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合集下载

有效课堂的框架

有效课堂的框架

有效课堂的框架构建有效课堂的框架,一直是教育学家们苦苦探索的问题。

早在200年前,赫尔巴特和他的弟子席勒、莱因等就试图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准备、提示、联想、概括与运用五个基本阶段。

凯洛夫的《教育学》则把赫尔巴特的五阶段改造成为六个阶段。

后来,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布鲁纳、加涅,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等,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的框架与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

1996年,丹尼森的《教学框架:一个新教学体系的作用》则设计了一个包括4个板块、22个成分、66个元素的教学框架体系。

鲍里奇先生在他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也介绍了关于有效课堂的“骨干结构”:一是“吸引注意”,通过呈现图表、图片、比例模型和电影等各种教学技巧,引发好奇心;二是“把目标告诉学习者”;三是“激发学生回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四是“呈现刺激材料”;五是“引发期待行为”;六是“提供反馈”;七是“评估行为”。

我国学者也先后对有效教学框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如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把教学分成7步: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强调“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提出“启、读、练、知、结”的“自学辅导模式”,要求教师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的15分钟进行“启”与“结”,其余时间由学生自主完成阅读、练习、反馈的学习过程。

泰兴市洋思中学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三段六环节教学框架,三段即“先学”“后教”“训练”。

第一阶段“先学”的操作要求:一是揭示教学目标,教师用投影仪(或口头,或板书)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1分钟左右);二是明确自学要求,教师向学生讲明自学的内容、时间、方法及如何检测自学质量(2分钟左右);三是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5至8分钟);四是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学生通过板演、练习等形式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学习中的疑点难点,为后教做准备(5至8分钟)。

理想课堂的六维度三境界

理想课堂的六维度三境界

理想课堂六维度、三境界理想的课堂一直是我们的追求。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这又是一个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最近,读朱永新教授的《中国新教育》(卷八),朱老师从一位全国“十佳师德标兵”的课堂满意度竟然不到50%的残酷现实,引发了自身对理想课堂的追问与探索。

由此,朱老师提出了他关于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与“三重境界”的思考。

现简述如下: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一是课堂的参与度。

理想的课堂应该努力追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深度参与。

学生参与度越高,参与得越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越高。

二是课堂的亲和度。

“情不通则理不得”。

理想的课堂一定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着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的思想交流的课堂。

三是课堂的自由度。

理想的课堂一定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

但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太多的课堂犹如战场,强调的课堂纪律严明,要求学生正襟危坐,要求学生不得交头接耳、不得随便讲话。

这样的课堂少了学习的轻松,少了合作的欢声笑语,少了对话交流的诙谐幽默。

四是理想课堂的整合度。

理想的课堂切忌做过度的繁琐的分析,把原本完整的一个整体肢解得鸡零狗碎。

相反,理想的课堂更强调教师对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五是理想课堂的练习度。

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稳步推进;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水到渠成。

而在于它是否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地去练习、去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多重活动中学习,在多元互动中学习。

六是理想课堂的延展度。

理想的课堂一定能够在内容整合的基础上不断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延展,从课堂不断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足够的空间。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构建有效教学的课堂框架(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和构建一种理想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此来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从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段教学法,到杜威的“五步设计”教学法,再到我们经常提及的洋思、杜郎口等等诸多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教育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新教育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干国祥的《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__年级__(学科)__(版本)设计人:***
课题:第课课题名
课时数:
教材解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
B类
(即教学核心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既体现文本核心价值,又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核心目标要求在课堂上用大部分时间进行教学,不用大量时间教学的一律不得列为核心目标。)
C类
(附属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一般而言,并不是文本核心价值,或不需要用大量时间教学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属于此类目标。)
预习
作业
预习是学生惟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体现于预习的水平上。所以,预习作业要全面地针对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为教学作一些基础准备。
新教育预习设计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直指重点,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进入课堂。
教学板块
(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
个体学习清单
第一板块——
此部分一定要以教学板块的角度来叙述,不能是文本及教材解读,而应该清晰地写出教学组织的策略及过程。
在每一大板块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板块叙述后,注上本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如:【目标A2\3分钟】
(此部分务必要以一个学生的角度来描述他的课堂学习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某问题。但不能将要达成的目标及内在的感受放在这里,因为这些并非直接的学习行为。)
教学反思
其实反思更好地直接在上面用红笔作批注,对解读、目标、预习、板块及清单,任何一处成败作批注。这比泛泛而写的老生常谈更有益。
北川小学校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年级
学科
教材
设计人
教学内容

