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户口陷阱
高校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高校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高校户籍管理是指对高校学生的户籍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的工作。
高校户籍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一、加强信息采集工作完善学生信息采集和更新系统,确保学生的个人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录入和更新。
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使用智能化设备、引入云平台等,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对学生信息的审核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优化信息管理流程建立健全高校户籍管理的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
加强与公安机关和地方户籍部门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的同步更新和共享。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对信息的保密和防护,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三、加强对学生信息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控制学生信息的使用范围和权限,防止滥用和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
建立信息访问审批制度,对使用学生信息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督。
加强对学生信息的维护和更新,及时修正错误和更新变动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加强对高校户籍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高校户籍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相关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自己户籍信息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五、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加强与公安机关、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高校户籍管理工作。
可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商会议,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格局,提高高校户籍管理的效能和公信力。
高校户籍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信息采集工作、优化信息管理流程、加强对学生信息的使用和管理、加强对高校户籍管理的监督和评估以及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只有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户籍信息的安全和管理的规范。
大学生受骗现状调查探析及防骗措施探析
大学生受骗现状调查探析及防骗措施探析摘要:当前社会经济纵横发展,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受骗的事件多有发生,更有的甚至酿成惨痛后果。
如何预防诈骗和提高大学生的防骗能力成为了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司法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
此次调查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运用数据分析,总结大学生被骗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防骗措施,为大学生提高警惕、防止受骗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来源关键词:大学生;受骗现状;防骗措施1 前言21世纪是高科技、高速信息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诈骗成为了经济领域中波及面广泛、社会危害严重、增长较快的高频多发犯罪类型。
随着高校校园的日益“社会化”,部分不法分子频频将诈骗的黑手伸进高校,大学生被诈骗的案件屡屡发生,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
如何有效减少和防止大学生受骗事件的发生,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 调查对象及思路此次调查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一是制定研究方案,把握整体思路;二是进行具体实施,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谈、资料收集等方式,了解大学生受骗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分析研究调查成果,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解决措施3 调查结果及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62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600份,有效率达90.63%,样本可信度较高(一)受骗者角度分析1.性别因素此次调查男生227人,女生373人。
通过数据看出男生认为自我防骗能力非常好的占23.79%,女生仅占6.97%;男生经常被骗的占2.64%,女生为5.36%。
