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免疫调节学案
第2章 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
![第2章 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77572d192e45361066f565.png)
1F031801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编写人:张会芳编写时间:2015-3-17 班级姓名一、免疫系统的组成------【自主学习】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识别“自己”、排除“非己”成分的保护性功能。
概括如下: ①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患病②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③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2、免疫系统的组成?(见课本)3、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_______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_______和_______等组成。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___和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
2、免疫的类型及比较【规律总结】1、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 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为第二道防线 3.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互相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三.体液免疫----【自主学习】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反应的物质。
病毒、细菌等_______表面的_______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2.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其次是组织液和外分泌液。
3.体液免疫过程为:四.细胞免疫----【自主学习】1.细胞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_________发挥免疫效应。
2.细胞免疫的过程:【合作探究】1.人体免疫系统通过哪种方式清除病毒和寄宿于细胞内的病菌?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何区别与联系?共涉及到哪些免疫细胞?【规律总结】1.病毒侵入机体,先进性体液免疫,再进行细胞免疫。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右表)3.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但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第4节 免疫调节 学案
![第4节 免疫调节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b0db8ebceb19e8b8f6ba6a.png)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 免疫调节广东仲元中学高一 年级 生物 备课组 黄泽夫班级 姓名 学号【学海导航】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大家自主学习教材P 35—P 36这部分内容,然后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填空。
【3分钟】1)什么是免疫器官?它包括哪些器官?2)什么是免疫细胞?它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它包括哪些?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免疫细胞:___________、淋巴细胞:__________(在________成熟) 、_________(在________成熟),都起源于___________,淋巴细胞存在于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淋巴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__________等。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三道防线三、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1.请阅读教材P37关于体液免疫的内容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5分钟】(1)什么是抗原?大多数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什么细胞处理?(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如何起作用的?(3)根据教材“图2-15 体液免疫示意图”,对体液免疫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请将教材上的文字和图形结合画出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
【文字间用箭头表示,见《学案》第2页】2.看下列曲线,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5分钟】 再次免疫: 记忆细胞的特点:再次免疫反应:再次免疫的特点:四、归纳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结合体液免疫的学习,总结细胞免疫的文字流程图。
【5分钟】【典型例题分析】部分见课件【2分钟】例题7)该图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请据图回答:(1)请写出下列标号的细胞名称:①,④。
学案4:2.4 免疫调节
![学案4:2.4 免疫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4a2ba9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c.png)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学习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设定以下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概述细胞免疫过程。
预习案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免疫系统的组成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4.体液免疫(1).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的物质。
(2).抗体:机体的浆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专门抗击某种本质是。
探究案一、探究案(教学流程与探究问题)1、阅读教材p37归纳体液免疫的过程?2、在此过程中吞噬细胞起了什么作用?吞噬细胞参与哪道防线?3、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在上图中加以体现训练案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A、脾B、淋巴结C、扁桃体D、肝脏2、关于浆细胞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多数来源于B细胞直接受到抗原的刺激B、记忆细胞在处理抗原后能够产生B细胞C、浆细胞多数产生于T细胞呈递抗原后D、B细胞在胸腺中发育为浆细胞3、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是()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4.抗体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哪些细胞器()A.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 B .核糖体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C.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D.核糖体叶绿体中心体高尔基体5.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课题: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学习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设定以下知识目标1.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预习案1.阅读教材p37归纳体液免疫的过程?探究案探究一、点细胞免疫1.细胞免疫过程?2.效应T细胞能直接消灭抗原吗?3. 效应T细胞产生途径有哪些?探究二、免疫功能的失调及免疫学应用1、免疫功能的失调过敏反应发生机理示意图:讨论:(1)什么叫过敏反应?(2)过敏反应有哪些特点?(3)如何防治?(1)的发明和应用。
免疫调节导学案绝对完整版
![免疫调节导学案绝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54dbada1c7aa00b52acb8b.png)
免疫调节导学案绝对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第一课时)单县一中李香文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重难点)。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包括、等,淋巴细胞包括细胞(迁移到中成熟)和细胞(在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是由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淋巴因子、等。
【自主学习二】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一道防线:和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非特异性免疫防线;第二道防线:和是保卫人体1、免疫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由和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第三道防线在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用方式为免疫和免疫。
