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无线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移动通信基础知识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移动通信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体系结构、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移动通信的应用和前景。
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
最早的移动通信系统是1G(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使用模拟信号进行通信。
然而,由于模拟信号受到干扰和信号质量的限制,1G系统的容量有限且通信质量较差。
随着技术的发展,2G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出现了。
2G系统使用数字信号进行通信,能够提供更好的语音质量和数据传输速度。
2G系统采用了数字编码和复用技术,提高了信号的容量和效率,为移动通信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接着,3G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G系统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丰富的服务,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视频通话和上网等功能。
3G系统采用了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大大提高了移动通信的性能。
到了2010年左右,4G系统(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商用。
4G系统采用了全新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大幅提升了移动通信的速度和性能。
4G系统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使得高清视频和互联网应用成为了可能。
当前,5G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在逐步部署和商用化。
5G系统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可以满足人们对移动通信的更高需求。
5G系统的商用将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将推动智能城市、物联网和等领域的发展。
3. 移动通信的体系结构移动通信的体系结构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 物理层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进行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等操作。
物理层定义了无线传输的基本参数和规则,如频率、带宽和调制方式等。
- 链路层负责提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移动通信专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二、移动通信专业(一)无线通信专业基础知识1.移动通信概述:(1)移动通信的定义和分类;(2)移动通信的特点;(3)蜂窝移动通信系统;(4)当前主要移动通信体制、发展历史和地域特点;(5)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6)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2.移动通信组网:(1)移动通信网络结构;(2)蜂窝网技术;(3)移动通信网的频率配置;(4)信令方式;(5)路由计划与接续要求。
3.电波传播与抗衰落技术:(1)移动信道的特性;(2)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3)抗衰落技术。
4.移动通信中的调制与编码:(1)调制技术;(2)编码技术。
5.多址技术:(1)多址的概念和类型;(2)频分多址(FDMA);(3)时分多址(TDMA);(4)码分多址(CDMA);(5)空分多址(SDMA)。
6.CDMA基本原理与扩频技术:(1)CDMA基本原理;(2)扩频技术;(3)地址码与扩频码;(4)CDMA同步。
7.交换基础理论:(1)电信交换基础知识;(2)移动交换基本技术;(3)移动交换系统。
8.话务量基本知识:(1)话务量基本概念;(2)呼叫处理能力;(3)信道配置。
9.其他:本专业维护规程。
(二)无线通信专业技术知识移动通信专业分为GSM/GPRS移动通信系统、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移动数据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其他移动通信系统五个职业功能,每一个职业功能又分为不同的工作内容。
每个工作内容为一个考试模块,考生只需选择某一考试模块参加考试。
第一,CSM/CPRS移动通信系统:供C网范围相关工作人员按工作内容选择考试模块。
一、GSM/GPRS移动通信系统●工作内容1:GSM/GPRS核心网技术●专业能力要求:1.掌握GSM网的专业知识:(1)GSM900和GSMl800系统组成与网络结构; GSM网络编号方式;业务和功能;网络配置和管理(包括频率规划);服务质量;接口与信令;同步要求;计费管理;设备基本进网技术要求。
(2)GPRS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GPRS协议分层结构; GPRS传输;GSM/GPRS业务。
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极化方式
根据信号传播环境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极 化方式,如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
19
天线选择与参数配置
2024/1/25
20
天线选择与参数配置
2024/1/25
下倾角设置
01
根据覆盖范围和干扰情况设置合适的下倾角,控制信号覆盖范
围。
方位角设置
02
根据地形地貌和业务需求设置合适的方位角,实现信号的有效
预测分析
运用数学模型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业务需求、用户行为等进行预测分析。
2024/1/25
14
网络规划原则与方法
要点一
仿真模拟
利用仿真软件对规划方案进行模拟验证,评估网络性能。
要点二
方案制定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网络规划方案,包括基站布局、参数 配置等。
2024/1/25
15
基站选址与布局优化
3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第二代移动通信(2G)
数字语音通信,如GSM、CDMA 等系统。
高速数据通信,如UMTS、 CDMA2000等系统。
第四代移动通信(4G)
高速移动数据通信,如LTE、 WiMAX等系统。
第一代移动通信(1G)
模拟语音通信,如AMPS、TACS 等系统。
第五代移动通信(5G)
2024/1/25
网络故障排查
利用网络测试工具、检查网络连接等方式,诊断并解决网络故障。
28
网络性能优化策略
覆盖优化
通过调整天线角度、增加基站等方式,提高 网络覆盖质量。
干扰优化
识别并处理网络中的干扰源,降低干扰对网 络性能的影响。
2024/1/25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1. 移动通信的概述移动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号的方式实现信息传输。
相比有线通信,移动通信具有灵活、便捷、无需布线等特点,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通信。
2.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信号调制:将原始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信号。
常用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信号传输:通过天线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出去,传播到接收端。
