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合集下载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内容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1804-1872)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被广泛视为存在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先驱之一、费尔巴哈的思想对现代宗教哲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生平与背景:1.费尔巴哈的早年生活和家庭背景2.费尔巴哈在柏林大学的学习经历3.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哲学的接触4.费尔巴哈在海德堡的朋友圈和思想环境二、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1.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宗教观念的质疑2.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历史观的反思3.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费尔巴哈对宗教的唯物解释a.宗教是人类投射出来的自身本性的人格化b.宗教是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意识形式c.费尔巴哈的宗教解释对基督教的批判2.费尔巴哈对人性的关注a.人性是对神的投射和人本身的本质b.人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c.人性是通过社会实践来展现和实现的四、费尔巴哈的人文主义:1.费尔巴哈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的思想a.提倡个人的自由和解放,反对神权和教权b.倡导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c.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和共同进步的重要性2.费尔巴哈对人的批判和矛盾性a.人是事实上的,而非纯粹的理性存在b.人的意识和理性往往受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制约c.人的自由和解放需要改变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五、费尔巴哈对社会科学的影响:1.费尔巴哈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启发a.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思想的影响b.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社会变革理论的比较c.费尔巴哈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2.费尔巴哈对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a.费尔巴哈对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转向的影响b.费尔巴哈对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性c.费尔巴哈对现代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影响六、费尔巴哈的批评和争议:1.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对哲学和宗教的批判所引发的争议2.费尔巴哈的人性观点以及与康德和尼采等其他哲学家立场的冲突3.费尔巴哈的思想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以及当代的影响与评价七、总结:1.费尔巴哈的思想对宗教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贡献2.费尔巴哈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性3.费尔巴哈的思想对当代社会和个人的启示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完整word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及自己解读

(完整word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及自己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

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费尔巴哈的提纲

费尔巴哈的提纲

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哲学家,他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费尔巴哈的主要思想围绕宗教、神权和人性展开,他对人类存在的本质以及宗教对人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批判。

本文将通过介绍费尔巴哈的思想,深入探讨他对宗教和人性的看法,并讨论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一、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

他认为宗教是人类的幻觉,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虚幻投射。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兴起是因为人类在面对现实的困境和不确定性时,寻找心理安慰和希望的一种反应。

宗教作为一种幻觉,提供了对抗世俗生活的逃避和慰藉。

费尔巴哈深入剖析了宗教的实质,认为宗教是抽象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反映,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无知和恐惧的产物。

他批判了宗教的唯心主义观点,并提出了唯物主义的替代方案。

他认为,人类应当从现实生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依赖宗教来逃避和安慰自己。

二、费尔巴哈的神权批判除了对宗教的批判,费尔巴哈也对神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评。

他认为,神权是宗教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宗教的一种权威化体系。

费尔巴哈指出,神权不仅是对个人信仰的一种束缚,更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控制和统治。

费尔巴哈认为,神权是对人类意识的压迫和剥夺。

他批判了神权对人类思想的禁锢,认为它使人们无法自由思考和实践。

他主张要消灭神权,解放人类思想,让人们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三、费尔巴哈对人性的论述费尔巴哈对人性的论述是他思想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人性是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世界的反映和态度。

费尔巴哈提出了人性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实现的。

费尔巴哈批判了传统哲学中关于人性固有属性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历史和社会条件的产物,它是在个体和社会相互作用中不断演变和塑造的。

他提出,人类应当通过社会变革和个人努力来实现人性的全面发展,摆脱各种束缚,追求自由和幸福。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关于费尔巴哈—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

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身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五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

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六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一、费尔巴哈简介1、归属地及交通费尔巴哈(Felbahn)是德国北部一座小镇,位于威州(Weser-Ems)地区,距离汉堡市211公里,周围有汽车、长途汽车、火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可以到达。

2、自然环境费尔巴哈的环境清澈,四周环绕着湖泊和林地,空气中有着淡淡的花香、森林的气息,有着恢弘的山河美景。

3、文化历史费尔巴哈是德国最古老的镇,拥有得超过1200年历史,这里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中心,充满着传统古老的文化气息,拥有许多古迹和古建筑,当中也有相当多的博物馆可以参观,穿梭于古老建筑中,欣赏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费尔巴哈的景点1、卡兹堡石桥:卡兹堡石桥是德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据说有700多年历史,它是欧洲最早的拱石桥之一,桥下汇聚着清澈的泉水,景色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2、费尔巴哈博物馆:费尔巴哈博物馆采用古老的商业楼宇作为馆舍,收藏着传统文化的宝物,例如历史文件、古钱币、票据、书籍等,参观博物馆可以了解到费尔巴哈传统文化的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使参观者一窥文化史的真实面貌。

