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全)资料
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2cabe65daef5ef7bb0d3c35.png)
公文处理规范1 目的为使公司公文管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程式化,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公文质量,制订本规范。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公文处理。
3 术语3.1 公文是公司在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件材料,是传达、贯彻公司的政策、方针,发布公司的规章制度,施行管理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3.2 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文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快速、准确、便捷。
公司级公文由公司办公室(或相应职能部门)统一收发、分办、传递、用印、归档和销毁。
4 标准内容4.1 公文制发的基本要求4.1.1 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保密规定,确保公司商业秘密和其它秘密的安全。
4.1.2 办公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部门,主管公司并负责指导公司各部门(分厂)的公文处理工作。
4.1.3 各部门(车间)管理办公室应当设立文秘职能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4.2 公文种类4.2.1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销各部门(分厂)不适当的决定等事项。
4.2.2 公告:适用于向公司内外宣布重要事项。
4.2.3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2.4 通知:转发上级单位和同级单位的公文;发布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传达要求各部门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命和聘用管理人员。
4.2.5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等。
4.2.6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的询问。
4.2.7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单位(部门)请求指示、批准。
4.2.8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单位(部门)请示事项。
4.2.9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单位(部门)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d0184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0.png)
公文处理规范一、前言公文是公共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组织等机构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使用的一种书面文件。
公文的处理规范对于保证行政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规范公文的处理流程和格式要求,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率。
二、处理流程公文的处理流程应当包含以下步骤:1. 起草:起草人根据具体需要,按照规定格式和要求,对公文内容进行初步整理和编写。
2. 审核:起草完成后,应交给相关领导或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公文的内容、语言表达、法律法规合规性等方面。
3. 核稿:审核通过后,需要找专业人员对公文进行核稿,对公文的用词、格式、语法等进行细致查验,纠正表达不清或错误的地方。
4. 盖章:核稿通过后,需要准备相关的公章和印章进行盖章。
盖章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盖章顺序和位置进行。
5. 分发/送达:盖章完成后,公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发或送达给需要知晓或执行的相关人员或部门。
三、格式要求公文的格式要求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文件类别公文应当明确所属的文件类别,例如通知、文件、报告、请示等。
2.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当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主题内容。
3. 文件编号公文应当有唯一的文件编号,用于标识公文的身份和归属。
4. 发文机关公文应当明确显示发文机关的全称。
5. 日期公文应当标明发文日期和生效日期。
6.公文的应当清晰、简明、条理分明,内容要准确表达,表述准确规范,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7. 签名公文应当有发文人、审核人、核稿人和盖章人的签名,并注明日期。
8. 附件公文如有需要,应当附有必要的附件,并在中明确提及。
四、公文处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行政效能、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机关和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处理公文,确保公文的质量和效率,为行政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以上是对公文处理规范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公文处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公文处理规范及业务流程
![公文处理规范及业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7a3e8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0.png)
公文处理规范及业务流程公文是指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为了处理日常工作而发出或接受的书面文件。
公文处理规范是指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流程,以确保公文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高效性。
下面是公文处理规范及业务流程的一般步骤。
一、公文处理规范1.文件的格式和布局应符合规定,包括页眉、页脚、标题、正文等。
2.字体和字号应统一,统一规定的公文格式通常使用宋体、黑体或楷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或五号。
3.文字排列应整齐、均匀,行距和段落间距应保持适当。
4.文字内容应简明扼要,语言表达应准确、清晰。
5.公文应用正式的辞章格式,包括公章、文件头部等。
6.公文编号应按照规定格式编排,确保唯一性。
8.公文的密级、紧急程度、成文日期等信息应明确标注。
二、公文处理业务流程1.报送环节:通常是由部门或个人将需要发文的内容整理好后报送给上级审查。
2.审核审批环节:上级领导或责任人对报送的文件进行审核和审批。
3.核稿环节:负责公文起草和修改的人员进行核稿,修改和完善公文内容。
