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二第一章知识点
地理选修二知识点归纳
地理选修二知识点归纳一、海洋地理。
1. 海洋和海岸带。
- 海洋概况。
- 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海洋平均深度约3800米。
-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S”形)、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最浅、纬度最高)。
- 海岸带。
- 定义: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包括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区域。
- 类型:基岩海岸(地势险峻、坡陡水深,如我国辽东半岛南端、山东半岛等)、砂质海岸(海滩宽阔平坦,多沙堤、沙坝,如北戴河海滨)、淤泥质海岸(坡度平缓,海岸带宽阔,如江苏北部沿海)、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在热带基岩海岸边缘)。
2. 海洋开发。
- 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
- 海水淡化:主要方法有蒸馏法、反渗透法等。
蒸馏法是通过加热海水使之沸腾汽化,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反渗透法是利用半透膜,在压力作用下使海水中的淡水通过半透膜而盐分被截留。
-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
- 盐类资源:海盐是重要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通过盐田法晒制。
我国盐场主要分布在北方沿海,如长芦盐场(地势平坦、海滩宽广、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 其他化学资源:溴(从海水中提取,主要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镁(从海水中提取,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等。
-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 渔业资源:分布受大陆架(阳光充足,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营养物质上泛)、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表层)等因素影响。
世界著名渔场有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衰退)、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秘鲁渔场(秘鲁寒流形成的上升流)。
-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传统的捕捞业和现代的海水增养殖业。
-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地理选修2知识点总结
地理选修2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与人文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学是综合科学,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是要综合自然与社会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地理位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纬度和经度是地球表面坐标系。
2.地理分区:地球表面根据不同的特点分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比如气候分区、交通分区等。
3.地球地理:地球自身的构造、形态、物质、能量、化学等地理要素。
4.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5.人文地理: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第二部分:世界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地球自身构造、自然资源、气候、植被、动物等地理要素的研究。
1.地球构造和物质组成地球由地幔、地壳和地核组成。
地幔和地壳的主要成分是氧元素,地幔是固态,地壳是固态加流态。
地核由外层和内层组成,外核是流态的铁镍合金,内核是固态的铁镍合金。
2.地表形态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由于大陆板块和地壳运动的作用,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地貌:高原、山脉、丘陵、平原等。
3.自然资源地球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矿产资源有金属矿、非金属矿等;水资源有淡水、海水等;生物资源有植物和动物等。
4.气候和气候类型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长期平均状况的一种天气变化。
根据不同的气候要素可以划分为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5.植被和动物分布地球的植被和动物分布与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地理要素有关。
第三部分:世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1.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居住环境、农业、工业、城市等。
2.人口与人口分布世界人口不均匀分布,人口多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欧洲人口相对较少。
3.国家分布与国界世界上的国家分布不均匀,一些国家面积较大比如俄罗斯和加拿大,一些国家面积很小比如摩纳哥和圣马力诺。
高二地理知识点选修二
高二地理知识点选修二1.高二地理知识点选修二篇一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度数为180°。
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2.高二地理知识点选修二篇二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
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
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3.高二地理知识点选修二篇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4.高二地理知识点选修二篇四一、焦耳定律1、定义: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时一、地球上的海与洋1.海与洋对比对比项目洋海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2.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
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4.海峡和海湾(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世界主要海峡海峡连通海域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2)海湾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三、海岸与海底地形(一)海岸1.海岸线(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
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二知识框架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二知识框架
第一章生产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1.1 生产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1.2 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1.3 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4 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模式
第二章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2.1 区域规划的概念、目标和意义
2.2 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2.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目标和原则
2.4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评价
第三章农业生产与区域发展
3.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2 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特点
3.3 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3.4 农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工业生产与区域发展
4.1 工业生产的类型和特点
4.2 工业空间组织及产业集群形成
4.3 工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4.4 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第五章城市发展与区域协调
