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
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
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学相结合,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和
分析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的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浪潮,管理信息系统
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首先,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20世
纪50年代至7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快速发展,逐渐应用于商业和
政府机构中,成为信息处理和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管理信息系统得以迅速发展和应用。
其次,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和信息化需求推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管理者需要更多更准确的信
息来进行决策和规划。
管理信息系统正是通过信息采集、处理、存储
和传递,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企业内外部的情况,提高决策效率和准
确性。
再者,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也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提供了有利
条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需要更加高效的信息系统来
应对跨国经营和国际竞争。
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一
步拓展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功能,促进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
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的需求、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等因素相互交织,推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普及。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
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企业管理的得力助手。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MIS)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MIS可以帮助组织实现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探讨MIS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趋势,同时分析MIS对组织管理和运营的影响,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MIS体系。
二、MIS的发展历程MIS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开始采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出现了最初的MIS系统,主要用于财务、人事等后勤管理工作。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MIS开始涉及到更多的业务领域,如销售、采购、生产等,管理层开始重视MIS的建设和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MIS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成为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核心工具。
三、MIS的主要特点1. 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和载体随着信息的多样化和动态变化,MIS需要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如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数据、员工、客户、供应商等社交网络的信息,以及外部市场、行业和政策信息等。
同时,MIS需要支持多种信息载体的处理和管理,如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2. 数据的高速处理和分析能力MIS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能够快速地进行数据抓取、存储、整合、分析和交互。
MIS的数据处理能力直接影响到管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具备高速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供数据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功能。
3. 移动化应用和社交化交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普及,MIS需要具备移动化应用和社交化交互的特点,以满足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等群体的需求。
MIS需要支持多种移动设备的访问和使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同时需要支持社交网络的信息共享、沟通和协同工作。
4. 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信息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的不断加剧,MIS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MIS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和使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现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MIS)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运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出现和发展是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管理需求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演变紧密相连的。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开始意识到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早期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和报表生成,帮助企业进行简单的库存管理、财务核算等工作。
在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管理信息系统逐渐从单纯的数据处理发展为具备一定管理功能的系统。
这一时期,企业开始关注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和对管理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这些系统往往存在功能单一、灵活性差等问题。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以及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系统更加注重集成性和开放性,能够实现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同时,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 DSS)和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简称 ES)等高级应用也开始出现,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进入 21 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同时,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新型业务模式的兴起,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国外,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相对较为成熟。
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并不断进行创新和升级。
例如,美国的企业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它们通过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浅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趋势
