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名称: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演示二、实验设计思路:“竖直方向”指的是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就是指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与水平面垂直,初中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由于认知和理解方面存在一些片面,容易把重力方向描述为“垂直向下”,特别是作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示意图的时候,很容易画成垂直于斜面向下,因此,如果能给学生演示出重力的方向始终与水平面垂直,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基于这种教学需要,构想和设计出本实验。

三、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四、实验所用器材:方形水槽一个、有刻度的匀直木条一根、有孔金属小球一个、细线一根、合适的木板一个、合适的钉子两根、适量的水五、实验原理:木条在水的浮力作用下绕钉子转动,静止时的位置就是水平位置,悬挂金属球的细线的方向就是金属球所受重力的方向,如果细线与木条垂直,就是金属球所受重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即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六、实验组装及操作步骤:(1)将匀直木条正中间打一小孔,孔略比钉子大一些,并尽量把孔打磨光滑。

(2)在木板适当高度的中央钉上一枚钉子,并将木条穿在钉子上,使木条能绕钉子在竖直面内自由灵活地转动。

(3)在木板上钉木条的钉子上方适当位置再钉一根稍长一些的钉子,在钉子上拴上用长度合适的细线穿起的金属球。

(4)将木板竖直放入方形水槽中,最好能和水槽固定在一起。

(5)在水槽中倒水,到水面在钉木条的钉子处为止。

(6)此时木条所处的位置就是水平位置,细线的方向就是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很容易就能看出,细线与木条垂直,即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7)将水槽放倾斜,木条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发生转动,静止后可以看出,木条的位置依然是水平位置,细线依然与木条垂直,即证明小球此时所受重力方向依然竖直向下。

(8)将水槽倾斜任意角度重复以上实验几次,每次细线都与木条垂直,即每次所受重力的方向都与水平面垂直,得出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结论。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5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5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5篇第1篇示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需要进行创新与改革。

下面,我将从实验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学生参与度的提高方面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思路。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方面,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更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验项目。

对于力学部分,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实验,如弹簧的弹性、滑动摩擦力等;对于光学和热学部分,可以选择一些与光学器材和热学器材相关的实验项目,如折射实验、热传导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项目的选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来辅助实验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展示,通过视频和图像的呈现,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利用虚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模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安全性;利用互动式实验教学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实验中来。

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在学生参与度的提高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让学生们一起讨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可以组织实验竞赛或实验设计比赛,让学生们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来展示自己的物理学习成果,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使实验教学更具有成效。

第2篇示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内容单一、思维方式受限、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等。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方案--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方案--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方案
——探究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XX学校杨巧
一、实验名称:探究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二、实验设计思路:初中物理电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对于刚刚接触到电学的学生来说,应该说是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生活中天天都要用到电,陌生的是电是看不着摸不到的东西,太抽象了。

所以这个实验的思路就是让学生能直接地感受到电的真实存在。

而书上的实验是用的纸屑做的实验,这个实验好是好,但是纸屑被吸引到带电体后,又会掉落飞散开来,所以学生很难理解“吸引”的意思。

所以我设计了的这个实验即能直观地让学生看到吸引的实验情况,又能用在后面的电荷间的相互关系上,一举两得。

三、实验目的:探究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四、实验所涉及的科学道理:摩擦过的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五、实验操作步骤:
1、将两片小纸片穿在细线上,吊在铁架台上,让其静止;
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让玻璃棒带电;
3、用带电的玻璃棒靠近纸片,让学生府观察发生的现象;(注意,此时不能让玻璃棒破到小纸片,以免让小纸片带电)
4、由此得出结论:通电的物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六、实验装置的图片:
七、实验所需器材:
铁架台一个、丝绸一块、玻璃棒一根,细线一根、小纸片、剪刀。

八、实验效果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实验效果:该实验我已经在教学中运用了五六年了,效果相当的好,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吸引”的含义,消除书上纸屑乱飞引起学生的思维混乱的问题,还能够为后面的研究电荷间的相互关系做好理论及实验准备。

且该实验的实验器材简单易找,所以我个人觉得值得推广。

2012年3月28日。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优秀7篇)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优秀7篇)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优秀7篇)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学目标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⑵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

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⑶培养学生规划组织与实践能力。

⑷培养学生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

通过正确、安全和有效地利用科技,汇集、分析、研判、整合与运用资讯,提升学习效率与生活品质。

⑸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并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于生活中。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中生经过两年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课堂上他们动手动脑都很积极,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四、实施措施和安排1、组织形式:⑴个人活动:针对研究课题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走访、查阅资料、调查等形式写出调查报告。