5.1 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5.2 城市规划与管理
5.3 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5.4 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的意义和措施
第六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6.1 交通运输的类型和特点
6.2 交通运输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6.3 交通运输的发展模式和趋势
6.4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7.1 资源环境的概念和类型
7.2 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7.3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7.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区域合作与全球化
8.1 区域合作的概念和模式
8.2 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和形式
8.3 全球化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8.4 全球化与国际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
高二地理选修2三章知识点
高二地理选修2三章知识点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包括了很多不同的分支,其中选修2是高二学生所学的一门课程。
本文将围绕高二地理选修2课程的三章知识点展开讨论,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第一章:地球上的大气活动地球上的大气活动是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了解地球上的大气活动对于我们理解天气变化、气候形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要。
1. 大气的组成:地球的大气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占大部分。
2. 大气活动的特点:大气活动包括气压、风力、湿度、降水等现象,它们与地球的自转、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3. 气候类型和分布:地球的不同地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气候类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这些气候的分布受到经度、纬度、海洋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二、第二章:地球的水资源和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地球的水资源和合理利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1.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极为不均衡,一些地区缺乏水资源,而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
2.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建设水利工程、提倡节水措施、保护水源地等。
3. 淡水资源的利用:淡水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原因,淡水资源的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
三、第三章:地球上的能源与能源问题能源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支撑,也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
了解地球上的能源和能源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1. 地球上的能源资源:地球上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 能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极大需求导致了能源问题的加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提倡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
3. 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优质课件(共24张PPT)
曲折
众多 全部在北 半球
一二三
图表导读读教材图1.3 四大洋的分布 大洋分界线主要是海、海峡或某一条经线。对四大洋分布的内 容,重在掌握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和主要特点,而对分界线作一般了 解即可。
一二三
三、海、海峡、海湾 1.海的分类:按照它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陆间海。 (1)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一面以大陆为界,另一面以半岛、岛屿 或群岛与大洋分开。 (2)内陆海:深入大陆内部的海。 (3)陆间海:介于大陆之间,并有海峡与相邻海洋相连通。 2.海峡、海湾的概念 (1)海峡指连通海洋与海洋的狭窄天然水道。 (2)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
1 2 3 4 5-6 7
4世界第一、二大洋的分界线为( ) A.白令海峡 B.纽芬兰岛60°W C.通过合恩角的68°W经线 D.通过好望角的20°E经线 解析:世界第一、二大洋分别为太平洋和大西洋,其分界线为通过 合恩角的68°W经线。 答案:C
读图,完成第5~6题。
1 2 3 4 5-6 7
1 2 3 4 5-6 7
1关于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洋内洋流系统强大,但由于洋面复杂,因此理化性质不稳定 B.有稳定的潮汐系统 C.远离大陆,深度大、面积广 D.是海洋的中心部分,也是海洋的主体 解析:大洋内洋流系统强大,洋面较均一,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质。 答案:A
1 2 3 4 5-6 7
一二三
二、四大洋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一二三
四大洋概况比较:
项目
太平洋
水温、水深
温度最高 深度最大
轮廓形状 近于椭圆形
海岸线 东直西曲
岛屿
最多
半球位置
既跨东西半球,又 跨南北半球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一章+海洋概述+
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课程标准】读图认识世界海洋的分布大势,了解海与洋的区别。
【学习目标】1、能在地图上分辨出各大洲、大洋的分布,能说出主要海、海峡、海湾的名称。
2、能将海进行简单分类。
3、会阐述重要海峡、海在海上运输中的战略及经济意义。
【学习过程】一、世界海洋与陆地分布活动一:在下图中填上各大洲、大洋的名称,并用“┄┄”标出各大洋和大洲的分界线。
二、海与洋的区分活动二:阅读课本P2,完成下列表格。
三、四大洋概况四、海、海峡、海湾活动三:阅读课本P3—P4,完成下列表格。
1、海的分类:活动四:阅读西亚地图五、读西亚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主要海的名称。
A、;B、;C、;D、;E、;F、;(2)上述海中属于边缘海的有(填字母);属于内陆海的有(填字母);属于陆间海的有(填字母)。
2、海峡:连通与之间的天然水道。
3、海湾:洋或海延伸进,且深度逐渐的水域。
活动五:一艘货轮从英国首都伦敦沿最短航线到我国天津港,沿途需经过哪些重要的海?并将它们分类。
(内陆海/陆间海/边缘海)活动六:探讨红海、地中海的战略和经济意义?【课时评价】一、基础过关1.下列属于陆间海的是A.地中海B.阿拉伯海C.东海D.日本海2.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的是A.大西洋和印度洋B.印度洋和太平洋C.太平洋和北冰洋D.北冰洋和大西洋3.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达上海港,走最近航线要依次经过A.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B.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C.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4.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注与大洋洲“十”字路口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 B.白今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台湾海峡5.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6.下图中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①海峡B.②海峡C.③海峡D.④海峡7.渤海和黄海分别属于A.陆间海边缘海B.边缘海内陆海C.海湾边缘海D.内陆海边缘海8.读下图,与图中A、B、C、D四个海域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墨西哥湾、南海、孟加拉湾、北海B.加勒比海、南海、阿拉伯海、北海C.加勒比海、日本海、波斯湾、波罗的海D.墨西哥湾、日本海、阿拉伯海、波罗的海二、能力挑战9、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选必二 区域发展 知识点