这说明女生往往容易被骗,女生的防骗能力要低于男生。
在对被骗的主观原因的分析上,男生认为思想单纯被骗的占60.35%,女生占71.31%。
女生相对男生来说,思想单纯,更容易相信他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2.年级因素此次调查大一年级283人,大二年级122人,大三及以上年级195人,对比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高,防骗能力也有所提高,在大三及以上年级中47.18%的同学能识别所有骗局,大二年级中有46.73%的同学,大一年级中仅有45.93%的同学3.户口(家庭环境)因素此次调查来自城市的184人,来自农村的416人。
户籍制度对社会不平等的影响
户籍制度对社会不平等的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多元的国家里,户籍制度早已成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之一。
人们的出生地决定了他们所属的户籍类型,这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基本社会权益,还对他们的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户籍制度对于人们的教育机会造成了巨大的不平等。
根据户籍制度的划分,农村户籍与城市户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城市户籍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学校、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施。
而农村户籍学生则往往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学校设施陈旧以及师生比例高等问题。
这种不平等的教育机会使得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不断加大,农村孩子很难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无法享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
其次,户籍制度对就业问题也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户籍的人们想要进入城市就业市场变得异常困难。
他们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如落户、缴纳社保等,这些都成为他们进入城市就业市场的阻碍。
与此同时,城市户籍的人们则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优厚的福利待遇。
这种不平等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劳动力被迫束缚在自己的土地上,无法享受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此外,户籍制度对医疗资源分配也造成了明显的不平等。
由于城市户籍的人们可以享受城市高质量医疗资源,而农村户籍的人们则往往只能得到相对贫弱的农村医疗资源。
这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医疗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在城市中,医疗保险制度也存在差异性,城市人员普遍享有更好的医疗保障和更优厚的医保待遇。
这种不平等的医疗资源分配使得农村居民在面临疾病时往往需要负担更高的医疗费用,增加了贫困风险。
然而,虽然户籍制度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平等,但是改革户籍制度并非易事。
一方面,户籍制度的改革需要考虑到人口流动的管控与城市社会治理的平衡。
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可能会给城市的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就业市场等方面带来挑战。
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改革还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社会稳定的平衡。
户籍制度的不公平
户籍制度的不公平导言:户籍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管理和调控人口流动,维护城乡秩序和社会稳定。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户籍制度所带来的不公平性。
本文将探讨户籍制度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改革方向。
一、限制人口流动造成的不公平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采用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不公平。
农业户口通常被认为是在农村地区居住的居民,而非农业户口则包括城市居民和外来农民工等。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业户籍的人口很难进入城市,享受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福利。
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明显差距。
另外,户籍制度也严重限制了人口流动的自由。
农村居民要进入城市就业或者定居,需要办理各种手续和证件,而这些手续通常非常繁琐、耗时和昂贵。
这就使得很多农村劳动力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限制了他们获取更好生活的机会。
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户籍的学生很难进入城市的优质学校。
城市的优质学校往往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而农村的学校则往往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设施陈旧等问题。
