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优秀教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及其原因。
2.掌握保护土地、避免雨水侵蚀的方法。
3.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孩子自己曾经看到过下雨后的道路是否畅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道路被冲塌呢?来学习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以及其原因吧。
2.保护土地、避免雨水侵蚀的方法:通过故事情景演示和生动形象的图片,了解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土地、避免雨水侵蚀。
三、教学重点理解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及其原因。
四、教学难点掌握保护土地、避免雨水侵蚀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1.视频授课: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我们将运用视频的形式,来对同学进行图像化展示和直观化讲解。
2.故事情景演示: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孩子阐述保护土地、避免雨水侵蚀的方法,同时增强孩子们的视听、记忆、想象和感悟能力。
六、教学过程Ⅰ.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1.雨水的特点:引导孩子思考雨水的来源、基本特征等问题。
2.雨水引发的问题:用幽默、形象的语言,通过课件+视频的语言来讲解雨水侵蚀土地的现象及过程。
3.孩子自己们的尝试:分成小组,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来讨论和探究。
Ⅱ. 保护土地、避免雨水侵蚀的方法1.引导孩子们探讨保护土地和避免雨水侵蚀的方法,并依次把同学们的成果在黑板上进行汇总。
2.演示一小段小故事情景: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模拟一些常见的情景如:建房子、种植、旅游、道路建设等,在故事情景中提出保护土地和避免雨水侵蚀的方法。
七、教学评价1.检测目标:教育学生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及其原因以及如何保护土地、避免雨水侵蚀。
2.检测方式:设计一系列的测试题目,或者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竞赛的环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也能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同时增加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3.检测内容:测试题目既包括知识点的理解,也包括所学知识的应用,如能不能结合故事情境进行设置。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优秀教学教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微课实录(一)微课导入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教师: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
下雨时,随着雨水降落到土地上,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吗?展示下雨的画面、浑浊奔腾的洪水、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等照片。
教师:你认为会有怎样的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二)用模拟降雨的方法,观察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准备材料1)逐一展示材料,教师:一侧有孔的塑料盒、小铲子、饮料瓶、水、透明的一次性杯子、掺有少量沙、石的土、塑料桶2 组装实验器材,教师:把沙土装入塑料盒,用小铲子堆成斜坡并压紧,模拟自然界的山坡,再在土的边沿造出一个垂直的“悬崖”,将塑料盒倾斜的放入桶中,有孔的一端朝下,塑料桶用来接住流下来的水。
3)制作喷水器教师:把饮料瓶的瓶盖扎几个孔,装水后旋紧瓶盖,制成喷水器。
2、记录下雨前的土地雨水情况教师:怎么知道土地、雨水有没有变化?接下来我们需要观察、记录下雨前土地、雨水的情况。
教师:下雨前地表平整,有斜坡、悬崖,雨水清澈透明。
3、模拟降雨教师:现在我们用喷水器模拟降雨,挤压喷水器,让“雨水”落到斜坡的土上。
注意看,当“雨水”降落到土坡上时,土坡地形地表发生了哪些变化?4、观察降雨后的土地教师:降雨停止,我们可以仔细观察降雨后的土地,再次观察塑料盒中土坡的地形和地表,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是的,下雨前的地表比较平整,下雨后地表出现了沟壑,下雨前地形是斜坡和悬崖,下雨后悬崖坍塌,小石子裸露,在土地表面有一些雨水冲刷出来的细沟,小石子也裸露了出来,悬崖部分坍塌,下方细沙沉积形成平缓的平原。
5、比较雨水、径流教师:“雨水”落到土地上后,还是和原来一样吗?我们把落到土地上,沿着地表流走的水叫“径流”。
教师:你看原本清澈透明的“雨水”变成了浑浊冒泡的“径流”,你能说说原因吗?教师:是的,土壤中的黏土和细沙被雨水冲走,混在雨水里,就变成了泥浆一样的径流。
(三)观察自然界被侵蚀的土地,了解侵蚀现象教师:你们看,这些都是被雨水侵蚀的土地。
第五课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1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重”:内容编排上的战略位置本单元主要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及其变化和原因,属于小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的范畴。
探究外力作用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
而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先从学生熟悉的降雨开始。
本课让学生模拟下雨,仔细观察雨水降落到地面,土地及雨水发生的变化,这是认识侵蚀这一自然现象的开始,是对侵蚀作用认识的启始课。
接下去第6课“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是对侵蚀概念的深入理解及概念的生活化。
第7课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第8课“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则是对本课知识点的深化与延伸。
因此,本课的知识点的落实,尤为重要。
必须将“侵蚀”的科学概念,落实到位,落实到家,至少使学生对“侵蚀”有个清楚的认识。
这样对接下去的探究活动,以及对沉积的外力作用认识,都奠好基石。
还使学生认识到影响地球地形、地貌变化不单单只有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的外力形式,还有侵蚀及不同的外力作用形式,使得学生的探知欲进一步加强,更能激发学生对地球对宇宙知识的学习热情。
2、“重”:在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第2课《地球内部及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第3课《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中都有针对某一自然现象,运用模拟实验进行探究。
本课也不例外,也运用模拟降雨的实验探究侵蚀的这一科学概念自然现象。
但是本课没有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而是在此基础上,针对新提出的问题,抛给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这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个台阶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探究能力,因为实验计划的制订是对实验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一个质的提升。
从具体的操作提升到书面的策划,使学生的逻辑推理,思考的紧密性、全面性都能提高,也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以质的持续与延伸。
3、“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的重要性(1)学生从本课的学习探究过程中领悟到科学就在我身边,就连普通的下雨,里面藏着好多科学现象、科学知识。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案【篇一:五年级科学上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实录教科版】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教材分析《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第5课。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材,主要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及其变化和原因。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雨如何影响土地。
