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冻土分布
中国各地区冻土深度

中国各地区冻土深度中国的冻土深度,哇,真是一个复杂又迷人的话题。
大家知道,冻土是指那些在一年大部分时间里保持在0摄氏度以下的土壤。
这种土壤在北方尤其常见,像是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咱们可以把这个话题拆分开,逐步深入,看看各个地区的冻土特点。
一、冻土的分布1.1 北方冻土带北方地区,冻土深度一般可达到几米。
想象一下,冰封的土地下,藏着的故事。
这里的冻土层不仅影响了植物生长,也影响了建设。
房子建在冻土上,得注意哦,没个好基础,可是不行的。
1.2 西南地区的冻土西南地区,冻土相对较浅。
这里的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冻土深度就没那么惊人。
偶尔会有冻土现象,但总的来说,地势的影响大于气候。
这种地方的农作物生长得挺好,活力四射。
二、冻土的成因2.1 气候因素气候是冻土深度的主要因素。
北方干冷,冻土深厚;而南方温暖湿润,冻土稀薄。
这就像是大自然的一种调和,给每个地区安排了适合的“衣服”。
2.2 地形影响地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山地、平原,都是关键因素。
比如,山区的冻土会因海拔而变化,平原则可能因为水流的作用形成不同的冻土层。
大自然就是这么有趣。
2.3 人为因素别忘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和道路建设,直接影响了冻土的特性。
热岛效应让城市的冻土层变得不那么稳定。
这可真是双刃剑,一方面推动发展,一方面却破坏了自然。
三、冻土的影响3.1 生态系统冻土的存在,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它像是一个保护层,阻挡了温度的波动,维护了土壤的稳定。
没有冻土,许多植物可能会难以生存。
想象一下,草原上的野花,在冻土下悄然绽放,生命的力量真让人感动。
3.2 基础设施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冻土问题可不能小觑。
建筑、道路、管线都得考虑冻土的影响。
冻土融化后,可能会导致地面下沉,甚至出现裂缝,真是麻烦不断。
所以,施工前,必须深入了解冻土的情况。
四、未来的展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冻土深度也在悄然改变。
科学家们正在关注这一现象,研究如何应对可能带来的风险。
初中自然地理必背知识点:冻土

初中自然地理必背知识点:冻土成土条件气候冻土分布区的环境条件存在差异。
冰沼土分布区属苔原气候,大部分地面被雪原和冰川所覆盖,年平均温在0℃以下,一般都在-10℃至-17℃,冬季气温可低至-40℃,甚至-55℃,夏季温度也很低,7月份平均温度不超过10℃,全年结冰日长达240天以上。
高山冻漠土年均温也很低,一般为-4℃至-12℃。
冻土区降水很少,欧洲部分为200—300毫米,亚洲和北美洲北部在100毫米以下,西藏冻漠土区因地势高、远离海洋,降水更稀少,一般为60~80毫米,其北部更少,为20~50毫米,其中90%集中于5—9月。
降水虽然少,但气温低,蒸发量小,长期冰冻,土壤湿度很大,经常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夏季土壤—母质融化,砂土可达1~1.5米,壤土70~100厘米,泥炭土35~40厘米,以下即为永冻层,高山冻漠土在宽谷、湖盆永冻层深度80厘米,山坡上可达150厘米。
[5]植被由于冻土区气候严寒,植被是以苔藓、地衣为主组成的苔原植被,草本植物和灌木很少,常见的植物有:石楠属、北极兰浆果、金凤花等开花植物,南缘有云杉、落叶松、桦、白杨、柳、山梣等,生长缓慢,矮小且畸形,各种植物的年生长量均不大,苔原地带每年有机质的增长量为400公斤/公顷,是世界各自然地带中最少的。
高山冻漠土区植被为多年生和中旱生的草本植物、垫状植物和地衣,常见的有凤毛菊属、葶苈属、桂竹香属、虎耳草属、点地梅属、银莲花属、金莲花属、红景天属等,一簇簇地生长在石隙之间,或在冰雪融水灌润的地方局部呈小片分布。
五颜六色的粗糙碟衣、地图黄绿衣、岩表黄绿衣等则着生于石块上面。
[5]地形、母质冻土发育的地区,因刚脱离冰川覆盖不久,冰川地形保持得相当完整。
冻漠土分布区的地形主要是陡峭的山坡,角锋、刃脊、第四纪和近代冰川所形成的冰斗和冰碛垅堤,宽谷,湖盆的湖积平原等。
成土母质的差异较大,加拿大、西伯利亚地盾区是前寒武系基岩。
其他地区有古生代各种灰岩、石英砂岩、板岩、中生代的灰岩、红色钙质砂泥岩及近代泥砾和冲积物,残积物,冰碛物,冰水沉积物等。
中国冻土分布的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冻土分布的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冻土分布的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冻土分布于高纬地带和高山垂直带上部,其中冰沼土广泛分布于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在南美洲无冰盖处亦有一些分布。
①东北冻土区为欧亚大陆冻土区的南部地带,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自北而南,分布的面积减少。
本区有宽阔的岛状冻土区,其热状态很不稳定,对外界环境因素改变极为敏感。
东北冻土区的自然地理南界变化在北纬46°36'~49°24',是以年均温0℃等值线为轴线摆动于0℃和±1℃等值线之间的一条线。
②在西部高山高原和东部一些山地,一定的海拔高度以上(即多年冻土分布下界)方有多年冻土出现。
冻土分布具有垂直分带规律,如祁连山热水地区海拔3480 米出现岛状冻土带,3 780 米以上出现连续冻土带;前者在青藏公路上的昆仑山上分布于海拔4200 米左右,后者则分布于4350 米左右。
青藏高原冻土区是世界中、低纬度地带海拔最高(平均4000 米以上)、面积最大(超过100 万平方公里)的冻土区,其分布范围北起昆仑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抵国界,东缘至横断山脉西部、巴颜喀拉山和阿尼马卿山东南部。
在上述范围内有大片连续的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
在青藏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均温和降水分布西、北低,东、南高的总格局影响下,冻土分布面积由北和西北向南和东南方向减少。
高原冻土最发育的地区在昆仑山至唐古拉山南区间,本区除大河湖融区和构造地热融区外,多年冻土基本呈连续分布。
往南到喜马拉雅山为岛状冻土区,仅藏南谷地出现季节冻土区。
中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也表现出一定的纬向和经向的变化规律。
冻土分布下界值随纬度降低而升高。
二者呈直线相关。
冻土分布下界值中国境内南北最大相差达3000 米,除阿尔泰山和天山西部积雪很厚的'地区外,下界处年均温由北而南逐渐降低(由-3~-2℃以下)。
西部冻土下界比雪线低1000~1100 米,其差值随纬度降低而减小。
冻土知识点总结