4.核对校对环节:对已核稿的公文进行最终核对校对,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5.签章环节:将核对校对无误的公文送审签章,包括公章、主要领导签字等。
6.分发传阅环节:将签章后的公文全部分发给相关部门或个人,并通过传阅等方式进行通知知晓。
7.备案归档环节:将处理完的公文进行归档,并记录文号、交换号、归档号等信息。
8.跟踪督办环节:针对需要回复或需要跟进的文件,多级机构之间进行督办跟踪。
9.结案环节:对督办跟踪情况进行汇总、核对、总结,并进行结案处理。
10.撤销废止环节:对已发文的公文,如有必要撤销或废止的,依据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以上是一般的公文处理规范及业务流程,每个机构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和流程,可以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合法性和高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也可以减少出错的可能性,提升公文处理的质量。
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aa9700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b.png)
公文处理规范公文处理规范一:引言公文处理是组织协调事务、沟通信息和决策的重要工作环节。
为了保证公文的规范性、准确性和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公文处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公文处理的程序和要求,供各单位参考使用。
二:公文的分类与命名1. 公文的分类公文可以根据内容和用途分为内部公文和对外公文两类。
- 内部公文:主要用于单位内部交流、协调、指示等。
- 对外公文:主要用于单位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的交流、往来等。
2. 公文的命名为了方便公文的存档与查阅,公文命名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包括以下要素:- 类别:内部公文以“内”字开头,对外公文以“外”字开头。
- 主题:简洁明了地概括公文的主题。
- 时间:公文发出的日期,以年月日的顺序表示。
例如:内20221212-通知-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安排外20221212-函-邀请参加展览会三:公文的起草与审批1. 起草公文公文的起草应遵循以下原则:- 内容准确、清晰:表达内容要清楚明确,不能含糊不清。
- 语言简练、通顺: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语,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
- 篇幅适中:避免过长的句子和冗长的段落,保持段落简洁。
2. 审批公文公文的审批顺序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起草人提交给直接负责人审批。
- 直接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再提交给上级主管领导审批。
- 上级主管领导审批通过后,公文进入领导办公室集体审批。
- 审批结束后,公文应及时归档并通知相关部门。
四:公文的格式与排版公文的格式和排版应遵循以下规范:1. 文件页眉页脚设置- 页眉:应包括单位名称、文件标题、页码等信息。
- 页脚:应包括文件编号、文件日期等信息。
2. 标题设置- 文件标题:根据公文的内容和目的设置清晰简洁的标题。
- 标题层次:根据重要性和内容层次设置标题的级别。
3. 正文的组成部分- 主体部分:包括公文的正文内容,要求准确明了、语句通顺。
- 附件部分:如果有相关附件,应进行明确的标注和附上。
公文处理工作规则
![公文处理工作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c15110eb844769eae109ed6f.png)
公文处理工作规则-1-公文处理工作规则为确保公文处理及时、准确、安全、简便、规范,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上海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规则。
一、公文处理原则公文按照“及时、准确、安全、简便、规范”的原则进行处理。
(一)及时:上传下达迅速,解决问题及时,做到“四不”,即:不积压、不拖拉、不误时、不误事。
(二)准确:保证质量,不出差错;事实清楚,数据精确;措施可行,符合实际;手续完备,把关严格。
(三)安全:严守秘密,不使公文资料毁损和散失。
(四)简便:尽力减少审批的中间环节,缩短公文运转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五)规范: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规范处理,按章办理。
二、公文处理程序(一)收文处理程序收文是指本局收到的公文。
收文处理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1.登记初拟。
对OA系统流转的文件,应及时进行收文登记;-2-对非OA系统的来文,应扫描后在OA系统中登记。
机要秘书根据局领导的职责分工范围和部门的职能,对来文逐件提出拟办意见。
原则上当日来文应当日处理完毕,对急办件应即刻办理,以防压误。
2.审核。
办公室负责人在1个工作日内对机要秘书提出的拟办意见进行复核,将来文送分管局领导批示,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B角阅知。
3.局领导批办及收阅。
分管局领导一般应在2个工作日内批办。
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B角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内收阅。
4.承办。
主办部门在收到来文后须仔细阅读公文内容,领会领导的批办意见,结合本部门实际,在2个工作日内拟定办理意见,认真办理。
协办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收阅。
5.办复。
需书面办复的,承办部门应根据来文要求,尽快起草办复文稿,报局领导审签后,送来文机关及有关部门。
如需行文的,按发文程序办理。
6.归档。
办理结束2个工作日内,承办部门在OA系统填写办理结果、完成归档。
办公室负责掌握文件流向,并负责催办。
(二)发文处理程序发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7711cef0975f46527d3e1ed.png)
发文第四步:编号(略) 发文第五步:复核
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批意见是否明确 、附件材料是否齐全。 文稿中的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 文和文字表格,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是 否恰当准确,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文种的使 用、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规定等。
发文第六步:缮印
发文第七步:校对
校对文字、标点符号,如有错漏、疑问或 需要斟酌的地方,不能随意改动,应作为 问题向有关人员提出,由签发人员更正; 依据定稿,检查板式、标题是否端正,页 码是否连贯,行距、字距是否匀称,版面 是否美观。
承办
凡批办意见中要求由某部门或分中心 牵头处理的,该部门或分中心应当准 备好有关文件和处理意见,邀请有关 单位一起会商,并负责归纳整理意见 ,将定稿送有关部门会签后再报领导 审定。参加其他部门主持的会商或会 签工作时,也应当积极负责,共同做 好工作。
承办
如果某份专业性文件在承办的同时还需 要发文,那么业务人员不但要承办这份 文件,还要参与发文办理时的“草拟” 工作,以保证文件内容的专业性。