这就导致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教育机会和资源上的不平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教育差距。
三、社会保障不均衡的问题户籍制度也导致了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公平。
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而农村居民则相对较弱。
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有限,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也相对较低。
这就使得农村居民面临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难以应对突发情况,增加了贫困的风险。
四、户籍制度改革的可能方向为了解决户籍制度的不公平问题,有必要进行改革。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向:1. 放宽城乡户籍限制:可以考虑逐步取消城乡户籍的划分,实现全民户籍制度,让人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2. 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升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学生就业陷阱与劳动维权面面观
案例1 2012年11月,杭州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小方在金华参加招聘会时,遇上一个主动凑上来的招 聘人员。对方自称来自上海某国际商务公司,需要招聘一批外形条件相对不错的应届毕业生, 择优派驻到美国、英国等地工作。 对于这个工作机会,小方颇为心动,且正好与自己的国际贸易专业对口,马上递上个人简历。 对方没看一会儿,随即便说条件都符合,留下一个地址,让她第二天上午9点钟去参加面试。 可当小方如约赶到这个地址时,发现竟是藏在居民小区里的一个宾馆,而前一天的那个招聘人 员就等在宾馆门口。小方很疑惑,问怎么面试地点会在这种地方?对方解释因为公司在金华没 有分公司,所以临时安排一个地方当作面试场所。对方还说在她之前,有两个面试者已经上去 了,催她赶紧上去。但小方思来想去,始终觉得不妥,找了个借口迅速离开。 小方说,她事后和班主任及其他同学谈起这件事,班主任称幸亏她没进去,里面很可能是一个 传销窝点或可能欲对女大学生不利的非法场所。
主讲人:蔡胜红 夏坤
组长:蔡胜红 组员:郭慧娟 贺鹏程 孙小样 刘善琦 黄广文 夏 坤 蔡 洁 陈 敏 杨 冬
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比较(万)
年份 2006年 人数 413 2007年 498万 2011年 660万 2008年 532 2012年 680万 2009年 592 2013年 700万
应届毕业生劳动维权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届生面对一份劳动合同时,要先确认该劳动合 同的基本条件所具备的法律约束力,主要包括:作为劳动合 同主体方的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合法性;是否能为劳动者依法 支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提供劳动保护条件以及能够承担 相应的民事责任。 其次,劳动合同内容(权利与义务)必须符合法律、法 规及当时的劳动政策,并不得从事一切非法、违法工作。 最后是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形式必须符合劳动法规定, 需经劳动合同提供方及劳动者双方协商后,一般采用书面形 式等方式来签订。 应届生在初次就业时签订的合同,可根 据个人实际情况,比如无工作经验,岗位工作流程掌握不熟 练、对所从事行业的商业秘密涉及范围不清楚等事项,可在 劳动合同中要求用人单位对部分条款进行适度细化。
关于大学生入学转户口利弊分析
关于大学生入学转户口利弊分析前言:户口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包括学习,成长,就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于户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对待。
如今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高校的招生已经面向了全国各地,甚至有的还面向全世界。
然而紧接着就是外地学生转户籍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大学毕业以后很有好处。
关键词:农转非转户口户籍制度就业利弊记得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大学生户籍“农转城”》事件又一次震动了人们的神经,转户问题一直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着大学生最为关心的就业问题。
分配就业的模式已经不复存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机制已全面推行。
新机制的推行给了大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但是,这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新的困扰,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大多与现行户籍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因为对于新户籍机制并不是每个人的理解都一样,但就我理解关于户口迁移的问题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学校不要求迁,你就不迁,学校要求必须迁,你就迁。
但这远远不够,这其中的利弊才是我们所要研究和了解的,因此,我们就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如今的户籍制度是很严格的,但是对于大学新生,只要有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本人户口本和身份证就可以开出户口迁移证,相对于其他的户籍办理是方便了许多。