3、(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2)抗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3)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体液免疫主要靠细胞“作战”,细胞免疫主要靠细胞“作战”。
【即学即练】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扁桃体B.脾C.肾脏D.胸腺2、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合作交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指导要求: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这些细胞分别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怎样相互配合2、如果你作为其中的一个细胞会起什么作用如何演示?3、如果你们小组合作演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你们之间应该怎样配合?4、表演时不同的角色要按顺序出场,出场时报出自己角色的作用。
第四节 免疫调节导学案——打印稿
![第四节 免疫调节导学案——打印稿](https://img.taocdn.com/s3/m/29bcf912a76e58fafab00355.png)
第4节 免疫调节 导学案一、基础回顾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 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 、排除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可分为 和 。
2、免 疫 系 统 的 组 成想一想:免疫系统的组成层次中谁最重要? 。
免疫系统的功能: 、 、 。
第一道防线由 和 _____构成3. _________免疫第二道防线由 ____和 ____构成。
___ 免疫(第三道防线) _____ _和 ______4.⑴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特点是 、 、 。
思考:骨折后植入的钢钉是否为抗原?为什么? 。
⑵抗体:机体受到__ ______刺激后,并能与其发生______ _____结合的___________ __。
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主要分布于_____ ____,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⑶体液免疫的概念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免疫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免疫失调(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________当作__________进行攻击。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
(2)过敏反应:已产生________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____ _______或______ ____。
过敏原有:花粉、水果、海鲜、动物毛屑、青霉素等。
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_____,消退______;②一般_______破坏组织细胞;也_____引起组织损伤; ③有明显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通过免疫系统,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能抵抗__________的入侵,及时清除体内衰老、________、损伤、_________的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免疫调节学案
![免疫调节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c9a352a8956bec0975e344.png)
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学习目标】1.准确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2.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3.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重难点】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2.理解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学习过程】一、免疫系统有哪几个部分组成?二、非特异性免疫由什么构成?特异性免疫又由什么构成?三、特异性免疫(1)抗原与抗体的比较(2)体液免疫①写出体液免疫过程:②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与抗原结合,形成,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细胞免疫①写出细胞免疫过程: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思考] 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类型是什么?【课堂探究】探究一、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典例1】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回答:(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___ _____分化形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的结果。
(2)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属于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在特异性免疫中该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所示的以下细胞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有________(多选)。
A.记忆细胞B.②C.③D.④(4)记忆B细胞在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____ ___,快速产生___ _____,与抗原结合。
(5)抗原可经不同途径刺激相应的细胞形成浆细胞,其途径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 _______。
思考:1.回顾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思考回答切除胸腺、破坏骨髓、两者破坏都有哪些后果?2.填表比较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总结: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特异性免疫中除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人教版必修三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两篇
![人教版必修三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3ccb4b90c69ec3d5bb75ca.png)
人教版必修三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两篇五、板书设计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体液免疫的过程3、细胞免疫的过程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六、教学反思本课题基础知识多、基本概念多,当然重点难点也较多。
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尝试学生自主学习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如免疫的物质基础、人体的三道防线;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从整体上做到教与学的互动,体现主导教与主体学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灌输填鸭。
让学生想学、有兴趣学、自觉地学习、学有所用,这是我的教学观念和设想,我努力去实践。
《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二篇)理综生物备课组一、教材分析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器官移植等免疫学相关信息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对免疫系统及其作用有较细致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和责任心。
三、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阅读、思考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体验生物学科关于某些生理过程发生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免疫调节学案
![免疫调节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3a45bdd4d8d15abe234e70.png)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一、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二、学习重难点:(1)抗原和抗体的知识(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关系三、学习过程:(一)人体的三大防线:1分析资料,回答问题资料1 :有人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2: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口腔唾液的吞咽和肠蠕动等,可将停留在粘膜表面的病原体驱赶出体外结论:以上资料说明的防御功能。
资料3:当病原体穿透皮肤或粘膜到达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逸出,病原体被吞噬杀灭。
4:正常人体的血液、组织液、分泌液等体液中含有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病原体的物质。
主要有补体、溶菌酶、防御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等。
结论:以上资料说明的防御功能。
