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取
提取植物DNA方法
![提取植物DNA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137f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b.png)
提取植物DNA方法植物DNA的提取方法是将植物细胞中的DNA分离出来,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以下是常用的植物DNA提取方法:1. CTAB法: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溶解脂质,破坏细胞膜,从而释放DNA。
首先,将植物样品粉碎,加入CTAB缓冲液中并进行润湿,然后加入蛋白酶,破坏细胞膜。
接下来,加入CTAB-蛋白酶混合液,室温静置,使DNA与CTAB结合。
之后,将混合液经过苯酚-氯仿提取,将DNA从其他组分中分离出来。
最后,使用异丙醇沉淀法将DNA沉淀,洗涤并溶解。
2. 硅胶柱法:硅胶柱法适用于小规模提取和纯化植物DNA。
首先,将植物样品粉碎,加入提取缓冲液中,并加入蛋白酶进行细胞壁降解。
接下来,将溶有脂质的提取液加载到硅胶柱上,使用重力流动分离DNA。
然后,使用洗涤缓冲液去除残余的污染物。
最后,使用低盐缓冲液将DNA从硅胶柱上洗脱,并收集纯化的DNA。
3. 高盐法:高盐法适用于粗提植物DNA。
首先,将植物样品细碎,加入高盐缓冲液中,其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和蛋白酶。
高盐浓度可以破坏细胞膜,并使DNA 从蛋白质中解离出来。
然后,使用异丙醇沉淀法将DNA沉淀,洗涤并溶解。
4. 快速提取法:快速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和便捷的方式,适用于大规模提取植物DNA。
首先,将植物样品经过快速研磨处理,将DNA释放到提取缓冲液中。
然后,使用聚乙二醇或盐酸沉淀方法使DNA沉淀,然后洗涤并溶解。
这些方法在植物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在选择提取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量、样品类型、实验目的和所需纯度等因素。
植物DNA的提取方法的选择也可以根据实验室设备和研究经验进行调整,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样品在提取DNA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贮存和处理。
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以保持DNA的完整性。
此外,处理样品时要避免污染和酶解,以确保提取的DNA质量。
《精细化工》题库 参考答案
![《精细化工》题库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23a908b52acfc789ebc9e9.png)
33 . 选择与填空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主要分为培养发酵、分离提取、纯化三 大步骤。
34. 选择填空 与 问答 : 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 。 除此之外,还具有其
他特有的性能,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许多生物表面活性砸基因非常好,另外,由于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天然产物 , 还具有更好的监篮篮 。
59. 60.
填空 : 单体香料的评价 : 在对单体香料进行评价时,多从( 1 )香气质量 ; (2)香气强度; (3)香
35 . 36. 37 . 问答 : 表丽活性剂复配的原则是 : 通过几种表面活性剂的混合复阻,可使制剂或配方的效 果更好,各类表面活性剂之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或者说相容性 。 解释 与选择:染料 : 是能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合物。 选择填空与 问答:染料应用的途径:基本上有三方面 : 尘盈垒,染料由外部进入到被染物 的内部,而使被染物获得颜色,如各种纤维、织物、皮革等的染色 : ②盖鱼,在物体形成 最后固体形态之前,将染料分散于组成物之中,成型后即量子产率 , @对被作用的物体具有较好的亲和性,但相
互间不可发生化学作用:④有较好的热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 49. 问答:荧光增自剂对被作用物能起增白作用的原理: 是因为荧光增白 剂吸附在被作用物上 后吸收了波长为 350nm 左右的紫外光,同时反射了波长 450nm 左右的蓝色或蓝紫色的可见 光,这种反射光与原来被作用物上的泛黄色调相补,给人眼的感觉是物体的白度和鲜艳度 增加了,也就是说物体被增白增艳了。 50. 问答:荧光增白剂的增自 与漂白剂的漂白 :利用荧光增白剂增白物体是一种光学效应,不 会对纤维组织造成损伤。化学漂白剂的漂白,是利用它的氧化作用使纤维中的色素褪色, 显然这种漂白会不同程度地损伤纤维组织。然而 , 荧光增白剂对 紫外线相当敏感,用其处 理过的产品如长期曝晒在日光下 ,其自度会因 荧光增臼剂分子的逐渐被破坏而下降 。 5 1.问答:荧光增自剂和荧光染料的共同点 是两者都可发出荧光,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吸收了 不可见的紫外光,发出波长较短的可见荧光;而后者则吸收可见光井发出波长较长的可见 我光。
一种快速分离检测产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
![一种快速分离检测产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dc513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d.png)
一种快速分离检测产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王大威;张健;姜伟;张凤久【摘要】脂肽(Lipopeptide)是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具有较强表面活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枯革杆菌磷酸泛酰巯基转移酶基因(afp)是枯草芽孢杆菌中参与脂肽代谢的功能性基因.采用sfp基因PCR对从环境中得到的一组产生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进行筛选,结合Tricine-SDS-PAGE电泳对PCR结果呈阳性的菌蛛的代谢粗初提物进行检测,初步鉴定得到两株枯草芽孢杆菌.进一步利用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确定这两种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并利用TLC、HPLC鉴定其产物为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从而建立了一套快速分离检测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枯草芽孢杆菌方法.