冻土知识点总结冻土是指土壤或岩石中含有冰的土壤或岩石。
在大部分地区,冻土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
冻土对地球的温室气体循环、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有显著影响。
本文将从冻土的定义、形成、分类、特点、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对冻土进行总结。
一、冻土的定义冻土是指土壤或岩石中含有冰的土壤或岩石,常见于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
冻土的存在与气温、土壤类型、地形和植被等因素有关,是地球表面过程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冻土的形成冻土的形成与地球表面的气温和水分状况有密切关系。
在气温低于0℃的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或地下水中的水分会凝结成冰,形成冻土。
受地形和植被等因素影响,冻土的形成具有时空变异性。
1. 气温影响气温是影响冻土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气温低于0℃的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会结成冰,形成冻土。
在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低,冻土分布广泛。
2. 土壤类型影响土壤类型也是影响冻土形成的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温度的反应不同,有的土壤容易结冻,有的则不容易结冻。
粘土含水量较高,容易形成冻土。
3. 地形和植被影响地形和植被的特点也会影响冻土的形成。
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形容易在低温条件下形成冻土。
植被的覆盖会对土壤温度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调节土壤的冻融过程。
三、冻土的分类冻土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按照冰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冻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季节性冻土又可分为浅层季节性冻土和深层季节性冻土。
1. 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是指每年在冷季节形成,随着气温升高而融化的冻土。
它分布在地表下0.5米到3.5米之间,受气温的季节变化影响较大,非常脆弱。
2. 多年冻土多年冻土是指在地表下深处大于2米处的冻土层。
多年冻土通常在冬季达到最高的厚度,而在夏季会有所融化,但不会完全消融。
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间较长,更加稳定。
四、冻土的特点冻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土壤,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特性。
1. 冻土的机械性质冻土的机械性质受冻融循环影响较大。
初中地理冻土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冻土知识点总结冻土是指土壤、岩石、有机物质等在低温条件下凝固形成的土壤类型,其主要表现为土壤中的水分在低温下被冻结成冰。
冻土分布广泛,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普遍特征,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区。
冻土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冻土的认识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冻土的形成与特征冻土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气温、地表植被和土壤类型等因素。
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土壤中的水分受到冷冻作用,形成冻土。
此外,地表植被的覆盖状况也会影响冻土的形成,植被越稀疏,地表受到的阳光直射辐射就越大,冻土的形成就越容易。
土壤类型也是影响冻土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沙土和砾石土容易形成冻土,而粘土和泥土的冻土形成较困难。
冻土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厚度:冻土的厚度因地域和季节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在高纬度地区,冻土的厚度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2. 结构:冻土的结构呈现出分层的状态,一般可分为不冻层、阴凉层和冻土层。
不冻层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内不会受到冻结的土层,阴凉层是指土层在冬季受到冻结,但在夏季又可以解冻,冻土层是指土层在全年都受到冻结的土层。
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冻土对地表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在冬季能够保护地表植被免受低温和风蚀的侵害,同时还能够延缓雪水的融化速度,起到了一定的水源调蓄作用。
另外,冻土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如果开采和利用不当,很容易导致土地沉降和裂缝的形成。
冻土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冻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多年冻土、季节性冻土和岩石冻土等。
1. 多年冻土:指的是在地表以下长时间受到冻结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欧亚大陆北部和美洲大陆北部,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等地区。
多年冻土的厚度一般较大,能够达到几十米到上百米,对气候、水文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季节性冻土:指的是在冬季受到冻结,夏季又能够解冻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位于多年冻土带南缘的地区。
冻土

