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毒物及挥发性毒物

合集下载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化学毒物是指那些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产生危害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引起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畸和致癌等严重后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毒物及防护要点。

1.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是指在常温下能溶解有机或无机物的有机化合物,如苯、甲苯、醇类、醚类等。

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使用,但长期接触或大量吸入这些溶剂可能导致皮肤刺激、呼吸系统疾病和肝脏损伤等。

主要防护要点包括佩戴防护手套、安全眼镜和呼吸防护设备;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操作;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溶剂中。

2. 酸碱物质:强酸和强碱是常见的化学品,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

它们可能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眼睛损伤和呼吸系统刺激。

防护要点包括佩戴酸碱防护手套、面罩或呼吸器;穿戴防护眼镜;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事故发生时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并寻求医疗救助。

3. 重金属: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密度和毒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常见的重金属中毒症候包括铅中毒、汞中毒和镉中毒等。

这些毒物容易通过食物、空气和水进入人体,造成神经系统损害、肾脏损害和癌症等疾病。

防护要点包括佩戴防护手套和面罩;定期测量工作环境中重金属浓度;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

4. 气体毒剂:气体毒剂是指那些以气体形式存在且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氨气、氯气、硫化氢等。

这种毒剂一般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毒性,吸入或接触后可能导致眼睛、呼吸系统受损甚至窒息。

防护要点包括佩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当气体泄漏时尽量迅速撤离,并寻求医疗救助。

5.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如铀、钚、放射性核素等。

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引起辐射性疾病,如白血病、甲状腺癌等。

防护要点包括佩戴防护手套、眼镜、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品;遵循正确的防护措施,如远离放射源、加强通风等;接触放射性物质后要及时洗手并注意个人卫生。

总之,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和生命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在接触这些物质时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毒物的分类

毒物的分类

毒物的分类毒物,根据鉴定目的不同,分类方法也不尽一致,如在分析中毒症状及病理变化时,常采用按毒理作用分类;在实行毒物分析时,常采用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为追溯毒物来源、用途及其对机体的作用时,则多采用混合分类。

对于普通公共安全来讲,主要采用的可能就是最后一种分类——混合分类法。

1. 按毒物的毒性作用分类:(1)腐蚀毒。

指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

如强酸、强碱及酚类等;(2)实质毒。

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

如砷、汞重金属毒。

(3)酶系毒。

抑制特异性酶的毒物。

如有机磷农药、氰化物等。

(4)血液毒。

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及某些蛇毒等。

(5)神经毒。

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的毒物。

如醇类、麻醉药、安定催眠药以及士的宁、烟酸、古柯碱、苯丙胺等。

2. 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1)挥发性毒物。

可能采用蒸馏法或微量扩散法分离的毒物。

如氰化物、醇、酚类等。

(2)非挥发性毒物。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的毒物。

如巴比妥催眠药、生物碱、吗啡等。

(3)金属毒。

采用破坏有机物的方法分离的毒物。

如砷、汞、钡、铬、锌等。

(4)阴离子毒物。

采用透析法或离子交换法分离的毒物。

如强酸、强碱、亚硝酸盐等。

(5)其他毒物。

其他须根据其化学性质采用特殊方法分离的毒物。

如箭毒碱、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3. 混合分类法。

(即按毒物的来源、用途和毒性作用综合分类)(1)腐蚀性毒物。

包括有腐蚀作用的酸类、碱类,如硫酸、盐酸、硝酸、苯酚、氢氧化钠、氨及氢氧化氨等。

(2)毁坏性毒物。

能引起生物体组织损害的毒物。

如砷、汞、钡、铅、铬、镁、铊及其他重金属盐类。

(3)障碍功能的毒物。

如障碍脑脊髓功能的毒物,如酒精、甲醇、催眠镇静安定药、番木鳖碱、阿托品、异烟肼、阿片、可卡因、苯丙胺、致幻剂等;障碍呼吸功能的毒物,如氰化物、亚硝酸盐和一氧化碳等。

(4)农药。

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似除虫菊酯类、有机汞、有机氯、有机氟、无机氟、矮壮素、灭幼脲、百菌清、百草枯、薯瘟锡、溴甲烷、化森锌等。

法医毒理学和毒物分析

法医毒理学和毒物分析
在某些药物合用后会产生协同作用,这些药物包括巴比妥类、地西泮、氯氮棹等苯骈二氮杂棹类安眠药、吩噻嗪类安眠药、甲喹酮、格鲁米特、甲丙氨酯、阿片类毒品及其他呼吸功能抑制剂或麻醉剂。
慢性乙醇中毒可发生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脑病、酒精性心肌病、并发高血压、中风、冠心病、慢性胃炎及胰腺炎。乙醇可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中毒,有饮酒习惯的母亲易生育智能迟钝的子代或畸形胎儿,称为胎儿酒精综合症。
法医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常见的毒物的性状、中毒的原因、毒理作用、中毒量和致死量、中毒血浓度、中毒性病变、毒物化验检材采取、保存、送检,中毒或中毒死亡方式的法医学鉴定等。
法医毒理学的任务:1.确定是否发生了中毒;
2.确定是何种毒物引起中毒;
3.确定进入体内毒物的量,并判断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或死亡;
死后再分布机制不明,有以下几种可能:1.梯度浓度扩散;2.死后血液流动;3.微生物作用。
死后再分布的存在不否认心血在毒物鉴定中的作用,单纯取心血中毒药物浓度推断中毒血浓度可能会出现偏差。常同时去外周血或骨骼肌进行参照检测,并结合案情、现场情况及尸检所见综合评定。
毒物死后产生(postmortem production of poison)是指由于腐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解,在尸体和保存检材中产生醇类、硫化氢或氰化物等生前未服用毒物的现象。主要机制为碳水化合物分解和蛋白质分解。受尸体或检材埋藏时间、方式、地点、温度、死亡原因和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巴比妥类:
巴比妥
苯巴比妥
戊巴比妥
异戊巴比妥
司可巴比妥(速可眠)
丙烯巴比妥
环已巴比妥(安眠朋)
四、其他弱安定药物
甲丙氨酯(安宁、氨甲丙二酯)、格鲁米特(道力顿、苯乙哌啶酮、戊亚胺)、甲喹酮