有效教学框架培训资料

有效教学框架培训资料

有效教学框架培训资料什么样的课堂可以称之为理想课堂?理想课堂应该有怎样的课堂共识?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是什么模样?各个部分怎样阐释?与我们平时的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它的特色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揭开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神秘面纱。

一、朝向课堂共识各位老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每当我们要讲一篇新课文时,我们口头上最习惯说的是什么?我记得当年我们教一年级时,我们就经常问老师“这篇课文怎么教”?这可能也是我们广大老师的口头禅。

其实,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就是从大家习惯先讨论的“怎么教”,回溯到先讨论“教什么”。

为什么要先讨论“教什么”?这如同我们女老师经常在中午快下班时习惯问“今天中午吃什么”同样的道理。

一个教师你都不知道你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谈怎么教的问题?因为只有你明白了“教什么”,你才能去深入探究“文本的核心价值”,才能去探究文本价值是侧重在容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还是形式所蕴含的表达价值,或者是可提供作某种操练的材料价值?才能从“文本核心价值”的辨析开始,区分不同的文体。

我们关注的,不应该只是一堂课,而是整个课程。

因此,当每位老师的关注点发生转变以后,我们才能在课前对“教什么——明明白白,怎么教——清清楚楚”。

二、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

作为教师,我们的职业理想便是:如能像老师、连老师那样上出一节好课?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呢?曾经听老师这样说过:“如果今天上一节令自己满意的课,心里都可舒服,看啥啥顺眼。

”我想我们老师也有同感。

课堂上学生喜悦的眼神,课后同事的赞誉会把我们推到人生的极乐时刻,让我们获得一种罕有的成就感。

但更多时候,我们却深陷于机械、枯燥、刻板以及自我怀疑之中,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教学更难琢磨、更难把握的事情了。

课堂教学的技艺究竟是否存在?如获得?如果说它是一门技艺,为我们在师学习期间,却没有传授这门技艺的课程?如果说它是一门艺术,为更多的时候,旨在促进生命成长的课堂,却显得比任其他人类活动都更死气沉沉?到底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几十年来,中国绝大多数学校基本上聚焦于“听课”这种教研式上。

如何打造“理想课堂”

如何打造“理想课堂”

如何打造“理想课堂”摘要:新教育明确提出了理想课堂的六个纬度和三重境界。

打造理想课堂,上“好”一节课,成为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广大教师在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同时,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有些教师在打造理想课堂的过程中,盲目地追求热点,花样翻新了,却有哗众取宠之嫌。

关键词:六个维度三重境界理想课堂一节好课2002年,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明确提出理想课堂的六个纬度,简称“六度”:整合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延展度、练习度。

2008年,新教育提炼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打造理想课堂,上“好”一节课,成为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广大教师在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同时,是否想过:我这样教,遵循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吗?符合“六个纬度”“三重境界”的要求吗?有效吗?学生的素养能提升吗?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有些教师在打造理想课堂的过程中,盲目地追求热点,花样翻新了,却有哗众取宠之嫌。

不管课堂教学如何改革,形式如何创新,它的核心永远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承担着“引导人”“塑造人”和“提升人”的责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同时一节“好”课,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过程,具有一定的生成性。

一节“好”课需要课前的充分预设,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的平等对话,学生的“同他者分享”。

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打造理想课堂,上“好”一堂课。

一、充分的预设说到预设我们就不能不提备课。

备课是个古老而又常说常新的话题,它占据着教师很大一部分精力。

曾经北京昌平区城关小学女校长(柏继明)给教师减负:拒绝形式主义,不计考勤,不用备教案……她说话的视频一经转出,受到疯狂的传播!不用备课,让多少教师艳羡!但请大家注意重点:拒绝形式主义!拒绝形式主义,不代表就不要备课!何况一个不备课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指点江山,需要何等深厚的底蕴啊!时代是进步的,学生是鲜活的,它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新的教学资源。

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三年级语文人教版

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三年级语文人教版

课题:第13课课题和时间赛跑课时数:2教材解读:《和时间赛跑》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最疼爱“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久久地沉浸在悲伤之中;爸爸妈妈安慰我,告诉“我”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因为时间里的事物是永远不会回来的。

于是我更觉“可怕”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有一次,“我”在太阳落山以前回到家里,发现跑在太阳前面的感觉很好。