3、街头艺术:费尔巴哈街头无处不在的涂鸦,不同颜色的破旧墙面上挂满了各种有趣的图案,当地艺术家用色彩斑斓的涂料,营造出令人惊叹的街头艺术,是一大美景。

三、费尔巴哈的饮食文化1、传统饮食费尔巴哈的传统美食有烤火鸡等,餐前服用葡萄羹、薯饼、苹果派等,烹调时加入当地独特的调料,搭配果酱、碎牛排、火腿及色拉等,新鲜与浓郁的口味构成独特的佳肴。

2、当地的小吃费尔巴哈的传统小吃有椒盐芝士酥等,还有以艾斯比尔特尔市场著称的芝士派等,以及由苹果、杏臼和蛋糕制成的异国独特的小甜酥等,都令人食欲犹倍。

四、费尔巴哈的节日1、桃花节:桃花节是费尔巴哈最著名的传统节日,其中有大量的表演活动,游行、商店折扣减价等,市民们一起来此参与有趣的夜晚,乐此不疲。

2、诗歌节:费尔巴哈每年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诗歌节,参与者们聚集起来,以表演形式朗读及分享各自的文学作品,尽显诗意的欢乐,比赛环节由当地话剧团进行表演,令观众流连忘返。

3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3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3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制定的一个文件,总结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以及认识论同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揭示了感性是人的认识的来源,只有真正理解人和人类社会实践才是真正的活动的人的时候,才能对费尔巴哈脱离实践和感性活动的思想做出正确评价;批判了离开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历史发展来考察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心史观错误。

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以一种新的人格(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哲人)完成了“重新思考”与以往的旧的人格的明显不同的生命体现的过程。

“为完成明天的社会生活,人需要有朝气蓬勃的状态!即带有清晰的感觉”。

感觉在这里对于这些人格的精神确实十分重要,“真实的世界应当展现在面前。

我们必须认识到真实的面貌,才能构建自己的一方世界!”这是一个宣言,他向我们诉说着不拘囿于纯粹客观的感觉或是超然的主观精神而去获得本真的灵魂的东西并创建理想王国所需要的自身的基础知识和生存能力的重要作用及二者所表达的含义所带来的行动路径的要求;人们仅仅了解一般自然就那么难么?知道究竟还有什么方面应给予关照了吗?”同样说明了关注物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每一次斗争必然要引起人的思想变化,每一真理都会在与其对手博斗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这里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改造环境需要勇气和决心,但更需要智慧和能力。

因此,我们不能坐等环境的改变而应该积极的创造一切条件去实现这种改变。

“难道商品和货币就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产物吗?”“什么也没有说明的人是最盲目的。

”这些问题实质上表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的题中之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遵循的原则不仅仅是严格定义的真实存在的个体人这个框架的基础上阐释论证的事实陈述群的具体要求下的探讨展现整体本身鲜活生活的道路而是直面这样的整体的现实中这样的现实中应有事物的个别层面的构造特性给出让其中的结论应该必须顺应作为生活在具体实践中每一个人物的观念呈现规律的那样的实践意义标准甚至必须是合乎并顺延某种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逻辑之路的关键性支撑力量:直面当下这一社会的本来面目:主要追求成为人生最大财富的一切主观的和客观的存在现实的确普遍直接而且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全部热情并且这种影响还受到这样一些人所积极推波助澜的情况下尤其如此!然而事实却是,为了追逐金钱和权力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往往让人觉得无法接受,甚至有时候会怀疑人生的意义。

(完整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

(完整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

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

作者:卡尔•马克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gegenstandliche)活动。

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andliche)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现实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

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哩。

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①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aC ndliche]活动。

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a C 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

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五、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以其对宗教进行批判的观点而闻名。

他在其著作《基督教的本质》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费尔巴哈的生平背景、思想主张和影响展开讨论。

一、生平背景1.出生和早年经历:费尔巴哈于1804年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父亲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法学家。

2.教育背景:费尔巴哈在提比根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并接受了黑格尔的思想熏陶。

3.职业生涯:费尔巴哈曾在柏林大学担任教授,后来成为了一名无神论者和社会主义者。

二、思想主张1.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是对人类本质的投射和表达。

2.宗教的起源: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起源在于人类对未知和不可解释现象的恐惧和渴望。