可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是,现在绝大部分大学生不明白户口和档案的重要性,户口迁到自己所在的学校后,我们一切的自身信息都随着自己流浪,随着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而游走四方。
户口的迁移不会因为你迁到学校后你就是当地的户口了,毕业后还会迁到你所在的单位,要是你所在的单位能够解决户口问题的话,这一切所带来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但如果单位无法解决户口,你就只能托管在人才市场,这样的户口对以后得结婚生孩子都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更糟的是,如果没有工作,就会打回原籍。
如果你是农村户口的话,你将户籍转入高校后,你就成了城市户口,毕业后没有工作就把户口浅回去,但那个时候就不能再继续是农村户口了,而是城镇户口,这样是很不利的;还有的在毕业时由于找不到工作往往形成口袋户、黑户。
大学生就业陷阱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陷阱案例分析大学生就业陷阱案例分析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初涉职场的毕业生来说,在求职的时候最容易遭遇就业陷阱。
就业陷阱指的就是用人单位以招聘就业为名义,非法牟利的活动。
就业陷阱可谓五花八门,x下面看看几个就业陷阱案例。
案例一:高职诱惑作为应届毕业生,需要把个人资料公开于各大网站上,以求得用人单位的赏识。
未曾想,这却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制造陷阱的机会。
据小薛称,此类情况她的同学也遇到不少。
前不久,一家名为“华表服装”的公司给学校发来通知,营销助理若干名,很多同学都去了,结果就是招业务员,工作是销售服装……据了解,目前很多公司业务员都是到各网站搜集应届毕业生的资料,以高职加以诱惑。
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高职诱惑。
案例二:骗费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费已是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
访应届毕业生小刘同学他说,上个月他接到某公司的面试通知,于是高兴地到该公司参加面试。
一番面试后,该公司并没有当时就向他收取费,只是说让他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取他。
小刘十分高兴,想好好表现一下,争取能留在该公司工作。
于是,他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请先交300元费。
当小刘对此进行质疑时,该公司却说,不交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令小刘气愤不已。
值得毕业生注意的是,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
至于费,一般由公司担负。
借之名骗取费揭密骗钱手法案例三:“皮包公司”毕业生小李收到一个房地产公司的电子邮件,被通知去面试。
由于小李并未向该公司投送过简历,他怕遭遇“皮包公司”,为安全起见,决定上网先查一下。
让小李惊讶的是,当他用GOOGLE搜索后发现,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地址注册了4个公司,涉及医药、保险、建材等不同领域。
高校户口迁移陷阱
农村大学生的户口迁移“陷阱”6月末的时候,我还在学校等待办理各种毕业离校手续,但很多同学已经把相关事宜托付同学、朋友、老乡,自己提前离校找工作去了。
寝室里和我一起留到最后的是琚子。
那天早上起床,我们聊到毕业户口迁移的事情时,突然发现,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已经悄悄地摆在了生源为农业户口的大学毕业生面前。
关于大学生和户口迁移的问题是这样的:根据现在的规定,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入学之初将自己的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
这个户口迁移是自愿的,学生可以选择迁,也可以选择不迁。
当学业期满之后,户口在学校的学生,要么根据学校的“派遣”,落户到就业单位所在地;要么处于待业状态,户口打回原籍。
看上去这个户口迁移似乎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其中隐藏的两个问题却成为了困扰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难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一户口迁移政策是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包分配时期制定实施的。
在大学毕业生毕业包分配的前提下,毕业生都可以分配到稳定的工作,毕业后户口随之迁移到工作单位所在地,因此这一政策没有任何问题。
但现在大学毕业生毕业分配工作的制度已经废除十余年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并没有找到工作,而是处于待业状态,这样户口要打回原籍。
于是大学生的户口迁移变成了简单的迁出去,再迁回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纯粹浪费精力而已。
如果仅此而已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所谓的“打回原籍”并非完全的打回原籍,这造成了下面的更严重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问题的核心。
户口迁移对于非农业户籍的大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最多只不过是多跑跑腿,浪费些精力而已;然而对于原来拥有农业户口的大学生来说则完全不同。
对于农业户籍学生来说,当学生考上大学,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的时候,户口性质已经从农业户口变成了非农户口——因为在我国现行体制中,大学生是有别于农民和工人的另一个身份:国家干部。