浅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趋势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应用领域的拓展,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进行浅析,以期对读者深入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潜力和前景。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计算机应用时期。
当时,企业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管理决策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推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兴起。
最初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通过批处理方式,用于收集、处理和输出数据,以满足管理层日常工作和决策的需要。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管理信息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MIS开始逐渐转向在线事务处理系统,使得管理层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数据,并进行实时的决策分析。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关系数据库的出现,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强调对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实现了对大规模数据的管理和利用。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1. 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MIS系统,企业可以实时追踪物流信息,优化供应链的运作流程,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无论是从供应商到制造商,还是从制造商到销售商,管理信息系统都能够以高效的方式管理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
2. 客户关系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MIS系统,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偏好,并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推广和销售活动。
MIS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客户、维护老客户,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系统为管理层提供了决策支持的重要工具。
通过收集、处理、分析和展示各种数据,MIS系统可以帮助管理层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动态。
这样的数据支持和分析能力使得管理层能够做出更加准确、迅速的决策,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为了管理和运营组织而设计的计算机化系统,它涉及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以及与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协调和交流。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复杂化,组织对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组织管理和运营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逐渐走进了商业领域。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信息的处理和存储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这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
2. 商业活动的复杂化随着商业活动的复杂化,组织对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组织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更为高效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应对这种变化。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
3. 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也与管理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20世纪50年代,管理科学开始兴起,人们开始意识到科学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管理活动中。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它将信息处理和管理活动相结合,使得管理活动更加科学、高效。
二、管理信息系统对社会的影响1. 提高管理效率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可以更加高效地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使得管理活动更加科学、高效。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组织的运营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和管理组织的运营活动。
2. 促进组织创新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促进了组织的创新。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市场策略和产品策略。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MIS)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企业对高效管理和决策支持的持续追求。
管理信息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50 年代。
当时,计算机技术刚刚兴起,企业开始尝试将计算机应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性工作。
这一阶段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基于大型主机的集中式系统,用于处理工资核算、库存管理等简单的业务流程。
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系统功能单一,操作复杂,而且只有少数大型企业能够承担得起高昂的成本。
到了 60 年代和 70 年代,随着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逐渐从单纯的数据处理向信息管理转变。
数据库的出现使得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查询和分析。
这一时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始支持更多的管理职能,如财务管理、生产计划等。
然而,这些系统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缺乏灵活性和集成性,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和交流。
80 年代,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分布式系统开始出现,企业可以将信息系统部署在多个地点,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散管理。
同时,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不同部门之间能够更方便地共享数据和信息,提高了企业内部的沟通效率。
这一时期,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的业务管理功能外,还出现了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 DSS)和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等高级应用。
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专家系统则利用知识库和推理机制,为特定领域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90 年代,互联网的兴起给管理信息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企业开始将内部的信息系统与互联网连接,实现了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等新型业务模式。
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