法医毒理学和毒物分析

法医毒理学和毒物分析
农药按用途分为杀虫剂(insecticide)、杀菌剂(fungicide)、杀鼠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uth regulator)。
按化学结构分为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有机氮类、有机硫类、砷制剂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我国禁用农药: 敌枯双、普特丹:致畸作用。 二溴乙烷、杀虫脒:致癌作用。 二溴氯丙烷:致突变和致癌作用,致男性精子减少、不孕。 蝇毒磷:高毒农药,不得喷洒蔬菜。 艾氏剂、狄氏剂、六六六、滴滴涕:高残留有机氯农药。 氟乙酰胺、四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对人畜有剧毒,易二次中毒。 有机汞(如氯化乙基汞、醋酸苯汞)及有机锡类(如三苯基锡、三丁基锡):高毒杀菌剂,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1)毒蕈碱样症状腺体分泌,表现为多汗、流涎、流泪、鼻溢、痰多、肺湿罗音。
平滑肌收缩,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瞳孔缩小、视力模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括约肌松弛,表现为尿便失禁
(2)烟碱样症状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中间综合症
3.迟发型神经病
反跳现象有机磷中毒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在症状缓解后,病情突然急剧恶化,重新出现中毒症状而且比前加重,称为反跳现象。一般在有机磷中毒后2-8天,预后较差,死亡率甚高。机制可能为: 毒物清楚不彻底; 有机磷在肝内逐渐代谢氧化,增强了毒性。反跳时由于M受体的敏感性增高,所以中毒症状严重,而机体在经过长期的解毒治疗后,对阿托品产生耐受等使治疗困难,死亡率高。
醇类中毒
一、乙醇中毒中毒量为78-80g,致死量为250-500g,中毒血浓度为100mg/dl,致死血浓度在400-500mg/dl。一般用顶空GC检测。
毒理作用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首先抑制皮质功能,使大脑的高级整合能力受影响,出现稳定性、协调性、反应性、运动功能、知觉功能等降低及自我控制能力的消失,可呈一时性兴奋状态。当乙醇进一步加强时,皮质下中枢、小脑及脊髓受累,出现分辨力、记忆力、洞察力、视觉、注意力及语言等功能失常。重度中毒时芫荽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抑制。呼吸中枢麻痹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乙醇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这是由于血管运动中枢受抑制和乙醇代谢产物刺激,引起组胺升高。

毒物化学品清单(2023版)

毒物化学品清单(2023版)

毒物化学品清单(2023版)毒物化学品清单 (2023版)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毒物化学品的清单,以便监管部门和相关行业能够了解和控制这些化学品的使用和分发。

清单中列出的化学品被认为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并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

通过监管化学品的使用,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潜在风险,并确保公众的安全。

毒物化学品清单
以下是2023年版的毒物化学品清单,按照化学品的名称和分类进行了排序:
1. 损害健康的物质
- 致癌物质
- 致畸物质
- 致突变物质
- 有机溶剂
- 重金属
- 放射性物质- 其他有害物质
2. 危险废物
- 强酸
- 强碱
- 有机氯化合物- 酒精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其他危险废物
3. 可燃物质
- 炸药
- 烟火
- 液态石油气- 可燃液体
- 可燃气体
- 可燃固体
4. 毒性气体
- 氰化物
- 硫化物
- 氯化物
- 氨气
- 氟气
- 其他毒性气体
请注意,以上清单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毒物化学品,而不是详尽无遗的清单。

监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最新科学研究,不断补充和更新清单中的化学品。

结论
毒物化学品清单的制定和更新对于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至关重要。

我们应当加强对这些化学品的监管,确保它们在合理范围内的使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潜在风险。

监管部门、相关行业以及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以上就是毒物化学品清单 (2023版) 的内容,供您参考。

CSR 化学毒物分析

CSR 化学毒物分析

CSR 化学毒物分析整理:CSR 曙光一、毒物的定义及分类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生物体吸收后,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毒物是相对的概念。

(一)根据毒理作用分类,毒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腐蚀毒:对所有接触的机体局部产生腐蚀作用的毒物。

如强酸、强碱、硝酸银、酚类和铜盐等。

2、实质毒:吸收后引起实质脏器病理损害的毒物。

如砷、汞、铅等重金属盐、无机磷等。

3、酶系毒:抑制特异酶系的毒物。

如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氰化物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二氧化碳影响蛋白溶解酶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

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硝基苯、硫化氢以及某些蛇毒等。

5、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毒物。

如醇类、麻醉药以及催眠药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士的宁、烟碱、咖啡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二)根据毒物的理化性质、分类方法及途径,在毒物分析中一般将毒物分为以下几类:1、挥发性毒物:此类毒物一般分子量较小,结构简单,具有较大的挥发性。

常见的有氢氰酸、氰化物、甲醇、乙醇、苯酚、硝基苯和苯胺。

2、气体毒物:此类毒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常见的有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硫化氢等。

3、水溶性毒物:此类毒物主要包括一些易溶于水的物质。

常见的有强酸、强碱和亚硝酸盐等。

4、金属毒物:此类毒物包括一些金属和类金属化合物。

常见的有砷、汞、铅、镉、铊等。

5、不挥发性有机毒物:此类毒物大部分为分子量较大、结构复杂的一些药物。

常见的有催眠安定药、兴奋剂、致幻剂及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动物毒素,如生物碱、强心甙等。

