展,并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e31a84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d.png)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一、引言碳排放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化的推进,碳排放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二、国内碳排放发展现状1. 碳排放总量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我国碳排放总量在过去几十年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碳排放总量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态势。
2. 碳排放结构我国碳排放结构主要由能源消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农业活动等方面组成。
其中,能源消费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占比超过70%。
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也是重要的碳排放领域。
3. 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所排放的碳排放量。
我国碳排放强度在过去几年间有所下降,这主要得益于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以及技术进步的推动。
4. 碳市场建设我国积极推进碳市场建设,目前已建立了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市场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企业减排,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国际碳排放发展现状1. 碳排放总量全球碳排放总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
其中,中国、美国、欧盟、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碳排放总量最高的国家。
2. 碳排放结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结构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费,而新兴经济体的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消费和交通运输。
3. 碳排放强度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
而新兴经济体的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减排措施的推进。
4. 国际合作与减排承诺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
例如,巴黎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各国纷纷提出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以推动全球减排行动。
四、结论与展望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和差异。
全球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加大。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减排力度,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国内碳市场发展现状
![国内碳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0d24a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7.png)
国内碳市场发展现状
国内碳市场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国内碳市场也逐渐发展起来。
碳市场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旨在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和价格机制,促使企业和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
目前,中国的碳市场主要由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金融市场构成。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国内碳市场的核心,它通过政府部门制定碳排放指标,将碳排放权分配给各企业,然后企业可以在市场上进行碳排放权的交易。
这种市场机制激励了企业降低碳排放,并鼓励创新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另外,碳金融市场也逐渐兴起,包括碳配额投资基金、碳资产管理等金融工具的发展。
这些金融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碳交易的机会,促进了资金的流动和碳市场的发展。
然而,国内碳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碳排放权价格的波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
这导致企业在制定碳减排策略和投资决策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次,碳市场监管仍不完善,存在着违规交易和欺诈等问题。
这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保障市场的公平性和健康发展。
此外,碳市场还面临尚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数据基础。
要
推动碳市场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以确保碳交易的有效进行。
总的来说,国内碳市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政府、企业和市场参与者应积极合作,共同推动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以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碳交易试点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碳交易试点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62d7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9.png)
中国碳交易试点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中国碳交易试点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在我国持续推进。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碳交易试点的进展情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包括市场不成熟、监管不力等。
针对问题,文章提出了碳交易试点的对策探讨,包括政策支持和监管建设以及市场机制完善。
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建议与总结,强调了碳交易试点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为中国碳交易试点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我国碳市场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果。
【关键词】中国碳交易试点, 发展现状, 问题分析, 对策探讨, 政策支持, 监管建设, 市场机制, 展望未来, 建议与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的碳交易试点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建设、优化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推动中国碳交易试点向着更加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
本文旨在对中国碳交易试点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碳交易试点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碳交易试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碳市场可以促使企业更加积极地减少排放,推动向低碳经济转型。
碳交易试点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碳交易试点对于增进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也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构建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
碳交易试点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国际合作伙伴参与到中国的低碳发展中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深入研究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推动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 正文2.1 中国碳交易试点的进展情况中国碳交易试点自2013年启动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碳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58274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2.png)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一、国内碳排放发展现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碳排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以减少碳排放并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1.政策措施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减少碳排放的政策措施。
例如,2016年发布的《巴黎协定》提出了中国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60-65%的目标。
此外,中国还实施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鼓励企业减少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
政府还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2.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正在逐步转变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该国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此外,中国还在推动核能发展,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
3.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减排措施中国政府鼓励工业企业采取减排措施,如提高能源效率和使用清洁能源。