(三)冻土的演化,主要受温度的控制 冻土的演化,
• 地表现存的多年冻土,大部分形成于第 地表现存的多年冻土, 四纪冰期时。随着冰后期气温的上升, 四纪冰期时。随着冰后期气温的上升, 全世界多年冻土具有退化的总趋势。 全世界多年冻土具有退化的总趋势。这 表现在欧洲冻土的南界,从北纬42° 表现在欧洲冻土的南界,从北纬 °的 法国中部和多瑙河中游, 法国中部和多瑙河中游,退缩到现在的 北纬68°的挪威北部; 北纬 °的挪威北部;阿尔卑斯山冻土 下界上升量达2500米以上。我国东北冻 下界上升量达 米以上。 米以上 土南界则从北纬42° 土南界则从北纬 °退到现在的北纬 48°附近;西部山地冻土下界上升了 °附近; 500~1000米。 ~ 米
• 融冻泥流表层流速大于下层,所以有 融冻泥流表层流速大于下层, 时可把泥炭、 时可把泥炭、草皮等卷进活动层剖面 产生褶皱和圆柱体等构造形态。 中,产生褶皱和圆柱体等构造形态。 • 冻融作用一方面对地表物质进行融冻 风化,另一方面又将风化碎屑搬运、 风化,另一方面又将风化碎屑搬运、 堆积,致使冻土地区地表日趋和缓, 堆积,致使冻土地区地表日趋和缓, 向冻融夷平面方向演化。 向冻融夷平面方向演化。
热 融 滑 塌
热 融 沉 陷
5Hale Waihona Puke 冰丘与冰锥 冰丘与冰锥• (1)冰丘:在冻土地区,由于冻结膨胀 )冰丘:在冻土地区, 作用使土层局部隆起而产生的丘状地形。 作用使土层局部隆起而产生的丘状地形。 • (2)冰锥:是在寒冷季溢出封冻地表的 )冰锥: 地下水和流出冰面的河湖水, 地下水和流出冰面的河湖水,经冻结后 形成的锥状冰体。 形成的锥状冰体。
• (2)垂直地带性分布:海拔愈高, )垂直地带性分布:海拔愈高, 冻土埋深愈浅,厚度愈大,地温愈低。 冻土埋深愈浅,厚度愈大,地温愈低。 • 如我国西部山区,每升高 ~150米, 如我国西部山区,每升高100~ 米 冻土埋深减少0.2~ 米 冻土埋深减少 ~0.3米,厚度增加 30米,年平均地温降低 ℃。 米 年平均地温降低1℃ • (3)冻土分布的地带性规律,还经 )冻土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常受到海陆分布、物质组成和地形等 常受到海陆分布、 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 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
中国冻土分布规律

中国冻土分布规律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的国家,冻土分布广泛。
冻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其水分在零度以下时冻结成冰,导致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发生显著变化。
了解中国冻土的分布规律对于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冻土类型及分布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是中国最常见的冻土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土壤中的水分在零度以下时冻结成冰,形成季节性冻土。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升高,冻结的土壤开始融化,恢复正常的土壤性质。
多年冻土: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如昆仑山、祁连山、天山等。
这些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土壤中的水分长期保持在零度以下,形成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的厚度较大,对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中国冻土分布规律纬度地带性:中国冻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从北向南,随着纬度的降低,季节性冻土的分布范围逐渐减小,而多年冻土的分布范围逐渐增加。
这是由于纬度越高,冬季越寒冷,土壤中的水分越容易冻结成冰。
垂直地带性:中国冻土的分布还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土壤中的水分越容易冻结成冰。
因此,在高山地区,从山脚到山顶,冻土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性。
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地貌对冻土的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干燥,多年冻土广泛分布。
而在东北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季节性冻土分布较为广泛。
此外,河流、湖泊等水体附近也容易出现冻土。
地质构造影响:地质构造对冻土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在断裂带附近,由于地下水的涌出和地温的异常变化,容易出现多年冻土。
而在一些岩石透水性较好的地区,由于水分容易下渗和冻结,也容易出现季节性冻土。
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对冻土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取土和排水设施的建设,会改变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从而影响冻土的分布。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冻土利用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冻土利用关于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冻土利用冻土分布区气候严寒或干寒,且有永冻层,土壤自然肥力很低,不经改造不宜于农用,冰沼土上生长有鹿的主要饲料——地衣,所以发展养鹿业乃是利用冰沼土的重要途径之一。
冻融作用冻土地区气温低,土层冻结,降水少,流水、风力和溶蚀等外力作用都不显著,冻融作用则成为冻土地貌发育的最活跃因素。
随着冻土区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水分相应地出现相变与迁移,导致岩石的破坏,沉积物受到分选和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产生冻胀、融陷和流变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它包括融冻风化、融冻扰动和融冻泥流作用。
在冻土地区的岩层或土层中,存在着大小不等的裂隙和孔隙,它们常被水分充填,随着冬季和夜晚气温的下降,水分逐渐冻结、膨胀,对围岩起着很大的破坏,使裂隙不断扩大。
至夏季或白昼因温度上升,冰体融化,地表水可再度乘隙注入。
这种固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土(岩)层破碎松解,这种作用称为冻融风化。
冻融风化不仅造成地面物质的松动崩解,形成了冻土地区大量的碎屑物质,而且在沉积物或岩体中还能产生冰楔、土楔等冰缘现象。
由于地表水周期性地注入到裂隙中再冻结,使裂隙不断扩大并为冰体填充,形成了上宽下窄的楔形脉冰,称为冰楔。
冰楔的规模大小不一,小的楔宽只有数十厘米,深不足1米;大的楔宽可达5~8米,最大深度可达40米以上。
当冰楔内的脉冰融化后,裂隙周围的沙土充填于楔内,形成沙楔。
沙楔也可能是地面冻裂以后,没有形成脉冰,砂土就直接填充在裂隙中。
融冻扰动一般发生在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内。
当活动层于每年冬季自地表向下冻结时,由于底部永冻层起阻挡作用,结果使其中间尚未冻结的.融土层(含水土层),在上下方冻结层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形成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融冻褶皱,又称冰卷泥。
融冻泥流是冻土地区最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
一般发生在数度至十余度的斜坡上。
各地冻土深度