从此以后,“我”就常常和时间赛跑,在学习上也抓紧时间。

我终于领悟人虽然不可能跑赢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甚至好几步。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我一直坚持“和时间赛跑”,这一做法终使“我” 受益匪浅。

这是一篇散文,从时间上,跨越二十几年,从“读小学的时候”到“后来的二十几年”;从材料上看,非常丰富,既有爸爸讲自己对时间的感慨,又有“我”所看到的事物,从而产生的紧迫感;既有“我”具体的和时间赛跑的行动,又有我所受到的启发。

但是,文章的“神”仍旧是一条线: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网上介绍说本文的作者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这就是他在文章里说的“成功”吧。

《和时间赛跑》一文清新质朴、富有哲理,在朴实中透着一股感人的、催人奋进的力量。

弥漫在文章里的淡淡的哀伤,还有那由哀伤而萌生的幼小心灵里的执着、奋进以及对未来的信心无一不打动着读者的心。

结合教材的安排和学生的年级段特点,本文的核心价值主要在于“如何珍惜时间”的主题以及其间人物情感的变化,教学本文的核心目标为正确理解这一主题,进而理解作者之所以说“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缘由。

文章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对于学生来说不太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生活经验来说明。

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解释

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解释

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解释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会学习,最终目标是学生成为独立而自律的学习者,而其外显特征是教室里发生着高水平的智力投入与碰撞的活动。

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主要突出了教学中的四个要素:教学目标、预习作业、教学板块、学生清单。

对四个要素的运用进行一定范围的规限,使之在有效教学的区域内得到呈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教学目标(一)目前经常采用的目标表述方式辨析。

目前语境下,有个很奇怪的现象,老师们在备课时最不关心的往往是教学目标,多半是把教师用书上的教学目标抄下来而已。

谁都知道,教学目标是依据教学内容遴选出的关于内容的质量标准,是备课环节最重要的一步,它规限、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板块等等其他备课的要素。

而现在大家都不重视教学目标,出现了集团性的错误或者不知如何处置的状况,一定不是教师的问题,必然是对这项任务本身的认识出现了问题。

目前教师备课经常采用的教学目标表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表述,一种是按教学内容或知识点逐条排列。

1、三维目标其实是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往往把一个目标误解成三个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小学语文课为例子,如“认识生字”的环节,这是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哪一个目标呢?很明显,“认识生字”这个环节,既有“知识与能力”,也有“过程与方法”,同时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

不但是“认识生字”环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同时朝向“三个目标”(实质是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

如此一来,只要安排进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环节,事实上都在朝向这个“三维目标”。

换种说法,正确的教学内容、错误的教学内容,只要进了教师的教学安排,都可以朝向“三维目标”。

这样的教学目标表述方式实际上等于放弃了目标应有的定位与“责任”。

采用这种“三维目标”来表述,等于什么也没表述,即使表述了,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策略安排也没什么影响和作用。

教育新理念:理想课堂三境界

教育新理念:理想课堂三境界

教育新理念:理想课堂三境界课堂之于教师,犹如田野之于农人、舞台之于演员,但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这成为不少教师心头挥之不去的疑问。

一堂理想的课堂三重境界,能一解教师心头之惑。

理想课堂三境界即:一是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二是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三是人即是课,课即是人。

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

理想课堂三重境界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也这正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寻找到的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

事实上,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但缺乏一个公认的课堂结构,一个可以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结构。

正是因为这一公共课堂话语的缺失,在课堂评议时,参与者往往自说自话,用不同的词典解释同一堂课,最终无法通过有效的对话,达成共识。

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可以朗读出来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

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

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

1.品味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命力所在课堂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艺术、教学艺术、教学情感等都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趣、思维状态、学习效果等都在课堂中展示。

因此,研究课堂、聚焦课堂、品味课堂是教师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2.课堂教学,学校要建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机制是管理的保障。

要真正实现有效管理、有效教学、学校持续发展,没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机制是难以实现的,即使有也不会持久性的。

新教育有效教学课堂框架

新教育有效教学课堂框架

新教育有效教学课堂框架“有效教学课堂框架”走近你,了解你,喜欢你,可我的目标是爱上你!所以,将有关理论与操作方法再次学习。

概念一:教材及文本解读教材解读是教师对于教材本身进行解读,以及结合课程要求、学生实情确定教学知识的一个过程。

以语文为例,教材解读分为两步:一是文本解读,二是教材解读。

文本解读是基于教师自身的阅读对于文本的分析和诠释,教师从文本形式和文本内容两个方面入手,清晰地了解文本结构特点,掌握文本内容,为下一步教材解读提供扎实的基础。

教材解读则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并参照教学课程要求以及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文本解读出的结构,内容进行提取,筛选,确定可供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点。