普通工人由地方劳动局管理,大学毕业生由地方人事局,正是因此。
当然如上所说,这一体制也是形成于大学生就业包分配的时期,至于为何一直延续到今天未作改变,这倒是一个另我们费解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维权案例
500元;在食堂吃饭,剩饭、剩菜罚款100元。结果,大家一个月工作下
来,扣掉各种罚款,实际发到手里只有可怜的三四百元钱。学生集体反
抗,说要辞职不干了,该企业拿出工作合同,要求每个学生交8000元的
违约金。学生说,在学校谈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该企业则表示,请
拿出证据来,众学生木然。
9
专家建议
就业协议书是转递毕业生人事关系的依据,如果不签 订该协议,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籍等人事关系就无法转 入工作单位及所在城市。而这些关系的办理涉及毕业生切 身利益,如办理社会保险、购买经济适用房、评审职称等。
8
陷阱三:不签订就业协议书
• 2005届毕业生小宋通过招聘会进入杭州一家公司,当小宋提出要与公司 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公司表示不与小宋签订任何书面协议,甚至不签订 劳动合同。小宋觉得公司给出的薪水不错,就同意了公司的做法。
•
又如2004年,长春市某大学10名学生集体到广西的一家民营企业做
食品检验工作。当时该企业给学生的口头承诺是:月薪4000元,外加年
终分红;工作满一年,分房;工作满三年,配车。所有人都认为这几个
学生遇到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10人没有和该企业签订任何的书面合
同,就去了广西。
•
到了广西之后,急于求成的学生们草率地与该企业签订了工作合同。
一个月之后,所有人都大呼上当。他们的月薪确实是定在了4000元,但
是在工作中他们经常违反合同上的“霸王条款”。例如,迟到一次罚款
•
小刘很顺利通过了一家公司的面试,并参观了公司,觉得很正规。很快公司
通知其到参加培训,并要缴纳250元的培训费。小刘觉得机会难得,交了钱并参加
了培训。培训后公司又组织进行体检,体检费100元,但却因为视力较低公司拒绝
就业陷阱知多少
就业陷阱知多少?就业陷阱你知道多少,有哪些就业陷阱是需要堤防的吗?下面为大家介绍就业陷阱,希望能帮到大家!就业的那些坑1、薪水透明,可能有假不论是全职或打工,初次求职的新人对薪水常有高于实际上的需求。
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即以夸张、离谱的高薪为饵,如欢迎社会新人,薪水3000元起等,诱使求职者上钩。
2、粉饰工种,实重业务市场上推销员等业务人员工作辛苦,报酬不高,但用人单位需求甚多,于是普通的推荐工作往往被极尽粉饰、包装之能事,求职者往往直到上班的第一天才知道实情。
事实上,业务人员不仅直接掌握企业运作的命脉,业务工作更有助于求职者在短期内快速成长,想必是业务人员难寻,用人单位方才出此招数。
3、扣留证件,诱骗无辜短期打工的求职者一般对求职不作长期规划、经验缺乏,加之防备松懈,因此,市场上有人设陷阱,诱骗无经验的求职者(尤其是学生)从事不正当的商业行为,或用不当手法扣留求职者保证金、证件等,使无辜者受害。
大学生就业陷阱的表现特征大学生就业陷阱是指招聘单位,其它机构或个人,利用大学生的弱势地位(如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就业竞争激烈等),以提供就业机会为诱因,采用违法悖德等手段,与大学生达成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各类就业意向(协议),以期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
当前大学生就业陷阱主要表现出四个典型的特征。
1欺骗性。
主要表现为招聘单位以攻势强劲的虚假宣传,信誓旦旦的不实承诺,热情有加的伪善行为来取得大学生的信任和很高期望,然后在协议中提出苛刻条件,隐藏各种不法目的。
2诱惑性。
主要表现为招聘单位着力包装,夸大事实,并以单位各种招牌、荣誉、待遇和发展前景蛊惑大学生,一旦大学生被其所诱骗上钩,则脸色突变,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
3隐蔽性。
违法用人单位的各种伎俩都有十分华丽的诱人说辞,听起来入情入理,面面俱到,句句都令人心动,其实处处布下陷阱。
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十分单纯,难辨真伪,很快成为猎取的对象。
4违法性。
就业中的违法目的各有不同。
农村专项计划的坏处有哪些_值得报考吗
农村专项计划的坏处有哪些_值得报考吗农村专项计划的利弊专项计划坏处:1.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批一般都会和考生签订协议的,毕业之后按协议执行,一般是回生源地工作。
2.专业选择余地比较小。
3.毕业之后,要离开大都市,下到基层城镇甚至农村,条件可能艰苦,收入可能比城市的同学低专项计划好处:1.可以凭借这个专项计划,有可能分数比较低,就可以进到一所比较好的大学2.毕业之后无需找工作3.招生院校都是好大学,录取分数比正常录取要低;4.增加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机会,可以更加突出教育公平,可能一个对高考生不好的地方就是增加了入学的竞争。
5.降分录取,前提你填的那个学校要过,高考成绩过一本线是前提。
农村专项计划值得报考吗地方专项计划是地方重点高校(省属重点大学)招生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简称,主要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考生,招生的数量一般不少于高校在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
地方专项计划单独设置志愿填报及录取批次(安排在提前批与本科一批之间进行招生),省招生办进行单独划线并单独录取。
一般参与地方专项计划的高校,招生的专业较少且没有热门专业和王牌专业,所以考生无法选择喜欢的专业。
另外由于国家鼓励地方专项计划考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就业,所以未来的就业环境可能会比较艰苦,但这是自由选择的,可回可不回。
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让部分人不敢报考地方专项计划。
如果考生本人的成绩较好,有能力考上地方重点高校的王牌专业或热门专业的话,那么可不用报考。