资料5:我们小时候打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如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结论:以上资料与人体的防御功能有关2阅读教材,完成列表(二)免疫系统的组成1阅读教材 完成填空:(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免疫细胞 )免疫 (发挥免疫系统 )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系统的组成:注意: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来源和分化问题(三)特异性免疫过程1体液免疫观看动画(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1、什么是抗原和抗体2、感应阶段:抗原最终呈递给B 细胞有几条路径?吞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的功能是什么?3、反应阶段: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什么细胞?这些细胞有什么功能?4、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5、效应阶段:为什么抗体与抗原结合就可以消灭它?6完成右侧体液免疫过程图,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完整过程。
2、细胞免疫:(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1、细胞免疫是哪种细胞在发挥主要作用?2、什么是靶细胞?靶细胞是如何被裂解的?3、病原体最终是如何被清除的?4、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什么关系?课后完成细胞免疫模式图三、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失调1.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________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___________。
第4节免疫调节高三公开课学案
![第4节免疫调节高三公开课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4572b5f12d2af90342e672.png)
第4节免疫调节一咼二第一轮复习学案第1课时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一、考纲要求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二、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与提高解题能力。
如:比较分析列表法、示意图法。
2、培养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三、学习重难点1. 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四、学习方法1识记的部分通过填空和比较分析法。
2、理解运用的部分通过概念模型和示意图法五、回归教材,主干知识梳理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P35页“免疫系统的组成”,完成下列问题:(课件演示)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 __________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可分为和。
__________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系统免疫细胞] r(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___________(位于:淋巴液、血液、Y和淋巴结中)__________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____________ (在骨髓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核心考点突破: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资料P168考点一 4 ,)例题1 (资料P171例题2)(2010年全国理综)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 • 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 .一个效应社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变式训练1 :资料P171例题1考点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免疫的三道防线:阅读教材P36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第一道防线: 由和构成「非特异性免疫J免疫<匕第二道防线: 由和构成。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第2课时)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e8728a2d4d8d15abe234ead.png)
第二章 第4节 免疫调节第2课时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重点)(2)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完成基础自主梳理:(1)写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
体液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抗原是指(3)抗体是指(4)体液免疫过程(5)细胞免疫过程 侵入抗原 组织细胞 ____ 紧密接触 靶细胞裂解,死亡(二)学习过程:1、抗原概念: 。
特点: , , 。
2、抗体概念: 。
3、体液免疫的过程(看视频,完成填空)①表示增殖、分化_____ ( ) ① ( ) ( ) ( ) 沉淀呈递 呈递 分泌 吞噬细胞 ( ) ( ) 抗原 再次接触抗原4、细胞免疫的过程(看视频,完成填空)5、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的联系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 ( ) 靶细胞裂解,死亡紧密接触 ( ) ( )① ①( ) ( ) ( ) 沉淀 吞噬细胞 ( ) 呈递 呈递 ① ① 分泌 吞噬消化 吞噬细胞 ( ) ( ) 抗原 侵入 组织细胞 抗原 ( ) ( ) 抗原暴露① ① ① ① ①表示增殖、分化 紧密接触 靶细胞裂解 再次接触抗原抗原 ( )吞噬细胞 呈递 组织细胞(三)课内练习1.在体液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淋巴细胞是()A.B细胞B.T细胞C.吞噬细胞D.造血干细胞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人体哪种细胞()A.B细胞B.T细胞C.红细胞D.吞噬细胞3.效应T细胞除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外,还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A.抗体B.淋巴因子C.溶菌酶D.激素4.给健康的婴儿接种疫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A.浆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抗体5.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体液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B细胞浆细胞6.效应T细胞的作用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分泌淋巴因子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激活溶酶体酶⑤与靶细胞结合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7.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D.效应T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8.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B.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9.下列免疫效应与体液免疫无关的是( )A.抑制病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B.抑制病毒的繁殖C.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D.伤口处白细胞吞噬病菌10.某种病毒已侵人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11、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
新人教版生物《免疫调节》word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免疫调节》word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73252cc22bcd127ff0c5f.png)
第四节免疫调节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具体描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区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危害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相关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
知识回顾1.细胞膜的结构2.血细胞中白细胞的作用。
发炎是怎样一回事?3.胸腺与其分泌的激素的作用4.骨髓的作用5.干细胞新课学习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作用的细胞)系统(位于:()组成)免疫活性物质:。
()T细胞、B细胞的来源与分化产生: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迁移到胸腺中成熟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细胞问题:1.请你根据皮肤擦伤后便红肿、发炎到痊愈的过程,总结一下人体如何抵抗病原体?2.你还记得有关免疫系统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吗?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一下吗?看书完成以下内容: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一道防线由和构成第二道防线由和构成。
免疫:产生抗体(第三道防线)免疫:产生抗体2.抗原:。
如、等。