文本解读是教师对文本尽可能整体而深入的理解,力求全面、深刻。

而教材解读则要在课程的框架中求得合宜、贴切,涉及到课程标准的规定,涉及到学生的学情,涉及到这一篇课文在本册教材乃至整个课程中的定位。

概念二:教学目标的制定A类目标:本课教学的基础目标。

包括学习本课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包括为达成B类核心目标的阶梯性知识。

B类目标: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

本课教学所有内容将紧扣此目标完成,它是教材核心知识的传递。

包括教材解读中文本自身最关键的知识技能,包括单元性重点知识的传递。

需要强调的是,此类核心目标的关注点在于知识技能,即为解决某类问题而开发出的方法。

但这仍需要根据文本自身来决定,对于某些思想情感见长的文本,其核心目标只能是思想情感。

一般来说,中高段的教学目标,B类仍以知识技能为主,C类以思想情感目标为主。

C类目标:课堂的延生性目标和拓展性目标。

也包括非文本核心目标,不需要大量时间教学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目标,是由B类核心目标衍生和拓展而来的教学目标。

概念三:预习作业课前预习是有效教学框架的重要组成内容。

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有效框架的预习设置并非局限于一般基础知识的温习。

而是教师在完成教材解读之后提出的直面教学目标的重要问题。

这就使得学生在未走进课堂之前拥有了一次独立的学习机会。

1新教育之构建理想课堂实施方案

1新教育之构建理想课堂实施方案

榆中县萃英学校新教育之构建理想课堂实施方案根据教育局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确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新思路。

努力实现理想课堂,让教学研究为理想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

一、基本理念(一)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课程适应学生的学习,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

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学困生”。

(二)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树立“先学后教,合作高效、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观念。

(四)授课中体现精讲多练。

对于难懂的,教师要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

一堂课学生训练支配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改革目标课堂教学改革应致力于提升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的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学科实际的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努力达到课堂操作的基本要求:(一)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二)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三)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四)实现“三会”—学会、会学、会用(五)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从而达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确立模式我校尝试构建“五部教学”理想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操作落实“五环节”。

“五环节”即“导、学、议、示、升”。

导: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好的导课设计,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这里因科目、课型不同,采用复习旧知、迁移类推、谜语、儿歌、讲故事等多种方法,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预习反馈,找出问题。

预习因教学内容不同分课前预习和课内预习两种,但不管是哪一种,教师都要进行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基于新教育的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构建策略

基于新教育的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构建策略

基于新教育的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构建策略随着新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一个理想的课堂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种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基于新教育的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构建策略。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的是有单一正确答案的计算,而新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和讨论,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每个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取得进步。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探索者。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采用多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第四,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创造性的学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教师还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问题和挑战,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探究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数学是一门需要耐心和坚持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师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基于新教育的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构建策略

基于新教育的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构建策略

基于新教育的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构建策略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学科。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构建一种基于新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积极、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从课堂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构建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策略。

一、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构建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第一步是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探究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1. 热身活动:在课堂开始前,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热身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数学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 鼓励学生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表现,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是小学数学理想课堂的前提,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果。

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丰富多彩,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选取有趣的题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生活化、趣味化的题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2. 引入跨学科内容: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引入跨学科的内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数学,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