地理选必二区域发展知识点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一、区域及其特征1、概念: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分出来的空间单元;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
2、区域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2)可变性:有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行政边界:非常明确,寸土必争;其他边界:边界模糊,具有过渡;文化区、自然带3)整体性: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4)层次性:即区域是有层次的。
可以划分为下一级的单位。
3、区域的划分方法1)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定的区域① 按自然特征划分② 按人文特征划分③ 按综合特征划分2)为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①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助于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③ 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④ 保护生态环境,体现可持续发展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
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2、不同尺度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3、同一尺度的区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
大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小国:国防开支小、便于管理三、区域整体性1.区域要素:分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1)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2)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3)区域要素可以通过景观直接、间接地反映出来;2. 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1)相互影响① 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如捕鱼、采矿、风能发电。
② 间接影响: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在间接影响自然界。
2)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四、区域差异促使区域关联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区域差异: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
高中地理第2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第2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及资源一、自然地理环境1. 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它是一个蕴藏着丰富自然资源的行星。
地球上有水资源、植被资源、矿产资源等各种资源,并且还有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
2. 地球的地形地貌地球的地形是指陆地和海洋的总体形态,而地貌是指地表上的微观形态。
地球的地形地貌因地球形成的过程和地表地质构造的不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
陆地地形有高山、高原、盆地、丘陵等;海底地形有大陆坡、大陆架、深海平原、海沟和海山等。
3.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一定地理区域经过长期观测所得的大气现象的一般情况。
气候除了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海洋环流、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等天文因素的影响。
地球的气候类型有暖温带气候、寒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和极地气候等。
4. 地球的水文地球上的水文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特性和利用情况。
地球的水文包括江河湖泊、河流沉积物、湖泊类型和地下水资源等内容。
地球上的水文资源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料和能源。
5. 地球的生物地球的生物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总称。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主要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地球上的生物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原料,并且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自然资源1. 自然资源的类型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经济活动中能够利用的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物质和能源。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2. 自然资源的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是指人类通过开发、转化和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开采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和开发生物资源等。
3. 自然资源的保护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地球上的许多自然资源面临着枯竭和污染的危机。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人类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必须注意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推行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二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现象的缩影,包括比例尺、图例、注记等要素。
地图可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3. 地图的投影:由于地球是一个三维球体,将其映射到二维地图上需要一定的数学方法,即投影方法。
常见的投影方法有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方位投影。
4.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比例尺和图例来确定地图上各要素的实际位置和含义,注记用于提供额外信息。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大气压力与风的形成、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2. 水文循环: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3. 地貌:地壳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地震与火山活动;山地、平原、高原等地貌形态的形成与特征。
4. 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类型、土壤侵蚀与保护。
5. 植被与动物分布:植物群落的类型、动物地理分布规律、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人口分布、人口问题、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与布局。
2. 农业地理:农业的分类(如种植业、畜牧业)、农业分布与区位因素、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3. 工业地理:工业的分类、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与环境问题。
4. 交通运输: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5.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旅游业的发展与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GIS在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GPS在定位与导航中的应用。