【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1(000)009【总页数】5页(P142-146)【关键词】脂肽;枯草芽孢杆菌;sfp基因;Tricine-SDS-PAGE;电泳【作者】王大威;张健;姜伟;张凤久【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100027;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北京100027【正文语种】中文脂肽(Lipopeptide)又名脂酰肽(Acylpeptide),是由亲水的肽键和亲油的脂肪烃链两部分组成的小肽,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组成和两亲型分子结构,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显示了十分优良的特性,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环境治理和微生物采油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 。
大多数脂肽来源于微生物,而其中以来源于细菌的脂肽居多。
目前发现的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有10余种,主要包括Surfactin、Lichenysin、Iturin和Fengysin等[2] 。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株BYS6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株BYS6的分离筛选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1ed0d714fad6195f312ba62a.png)
21 第 1 0 1年 5期
农业基 础 科 学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 生菌株 B S Y 6的分 离筛选与鉴定
门 欣 沈 卫荣 孙 晓宇 韩 丽萍 路 鹏鹏 高怡 文
( 西 省 微 生 物 研 究 所 , 西 西 安 7 04 ) 陕 陕 10 3
摘 要 采 用延 长 油 田水 处理 站水 祥 和 土样 , 平板 分 离 筛选到 5株 具 有 开发价 值 的 生物 表 面 活性 剂产 生 茵 。 中 1 表 面活性 荆 产 血 其 株 生 茵株 B S . 瓶发 酵后 发 酵液 糖脂 含 量为 4 3 e 。 酵 液排 油 效果 显著 , 油 直径> 其 产生 的表 面活性 剂 可将发 酵培 养基表 面张 Y 6摇 . L发 7 g 排 6 m, c 力从 6 . m / 降低 至 3 . m / , 茵株 B S 9 Nm 9 2 N m, 3 对 Y 6进 行 1 S D A序 列 分析 及 系统 发 育 学分析 , 定 为不 动 杆茵 ( c e bce s. , e B n 6 N r 鉴 A i t atr p)G n a k no 登 录 号为 H 3 1 3 通 过 T C层 析初 步 鉴定 菌株 B s M1 2 0 。 L Y 6的代 谢 产物 为糖 脂 类生 物表 面 活性剂 。 关 键词 生物表 面活性 剂 : 生 茵株 ; 离 ; 定 产 分 鉴 中图分 类号 T 4 3 Q 3 文献 标 识码 A Q 2 : 96 文章 编 号 10 — 7 9 2 1 ) 5 0 1 一 2 0 7 5 3 (0 1 1 — o 9 o
I o a i n a d I e t ia o f Bi s r a t n o u i g S r i s l to n d n i c t n o o u f c a t Pr d cn t an BYS f i 6
表面活性剂的活性提取(论文写作课)
![表面活性剂的活性提取(论文写作课)](https://img.taocdn.com/s3/m/b0962a3d43323968011c9268.png)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000007)作者简介:张慧娟(1988-),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生;惠爱玲(1978-),女,安徽合肥人,博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活性提取张慧娟 惠爱玲(合肥工业大学农 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合肥 230009)摘 要: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与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无二次污染、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医药、农业、石油开采、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方法及近年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提取;前景The Isolation of BiosurfactantsZHANG Hui-juan ,HUI Ai-ling(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Bio-process in Ministry of Education ,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23009,China)Abstract :Biosurfactants are natural surface-active compounds mainly synthesized by microorganisms, which have distinct advantages like no secondly pollution and friendly to environment compared with chemical surfacta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biosurfactants have been shown a variety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medicine, agriculture, oil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so it has already caused many researchers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production of biosurfactants making use of biological technology. A review is made from the isolation of biosurfactants. In addition,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analysis,several