第二部分:影响侵蚀的因素。
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流水对土地的侵蚀。
从学生经常看到的下雨现象开始,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让学生模拟下雨,仔细观察雨水降落到地面,土地及雨水发生的变化,用文字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准确描述出实验中的现象;并能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最终,知道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最后,再与现实自然界中现象联系,加深学生对侵蚀的理解,激发学生更加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所以,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让学生有足够时间探究体验雨水对土地侵蚀过程,我将教材第二部分内容留到下节课再进行学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能通过文字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准确描述出实验中的现象;能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更加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三、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混有沙石的土、塑料盆、玻璃杯2个、水、塑料水杯、记录单、铁架台、牛奶盒、报纸。
教师准备:雨水侵蚀土地的照片、课件。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播放下雨的声音,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生:下雨了师:对了,老师今天给大家录制的就是下雨声,大家都知道,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雨水洒落在土地之上,土地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出示图片)生1:土地变得很潮湿。
生2:土地会变得泥泞。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雨水对土地侵蚀教学设计(优秀4篇)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雨水对土地侵蚀教学设计(优秀4篇)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雨水对土地侵蚀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阅读。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篇一0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说课稿黄甫学校赵佳一、教材分析《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第5课。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材,主要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及其变化和原因。
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地表及变化”的范畴。
外力作用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
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先从学生熟悉的降雨开始。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便从学生经常看到的下雨现象开始,让学生模拟下雨,仔细观察雨水降落到地面,土地及雨水发生的变化,这是认识侵蚀的开始。
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流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材分两部分。
一部分:雨如何影响土地。
首先通过提出问题了解学生的想法。
“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壤?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流过土地的雨水变成什么样了?”学生常看到降雨,但是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想到它会侵蚀土地,会改变地形。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回忆,启发学生联系平常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雨水会冲走土壤,使土壤流失,混有泥沙的水在蒸发后,里面的泥沙会留下来。
接着指导学生通过“下雨”的模拟实验,及对“雨水”降落时土地和径流的观察,认识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在通过实验认识了“雨水”和“径流”对土地的侵蚀现象后,教材展示了自然界中土地被侵蚀的真实情况。
目的是把实验中的现象和自然界中的相同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侵蚀改变了地表形态,形成了新的地形地貌,并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活动。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斜坡上留下了许多细沟,这些细沟是雨水漫过地表汇集在一起侵蚀斜坡土地形成的切沟,许多切沟又形成下面的一条水平的大冲沟。
第二部分:影响侵蚀的因素。
影响土地被侵蚀的因素很多,教材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土地的坡度、有无植物覆盖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案一、协议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概念和过程。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因素。
学生能够意识到雨水侵蚀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2、教学重难点重点: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难点:设计并实施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3、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4、教学资源实验器材(如土壤、水、斜坡模型等)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二、教学过程1、导入(11)通过展示一些因雨水侵蚀而导致土地破坏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和疑问,引导学生思考雨水对土地的影响。
2、知识讲解(111)讲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概念,解释雨水如何携带土壤颗粒流失。
介绍影响雨水侵蚀的因素,如降雨量、降雨强度、地形、植被覆盖等。
3、实验探究(112)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设计并实施实验来模拟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提供实验器材,如不同坡度的斜坡模型、相同量的土壤和水,让学生观察在不同条件下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土壤流失的量、水流的速度等。
4、小组讨论(11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雨水侵蚀的关键因素。
5、总结归纳(114)教师总结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强调雨水侵蚀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拓展应用(115)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保护来减轻雨水侵蚀的危害。
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土地免受雨水侵蚀的短文。
三、教学评估1、知识评估(12)通过课堂提问和小测验,考查学生对雨水侵蚀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2、技能评估(121)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态度评估(12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资源6、教学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学生能够理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概念和过程。
1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因素。