特点:①。
(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等。
)②。
③。
这种性质取决于抗原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物质叫做抗原决定簇,它是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抗原分子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使其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才能发挥抗原的作用。
)3.抗体:①化学本质:。
②分泌抗体的细胞:。
4.体液免疫(1)过程:病原体(抗原)刺激细胞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细胞抗体传递增殖、分化问题:1.抗体如何处理抗原?2.思考一下,抗体主要分布在哪里?假如抗原已进入细胞,抗体还能起作用吗?5.细胞免疫过程:抗原刺激吞噬细胞记忆细胞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释放宿主细胞紧密接触裂解死亡增强效应淋巴因子(如干扰素)被释放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思考:请看下图分析注射流感疫苗后的人,为什么不易患流感?进一步思考:注射流感疫苗的人,为什么有时还是会患上感冒?☆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关系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被抗原侵入的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24免疫调节导学案 何贵.doc
![24免疫调节导学案 何贵.doc](https://img.taocdn.com/s3/m/25a4d4dc915f804d2a16c15e.png)
_免疫。
B 、细胞免疫: I •作用对象: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 靶细胞)作用过程:见教材图2-6.方式: 免疫和 免疫。
特点:针对特定的病原体,称为A 、体液免疫:1. 免疫物质:抗体-----特异性攻击杭原,化学本质是 O 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如病原体、 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第4节 免疫调节【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在稳态中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3. 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自主预习】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 ____________ 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2免疫细胞:包括 细胞、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淋巴结中)。
后者包括 和,分别在 _________ 和胸腺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等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溶菌酶、抗体、淋巳因子等。
二、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防卫功能(1) 防线1: 、粘膜等。
(2) 防线2: 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 细胞。
特点: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称为 免疫。
(3) 防线3: 、 借助血液循环、淋巳循环组成。
3作用过程:见教材图2-5. (二)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清除异常细胞(如衰老细胞、被破坏细胞、癌变细胞) 免疫系统疾病:类型 特点 基本原理过敏免疫 功能 将一些不是大分子的物质或正常机体不识别为抗原的物质识别为 反应抗原从而导致过敏反应 自身将正常细胞视为抗原而加以排斥,从而发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病等) 免疫 缺陷病 免疫⑴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先天性免疫缺陷;(2)HIV 病毒侵入T 细胞, 功能T 细胞大量死亡,使抗原的识别、呈递发生障碍,病人丧失一切特过低 异性免疫功能【合作探究】 分析课本P36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完成相关问题后讨论艾滋病的 发病机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免疫调节学案
![免疫调节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9c4623453610661ed9f4c9.png)
第4节免疫调节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爱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难点】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1、内分泌腺除性腺、胸腺、肾上腺还有2、血糖的正常浓度范围是3、调节血糖的最直接的器官有哪三个4、调节血糖的激素主要有哪三个5、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6、处于寒冷环境下素分泌增加。
7、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运输到达靶器官。
8、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9、人体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将1、免疫调节是依靠来实现的。
23细胞分化而来,包括和;主要分布于、4细胞在中成熟。
5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有(由浆产生的如:、等)、溶菌酶等。
6、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第二道防线是和。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和借助和组成的7、前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作用,因此叫做。
第三道防线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叫,包括和两种方式。
8、体液免疫: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有、、B细胞。
其中B细胞可分化成和。
a.抗原是 .(特点: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b.抗体:由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其主要分布在。
c.体液免疫的过程:(图解)9、细胞免疫:思考:①什么是靶细胞?参与该过程的细胞有哪些?那个细胞发生了分化?分化为什么?②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解)③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是什么?④无论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都有二次免疫,其有什么特点?与那种细胞有关?该种细胞又有何特点?⑤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是什么?10、免疫系统的功能: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_功能,来处理体内衰老的或者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1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①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可对机体发挥免疫保护功能,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则可引起、和等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免疫调节
1、免疫调节
(1)、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机能。
(2)、免疫调节:依靠免疫系统消灭入侵的病原体、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如癌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方式。
(3)、免疫系统的组成
(4)、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巧记】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的三个“三”
2、免疫类型的分类
3、特点:
⑴、非特异性免疫特点:①.长期进化形成,是免疫的基础。
②.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
③.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
④.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
⑵、特异性免疫特点:①.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
②.具后天性,出生后形成。
③.具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
④.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
4、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癌症问题)。
5、抗原
⑴、概念: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⑵、特点:
①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者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②异物性:外来物:如病毒、细菌、花粉等。
内源物:如癌细胞。
③大分子性:通常为相对分子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
⑶、性能:
①、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
②、能和相应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⑷、抗原决定簇:抗原物质表面某些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基团。