第二十单元信息管理系统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壹、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信息是一种资源在过去的30年中,各行各业往往都有不少管理人员和行政首脑孤立地看待数据处理和计算机。
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是,数据处理(DP)和信息服务(IS)人员不愿使用容易被用户(即“使用”计算机的人员)理解的语言同用户进行交流。
管理人员对这种交流缺乏兴趣和无能为力,导致延缓了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从而在许多其它方面助长了闭关自守和冗余劳在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的交流方面,没有一个单位指望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确有某些单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功经验。
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配合默契的一些单位认为:这种成功的原因在于,用户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可见,用户管理人员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诚然,信息服务专业人员是具备这方面知识妥善处理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可以加强双方的互相配合。
为了建立和维护一个高质量的信息系统,各方都必须尊重对方的意愿。
系统质量的优劣是直接与用户同信息凡是那些不愿意掌握有关计算机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基本知识的用户管理人员和行政首脑,必将成为落伍者,特别是在当前这种鼓励用户直接参与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发展趋势下。
过去,用户管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信息服务人员来推荐、开发和实现所需要的信息系统的。
鉴于信息服务需要不断的发展变化,现在把鉴别和提高系统的责任留给了用户——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用户更多地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这种趋势早在7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而且,自那时以后不断地发展,现在已进入了信息服务人员同用户合作的时代。
用户参与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典型事例表现在分布式数据处理(DDP)方面。
在这方面,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认识到:信息是一种资源,必须把这种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不使其白白浪费掉。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管理人员和行政首脑必须有效地利用信息,不然就难以立足于不败之地。
过去,管理人员仅仅把计算机看成是省钱的工具,而现在,计算机被看成是创造利润的工具。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
当时,计算机开始为组织和企业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的机会。
然而,最早期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集中在处理事务性数据和实施简单的报告与分析。
到了20世纪60年代,信息系统开始进一步发展,引入了决策支持系统。
这些系统通过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科学,帮助管理人员进行战略决策和规划。
这个时期,主要关注信息系统如何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见证了大型主机系统
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兴起。
这些系统允许组织存储、管理和访问大量的数据。
此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系统的跨部门和跨组织协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带来了个人信息系统的时代。
这些系统使得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和软件工具,以支持他们的日常工作和个人事务。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成为了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发展
方向。
随着Web应用程序、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的兴起,信息
系统不再局限于组织内部,而是更多地关注与外部环境的连接和交互。
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为信息系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组织和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处理和管理数据,还提供决策支持、协调与协作以及创新与竞争优势等功能。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管理信息系统将继续适应和引领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对企业内外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和利用,以及对决策者提供管理信息和决策支持的系统。
它将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相结合,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和传递,为组织内部的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背景管理信息系统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企业信息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MIS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任务是帮助企业高效管理信息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MIS系统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1. 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以满足决策者的需求。
2. 决策支持:MIS系统通过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帮助其做出有效的决策。
3. 信息技术支持:MIS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和人员组成,并通过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
1. 硬件: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2. 软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
3. 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用于存储和管理企业的各类信息。
4. 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通信和传输基础,用于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5. 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营和维护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数据采集:通过各种手段收集企业内外部的各类信息,包括市场数据、供应链数据等。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 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背景
2016/2/5
2
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
paradox)
• 20世纪80和90年代期间的很多研究表明:企业对信息系统
的大量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产出,投资和所得到的经济回 报极不相称,有些企业对信息系统的投资甚至是负相关的。 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把这种现象 称为“生产率悖论” ,管理学家 Brynjolfsson称之为 “IT生产率悖论”(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6/2/5
15
MIS定义
• 1970年:MIS是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
