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章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第二节 局部的完善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局部的完善
细处修改更精妙
宋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

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

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

欧阳修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

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啰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

欧阳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一串文字换成“环滁皆山也”五个字。

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

“中心明确”属于高考作文的技术等级。

“中心明确”是说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提出一个主要问题,确立一个中心思想,并让这个中心贯穿文章始终,统率所有的材料。

对文章来说,中心是灵魂,材料是骨肉,能够表现中心的材料就选用,否则就应毫不吝惜地舍弃。

中心突出与否,不在材料的多少,而在材料的质量高低。

做到“中心明确”应把握以下几点:1.抓住主旨:材料作文要以材料本身包含的最佳主旨来立论,联系实际展开议论,或记叙过程以主旨为轴心,有目的有意识地有所侧重。

2.选取一点:为防止文章观点多而论述不深,记叙平均用力而不精,从多个角度中提炼选取感触最深、准备最充分的角度进行论述、记叙很有必要。

3.抽取共性:找出事件的共同特征,或挖掘共同的本质集中笔墨有针对性地行文。

4.一针见血: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直接拿出自己的观点,自始至终围绕这一中心选材。

5.贯通一气:在记叙议论的过程当中,以一种情感、态度贯穿全文,含而不露,但旨意
是可确定的,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文章不惮千遍改,优秀的作品都是经历打磨才完成的。

完篇之后的修改,除了在内容和文字方面进一步完善外,特别要注意局部性失误。

文章都是由中心思想、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对偏离中心的材料要毫不客气地删除;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一、中心模糊或偏离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一个段落以至一个自然段也要有明确的中心,中心对我们的构思和表达起着导航的作用。

这中心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藏在自己心里,但不管怎样,中心必须明确。

如果中心模糊,思路就会混乱。

缺少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

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文章主题自然难以集中,这种情况下匆匆动笔就会出现一些游离于中心外的句子和段落。

顺着这些内容写下去就可能偏题或跑题。

由此可见中心模糊危害极大。

二、材料选择的失当与不足
衡量材料质量的标准有三点:典型性、新颖性和现实感。

典型性要求我们所选择的材料能够吻合而且体现我们所表述事物、观点的本质。

从生活中选取材料时,生活给他呈现的必然是一幅多色彩、多条块、多侧面、多头绪的画卷。

这些材料从体现本质属性方面说,有的鲜明有的隐晦,有的充分有的只见端倪,有的显现真相,有的显现假象,有的昭示必然,有的纯属偶然,有的代表主流,有的代表支流……那么作家只能选取充分地显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材料。

典型的材料具有本质的真实,能代表主流,体现必然性,因而能以一当十。

材料的典型性,不在材料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材料本身对文章主题的表现力,有些材料看上去似乎很小,量也很少,却是典型的,对表现主题有“以小见大”的效果。

新颖性是指材料要新颖。

材料的新颖性包括两个方面。

它既指新近发生、不为读者所熟知的事实及观点,又指过去就已存在,但没人用过,或虽有人用过,而自己又从新的角度去阐释的材料。

某一材料用得滥了,就使人失去了新鲜的感觉,它的作用也会降低。

材料要“抢眼”,作文切忌在文章中出现万能例子,如屈原、哥白尼、张海迪,因为这些例子太老了,要举别人不知道而你知道的例子,或者举现实中新出现的人或事。

现实感指的是我们应该立足现实,尽量从现实中取材。

材料要贴近生活,积极反映社会热点,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学们要紧跟历史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放眼世界,关注社会,关爱人类,这既符合作文教学的规律,也是中学生成
长的需要。

三、局部思路的紊乱与重叠
表述紊乱的主要表现是前言不搭后语,句与句之间缺乏明晰的逻辑顺序,语段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或中心散乱;另外就是有些内容前后重叠。

以山东高考失误作文《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片断为例:
时间是世上最好的疗伤药。

跨越时间长河或许我们什么都可以记忆,即使不能忘记,留下的一定也是一丝淡淡的苦涩或者甜蜜,或许我们就在这份苦涩或者甜蜜中回忆往事,到那时所有的记忆都是财富,所有的痛苦都是甜蜜。