五、环境与发展1. 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问题、土地利用问题、环境污染等。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践,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2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选修2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缩影。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 地图的分类与应用: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地图可用于空间分析、规划决策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结构: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以及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等。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等。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分布与影响:寒流与暖流,对气候和渔业的影响。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河谷等。
-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等)。
4. 土壤类型与分布:-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有机质、矿物质的组成。
- 土壤分布的规律:纬度、海拔、母岩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与迁移: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特征、问题与对策。
2. 农业地理:- 农业类型与分布: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市场、交通、政策等。
3. 工业地理与经济全球化:- 工业类型与分布: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与影响:跨国公司、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等。
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等。
- 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实践。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电磁波的反射、辐射。
- 遥感的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与功能: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展示。
- GIS的应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灾害预警等。
选修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选修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点可以说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构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我们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对选修二地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自然环境第一节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对我们对地球的认识至关重要。
1.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最薄,地幔次之,地核最厚。
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地壳,在地幔中有岩浆,地壳上的板块在地幔上流动。
2.地球的地壳构造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地壳的构造不同造成的。
陆地由地壳的花岗岩、片岩等组成,而海洋地壳由玄武岩组成。
第二节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大陆漂移是指地球上的大陆板块相对移动的现象,这一观念为现代地质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 大陆漂移的证据大陆漂移的证据包括地质构造的相似性、古生物分布的相似性和地层构造的相似性等。
2.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板块构造是指地球外壳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板块组成,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第三节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活动的表现,对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
1. 火山的类型和分布火山根据活动性可以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根据喷发形式可以分为常燃火山、剧烈火山和喷气火山。
2.地震的成因和分布地震的成因主要是地壳板块运动导致的地壳应力超出极限,导致地震发生。
地震多发生在地震带上,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等。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第一节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城市和国家的核心资源,但过多的人口也会造成许多问题。
1.全球人口增长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呈现出了指数级的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人口问题,如粮食、能源和环境问题等。
2.人口分布和迁移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两大洲,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地区到另一地区的迁移,人口迁移可以促进人口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一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学习内容广泛而丰富。
作为高中学科之一,地理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重点。
本文主要总结高一地理选修二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门学科。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特点对于认识地理现象至关重要。
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以下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与尺度:地球呈略扁球体,而不是完全的球形。
地球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也是地理研究的基础。
2. 经纬度与时区:经纬度是地球表面位置的坐标系统,可以用来确定地点的方位。
时区则是以经线为基准,将地球划分为不同时间范围的区域。
3. 地球自转与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同时,潮汐现象也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4. 地图投影与图式: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表达形式,而地图投影则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图纸上的方法。
不同的投影方式会导致地图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
第二部分:宇宙中的地球宇宙是一个包含无数星球和行星的广袤空间,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
在这一部分,我们展开了对地球相关知识的学习。
1. 地球的结构与组成:地球由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等不同层次的物质构成。
这些层次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内部结构。
2. 岩石与地质过程:岩石是地球内部物质的主要组成,而地质过程则是地球表面不断发生的变化和演化的过程。
3. 地震与地震带: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地震带则是地震分布的区域。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板块运动有密切关联。
4. 火山与火山带:火山是地球表面喷发出岩浆、气体和烟尘的地质现象,火山带则是火山的集中分布区域。
第三部分:地球的水资源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水资源及其利用和保护的相关知识。
1. 陆地水系与湖泊:陆地水系是指地表上的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系统,而湖泊则是地表由于多种原因形成的自然水体。
地理高二知识点人教版选修二
地理高二知识点人教版选修二地理高二知识点人教版1第一课时一、地球上的海与洋1.海与洋对比对比项目洋海占海洋面积比重 89% 11%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2.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
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4.海峡和海湾(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世界主要海峡海峡连通海域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2) 海湾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三、海岸与海底地形(一)海岸1.海岸线(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