如果考生成绩超过本省一本线不多,但又想上地方一本院校,可以选择报考地方专项计划,这样至少可以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
只是相对来说,专业的选择会少一些。
不过大学本就是一个开放学习的空间,如果最后没有考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选择自学,这样毕业的时候不仅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也学习了其它专业的知识,虽然不能够成为专业人士,但却丰富了自己的学识。
国家专项计划毕业后去向国家专项计划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这个要以个人的专业、具体情况而定。
劳动者受到户口籍贯歧视案例
劳动者受到户口籍贯歧视案例一、案例背景劳动者的户口籍贯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歧视,这是一个早已存在多年的问题。
劳动者受到户口籍贯歧视的案例屡见不鲜,给广大劳动者带来了巨大困扰和心理压力。
本文将以某位劳动者遭受户籍歧视为例,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二、案例分析某位年轻的工友小李(化名)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他怀揣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毅然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寻求发展机会。
然而,尽管小李虽然拥有相应技能和教育背景,并按照城市政府发布招聘公告要求参加了几家企业面试,但最终无一人录取。
小李感到非常困惑,决定请教一些有经验的朋友。
通过交流得知,原因出在他的户口籍贯上。
由于小李所拥有的户籍并非城市户口,企业方面普遍认为农村背景意味着缺乏技术实力和上进心态,从而对其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歧视。
三、原因分析1. 客观存在的户籍制度:中国的户籍制度将人口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这种划分天然地给城市工作机会带来了不公平性。
城市户口与准入城市资源之间存在着固有联系,在就业环节中劳动者受到排斥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2. 老旧的思维定势:一些用人单位持有旧式思维,认为来自农村的劳动者技能水平低、缺乏进取心,并且容易遭遇适应能力不高等问题。
这种刻板印象和片面观点使他们在招聘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本地户口的劳动者。
3. 缺乏法律保障:虽然我国已通过相关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但实际上执法效果并不理想。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严格的处罚措施,使得违法行为在实践中难以得到制止。
四、影响剖析1. 劳动者心理压力增大:受到户籍歧视的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竞争的不公平待遇,长期以往可能产生丧失信心、自卑感和挫败感等消极情绪。
2. 扭曲就业结构:对于企业而言,追求人才最大化是目标之一,然而持有城市户籍的劳动力显然不能代表全部的高素质人才。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给予农村背景劳动者更多的机会,整体人才库受到了限制,并造成了权责利平衡方面严重不均衡。
3. 社会发展速度受阻:户籍歧视问题直接影响了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人员流动性和资源配置效益。
大学生求职就业陷阱及对策
大学生求职就业陷阱及对策大学生越来越多,每一年都有不少的大学生上当受骗。
下面为大家介绍大学生求职就业陷阱及对策,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一.大学生就业陷阱的表现特征大学生就业陷阱是指招聘单位,其它机构或个人,利用大学生的弱势地位(如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就业竞争激烈等),以提供就业机会为诱因,采用违法悖德等手段,与大学生达成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各类就业意向(协议),以期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
当前大学生就业陷阱主要表现出四个典型的特征。
第一,欺骗性。
主要表现为招聘单位以攻势强劲的虚假宣传,信誓旦旦的不实承诺,热情有加的伪善行为来取得大学生的信任和很高期望,然后在协议中提出苛刻条件,隐藏各种不法目的。
第二,诱惑性。
主要表现为招聘单位着力包装,夸大事实,并以单位各种招牌、荣誉、待遇和发展前景蛊惑大学生,一旦大学生被其所诱骗上钩,则脸色突变,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
第三,隐蔽性。
违法用人单位的各种伎俩都有十分华丽的诱人说辞,听起来入情入理,面面俱到,句句都令人心动,其实处处布下陷阱。
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十分单纯,难辨真伪,很快成为猎取的对象。
第四,违法性。
就业中的违法目的各有不同。
一类是违法违规留人才。
有些为留住人才而扣留大学生的户口、证件等使大学生欲走难行。
有些迫使大学生签下卖身契,使大学生生为单位的人,死为单位的鬼。
有些软软硬兼施,一方面大开空头支票,另一方面强迫工作,迫使大学生逐渐接受不公正,不合理的现实。
另一类就是坑蒙拐骗,使大学生掉进自己挖下的高薪陷阱,培训陷阱、中介陷阱,甚至诱骗大学生入股,推销、传销等,还有些用人单位给大学生设置了协议陷阱、合同陷阱或试用期陷阱,使大学生感到欲罢不能,求助无门。
二.大学生就业陷阱的主要类型第一类是招聘陷阱。
其一是招聘会不合法。
有些双选会打着毕业生就业的名义,实质是未经有关主管单位审批。
参加双选会的单位也良莠不齐,出工不出力,只为凑数,以便主办单位收取高价门票,参加双选会的人员公费旅游,招聘单位收取一些毕业生的信息。
林芝高考落户是骗局吗?
随着高考分数与参加人数越来越高,竞争随之也越来越大,进而很多家长为使孩子可以考一所比较好的院校,可谓是操碎了心,所以,很多家长在得知落户林芝即可参加当地高考的消息是即喜及担心,那么该消息是否属实呢?