11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4 学生能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12 教学重难点121 重点1211 理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原理和过程。
1212 掌握影响雨水对土地侵蚀的主要因素。
122 难点1221 设计并实施探究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实验。
1222 解释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因素对侵蚀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13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
13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
13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1411 展示一些被雨水侵蚀的土地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412 提问学生对雨水侵蚀土地的初步认识和感受。
142 知识讲解1421 讲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概念和过程。
1422 介绍影响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因素,如降雨量、地形、植被等。
143 实验探究1431 分组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设计探究雨水对不同土地类型(如砂土、壤土、黏土)侵蚀的实验方案。
1432 进行实验:学生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1433 实验分析: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土地类型对雨水侵蚀的抵抗能力。
144 拓展讨论1441 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如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
1442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个人在其中的责任。
145 总结归纳145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包括雨水对土地侵蚀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1452 强调学生在实验探究和讨论中的表现和收获。
15 教学资源151 实验器材:砂土、壤土、黏土样本,水槽,水,雨量模拟器,计时器等。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一、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过程和影响。
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预防水土流失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雨水侵蚀土地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难点:设计并实施探究雨水侵蚀的实验。
3、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4、教学资源实验器材:土壤、水槽、水、小石子、斜坡模型等。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动画等。
5、教学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1 教学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被雨水侵蚀的土地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雨水对土地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11 知识讲解1、介绍雨水侵蚀土地的概念和原理。
解释雨水在下落过程中具有的能量,以及如何冲击土地表面。
说明土壤的特性(如质地、结构)对雨水侵蚀的影响。
2、分析影响雨水侵蚀程度的因素。
降雨量的大小。
降雨的强度。
土地的坡度。
植被覆盖情况。
112 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探究雨水侵蚀的实验方案。
教师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指导和修正。
2、实验操作。
各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巡视,确保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
3、实验结果交流与分析。
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
全班共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1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1、雨水侵蚀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危害?2、如何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114 知识拓展1、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理雨水侵蚀的措施,如植树造林、修建梯田、保持水土等。
2、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115 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雨水侵蚀土地的原理、影响因素、实验探究结果等。
2、强调保护环境、预防水土流失的重要性。
116 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雨水侵蚀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遭到侵蚀。
2.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1.经过模拟实验来探求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言语及流程图描述实验中的景象。
3.对实验景象做出本人的解释,并能在组内或班内交流。
4.设计模拟实验,探求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要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自然界的侵蚀景象。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先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对实验景象做出解释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经过模拟实验来探求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对出现的实验景象做出本人的解释,并能和大家交流。
难点:设计“影响侵蚀的要素”的模拟实验计划。
【教学预备】教师演示:①雨水侵蚀土地的课件。
②模拟“下雨”的实验器材1套。
先生实验预备:模拟“下雨”的实验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喷壶,潮湿带有少许沙石的土,杯子,小铲子);2张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导入,初步感知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1.下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景象,雨水对土地会有影响吗?(稍进展)你认为会有怎样的影响?2.雨水真的会对土地产生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影响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讨这个成绩——雨水对土地的影响(板书)二、模拟“下雨”的实验,探求侵蚀景象很可惜,今天没有下雨,我们怎样研讨这个成绩?(一)介绍实验安装喷水壶来当降雨器,一盒泥土代表土地,这就组成了我们的模拟实验——“下雨”的器具。
(二)师生结合图片,介绍模拟实验的步骤师生合作演示实验操作方法。
课件显示操作方法,教师讲解留意点。
(三)师生交流观察内容,明确实验方法及目的与要求实验怎样做我们清楚了,那么,我们要研讨“雨水对土地的影响”该当重点观察些甚么呢?先生汇报1:土地表面在雨前、雨中的变化情况。
你怎样知道它变了?(与本来比较出来的)汇报2:雨水的变化。
小结:土地表面特点的变化,雨水的变化,都能阐明雨水对土地的影响。
所以在实验中我们要对这两点进行细致地观察(结合板书指一指),并用你最擅长的方式描述下去。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案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受,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1.谈话交流对土壤的认识。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们平时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土壤?生 1:爬山的时候在山上见到过土壤。