⑵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明确研究方向。

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写好小组总结,汇报研究成果。

2、教学形式⑴任务驱动。

向学生提出有明确具体要求的任务,引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

⑵集中与分散、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师针对性指导。

需要利用一部分课内时间,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或由学生进行交流研讨;需要利用较多的课外时间,包括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由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的研究活动。

1、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名称:设计一个简易的蒸汽机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蒸汽机,探索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材料:1. 蒸汽机模型装置2. 热能源(电炉或蜡烛)3. 水实验步骤:1. 搭建蒸汽机模型装置,可以使用一个小容器作为蒸汽室和蒸汽发生器,一个塑料飞机螺旋桨作为轮子。

2. 将水加入蒸汽室中,水位不要太高,保证一部分的水可以蒸发成蒸汽。

3. 将热能源放在蒸汽室下方,加热水,使其产生蒸汽。

4. 观察蒸汽产生后的现象,飞机螺旋桨是否转动。

实验原理:蒸汽机是利用水蒸气燃烧产生热能并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利用热能源将水加热,使水蒸发成蒸汽。

蒸汽的产生使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从而将飞机螺旋桨推动旋转。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热源,防止烫伤。

2.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实验完毕后要及时关掉热源,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当热源加热水时,水会逐渐蒸发成蒸汽,蒸汽的生成使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从而推动飞机螺旋桨旋转。

这一结果说明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燃烧蒸汽产生的热能,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推动机械装置的运动。

实验应用: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蒸汽机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发电、动力机械等领域。

通过这个简易的蒸汽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蒸汽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总结:通过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蒸汽机的实验,我们对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蒸汽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通过热源的加热,将水蒸发成蒸汽,从而推动飞机螺旋桨的旋转。

蒸汽机的应用范围广泛,在现代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实验既能够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加深对初中物理知识的理解。

通过对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掌握科学方法和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装置:光电池(或光电效应实验仪)、光源、电源、毫安表、卡尺、纸板等。

2. 实验器材:电线、导线、电磁铁、铁丝等。

3. 实验仪器:跳跃线、滑轮组、电动机、显微镜等。

4. 实验药品:红外灯、荧光棒、柠檬汁等。

三、实验内容1. 光电效应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光电效应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电效应现象以及光电效应的规律。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光源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卡尺测量光源到光电池的距离,保持恒定。

步骤二:将光电池与毫安表相连,测量电流大小,记录下来。

步骤三:逐渐加大光源到光电池的距离,测量电流随距离变化的规律,得到电流与距离的关系曲线。

步骤四: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光电效应的规律。

2. 磁场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磁场实验,让学生了解磁场的产生、性质以及磁力线的分布规律。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平面上放置一个直线电流,使用指南针测量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并绘制磁力线示意图。

步骤二:改变电流大小,再次测量磁场方向和绘制磁力线示意图,观察磁力线随电流变化的规律。

步骤三:改变直线电流的位置和形状,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观察磁力线的变化规律。

3. 电路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电路实验,让学生了解电流的产生、传输和电阻的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电路中包括电源、导线、灯泡和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步骤二:改变电源电压和灯泡的电阻,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步骤三:测量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并计算电阻的值。

四、实验宗旨通过以上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掌握科学方法和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八年级创新设计物理教案(通用8篇)

八年级创新设计物理教案(通用8篇)

八年级创新设计物理教案(通用8篇)八年级创新设计物理教案篇1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砝码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

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

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

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

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

二、新课教学(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抽象概念的方法)(二)质量的单位: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

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

1.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2.介绍它的由来:最初的规定3.千克原器4.质量单位的感性化:通过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近似比较,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

(三)学习使用托盘天平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认真观察天平结构,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活动:每桌一套托盘天平和砝码,对照课本图示,让学生观察托盘天平,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利用投影,让学生指认各部件,并试着说出其作用。

2.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方案1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方案1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课题名称:惯性定律演示仪二、实验设计思路:运用惯性定律〔牛顿第必定律〕: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总保持原有在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成止〕三、实验或实验器械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已经学习了牛顿第必定律的根基上,研究全部物体都拥有惯性,关于学生理解、学习、运用牛顿第必定律以及惯性的知识拥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能够说,这个实验是研究物体惯性的核心演示实验,一旦学生经过察看本实验仪的演示,必然会十分深刻在理解和掌握惯性在有关知识。

