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理据性和对外汉语教学关系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词语理据性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摘要:关于语言理据性研究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词汇方面。语言学家对于理据的研究取得很大成果,但这些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没有很好地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本文讨论了词语理据和任意性的关系,对词语理据性的界定,分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理据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词语;理据性;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84-01

一、词语理据性的界定

(一)关于词语理据的定义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张志毅认为“词的理据,是指用某个词称呼某事物的理由和根据,即某事物为什么获得这个名称的原因。它主要是研究词和事物命名特征之间的关系。”许光烈认为:“所谓词的理据,或称词的‘内部形式’、‘词源结构’、‘词的命名义’,指的是词义形成的可释性,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表示某一意义内容的原因或根据。”关于词的理据性定义,语言学家们的看法基本一致

(二)词语理据性和任意性的关系

理据性和任意性是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并不相互矛盾。词语的任意性指用什么名称来表示什么事物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称的,所以世界才可能有丰富多彩是语言。词语

的理据性指这种命名是有道理可讲的,并非凭空捏造。例如:“葵花”又叫“向日葵”、“朝阳花”,一个事物有几个不同的名称体现了任意性,而对这种花的命名都不约而同地与“太阳”有关,这正体现了词语的理据性。所以理据性并不排斥任意性。

二、现代汉语词语的理据类型

对于词语的理据分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张志毅在《词的理据》一文中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将词的理据分为三种类型:自然型、习惯性和自然兼习惯型。许光烈在《汉语词的理据及其基本类型》中,将词语的理据分为:摹声、语源、特征、替代、典故、减缩和禁忌。本文在这七类的基础上对汉语词语理据进行分类,分为以下六类:

摹声理据,模拟声音来给事物命名。例如:“布谷”“知了”“蝈蝈”都是摹声。对于音译外来词,徐光烈认为是没有理据的:音译外语借词不属于汉语的摹声型,我们不能根据声音去推知它们的理据。我们没法考证外语的命名理据,但对于汉语而言,音译外来词用模仿的方式用汉语语音记录事物,这本身就是一种理据,一种解释,尤其是在对外汉教学中,说明这类词是根据外语语音改造的词,这样掌握起来就会比较容易。

特征理据,所谓特征型是指选取区别于其他词的特征或者标志,来命名一个词语。如:“甜瓜”:一年生草本植物,花黄色,表面光滑,有香气,味甜,可以吃。此物是因为其味道甜而命名的。“酸奶”:牛奶等经人工发酵而成的半固体食品,带酸味,因此称作酸

奶。

修辞理据,这类理据是指词语采用的是语素的修辞意义,而这种修辞意义并不是语素最初的词义,它是经过人们类比、联想形成的一些表示意义有些抽象、隐晦的意义,这种词的理据就是修辞理据。如:“手足”:本义指手和脚,喻指兄弟之间的情意。

委婉理据,委婉类的合成词来自人们对委婉语的修辞应用。关于“死”的委婉说法。关于“死”的用语,为了忌说“死”字,人们常用委婉语来代替,比如,“逝世”、“谢世”、“与世长辞”“牺牲”、“去世”、“走了”等等。

简缩型理据,这些词往往是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家用电器—家电中学、小学—中小学陆军、海军、空军—三军

三、理据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分析词语理据的用途是显而易见的。汉语词语是有极强的理据性的,掌握住这种理据的依据,就会使学习变得异常轻松,对外汉语教师重视汉语理据性在教学中的运用,抓住理据性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掌握词语的理据性有助于理解、加深记忆。词汇理据研究,可以使学生明白词义的来由,有助于学生理清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掌握词语的理据有助于扩大词汇量。老师在课堂中讲授理据知识,使学生习得造词能力。这便是学生扩大词汇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应该得到重视,理据的研究应用于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是十分有效的。

四、结语

汉语是理据性很强的语言,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同样也具有很强的理据性。词语的理据性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意义非凡,学生掌握了词语的理据性,会对汉语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而我国目前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理据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毅.词的理据[m].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

[2]许光烈.汉语词的理据及其基本类型[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报.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