各地冻土xx
【冻土带范围】:
我国冻土带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以北的广大地区,此线以南几乎不见冻土。
西部川陕地区由于山脉地形屏障,北纬33度以南未出现过冻土现象。
【主要测站最大冻土xx】
xx5厘米;
xx至xx一线8-10厘米;
合肥11厘米;
xx—xx45厘米;
xx85厘米;
xx—银川103厘米;
xx、xx120厘米以上;
xx200厘米;xx150厘米;
xx、大连90厘米。
【冻土xx的影响】
冻土气象观测资料对建筑、工程施工、交通运输和农田水利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埋设输油管道和自来水管等地下管道时,需在冬季采取加热或绝热措施,或者深埋至最大冻土层以下,以免有冻裂的危险,但过深则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房屋地基也要在最大冻土深度以下,以保证坚固安全;春季冻土融化使道路返浆,不便行走和运输、并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冻土最深的地方是在大兴安岭北部、新疆和青藏高原,例如,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和新疆的乌恰都在300厘米以上,位于新疆天山腹地的和静县巴音布鲁克气象站,曾记录到439厘米的深度,是我国冻土记录中的冠军。
在高山或高原上的冻土,有些年份常延至盛夏才能融化,还有至9月份未化完的,新的一年的冻土过程又开始了,实际上这些地区已逐渐向永久冻土层过渡。
大约在年平均气温低于—5度,便会有永冻土存在,青藏公路昆仑山北坡、西藏北部安多地区永久冻土层厚达80—100米;
山西省海拔2896米的五台山气象站1976年修建上山公路,在顶段一米深也有经夏不化的永冻土存在。
我国xx面积约有
214."8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和大小兴安岭地区。
地理冻土解析知识点总结

地理冻土解析知识点总结冻土的形成过程:冻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受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冻土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多年冻土形成阶段: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气温长期低于零度。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会结冰,并在地下层中形成冰层。
当冰层遇到非常低温的时候,会逐渐形成厚度较大的冻土层,这就是多年冻土。
2. 少年冻土形成阶段:少年冻土主要分布在气温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会因为气温变化而结冰,从而形成冰层。
这种冰层会随着气温的升降而周期性地形成和消融。
3. 季节性冻土形成阶段:季节性冻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
在这种地区,气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寒冷季节,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会结冰,形成冻土。
而在温暖季节,冰层则会逐渐融化。
冻土的分布特点:冻土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寒冷地区,其中以北极圈和高山地区的冻土分布最为广泛。
1. 北极圈的冻土:北极圈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其中包括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加拿大的西北地区、美国的阿拉斯加等地。
这些地区的冻土主要为多年冻土,厚度较大,覆盖面积广。
2. 高山地区的冻土:高山地区的冻土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冻土主要为季节性冻土,气温和季节变化较为显著。
3. 南极地区的冻土:南极地区的冻土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的部分地区,由于气温极低,厚度较大的多年冻土覆盖面积较广。
冻土的环境影响:冻土在地球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地质地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解析。
1. 生态环境影响:冻土层中的水分被冻结成冰,形成了冻土层的特殊土壤结构。
这种土壤结构对于植物的生长、根系的扎根、土壤的养分循环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冻土层的融化会导致地表变得湿润,成为了湿地环境,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生物种群的分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气候变化影响:冻土层对气候的变化和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各地区冻土深度