四、实验器械:长木板、小车、弹簧、直塑料细管、漏斗、橡皮筋、细线、弹珠、铁钉五、实验原型及缺少之处: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使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汲取的热量同样,经过察看温度计上示数的变化,得出结论:温度计示数上涨较快的物质,高升 1℃所需的热量较少,汲取热量的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

它的缺少之处:⑴水和食用油汲取同样的热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偏差,简单遇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石棉网的初温、两个酒精等的火焰有大小等〕不便于控制;⑵经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吸热能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学生要多转动一下思想才能理解,结论没有改进后的直接;⑶所需要的实验器械也比许多,不利于实验的准备与操作。

⑷所用烧杯体积过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因此散热过多,造成实验丈量偏差过大。

〔如图〕六、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⑴将两套装置合二为一,减少了小组实验时对器械的需要;⑵便于控制同样时间内汲取的热量同样这个变量,偏差更小;⑶两试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小,散热较少,偏差较小;⑷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门〔两试管型号同样、质量相等〕,就保证了同样时间内汲取的热量同样⑸实验中,将原实验察看温度计示数变化改为察看并记录两物质高升同样温度时的时间,这样做的利处是使实验结论更直接;〔如图〕七、实验原理:经过控制两物质质量相等、汲取热量同样、高升同样的温度等要素,来察看手中的秒表。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性。

5 光的折射的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 凸透镜成像 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7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

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

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8 练习使用温度计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水,1.引入竞争机制,同组之间比较,学生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间进行比较,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求。

的参与意识提高,注意力更加集中。

2.通过估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对温度这个物理量有了更进一步的直观理解。

9 汽化吸热实验一:烧不坏的手绢:将两份酒精和一份水兑在一起,将手绢放到兑了水的酒精里浸湿。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路(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路(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路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路摘要: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实验设计的创新思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实验设计的创新思路,最后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了创新思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然而,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初中物理实验设计的创新思路。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1.实验内容单一: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缺乏新意和多样性。

2.实验方法陈旧: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模式,学生被动地参与实验,缺乏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

3.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方法陈旧,导致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融入现代科技: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物理实验设计,如使用传感器、计算机辅助实验等,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5.跨学科整合:将物理实验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如数学、化学、生物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6.学生主导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7.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中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绿色环保:注重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意识,提倡使用绿色、安全的实验材料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创新思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以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欧姆定律”实验为例,采用创新思路进行实验设计:1.融入现代科技:使用计算机辅助实验,实时监测电流、电压的变化,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创新实验《探究声音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创新实验《探究声音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方案
一、实验名称:探究声音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实验设计思路:
课本实验中所的供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有线的乒乓球,音叉,但在实验中乒乓球被弹起的角度不能直观看出,我想找一样东西能直观地给学生观察,分辨,看到数学用的量角器,给我提供了灵感。

我用卡纸画出角度,贴在木板上,把木板放在铁架台后,便珪学生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高度和角度。

三、实验目的:
掌握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四、实验所涉及的科学道理:
音叉的声音越大,音叉振幅越大,弹起乒乓球的角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五、实验操作步骤:
(1)按图装置好实验器材,先把音叉轻声敲响,记录乒乓球弹起角度。

(2)再用大一点力敲音叉,记录乒乓球弹起的角度。

(3)第三次用力敲音叉,记录乒乓球弹起的角度。

(4)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音叉声音大小乒乓球弹起角度音叉振幅1
2
3
(5)结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六、实验装置或照片:
七、实验所用器材:
铁架台一个,音叉一只,连线乒乓球一个,自制角度板一块。

八、实验效果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实验效果:经过三年的施教效果很好,能直观地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角度,从而知道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潜水艇模型,玩具注射器,细胶管,黄色乒乓球,铁钉。

通过改变球内水的多少来改变浮沉情况,操作方法是推拉注射器活塞。

覆杯实验创新设计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一节里,有一个覆杯实验(小学自然里也有),其目的是想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此实验有两方面的缺陷:第一,有同学认为是水把硬纸片弄湿后沾在杯口了,不能很好的证明是大气压的原因;第二,硬纸片和杯口密封不好,容易掉下来。

为此,我做了如下创新:第一,用塑料薄板代替硬纸片,用塑料茶杯代替玻璃杯,在杯底钻一小孔,用透明胶布封好,在做实验时,把胶布揭开,由于水和空气接触,硬纸片就会掉落。