生 2:草的下面就是土壤。
生 3:在种菜的田地里。
生 4:在任何有植物的地方都有土壤。
师:这么说土壤跟植物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是吧!就像同学们说的一样。
2.讨论下雨对土地的影响。
师:我们的地球表面有各种地形,它们高低起伏,各不相同,但在这些地形之上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土壤。
这个土壤覆盖在土地上,这就是平时所熟悉的土地。
下面是一种我们非往往见的自然现象————下雨。
下雨时候雨点就会洒落在土地之上,那末,土地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出示课件)生 1:土地变得很潮湿。
师:这是你想到的。
生 2:雨水经过土地时,环境、空气也变得很潮湿,很闷。
生 3:走在土地上感到很泥泞。
生 4:土地的土壤会不会变成黏土。
师:有自己的一种猜测了。
生:如果是在地形比较突出来的地方,如果雨下得很大,泥土可能会一下子冲下来,发生泥土流。
师:那末土地下雨时候,土地是否发生跟我们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科学问题。
(二)、摹拟“下雨”的实验,探索侵蚀现象。
那末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摹拟实验。
1.介绍实验装置。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有这样的一份。
上面拌着一块这样的泥土。
你们说,这样可以摹拟什么呢?生:可以摹拟山坡上的土地,山坡上的土地是凹凸不平的。
师:盒子的旁边还放着一个水槽,水槽里面装着一些水,我们今天可以用这些水摹拟什么呢?生:把它泼到土壤上,就像下雨一样。
2.讨论实验材料及实验要求。
师:泼过去就像下雨一样,是吧?那末,我们做这个实验前首先来看一看:我们现在这块土地,以及我们这些将要泼散(课件)去充当雨水这个水是怎么样,而且我们将观察到的现象和观察到这些特点要详细地记录下来,老师给大家准备的一张科学记录单是这样的。
教科版科学五上《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上《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和影响。
2.掌握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能够通过实验及观察,进一步理解雨水对土地的损害,并能积极倡导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1.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
2.探究雨水侵蚀有哪些影响,并掌握相关方法防止雨水侵蚀。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活学活用”,深入探讨雨水侵蚀过程和影响。
2.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环境。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
2.问答法。
3.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
2.图片、视频、音频等材料。
六、教学流程:1.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下雨天的景象,雨水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2.讲解:(1)掌握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和影响。
(2)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
(3)讲解雨水对土地的损害形式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实验探究:(1)通过简单实验模拟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及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雨水侵蚀有哪些影响,并掌握相关方法防止雨水侵蚀。
4.归纳总结:(1)通过问答形式,让学生自主总结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和影响。
(2)了解如何防止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造成的损害。
5.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浪费自然资源会导致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环境。
七、板书: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防止侵蚀八、作业:1.回顾复习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和影响。
2.了解自家周围存在的防止雨水侵蚀的措施,并写出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及流程图描述实
验中的现象。
对实验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并能在组内或班内交流。
探讨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对出现的实验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并能和大家交流。
教学难点:学生对“侵蚀”的理解,“侵蚀”概念的得出。
教学准备:为各小组准备模拟实验的材料一套: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硬纸盒、报纸、瓶盖扎了孔的空饮料瓶、水、透明的一次性杯
子等。
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科版《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优质教案分析1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2.过程与方法:借助生活经验,初步感受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或预设,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在实验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堆成的模型、降雨器、报纸、水、面粉、滴管等。
教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科学课中的实验要求大家要学会观察,下面我们做个小实验,看谁的观察最仔细。
2.出示面粉装置,用滴管在空中向面粉滴水。
3.师:你都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模仿的是大自然中的一种什么现象?(出示课题)二、雨水如何影响土地1.(出示下雨的图片)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
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
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2.请大家预测一下,雨水对这样的地形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将你们的预测记录下来。
3.小组讨论并记录。
4.小组汇报。
三、雨水侵蚀土地模拟实验1.你能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们的推测吗?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
2.小组汇报实验方案,3.在实验中我们可能需要哪些材料呢?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用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制作成的地形、降雨器、水。
4.学生观察实验装置,说说各种材料用来模拟什么?5教师结合学生汇报的实验方案出示实验操作要求:(1)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2)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3)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案一. 教材分析《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从而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指导,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科学现象有好奇心,但部分学生对于侵蚀现象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从而深入理解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学会观察和分析侵蚀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及其原因。
2.难点:侵蚀过程的观察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侵蚀现象。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侵蚀原因。