中国各地区冻土深度一、引言冻土,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北方寒冷地区的代名词。
想象一下,白雪皑皑的土地,冰冷刺骨的空气,甚至连大地都好像在沉睡。
中国的冻土分布广泛,尤其在东北、西北和高原地区。
了解冻土的深度和特性,不仅关乎生态,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1.1 冻土的分布在中国,冻土主要集中在寒冷的地区,比如说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
这些地方冬天漫长,雪花飞舞,气温常常降到零下。
冻土的深度在这些地方差异很大。
有的地方,冻土深度可以达到几米,而有的地方可能只有几十厘米。
这个深度影响了植被的生长和土壤的结构。
1.2 冻土的形成冻土的形成与气候密切相关。
冷空气在这些地区驻足,让地面下的水分逐渐结冰。
尤其是在冬天,地表温度骤降,土壤中的水分被锁住。
这样,冻土就慢慢形成了。
听起来似乎简单,但实际上,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温度、湿度、土壤类型等都会影响冻土的深度。
二、冻土的影响冻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现象,它的存在对人类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2.1 生态系统冻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小觑。
它限制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让它们无法扎根。
在北方的草原上,冻土层下的水分被冰封,只有少数耐寒植物才能在这恶劣环境中生存。
这就导致了整个生态链的变化,动物们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都受到影响。
2.2 建筑与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方面,冻土也是个大麻烦。
很多建筑、道路都不能直接建在冻土上。
这样的话,施工成本就会上升,技术难度也会增加。
为了应对冻土带来的问题,工程师们往往需要设计专门的基础,比如加深地基,或者采用保温材料。
听起来很麻烦,对吧?2.3 人类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冻土而异。
在一些冻土区,农民们要适应短暂的生长季节,种植耐寒作物。
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冬天的取暖问题也成了头等大事。
常常要依赖燃煤、天然气,或者其他形式的能源来保持温暖。
这样一来,经济负担就加重了。
三、未来的挑战随着气候变化,冻土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
3.1 融化的风险全球气温升高,冻土开始融化。
我国冻土分布

我国冻土分布我国疆域辽阔,由南边雷州半岛至北疆边陲——北极村,跨越35个纬度,东西穿过61个经度。
自南而北经过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多个气候带。
由下表可以看出,高纬度多年冻土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面积约38~39万平方公里。
表1 我国各地区多年冻土分布面积地区多年冻土面积(104km2)大小兴安岭38~39青藏高原150.0阿尔泰山(中国境内) 1.10天山 6.30祁连山9.50横断山0.7~0.8喜马拉雅山(中国境内)8.5东部诸山地(长白山、黄岗、0.7梁山、五台山、太白山)总计215从分布图可以看出,这里的高纬度多年冻土是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南缘,在平面上的分布服从纬度分带规律。
由南界往北,冻土分布面积由5~20%到60~70%,由岛状分布过渡为大片连续分布,至祖国北部城镇西林吉、满归一带这类冻土最发育。
这是高纬度多年冻土分布的总规律。
但是,由于受植被、岩性、地表沉泽化、坡向等地质地理因素的作用,使得同一地方的不同地形部位,冻土分布及发育程度明显不同。
南界附近,冻土岛多年分布在河漫滩和低级阶地,往往与沼泽湿地同为一体。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植被茂密的山间谷底、沼泽化洼地的冻土比阴坡发育;阴坡比半阳、半阴坡冻土分布面积大;阳坡及山顶常常没有冻土存在。
冻土分布图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在青藏高原、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以及东部某些山地(长白山、黄岗梁山、五台山、太白山等),其中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为150万平方公里,其它山地的冻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
高海拔多年冻土的形成及存在,受当地海拔高度控制,它存在于一定海拔高度以上。
把一个山地开始出现多年冻土的高度的联线称为多年冻土下界。
同一山地不同坡向,或不同纬度线上的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值是不同的。
冻土科学工作者通过大量野外实地考察,获取了青藏高原及主要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值。
现在,我们将不同纬度线上各山地的多年冻土下界值,按纬度、冻土下界值点绘在直角坐标图上(图5),由图可以明显看出,随纬度升高,除受海拔高度的控制外,纬度分带也同时起作用,反映了明显的纬度分带规律。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世界冻土分布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世界冻土分布【—第一天地理总结之世界冻土分布】,冻土分布于高纬地带和高山垂直带上部,其中冰沼土广泛分布于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包括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极北部分和北冰洋的许多岛屿。
全球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和垂直分带规律。
从高纬度到中纬度,多年冻土埋深逐渐增加,厚度逐渐减小,年平均地温随之升高。
从连续多年冻土过渡到不连续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多年冻土。
极地多年冻土裸露地表,厚度超过千米,年平均地温-15℃;在60°n附近,冻土厚度约100米,地面温度上升至-3℃~-5℃;北纬48°左右(冻土分布在南方),冻土厚度只有几米,地温接近0℃(图6-18)。
在中国东北和青藏高原,纬度相差一度,冻土厚度相差10~20米,年平均地温差为0.5℃~1.5℃。
冻土是指地表至100厘米范围内有永冻土壤温度状况,地表具多边形土或石环等冻融蠕动形态特征的土壤。
本土纲相当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新成土纲(entisol)、始成土纲(inceptisol)、有机土纲(histosol),联合国土壤分类的始成土(cambisols)、潜育土(gleysols)、粗骨土(regosols)、有机土。
它包括的土类有冰沼土(冰潜育土)和冻漠土。
冰川沼泽土相当于美国系统分类法中新成岩类的永久冻土正常冻土和古成岩类的冻土,以及有机土类中的一些有机冻土。
区别在于,联合国的分类是指在2米深度内存在永久冻土层。
在美国和联合国的分类中,沙漠冻土没有相应的土壤类型。
它类似于美国分类的干旱土壤和联合国分类的石灰质土壤或石膏土。
在世界各地的高山,如南美安第斯山,新西兰南阿尔卑斯山等亦有分布。
结论:由于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温暖地区或低海拔平原,对冻土的了解不多。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和对资源需求的增加,人类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了空间、海洋和寒冷的极地地区。
(完整word版)冻土以及它的分布和利用