在区中心一般是由业务部门部长,分中心 一般由业务员或者内勤提出。 对文件的办理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 意见应当写在相应栏目,并签注拟办人的 姓名与日期。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的时 限。
收文第五步:批办
• 是领导对文件如何办理提出最终的批示意见和 要求。 • 我中心的公文批办工作实行合理分工、分层负 责的原则,业务性工作可由业务部门提出拟办 意见,分管领导进行批办。全局性、政策性的 公文必须由正职领导批办。 • 同理,分中心的业务性工作可由业务员提出拟 办意见、方案,由分中心主任进行批办。 • 批办意见要写在《文件处理笺》的有关栏目中 ,并注明批办人姓名及年、月、日。
来文标题 字号: 字号: 编号: 编号: 单位: 单位: 传阅范围 阅件人签名 阅件时间 阅件人签名 阅件时间 时间: 时间:
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705e9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8.png)
公文处理规范主讲:史玉峤一、公文处理概说1、公文处理的意义○公文处理是办理公务的渠道:会议、调研、现场办公—公文处理。
静态的公文所载负的使命,只有通过动态的公文处理才能转化为现实。
○公文处理是领导意志的体现:公文是奉命性的管理写作,公文处理是遵命性的管理活动。
○公文处理是机关联系的纽带:上下左右,里里外外,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公文是桥梁、窗口。
2、公文处理的内容○公文拟制:公文处理的起始程序。
指依公务活动的需要,由法定作者指派起草人,按《条例》或《办法》的要求起草文稿的过程。
○公文办理:公文成文后的传递过程。
包括发文办理和收文办理。
○公文管理:对以下各项实施管理: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公开发布公文;复制、翻印、汇编及撤销、销毁公文;机关合并后移交公文;公文保密等。
文秘部门应建立健全本机关公文管理的有关制度。
○立卷归档:对收进的办毕公文、发出的自制公文,进行汇总、整理并编立案卷的过程。
这是公文运行过程的总结,也是今后公文利用的基础。
3、公文处理的原则根据《办法》《条例》的精神,可概括为—○准确:文书工作质量上的要求。
○及时/高效:文书工作时间上的要求。
“公文旅行”○精简:文书工作数量上的要求。
“文山会海”※《四川日报》:四川仁寿县委书记杨永源1997年1月初至2月中旬收到各种文件10余公斤,约18.5万字,平均日读3.7万字。
○安全/保密:毛泽东:“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统一:实行统一领导。
○实行党政分开。
○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
4、公文处理的组织领导○组织机构:较大的机关中,在中心机构下设专门文书工作机构,如在办公厅/室下设文书处/科等。
较小的机关,通常在办公室内设一二个专职或兼职文书工作人员。
○组织领导—◎从全国而言:党政系统分别实行集中统一指导,既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分别负责指导党和政府系统的文书处理工作。
◎从一个机关/单位而言:“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办法》)。
公文处理的基本规范
![公文处理的基本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4c41a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a.png)
公文处理的基本规范公文是指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所起草、发出并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公文处理是一项关系到组织机构内部和对外工作的重要任务,其规范性要求和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到机关单位的形象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公文处理的基本规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公文撰写和处理工作。
一、格式规范1. 字体与字号:根据机关单位的规定和要求,一般常用宋体、黑体或楷体字体,并且要保持一致性。
常见的字号有小四号(12pt)和小五号(10.5pt)。
2. 页面设置:在A4纸上设置页面,页边距一般为上下2.5厘米,左右2厘米,使内容居中、分布均匀。
3. 头部信息:公文的头部应包括发文机关、文件标题、发文日期、文件字号等,以清晰表示发文单位和文件的基本信息。
4. 文件字号:公文的文件字号应按照机关的字号规定编写,一般是由年、号两部分组成,如2022年第001号。
5. 称谓:公文处理时,应根据不同的收文人身份,使用不同的称谓,例如“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先生/女士”等。
6. 正文段落:正文的段落要求居中、对齐,首行缩进一个汉字。
段落间应空一行,使得内容更加清晰易读。
7. 签名盖章:公文的末尾需要署名并加盖骑缝章,以确保文件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二、语言表达规范1. 准确简练:公文处理应语言准确、简练。
要避免使用难懂的词汇和冗长的句子,使得内容更加易读易懂。
2. 文字规范:遵守汉字书写规范,不使用错别字或口语化表达。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以避免歧义和误解。
3. 条理清晰:做到结构层次分明,逐级递进,便于读者理解和查找相关信息。
4. 科学用词:在公文处理中,要使用准确的专业名词和术语,避免使用俗语、口语和文学化的表达方式。
5. 注意语气:公文处理中,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如客套用语、礼貌措辞,以展现机关单位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
三、审稿与校对1. 核对文件:在公文处理过程中,务必核对文件的准确性,包括字号、标题、内容等。
公文处理实施细则(3篇)
![公文处理实施细则(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b4f18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6.png)
公文处理实施细则是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具体操作规定,下面是一份简要的公文处理实施细则:1. 公文的种类与形式:明确各种公文的种类和形式,如文件、通知、报告、请示等,以及它们的格式和要求。
2. 公文的起草:规定公文起草的要求和程序,明确起草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包括文稿的基本要素、语言表达、格式规范等。
3. 公文的审定:规定公文审定的程序和要求,明确审定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要求审定人员进行内容和形式的综合审查。
4. 公文的颁发和印发:规定公文颁发和印发的程序和要求,明确颁发和印发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
5. 公文的登记和归档:规定公文登记和归档的要求,明确登记和归档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要求建立健全的公文登记和归档制度,确保公文的存储和检索。
6. 公文的传输和传阅:规定公文传输和传阅的要求,明确传输和传阅的程序和权限,要求明确传输和传阅的目的和范围,确保信息的顺畅流转和机密性。
7. 公文的回复和办理:规定公文回复和办理的要求,明确回复和办理的程序和时限,要求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确保公文的后续跟进。
8. 公文的保密和安全:规定公文保密和安全的要求,明确保密措施和管理措施,要求加强对公文的保密防护和防止丢失、泄露。
9. 公文的备份和抄送:规定公文备份和抄送的要求,明确备份和抄送的程序和权限,要求做好备份和抄送的记录和管理。
