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 练习题 精选 复习精编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石壕吏练习题

八年级石壕吏练习题

八年级石壕吏练习题《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叙事诗之一,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生动的叙事而备受关注。

以下是为八年级学生准备的一系列关于《石壕吏》的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1、杜甫,字_____,自号_____,是我国_____(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

2、《石壕吏》是“_____”(诗歌体裁)之一,“三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解释1、暮投石壕村投:_____2、吏呼一何怒一何:_____3、听妇前致词前:_____ 致词:_____4、三男邺城戍戍:_____5、一男附书至书:_____6、二男新战死新:_____7、存者且偷生且:_____8、死者长已矣已:_____9、室中更无人更:_____10、惟有乳下孙惟:_____11、有孙母未去去:_____12、老妪力虽衰妪:_____13、请从吏夜归请:_____14、急应河阳役应:_____15、犹得备晨炊犹得:_____三、句子翻译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4、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6、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7、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8、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四、理解性默写1、表现官吏凶狠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是:_____,_____。

石壕吏阅读与答案精全版

石壕吏阅读与答案精全版

2.朝伟大的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称他的诗为。

之乱”,这是指和两人发动的叛乱。

以此为背景,杜甫创作了著名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和“三吏”。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

3.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4.“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老妇被抓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诗句可以为证。

5.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

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理由。

6.选出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A.诗歌内容的核心是"捉人"全诗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述的B.诗歌在深刻揭露黑暗残暴的兵役制度的同时,也变现了人们那种坚韧的爱国精神C.这是一首叙事诗.该是虽然没有运用抒情和议论,但故事情节记叙比较完整,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两个“一何”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22.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D.用韵宽泛、句数可长可短,格律要求较宽松的诗,叫古体诗。

)A.杜甫的“三吏”是指《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B.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由此可知《石壕吏》中“急应河阳役”的“河阳”应在黄河之北。

C.《石壕吏》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

D.如《石壕吏》这种用韵宽泛,句数可长可短,格律要求较宽松的诗,叫格律诗。

23.全诗中只用了“吏呼一何怒”一句话来直接描写“石壕吏”这个人物,通过老妪的话语,用侧面手法,表现出“石壕吏”的凶狠(蛮横、凶悍、)。

(3分)24.请谈谈对“独与老翁别”这句诗的理解。

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分析1分),“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25.这首诗中最能概括中心事件的句子是?有吏夜捉人26.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日常练习《石壕吏》

日常练习《石壕吏》

日常练习卷(二)
姓名班级 .
一、预习《石壕吏》
1、《石壕吏》作者是朝的,字,又称、
、等,是伟大的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
称他的诗为。

他的诗集名字叫。

2、《石壕吏》一诗以“安史之乱”为背景。

以此为背景,杜甫创作了著名的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和“三吏”《石壕吏》、、。

3、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 . 2)说明战争之惨烈: . 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 .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 . 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 . 6)《石壕吏》中表现“妇啼一何苦”之“苦”的诗句是 . . 7)《石壕吏》以作者的“目见”和“耳闻”为线索进行叙事,其中属于“目见”的诗句是 .
8)从“,”两句,可以看出年老体衰的老妪还是被差吏捉走了。

二、课外阅读
耳闻不如目见【汉】刘向
夫耳闻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①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注释】①晦:昏暗
译文: .
.
.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夫:文言发语词)
B.人始入官(入:进入)
C.如入晦室(入:进入)
D.久而愈明(愈:更加)
2、翻译:
1)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
2)明乃治,治乃行。

.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三、抄写课后注释两遍。

.
.
.
.
.。

八下《石壕吏》选择题专练-2024中考冲刺古诗专项复习

八下《石壕吏》选择题专练-2024中考冲刺古诗专项复习

八下《石壕吏》选择题专练——2024中考冲刺古诗专项复习原文参考译文赏析与理解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有差役在夜间抓人。

(这家的)老汉翻墙逃走,老妇出门去察看。

内容:写差役乘夜捉人——故事的开端。

“暮投石壕村”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

“有吏夜捉人”暗示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为悲剧的发生提供了典型环境。

“捉人”是全篇的提纲,揭露了兵役制度的黑暗,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逾墙走”写出了百姓恐慌逃走的景象,从侧面反映了战事的紧迫和人民的惊恐不安。