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2号)规定:部分人员利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高考政策,通过非正常学籍迁移、空挂学籍、违规落户、提供虚假学籍证明等手段在一些省份获取高考资格,通过不正当竞争挤占了有关省份考生正常的高校入学机会,这种投机行为属“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是国家明令禁止和严厉打击查处的,高考移民必须严厉打击,坚决予以取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而“购房入户”政策本身是自治区审时度势,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基本户籍迁移政策。
“购房入户”考生是经过严格的户籍审查后,通过购买具有合法所有权的房屋转移户籍,与我区城镇居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政策,不属于“高考移民”。
因此,林芝异地高考落户是被政府所允许的。
以上就是有关林芝落户高考是否是骗局的相关分析,希望可以解答大家心中
的疑问。
我国“户籍改革陷阱”的形成及其破解
权 利 、 自 由 与 幸 福 能 否 实 现 ,关 系 到 城 乡 社 会 能
否 实 现 和 谐 ,关 系 到 中 国 能 否 走 出 城 乡 二 元 分 割 格局 并 最终实 现城 市化 与现代 化 。
放 化 改 革 进 程 之 后 ,不 能 、不 愿 或 无 动 力 推 动 改
城 市 的 实 质 ,是 落 户 新 市 民 可 以 享 受 与 老 市 民一 样 质 与 量 的城 市 公 共 产 品 与 社 会 福 利 ,这 意 味 着 主 要 由农 民工 转 变 来 的 新 市 民 的 实 际 工 资 水 平 提 高 。 当 通 过 户 籍 改 革 门 槛 成 为 新 市 民 的农 民 工 达 到 一 定 规 模 时 ,就 会 使 城 市 对 农 村 劳 动 力 流 入 的 吸 引 力 增 大 , 即有 效 的 城 市 户 籍 改 革 会 引 致 流 向 城 市 的农 村 劳 动 力 明 显 稳 定 增 加 。 但 事 实 是 ,流 人 城 镇 农 民工 人 数 的 增 减 ,主 要 取 决 于 就 业 岗 位 的 增 减 。 由 于 就 业 岗 位 减 少 ,2 0 0 9年 , 在 长 江 三 角 洲 就 业 的 农 民 工 比 上 年 减 少 2 8万 人 ,在 珠 3
一
调 查 时 外 出 就 业 农 民 工 的 17 。 2 0 . % ② 0 1年 以 后 ,我 国 已 基 本 不 存 在 农 民 5 落 户 小 城 镇 的 障 1 2 碍 , 因 此 ,前 述 数 据 与 国务 院 发 展 研 究 中心 的 数 据 ,均 说 明我 国城 市 户 籍 改 革 非 常 缓 慢 。
论大学生如何预防就业陷阱
论大学生如何预防就业陷阱当代大学生如何预防就业陷阱目前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滞后,相关各方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认识不深,作用发挥不够,客观上助长了各种不依法用人、违法招聘等为大学生就业设置各种陷阱的现象屡屡出现。
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清楚认识有那些典型的就业陷阱尤为重要.第一类:招聘陷阱。
其一是招聘会不合法。
有些双选会打着毕业生就业的名义,实质是未经有关主管单位审批。
参加双选会的单位也良莠不齐,只为凑数,以便主办单位收取高价门票.招聘单位收取一些毕业生的信息,有些招聘单位甚至出卖学生的个人信息,给一些违法之徒有可乘之机。
其二是变相收费。
如有些招聘单位不当场签约,要求通过网络或电话继续洽谈,而这些网络或电话都是收费的;有些招聘单位收取应聘者报名费、资料费或培训费等。
其三是用招聘掩盖违法行为。
有些企业打着招聘的幌子,逼迫毕业生做传销、推销或其他违法的事情。
第二类:中介陷阱。
一是外地非法中介机构或中介网络,收取一定的费用,却以种种理由推卸责任。
有些虽然介绍了单位,但用人单位的状况与求职的要求相去甚远,既便如此,工作几个月,往往被炒鱿鱼,理由是试用不合格。
二是非法中介机构之间相互串通,以大城市高薪就业落户等名义开展中介,收取不菲的中介费用,介绍到外地中介。
外地中介找不法用人单位或私人小企业让大学生打零工,而户口、档案却长期违法滞留,甚至被丢失。
因此,在求职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法律意识。
对于毕业生而言,要清楚招聘单位的实际情况,多种途径了解公司的背景。
在求职者正式进入公司之前,想法设法加强对企业的了解以免误入骗子设下的陷阱。
比如:上网查找该招聘单位的相关资料,注意招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一些以租用房间作为应聘地点的单位,要警惕。
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好好利用身边的宣传媒价,如关注广播、电视上某时段播映的与就业陷阱相关的节目;养成爱看报纸的习惯,空闲时间可以到访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阅读了解一些资料如劳动法、合同法、常见的就业陷阱案例等,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大学生的户口陷阱
分享