sugges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biosurfactant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 Biosurfactant ;Isolation ;1 生物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 素有工业味精之称, 它在石油工业、环境工程、食品工业、精细化工等许多领域中占有特殊和重要的地位[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纯及其应用前景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纯及其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599e320d10a6f524ccbf858c.png)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提纯及其应用摘要: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产物,具有表面活性高、对环境无污染、生物可降解性及良好的抑菌作用等优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性质。
本文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环境工业、医药、食品、农业和化妆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展望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良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提纯应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微生物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在碳源培养基中生长时产生的。
这些碳源可以是碳水化合物、烃类、油、脂肪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 阳离子型较为少见。
像其它表面活性物质一样, 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一个或多个亲水性和憎水性基团组成, 亲水基可以是酯、羟基、磷酸盐、或羧酸盐基团、或者是糖基, 憎水基可以是蛋白质或者是含有憎水性支链的缩氨酸。
根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可将其分为5 类:糖脂、脂肽、多糖蛋白质络合物、磷脂和脂肪酸或中性脂。
和传统的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 生物表面活性剂有许多明显的优势:(1)更强的表面和界面活性;(2)对热的稳定性;(3)对离子强度的稳定性;(4)生物可降解性;(5) 破乳性。
由于这些显著特点, 使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一些方面可以逐渐代替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 而且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分类及制备1. 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包含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是一种具有亲水、疏水两性特点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
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基和疏水基可以由不同的分子成分组成。
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比较,主要特性就是无毒性、稳定性好、耐酸耐盐性好、可以被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及抗菌性。
1. 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酰基缩氨酸系、糖脂系、磷脂系、高分子聚合物和脂肪酸系表面活性剂五类,如表1 所示。
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相关菌的分离及鉴定
![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相关菌的分离及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79e577c5a1c7aa00b52acba1.png)
关 键 词 :生 物 表 面 活 性 剂 ;铅 ;生 物 有 效 态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1 6 2 0 ) 10 3 —4 0 23 8 ( 0 8 0 -0 40
中 图 分 类 号 :S 5 . 14 3
I o a i n a a a t r z to o o’u f c a t p o u i c e i s l to nd Ch r c e i a i fBi 。 r a t n - r d c ng Ba t r a s ’
摘
要 :对 北 京 东 三 岔 矿 区农 田土 壤 基 本 理 化 性 质 、重 金 属 含 量 和 可 培 养 微 生 物 数 量 进 行 调 查 ,并 筛 选 出 6株
生 物 表 面 活 性 剂 产 生 菌 。结 果 表 明 :该 矿 区 农 田土 壤 主 要 重 金 属 污 染 物 为 镉 和 铅 ,微 生 物 种 群 受 到 明 显 抑 制 ,
Ne Te h oo yi rc lu a pia in,Be ig Unv ri f rc lu e w c n lg n Ag iut rlAp l to c in iest o j y Ag iutr ,Be ig 1 2 0 in 0 2 6,Chn ) j ia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的研究_李媛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的研究_李媛](https://img.taocdn.com/s3/m/397bf091680203d8ce2f24b1.png)
2.MedicalCollege, QingdaoUniversity, Qingdao266071, China)