6、农药:农药的种类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对人、畜有较大毒性,易引起中毒。

常见有机杀虫剂、除草剂、杀鼠剂等,其中大部分为有机农药。

(三)根据毒物的应用范围分类,毒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工业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及溶剂。

2、农业性毒物:如农药。

3、生活性毒物:如煤气、杀鼠剂、消毒剂。

4、药物性毒物:如各种安眠药、麻醉药。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1.毒物(Toxicant):是指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学物质。

毒物的概念具有相对性:毒物、食物、药物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化。

2.按毒物化学性质及应用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2)挥发性毒物如氰化物、乙醇、甲醇、苯酚与苯甲酚、苯胺与硝基苯等;(3)合成药毒物如苯骈二氮杂卓类、吩噻嗪类、巴比妥类、苯丙胺类、甲丙氨脂等;(4)天然药毒物如阿片类、大麻、可卡因、乌头类、马钱子、颠茄类、斑螯类等;(5)杀虫药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五氯酚钠等;(6)杀鼠药如有机磷酸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五氯酚钠等;(7)金属毒物如砷、汞、铅、钡、锌等化合物;(8)水溶性无机毒物如强酸类、强碱类、亚硝酸盐等。

3.毒品:通常引用的是新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4.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有依赖性药物。

5.中毒(posi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死亡。

6.毒物作用的影响因素:(1)起作用的剂量(基本条件)、中毒量、致死量;(2)作用途径与方式,给药途径和方式不同可导致完全不同的的结果(有无、快慢、强弱等);(3)个体因素。

7.毒物分析(Toxicological analysis):指对涉及和疑及的物质及代谢物进行定性检识和定量检测。

8.毒物分析基本任务:①预防性毒物分析;②突发性毒物分析。

分析所送检材中是否含有某种或某几种药毒物(定性);对药毒物及(或)代谢产物进行含量测定(定量)。

9.毒物分析的特点:①分析目的不确定(法医毒物分析工作有的是属于验证性质的,有的是属于侦查性质。

)②分析方法的应变性;③检验材料的特殊性。

工业毒物的分类

工业毒物的分类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工业毒物的分类在一般条件下工业毒物,常以一定的物理形态(固体、液体或气体)存在。

但在生产环境中,随着反应或加工过程的不同,则有下列五种状态可造成环境污染。

(1)粉尘为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直径大于0.1μm者,大都在固体物质机械粉碎、研磨时形成。

如制造铅丹颜料的铅尘、制造氰氨化钙的电石尘等。

根据粉尘的性质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2)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为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状固体微粒。

直径小于0.1μm的,多为某些金属熔化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氧化凝聚而成。

如熔铜时放出的锌蒸气所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铬时产生的氧化铬烟尘等。

(3)雾为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液滴。

多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散而成。

如铬电镀时的铬酸雾、喷漆中的含苯漆雾等。

烟尘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4)蒸气为液体蒸发或固体物料升华而形成。

前者如苯蒸气,后者如熔磷时的磷蒸气等。

(5)气体生产场所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气态物质。

如常温常压下的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从预防生产中毒角度出发,按其性质的作用来区分工业毒物较为适宜。

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刺激性毒物酸的蒸气、氯、氨、二氧化硫等均属此类毒物。

刺激性气体和蒸气尽管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但它们直接作用到组织上时都能引起组织发炎。

(2)窒息性毒物窒息性毒物可分为窒息及化学窒息性毒物两种。

前者如氮、氢、氦等,后者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等。

(3)麻醉性毒物芳香族化合物、醇类、脂肪族硫化物、苯胺、硝基苯及其他化合物均属此类毒物。

该类毒物主要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4)。

法医鉴定气体毒物与挥发性毒物探讨

法医鉴定气体毒物与挥发性毒物探讨

法医鉴定气体毒物与挥发性毒物探讨摘要:在司法鉴定中,法医毒理学鉴定是指运用法医毒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体内外未知的毒物(毒品)、毒品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毒物的毒性、中毒机理和代谢功能的分析,结合中毒表现和尸检所见,对中毒(毒品)作出综合鉴定。

主要包括挥发性毒物鉴定、农药鉴定、除草剂鉴定、杀鼠剂鉴定、合成药物毒物鉴定、天然药物毒物鉴定、毒品鉴定。

本文旨在探讨法医鉴定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的概念、类型及其在犯罪案件中的作用。

气体毒物是指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有毒物质,而挥发性毒物指的是有刺激性的有毒物质。

在犯罪案件中,不同的类型的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都可能被用来杀伤或其他诸如入室盗窃、金融欺诈等犯罪行为。

因此,为了及时发现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的存在,法医鉴定技术是必要的。

本文从微量分析、血液分析、感官测定、物理检测和还原检测五个方面,简要说明了法医鉴定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的方法。

关键词:法医鉴定;气体毒物;挥发性毒物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现象也随之而增加,因此,对犯罪现象的调查和控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犯罪案件中,毒物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其中,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也被用来进行多种犯罪行为,如入室盗窃、金融欺诈等。

为了及时发现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的存在,法医鉴定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从概念、类型、法医鉴定技术等方面探讨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的内容,以期达到对可能的犯罪行为做出快速准确的分析和判断的目的。

2. 概念及类型2.1 气体毒物气体毒物(Toxic Gas)是指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有毒物质,它们具有剧毒性,可引起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根据气体毒物的分类,可将其分为人工合成气体毒物(Synthetic Gas Poison)和天然气体毒物(Natural Gas Poison)两大类。

人工合成气体毒物是指人造气体,如氯气、氰气等;而天然气体毒物就是指从植物和动物中提取的毒性气体,如氰化物、亚硝酸盐等。

法医毒物分析总结

法医毒物分析总结

【合成药毒物种类】:安眠镇静药、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药、兴奋药以及麻醉药等。