信号解调: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信号后,将其解调为原始信号。
信号处理:将解调后的信号经过处理,恢复为可读的信息。
3. 移动通信的技术制式移动通信技术制式是指在移动通信中采用的一种标准,用于协调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制式包括:2G(GSM):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制式,支持语音和低速数据传输。
3G(CDMA2000、W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制式,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提供更快的网速和更多的服务。
4G(LTE):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制式,支持更高速的数据传输和更丰富的应用。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制式,具备更低的时延、更高的网速和更广的连接性能。
4. 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移动通信网络通常包含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移动终端:包括方式、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
基站:负责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核心网:用于进行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互联网: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和应用。
5. 移动通信的应用移动通信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语音通信:人们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语音通话。
短信和彩信:可以发送文本信息和多媒体信息。
移动互联网: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可以访问互联网,获取信息和使用各种应用。
移动支付: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可以进行电子支付和移动金融服务。
结论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初学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移动通信技术,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版年度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01移动通信概述Chapter移动通信定义与发展历程移动通信定义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与功能组成功能移动台用于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基站负责移动台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移动交换中心负责移动台的位置管理、呼叫控制等功能。
移动通信技术分类及特点分类特点0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hapter蜂窝移动通信原理及优势蜂窝移动通信原理蜂窝移动通信优势0102GSM 技术CDMA 技术3G 技术4G 技术5G 技术030405GSM/CDMA/3G/4G/5G 技术演进节能策略节能策略旨在降低网络能耗和运营成本。
常见节能措施包括基站休眠、智能节电、绿色通信技术等。
网络规划蜂窝网络规划包括基站选址、频率分配、参数配置等步骤,旨在实现网络覆盖、容量和质量的最优化。
网络优化网络优化通过对现有网络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网络性能和质量。
常见优化措施包括基站调整、参数优化、干扰协调等。
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通过合理分配网络资源,避免网络拥塞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
常见负载均衡策略包括基站间负载均衡、业务间负载均衡等。
蜂窝网络规划与优化策略03无线传输技术基础Chapter无线信道特性与传播模型无线信道特性包括路径损耗、多径效应、阴影效应等,这些特性对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距离有重要影响。
传播模型描述了无线信号在空间中传播的方式和规律,常用的传播模型有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用于预测和评估无线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性能。
调制与解调原理及应用场景调制原理01解调原理02应用场景03多址接入技术与干扰抑制方法多址接入技术干扰抑制方法04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简介Chapter第一代模拟手机采用模拟信号传输,通话质量较差,且安全性低。
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提高了通话质量和安全性,并引入了短信功能。
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业务,实现了移动宽带接入。
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支持高清视频通话和在线多媒体应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1. 介绍移动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发送和互联网访问。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无线信道和网络架构等内容。
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主要包括移动设备、基站和核心网络。
移动设备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如方式、平板电脑等。
基站是与移动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
核心网络是连接多个基站并提供网络服务的设备。
3. 无线信道无线信道是移动通信中用于传输数据和信号的媒介,它使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无线信道可分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
下行链路是从基站向移动设备发送数据的链路,上行链路是从移动设备向基站发送数据的链路。
4. 网络架构移动通信网络采用了分层的网络架构,主要包括无线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
无线接入网络负责连接移动设备和基站,它使用无线技术进行通信。
核心网络是连接多个无线接入网络的网络,它提供路由和转发数据的功能。
5. 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目前,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包括2G、3G和4G。
2G技术使用数字技术传输语音和数据,3G技术增加了高速数据传输功能,4G技术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
6.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移动通信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发展趋势包括5G技术的推出、物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通信与其他行业的融合等。
7.移动通信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解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使用移动通信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无线信道和网络架构等内容,希望能对读者对移动通信有初步的了解。