10. 公文处理的监督和评估:规定公文处理的监督和评估要求,明确监督和评估的程序和职责,要求对公文处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以上是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细则可根据不同组织、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公文处理实施细则(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公文质量,增强工作效率,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公文处理是指对机关内部或机关之间的文件、书信等文书进行审批、拟制、登记、传送和归档等工作。
第三条公文处理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确保信息流通的顺畅和准确。
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全
![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全](https://img.taocdn.com/s3/m/da9f18b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6.png)
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全公文处理是公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遵守一些规范,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规范性和便于管理。
下面列举了一些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一、公文撰写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语言简练,醒目易识,准确反映主题。
2. 标题自定:对于新类型的文件,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化,但应与主题直接相关。
3. 通令:发出通令时,应注意编号的连贯,并在各级机关及当事人知道后,公开宣传。
4. 题注:在发电之前,在每一页附上标题,将正文与标题隔开,使标题更为醒目。
5. 借鉴: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应借鉴已有的文件的经验。
二、公文格式1. 行文格式:公文的行文格式应当符合政府部门的规定。
2. 印信基本格式:行文一定要规范,印信基本格式的大小、字体、格式应统一,特别是各单位印章的印付顺序,更要符合标准规定。
3. 印底:印底是部门或个人的名称或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网址等与印章一同印于纸张上,既起到贯彻政府公文宣传标准的作用,又便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4. 梶标题码:公文的每一章节标题,均应按梶标题码进行编号。
5. 版式版面:公文的版式版面应严格按照规定格式进行规范。
三、语言表达1. 语言准确:公文的语言必须准确无误,简明扼要,不含生僻字、错别字、语病等。
2. 措辞得当:公文的措辞应该得当,不使用过于文绉绉的措辞和华丽的修饰。
3. 妥协抵触:公文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应当避免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和语言上的冲突。
4. 避免主观性:公文的语言要避免出现主观意见,尽可能客观表达,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其中的事项。
5. 内容详实:公文内容应该详实,包括具体的数据、事项和信息,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四、附件处理1. 附件必备: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需要在公文中附上相关的附件,以便读者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2. 标明页码:在附件上,需要标明页码,方便收件人查阅。
3. 附件名称:在附件的名称上应该清楚地反映附件的内容和格式。
4. 附件分类:在处理多个附件时,应注意分类,为每个附件分配一个独立的文件夹,方便管理和查阅。
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b9c1d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3.png)
公文处理规范公文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为了使公文处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以下是一些公文处理的规范要求。
一、标题的规范1. 标题要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内容。
2. 标题要求使用黑体字,字号一般为小二。
3. 标题中的各个词语之间要用一个空格隔开,不得使用符号。
二、格式的规范1. 公文的格式一般分为页眉、主体和页脚,每部分的内容要分别明确。
2. 页眉一般包括机关名称、文种名称和文件字号。
3. 主体部分要包括公文的正文内容,要求段落分明、层次清晰,每段落之间要空一行。
4. 页脚一般包括页码和公文日期。
三、正文的规范1. 公文的正文要求用宋体字,字号一般为小四。
2. 正文的内容要准确、简明扼要,不得含糊其辞、夸大其词。
3. 正文的格式要求分段,每段应有一个主题句,句与句之间要有适当的连接词。
4. 正文的语言要规范、得体,不得使用俚语、口语和不雅词汇。
四、材料的规范1. 公文中涉及的材料要准确、完整,不得缺失或遗漏。
2. 公文中的引用材料要标注出处,并要求统一格式。
3. 公文中的图表要清晰、准确,要注明数据来源。
五、附件的规范1. 公文中如有附件,要明确附件的名称和数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2. 附件要具备完整的内容,要有编号和标题,并注明与公文的关系。
3. 附件的格式要规范统一,不得随意变动。
六、签章的规范1. 公文要有正确的签发人和印发人,并标明签发日期和印发日期。
2. 签章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3. 当公文需要经过多个部门或单位批准时,各级主管人员要按照规定进行签字,且要求签字的清晰可辨。
七、保密的规范1. 公文中涉密内容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密,标注相应的密级。
2. 公文的传输要采取安全可靠的方式,确保不被非法泄露。
以上是公文处理规范的一些要求,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才能保证公文处理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提高工作效率,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公文处理实施细则(3篇)
![公文处理实施细则(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1f736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9.png)
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公文处理是指对来文来电进行答复、处理和转交,以及对局内公文的起草、修改、审核、审核、印发等工作。
第三条公文处理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信访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为办公室,其他相关部门应提供必要的协助与支持。