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 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 1985年Gordon B. Davis:MIS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 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 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 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的 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 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等P26) •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 成,目的是及时和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要 的信息。 (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薛华成)
—— M. Hammer
我们很多岗位设计、作业流程、控制机制和组织结构源于电子计算机 产生之前与现在不同的竞争环境,只适合于以效率和控制为目的管理。 今天新时代的口号是创新、速度、服务和质量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指在企业和组织中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传输以及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系统。
MIS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和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文将从MIS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来探讨这一领域的发展。
一、MIS的发展历程1960年代,MIS只是简单的信息系统,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数据处理。
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大规模计算机的发展,使得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向更加完备和综合的方向发展,并且从单一的计算任务向管理任务的方向发展。
80年代末9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促进了MIS的发展,使其走向高度互联和集成化。
二、MIS的应用领域1. 生产制造领域在生产制造领域,MIS可以有效地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并赋予其智能化和自适应性。
它可以实时了解生产状况和产量,管理和优化生产资源,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 营销领域在营销领域,MIS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和促销活动管理,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MIS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3. 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MIS可以通过建立可靠的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方便企业进行财务管理、风险管理、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
同时,MIS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
4. 人力资源领域在人力资源领域,MIS可以帮助企业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福利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
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表现,并为员工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
三、MIS的未来发展趋势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MIS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MIS将不仅仅是数据的管理和处理,还将成为企业决策的基础和支撑。
MIS将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从数据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信息,并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决策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摘要: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及管理、信息和系统。
管理、信息和系统已是发展十分成熟的独立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筑于其上的系统性、边缘性、交叉性学科。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从产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我们要追溯到1946年。
这一年,一项最伟大的发明产生了,这就是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地点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主要是用来进行科学计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需要,计算机的应用逐渐由科学计算发展到过程控制,到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的薪金,计算机就应用到了数据处理领域,这就产生了最早的管理软件,即最简单的信息系统,计算机被用到了企业信息管理之中。
自此以后,西方的很多国家开始着手信息系统的开发。
到60年代末计算机用于企业信息管理在西方逐步普及。
发展到目前计算机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已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了电子商务。
我国计算机用于管理起步较晚,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实施信息系统的开发是我国计算机用于管理的里程碑。
经过二十几年,我国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与国外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相似的历程。
让我们透过这个梯型图来了解和回顾二十几年来我国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概貌。
我国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5代。
早期的应用是80年代末期基于DOS平台的单项核算财务软件,主要是工资核算,我们称之为第一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90年代出现了局域网,管理软件的应用范围由单项的财务核算发展到整个财务核算,包括帐务、工资、成本、材料、报表等,我们称之为第二代;90年代中期,利用核算型财务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财务统计、查询,产生了包括全面核算财务的管理型财务软件,我们称之为第三代;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仅仅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必须对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管理,因此90年代末期全面管理企业资源的企业资源计划软件ERP 在国外面世并被引入我国,我们称之为第四代;随着Internet网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一个企业与一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的供需链与另一个企业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因此必须加强对供需链上合作伙伴的管理,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于是,继ERP 之后基于供需链管理的供需链管理软件SCM产生了;为了提升客户的忠诚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又产生了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软件。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摘要: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及管理、信息和系统。
管理、信息和系统已是发展十分成熟的独立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筑于其上的系统性、边缘性、交叉性学科.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从产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我们要追溯到1946年。