无线传播理论基础和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电波的极化
E
xH
天线
y
天线
H
x
E
z
垂直极化v
Ev
E
Eh z
水平极化h
-16-
电波的极化
电波的极化经反射或绕射后会发生偏转。 一般地面,墙面或金属板面,对平行于其表面的极化波会
反转180,而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极化波在出射时仍旧垂直 于前进方向。 如果极化对反射面而言,成一个不等于0或180度的角度, 则可以分解成一个垂直于前进方向和一个平行与反射面的 方向的两个分量。经反射后,水平方向的分量旋转180度, 则在出射方向上,两个分量的合成波将不同于入射波的极 化。
4d 2
-11-
点辐射源的波前与功率密度
所谓点辐射源,是指从一定距离以外看这个点时,自观 测点看辐射源的各点距离几乎相等。而且点辐射源没有 方向性(即所有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均相等)。实际 上是不存在的。如果距离辐射源(譬如说是发射天线) 很远,则由于自观测点至辐射源各点距离差可以忽略不 计,因而可以把自辐射源辐射出来的电波波前看成球面。
=1。或者
P =ExHy /2=Ex2/2 (W/m2)。
-8-
波印廷矢量和功率密度
• P =ExHy /2=Ex2/2 (W/m2)分母中的2表示Ex和Hy
都是正弦波的幅度,其有效值
EeffEEx/ 2
和
HeffHHy/ 2
所以波印廷矢量代表的功率密度就可以表示为
P =E2/
-9-
点辐射源的波前与功率密度
-17-
电波的极化
如果电波的极化方向和绕射障碍物的边缘不成90角, 经绕射后,其极化也会发生偏转。
这就是在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以阴影区为主的情况下, 多反射或绕射波,在到达接收点时,其极化不一定总是 天线的极化方向的原因。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简版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初级)一、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技术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是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本通信手段之一,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
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如方式通信、移动互联网等。
二、移动通信网络结构1.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MSC)以及公共交换方式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等组成。
- 移动站(MS)是指移动通信用户使用的设备,通常是指方式或其他无线终端设备。
- 基站子系统(BSS)由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和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组成,负责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 移动交换中心(MSC)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设备,处理移动通信系统中所有的信令和业务。
- 公共交换方式网(PSTN)是传统的方式通信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相连接,实现移动通信与固定方式通信的互联互通。
2. 移动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移动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结构和网状结构两种。
- 星型结构:以基站子系统(BSS)为中心,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
这种结构简单、稳定,适用于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
- 网状结构:每个基站之间可以相互连接,消息可以通过多条路径进行传输。
这种结构适用于地理环境复杂、通信需求较大的区域。
三、移动通信技术1. 1G、2G、3G、4G、5G的区别- 1G:指的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是模拟信号传输,通信质量较差,只能实现语音通信。
- 2G:指的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数字信号传输,通信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可以实现短信、语音通信等。
2024年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一、引言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培训旨在帮助大家全面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移动通信基本原理1.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交换中心和传输系统等组成。
移动台包括方式、平板等移动设备,基站负责与移动台进行无线信号传输,交换中心负责处理呼叫控制和用户鉴权等功能,传输系统则负责将信号从一个基站传输到另一个基站或交换中心。
2.无线信号传输(1)发射:移动台将语音或数据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发射出去。
(2)传播:无线信号在空间中传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衰减、多径效应等。
(3)接收:基站接收到无线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
(4)解调:基站将处理后的电信号还原为原始的语音或数据信号。
3.无线信号调制与解调无线信号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三、移动通信关键技术1.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道的关键技术。
常见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2.扩频技术扩频技术是通过扩展信号带宽来降低信号功率谱密度,从而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
常见的扩频技术有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跳频扩频(FHSS)等。
3.信道编码与解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而进行的编码处理。
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恢复出原始信号。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有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
4.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滤波、调制、解调、信道估计等,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
四、移动通信发展趋势1.5G技术5G技术是当前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主要特点包括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
移动通信网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
基于多媒体信号的移动通 信,主要采用码分多址技 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 多媒体业务。
移动通信网分类
公用移动通信网
面向公众提供移动通信服 务的网络,如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运 营商的网络。