炼字:①“夜”字烘托了一种阴暗、凄惨的悲剧气氛,表明差役“捉人”的手段狠毒,在夜间突然袭击。

②“捉”表现差役的霸道、凶残,于如实描绘中寄寓揭露、批判之意。

“捉”字既隐含了百姓的抵触,又隐含了差役的凶暴。

③“走”和“看”,表现人们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难安的生活现状。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差役吼得多么凶狠!老妇哭得多么悲苦!写法:①对比。

“呼”与“啼”,“怒”与“苦”,对比鲜明,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揭露了差役的凶狠残暴,百姓的痛苦不㙋,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苦”是全诗的诗眼。

②反复。

两个“一何”,运用反复手法,加重感情色彩,渲染出差役的凶狠蛮横和老妇的哀苦可怜,并为下面老妇的诉说营造出悲愤的气氛。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只听老妇走上前(对差役)说:(我)三个儿子在邺城防守。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

活着的人暂时苟且活着,死去的人生命就永远结束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出内容: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故事的发展和高潮。

“致词”的内容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致词”前五句)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牺牲。

2023年中考古诗赏析专项训练《石壕吏》

2023年中考古诗赏析专项训练《石壕吏》

2023年中考古诗赏析专项训练《石壕吏》一、选择题1.(2022春·广西玉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句“暮投石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B.“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C.在诗中,作者先叙事,后抒情、议论,通过抒情和议论,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

D.诗歌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二、诗歌鉴赏2.(2022·福建·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式微《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在句式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均属于近体诗。

B.《式微》通过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含蓄抒情。

(完整版)《石壕吏》练习题

(完整版)《石壕吏》练习题

(完满版)《石壕吏》练习题阅读《石壕吏》姓名 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须.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注音逾()戍()妪()衰()咽()炊()二、形声字分类①壕②啼③致④逾⑤裙⑥暮⑦晨⑧邺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内声外形()左形右声()左声右形()三、解词暮投石壕村()老翁逾墙走()吏呼一何怒()....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死者长已矣()...听妇前致词()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四、翻译句子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回答以下问题1、本诗的前四句所提到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诗中表示时间的词有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3、诗中描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中描述战争需要大量人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侧面反响老妇被带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夜深了 ,作者听到的哭声是 ________发出的 .7、反响战争令人民生活贫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表现差役凶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9、这是一首 _________诗,作者是 ____朝诗人 _______,字_______,本诗选自 ____10、本诗表达了的表达了诗人。

《石壕吏》练习题

《石壕吏》练习题

《石壕吏》检测案1.《石壕吏》是一首________,以_____为顺序,中心人物是______,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在唐代著名的__________历史事件中。

作者______,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

2.“三吏”“三别”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附书.至()(2)新.战死()(3)未去.()(4)犹得..备晨炊()(5)老翁逾.墙走.()()(6)死者长已.矣()(7)泣幽咽..()(8)听妇前致.词()(9)天明登前途..()4.用原文回答问题(1)揭示“吏”与“老妇”尖锐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兵役苛酷,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明“老妇”一家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6.对这首诗开头四句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句交代了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7.“妇人”致词分三层,这三层的意思分别是什么?(3分)①②③8.阅读下诗,回答问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石壕吏》课后练习

《石壕吏》课后练习

《石壕吏》课后练习题一、研讨下列问题,并背诵。

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逼问出来的。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这首诗构思的巧妙。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最好先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学生带到诗的情境中来。

例如差吏抓丁为什么要利用夜间?老翁为什么要“逾墙”?“泣幽咽”者是谁?把这类问题弄清楚了,才能进入诗境。

)二、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关键是要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

如果打算改编成短剧,最好采用集体编写的形式,由教师或个别学生先拟出一个提纲,经讨论后确定各部分的内容,然后分配角色,组织演出。

在讨论中必定会涉及一系列问题,例如全剧要不要分出场次,分几场为好,诗人是否应当出场,如出场又该如何处理才好,等等,这样讨论下来,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不要为演出而演出。

三、古诗中多用对偶句。

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对偶句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便于记诵。