是免疫细胞识别
抗原的重要依据。
6、抗体
⑴、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⑵、分布: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其他体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
⑶、化学本质:球蛋白。
⑷、产地:浆细胞。
⑸、组成:抗毒素: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的成分。
凝集素: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
7、体液免疫:
⑴、概念:侵入体液的抗原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生理过程。
⑵、过程:
Ⅰ、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
①、少数抗原直接作用于B淋巴细胞
②、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其内部抗原决定簇。
③、吞噬细胞将处理过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
④、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Ⅱ、反应阶段:B细胞受抗原(处理过或未处理过)刺激分裂、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①、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这部分细胞长期保存。
)。
②、大部分B细胞因抗原刺激成为浆细胞,开始产生抗体。
③、记忆细胞再遇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分裂分化为大量浆细胞。
Ⅲ、效应阶段: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⑶、体液免疫过程简图
⑷、抗体工作原理:
①、抗体与细菌结合,抑制细菌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而防止感染。
②、抗体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
③、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便于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8、细胞免疫:
⑴、概念:凡是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方式即称为细胞免疫。
参予的细胞称为
免疫效应细胞。
⑵、过程:
Ⅰ、感应阶段:抗原进入机体(类似体液免疫)
Ⅱ、反应阶段:T细胞受抗原刺激。
①、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少数分裂、分化成为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这部分细
胞长期保存。
)。
②、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多数分裂、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
③、记忆细胞再遇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分裂、分化为大量效应T细胞。
Ⅲ、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抗体杀灭抗原。
⑶、细胞免疫过程简图
9、再次免疫(二次应答):
①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②再次免疫反应过程: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
新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消灭
抗原。
③再次免疫反应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
它们消灭。
④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及患病程度的图解。
10、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或物质
11、“三看法”判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看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的去向:如果大部分抗原需要一种细胞呈递才刺激相关细胞增
殖分化,则为体液免疫;如果抗原直接刺激相关细胞而不用另一种细胞呈递,则为细胞免疫。
(2)看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
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
(3)看抗原的种类:①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引发的是体液免疫,如蛇毒或过敏原引起的免
疫属于体液免疫;
②胞内寄生菌、自身肿瘤、移植器官等引发的是细胞免疫; ③病毒感染先引发体液免疫,再引发细胞免疫。
12、第三道防线知识汇总:
1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14、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免疫缺陷病:
①原因: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
②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病。
如:先天性缺乏B
细胞或T细胞。
后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如:艾滋病。
③举例:艾滋病
补充知识:有关艾滋病的知识点(艾滋病也叫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NA作为遗传物质。
b、病理:HIV病毒攻击免疫系统,破坏T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而最后直接死于病
毒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c、病症:初期: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
后期: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死亡。
d、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e、病毒存在于:精液、血液、尿液、乳汁、泪液等体液中。
f、预防措施:①洁身自好,不性滥交;
②不共用牙刷、剃须刀。
③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
④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
⑤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g、潜伏期:2-10年。
后得病,2年内死亡。
h、HIV病毒:RNA病毒。
突变率高,不易找到根治药物。
i、HIV病毒的增殖过程:
(2)自身免疫病:
①原因: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把自身物质当作抗原进行攻击。
②举例: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
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抗体→酿脓链球菌
心脏瓣膜→损伤心脏
(3)过敏反应:
①概念: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原因: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外来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
能紊乱。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称过敏原。
)
③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
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④过敏源:是指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如花粉、鱼虾、牛奶、
蛋类、室内尘土、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⑤过敏症状:
●皮肤过敏:红肿、寻麻疹等。
●呼吸道过敏:流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
●消化道过敏:呕吐、腹痛、腹泻等。
●严重过敏: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
而死亡。
⑥过敏原理:
⑦过敏原与抗原的区别:
A、抗原对任何人都有作用,过敏原只对部分人有作用
B、过敏原不一定都是大分子,也可以是小分子
C、过敏原和抗原都能使人产生抗体,但抗体分布的部位不同,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主
要存在于血清中,而过敏原导致产生的抗体只存在于某些细胞的表面。
D、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才发生。
15、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
①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②区别:
a.发生时间不同:过敏反应是再次接触抗原才会发生,体液免疫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
b.抗体分布不同:体液免疫反应中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过敏反应中抗体分布在某些细
胞表面。
16、免疫学的应用
①免疫预防:注射疫苗,种痘,注入抗原激发产生抗体(人工免疫)
疫苗:人工处理过的减弱毒性的病毒。
一般来说没患病前打的疫苗是灭活的抗原。
如婴儿注射乙肝疫苗;
有病时注射的是抗体。
如给狗咬伤后打的抗体和给毒蛇咬伤后注射的抗体。
②免疫治疗:注入抗体,淋巴因子,胸腺素等
③移植器官:器官被认为是抗原,起排斥作用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手术成败关键取决于
供者与受体的HLA(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相同.一半以上相同就可。
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问题:异体器官移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原因:效应T细胞识别并攻击被移植的器官。
措施: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原理:使免疫系统反应变得“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