专用移动通信网
面向特定行业或部门提供 移动通信服务的网络,如 铁路、公安、消防等部门 的专用网络。
多址接入技术
多址接入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同时 使用同一频段进行通信,常用的
多址接入方式包括FDMA、 TDMA和CDMA等。
03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业务与应用
语音通话业务
总结词
语音通话业务是移动通信网最基础的业务之一,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语音通信服 务。
详细描述
语音通话业务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使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通话的 一种业务。它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是人们日常 通信中最为常用的业务之一。
虚拟移动通信网
基于公共移动通信网络平 台建立的虚拟网络,如虚 拟运营商的网络。
02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技术基础
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折射 和散射等方式传播,受到地形、
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气 阻力、地面吸收和多径效应等因素 的影响,导致信号强度逐渐减弱。
详细描述
移动互联网应用包括社交、支付、电商、新闻、导航等各类 应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方便地使 用这些应用服务,满足工作、生活、娱乐等各方面需求。
04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发展趋势与挑战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调幅(AM)广播、全向信标、海事及 航空通讯
7
高频 〔HF)
3~30兆赫Leabharlann (MHz)短波 100~10米
民用电台
8
甚高频 (VHF)
30 ~ 300兆赫 (MHz)
超短波
10~1米
调颜(FM)广播、电视广播、航空通 讯
9
特高频 〔UHF)
300 -~ 3000兆赫 (MHz)
10
超高频 (SHF)
3 ~ 30吉赫(GHz)
实验室中单条光纤最大速度已达到了26tbps
灵活性和便携性:无线通信可以实现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无需依赖有线连接,具有很高的
灵活性和便携性。可以在不受限制的范围内进行通信,例如无线电话、移动通信等。
覆盖范围广:无线通信可以通过基站或卫星等设备实现远距离通信,覆盖范围广。这使得无
线通信在偏远地区、山区、海洋等无法布线的地方也能实现通信。
9米单管塔,造价低,覆 盖距离0.7公里左右,对 选址位置要求高,容易 被树林、山包阻挡,用 于农村小范围盲区补点
无线网络基础知识介绍----常见基站塔型介绍-室分
有源室分,支持 3.5&2.1&1.8多个频段, 覆盖能力一般,容量大, 造价高,用于商圈、高校、 交通枢纽等高流量区域
传统室分,采用RRU设备+ 无源器件方式,覆盖能力较 好,容量一般,造价较低, 用于大型住宅小区地停、电 梯、写字楼等流量较小的区 域
• 提供低速数据业务
− 100kbps速率
3G
• 互联网应用
− 互联网应用开始出现
• 以语音业务为主
− 移动电话业务仍然应用广泛
• 数据业务开始发展
− 几十Mbps速率
移动通信及3g技术知识要点
1.无线通信基础1.1. 基础知识:1.1.1.移动信道三个特点:传播的开放性:一切无线信道都是基于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来实现信息传播的。
接收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一般可将地理环境划分为下列三类典型区域: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繁华区;以一般性建筑物为主的近郊小城镇区;以山丘、湖泊、平原为主的农村及远郊区。
通信用户的随机移动性慢速步行时的通信;高速车载时的不间断通信。
1.1.2.电磁传播直射波:它指在视距覆盖区内无遮挡的传播,直射波传播的信号最强。
多径反射波:指从不同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反射后到达接收点传播信号,其信号强度次之。
绕射波:从较大的山丘或建筑物绕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其强度与反射波相当。
散射波:由空气中离子受激后二次发射所引起的漫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其信号强度最弱。
1.1.3.三种效应阴影效应移动台在运动中,由于大型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对电波的传输路径的阻挡而在传播接收区域上形成半盲区,从而形成电磁场阴影,这种随移动台位置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接收点场强中值的起伏变化叫做阴影效应。
阴影效应是产生慢衰落的主要原因。
远近效应由于接收用户的随机移动性,移动用户与基站间的距离也是在随机的变化,若各用户发射功率一样,那么到达基站的信号强弱不同,离基站近信号强,离基站远信号弱。
通信系统的非线性则进一步加重,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和以强压弱的现象,通常称这类现象为远近效应。
因为CDMA是一个自干扰系统,所有用户共同使用同一频率,所以“远近效应”问题更加突出。
多普勒效应它是由于接收的移动用户高速运动而引起传播频率的扩散而引起的,其扩散程度与用户的运动速度成正比。
多普勒频移同移动台速度波长及运动方向有关。
1.1.4.香农公式log(1+S/N),C为信道容量,B为信号带宽,S/N为信躁比。
公式:C=B2应用:扩频序列利用了此公式的结论,当信道容量C不变时,提高信号带宽B可以换取较低的S/N.(抗干扰)。
根据B与S/N的关系可以确定最大的信道容量。
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基础知识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随时随地的语音通话到高速流畅的视频播放,从便捷的移动支付到智能的物联网应用,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身影无处不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它是如何工作的?又有哪些关键的技术和组成部分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简单来说,就是允许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没有物理连接的情况下进行通信的网络。
它通过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输信息,使得我们能够在移动中保持与世界的连接。
要理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首先得认识一下它的基本组成部分。
基站是其中的关键设施之一,就像是网络中的“交通枢纽”。
基站负责接收和发送来自移动设备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与核心网络进行交互。
多个基站覆盖的区域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的蜂窝小区,从而实现大范围的信号覆盖。
核心网络则是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大脑”,负责处理和管理各种数据和信令。
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服务器和交换机,用于实现用户认证、计费、移动性管理等功能。
而移动设备,也就是我们手中的手机等终端,它们内置了天线和收发器,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
在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中,无线电波的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障碍物、天气条件、电磁干扰等。
为了克服这些影响,提高信号的质量和覆盖范围,采用了多种技术。