体外检材:成分简单,药片、药粉等固体检材一般可直接用乙醇溶解或提取后检测;注射液、饮料等液体检材,可适当调酸碱性后液-液萃取。

体内检材:①和肝匀浆,提取时一般需先经过沉淀蛋白。

提取吩噻嗪类药物时,无机酸类沉淀蛋白剂应慎用;②苯骈二氮卓类的用药量较小,体内结合率较高,必要时可先行水解再提取。

③用有机溶剂萃取时,应先调节检材的酸碱性,使被提取的药物处于游离状态。

苯骈二氮杂卓类-弱酸性到弱碱性;吩噻嗪类-碱性;巴比妥类-酸性。

氟西泮游离碱的水溶性较大,不宜用萃取法提取。

吩噻嗪类提取时应避光。

④有机提取液可通过吸附柱或反提法净化。

⑤巴比妥类不宜在碱液中久置。

⑥血尿也可直接用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净化。

化学法检识安眠镇静药:方法微量颜色反应和微量结晶反应;操作瓷反应板、载玻片或试管;适用体外检材中安眠镇静药的预试筛选和检识鉴别【紫外分光光度法】除眠尔通外,绝大部分的安眠镇静药都有明显的紫外吸收光谱,对一些成分简单的体外检材,如药片、注射液、剩余饮食物或胃内容物和洗胃液中的药物残渣,经简单处理后即可用紫外光谱预试或筛选。

三类安眠镇静药的紫外光谱完全不同,可用于鉴别。

在定性的基础上,常用于定量。

常用于HPLC方法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检验安眠镇静药:】特点: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强;要求被分析物易挥发、对热稳定。

适用:体内、成分复杂、含量低的检材;苯骈二氮卓类部分适用。

有些热稳定性差或极性太大的效果不好,如去甲羟基安定。

多数易被固定相吸附而造成拖尾或难出峰,宜选OV-1、DB-!等弱极性固定液;吩噻嗪类: 受热易分解,效果不好;巴比妥类一般选用中等极性柱,如OV-17;FID检测器。

极性较大,普通条件下峰形不佳,可通过甲基衍生化可改善峰形,并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安眠镇静药】特点:灵敏度较高、分离能力强。

应用:体内检材、样品有紫外吸收的;三类药物均可适用,特别对热稳定性差或极性大的,效果较GC 好;一般采用C18反相液相色谱法;紫外或荧光检测;三类药物均具有酸碱性,常通过在流动相中加入适量酸抑制解离或形成离子对可改善分离效果。

法医毒物分析知识总结

法医毒物分析知识总结

法医毒物分析总结一、名词解释1.毒物分析(toxicological analysis):应用化学、药学、医学等学科的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危害人类健康生存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2.体外检材(specimen in vitro):指未经过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的检材。

3.体内检材(body specimen):也称生物材料或生物检材,指取自生物活体或尸体的检验材料,包括尿、血、唾液和其它体液,也包括各种内脏、毛发、肌肉、皮肤、骨骼等组织,还包括取自已埋尸体的组织或腐泥等。

4.预处理(pretreatment):是检材处理的第一步,主要是指对检验材料进行检材制备,调整酸碱性,去除蛋白及进行结合物的解离等。

5.酸性毒物(acidic toxicant):一般呈弱酸性,在酸性条件下呈游离状态,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

(巴比妥类)6.碱性毒物(alkaline toxicant):一般呈弱碱性,在碱性条件下呈游离状态,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

(吩噻嗪类)7.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

当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共存时,溶质在此两种溶剂中分配的溶解量不同。

利用这一性质将溶质从一种溶剂中转移至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8.液-固提取法(liquid-solid extraction):又称固相萃取技术,是利用待检毒物与杂质在柱中固定相和洗脱液之间吸附或分配作用或不同组分分子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

9.固相微萃取(SPME):利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萃取头(或纤维头)对待测物能选择性地吸附,通过将萃取头伸入检材中(浸入方式)或置于检材上部空间(顶空方式),使待测物吸附于其上后,将纤维头插入到气相色谱仪或液相色谱仪的接口,利用热解吸附或流动相将待测毒物洗脱下来进行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0.空白添加回收试验:取不含有待测毒物的模拟空白检材若干,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待测物,再选用适当的提取方法进行处理并测定,所得到检材中待测物含量与实际添加的量求比值即可。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

3、根据毒物的理化性质(兼顾用途)分类
(1)挥发性毒物 :这类毒物通常具有分子量较小、 结构简单、挥发性较大等特点。 (2)气体毒物 :这类毒物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3)水溶性毒物 :这类毒物具有易溶于水的特点 。 (4)金属毒物 :这类毒物包括一些金属和类金属 化合物 。 (5)不挥发性毒物 :这类毒物具有分子量较大、 结构复杂、难挥发等特点 。 (6)农药 :这类毒物是按用途分类的。
刑事化验
刘冬娴
第一章 绪论
刑事化验:是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运 用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原理与方法,对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相关物 证,进行发现、记录、采取、检验和鉴定, 以揭露和证实犯罪的一门应用技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微量物证与毒物和毒品概述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的发现与采取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的包装与送检 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的检验
三、毒品物证的发现与采取
(一)毒品物证的寻找与发现 (二)毒品及相关物证的采取 (三)吸毒者生物物证检材的采取 (四)易制毒化学品物证检材的采取 (五)毒品案件相关物证的采取
(一)毒品物证的寻找与发现
毒品物证搜寻的重点包括毒品的种植点、 生产点、交易点和藏匿点等。 1、通过对人身及携带物品的检查寻找与发现 毒品物证 2、通过对交通运载工具的搜查寻找与发现毒 品物证 3、通过对住处的搜查寻找与发现毒品物证
第一节 微量物证与毒物和毒品概述
一、微量物证概述 二、毒物概述 三、毒品概述
一、微量物证概述
(一)微量物证的概念 (二)微量物证的分类
(一)微量物证的概念
• 微量物证:是指物品物证中除毒物物证和毒品物证 之外的一切量小体微的物证。 1、微量物证的量