这一年,一项最伟大的发明产生了,这就是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地点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主要是用来进行科学计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需要,计算机的应用逐渐由科学计算发展到过程控制,到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的薪金,计算机就应用到了数据处理领域,这就产生了最早的管理软件,即最简单的信息系统,计算机被用到了企业信息管理之中。
自此以后,西方的很多国家开始着手信息系统的开发。
到60年代末计算机用于企业信息管理在西方逐步普及。
发展到目前计算机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已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了电子商务。
我国计算机用于管理起步较晚,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实施信息系统的开发是我国计算机用于管理的里程碑。
经过二十几年,我国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与国外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相似的历程.让我们透过这个梯型图来了解和回顾二十几年来我国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概貌。
我国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5代。
早期的应用是80年代末期基于DOS 平台的单项核算财务软件,主要是工资核算,我们称之为第一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90年代出现了局域网,管理软件的应用范围由单项的财务核算发展到整个财务核算,包括帐务、工资、成本、材料、报表等,我们称之为第二代;90年代中期,利用核算型财务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财务统计、查询,产生了包括全面核算财务的管理型财务软件,我们称之为第三代;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仅仅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必须对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管理,因此90年代末期全面管理企业资源的企业资源计划软件ERP在国外面世并被引入我国,我们称之为第四代;随着Internet网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一个企业与一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的供需链与另一个企业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因此必须加强对供需链上合作伙伴的管理,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于是,继ERP之后基于供需链管理的供需链管理软件SCM产生了;为了提升客户的忠诚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又产生了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软件。
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
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信息是一种资源在过去的30年中,各行各业往往都有不少管理人员和行政首脑孤立地看待数据处理和计算机。
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是,数据处理(DP)和信息服务(IS)人员不愿使用容易被用户(即“使用”计算机的人员)理解的语言同用户进行交流。
管理人员对这种交流缺乏兴趣和无能为力,导致延缓了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从而在许多其它方面助长了闭关自守和冗余劳动的现在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的交流方面,没有一个单位指望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确有某些单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功经验。
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配合默契的一些单位认为:这种成功的原因在于,用户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可见,用户管理人员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诚然,信息服务专业人员是具备这方面知识的,但是妥善处理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可以加强双方的互相配合。
为了建立和维护一个高质量的信息系统,各方都必须尊重对方的意愿。
系统质量的优劣是直接与用户同信息凡是那些不愿意掌握有关计算机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基本知识的用户管理人员和行政首脑,必将成为落伍者,特别是在当前这种鼓励用户直接参与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发展趋势下。
过去,用户管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信息服务人员来推荐、开发和实现所需要的信息系统的。
鉴于信息服务需要不断的发展变化,现在把鉴别和提高系统的责任留给了用户——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用户更多地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这种趋势早在7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而且,自那时以后不断地发展,现在已进入了信息服务人员同用户合作的时代。
因为只有用用户参与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典型事例表现在分布式数据处理(DDP)方面。
在这方面,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认识到:信息是一种资源,必须把这种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不使其白白浪费掉。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管理人员和行政首脑必须有效地利用信息,不然就难以立足于不败之地。
过去,管理人员仅仅把计算机看成是省钱的工具,而现在,计算机被看成是创造利润的工具。
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
办理信息体系发生的布景□ 信息是一种资源在曩昔的30年中,各行各业往往都有不少办理人员和行政领袖孤登时看待数据处理和计算机。
形成这种观点的原因是,数据处理(DP)和信息服务(IS)人员不肯运用简单被用户(即“运用”计算机的人员)了解的言语同用户进行沟通。
办理人员对这种沟通缺少爱好和力不从心,导致延缓了计算机体系的开发,从而在许多其它方面助长了闭关自守和冗余劳作的现象。
在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的沟通方面,没有一个单位盼望能做到一无是处,可是,确有某些单位现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功经验。
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配合默契的一些单位以为:这种成功的原因在于,用户现已把握了计算机和信息资源办理方面的基本常识。
可见,用户办理人员把握这方面的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固然,信息服务专业人员是具有这方面常识的,可是要运用户办理人员取得这些常识,就有必要经过正规的学习、阅览和实践。
妥善处理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之间的联系,能够加强两边的互相配合。
为了树立和保护一个高质量的信息体系,各方都有必要尊重对方的志愿。
体系质量的好坏是直接与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之间互相配合的好坏成正比的。
但凡那些不肯意把握有关计算机和信息资源办理方面基本常识的用户办理人员和行政领袖,必将成为落伍者,特别是在当时这种鼓舞用户直接参与信息体系开发进程的开展趋势下。
曩昔,用户办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信息服务人员来引荐、开发和完结所需求的信息体系的。
鉴于信息服务需求不断的开展变化,现在把辨别和进步体系的职责留给了用户——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用户更多地参与信息体系的开发,这种趋势早在70年代中期就开端了,并且,自那时今后不断地开展,现在已进入了信息服务人员同用户协作的年代。
由于只要用户更了解他们自己想从信息体系中得到什么。
用户参与信息资源办理(IRM)的典型案例表现在分布式数据处理(DDP)方面。