例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的《春望》中有哪些对偶句?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两组对偶句“对对子”,这是古诗文的基本功。

过去的学塾里设有“对课”,人人必学。

我们虽不照搬,但也不可忽视。

设题目的在于给学生一点对偶常识,并尝试着写写,有一点实践经验总是好的。

如果时间充裕,也无妨让学生从学过的古诗文中多找出一些例句来。

试写可以从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入手,然后设置情境让学生试写全联,以四言对、五言对为限。

参考答案:《春望》前三联都是对偶句。

按:杜甫好用对偶,他的近体诗中对偶句极多,不限于律诗中颔联和颈联,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两联全是对偶,《八阵图》(“功盖三分国”)中,前一联是对偶。

《石壕吏》课后练习题

《石壕吏》课后练习题

《石壕吏》课后练习题一、背景引入唐代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此时诗人杜甫正由洛阳经潼关而返华州,他途经石壕村,傍晚投宿于一老翁家。

老翁一家正为避难而准备离开,因吏差抓丁而急得一夜未眠。

这时,差吏的呼叫声又前时,老翁赶忙出门应付。

诗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幕,感慨万分,写下了著名的《石壕吏》。

二、介绍作者及文体特点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大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篇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

三、词语积累1、通假字(1)暮投石壕村:暮,通“暮”,傍晚。

(2)急应河阳役:应,通“充”,充当。

2、词类活用吏呼一何怒:呼,使动用法,“使……呼叫”;怒,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发怒”。

四、古今异义1、有孙母未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2、守备邺郡:守备,古义:应征;今义:守卫。

3、二男新战死:新,古义:最近;今义:全新。

4、存者且偷生:且,古义:姑且;今义:并且。

5、死者长已矣: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6、室中更无人:更,古义:再;今义:更加。

7、天明登前途:前途,古义:前行的路;今义:前进的道路。

8、老妪力虽衰:力,古义:体力;今义:力量。

9、急应河阳役:急,古义:赶快;今义:急躁。

10、幽咽似鸣蝉:幽咽,古义:形容声音细微;今义:形容声音低沉、沙哑。

11、听妇前致词:致词,古义:道歉;今义:说话或写文章时表达的意思。

12、天明登前途:前途,古义:路途;今义:未来的光景。

13、夜久语声绝:绝,古义:消失;今义:断绝。

14、其余唯破琴书云尔:云尔,古义:“云”通“而”,连词;今义:“云”是天空中的云朵。

五、重点句子翻译1、有吏夜捉人:“有吏夜捉人”即“有吏在夜晚捉人”,译为“有个官吏在夜晚抓人”。

2、老翁逾墙走:“逾墙走”即“越过墙逃走”,“走”是“跑”的意思。

译为“老翁翻墙逃跑了”。

3、老妪力虽衰:“老妪力虽衰”即“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了”,译为“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了”。

《石壕吏》练习题集锦(含答案)

《石壕吏》练习题集锦(含答案)

《石壕吏》练习题集锦(含答案)《石壕吏》练题集锦(含答案)一、1.XXX是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___。

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_______。

《石壕吏》按体裁分,为________古风,按表达方式分,是________诗。

2.《石壕吏》一词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以此为背景,XXX还创作了著名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包含《石壕吏》。

在内的“三吏”。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XXX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XXX。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XXX前途,独与老翁别。

1.文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写作背景是“______之乱”,这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人发动的叛乱。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5.“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6.有人说XXX压“安史之乱”是公理的,老翁逃脱是不爱国的施展阐发。

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来由。

7.《石壕吏》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1三、阅读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列加粗体词语。

附书至()新战死()未去()犹得()2.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________戌()________戎()________(2)衰()________哀()________衷()________3.为选段划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原题目:《石壕吏》阅读理解、填空题【部编版八下】

原题目:《石壕吏》阅读理解、填空题【部编版八下】

原题目:《石壕吏》阅读理解、填空题
【部编版八下】
阅读理解部分
1. 石壕吏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中负责驻守石壕村,保护战士及居民安全的人员。