第五条具体的公文处理工作应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第六条公文处理工作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特别加强保密措施。
第七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公文的保存和查询。
第二章来文来电的处理第八条对于来文来电的答复和处理,应严格按照来文来电的性质和内容确定处理流程和时限。
第九条对于一般性的来文来电,应在收到后的三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如需调查研究后回复的,应在收到后的十个工作日内办结。
第十条对于重要的来文来电,应优先处理,确保及时回复并妥善处理。
第十一条对于涉及国家秘密或敏感问题的来文来电,应按照保密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对于来电来电中的意见和建议,应认真听取并及时记录,对于有关内容,应分类处理并及时回复。
第十三条对于来电来电中的举报和投诉,应及时受理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确保及时回复并妥善协调解决。
第十四条对于来电来电中的其他事项,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需转交其他部门处理的,应及时转交并告知处理结果。
第三章局内公文的处理第十五条局内公文的处理包括起草、修改、审核、签发和印发等环节。
第十六条具体的起草和审核流程应根据不同类型和重要性的公文进行制定。
第十七条公文的起草、修改和审核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第十八条公文的签发应由相关部门负责,并在公文上予以签名和盖章。
第十九条公文的印发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并在公文上注明印发部门和印发时间。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af59c236bd97f192379e930.png)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 、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 ,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机关代字 准确、规范、精炼、无歧义(避免与上 级或同级机关的代字雷同)。
标注方法: 1.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2行位置,居 中排布; 2.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标注; 3.年份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 4.发文顺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 001或01等),不加“第”字,在阿拉 伯数字后加“号”字; 5.上报公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 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于同一 行。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一、《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六大新变化 二、公文格式具体要素及常见问题例析 三、行文规则及市政府办公室公文报送要求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一、《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六大新变化
结合2012年新《条例》、1996年旧《条例》和旧格式以及2000 年旧《办法》等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公文 格式》主要呈现六大新变化: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与发文字号有关问题:
1.年份不规范 2.顺序号不规范 3.要素颠倒 4.联合行文一文多号 5.发文字号党政不分 6.发文字号中的年份与成文日期不一致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 人姓名。联合上报的公文,应同时标注各 联合发文机关的签发人。
标注方法: 1.居右空1字,与发文字号平行编排; 2.“签发人”用3号仿宋字体,全角冒 号;“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标注; 3.有多个签发人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 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均匀编排, 一般每行排2个,回行与上行第一个对齐 。最后一个姓名应与发文字号处在同一行 ,并距分隔线4mm。
原格式标准:
多个签发人自上而下依次排列。
公文处理规范及格式
![公文处理规范及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dda4e7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0.png)
公文处理规范及格式一、公文的种类公文主要包括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命令、规定、函等。
二、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原则。
在撰写公文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不得与之相抵触。
(二)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撰写公文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虚构、夸大或缩小事实,也不得隐瞒真相。
(三)注重实效的原则。
在处理公文时,应注重实效,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四)精简高效的原则。
在撰写公文时,应尽量精简文字,突出重点,避免冗长繁琐的表述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公文的格式(一)公文的文头格式公文的文头一般包括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等要素。
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并居中排列;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代码、发文顺序号等要素;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应当根据公文内容需要标注。
(二)公文的正文格式公文的正文应当按照以下格式书写:1、开头部分。
应当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的主旨和目的,明确表达发文的具体原因和必要性。
2、正文部分。
应当根据公文性质和内容,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条理清晰地阐述问题或提出意见、建议等。
正文部分应当注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3、结尾部分。
应当对全文进行总结或强调,并按照行文要求作出相应安排或提出具体要求。
(三)公文的附件格式公文的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落款之前注明附件名称和数量。
附件应当与公文内容相关联,并对正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四、公文的写作规范(一)语言规范公文应当使用规范化的语言,即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书面语言。