在这方面,用户不只要参与体系的开发,并且还要担任办理体系运转所需求的硬件设备和人员。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经济管理学院物流101班100209137吴爽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摘要】随着计算机日益渗透于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本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现在的前沿技术做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发展现状,前沿技术。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信息系统在管理领域应用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分支。
管理信息系统最早出现在1970年,w.T.Kennevan从管理的角度将它定义为: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它强调了信息支持决策,但没有包括计算机和应用模型。
1985年,美国的G.B.Davis给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动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人机系统:它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与决策功能。
这个定义较为全面的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组成和功能。
在《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给管理信息系统下的定义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还是一个包括人在内的人机系统。
综上所述,给管理信息系统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能实测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组织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帮助企业实现规划目标。
【1】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从产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我们要追溯到1946年。
这一年,一项最伟大的发明产生了,这就是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地点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主要是用来进行科学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
景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一.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
□信息是一种资源
在过去的30年中,各行各业往往都有不少管理人员和行政首脑孤立地看待数据处理和计算机。
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是,数据处理(DP)和信息服务(IS)人员不愿使用容易被用户(即“使用”计算机的人员)理解的语言同用户进行交流。
管理人员对这种交流缺乏兴趣和无能为力,导致延缓了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从而在许多其它方面助长了闭关自守和冗余劳动的现象。
在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的交流方面,没有一个单位指望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确有某些单位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功经验。
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配合默契的一些单位认为:这种成功的原因在于,用户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可见,用户管理人员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诚然,信息服务专业人员是具备这方面知识的,但是要使用户管理人员获得这些知识,就必须通过正规的学习、阅读和实践。
妥善处理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可以加强双方的互相配合。
为了建立和维护一个高质量的信息系统,各方都必须尊重对方的意愿。
系统质量的优劣是直接与用户同信息服务人员之间互相配合的好坏成正比的。
凡是那些不愿意掌握有关计算机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基本知识的用户管理人员和行政首脑,必将成为落伍者,特别是在当前这种鼓励用户直接参与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发展趋势下。
过去,用户管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信息服务人员来推荐、开发和实现所需要的信息系统的。
鉴于信息服务需要不断的发展变化,现在把鉴别和提高系统的责任留给了用户——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用户更多地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这种趋势早在7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而且,自那时以后不断地发展,现在已进入了信息服务人员同用户合作的时代。
因为只
有用户更了解他们自己想从信息系统中得到什么。
用户参与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典型事例表现在分布式数据处理(DDP)方面。
在这方面,用户不仅要参加系统的开发,而且还要负责管理系统运行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和人员。
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认识到:信息是一种资源,必须把这种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不使其白白浪费掉。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管理人员和行政首脑必须有效地利用信息,不然就难以立足于不败之地。
过去,管理人员仅仅把计算机看成是省钱的工具,而现在,计算机被看成是创造利润的工具。
每个公司都有大量的、尚未发掘的、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资源的潜力。
发掘这种潜力所需要具有的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知识水平,是大多数管理人员和行政首脑力所能及的。
下面给出的是这种抵制非自主开发的产品之倾向是怎样影响到系统成功的上千个例子之一。
个规模很大的大学的校长突然决定买一个价值8万美元的成套的学生信息系统。
而该大学的系统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一直渴望着有机会被批准自己内部来开发这样一个系统。
而现在,在未征求他们意见的情况下,就通知这一决定。
在大约过了三年,并且花了30万美元之后,这个项目流产了。
后来一个顾问把这次失败归结为抵制非自主开发产品的倾向。
这类情况经常反复出现。
我们所以提到这种倾向,是为了强调在决策过程中整体考虑的重要性。
尽管分析员和程序员是由信息服务经理负责的,但是用户管理人员也应该清楚地知道他们做出的有关成套软件的决定会影响到分析员和程序员的态度,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业务上的发展。
考虑到这一原因,用户管理人员应该特别注意征求分析员和程序员以及信息服务管理人员的意见。
当所做的决定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后,实现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对用户的忠告
1.“没有一个成套的软件系统是万能的。
”一个库存控制系统在ABC公司可以工作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并不意味着该软件包在XYZ公司会得出同样的结果。
对每一个软件包应该谨慎地进行评价并且极其小心地付诸实现。
一个成套
的软件系统可能是有好处的,但不能指望它解决所有的问题。
2.“不要当第一个买主”。
这是很遗憾的事,因为许多软件商号对买主只承诺就他们的软件进行例行的现场测试。
也就是说,在这些软件包实现之后很少考虑进行全面地测试和调试。
3.“在一个软件包正式投放市场之前,不要与卖主签订购买合同”。
即便某个公司已经成功地使用了这一软件也不能这样做。
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有的软件商试图推销一些不成熟的系统(比如,资料短缺、软件不完全等)。
4.在没有深入查看有关资料并且观看该系统的一次完整的表演之前,“不要假设软件包只需要少量的修改”。
将要受此推荐的成套系统影响的所有业务方面的管理人员都应当仔细地检查该系统的每一方面,并且提请信息服务管理部门注意系统需要修改的那些方面。
5.“在完成或大部分完成用户验收之前,不要往下进行”。
成套的软件包必然要求某些用户在有些方面作出妥协。
而在签合同之前,尚未认可系统的用户将不愿意作出必要的妥协。
这一点很可能最终推迟了系统的实现,有时甚至会引起项目失败。
6.“采购价格可能只表示安装成套系统全部成本的25%”。
通常都把修改部分的开销估计得太小,而且在经济分析中不加考虑,然而,这种修改可能而且事实上也是昂贵的,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修改部分的开销都是系统实现的一个主要成本。
7.“专利软件的转换和实现阶段并不容易”。
实现一个系统(无论是内部开发的还是购买的)是一个困难的任务,而管理人员应该预料到这些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