冻土以及它的分布和利用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数年至数万年以上)。
地球上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短时冻土区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50%,其中,多年冻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5%。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
因此,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
冻土因为土壤里面或多或少的都含有水分,但温度降到零度或零度以下,土壤里的水分就会凝结成冰将土壤冻结,这样就产生了冻土。
冻土形成以物理风化为主,而且进行得很缓慢,只有冻融交替时稍为显著,生物、化学风化作用亦非常微弱,元素迁移不明显,粘粒含量少,普遍存在着粗骨性。
高山冻漠土粘粒的K2O含量很高,可达50克每千克,说明脱钾不深,矿物处于初期风化阶段。
如果土层每年散热比吸热多,冻结深度大于融化深度,多年冻土逐渐变厚,称为发展的多年冻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果土层每年吸热比散热多,地温逐年升高,多年冻土层逐渐融化变薄以至消失,处于不稳定状态,称为退化的多年冻土。
如果多年冻土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是大片的、连续的、无融区存在的称为整体多年冻土;如果多年冻土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是分离的、中间被融区间隔的称为非整体多年冻土。
又可根据冻土的地理分布,成土过程的差异和诊断特征,可分为冰沼土和冻漠土两个土类。
冰沼土又称苔原土,我国把冰沼土这一土壤名称,改为冰潜育土,分布于极地苔原气候区和我国黑龙江北部。
冰沼土是冻土中具有常潮湿土壤水分状况,具有碳氮比>13的潜育暗色表层和pH<4.0的斑纹AB层的土壤。
冰沼土土层浅薄,剖面由泥炭层和潜育层组成,土体构型为O-Oi-Cg或Oi-Cg型。
冻漠土包括高山荒漠土、高山寒冻土。
该土壤主要发育在我国青藏高原等高山区冰雪活动带的下部。
一般在海拔4000米以上。
冻漠土是冻土中具有干旱土壤水分状况,具有淡色表层,无盐积层和石膏层的土壤。
三、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三、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平原、山地、丘陵纵横交错。
我国疆域辽阔,由南边雷州半岛至北疆边陲——北极村,跨越35个纬度(N18°~53°),东西穿过61个经度(E74°~134°)。
自南而北经过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多个气候带。
这就意味着在同一个时间里,不同地区将处于不同的季节。
元月,祖国北方已是千里冰封,银装素裹。
在那里以冰灯城著称的哈尔滨,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冰灯展览;然而,此时的两广地区正是春意正浓,田野里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一片翠绿。
公园里、街道两旁,一丛丛、一簇簇百花盛开,群芳争艳。
1.冻土的类型上述说明,处在不同气候带的地方,冷半年(月平均气温低于零度)及热半年(月平均气温高于零度)延续的时间长短不同。
自南而北,由低往高,冷半年延续时间增长。
由此而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冻土。
根据冻土存在的时间,可分为三种类型:多年冻土、季节冻土、瞬时冻土。
冻结状态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土(岩)层为多年冻土。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决定多年冻土形成与存在的自然条件不同,又分为高纬度多年冻土和高海拔多年冻土两种。
高纬度多年冻土的形成与存在是与纬度有密切的关系;高海拔多年冻土是由海拔高度所决定的。
冬季冻结,夏天完全融化的土(岩)层称季节冻土。
根据季节冻土的下垫土(岩)层及其关系又分为两种,即季节冻结层——夏季融化,冬季冻结(存在时间大于个月)时不与多年冻土衔接或其下垫融土的土(岩)层;季节融化层——夏季融化,冬季冻结并下垫多年冻土的土(岩)层(图3)。
瞬时冻土——冬季冻结持续时间小于一个月,其余时间处于融化状态的土(岩)层。
2.各类冻土的分布由图4可以看出,高纬度多年冻土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面积约38~39万平方公里(表4)。
因受地形及海拔高度影响,它的南界呈“W”型分布,沿大小兴安岭延伸方向明显向南突出;在松嫩平原北缘向北突出,二者相差近两个纬度。
中国冻土地貌分布规律