第二,用玩具气球,剪成圆筒状,套在茶杯口上作为胶垫密封,这样装满水倒立后,无论怎样用力向下甩塑料薄板都不掉落。

几年来,每次做这个实验,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并留下深刻的记忆。

此实验简单易做,都是来自生活之物,离学生很近。

同行们不妨一试。

做磁悬浮实验设计取直径15 mm,厚8 mm的圆形磁铁,直径0.2 mm漆包线250 cm,装有两节五号电池的电池盒,用漆包线绕制一个直径20 mm的圆形线圈,两端各留50 mm,并将线头的漆用砂纸打将线圈套在磁铁上,把线圈的两条引线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接,线圈就跳起,并悬浮在磁铁的正上方。

若线圈通电后不跳起,只要将接电源正、负极的两根线圈引线调换位置,就能跳起并悬浮。

原来线圈通电后就成了一个电磁铁,只要它与磁铁相对的这面的磁极与磁铁的磁极相同,它们就互相排斥,使线圈悬浮在空中(线圈太重或相互斥力太小都不能悬浮)。

现代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将列车悬浮在空中,使列车与轨道间无摩擦,减少前进阻力,所以可达到更高的速度,现已能达到500 km/h以上,而普通高速列车只有100 km/h以上。

气体千斤顶实验设计(1) 取一个医用500mL~1000mL引流袋(要求崭新未用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气体千斤顶”(也可用气球自制)。

(2) 实验:如图1所示,把引流袋平放在桌面上,在它上面压上5~6块砖头。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改进与创新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改进与创新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改进与创新光的反射是初中阶段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光的反射实验时,往往会进行平面镜反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等。

这些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光的基本特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传统的实验方法往往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实验装置不够直观、操作流程过于复杂等。

对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一、实验改进与创新方案1. 实验装置改进传统的平面镜反射实验中,常常使用的是平板镜和几何画板。

这种实验装置虽然简单易用,但是并不够直观,学生很难直观地看到光线的反射情况。

可以考虑使用带有刻度的半透明平面镜和激光笔进行实验。

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半透明平面镜的角度,利用刻度来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2. 操作流程简化传统的实验操作流程往往较为繁琐,学生需要逐步调整实验装置,并进行多次观察和记录。

为了简化操作流程,可以使用数字化的实验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

可以利用手机App或者电脑软件来实时显示光线的反射情况,同时记录下实验数据。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操作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留实验数据,方便学生后续的分析和总结。

3. 实验内容拓展除了传统的平面镜反射实验,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比如引入非典型反射情况的实验。

可以设计一个光线从不同介质到空气中的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探究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情况。

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光的反射规律,并且拓展了实验的应用范围,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1.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通过实验改进与创新,可以使实验内容更加直观、有趣,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反射原理。

简化操作流程和数字化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实验效率,使教学更加高效。

2.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过程。

学生在参与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一、引言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方法单一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进行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一些创新的实验设计方案,以期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创新实验设计理念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设备,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创新实验设计实例分析1.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传统的实验方法是通过乒乓球放在两纸片之间,用手吹气观察现象。

我们可以改进为利用吸管和饮料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吸管内的液体喷出的情况。

这样的实验设计更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解释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光的折射实验:传统的实验方法是通过水杯中的筷子折断来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我们可以改进为利用激光笔和盛水的玻璃杯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的折射现象,并解释原因。

这样的实验设计更具有科技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电路连接实验:传统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连接方式过于简单,我们可以设计更为复杂的电路连接实验,如多灯泡的串联和并联,让学生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知识。

四、创新实验设计的意义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新颖的实验设计和贴近生活的实验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创新简单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创新简单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创新简单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原理,掌握其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

2. 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

3. 实验操作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电动玩具,引导学生关注直流电动机,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3. 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自制小风扇,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4. 制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讨论结果自制小风扇。

5. 实验:让学生演示自制小风扇,观察其工作效果。

6. 分析:讨论自制小风扇的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小风扇,提高其性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

3.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小风扇,观察其工作效果。

4. 分析法:从实验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

2. 学生能独立完成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

3. 学生能从实验中总结规律,提高科学素养。

4. 学生能提出改进小风扇的建议,展现创新意识。

六、教学资源:1. 直流电动机及其配件。

2. 自制小风扇的材料。

3. 实验操作手册。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教学步骤:1. 展示直流电动机及其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直流电动机。

2. 讲解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3.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4.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制作小风扇。