他们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训练,有着坚定的和顽强的意志,是抗战中的英雄人物。

2. 石壕吏的主要任务是守卫石壕村,保护战士和村民的安全。

他们要负责警戒、侦察、巡逻等工作,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敌人的袭击。

在石壕村,他们是战士和居民的守护神。

3. 石壕吏对抗战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们的存在和努力让石壕村成为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保护了战士和居民的安全。

他们的勇敢和无私精神激励着其他人,成为了整个抗战期间的榜样。

4. 石壕吏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巨大的。

他们要经受长时间的战争考验,面对敌人的袭击和围剿。

他们要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时刻保持战斗力。

然而,他们始终坚守岗位,不退缩不退让。

填空题部分
1. 石壕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负责保护石壕村的人员。

2. 石壕吏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训练。

3. 石壕吏的主要任务是守卫石壕村,保护战士和村民的安全。

4. 石壕吏的存在和努力让石壕村成为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保护了战士和居民的安全。

5. 石壕吏的勇敢和无私精神激励着其他人,成为了整个抗战期间的榜样。

6. 石壕吏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巨大的,包括长时间的战争考验和敌人的袭击和围剿。

《石壕吏》知识点练习题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石壕吏》知识点练习题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石壕吏一、《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其代表作有“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重点字词:暮:晚上投:投宿吏:差役逾:越过一何:多么前致词:走上前(对差役)说话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裙:这里泛指衣服老妪:老妇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三、译文:晚上我投宿石壕村,有官吏夜里来捉人。

老翁越过墙跑了,老妇出门去查看。

小吏的喊声多么愤怒,老妇的哭声多么悲苦。

听我老妇走上前说话: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

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最近战死。

活人苟且活着,死者永远完结。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离开,出门却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准备早晨的饭。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地哭泣。

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

四、整体把握:1、前四句,老妇人“致词”的由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主体部分:老妇人“致词”。

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老妇人诉说三个儿子全部征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人家境贫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第三层(最后两句):老妇人自请应役。

3、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五、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捕吏捉人是为了补充唐朝军队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不写征兵、点兵,而要用“捉”字呢?答:“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在如实描绘之中,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

石壕吏中考试题集锦及答案

石壕吏中考试题集锦及答案

石壕吏中考试题集锦及答案【石壕吏中考试题集锦及答案】考试题一:石壕吏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代?请简要描述其背景。

答案:石壕吏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宋朝时期,具体地说是在北宋时期。

北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许多变化。

这个时期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其中就包括了石壕吏。

考试题二:石壕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他是如何获取知识的?答案:石壕吏是一个聪明而勤奋的农民,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责任感。

尽管他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但他通过自学和借鉴他人之长来获取知识。

他利用碰巧得到的书籍和周围人的帮助,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考试题三:石壕吏通过学习和努力,取得了什么成就?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案:石壕吏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懈努力,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成为当地一位备受尊敬的知识分子。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社会晋升。

这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

考试题四:从石壕吏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道理?答案:从石壕吏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道理。

首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我们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次,知识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价值。

最后,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机会和资源,不断追求进步,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考试题五:请结合石壕吏的故事,谈谈你对教育的看法。

答案:石壕吏的故事充分展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能力和品质。

石壕吏在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情况下,通过自学和借鉴他人之长,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知识分子。

这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依赖于学校和老师,我们应该主动地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考试题六:结合石壕吏的故事,谈谈你对努力和坚持的理解。

答案:石壕吏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利用自己的碌碡时间,善于自学,勤奋不辍,最终实现了从石壕吏到知识分子的巨大飞跃。

《石壕吏》复习卷(附答案)

《石壕吏》复习卷(附答案)

《石壕吏》复习卷(附答案)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三解释带点的词。

1.暮投.石壕村(投宿)2.老翁逾.墙走(越过,翻过)3.吏呼一何..怒(多么) 4.三男邺城戍.(防守)5.二男新.战死(最近)6.死者长已.矣(停止,指生命结束)7.听妇前.致词(走上前) 8.天明登前.途(前面)9.出入无完裙..(完整的衣服)10.独.与老翁别(只是)11.15犹得..力虽衰(老妇)..备晨炊(还能够) 12.老妪13.请.从吏夜归(请求) 14.急应.河阳役(应付)15.如闻泣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二.理解性默写。