3. 注重数学思维培养:教学内容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胡月

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胡月




A.认识生活中有很多的色彩,了解基本的色彩规范名称。
B.学会平涂的方法,并用各种色彩表现事物。
C.激发对颜色的联想,感受色彩美。
预习
作业
1.观察周围世界的颜色。
2.欣赏教材中的艺术作品。
3.准备油画棒或彩笔、图画纸、剪刀、胶棒等材料。
教学板块
个体学习清单
第一板块——激情引趣
该板块解决学习目标C,用时大约4分钟
认识自然生活中的颜色的规范名称。
联想生活中相关颜色的事物。
第三板块——创作表现
该板块解决学习目标B,用时大约20分钟
1.学习平涂方法。
(用时大约5分钟)
2.集体创作。(七彩树)
(用时大约15分钟)
学习平涂的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绘制七彩叶。
第四板块——欣赏评述
该板块解决学习目标B,用时大约5分钟
1.评价从两方面入手,一,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创作。二,评价一下我们的集体作品。
(课件展示)欣赏大自然的色彩。
欣赏大自然的色彩,感受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第二板块——导趣求知
该板块解决学习目标A、C,用时大约10分钟
1.出示色卡,介绍颜色规范名称。(该小板块解决学习目标A,用时大约3分钟)
2.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及喜欢原因。(2分钟)
3.色彩联想。请学生根据不同的颜色,说说记忆中的事物。(2、3两小板块解决学习目标C,用时大约5分钟)
2.教师小结,结束本课。
欣赏并评述集体创作作品。
教学反思:
在孩子的世界中还有许多成人所不曾了解或已经淡忘了的奇妙世界本课正是唤起学生对色彩直观感受用色彩表达他们心灵中纯净天真的美好世界
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搭建“框架”,有效教学

搭建“框架”,有效教学

搭建“框架”,有效教学根据新课标对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和尽可能的有感情地朗读主题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随文识字;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能默读课文段落。

我们二年级语文组三位老师精心选课、备课,搭建了有效课堂教学框架,认真上课。

并根据框架反思交流学习。

一、精心选择,确定研讨课题本次活动,学校将主题定为“阅读教学有效研讨”。

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讲,我们的课堂主题还是以识字为最基础最重要的目标。

阅读课堂在二年级该如何建立呢?对我们来将又如何能把识字和阅读有机整合呢?这成为我们本次研讨活动的第一个问题。

那么,选择好恰当的课文来进行这样的整合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精心准备,我们二年级组参加本次活动的三位老师坐下来进行了课文的挑选。

最后确定,以《三个儿子》作为本次活动的突破口,进行二年级有效课堂的搭建。

这篇课文十分浅显,但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云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究细抠文章的思想内涵,只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确立课时教学目标,为设计有效“框架”做准备。

模式即是课堂框架的搭建。

新教育有效课堂的核心之一就是三类教学目标的确立。

而只有确立了精准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成为可能。

因此,我们不是将思路定位课后讨论课堂模式的建立,而是在课前就应该对模式进行设计。

我们认真研读《三个儿子》的教材、教参,结合《课程标准》及二年级全学期的教材内容,特别是本课所在单元的主题,精心确立了以下目标:a类1.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二类生字;2.能掌握一类生字的音形义;3.读音注意:“嗓”字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

”b类1.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拎”等7个生字,在书写过程中揣摩字形;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构筑理想课堂 实现有效教学(定稿)

构筑理想课堂   实现有效教学(定稿)

构筑理想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周集镇中心小学李同美“构筑理想课堂”是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动,它是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并追求个性的课堂,从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舞台,是师生生命展现最重要的一个场所。

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没有课堂,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没有教育。

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的行动试图多维度、多视角地提炼不同学科理想课堂的共性,寻找一套理想课堂的可操作模式。

一、何谓“理想课堂”叶澜教授曾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真正理想课堂的情景: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作为一名从教十多年的教师,我个人认为,理想课堂应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够带给学生理智与挑战,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

我们理想的课堂:是师生传递人类关爱,提升品德的盛殿。

自然之爱,生命之爱,生活之爱,道德修养,精神追求,理想境界,应该萦绕在我们每节课内。

我们理想的课堂:是学生愉悦学习的乐园,是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是学生创造力、思辨力、想象力、智慧力蓄积、碰撞、爆发的空间。

理想课堂必须要紧紧围绕“三层六度”来展开。

三层六度是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的,是对理想课堂的一些最基本的假设,是对我们课堂实验最直接、有效的指导方法,当然也可用来作为我们的备课上课的执行思想、观课议课的评价标准。

第一个层面是教师层面,包括亲合度和整合度。

第二层面是学生层面,包括参与度和练习度。

第三个层面是师生互动层面,包括自由度和拓展度。

所谓“六个度”。

一是参与度。

理想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

理想课堂的有效教学框架

理想课堂的有效教学框架

理想课堂的有效教学框架作者:卢志文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2年第02期一直以来,课堂的“模式化”与“个性化”各执一端,优劣互见,始终难以达至合理的平衡。

模式化,带来“稳定性”与“可复制性”的同时,也带来僵化与死板。

个性化,带来“创造”与“生动”的同时,也带来过程的“随意性”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并且,好的经验无法被较好地移植和复制。