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高一地理选修2知识点
高一地理选修2知识点选修2地理主要讲述的是环境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选修2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选修2知识点(一)1城市化的表现:城人口不断增加,城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中不断上升(衡量地区城化水平的标志)2城市化的意义P363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4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关系尤为密切,工业为城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未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5城市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6发达分的城化特点;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化现象发展中分的城化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发展不合理(南美洲分“虚假城化”,印度、孟加拉、印尼的“滞后城化”)6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7中心商务区的特点:建筑高大密集、经济活动较为频繁、内部区明显、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交通通达度高8西方城结构学说: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P32339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其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
10一个地区城镇的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城镇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商业因素、行政因素、交通因素的影响。
高一地理选修2知识点(二)1、中低产台治理--------黄淮海平原地形;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辽阔的冲积平原地面结构:西—缓斜平原山麓冲积扇中—冲积低平原主体东---滨海平原地理背景中低产田主要集中分布在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农业发展三大障碍------盐碱、旱涝、多风沙形成原因:自然---地势低平;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年温差大、降水集中等特点人为---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碱化;不合理开垦导致沙荒地原则:因洼制宜低湿地(新店洼) 模式:鱼塘—台田模式特点: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稳定综合治理水盐运动规律: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稳定(降水、蒸发、潜水位和表层土壤盐分)盐碱地(北丘洼) 关键:土体脱盐核心:治水,完善排灌系统,科学调控水盐运动措施:引淡淋盐、井灌井排、农业生物措施2、山区农业资源开发--------南方低山丘陵(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2)农业资源优势、问题与对策优势问题对策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且大多配合较好季风气候不稳定,春季有低温阴雨、盛夏有伏旱调整农作物种植顺序、发展水利、建立防护林体系等生物资源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产出能力高品种利用单一、投入少、经营粗放、破坏严重、缺乏因地制宜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加强生态建设土地资源土地类型多样,垂直方向组合密切,具有多宜性土层薄,具有不稳定性,易发生水土流失,低产田红壤广泛分布(酸、黏、瘦) 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改良红壤(石灰中和、掺沙、种植绿肥作物、施有机肥)水资源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利于水电开发和灌溉地形复杂,开发利用难修水电工程,发展灌溉农业(3)生态建设任务繁重---------水土流失原因:强占耕地和薪柴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大(4)山区资源综合开发目的:充分合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原因:①山地与平原比4:1 ,走立体农业道路②人均耕地少③生态环境脆弱好处:①利于发挥土地资源潜力②可减少对耕地的压力③可多层次布局农林牧业④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开发措施优势资源系列开发封山育林--------最有效措施生态建设:①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解决农民生活用能②进行炉灶技术革新节省燃料③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④开发利用小水电3、河流的综合治理(1)长江多洪涝的原因自然原因:①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一般年份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当流域内普降暴雨,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②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③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人为原因: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使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②围湖造田,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
高二选修二地理知识点
高二选修二地理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选修二地理知识点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选修二地理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选修二地理知识点篇一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选修二第一章知识点
地理选修二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构成和内部结构、地球的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各种现象。
本文将按照以下步骤来详细阐述第一章的知识点。
第一步,地球的构成和内部结构
地球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主要包括岩石、矿物和气体。
按照构成物质的不同,可将地球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最外层,它的厚度在10-70公里之间不等。
地幔是地球的主体,厚度约2900公里。
地核是最深处,含有大量的铁和镍,在地球内部形成了非常强大的磁场。
第二步,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中心轴旋转,一共需要23小时56分4秒。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一年一圈,一共需要365天。
第三步,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
地球运动产生了很多重要的现象,包括季节变化、昼夜变化、闰年、白昼和极夜。
季节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角度不同,造成太阳照射地表的角度和面积变化。
昼夜变化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当一个地区正朝向太阳时为白天,背向太阳时为夜晚。
闰年则是为了弥补地球公转周期和日历年长度不一致的问题而制定的,每四年增加一天。
白昼和极夜则是极地地区在夏季和冬季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在北极圈内夏季为白昼,冬季为极夜,南极圈同理。
第四步,地震和火山的产生
地震和火山的产生与地球内部运动有关,其中地震是由于地震波在地壳内传播时产生的,地震波可以传播到地球的任何地方,对地表造成破坏。
火山是由于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物质涌出地表所产生的。
火山爆发会产生熔岩、灰和烟雾等,对周围地区造成严重的影响。
综上所述,地理选修二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构成和内部结构、
地球的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各种现象。
了解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本质,更好地应对地球所带来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