不得使用方言土语和口头语言,也不得使用旧体字或繁体字。
同时,公文中的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也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结构规范公文的结构应当严谨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在撰写公文时,应当根据内容需要合理安排段落和层次,避免出现重复或混乱的情况。
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f12ed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7.png)
公文处理规范公文处理规范一、引言公文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进行内外部交流、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公文处理规范是为了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率,规范公文的撰写、审批、签发和归档等环节,保证公文的合法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公文的基本要求1. 合法性:公文必须依法依规编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准确性:公文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无歧义和模糊之处。
3. 规范性:公文必须符合统一的格式和风格要求,遵循公文的常规规范。
三、公文的撰写要点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准确概括公文主题。
2. :公文的应明确表达要点,条理清晰,语句简练,避免冗长和废话。
3. 材料:公文所附材料必须真实可信,与内容相符,且应按规定编号、密级和分类处理。
4. 签发人:公文的签发人必须有相应的职权和责任,签发公文前应认真审核公文内容。
四、公文的审批程序1. 起草:公文的起草应由专人负责,起草人应具备一定的政策法规和文字撰写能力。
2. 审查:公文的审查应由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审查人应仔细核对公文内容,确保合法、准确、规范。
3. 批准:公文的批准权应由具有相应职务的人员担任,批准人应对公文内容进行审核并签字批准。
4. 签发:公文的签发应由具备相应职权的人签发,签发人应对公文内容进行确认并加盖机关公章。
5. 归档:已签发的公文应按规定归档,确保公文的保存和管理。
五、公文的格式要求1. 页眉:公文的页眉应标明文件类型、文件编号和日期。
2.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居中,突出重点,使用黑体或粗体字。
3. :公文的应使用宋体字,字号不得小于五号。
4. 附件:公文的附件应与分开,使用宋体字,编号清晰可辨。
5. 落款:公文的落款应标明机关名称、印章和日期,位置居中。
以上是公文处理的规范要求,各级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执行,确保公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公文的规范处理对于维护机关形象、保障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干部和职工能够提高公文处理的水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a58eb0603d8ce2f006623d0.png)
公文处理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委和市委办公室文件质量,实现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甘肃省党的机关公文处理暂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规范。
一、市委及市委办公室文件制发标准(一)发布形式1、《中共平凉市委文件》:用于传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发布市委全委会、市委常委会、市党代会等讨论通过的重大事项、重要决策和涉及全市的重要工作部署;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批转下级机关的重要报告等。
2、《中共平凉市委()》:用于通知重要事项或批复下级机关的请示;向省委报告、请示工作;任免干部;与不相隶属的机关相互商洽工作、联系有关事宜或询问、答复有关问题等。
3、《中共平凉市委办公室文件》、《中共平凉市委办公室()》:用于根据市委授权,传达市委指示,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转发上级机关或部门的文件,批转下级机关的报告;印发有关会议纪要;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周知的事项。
4、《工作通报》:用于刊发上级领导来我市视察、调研、指导工作时所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市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在以市委或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有关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根据市委领导批示需印发的对全局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的典型经验、调查报告等。
5、《市委领导批示》:用于刊发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所作的重要批示。
6、《送阅件》:用于刊发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阅知的调研材料、情况通报等。
7、《内部明电》和《密码电报》:主要用于通知各种会议,通知各种紧急性或临时性重要事项,或就专项工作作出部署,以及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紧急重大工作等,其中涉密事项使用密码电报。
8、《市委常委会议纪要》:主要用于印发市委常委会研究议定的事项。
9、无版头编号文件:用于印发市委召开的大型会议材料等。
(二)文种使用10、市委及市委办公室正式文件所使用的文种包括: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规定、函和会议纪要共13种。
公文处理规范(2023版)
![公文处理规范(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f6e9b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d.png)
公文处理规范公文处理规范⒈前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公文的处理流程,确保公文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及时性。
准确的公文处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形象,确保公文的传达和执行顺利进行。
⒉公文类型与定义⑴内部公文内部公文是用于组织内部沟通和决策的文件,包括通知、备忘录、会议纪要等。
⑵外部公文外部公文是用于与组织外部单位或个人进行沟通的文件,包括函件、合同、协议等。
⒊公文的起草⑴公文的主体部分⒊⑴标题公文的标题应准确明确,简洁精炼,并能直接反映出公文的主要内容。
⒊⑵正文公文的正文应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内容要清晰明确,语言要简练、准确、规范。
⒊⑶签名内部公文应有上级领导签名,外部公文应有主管领导签名,签名要清晰、规范,以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⑵公文的排版公文的排版要规范统一,包括字体、字号、标题居中等要求,以保证公文的整体形象和美观度。