中国冻土地貌分布规律冻土是指在土地表层存在一定温度下,地表以下的土壤或岩石含有一定水分时,由于低温条件下土壤或岩石内的水分结冰而形成的土壤或岩石冻结现象。
中国作为一个大陆性国家,冻土广泛分布于其辽阔的土地中。
本文将探讨中国冻土地貌的分布规律。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袤的国家,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冻土地貌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从纬度角度来看,中国的冻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北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内蒙古、新疆等省份。
这些地区位于高纬度带,气候寒冷,夏季短暂,冬季漫长严寒,地表温度低于冰点,造成土壤或岩石中的水分结冰形成冻土。
其中,东北地区的冻土主要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东亚大陆极地冷气团的影响,形成了广泛的冻土带。
而内蒙古和新疆地区则主要受到高原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山脉与高原的阻挡使得冷空气在这些地区停留的时间更长,增加了冻土的发育条件。
其次,从海拔角度来看,中国的冻土地貌分布范围也与海拔有关。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冻土的发育程度也逐渐增大。
例如,中国西北地区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天山等高山地带,由于海拔较高,气温更低,使得这些地区的冻土更加发达。
而在平均海拔较低的东北地区,冻土地貌则相对较少。
此外,从地形特征来看,中国的冻土地貌与高山、高原和盆地等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山和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地表水分容易凝结成冻土,因此冻土在这些区域中相对较多。
而盆地地区由于地势较低,地表水分排泄较好,冻土的发育条件不太适合,因此盆地地区的冻土地貌相对较少。
最后,从气候类型来看,中国的冻土分布也受到不同气候类型的影响。
例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等省份主要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夏季较暖,并且受到季风的影响,降水相对充沛。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东北地区的冻土发育较为广泛。
而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疆和青海等省份则主要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夏季短暂,气温变化较大,降水较少,这种气候条件造成了西北地区冻土的发育。
全国冻土深度

全国冻土深度全国冻土深度引言1. 冻土与气候关系冻土的形成与气候密切相关。
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永久性冻土,季节性冻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会解冻,而永久性冻土则一年四季都处于冻结状态。
全国冻土深度的分布与我国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2. 全国冻土深度区域分布根据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冻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
其中,西北地区的冻土深度普遍较深,达到几米甚至十余米;青藏高原地区的冻土深度也比较大,一般在数米至十余米之间;东北地区的冻土深度相对较浅,大多在数十厘米至数米之间。
3. 影响全国冻土深度的因素除了气候因素外,全国冻土深度还受到地形、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地形是冻土深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高山地区和山谷地带的冻土深度通常较大。
土壤类型也会影响冻土深度,粘性土和冻土的结合程度较高,冻土深度较大;而砂质土则容易渗透,冻土深度较浅。
植被覆盖对全国冻土深度也有一定影响,植被能够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水分,从而减缓冻土的形成。
4. 全国冻土深度变化趋势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国冻土深度发生了一定变化。
一方面,气候变暖导致冻土深度减小;另一方面,人类活动,特别是工程建设、森林砍伐等,也会造成土壤变暖和冻土深度减小。
全国冻土深度的变化趋势仍需进一步研究。
5. 全国冻土深度的意义全国冻土深度的研究对于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冻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冻土深度,以避免冻土松动或变形引发的工程灾害。
冻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对水和矿物质的循环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全国冻土深度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全国冻土深度是全国各地冻土状况的综合反映。
冻土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相关。
全国冻土深度的研究对于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全国冻土深度的变化趋势仍需进一步研究。
全国冻土深度简版

全国冻土深度全国冻土深度1. 冻土概述冻土是指地下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土壤或岩石。
在我国,由于气候和地理特点的影响,冻土分布广泛,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冻土具有重要的地质、生态和农业意义,对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2. 全国冻土分布根据全国冻土调查结果,我国冻土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冻土分布面积最大,有60%以上的冻土分布在这个地区。
西北地区次之,主要分布在新疆等省份。
青藏高原地区冻土分布面积相对较小,但由于该地区地势高峻,冻土深度较大。
3. 冻土形成因素冻土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和植被等。
气候因素是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和降水等。
当地下温度低于0摄氏度,并且有足够的降水时,地表水分会结冰形成冻土。
地质因素也会影响冻土形成,如土壤类型和顶土层的厚度等。
植被则可以通过影响地表温度和水分的分布来间接影响冻土的形成。
4. 冻土深度影响因素冻土深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性质和地理条件等。
4.1 气候气温是冻土深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气温越低,冻土深度越大。
通常情况下,北方地区冻土深度要比南方地区深。
此外,气温季节性变化的大小也会影响冻土深度。
季节性气温变化越大,冻土深度的季节性变化也越大。
4.2 土壤性质土壤类型和土壤含水量等也会对冻土深度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粘土含水量高的土壤冻土深度较大,而沙质土壤和砂砾土壤冻土深度相对较浅。
4.3 地理条件地势高低和坡度等地理条件也会对冻土深度产生影响。
地势高峻的地区,冻土深度较大,因为山区气温低于平原地区。
此外,坡度较大的地区由于水分的流动性较强,冻土深度相对较浅。
5. 冻土深度调查方法为了准确了解全国冻土分布和冻土深度,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直接观测和间接推断。
直接观测方法主要是通过钻孔、探井和测温等方式获取冻土深度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为精确的冻土深度数据,但由于调查范围较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全国冻土深度