于是,层出不穷的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和风格各异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课堂艺术杂处并陈的局面,便是人们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而又无力真正解决的无奈现实。

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本身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些模式是高度个性化、很难被移植的。

在这些模式之间,并没有一个关于课堂的公认的结构。

没有一种基本结构去保底,便会导致这种公共课堂话语的缺失。

人们用不同的话语体系,去描述同一堂课,必然自说自话,各执一词。

这种鸡同鸭讲,一定无法通过有效对话,达成对教学行为的基本共识。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课堂的基本结构模型。

它让我们演绎课堂、描述课堂、反思课堂、交流课堂有一个基本的话语平台,也让教师的个性创造与发挥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固的基础之上。

这个基础模型非常重要。

正如夏洛特·丹尼尔森在其《教学框架——一个新教学体系的作用》一书中所言:“新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地图’,来引导自己穿越最初的教学途径;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把它作为‘支架’,以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大家可以借助它作为‘工具’,努力改善教学。

”它把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课堂元素,和我们最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以及我们认为最合理的教学过程,用结构框定下来。

一方面确保有效教学,另一方面也提供给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一个观察课堂的框架,以便在同一话语体系中讨论一堂课的优劣得失。

理想课堂的有效教学框架包括三个板块八个环节:A1教师编制学案(教师课前编制学生自学导航地图——学案);A2学生课前自学(学生课前在导航地图引导下的定向自学——完成学案);B1课上目标重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重目标明示重温);B2组内互查互助(小组单位,组内互检、对学、研讨、互助);B3分工群学探究(随机分工,均等机会,群学攻关,合作探究);B4小组当堂展示(小组代表,面向全班,讲解展示,学生有效互动,教师高效点拨);C1反馈小结升华(精短练习反馈,总结点评,画龙点睛);C2课后自学指导(延伸课后,形成循环);A、B、C分别对应“课前”“课中”“课末”三个板块。

有效课堂的框架

有效课堂的框架

有效导入,引起注意
创设情境
通过故事、案例、问题等 形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 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好奇心。
明确目标
在导入环节,教师应明确 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 标和任务,让学生有清晰 的学习方向。
激活旧知
通过回顾、讨论等方式, 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 铺垫。
清晰讲解,确保理解
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 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前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顺利过渡到 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灵活性,适应不同情境
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环境 的变化,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确 保课堂内容始终与学生的实际需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 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
通过组织课堂活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 学习效果。
系统性,确保知识连贯
构建知识框架
在课堂设计中,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 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良好师生关系与互动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 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 氛围。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 态,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03
有效课堂设计策略
针对性强,符合学生需求
了解学生的背景和需求
在设计课堂内容时,首先要了解学生 的年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背景 信息,以确保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 实际需求相匹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其实反思更好地直接在上面用红笔作批注,对解读、目标、预习、板块及清单,任何一处成败作批注。这比泛泛而写的老生常谈更有益。
北川小学校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年级
学科
教材
设计人
教学内容
课时数
教材解读:
教学
目标
A类:
B类:
C类:
预习
作业
教学板块
个体学习清单
第一课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板块一:。(目标,分钟)
C类
(附属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一般而言,并不是文本核心价值,或不需要用大量时间教学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属于此类目标。)
预习
作业
预习是学生惟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体现于预习的水平上。所以,预习作业要全面地针对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为教学作一些基础准备。
新教育预习设计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直指重点,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进入课堂。
板块二:。(目标,分钟)
板块三:。(目标,分钟)
板块四:。(目标,分钟)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板块一:。(目标,分钟)
板块二:。(目标,分钟)
板块三:。(目标,分钟)
板块四:。(目标,分钟)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板块
(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
个体学习清单
第一板块——
此部分一定要以教学板块的角度来叙述,不能是文本及教材解读,而应该清晰地写出教学组织的策略及过程。
在每一大板块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板块叙述后,注上本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如:【目标A2\3分钟】
(此部分务必要以一个学生的角度来描述他的课堂学习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某问题。但不能将要达成的目标及内在的感受放在这里,因为这些并非直接的学习行为。)
干国祥的《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__年级__(学科)__(版本)设计人:***
课题:第课课题名
课时数:
教材解读:
学习
目标
A类
(即基础性目标,有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
B类
(即教学核心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既体现文本核心价值,又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核心目标要求在课堂上用大部分时间进行教学,不用大量时间教学的一律不得列为核心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