Abstract:Cycliclipopeptideisakindofbiosurfactantsynthesized bymicroorganisms, whichiscomposedwith hydrophilicpeptide chain and hydrophobic fatty acid moieties. In addition to the classicalapplication as surfactant, they also have antibacterial, antifungal, antiviraland antitumoractivitybecause theyhave unique chemicalform and bola-amphiphle structure, which show wide application perspective. Thispapermainly reviewedthestrain, fermentationandproduction, andapplicationofthecycliclipopeptide. Keywords:lipopeptide;strain;fermentation;applicationperspective 中图分类号 :TS20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0306(2008)011-0296-04
生物分离工程
![生物分离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560535915f804d2b16c1b7.png)
第一章生物分离的一般步骤1、不溶物的去除(固液分离)——预处理包括过滤、离心、细胞破碎等,产物浓度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2、产物提取(浓缩)产物初步纯化的过程。
将目标产物与性质差异较大的杂质分开,可大幅提高产物浓度。
往往多单元协同操作,如吸附、萃取、沉淀、超滤等。
以上分离过程不具备特异性,只是进行初分,除去主要杂质3、产品的纯化产物被高度纯化,除去与目标物性质接近的杂质。
采用的技术具有产物的高选择性和杂质的去除性,即可以除去微量的杂质。
如色谱、电泳、层析等。
4、产品精制将纯化的产品按要求制成商用成品。
按商品要求的用途、纯度、剂型等进行最后加工。
如结晶、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
生物分离基本原理生物分离的基本原理是指根据混合物(包括原子、离子、分子、分子复合物、分子聚合体、和细胞、细胞碎片和颗粒等)中各种溶质间具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差别,利用能够识别这些差别的分离介质和能够扩大这些差别的分离设备,实现各种物质的分离,或使被分离的目的产物得以纯化。
第二章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预处理的目的:促进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1)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包括增大悬浮液中固体粒子的尺寸,降低液体黏度。
(2)相对纯化,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高价无机离子和杂蛋白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3)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一相中(多数是液相)。
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1.加热法(Heating)2.调节悬浮液的pH值(Regulation of pH)3.助滤剂和反应剂(Filter aids and Reactant)4.杂蛋白的去除(Removal of useless protein)5.高价无机离子的去除(Removal of inorganicion)6.凝聚和絮凝(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凝聚:凝聚是指在电解质作用下,由于胶粒之间扩散双电层电位下降,电排斥作用降低,破坏胶体体系的分散状态,使之不稳定相互凝集成1mm左右块状凝聚体的现象。
表面活性剂降解技术的分析
![表面活性剂降解技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4ae4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d.png)
表面活性剂降解技术的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表面活性并能改善液体界面性质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导致环境中表面活性剂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表面活性剂的过量使用和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污染水体、破坏生态平衡等。
表面活性剂的降解和清除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
当前,针对表面活性剂的降解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过程(如吸附、吸附、膜分离等)将表面活性剂从环境中去除;化学方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表面活性剂转化为更容易降解的物质;生物方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对表面活性剂进行降解。
不同的降解技术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使用。
本文旨在对表面活性剂降解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期减少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表面活性剂降解技术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和不同降解技术的优缺点,旨在找出更有效、更环保的降解方法,进一步提高表面活性剂的降解效率和降解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本研究,也可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表面活性剂降解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通过对表面活性剂降解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有望为未来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科学、更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构建美丽中国、绿色家园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表面活性剂降解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生活用品等领域的化学物质,其大量使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面活性剂降解技术,可以减少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表面活性剂降解技术的研究可以促进工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绿色化。