(毒物分析)大体和小题

(毒物分析)大体和小题

分离挥发性毒物常用哪些方法?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和直接蒸馏法)(2 分)、微量扩散法(1 分)、驱气法与抽气法(1 分)、顶空气相色谱法(2 分)。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

答:两者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作用特性的差异,而导致差速迁移,实现不同物质的逐一分离(3 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般适用于具有紫外吸收或荧光的有机药毒物;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挥发性较强和热稳定性好的药毒物(3 分)。

有机杀虫药的分离净化能否用酸碱反提法进行?为什么?答:不能用酸碱反提法进行(2分)。

因为有机杀虫药绝大多数为酯类,该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迅速水解,有些在酸性介质中也能水解(4分)。

简述生物碱沉淀反应和颜色反应在生物碱检验中的意义。

答:生物碱沉淀反应和颜色反应能够初步判断检材中是否含有生物碱,具有预试、筛选的作用(3 分)。

这类反应的阴性结果比阳性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常用的毒物分析方法有哪些?请简述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

答案要点一:法医毒物分析实验常用的方法有形态学法、动物试验法、免疫分析法、理化分析法、仪器分析法(2 分)。

答案要点二:(1)形态学法方法简便、快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筛选和鉴别的作用,可对毒物的种类进行初步辨识,为进一步进行有毒成分的鉴定提供检测方向,多用于预试验和筛选实验,无法确定检材中的具体毒物成分(2分)。

(2)动物试验法简便易行,结果直观,可初步筛查、判断检材中是否含有毒物或可能含有哪种毒物。

但是其结果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动物(种属、个体)、饲养条件(包括动物居所的温度、湿度,环境的声、光、电、磁场、饲料、饲养密度等)以及给药方式等(2 分)。

(3)免疫分析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省时、选择性强,可用于体内外检材的检测。

使用该方法时,需注意一些与待测物同类或者结构相近的化合物可能产生的交叉反应,导致假阳性结果,故一般常用于预试验,不能作为确证方法(2分)。

毒物的吸收

毒物的吸收

毒物的吸收、代谢和排出毒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模侵入人体,在工农业生产中,毒物主要以粉尘,烟雾,蒸气,气体的形态由呼吸道吸入。

在生活中发生中毒,大多数原因是误食有毒物质或经呼吸道吸入有毒气体。

主要为一氧化碳。

少数脂溶性毒物,如苯胺、硝基苯、有机磷等,可通过完整的皮肤粘模侵入。

气体和易挥发的毒物吸收后,一部分以原形经呼吸道排出,大多数毒物则由肾脏和消化道排出,少数毒物可经皮肤、汗腺、乳腺等排出。

毒物被吸收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经过氧化、还原、水解或结合等方式进行代谢,大多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这是解毒过程,但也有少数在代谢后其毒性反而增加。

毒物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进入人体。

当毒物以气态、蒸汽态或溶胶态等状态存在于空气中时,均可通过呼吸道吸收而引起中毒。

毒物经过消化道吸收中毒,多见于饮用或食用被毒物污染的水或食物,也有误服或自服毒物所致。

完整的皮肤是良好的天然屏障,但脂溶性毒物,如有机磷农药以及一些对皮肤局部有刺激性和损伤性作用的毒物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

毒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后,迅速分布于全身的体液及组织,并达到效应部位,毒物蓄积的部位是其主要的致毒部位,毒物从蓄积部位不断释放出来并作用于其它部位,引起毒性损害。

影响毒物体内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毒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毒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以及毒物通过某些屏障如血脑屏障的能力等。

毒物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途径进行代谢,大多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但少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反而增加。

影响代谢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性别、毒物进入的途径、剂量、肝功能等均能影响毒物的代谢。

毒物主要经肾脏从尿中排出,其次是经肝胆途径由消化道排出,挥发性物质可经呼吸道排出,此外,少数毒物可随汗液、唾液、乳汁等排出。

法医学 第九章 中毒

法医学 第九章 中毒

(四)毒物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先 后作用于机体,由于联合作用使毒性增强,称为协同 作用。
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
增毒作用
相加作用→指毒性作用为各单项化学物毒性的总和。
增毒作用→指毒性作用超过各化学物毒性之和,故 有两种毒物都不足中毒量而混合投入时,却发生重度 中毒甚至死亡。
言。
二、毒物的分类。
法医学鉴定需要→按毒理分类。 法医毒物分析时→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 临床治疗时按毒物的用途,及来源分类。
(一)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
1、挥发性毒物→采用蒸馏法或微量扩散法分离的 毒物。
2、非挥发性毒物→采用有机溶济提取法分离的毒 物,分酸性碱性,和两性毒物三类。
3、金属毒物→采用破坏有机物的方法分离的毒物。 如砷等。
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相反,一化学物质使另一化 学物质的毒性减弱。称为拮抗作用。
(五)机体状态。
1、体重:中毒量与体重成正比。 2、年龄:血脑屏障。分泌、代谢、排泄。
3、性别:妇女在妊娠、哺乳、月经期敏感。 4、健康状态。 5、习惯性或成瘾性,长期使用同样的毒物药机 体对该毒(药)物可以习惯或成瘾,从而能耐受较一 般人远为大的剂量而不发生中毒。
胺基等分别结合成脂、醚、酰胺等化合物等等。
(三)毒物的排泄(excretion)
它们从排泄器官和分泌器官的被动扩散或 主动分泌的方式被排除体外,肾是主要器官。
肝、胆汁、肺
第二节 常见中毒
一、砷化物 砷(arsenic )又称砒。 三氧化二砷 毒性大 剧毒 俗称砒霜。 工业吸入砷化氢,可引起溶血。 1、毒性作用:砷→粘膜吸收,皮肤吸收→沉积于近
第九章 中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6章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