频率复用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
由于可用的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用户同时使用,将频谱分成不同的频段,在不同的蜂窝小区中重复使用,从而提高频谱的利用率。
调制解调技术则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电波上传输的模拟信号,以及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
另外,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也在现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在基站和移动设备上使用多个天线,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数据流,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
移动通信知识
移动通信知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2G网络到如今的5G网络,移动通信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着全球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为大家普及一些关于移动通信的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一、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是通过电波将信息传输到移动设备之间的一种无线通信方式。
它利用天线将电磁波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接收设备,然后通过解调将信号还原为原始的语音、数据或图像等信息。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频率分配:不同移动通信系统使用不同的频率来传输信号。
这些频率需要在不同的移动设备之间进行分配,以确保各设备之间的通信不会产生干扰。
2. 调制与解调: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调制技术有多种,包括调频、调幅和调相等。
调制过程将信号编码成特定的波形,以便在传输过程中更有效地传递,而解调则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
3. 天线技术:移动设备通过天线接收和发送信号。
不同的天线设计可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
4. 基站与网络:移动通信系统依赖于基站来提供无线信号的辐射和接收,而网络则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和数据传输。
二、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进,让我们来看一下它是如何从2G逐步发展到如今的5G的。
1. 2G时代:2G代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使用数字信号传输。
2G技术的出现使得手机的功能和性能大幅提升,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实现通话、短信和基本的互联网浏览。
2. 3G时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到来,实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视频通话、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等功能。
3. 4G时代: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更快的下载和上传速度,使得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应用变得更加流畅和便捷。
4. 5G时代:目前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是第五代(5G)技术。
5G网络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可以支持更多的设备进行连接,并为更多的应用提供支持,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和智能城市等。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一、移动通信基础概述1.1 通信基础概念①通信的定义②通信的基本原理③通信系统的组成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1.2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① 1G移动通信技术② 2G移动通信技术③ 3G移动通信技术④ 4G移动通信技术⑤ 5G移动通信技术二、无线通信原理2.1 电磁波基础知识①电磁波的概念②电磁波的特性③电磁波的频谱分布2.2 无线传输技术①调制技术②复用技术③编码技术④解调技术三、移动通信网络架构3.1 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结构①移动通信网络组成模块②移动通信网络的层级结构3.2 移动通信网络构架①移动用户子系统(UMTS)②核心网()③接入网(AN)四、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1 蜂窝网络技术①蜂窝网络的特点②蜂窝网络的构成③蜂窝网络的优势与不足④蜂窝网络的演进4.2 移动信号覆盖与传输技术①信号覆盖技术②信号传输技术③信号优化技术4.3 移动网络接入技术①无线接入技术②有线接入技术五、技术与标准5.1 3GPP标准组织① 3GPP标准的概述② 3GPP协议栈5.2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①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②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③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④ LTE(Long Term Evolution)六、附件附件1: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图附件2: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一种全球范围内使用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2.CDMA(码分多址):一种通过在通信过程中对信号进行编码,实现多用户共享信道的技术。
3.WCDMA(宽带码分多址):一种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3G移动通信的一部分。
4.LTE(长期演进):一种4G移动通信技术,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基础知识教材目录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 - 3 -.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 - 3 -.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 - 3 -.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 - 3 -.4.何谓“双工”方式?何谓“多址”方式? ....................................................................... - 3 -.5.发信功率及其单位换算 ....................................................................................................... - 4 -.6.接收机的热噪声功率电平(底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接收机灵敏度 ....................................................................................................................... - 4 -.8.