在交通领域,政府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并建设更多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二、国际碳排放发展现状全球碳排放问题是一个全球性挑战,各国都在努力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
1.发达国家的减排努力发达国家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例如,欧盟在能源和交通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如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提高能源效率。
美国也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限制工业排放。
2.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努力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减少碳排放。
一些国家通过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鼓励企业减少排放。
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接受国际援助以实施减排措施。
3.国际合作与支持为了应对碳排放问题,各国之间加强了合作与支持。
例如,联合国制定了《巴黎协定》,旨在通过全球减排来应对气候变化。
各国还通过技术转让和资金援助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
总结: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显示出各国都在努力减少碳排放,并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政策措施、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减排措施都是各国共同采取的措施。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6a301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c.png)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一、国内碳排放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碳排放问题,推动碳排放的减少和碳排放的发展。
1. 碳排放总量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为10.06亿吨,较2022年增长了2.6%。
尽管增长率有所放缓,但总量仍然较大。
2. 碳排放结构中国的碳排放结构主要由能源消耗和工业生产排放组成。
能源消耗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总排放量的70%以上。
而工业生产排放主要来自于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
3. 碳排放减排政策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碳排放减排政策,包括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发展政策、工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创造政策等。
例如,中国实施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
4. 新能源发展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7.8亿千瓦,其中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居全球前列。
二、国外碳排放发展现状1. 碳排放总量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仅次于中国。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2年美国的碳排放总量为5.41亿吨,较2022年减少了2.1%。
2. 碳排放结构美国的碳排放结构与中国有所不同。
美国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消耗和交通运输,其中化石燃料的使用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
3. 碳排放减排政策美国政府在碳排放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例如,奥巴马政府实施了清洁能源计划,旨在减少碳排放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然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取销了该计划。
4. 欧洲碳排放减排欧洲各国也在积极推动碳排放的减少。
欧盟设立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对碳排放进行限额和交易,以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此外,欧洲各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三、国内外碳排放发展趋势1. 国内趋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碳排放问题,已将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长期目标。
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碳排放交易的现状与展望
![碳排放交易的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2e3960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6.png)
碳排放交易的现状与展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了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金融领域与环保领域的结合,碳排放交易在近年来逐渐兴起。
其存在的目的是带动企业减少碳排放量,通过市场交易来激发碳减排行动的积极性。
那么碳排放交易,现状如何?它的展望又是怎样的呢?一、碳排放交易的现状自1990年代初期,欧盟推出的碳排放交易系统,成为碳排放交易的开山祖师,占据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71%左右。
本着“问题措施并行、推动发展”的原则,我国在2005年开始试点碳排放交易,于2011年落地并逐渐完善。
目前,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总交易量已超过2亿吨二氧化碳,合同交易总量突破1.5亿吨,在亚洲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
碳排放交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卖过程,需要注重交易双方的合规性与规范性。
对于企业而言,碳排放交易更旨在引导企业更好地管理碳排放,在符合国家标準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碳排放量,在达到碳排放指标之后再进行补偿性交易。
而对于政府而言,碳排放交易更重在管控市场,引导企业的低碳转型同时促进一个成熟、规范的碳交易市场。
二、碳排放交易的展望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其未来的生态环境并不完美。
总结出了以下几点:1. 流动性有限碳排放交易的市场流动性成为了导致市场缺乏参与度和深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据统计,67%的交易发生在五大项目合作商之间,且交易量十分有限。
这意味着交易市场的深度和宽度受到了限制。
2. 卫生堆放所产生的碳交易研究表示,碳交易市场被欧盟以外的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政府与企业纷纷利用堆放卫生来缩减其碳排放量。
这种负面效应可能会导致卫生垃圾处理成为一种卡式化碳污染法。
3. 气候变暖与大约工程随着气候变暖越来越严重,碳排放交易需求不断上升。
然而,随着碳排放交易价格的不断上升,高级开采与项多多大的仍有对高碳排放的需求。
由此,对于所有项目的削减碳排放量都产生了影响,从而导致一些碳排放量不会减少。
4. 发展还需更多贤达的支持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繁荣还需要更多人士的支持。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e4d0f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8.png)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一、国内碳排放发展现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碳排放问题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碳排放问题,包括加强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等。
1. 能源结构调整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导致了大量的碳排放。
为了减少碳排放,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清洁能源。
例如,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核能的投入,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例如,通过改进燃烧技术和提高锅炉效率,减少燃煤发电厂的碳排放。
此外,中国还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浪费。
3. 清洁能源发展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减少碳排放。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家。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核能和水电等清洁能源。
二、国外碳排放发展现状国外碳排放发展现状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以美国和欧洲为例进行介绍。
1. 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
然而,近年来美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导致碳排放难以控制。
美国政府退出了《巴黎协定》,取消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
这导致美国碳排放问题面临更大的挑战。
2. 欧洲欧洲各国对碳排放问题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来减少碳排放。
欧洲联盟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限制工业碳排放等。
欧洲各国也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三、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的比较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问题主要源于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碳排放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1f7d6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e.png)
国内外碳排放发展现状一、国内碳排放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约30%。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1.碳排放总量控制中国政府设定了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然后逐步减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采取了减少煤炭消费、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清洁能源等措施。