第6章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
第五章 气体毒物及挥发性毒物
主要内容

概取 离 念材 原 和及 理 种保 及 类存 方

常 用 检 测 手 段

一 氧 化 碳
乙 醇 和 甲 醇
氰 酸 及 氰 化

1
挥发性毒物 ( volatile poison )
概念 指常温常压下蒸气压较高,易变成气态分子从检材 体系中挥发逸出的有毒化合物。
特点 分子量小、化学结构简单、常温常压下一般为液 体,能随水蒸气蒸馏。
缺点 操作较麻烦。
适用 沸点低、稳定 的组分。
适用 高沸点、不稳 定的组分。
16
蒸馏注意事项
• 蒸馏酸性或碱性毒物时,蒸馏前可先适当调节检 材的酸碱性,以提高毒物的挥发性。
• 收集挥发性较大的酸性或碱性毒物时,可适当用 酸性或碱性溶液进行收集,以减少毒物的挥发损 失,如氢氰酸。
• 蒸馏时应防止检材爆沸或蒸干。
种类 主要包括一些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 和一些无机酸碱的分解产物。
3
有毒气体分类
燃料
水煤气 CO+H2 天然气 小分子烷烃和少量硫化氢为主
液化石油气 小分子烷烃和烯烃
沼气 甲烷和硫化氢
来源
工业原料 和废气
军事毒气
NH3 纤维、化肥等原料 SO2 硫酸、硫酸钠合成 H2S 纤维燃料制革废气 NO2 硝酸生产火箭燃料 芥子气 Cl2CH2CH2-S 路易氏气 ClCH = CHAsCl2
种类 小分子醇类(甲醇、乙醇)、醛类(甲醛、水合氯 醛)、醚类(乙醚)、卤代烃(四氯化碳、氯仿) 和苯(苯胺、硝基苯、苯酚)的衍生物等。 氰化物因能形成挥发性较大的氢氰酸而归入此类 。
2
有毒气体( toxic gas )

挥发性毒物中毒检验

挥发性毒物中毒检验

常见挥发性毒物
01
02
03

常见于油漆、家具制造等 工业过程中,可引起中枢 神经系统抑制和血液系统 损伤。
甲醛
常用于防腐、消毒和固定 组织,超标可引起呼吸道 刺激和过敏反应。

作为清洁剂和消毒剂,高 浓度氨气可引起呼吸道刺 激和肺水肿。
挥发性毒物的危害
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挥发性毒物可引 起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 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质谱法通过离子化样品中的化合物,然后测量离子的质量与电荷比值,从而确 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能够检测痕量的有 毒物质,并用于确定未知有毒物质的种类。
红外光谱法
总结词
红外光谱法利用不同化合物在红外光区的吸收特性不同,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 长红外光的吸收来鉴定化合物。
详细描述
检验结果
结论
检测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 度超标,居住成员的血液和尿液中均含有 相关毒物的代谢产物。
根据检验结果和现场调查情况,确定此次 事件为挥发性有机物中毒,可能是由于装 修材料释放过量有害气体所致。
案例三:某实验室事故导致的中毒事件
事件概述
某实验室发生一起事故,导致一名实验员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 症状。
04
挥发性毒物中毒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 保员工了解并遵循相关规定。
定期检测环境
对可能存在挥发性毒物的环境 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浓度在安 全范围内。
配备防护装备
为员工配备合适的呼吸器、防 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暴 露风险。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宣传,提 高员工对挥发性毒物的认识和

挥发性毒物中毒检验

挥发性毒物中毒检验

提供心理支持
对中毒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帮 助他们应对心理压力。
康复训练
根据中毒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 练计划,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确保中毒者的 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常见挥发性毒物
苯系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常见于 油漆、家具制造等工业生产过程
中。
氨气
在建筑、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对 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氯气
常用于水处理和化学工业,吸入高 浓度氯气可导致窒息和中毒症状。
挥发性毒物的危害
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挥发性毒物可刺激呼吸道,引 起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
症状。
眩晕
中毒者可能出现眩晕, 感觉周围环境旋转,失
去平衡。
呼吸困难
中毒者可能出现呼吸困 难,感觉空气不足,需
要频繁呼吸。
肌肉无力
中毒者可能出现肌肉无 力,无法正常行走或保
持姿势。
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
01
02
03
轻度中毒
症状较轻,可能仅出现头 痛、恶心等症状,通常不 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中度中毒
症状较为明显,可能伴随 眩晕、呼吸困难等症状, 需要休息和治疗。
尿液检测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无创、无 痛,且尿液中的有毒物质代谢产物浓度
相对较高,检出率较高。
尿液检测的缺点是尿液中的有毒物质代 谢产物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 药物等,且尿液中的有毒物质代谢产物 可能会在肾脏重吸收后再次进入血液循
环,影响检测结果。
呼气检测
呼气检测是通过采集患者的呼出气体样本,检测其中是否存在有毒物质的代谢产物或与有毒 物质结合的气体。

毒物分类——精选推荐

毒物分类——精选推荐

毒物分类(一)混合分类法主要是按毒物的毒作用方式、来源和用途进行分类。

1、腐蚀性毒物:包括以局部腐蚀作用为主要毒作用的毒物,如强酸、强碱、酚类、硝酸银、铜盐等。

2、金属毒物:又称实质性毒物,包括所有以损害器官组织的实质细胞为主,并产生不同程度形态学变化的金属毒物。

如砷、汞、铅、钡及其他重金属盐类等。

3、脑脊髓功能障碍性毒物:指进入集体发挥作用后,改变脑脊髓功能而出现中毒症状的毒物,如巴比妥类、噻吩嗪类催眠镇静安定药,各种麻醉剂、兴奋剂、致幻剂、酒精大部分毒品。