1.《石壕吏》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有吏夜捉人。

(总领/纲领)2.简洁地交代了诗人投宿的时间和地点的诗句:暮投石壕村。

3.概括又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4.写出捕吏凶暴、蛮横,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诗中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6.诗中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出入无完裙。

7.诗中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8.表明老妇家遇不幸,揭露战争罪恶的诗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9.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0.诗中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诗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11.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2.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3.诗中描写战争需要大量人力的句子: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石壕吏练习题

石壕吏练习题

石壕吏练习题石壕吏,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是指负责管理石壕(一种用石头修筑的水渠)的吏员。

石壕是农田灌溉的关键设施之一,而石壕吏则承担着维护石壕的重要责任。

石壕吏练习题主要是为了测试和考核石壕吏对于石壕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这些练习题,石壕吏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并且能更好地应对管理石壕所面临的各类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石壕吏练习题,供石壕吏们进行练习和回顾:1. 石壕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石壕对于农田灌溉至关重要?2. 石壕的结构和修筑原则是什么?请列举至少三条。

3. 在石壕修建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水渗漏和石壕的破坏?4. 请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石壕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5. 石壕养护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请从石壕壁面保护、沉淀物清理等角度进行回答。

6. 在石壕吏的日常巡视中,如何发现和处理石壕中的问题,如漏水、冲刷等?7. 石壕水质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请阐述清楚水质管理的关键点。

8. 石壕吏应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请至少列举五项。

9. 请描述一下石壕吏的工作流程和日常工作内容。

10. 石壕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回答。

对于石壕吏而言,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练习题中的知识点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石壕吏,为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石壕吏练习题的背后是对石壕管理的重视和对石壕吏工作能力的要求。

通过解答这些练习题,石壕吏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石壕吏》杜甫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石壕吏》杜甫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石壕吏》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内容主旨:通过写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属于什么诗?最能概括中心事件的句子是?概括《石壕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叙事诗有吏夜捉人官差深夜捉丁不能,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3.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本诗中写夜色有什么作用?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5.“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老妇被抓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诗句可以为证。

6.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老妪,石壕吏。

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7.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捉人”?“捉”字暗示当时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百姓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捉字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8.“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

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原题目:《石壕吏》阅读理解、选择题【部编版八下】

原题目:《石壕吏》阅读理解、选择题【部编版八下】

原题目:《石壕吏》阅读理解、选择题【部编版八下】原题目: 《石壕吏》阅读理解、选择题【部编版八下】石壕吏(宋之问)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尽美不言言者,行不蹇蹇者。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文章理解题1. 请回答,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2.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这句诗描绘了佳人的什么特点?- 佳人的美丽动人,有倾国倾城之貌。

3.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天生的才华一定会有用,即使千金花光了也能重新赚回来。

4.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对享受生活的愉悦和豪爽的态度。

5.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这句诗中的“岑夫子”和“丹丘生”是指谁?- 岑参和丹丘之仇。

6.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愿意长时间地陶醉于酒色之中。

7.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意思?- 唯有善饮的人才能留下名声,古来的圣贤们都感到寂寞。

8.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这句诗中的“陈王”指的是谁?- 指陈王楚怀王。

9.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这句诗讲述了什么故事?- 赞扬大气豪迈的酒客不吝啬花钱。

10.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句诗想表达什么情感?- 通过酒来消除心中的烦恼。

选择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陆游D. 王之涣2. 诗中的“石壕吏”是怎样的形象?A. 优秀的将领B. 无私的官员C. 独立的女性D. 美丽的佳人3. 诗的第一句“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精讲精练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精讲精练

八年级语文下册《石壕吏》精讲精练一、精讲石壕吏因为杜甫在诗中所展现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在诗歌中体现了儒家文化传统里的最重要的品质和情怀,如忠义仁爱、忧国忧民等,后世人称他为诗圣。

同时,杜甫用诗歌记录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在他的诗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他的诗歌可以看作是历史,可以佐证历史,可以弥补历史,所以被称为“诗史”。

杜甫用诗歌记述历史的现实主义作品,代表作是“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今天咱们来读其中的《石壕吏》。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率兵20万围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占领的邺郡,眼看就胜利在望了。