5. 让学生演示自制小风扇,观察其工作效果。

6. 讨论自制小风扇的优点与不足,从实验中总结规律。

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小风扇,提高其性能。

8.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百科]为什么松树能长在石缝里?石缝中生长对于树木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由于松树本身的良好适应能力,以及松树的树叶是针叶形,蒸发的水分也就比较少,所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一样可以生存。

这就应了那句话,适者生存!
奇异的魔鬼三角区
百慕大三角(英语:Bermuda Triangle,又称魔鬼三角,有时又称百慕大三角洲;但此区域并不是三角洲地形,且不合语源),位于北大西洋的马尾藻海,是由英属百慕大群岛、美属波多黎各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区海域,据称经常发生超自然现象及违反物理定律的事件,面积约390万平方公里(150万平方英里)。

另有电影等以
此为名。

太阳黑子(sunspot)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

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
大约为4500摄氏度。

因为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

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常是成群出现。

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2年,活跃时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极和赤道的大气环流作经向流动,从而造成恶劣天气,使气候转冷。

严重时会对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造成损害。

通古斯大爆炸是怎么回事?
通古斯大爆炸,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UTC 零时17分)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的大爆炸。

爆炸发生于通古斯河附近、贝加尔湖西北方800公里处,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当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10~15百万吨TNT炸药,超过2150平方公里的6千万棵树焚毁倒下。

通古斯爆炸事件距今已届满一世纪,目前当地的森林与生态环境已恢复。

此事件与3000多年前印度的死丘事件及1626年5月30日的王恭厂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名称:干冰升华的特殊效果
实验目的:干冰升华过程吸热
设计思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要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创新能力。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四节升华与凝华中,有一些小实验证明升华吸热。

由于生活中升华现象不明显或者过程缓慢,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地设计实验,对一些实验进行细微的改进与创新,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是,我想到灭火器制取干冰及干冰升华的现象,为我们物理课堂增光添彩。

实验器材:干冰灭火器一瓶、布口袋一个、手套一双、玻璃大碗一个、烧杯两个、矿泉水一瓶、试管一支、铁架台一个、气球一个
等。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步骤:
一、制取干冰。

(注:提前进行安全教育有关灭火器的使用)
1.将布口袋套在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口上,布口袋和喷口的接触部位用毛巾裹住。

2.按下灭火器开关,在布套产生大量的“干冰”,然后把其取出放在大烧杯中。

3.让学生观察烧杯出现的雾状现象,烧杯外出现的小水珠现象。

让学生靠近烧杯,感受“干冰”的制冷效果。

二、干冰吹气球
1.在烧杯中取少量干冰放入试管中,用试管钳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2.把气球罩在试管口上,然后观察气球的变化。

三、干冰做巨型泡泡
1. 首先将水倒入碗中。

2. 然后把干冰放入水中。

(温馨提示: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触碰雾气哦,否则会烫伤手。


3. 接着将信号布标在洗洁精水中浸泡下,然后在碗周围擦拭一圈。

4.慢慢地碗上会出现越来越大的气泡。

5.等到气泡到足够大时,就会破裂,雾气就流出来了,像人间仙境一般美丽。

实验效果:
通过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升华的概念。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使水蒸气遇冷液化的产生特殊效果,干冰在升华过程量吸热,周围的温度快速降低,使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便是我们看见的淡淡薄雾。

实验创新点:
1.利用学校将要过保质期的二氧化碳灭火器,讲解灭火器的使用和原理。

2、利用灭火器制取干冰:学生小时候都玩过气球,也有气球在自己嘴中被吹大的经历,而这个试验却能用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华碳气体把使气球自己胀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比较它们胀大的不同原因,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更能让学生快速的接受新知识。

实验注意事项:
切记在每次接触干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并且用厚绵手套或其他遮蔽物才能触碰干冰!如果是在长时间直接碰触肌肤的情况下,就可能会造成细胞冷冻而类似轻微或极度严重烫伤的伤害。

汽车、船舱等地不能使用干冰,因为升华的二氧化碳将替代氧气而可能引起呼吸急促甚至窒息!
1.切勿让同学单独接触干冰!!
2.干冰温度极低,请勿至于口中,严防冻伤!!
3.拿取干冰一定要使用厚绵手套、夹子等遮蔽物 (塑胶手套不具阻隔效果!!)
4.使用干冰请于通风良好处,切忌与干冰同处于密闭空间!!
5.干冰不能与液体混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