3.受到黑格尔影响的思想:费尔巴哈受到黑格尔的观点启发,认为宗教是抽象的人本质的投射和外化。

4.宗教的弊端:费尔巴哈批评宗教将人类的力量和能力转移到超自然的存在中,导致了对人的压迫和剥削。

三、费尔巴哈的影响1.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将宗教批判视为革命的一部分。

2.对现代无神论的影响:费尔巴哈的思想对现代无神论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对社会学的影响: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对社会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创了宗教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四、评价与争议1.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被一些人认为是对信仰自由的侵犯,被视为对宗教的攻击。

2.一些学者批评费尔巴哈的思想过于简化宗教,忽略了宗教的多元性和个人的宗教体验。

3.费尔巴哈的思想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有重要影响,然而他自身的哲学体系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发展和接受。

总结: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和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观点强调了人类的自我觉醒和解放,对宗教信仰的质疑和批判为后来的思想家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0XX
关于费尔巴哈 的提纲
-
1 《提纲》片段解读 2 《提纲》片段解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是 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 布鲁塞尔写的一篇批判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
朽哲学著作
恩格斯说:"马克思在晚年 写了一篇《关于费尔巴哈 的提纲》,作为他还没有 写的批判费尔巴哈的著作 的纲要,这篇纲要没有写
《提纲》片段解析
片段二解析:新唯物主义的任务
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的任务是"改变世界"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革命活动,才能 改变世界,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 时,他也强调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科 学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能够 正确地揭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新唯物主义 的任务不仅是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解读
片段三:实践的观点
在《提纲》中,马克思强调了实 践的观点。他认为,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 才能证明理论的真伪。同时,实 践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 能改变世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 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提纲》片段解析
《提纲》片段解析

现在我们把它印出来,作 为《哲学编》的第三篇。" 《提纲》对当时流行于思 想界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 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并从理论上总结了马克思 主义以前的哲学史,为新 世界观的形成做了理论上
的准备
1
《提纲》片段解读
《提纲》片段解读
片段一:旧唯物主义的问题
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有以下三个根本问题
片段一解析: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内容简介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内容简介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内容简介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以对宗教和神学的批判而闻名。

费尔巴哈的思想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费尔巴哈的思想展开讨论,探究其对宗教、人类本质和社会的见解。

第一部分: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类对自己本质的幻想和投射。

他主张,宗教是人类的自我投射,人们将自己的欲望、希望和恐惧投射到超自然的存在上,创造出了神的形象。

宗教是一种虚幻的幻觉,是对人类自身力量和能力的否定。

他批判宗教是对人类解放的阻碍,呼吁人们要摆脱宗教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

第二部分:费尔巴哈的人类本质观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本质是对人类本质的投射,因此,要理解宗教,就必须理解人类的本质。

他主张人类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本质并不是先天确定的,而是在社会关系中逐渐形成的。

人类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只能通过社会关系来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他强调人的社会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重要特征,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部分:费尔巴哈的社会批判费尔巴哈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形态,它使人类的自由和个性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被迫追逐金钱和物质利益,忽视了自己的真正需求和欲望。

费尔巴哈呼吁人们要摆脱资本主义的束缚,追求真正的人类解放和平等。

第四部分:费尔巴哈的影响费尔巴哈的思想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费尔巴哈的思想。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也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他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中批判了宗教对人类自由的限制,倡导个体的自由和责任。

结论:费尔巴哈的思想对宗教、人类本质和社会的批判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宗教批判揭示了宗教的幻觉性质,呼吁人们要摆脱宗教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他被认为是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重要代表。

费尔巴哈的思想对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对宗教和神学的批判。

本文将从费尔巴哈的生平和思想出发,对他的主要观点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当代哲学的意义。

一、费尔巴哈的生平费尔巴哈于1804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他来自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在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并在那里接触到了黑格尔的哲学。

他后来转向哲学研究,并在183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自己的著作。

然而,他的思想受到了当时德国哲学界的冷落,直到他的著作《基督教的本质》(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在1841年出版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费尔巴哈的思想1.宗教批判费尔巴哈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对宗教的批判。

他认为,宗教是人类自我投射的产物,是对人类理性和欲望的反映。

宗教将神祇设想为超自然的存在,但实际上,神并不存在,只是人类自己的幻想。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让人们逃避现实,阻碍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真实理解。

2.人性论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的本质是社会的和历史的,是通过实践和相互作用不断塑造的。

他批判了黑格尔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本质不是思维,而是感觉和欲望。

人类通过感官和情感来认识和体验世界,而不是通过抽象的理性。

3.唯物主义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的坚定拥护者。

他认为,物质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意识和精神只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他反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观,认为意识和精神是由物质的生理过程产生的。