4、呼吸功能障碍性毒物:指进入机体发挥作用后,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导致缺氧窒息为主要特征的毒物,如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亚硝酸盐等。

5、农药:只主要用于防治危害农作物、农产品病虫害及去除杂草的药剂,如有机磷、有机氮、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也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

6、杀鼠剂:只主要用于杀灭鼠类的毒物,如磷化锌、敌鼠钠盐、氟乙酰胺、毒鼠强等无机或有机合成的杀鼠剂。

有时也将杀鼠剂;列入农药类。

7、有毒动物:指整体或部分器官组织具有毒性的动物,如毒蛇、河豚、斑蝥、鱼胆等。

8、有毒植物:具有毒性的植物,如乌头、钩吻、雷公藤、毒蕈等。

9、细菌和真菌毒素:指致病微生物产生的毒素。

如椰毒假单胞菌毒素、肉毒杆菌毒素、节菱孢毒素等。

(二)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1、挥发性毒物:只采用蒸馏法或微量扩散法分离的毒物,如醇类、氰化物、酚类、水合氯醛、有机磷及有机氯农药等。

2、非挥发性毒物:只不能随水蒸气挥发而溶于有机溶剂,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的毒物,分酸性、碱性及两性毒物三类。

包括酸性毒物:巴比妥类、斑蝥素等;碱性毒物:生物碱类、吩噻嗪类镇静药等;两性毒物:吗啡等。

3、金属毒物:采用破坏有机物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砷、汞、钡、铜、铅等。

4、阴离子毒物:采用透析法或离子交换法分离的毒物,如强酸、强碱、亚硝酸盐等。

5、其他毒物:指根据其理化性质,需采用特殊方法分离提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剑毒、硫化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Pi°> Pw °时,α > 1,气相浓度>液相浓度。 当Pi°< Pw °时,α < 1,气相浓度< 液相浓度。
• 蒸馏法
* 直接蒸馏法
* 水蒸气蒸馏法
• 扩散法
* Conway氏碟 * Widmark瓶
• 驱气法和抽气法 • 顶空法
蒸馏法(Distillation mothod)
通过加热提高挥发性组分的蒸气压,使检材溶 液沸腾,挥发性组分变成蒸气从溶液中逸出,同 时将蒸气不断地引出加热装置,使之冷却加以收 集后供检测用。 收集的蒸气液体称“馏液”。
血红蛋白总量
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是判断一氧化碳中毒严重程 度的重要指标,饱和度越高,机体缺氧越严重。
正常情况<10% 中毒症状>20% 死亡>60%
检材 最好是新鲜心血,炭化尸体可取骨髓。
保存 ◦ 尽量少留空间 ◦密闭冷藏 ◦ 不能用甲醛固定
检验要求 ◦ 及时 ◦ 定量
分类机理
检测HbCO
检测CO
X-摩尔分数
P°-饱和蒸气压
• 对某一挥发性成分来讲,液相摩尔分数越大,其蒸气压 越高;在液相摩尔分数相同的情况下,饱和蒸气压越大 的成分,其蒸气压越高。
气相浓度与液相浓度间的关系
气-液平衡时,气相中水及挥发性组分的摩尔分数,等于各自的 蒸气压与总蒸气压的比值。
Yw = Pw/P = Xw Pw°/P
先用饱和度为0%的血通CO制备 饱和度为100%的血,再按一定比 例混合,制成不同饱和度的血,并 分别测定吸收光谱。
饱和度越低的血,越接近Hb 的 吸收光谱;饱和度越高的,越接近 HbCO的光谱。
检血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后半 定量。
饱和度 419nm(λ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O)吸收度
通O2(HbO2) 0%
A0
利用HbCO和HbO2性 质上的差异,直接检
测HbCO。
将HbCO中的CO释放 出来,检测CO。
化学法
UV-vis
氯化钯法
GC
原理 HbCO性质比HbO2稳定,在 外界因素作用下,与 HbO2相 比,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其鲜 红色。饱和度大 于20%时结 果比较明显。饱和度越大, 红色保持得越久。
方法 a. 加热法 b. 氢氧化钠法
将一种不影响检测的气体(如氮气、空气), 通过加压(驱气法)或减压(抽气法)的方式 通过检材,同时将检材中的挥发性组分带出, 并加以收集。如果不断地通入气体,可使检材 中的挥发性组分全部得以分离。属于竭尽法。
分离和检测可以同时进行。分离出的挥发 性组分可通过出口处的试纸直接检测,也可以 用溶剂或试剂吸收后再行检测。
• 检材可看成是以水为溶剂含有多种挥发性组分和难挥发 性组分的稀溶液。
• 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溶液的总蒸气压是溶剂水与各挥 发性组分蒸气分压的总和。
P = Pw + P1 + P2 +……
• 根据Roult定律,溶剂水和挥发性组分蒸气分压的大小 分别与其摩尔分数成正比。
Pw =XwPw° P1= X1P1° P2= X2P2°
稀释检血
通CO(HbCO) 100% X%
A100 Ax
Ax - A0
按下式计算饱和度: HbCO(%) = ×100%
A100-Ao
特点:操作简便,但稀释倍数高,准确度下降。
原理 • 血样还原后,测得的吸光度为Hb和HbCO吸光度
的加和值,分别测定538nm 和555nm处的吸收 度,并计算二者的比值。
顶空分析(head space analysis)
方法 将检材置于一密闭系统中,保持恒温一段时 间 , 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直接抽取一 定体积的气 相用于分 析。此时,气相中挥发性组分的浓度与液 相中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顶空分析与气相色谱法 联用时称顶空气相色谱法(head 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HbO2 + CO
HbCO + O2
[HbCO] [O2] = [HbO2] [CO K平衡 =210
]
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的能力比与氧结合的能 力大200多倍。
中毒程度指标-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
碳氧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总量的百分比称之为碳 氧血红蛋白饱和度.
碳氧血红蛋白量
HbCO(%)=
Х100%
特点 简便,定量比较麻烦(需加内标)。 适用 属于平衡法,适用于蒸气压较高的毒物。
检材 目的不明确
预试筛查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馏液预试(嗅、观、试、测、验) GC筛查(馏液或顶空、保留值)
化学反应、GC、GC-MS 化学比色法、GC
蒸馏液的预试
嗅 特殊气味,如苯胺、来苏儿、硝基苯
观 色(苯胺加热变红) 澄清度(苯酚) 分层(氯仿)