关于大学生和户口迁移的问题是这样的:根据现在的规定,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入学之初将自己的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
这个户口迁移是自愿的,学生可以选择迁,也可以选择不迁。
当学业期满之后,户口在学校的学生,要么根据学校的“派遣”,落户到就业单位所在地;要么处于待业状态,户口打回原籍。
看上去这个户口迁移似乎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其中隐藏的两个问题却成为了困扰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难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一户口迁移政策是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包分配时期制定实施的。
在大学毕业生毕业包分配的前提下,毕业生都可以分配到稳定的工作,毕业后户口随之迁移到工作单位所在地,因此这一政策没有任何问题。
但现在大学毕业生毕业分配工作的制度已经废除十余年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并没有找到工作,而是处于待业状态,这样户口要打回原籍。
于是大学生的户口迁移变成了简单的迁出去,再迁回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纯粹浪费精力而已。
如果仅此而已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所谓的“打回原籍”并非完全的打回原籍,这造成了下面的更严重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问题的核心。
户口迁移对于非农业户籍的大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最多只不过是多跑跑腿,浪费些精力而已;然而对于原来拥有农业户口的大学生来说则完全不同。
对于农业户籍学生来说,当学生考上大学,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的时候,户口性质已经从农业户口变成了非农户口——因为在我国现行体制中,大学生是有别于农民和工人的另一个身份:国家干部。
普通工人由地方劳动局管理,大学毕业生由地方人事局,正是因此。
当然如上所说,这一体制也是形成于大学生就业包分配的时期,至于为何一直延续到今天未作改变,这倒是一个另我们费解的问题。
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想到大学生竟拥有国家干部身份,直到快毕业的时候才从别人那里听说的。
农业户口的学生迁移户口之后变成了国家干部,非农户口。
然而毕业之后因为取消了分配工作的待遇,而自己又没找到工作的话,户口就要打回原籍。
但是请注意,这个打回原籍并非把户口再迁回原来农村的家里,再变成农户,而是迁回到村委会,成为挂靠于村集体的非农业户口。
从农业户口变成非农户口,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将失去承包土地的权
利,失去继承父母所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以及自留地;同时,如果不能在城市安家落户的话,虽然是非农户口,但却享受不到城市人口所享有的福利待遇。
我和琚子把这个事情梳理明白之后,琚子已经吓得浑身冷汗直冒了。
我本身是非农户口,而且当初上大学的时候根本没办理过户口迁移,因此这些问题和我没有关系;但琚子家是农业户口,而他当初来上学的时候户口也一并迁到学校来了。
琚子告诉我说,他家里承包了上百亩的山林种植橡胶,家里还有大片的宅基地和自留地,家里就他一个儿子,本打算毕业后出去闯荡几年,娶了老婆赚了钱回来,然后在老家盖座三四层高的别墅,下半辈子舒舒服服地过日子。
若真是农业户口转成了非农户口,这些美好的计划岂不全都泡汤了?琚子问我能不能再转回到农业户口?我说这事情看着悬。
咱们国家的土地,城市的土地是归国家所有的,农村的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
也就是说农民
至少在名义上是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只不过不是个人拥有,而是集体拥有。
每个农民都享有所在村集体的土地的各种权利,包括承包土地使用权,分配土地出让金等等。
谁有地谁没地都是有数的,对于村集体来说,土地资源是一定的,所以越少人参与分配越好。
如果随便允许非农户口转成农业户口,并参与农村土地权利的分配,这就是对村集体利益的损害。
所以农转非容易,非转农难!问题分析到这一步,琚子的心算是彻底冷了。
“敢情我们是上当受骗啦!莫名其妙地丢了老家的产业,又享受不到城里人的待遇,这算怎么回事啊!”琚子一脸丧气地抱怨着。
我对他的遭遇也是深感同情。
琚子告诉我说,当初考上大学的时候,高中老师力荐他们办理户口迁移,却没想到迁来迁去,如今竟让自己没了着落。
“早知这样,当初就不应该迁户口。
”在大学毕业生包分配的制度配合下,大学生户口迁移政策原本是农村大学生摆脱农民身份,向上层社会流动的一条光明大道。
然而在包分配制度早已不复存在的今天,户口迁移却成为剥夺农村大学生土地权利的陷阱!可见制度改革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制度体系内的任何组成政策的改动都应该配以相关政策的联动,以形成协调有序的制度改革。
否则就会形成像大学生户口迁移这样,原本有利,而今却变成有害的畸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