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抓壮丁补充兵力。

这时候,杜甫正从洛阳去华州任职,他途经新安,在投宿石壕村的时候,目睹了吏卒深夜捉人的情景,于是就写下了这首现实主义的叙事诗。

【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详解】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投指投宿。

暮是傍晚。

逾的意思是越过、翻过。

这句诗的意思是日暮时分在石壕村投宿,夜里有差役来抓人去当兵。

老翁翻过墙逃走了,老妇人打开门去看情况。

官吏为什么要在夜里来呢?杜甫又要用“捉”字呢?我们可以想象,这一定是官府多次来捉人去当兵了,百姓们不想去,于是白天肯定就躲藏起来,为了能捉到人,官吏只好在夜里来搞突然袭击了。

这也可以看出官吏“捉人”的狡诈、手段狠毒。

(完整word版)石壕吏 精选复习题

(完整word版)石壕吏 精选复习题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字词解释1、投.()2、逾.()3、走.()4、一何..()5、一何...()..() 9、长已矣..() 6、前致词...() 7、戍.() 8、附书10、乳下孙...() 11、请.() 12、应.()13、犹得..() 14、绝.() 15、泣幽咽...()二、常识与赏析1、杜甫,字,又称、,主义诗人,忧国忧民,被后世尊称为,他的作品被誉为。

本诗选自。

2、杜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指、、;、、。

3、近体诗从形式上分为、、。

4、对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的是()A.第一句写捉人的差役趁着天亮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二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着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二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三句反映了“安史之乱”时人民深受被征兵之苦的情形。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B.“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人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已经足够悲惨,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D.“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暗示老妇人已经出征,与花木兰替父从军有着相似的英雄气概。

6、关于《石壕吏》一诗中作者的感情,理解最恰当的是()A.流露了对老妇人一家的同情。

B.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关注。

C.对老妇人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表达了横蛮官吏的强烈愤慨。

7、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石壕吏》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抓人打仗的不满和对广大百姓的同情,是首优秀的抒情诗。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石壕吏》中考鉴赏阅读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石壕吏》中考鉴赏阅读试题(含答案)

《石壕吏》中考鉴赏阅读试题一、填空:1.《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以(时间)为顺序,中心人物是(老妪),事件是(官吏夜捉人、老妇应兵役),故事发生在唐代著名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中。

作者(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2.“暮投石壕村”简洁的交代了诗人投宿的(时间)和(地点)。

3.“三吏”“三别”分别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附书至(信)(2)新战死(最近)(3)未去(离开)(4)犹得备晨炊(还能够)(5)老翁逾墙走(越过)(逃跑)(6)死者长已矣(完结)(7)泣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8)听妇前致词(对……说话)(9)天明登前途(前面的路)二、用原文回答问题:1.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有吏夜捉人)一句展开。

2.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二男新战死)。

3.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出入无完裙)。

4.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独与老翁别)。

5.《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6.《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有吏夜捉人),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7.《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8.《石壕吏》中(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9.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10.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11.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2.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13.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4.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诗歌复习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字词解释
1、投.()
2、逾.()
3、走.()
4、一何
..()
5、一何
..()..() 6、前致词
...() 7、戍.()8、附书
9、长已矣
...()11、请.()12、应.()...()10、乳下孙
13、犹得
..()14、绝.()15、泣幽咽
...()
二、常识与赏析
1、杜甫,字,又称、,主义诗人,忧国忧民,被后世尊称为,他的作品被誉为。

本诗选自。

2、杜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指、、;、、。

3、近体诗从形式上分为、、。

4、对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的是()
A.第一句写捉人的差役趁着天亮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二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着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二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三句反映了“安史之乱”时人民深受被征兵之苦的情形。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B.“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
加重了感情色彩,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人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已经足够悲惨,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
高抬贵手。

D.“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暗示老妇人已经出征,与花木兰替父从军有着相似的英
雄气概。

6、关于《石壕吏》一诗中作者的感情,理解最恰当的是()
A.流露了对老妇人一家的同情。

B.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关注。

C.对老妇人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表达了横蛮官吏的强烈愤慨。

卖炭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