3.讲授法:讲解相关科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沙土、水、杯子、彩笔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土地状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呈现(10分钟)讲解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展示相关实验结果,让学生了解侵蚀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并用彩笔在纸上记录侵蚀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土地侵蚀?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讲解其他因素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如风力、人类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及其原因。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调查周围环境的土地状况,思考如何防止土地侵蚀,并撰写调查报告。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精品教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精品教案同学们请看下图,为什么土地会有那么多的沟壑(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下雨是我们常常经历的天气现象,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下雨后土壤和雨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吗(提示:学生交流2分钟)同学们的想法和推测是否正确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看看雨水是如何影响土地的。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装土壤的容器、喷水器、接水容器。
然后将土壤装入容器中,将其中一边垒高,做成一个“斜坡”,并用小铲子把土壤拍紧。
再用喷水壶向斜坡洒水,观察“斜坡”表面有什么变化,接水容器中的水有什么变化。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实验视频,仔细观察当“雨水”降落到“斜坡地形”上时,发生的现象,以及雨水的变化。
它们有什么不同还有其他发现吗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径流指的是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
通过比较接水容器中的“径流”与“雨水”,发现径流是很浑浊的;其中细沙和黏土更容易被雨水冲走。
那么,你们能说说什么是侵蚀吗雨水的侵蚀能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吗(学生讨论:3分钟)在自然界中,如下面两幅图的地表地形,哪一种土地更容易被雨水侵蚀呢说说你的推测和理由。
(学生交流)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了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探究过程如下:在大自然中,常常会看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
我们推测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我们尝试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推测,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对比实验需明确对照组和实验组要控制的条件。
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让我们一起观看视频:模拟雨水对土壤侵蚀的实验。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资源6、教学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学生能够描述雨水对土地侵蚀的过程和现象。
112 学生能够理解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因素,如降雨量、坡度、植被覆盖等。
11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雨水对不同类型土地的侵蚀程度。
11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1211 雨水对土地侵蚀的过程和现象。
1212 影响雨水侵蚀土地的主要因素。
122 教学难点1221 如何设计有效的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222 引导学生理解雨水侵蚀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3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观察雨水对不同土地类型的侵蚀。
13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影响雨水侵蚀的因素和如何减少雨水侵蚀的危害。
134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土地侵蚀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1411 通过展示一些土地被雨水侵蚀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和疑问。
142 知识讲解1421 讲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定义和过程,使用示意图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1422 介绍影响雨水侵蚀的因素,如降雨量、坡度、植被覆盖等,并解释它们是如何影响侵蚀的。
143 实验探究1431 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不同类型的土地样本(如砂土、黏土、壤土)和模拟降雨装置。
1432 实验操作:让学生模拟不同强度的降雨,观察不同土地样本的侵蚀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1433 实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比较不同土地类型的抗侵蚀能力,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144 小组讨论144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容易受到雨水侵蚀,以及如何减少雨水侵蚀对土地的破坏。
144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资源5、教学过程6、教学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学生能够理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概念和过程。
1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因素。
113 学生能够认识到雨水侵蚀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理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原因和过程。
掌握影响雨水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
122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环境保护。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3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雨水对不同土地类型的侵蚀现象。
13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雨水侵蚀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14 教学资源141 实验器材:土壤样本、水槽、水、降雨模拟器、量杯等。
142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动画等展示雨水侵蚀的实例和过程。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因雨水侵蚀导致的土地破坏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对雨水侵蚀的初步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雨水侵蚀的原因和影响。
152 知识讲解讲解雨水对土地侵蚀的概念和过程,包括雨滴的冲击、水流的冲刷、土壤颗粒的搬运等。
结合图片和动画,详细解释影响雨水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如降雨量、地形、植被覆盖等。
153 实验探究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雨水对不同土地类型侵蚀的实验。
实验步骤:准备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如砂土、壤土、黏土),放置在水槽中,使用降雨模拟器模拟不同强度的降雨,观察并记录土壤的侵蚀情况,包括侵蚀量、水流速度等。
实验分析: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共同分析不同土地类型和降雨强度对侵蚀的影响。