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标准和检测方法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标准和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bd9a0359eef8c75fbfb3fb.png)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标准和检测方法目录欧洲前言 (3)引言 (4)1 范围 (6)2 参考规范 (6)3 专业术语和定义 (6)4 表面活性剂概述 (7)5 性能 (7)5.1 一般性能 (7)5.2 技术性能指标 (8)5.2.1 化学组成 (8)5.2.2 溶解度 (8)5.2.3 表/界面张力 (8)5.2.4 发泡性能 (8)5.2.5 湿润性 (8)5.2.6 乳化性能 (9)6 健康、安全和环境要求 (9)7 与化学品或表活相关的其他欧盟法规 (9)7.1概论 (9)7.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0)7.3分析方法 (11)8可持续性 (11)9 降解性 (11)10 声明和产品标签 (12)欧洲前言这份文档由法国标准协会组织的技术委员会CEN/TC 276“表面活性剂”秘书处编制。
本文档目前已经递交投票。
本文档已被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授权给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本文档已被授权给欧盟委员会寄至欧洲标准化委员会以用于生物基产品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欧洲标准发展。
引言生物基材料已经在表面活性剂生产上应用了数千年。
例如,人类所使用的第一种表面活性剂,就是完全基于生物性的肥皂。
随着二十世纪初现代表面活性剂的出现,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原材料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他们提供了更广泛的意义上调整表面活性剂各种应用性能的机会。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新的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原料。
对生物基产品潜在利益兴趣增加的原因与化石资源的消耗和气候变化相关。
由于对生物基产品在能源应用方面不同于食品、饲料以及生物生物质的关注,意识到对生物基产品通用标准的需求,欧洲委员会发布了M/492命令,从而由CEN/TC 411开发了一系列的标准。
CEN/TC 411“生物基产品”的标准在以下方面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常用术语—生物基含量测定—生命周期评价(LCA)—可持续性方面的问题—申报工具。
重要的是要了解是“生物基产品”涵盖了什么以及如何使用。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https://img.taocdn.com/s3/m/897fb30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0.png)
98-25:脂肽H:环脂肽【内容】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所构成,细胞中70%的是水分,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各种物质通过细胞内的精细结构进行着有序的活动。
表面活性剂作为控制细胞界面秩序而不可缺少的物质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生物体内的表面活性剂是在极其复杂的生物物质群中微量地存在,因此大量提取纯制品非常困难。
近来发现微生物在其菌体外较大量地产生、积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
这已在石油三次回收剂、石油环境污染的无公害处理剂及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开发。
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合成表面活性剂所没有的结构特征,大多有着发掘新表面活性功能的可能性,人们正希望开发出生物降解性和安全性及生理活性都好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1.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根据其亲水基的类别,分为以下五种类型:①以糖为亲水基的糖脂系生物表面活性剂;②以低缩氨酸为亲水基的酰基缩氨酸系生物表面活性剂;③以磷酸基为亲水基的磷脂系生物表面活性剂;④以羧酸基为亲水基的脂肪酸系生物表面活性剂;⑤结合多糖、蛋白质及脂的高分子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体)。
(1)糖脂系生物表面活性剂糖脂与磷脂形成复合脂成为连接脂和糖的桥梁,从化学结构来看,它们是由脂肪醇或脂肪酸形成的复杂脂。
根据这种糖脂的结构和分布可分为四类:鞘氨糖脂,植物糖脂,甘油糖脂,结构单元中无鞘氨醇和甘油的其他糖脂。
鞘氨糖脂是动物糖脂的代表性物质,存在于动物组织,特别是动物的脑神经组织中。
植物糖脂主要存在于植物中。
甘油糖脂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藻类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中,既有植物性又有微生物性糖脂的特性。
属于结构单元中无鞘氨醇和甘油的糖脂有来自高好碱性菌的硫糖脂,及源于植物的有代表性的皂草苷生物表面活性剂。
以前,人们常用皂草苷作洗涤用品,从结构上看,它是由以甾族化合物或三萜系化合物为非糖部分(皂草配基)与低聚配糖体构成的。
皂草苷具有生物活性,如具有溶血、强心和免疫等作用。
(2)酰基缩氨酸系生物表面活性剂大致分为硫放线菌素类和脂氨基酸类,这类物质以氨基酸或低聚缩氨酸作亲水基。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与应用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e63bfa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a.png)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与应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是指一类以植物、微生物或动物油脂为原料,通过特定的技术进行加工合成,形成具有有机聚合物化学结构的一类物质,利用其表面活性性质及自然原产特性具有出色的清洁、蚀刻及保湿等功能。
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中、低泡泡性能,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吸附性,洗涤过程中可快速卸除污垢,而且洗涤后的衣物不容易褪色,具有抑菌、抑螨等多种功能性优势,可配制清洁剂的高效节能清洁剂,被广泛应用于洗衣、洗澡、清洗、去污、除垢、护理等领域。