信噪比、带宽和信道容量——香农定律 ........................................................................... - 4 -.9.电场强度、电压及功率电平的换算 ................................................................................... - 8 -.10.MIMO(多入多出)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智能天线是怎么回事? ....................................................................................................... - 8 -.12.载频间隔,发射(调制)带宽和接收(噪声)带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电波传播基础理论 ....................................................................................................................... - 9 -.13.陆地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传播的主要特点 ....................................................................... - 9 -.14.路径(中值)损耗 ............................................................................................................... - 9 -.15.快衰落遵循什么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和克服方法。
....................................................... - 9 -.16.慢衰落遵循什么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及对工程设计参数的影响?.............................. - 10 -.17.移动通信中的多普勒频移 ................................................................................................. - 10 -.18.远近效应及其克服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什么是自由空间的传播模式? ..........................................................................................- 11 -.20.2G系统的宏小区传播模式 .................................................................................................- 11 -.21.3G系统的宏小区传播模式 .................................................................................................- 11 -.22.微小区传播模式 ................................................................................................................. - 12 -.23.室内传播模式 ..................................................................................................................... - 13 -.24.为什么有时会收到很远的基站发射的电波 ..................................................................... - 13 -.25.信号中值电平及其统计特性 ............................................................................................. - 14 -.26.接收灵敏度、最低功率电平和无线覆盖区边缘位置百分比的关系.............................. - 15 -.27.无线覆盖区边缘位置百分比和无线覆盖区整区位置百分比的关系.............................. - 16 -.28.全链路平衡和最大允许路径损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室内覆盖系统与器件相关概念介绍 ......................................................................................... - 18 -.29.什么是室内覆盖系统 ......................................................................................................... - 18 -.30.天线的定义及主要功能 ..................................................................................................... - 19 -.31.天线增益 ............................................................................................................................. - 19 -.32.主瓣、副瓣和定向天线的前后比 ..................................................................................... - 19 -.33.何谓“分集”? ................................................................................................................. - 19 -.34.功分器 ................................................................................................................................. - 21 -.35.定向耦合器 ......................................................................................................................... - 21 -.36.3dB电桥 .............................................................................................................................. - 22 -.37.滤波器 ................................................................................................................................. - 22 -.38.频段合路器 ......................................................................................................................... - 22 -.39.应用功能对比:频段合路器VS电桥VS功分器 ......................................................... - 23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近代的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也称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自80年代起,已历经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