⒋公文的审批所有公文在发出之前都需要经过相应部门的审批,确保公文内容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⒌公文的传送与存档⑴公文的传送公文的传送采用电子邮件、邮寄等方式,确保公文的及时送达。
⑵公文的存档公文的存档要按照规定的归档要求进行,确保公文的安全和方便查阅。
⒍附件的处理公文涉及的附件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命名、编号,并与公文正文进行对应,确保附件的准确性和可查阅性。
⒎法律名词及注释⑴法律名词一:X注释:X是指X的法律规定。
⑵法律名词二:X注释:X是指X的法律解释。
⒏结束语本文档的规定是为了规范公文处理,保证公文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及时性。
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本文档的要求执行,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形象。
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全)
![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全)](https://img.taocdn.com/s3/m/2b8d7716e45c3b3566ec8b3a.png)
(二)新《条例》在文种方面的主要变化
1.文种的总数有变化 ⊙原《条例》、原《办法》规定文种合计有18个文种。
⊙新《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有15个文种,相对减少了原 条例中“指示”、“条例”、“规定”这3个文种。 2.个别文种名称有变化 ⊙新《条例》将“会议纪要”文种名称简化为“纪要” 3.一些文种适用范围的表述有变化
骑马订钉锯均在折缝 线上,平订钉锯与书脊间 的距离为3mm-5mm;
1.版头
2.主体
3.版记
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表
版头(6个要素) 主体(9个要素) 版记(2个要素)
份号
标题
抄送机关
密级和保密期限 主送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 期
紧急程度
正文
发文机关标志 附件说明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署名
签发人
成文日期
(三)公文处理工作范畴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 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四)公文处理的目标 科学化、制度化 、规范化
领导重视 完善办文制度 提高文秘人员素质
二、公文种类
(一)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 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 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 批复、议案、函、纪要。
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经国之枢机,为政之先要”——梁代·刘勰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
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 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公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国家机关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水平、 对社情民意的掌握情况、对重大问题的分析处置能力,直接关系党的 意志和方针政策的传达贯彻成效,直接体现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工 作水准。
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公文处理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67a189748d7c1c709a1450a.png)
公文处理工作规范一、总则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规范,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2.我公司的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规章、下达指示、决定,指导工作,向上反映情况,请示、报告工作,企业内外沟通情况、交流信息,商洽、协调、联系工作的重要工具。
它具有鲜明的政策性,一定的权威性,严格的规范性,较强的时效性。
3.党政工作部是公文的管理机构。
设专人负责公文的处理工作。
4.公文处理工作是公司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主要手段,是公司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秘书工作的重要部分和关键环节。
5.党政工作部工作人员在公文处理工作中,要端正思想作风,发扬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为领导、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6.公文处理工作必须遵循准确、及时、保密、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公文处理程序办理;严格按照文件自身的保密要求和阅知范畴办理,不丢失、不被盗、不泄密、不损坏。
一、公文主要种类1.公司的公文种类主要有:⑴.决定、决议对本公司某些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
经过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⑵.通知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要求下级单位、部门办理或需要知道的事项,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印发本公司一些法规性文件,均用\”通知\”。
⑶.通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用\”通报\”。
⑷.报告、请示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⑸.批复答复下级单位的请示事项,用\”批复\”。
⑹.函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事项,同级机关之间、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等,用\”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告不同公告,它主要用于有关单位开展业务工作需要。 如:《关于防空警报器试鸣的通告》
7.意见(上行、平行、下行文)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如:《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赣发 [2013]11号)
按公报发布的形式和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具体划分为“新闻 公报”、“会议公报”、“统计公报”、“联合公报”等。多用于公 布重要会议情况、有关人口普查、经济发展和国家计划执行情况。
5.公告(下行文)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一般不用文件下发,而是通过媒体或印刷张贴的公开发布形式实 现知照目的。