一、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可采用以下几种制备方法生产:1、矿物油研磨法矿物油研磨法是将矿物油与离子型硅油或其他有机添加剂混合,经高速研磨经表面经表面活性剂制备而成。
聚合硅油具有聚合硅油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较高的抗结垢性,可降低清洗物表面的张力,使油污更容易去除。
2、均相混合法均相混合法是将矿物油与烷基硫酸钠混合,经通用有机溶剂分离,再经过脱色,脱氢,深度水解,输入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经过过滤,蒸发,脱溶剂及冷却等工艺,最终制备出生物表面活性剂产品。
3、低压液相混合法低压液相混合法是将矿物油与活性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然后加入聚磷酸盐络合剂,经过低温、低压下的混合,经过过滤,蒸发,脱溶剂和冷却,最终制备出生物表面活性剂产品。
由于采用低压液相混合,不仅大大提高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制备出稳定性较好的产品。
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1、洗涤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洗涤领域中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吸附性,洗涤时可快速卸除污垢,因此应用于家庭洗衣中,可使衣物清洁柔软,容易洗护,不褪色,还可以配制清洁剂的高效节能清洁剂。
2、抗菌抗螨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抗菌、抑螨等多种功能性优势,因此可广泛用于清洁剂,消毒剂,多用途地板清洁剂,厕所清洁剂,护理剂等方面,抗菌成分可以除菌,抗螨成分可以驱赶螨虫,使产品更加安全。
三、总结生物表面活性剂是指一类以植物、微生物或动物油脂为原料,采用特定的技术进行加工而成的一类物质,具有中、低泡沫性,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吸附性,可配制清洁剂的高效节能清洁剂,被广泛应用于洗衣、洗澡、清洗、去污、除垢、护理等领域,且具有抗菌、抗螨等多种功能性优势。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https://img.taocdn.com/s3/m/2a73c9603c1ec5da50e270b5.png)
定义:生物表面活性剂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培养微生物时,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 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
分类: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种类 很多,依据它们的化学组成和微生物来源 可分为糖脂、脂肽和脂蛋白、脂肪酸和磷 脂、聚合物和全胞表面本身等五大类。
一、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形成和制备
形成:生物表面活性剂多数由细菌、酵母 菌、真菌等微生物产生。许多微生物都可 能仅靠烃类为单一碳源而生长。微生物要 利用这些烃类,就必须使烃类通过外层亲 水细胞壁进入细胞,由于烃基水溶性非常 小,一些细胞和酵母菌分泌出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另一些微生物产生非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有时候一种细菌在不同的培养基 下和不同的环境中可分泌形成不同的表面 活性剂。
处理炼油厂废水(鼠李糖脂:加快正构烷烃的生物降解过 程;在油水乳化染料中作为高效乳化稳定剂)
2 在环境生物工程上的应用
生物修复:加入微生物或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强 憎水性化合物的亲水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使进入环 境的污染物不断地降解。
就土壤污染来说,土壤微生物降解烷烃化合物是 烷烃污染物从土壤中消失的基本原理
发展快速检测表面活性剂高产菌株并评价其潜力的方法找到廉价发酵原料改进发酵工艺用先进的下游技术等方法提高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产率和提取得率从而大大降低它的生产成本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殊性开发出它的二次产品提高其附加值
生物表面活性剂
小组成员:申丽、熊一力、高莹、 李徐立、黄江平
演讲:高雅珺
主要内容
一、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形成和制备 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质 三、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四、问题和发展前景
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可提高烷烃的去除率, 而且可加速烷烃的矿化程度,缩短可被微生物利用 的适应时间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试卷及答案A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试卷及答案A](https://img.taocdn.com/s3/m/354869c776a20029bd642ddb.png)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期末考试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精细化学品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提纯技术,包括沉淀法、蒸馏法、萃取法、升华法、柱色谱法、结晶法等。
2.在有机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等原子上仅引入烷基的反应叫烷基化反应。
3.精细陶瓷的制造工艺大致如下:原料粉末调整——成型——烧结——加工——成品。
4.增塑剂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苯二甲酸酯、脂肪酸单酯、磷酸酯、环氧化物、聚酯、含氯化合物等。
5.三氧化硫连续磺化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空气干燥、三氧化硫制取和尾气处理3部分。
6.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由两部分构成。
分子的一端为非极性亲油的长链疏水基或称为亲油基,另一端为极性的亲水基或称为疏油基;表面活性剂具有界面定向吸附性。
7.根据阻燃剂的加工和使用方法将阻燃剂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两大类。