15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雨水侵蚀对环境的危害,如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雨水侵蚀对环境的破坏,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合理开垦等。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及其影响;2. 初步掌握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防治措施;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2. 雨水侵蚀对土地的影响;3. 雨水侵蚀防治措施。
三、教学重难点1.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的讲解和实例分析;2. 雨水侵蚀防治措施的介绍和讨论。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2. 视听教学结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发现过雨水对土地造成的侵蚀,以及具体的现象和表现。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问题。
2. 知识传授(30分钟):a)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并解释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重点强调雨滴打击、水流侵蚀和水体冲刷等过程。
b)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雨水侵蚀对土地的影响,包括土壤质量下降、产量减少和生态环境破坏等。
3. 答疑解惑(10分钟):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教师解答疑惑。
4. 防治措施介绍(30分钟):a) 教师介绍常见的雨水侵蚀防治措施,如合理的农田规划、植被覆盖、建设防护设施等,并重点强调防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b)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和应用。
5. 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集思广益,针对不同的土地环境,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雨水侵蚀和防治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1.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 - 雨滴打击- 水流侵蚀- 水体冲刷2. 雨水侵蚀对土地的影响 - 土壤质量下降- 产量减少- 生态环境破坏3. 雨水侵蚀防治措施- 合理的农田规划- 植被覆盖- 建设防护设施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有助于学生对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和影响有更深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活动,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能设计模板实验方案,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活动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活动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活动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草,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不知同学们留意了没有,下雨时,我们周围的土地及落地的雨水会有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板书课题)
二.出示活动目标
三.探究雨水如何影响土地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4分钟时间自学课本55~56页内容,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②实验所需的器材有哪些?
③实验中需要认真观察并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2.学生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并指导
4.汇报实验结果
5.提问: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6.拓展
自然界中土地被雨水侵蚀的真实情况。
四.探究影响侵蚀的因素
1.学生用两分钟时间自学课本57页的内容,并思考:影响侵蚀的因素有哪些?
2.指导实验计划
3.学生制定计划并汇报,教师查漏补缺。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六、课堂练一练
选择:
1、暴雨时,小河里水很浑浊,这是因为雨水中有大量的()。
A、石块
B、泥沙
C、小鱼
2、我们常能看到地表有沟壑,这是由于()造成的。
A、动物
B、风吹
C、雨水的流动
3、下面受到雨水侵蚀最严重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热带雨林
4、最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A、沙砾
B、沙
C、黏土
5、能够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
A、坡度大小
B、有无植被
C、闪电
判断
1、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
2、在同一地区,土壤坡度的大小不会影响侵蚀的程度。
()
3、在植物覆盖的森林里,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很小。
()
4、降雨量越大,对土壤的侵蚀越大。
思考
1、有哪些因素影响着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什么原因导致土地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变化呢?
3、雨水风化了我们的岩石,那么,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会对土地产生怎样的影响?其中:1、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2、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七.课外拓展活动
师:做个简单的模拟实验,然后进一步推广到大自然当中去,他们的这种观察,详细地设计方案,我们可能还要考虑到实验方法、实验的步骤,还需要考虑到实验中的哪些量是需要改变的,哪些量是不需改变的。
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去,有效地改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这一定是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八、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教学过程思路清晰
这节课在设计上让学生有机会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先是由出示的资料中发现问题:下雨会使泥土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进行猜测。
自然引出模拟实验。
学生饶有兴趣的讨论如何去模拟雨水对泥土的作用这个实验。
在讨论中进行实验的细致指导。
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补充。
最后定下来的实验方法是经过学生自己思考,是学生智慧的总和。
再进行实验,观察实验过程,汇报发现,共享集体成果。
最后由学生的实验结果出发提出下一个研究问题:你们实验土地被侵蚀都是一样的结果吗?为什么不一样?学生自然会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
雨水的侵蚀呢?引申到下节课的研究问题,较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课前准备充分,呈现有结构的材料
导入部分呈现的资料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给学生一个强刺激。
而且准备的实验器材十分完整,有利与学生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发现,也有利于研究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
3、注重学生有证据进行推测和得出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思想。
对于学生的猜测都不与肯定,而是追问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确定了吗?有哪些证据拿出来?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会养成猜测也需要理由,结论需要充分的证据这样的想法。
有利于学生科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