3.命令(令)(下行文)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
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如:《江西省人民政府嘉奖令》 《萍乡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办法》(萍乡市人民政府令
第66号)
4.公报(下行文)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
公报属公布性文种,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新闻性。公报也称新闻 公报,是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报 道性公文,是党和国家经常使用的重要文种。
公文处理工作规范
“经国之枢机,为政之先要”——梁代·刘勰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
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 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公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国家机关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水平、 对社情民意的掌握情况、对重大问题的分析处置能力,直接关系党的 意志和方针政策的传达贯彻成效,直接体现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工 作水准。
如:《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 发展先进集体的通报》
10.报告(上行文)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如:《关于萍乡市对接央企工作情况的报告》
11.请示(上行文)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
如:《关于支持我市棚户区改造的请示》
(二)新《条例》在文种方面的主要变化
1.文种的总数有变化 ⊙原《条例》、原《办法》规定文种合计有18个文种。
⊙新《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有15个文种,相对减少了原 条例中“指示”、“条例”、“规定”这3个文种。 2.个别文种名称有变化 ⊙新《条例》将“会议纪要”文种名称简化为“纪要” 3.一些文种适用范围的表述有变化
(三)公文处理工作范畴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 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四)公文处理的目标 科学化、制度化 、规范化
领导重视 完善办文制度 提高文秘人员素质
二、公文种类
(一)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 决议、决定函、纪要。
12.批复(下行文)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如:《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在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萍乡学院的 批复》(赣府字[2013]48号)
13.议案(平行文)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如:《关于提请XX同志任职的议案》
14.函(平行文)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如:《关于请求调整沪昆萍乡联络甲线列车运行时间的函》
15.纪要(下行文) 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如:《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水电气保障工作市长专题办公会议 纪要》
《萍乡客运北站建设有关问题协调会议纪要》
简要说明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 行文关系是指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 。这种关系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 确定的。
《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8.通知(下行文)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 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如:《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马建山等同志正式任职的通知》(赣府字[2013]86号) 《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萍乡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9.通报(下行文)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一、公文处理工作的依 据、原则和目标
(一)公文处理工作的依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
(中办发〔2012〕14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 格式》(GB/T 9704-2012)
(二)公文处理工作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准确规范原则 精简高效原则 安全保密原则
决议。 ③行政机关专用的文种(4个)
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
2.根据发文机关的层级和职权来选用文种。 ①受层级限制的文种: 决议、公报、命令、令、公告。 ②受职权限制的文种: 议案。
1、要在规定的文种里选用文种,不能无中生有。
《XXX关于切实做好XXX工作的方案》 2、要按规定的适用范围选用文种,不能张冠李戴 《XXX 关于转发XXX意见的决定》
其二,选用文种五种方法
1.根据发文机关所在的系统来选用文种。 ①党、政都可用的文种(10个) 决定、公报、意见、通知、通报、
报告、请示、批复、函、纪要。 ②党委机关专用的文种(1个)
(三)文种适用范围
1.决议(下行文)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重大决策事项。
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决定(下行文)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
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如: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开展向龚全珍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赣发[2013]7号)
• 1、上行文 是指下级机关、下级业务部门向它所属的 上级领导机关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所发出的公文,是自下 而上的行文,故称上行文。
• 2、平行文 是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 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一种行为。
• 3、下行文 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 种行文。
(四)如何选用文种
其一,选用文种两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