全国冻土深度全国冻土深度一、引言冻土是指地下温度低于0°C,地下水在地面以下的土壤或岩石层。
在寒冷地区,冻土对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全国冻土深度对于开展相关工程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国冻土深度的相关情况。
二、全国冻土分布概况2·1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冻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份。
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冻土存在,冻土深度较大,平均在1-2米之间。
2·2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冻土分布较广,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冻土深度较浅,主要在0·5-1米之间。
2·3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冻土主要分布在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
冻土深度较大,平均在1·5-3米之间。
2·4 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的冻土分布广泛,冻土深度较大,平均在2-5米之间。
其中,西藏冻土深度最大,可达5-8米之间。
三、影响冻土深度的因素3·1 气候条件气候是影响冻土深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寒冷的气候有利于冻土的形成和发育,而温暖的气候则会减少冻土的深度。
3·2 地貌结构地貌结构对冻土的分布和深度有着重要影响。
在山地和高原地区,冻土通常深度较大,而平原地区的冻土深度较浅。
3·3 土壤类型土壤类型也是影响冻土深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粘性土壤和黏土含量高的土壤有利于冻土的发育。
四、冻土深度的工程影响4·1 建筑工程在冻土地区进行建筑工程时,需考虑冻土的深度和稳定性。
建筑物的地基设计应充分考虑冻融的影响,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2 交通工程在冻土地区进行交通工程建设时,需针对冻土深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3 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冻土地区是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主要产区,了解冻土深度对于开展勘探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全国冻土分布图2·冻土深度统计表3·相关文献引用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冻土:地下温度低于0°C,地下水在地面以下的土壤或岩石层。
各地冻土深度

各地冻土深度
【冻土带范围】:我国冻土带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以北的广大地区,此线以南几乎不见冻土。
西部川陕地区由于山脉地形屏障,北纬33度以南未出现过冻土现象。
【主要测站最大冻土深度】
杭州5厘米;
上海至武汉一线8-10厘米;
合肥11厘米;
济南—西安45厘米;
北京85厘米;
兰州—银川103厘米;
呼和浩特、沈阳120厘米以上;
哈尔滨200厘米;长春150厘米;
丹东、大连90厘米。
【冻土深度的影响】
冻土气象观测资料对建筑、工程施工、交通运输和农田水利建设都具有重要
意义。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埋设输油管道和自来水管等地下管道时,需在冬季采取加热或绝热措施,或者深埋至最大冻土层以下,以免有冻裂的危险,但过深则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房屋地基也要在最大冻土深度以下,以保证坚固安全;春季冻土融化使道路返浆,不便行走和运输、并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冻土最深的地方是在大兴安岭北部、新疆和青藏高原,例如,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和新疆的乌恰都在300厘米以上,位于新疆天山腹地的和静县巴音布鲁克气象站,曾记录到439厘米的深度,是我国冻土记录中的冠军。
在高山或高原上的冻土,有些年份常延至盛夏才能融化,还有至9月份未化完的,新的一年的冻土过程又开始了,实际上这些地区已逐渐向永久冻土层过渡。
大约在年平均气温低于—5度,便会有永冻土存在,青藏公路昆仑山北坡、西藏北部安多地区永久冻土层厚达80—100米;
山西省海拔2896米的五台山气象站1976年修建上山公路,在顶段一米深也有经夏不化的永冻土存在。
我国永冻土面积约有214.8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和大小兴安岭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冻土分布
冻土分布于高纬地带和高山垂直带上部,其中冰沼土广泛分布于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在南美洲无冰盖处亦有一些分布。
①东北冻土区为欧亚大陆冻土区的南部地带,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自北而南,分布的面积减少。
本区有宽阔的岛状冻土区,其热状态很不稳定,对外界环境因素改变极为敏感。
东北冻土区的自然地理南界变化在北纬46 度36'~49 度24',是以年均温0℃等值线为轴线摆动于0℃和±1℃等值线之间的一条线。
②在西部高山高原和东部一些山地,一定的海拔高度以上(即多年冻土分布下界)方有多年冻土出现。
冻土分布具有垂直分带规律,如祁连山热水地区海拔3480 米出现岛状冻土带,3780 米以上出现连续冻土带;前者在青藏公路上的昆仑山上分布于海拔4200 米左右,后者则分布于4350 米左右。
青藏高原冻土区是世界中、低纬度地带海拔最高(平均4000 米以上)、面积最大(超过100 万平方公里)的冻土区,其分布范围北起昆仑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抵国界,东缘至横断山脉西部、巴颜喀拉山和阿尼马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