一 氧 化 碳
乙 醇 和 甲 醇
氰 酸 及 氰 化

挥发性毒物 ( volatile poison )
概念 指常温常压下蒸气压较高,易变成气态分子从检材 体系中挥发逸出的有毒化合物。
特点 分子量小、化学结构简单、常温常压下一般为液 体,能随水蒸气蒸馏。
种类 小分子醇类(甲醇、乙醇)、醛类(甲醛、水合氯 醛)、醚类(乙醚)、卤代烃(四氯化碳、氯仿) 和苯(苯胺、硝基苯、苯酚)的衍生物等。 氰化物因能形成挥发性较大的氢氰酸而归入此类 。
适用 大量乙醇中检识甲醇。
原理 3C2H5OH + 2Cr2O72- + 16H+
(橙色)
= 3CH3COOH + Cr3+ + 11H2O
(绿色600nm)
3C2H5OH ↔ 2K2Cr2O7
适用 *测定馏液或扩散吸收液中乙醇的含量。 *其它还原性物质也可使重铬酸钾还原, 使测定值偏高,不能区别乙醇和甲醇, 也不能区别乙醇及其代谢物乙醛。
适用 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 器。适合现场或基层快速 做出初步判断。
分光光度法
——三种血红蛋白的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
Hb、HbCO和HbO2分别在 420nm左右和500~600nm处 有两个吸收带,利用三者光谱 上得差异可检测HbCO的饱和 度。 检测方法 还原光谱法 直接测定法 双波长吸光度比值法 双波长等吸收度比值法
方法:将检材置于一密闭容器中,以一种溶 剂或化学试剂作为吸收剂,吸收气- 液平衡时气相中的挥发性组分,然后 对吸收液中的挥发性毒物或消耗剩余 的试剂进行检测。 不可逆反应 竭尽法(全部分离)
吸收剂 溶剂吸收 平衡法(部分分离)
驱气法( aspiration method ) 抽气法( drive method )
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通常体内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与氧(O2)结合形成 氧合血红蛋白(oxy hemoglobin,HbO2),给机体组织供。 当有一氧化碳(CO)存在时,一氧化碳则可与血红蛋白结合, 生成碳氧血红蛋白( carboxhemoglobin,HbCO ),使血红 蛋白失去携氧功能而造成中毒。
气体毒物及挥发性毒物.pptx
内容 对毒物进行分类介绍。 掌握 1.中毒特点以及取材和检验的要求。
2. 毒物的理化共性和特性以及与分离 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
3. 常用分离和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 实用意义。
4. 各类毒物的代表。
主要内容

概取 离 念材 原 和及 理 种保 及 类存 方

常 用 检 测 手 段
检材和检测方法
原理
ROH+CS2+KOH
ROC=SK(黄酸盐)
S
钼酸铵 MoO3·2(ROCSSK) 紫红色络合物
适用 醇的类别反应。灵敏度较低,可用于馏液中醇 类化合物的预试。
原理 甲醇+氧化剂 CuO 甲醛
反应 a. 变色酸反应(紫色) b. Schiff氏试剂反应(品红) c. 苯肼-铁氰化钾反应(红色)
性状 无色、无臭、无刺激的气体,分子量28.1,比重略 轻于空气,易燃烧。
来源 a.煤气(CO + H2,占6~30%) b. 城市天然气中有些也含有少量一氧化碳 b.有机物不完全燃烧
中毒原因 a.意外(热水器、汽车、烤火、着火、煤气泄漏、 爆破等) b. 自杀 c. 他杀 d. 假象(如死后焚尸)
Yi = Pi/ P = Xi Pi°/ P
Pi °-挥发性组分饱和蒸气压 Pw°-水饱和蒸气压
Y-气相摩尔分数
X -液相摩尔分数
由上两式换算可得气相浓度(摩尔比)与液相浓度的关系为: Yi / Yw = Pi°/ Pw° ·Xi / Xw =α ·Xi / Xw
α-相对挥发度( relative volatitile )
有毒气体分类
燃料
水煤气 CO+H2 天然气 小分子烷烃和少量硫化氢为主
液化石油气 小分子烷烃和烯烃
沼气 甲烷和硫化氢
来源
工业原料 和废气
军事毒气
NH3 纤维、化肥等原料 SO2 硫酸、硫酸钠合成 H2S 纤维燃料制革废气 NO2 硝酸生产火箭燃料 芥子气 Cl2CH2CH2-S 路易氏气 ClCH = CHAsCl2
乙醇和甲醇的毒性
乙醇 主要为中枢抑制,中毒和致死剂量个体差异较大 (与酶的多少,饮酒习惯等有关)。
甲醇 主要为视神经损害,大剂量可致呼吸衰竭死亡。
职业违规 酒后驾车(酒后20%,醉酒80%) 酗酒 醉酒致死?诱发疾病? 犯罪 借酒投毒 灌醉后实施(与其它毒物的关系
有无协同作用?是否增加毒性?) 假酒 甲醇 意外
• 同一温度下,饱和蒸气压越高的物质,越易挥发成气体。 如: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4KPa,甲醇为 21.6KPa。(液相浓度相等的情况下,平衡时蒸汽压越 高的,气相中的浓度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