8.乳化技术是生产化妆品过程中最重要而最复杂的技术。
9.清洁霜可以分为无水型、无矿油型和乳化型三类.10.香水类化妆品是一类以赋香为主要目的的化妆制品。
11.丙烯酸树脂单体的制备主要有:氧化法;直接酯化法;酯交换法三种方法。
12.环氧树脂胶黏剂俗有万能胶之称。
13.农用化学品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植物营养剂;第二类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第三类是农药。
14.燃烧的产生和进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可燃物、着火点、和助燃剂。
15.洗涤原理包括两个阶段,污垢的去除和防止污垢再沉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助剂:某些材料和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或使用过程中所需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品,用以改善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性能。
2.增塑剂:凡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使聚合物增加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称为增塑剂。
3.食品添加剂:是以改善食品质量、方便加工、延长保存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在食品加工、生产、贮运过程中添加的精细化学品。
4.纳米复合涂料:是由纳米粉末(颗粒尺寸在1~100nm之间)与有机涂料复合而成,俗称为纳米涂料。
sds法提取动物dna的原理
![sds法提取动物dna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65868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e.png)
sds法提取动物dna的原理以sds法提取动物DNA的原理DNA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sds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法)是一种常用的DNA提取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分离和纯化动物细胞中的DNA分子。
sds法的原理是利用表面活性剂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破坏细胞膜,使细胞溶解并释放出DNA分子。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和清洁能力。
在DNA提取过程中,SDS 能够与细胞膜脂质相互作用,使细胞膜破裂,并与脂质结合,使细胞溶解。
在sds法中,首先需要将待提取的动物组织样本切碎,并加入含有SDS和蛋白酶K的缓冲液中。
SDS能够破坏细胞膜,蛋白酶K则能够降解蛋白质,以去除干扰物质。
样本经过混合和振荡后,溶解细胞内的蛋白质和脂质,释放出DNA分子。
接下来,可以通过盐溶液的添加和离心的方式,使DNA分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盐的加入能够改变溶液中DNA和蛋白质的溶解度,从而使DNA形成沉淀。
离心过程中,DNA沉淀在离心管底部,而其他杂质则被离心力推至上层。
通过转移上层液体,可以去除杂质,进一步纯化DNA。
通过加入适量的洗涤缓冲液和乙醇,可以去除DNA表面的杂质,并进一步提高DNA的纯度。
洗涤缓冲液能够去除残余的蛋白质和脂质,而乙醇则能够沉淀DNA,并使其更易于离心。
经过以上步骤,动物DNA已经成功地被提取出来。
提取得到的DNA 可以用于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如PCR扩增、基因测序、基因组分析等。
sds法提取动物DNA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的DNA提取工作。
此外,该方法还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和较好的纯化能力,能够获得高质量的DNA样本。
然而,sds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不能提取大量的DNA样本、不能用于某些特殊种类的样本等。
总的来说,sds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动物DNA提取方法。
它通过SDS破坏细胞膜并释放DNA分子,通过盐溶液和离心的方式分离和纯化DNA。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提取工艺[发明专利]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提取工艺[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4542bf6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d.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974589A [43]公开日2007年6月6日[21]申请号200610136880.0[22]申请日2006.12.15[21]申请号200610136880.0[71]申请人湖南大学地址410082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2号[72]发明人施周 马满英 吴星杰 [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代理人马强[51]Int.CI.C07H 15/04 (2006.01)C07H 1/06 (2006.01)B01F 17/56 (2006.01)E21B 43/22 (2006.01)C12P 19/02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4 页[54]发明名称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提取工艺[57]摘要本发明为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提取工艺。
其步骤为:将鼠李糖脂发酵液在约4℃时以转速约8000rpm离心除去菌体后,按60mg/L-120mg/L的量加入硫酸铵,放入约4℃的冰箱中静置约10h,离心去除蛋白类沉淀物;用冰食盐水适当稀释去除蛋白类沉淀物后的上清液,放入约4℃冰箱静置,至残存的油脂破乳凝聚于上清液表面后,将其轻轻刮去;将溶液pH值调至2以下,放入约4℃的冰箱中静置约10h;在约4℃和8000rpm条件下离心约30min后,将收集到的淡黄色沉淀物进行冷冻干燥,即得到鼠李糖脂产品。
本提取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无危害的特点,且提取率高。
