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题图应用与开发的研究》研究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主题图应用与开发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1、课题研究背景

小学数学(北师版)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明丽,的确是一本让孩子们一看就爱不释手的教科书,尤其是那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主题图的意图主要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的真谛,功能价值认识不足,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也只停留在表面与浅层上,缺乏有效开发与深加工,比如有的教师把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仅仅简单地定位为情境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仅此而已;又如没有把主题图与教学内容真正联系起来,学生仅仅是在开头几分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仍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主题图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从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的教师存在着机械使用教材主题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第一、简单定位为情景图,只

起到“敲门砖”的作用。第二、没有深入考虑主题图的内涵,只会简单照做。第三、模式固定,少有突破。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今天的教师不应只是主题图的执行者,还应是主题图资源价值的开发和运用者。教师要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同时,进行灵活合理的改编,使主题图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感悟、探究教材主题图,从而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2、教师: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使之有效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主题图的开发与应用:注重将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注重与本地区实际及学生的生活联系,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三、研究的构想

1、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在这个建构活动中,情境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主题图总是一个情境的再现。主题图中的情境主题图中的情境是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是数学的发现与运用的载体。(2)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儿童认识事物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形成表象,由表象逐步发展到抽象。主题图的情境是否引入课堂,与儿童的学习

态度呈显著相关性。主题图来源于现实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中引入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明确学习数学的价值。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熟悉的带有现实事件的环境作用下,儿童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中去,促使他们以更高的情绪自主学习。(3)《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让他们在主题图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探究、合作交流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方法、乐趣。

2、研究目标:

(1)、改变以往的缺乏生活应用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建立目标明确,操作有效的情境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开辟一条新的数学课堂教学途径,并促进数学教育。

(2)、结合主题图,进行思想教育。比如爱劳动、保护树木、美化生活等等。

(3)、在富有创意的主题图文化的氛围中,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主题图,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进行数学交流。

(4)、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进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意识。

3、研究的内容:

(1)、依据主题图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2)依据主题图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情境。(3)依据主题图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四、实施步骤:

本课题从2012年10月开题以来,经历了课题的准备阶段(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课题的实施阶段(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同时课题将于2014年10月结题。在这期间我们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具体如下:

1、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开展调查与研究。

2、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3、组织课题组老师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提高老师们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4、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不断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5、收集、整理课题资料、成果展示、课题结题。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1—6年级学生与数学教师

(二)、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问卷):通过广泛调查学生、社区,大量查阅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与教材相关的信息;

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逐步探索出影响,了解小学数学主题图的内涵,联系生活资料,充分应用与开发教材主题图,努力构建优质数学课堂。

经验总结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撰写研究报告、优

秀论文。

案例研究法:结合教学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促使课堂教学。

六、课题实施的时间、阶段任务、责任与分工。

(一)、时间:2012年10月到2014年12月

(二)、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1)、成立课题小组,开展调查研究。

(2)、申请课题,建立课题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具体的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2013年3月—2014年6月)

1、各学期开展的试验内容。

2013年3月——2013年6月:依据主题图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

2013年9月——2014年1月:依据主题图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情境。

2014年2月——2014年6月:依据主题图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2、本阶段中各实施环节的试验开展的形式。

(1)、开展课堂教学的交流和研讨活动

(2)、收集研究过程中的优秀教学设计和典型案例。

(3)、根据具体的研究实际情况撰写教学心得或经验论文,并进行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2014年7月—2014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