2.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政府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电等,并鼓励能源替代技术的应用。
同时,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推动绿色发展。
3.企业碳排放管理中国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碳排放的管理和监测。
通过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大对高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推动企业向清洁生产转型。
4.科技创新和合作中国政府鼓励科技创新,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
中国积极参预全球碳市场合作,推动国际碳减排合作。
二、国际碳排放发展现状全球碳排放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
1.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能源效率提升、碳排放交易等措施,一些国家的碳排放量已经开始下降。
同时,发达国家也在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匡助其应对气候变化。
2.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控制的双重压力。
他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碳排放的增加。
为了平衡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控制,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加强政策支持等。
3.国际合作国际社会意识到减少碳排放是全球共同责任,积极展开国际合作。
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机制,各国共同制定减排目标和政策。
同时,发达国家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a305d7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a.png)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摘要】碳市场是指政府通过设定碳排放额度和碳交易机制来调控二氧化碳排放的市场。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湖北省碳市场的建设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通过概念解析和历史沿革分析,介绍了湖北省碳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在对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湖北省碳市场发展的因素,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结合研究结果对湖北省碳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以期推动湖北省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湖北省、碳市场、发展现状、历史沿革、因素、发展趋势、总结、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是中国工业基地和能源重镇,碳排放总量较大,环境保护和碳减排任务艰巨。
为此,湖北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碳交易政策,积极推动碳市场建设,促进碳减排工作的开展。
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碳配额过剩、价格波动较大等,亟须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湖北省碳市场建设的历史沿革、影响碳市场发展的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湖北省碳市场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对于推动湖北省碳市场健康发展和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和意义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引言部分:目的和意义湖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碳市场试点省份之一,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湖北省碳市场发展现状的研究,全面了解该市场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湖北省碳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具体来说,本文将深入探讨湖北省碳市场的概念内容,梳理该市场的建设历程,分析目前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现状,探讨影响湖北省碳市场发展的因素,并对未来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湖北省碳市场的发展情况,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湖北省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低碳经济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排放权交易
1. 引言
严重依赖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以及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导致中国目前面临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质量急剧下降,近期极易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无一例外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健康损失。
比如,据世界银行2012 年估计,污染导致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上升造成的全年
经济损失估计在1000 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之间。
中国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方面正发挥着领导作用。
过去十年,中国在能源节约、能源安全、清洁空气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设立了一系列目标。
在发展排放权交易市场方面,中国也处于主导地位。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性纲领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肯定了通过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这个手段来整合多项国家政策目标,如能源效率、低碳能源以及PM2.5 浓度等。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一部分企业设置了碳排放上限,允许企业选择最经济的方法实现排放量目标,并允许通过碳排放配额交易实现强制性的碳排放目标。
2. 中国碳排放交易现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1 年10 月29 日发布了第2601 号文,宣布实施碳交易试点项目,以落实“十‘二五 '规划关于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推动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2020 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截至2015年7月31 日,五个试点地区的首个完整履约期结束。
78 结果显示,深圳和上海100%履约,而天津、北京和广东的履约率从96.5%至98.9% 不等。
79 第二年的初步履约情况是:深圳(99.7%),上海(100%),北京(100%),广东(99.5%)和湖北(100%)。
IS交易项耳统计
牡全坯矫數擔翳一牢电突翳及目设计豪融
ana (%?(2013 130-2015^7 月31 曰)
人3 淳乩百
万)
GDP
XEJUEi
上眼
盖"
aatt 侧
二觇便戟駅颠总
Jttce (M
■H
AWhSSEfllSift
WE*
稠
百万峪
¥均配臣
w—过去30
百乃曲fttt
第入单
位数1
人民币
年
JEM
|#5t/ 曜
1
册||1C4畑40%33倔3,000诫fix
3P6
陕口xl IOC997 5.5331 5.99 5.42
-t* (11^26/13)23.70 3B PJt57%160
二瞅碳
10^00/
沖”000
50,300^
1M,DOD
址口
Xi
100100 3.618.6 5.17 3.19
祀束(11/2^13)207035HJE t9%57二氣化礪
10H000
ttPX
3-5 Pa
»?7.11003S26?701 6.S7
广东(12/16/1-3J 10640&4ai定54%388242
二祇雀
10000
50,000 5.联口
K2?8.910020.6M7713 2.54
[12/26/13)14,70 2560%160114
二氯化秋
20,000
--96.599.112,055 2.83289
湖北(4/2/14)5S DdE IM3241SB 50,000 tee150,000
就口X 1
-3Pa
統口x2100-21275.4 3.55 A.U
2970.23固定X%125242二氯如
20,000■--■1,1■逋点思■ 2 53_227753%1247205257.1307.B 5.39 宀
占全中圍 %18%27%P6 =
Pa =
Ph 二
朋口二
决為月平均价格平均价橹
IS釣期内復高价将
3.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趋势
中国准备在试点后推出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虽然最终形式尚未确定,但官方的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会具备以下趋势:(1)重点放在八大行业,即电力和供暖、冶金,有色、化工、造纸、建材,国内航空及交通。
(2)排放上限为30-40亿吨。
(3)市场规模为每年96-640亿元人民币。
(4)政府表示项目可能在2017年之前启动,第一次履约可能定于2017年或2018年,在2020年之前
全面落实。
4.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现状
2011年10月,湖北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
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主体包
括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企业、自愿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法人机构、其他组织和个人。
其中,纳入碳排放
配额管理的企业为湖北省2010、2011年任一年综合能耗6万吨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共138家,涉及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12个行业。
2014年,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为 3.24亿吨。
北京、广东、天津之后第 6个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省市。
同年 出台。
2014年,湖北成为继深圳、上海、 《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 4月,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