200610136880.0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1)取鼠李糖脂含量不低于28g/L的发酵液,将该发酵液在温度为3.5℃-4.5℃条件下,以转速为7800rpm-8200rpm离心18-22min除去菌体后,得上清液A;(2)在上清液A中按60mg/L-120mg/L的量加入硫酸铵后,放入3.5℃-4.5℃的冰箱中静置11h-13h,然后离心去除蛋白类沉淀物,得上清液B;(3)将上清液B用0℃-4℃的冰食盐水适当稀释去除蛋白类沉淀物后,放入3.5℃-4.5℃冰箱静置,至残存的油脂乳凝聚于上清液表面后,将其轻轻刮去,得上清液C;(4)将上清液C的pH值调至2.0以下,放入3.5℃-4.5℃的冰箱中静置11h -13h,然后:(5)将所得液体在3.5℃-4.5℃和7800rpm-8200rpm条件下离心25min -35min后,得淡黄色沉淀物,收集该沉淀物;(6)将收集到的淡黄色沉淀物进行冷冻干燥,即得到鼠李糖脂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废物资源化的研究。
开发出可被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利用的有机废 物培养基,结合菌种的筛选与优化, 建立 利用当代基因 工程技术, 进行优良基因的组合, 改造出 高 开发出简单、高效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分 离、提取技术, 并使其产业化, 降低生产 成本。
如: ①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水溶性还是非水溶 性; ② 阴离子还是非离子; ③ 是胞外结合于细胞壁或是游离于细胞 外还是胞内结合物质 ④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用途。
如果是用于石油等重工业可直接用粗提
取的发酵液; 但如果是作为乳化剂、保湿剂、起泡剂 等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则对产品纯度 有较高要求,则需要精细提取。
如,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 Rhodococcus(红球菌属)产生的生物表面活 性剂, 。甲基——叔丁基醚具有低毒、可 生物降解、易回收、不易燃及不易爆炸 等优良特性。因此, 对于大规模的生物 表面活性剂生产也是良好的萃取剂。
4、超滤
超滤是在压力的作用下让不易过滤的样 品通过膜。这种方法速度快、回收率高。
2 泡沫分离
产生气泡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是不可避 免的,特别是丝状菌生长及芽胞破裂蛋 白、脂类等内容物溢出等发酵过程中, 及产生表面活性剂的过程中尤为显著。
泡沫分离是根据吸附的原理,向含表面 活性物质的液体中鼓泡,使液体内的表 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气液界面(气泡的表 面)上,在液体主体上方形成泡沫层, 将泡沫层和液相主体分开,就可以达到 浓缩表面活性物质(在泡沫层)和净化 液相主体的目的。
如,用分子量截止值( MWCO) 为30, 000D 的超滤膜对Bacillus licheniformis(地衣芽孢 杆菌)的变异体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 了提取分析, 同时还使超滤和高效液相色 谱相结合, 可设计一套对生物表面活性剂 的提取、分析方法。
由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临界胶束浓度 ( CMC) 以上时形成微胶束, 使得超滤膜 截取的分子量比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子 量大两个数量级, 而向培养液中加入一 定量的甲醇, 胶束就会分散, 生物表面活 性剂就会通过滤膜。
1 结晶与沉淀
结晶与沉淀是表面活性荆的经典提取方 法之一,利用样品组分中各组份在溶剂 中的溶解度差异,使某些组分从溶液中 生成结晶分离出来。
1 结晶与沉淀
有的糖脂可用盐酸或硫酸将上清液酸化 pH值为2.0-3.0,然后离心分离得到类 蛋白化合物。 如某些菌生产的蛋白质乳化剂均可以由 在上清液中加(NH4)2SO4 沉淀得到。 另外由枯草芽抱杆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 可通过将其上清液的pH值调到2后,在 4℃中形成沉淀。
这样让原培养液、超滤滤液、及在培养 液中加入甲醇后的超滤滤液分别通过高 效液相色谱, 得到3 张色谱图。
在原培养液色谱图中出现的峰, 如在滤 液的色谱中消失, 而在加入甲醇的滤液 的色谱图中又出现, 则可证明这个峰是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峰。
而那些只在培养液的色谱图中出现的峰 就不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峰。这种方法 可以排除生物大分子( 如蛋白质等) 的干 扰, 因为生物大分子在甲醇的作用下不 会裂解。
在发酵罐搅动过时,发酵液中的气体由 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溶液表面张力、 自由能减少,从而使气泡稳定存在。 泡沫分离技术使泡沫分离和发酵过程相 结合, 建立了连续的生产过程。
3、萃取
溶剂萃取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常用 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戊烷、丙酮、 氯仿、二氯甲烷, 这些溶剂既可以单独 使用, 也可以混合使用。
提取的优化
生物表面活性剂潜在的应用领域不断被 拓宽, 但它能不能成功地应用取决于生 物表面活性剂能不能以经济的生产费用 大规模地生产。
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对于特定的生产菌株, 建立各种营养因素( C、 N、 P 等) 及底物的增加和产量及生产费用之间的 关系模 型, 从而确定最经济的培养条件。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取
高娜娜 2014220417
生物表面活性剂
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高表面活性剂 的生物分子。相对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 其具有较高的表面和界面活性,且具有 选择性好,用量少,无污染等性质。
现研究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由微生 物以碳水化合物、烃类、脂类等物质为 碳源在培养基中生长时产生的活性物质。
生物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可分为非离子型 和阴离子型;
由一个或多个亲水性和憎水性基团组成。 亲水基可以是糖类、羟基、磷酸盐或磷 酸盐基团等, 憎水基可以是蛋白或含憎水性支链的缩 氨酸。
根据其结构可分为:糖脂、脂肽、磷脂 或脂肪酸、多糖蛋白络合物等。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取
分离应该要根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