4.人道主义费尔巴哈主张人道主义的伦理观。

他认为,人类应该关注自身的幸福和利益,并通过改善社会条件来实现这一目标。

他批判了基督教的道德观念,认为它们是虚伪和压抑人类本性的。

三、费尔巴哈的影响费尔巴哈的思想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的基础上发展了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和政治实践中。

(完整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完整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一)批判直观主义的直观性。

旧唯物主义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旧唯物主义又有直观性、形而上学性、机械性、不彻底性等局限。

马克思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

文中的“对象”“现实”“感性”是借用费尔巴哈的用语,都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自然界,也包括了自然的人。

“客体”是特指费尔巴哈的与人的实践无关的单纯的认识对象。

”人类的感性活动”是指主体所从事的实践活动。

1、文本内容是批判旧唯物主义把世界只是看做人认识的对象、看作生来就存在的直观的对象,没有看到实践对客观事物的作用。

旧唯物主义肯定对象外在于人的意思的客观性,坚持对象世界对人的意识的根源性作用,是客观地认识对象的前提。

但把对象仅仅归结为一种直观的关系,显然是片面的。

人们正是通过实践才和自然界发生联系,我们所接触到的客体死经过了人的实践改造的产物,从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

2、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而没有理解现实的感性活动。

唯心主义肯定了人的活动对对象的能动作用,肯定了人对对象的意义。

但却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把精神和思维的东西看成是主体,当成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创造物质的力量。

根源在于美誉真正理解人的实践活动。

同样是片面的。

3、批判费尔巴哈对实践的错误理解。

费尔巴哈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把研究对象定位于客观的物质,重新确立自然界和人类在哲学研究中的地位,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没有把感性客体当成是人的实践对象,不懂得主体人的作用,不懂的实践的意义在于革命的批判的改变现实没有把人的实践活动理解为客观的物质活动。

因此他不可能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对于认识和历史发展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改变现存世界的意义。

综述,这一条是马克思从总的方面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通过分析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唯心主义的片面性及费尔巴哈的直观性,其根源都在于没有真正理解人类实践的意义。

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精品

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精品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考点: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3.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怎样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提纲》指出了新唯物主义的哪些基本特征?6.如何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恩格斯曾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一、写作时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于1845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写成,原名为《关于费尔巴哈》。

1888年恩格斯进行一些文字修改后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附录,首次公诸于众。

二、写作背景及意义(-)背景1.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19世纪30—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无产阶级的斗争需要哲学的理论武器。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需要哲学的理论武器。

而要创建无产阶级的哲学,就必须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批判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提纲》就是马克思为创立新的世界观而写的供进一步研究用的笔记。

(二)意义1、马克思第一次阐述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的观点贯穿在《提纲》的全文之中。

3.彻底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4.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

三、《提纲》的主要内容《提纲》全文共11条,近1500字,各条在形式上相互独立,但在内容上彼此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阐明了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二)是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论述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三)是从阶级基础、哲学功能和使命等角度阐述了新、旧哲学的区别。

(完整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

(完整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

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标准版文档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标准版文档
意义而陷入唯心史观。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奠定
一1、、1《9世提纪纲了3》0新至的4写0唯年作代背物,景主无产义阶级(与辩资产证阶级的之历间的史阶级的斗唯争状物况;主义)的基础。马克思扼要 22、 、马马克克思思概从从唯唯述心心了主主义义唯到 到唯唯物物物史主主义义观,,从从的革革基命命民民本主主主主点义义,到到社社这会会主主样义义,的的思思心想想转转唯变变;;物主义在本体论、认识
纲”,以下诸条是第一条的具体化; 马克思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以及1845年9月至1846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同时也就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的 形成。
第二部第分(二第部2条分),(说明第实践2条是认)识和,理说论的明基础实,践是新是哲学认的识基本和点;理论的基础,是新哲学的
3、《提纲》是马克思为建立新唯物主义而思考的结果,也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指出社实会生践活活在本动质上的是意实践义的,,奠说定了明新唯实物践主义是(辩新证的哲历学史的的唯物基主石义),的基它础是。 整个提纲的“总
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奠定了新唯物主义(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基础。
形成。
第四部分(基10础,1,1条新),哲指出学了的新旧根哲学本不使同的命立足在点和于阶改级基造础,世新界哲学的根本使命在于改造动”; 2、“世俗家庭”与“社会化人类”; 3、“人类社会”与“社会化人类”; 4、市民社会; 5、“直观的唯物主义”与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 以及1845年9月至1846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 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是唯物史 观形成的标志,同时也就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新唯 物主义”的形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

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之"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至第61页。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 关于费尔巴哈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

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54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

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

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

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55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