时间虽然不会消逝,但真的不会使记忆风化。

此段文字存在局部思路不清的问题。

先说时间是世上最好的疗伤药,又说时间“真的不会使记忆风化”,前后自相矛盾。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有:(1)头绪太多,结果纷杂交错;
(2)思路不清,理性思维的深化欠缺。

表述紊乱的主要特征有:(1)句与句之间缺乏明晰的逻辑顺序,(2)有些内容前后重叠。

这两种情况有时候可以并存,而且相互影响。

总之,作品是在从整体到局部的不断修改中完善的。

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巴尔扎克写作,少则改五六次,多则改十五六次;海明威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

中学生作文当然不需要也没有条件如此打磨,但也要重视修改,因为在修改中,我们不但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积累我们在一次性写作中所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

例文一《包容》
这篇习作从古代到现代,从周边现象到身边生活,作者的视野是很开阔的;由对待他人的态度到自身内心世界的解剖,也有一定深度;正反对照,论证严谨,有较强的说服力。

然而,这篇习作也有一处漏洞,就是四、五两段(画线部分),问题有两个:一是这两段论证的中心“学会包容也会使我们得到许多好处,赢得人们的尊重”偏离了中心论点“懂得包容的人容易获得成功”,必须作出调整,使之重回中心论点的轨道上来;二是论据陈述的角度发生了偏差。

这也是学生习作中最容易出现的毛病。

就这则材料来说,“包容者”是招聘企业的主管,应该从他如何不计前嫌,以包容之心为企业揽才的角度叙述材料,而习作却把立足点放在了被包容的对象——小王身上,甚至还写了不少小王的心理活动,这显然表明作者没有对材料的使用角度深入剖析,而只是生搬材料。

[修改稿]
古代社会是这样,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这一句承上启下)可以这样说,谁能包容,谁就给自己的人生道路铺就了成功的台阶。

(紧扣“懂得包容的人容易获得成功”这一全文的中心)在现代企业中,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也必须具有包容的品质。

有这样一个企业的部
门主管,他在一次业务洽谈会上,与另一家企业的职员发生了争执。

后来,那位职员所在的企业倒闭了,他成了失业者,到处求职。

恰巧那位主管所在的公司招聘职员,并且那位主管担任主考官。

面对曾经顶撞过自己的对手,这位主管毫不犹豫地录取了他,而且认为求职者当时与自己发生争执,是在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是忠于职守的表现。

正是因为这位主管的包容,能够慧眼识人,他的部门才蒸蒸日上,他自己也因为业绩显著而晋升职务。

(陈述的角度改为招聘企业的主管,与文章中心相符)
例文二《问世间友谊为何物》[谈友谊]
对于一篇文章而言,题目无疑就是眼睛,是窗口。

一篇文章成功与否,题目起着关键的作用。

“问世间友谊为何物”化用“问世间情为何物”,好像有文采,但不如“谈友谊”更贴切。

修改稿注意到了材料的引用问题。

引用材料时,要注意叙述角度,原文引用时不能漏掉关键内容,举例子要有目的性,要为观点服务。

议论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要相符,前后内容要呼应,要构成一定的关系,如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和总分总关系等。

例文三
修改稿与原稿的变动较大。

原稿的中心应为谈人的修养,而原稿中诸葛亮的例子,侧重点在“胸襟”,此处的修养,意义狭隘,仅指人的胸怀大度。

第二段的中心句是“我国古代就一直重视人的修养”,而选用的例子则是现代的,材料与中心不符。

修改稿调整了叙述的顺序,由古到今。

所选的王安石治学严谨的例子与中心相符,而且,在此诠释了修养的积极的意义:严谨治学,强调创见,忌雷同。

并与当今的学术界盛行抄袭之风形成鲜明对比,对抄袭之风进行了批判,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段进一步批判在其他方面缺少修养的现象,内容充实,再一次体现材料的现实感。

1.局部性失误比较常见的有几种情况?
答案一是中心模糊或偏离。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一个段落以至一个自然段也要有明确的中心,中心对我们的构思和表达起着导航的作用。

二是材料选择的失当与不足。

三是局部思路的紊乱与重叠。

2.表述紊乱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表述紊乱的主要特征,一是句与句之间缺乏明晰的逻辑顺序,二是有些内容前后重叠或矛盾。

如何使文章中心明确?
1.巧借点题扣主题
针对中心模糊、偏题的失误,增加明确表述文章主旨的语句或语段点题,一则可以时时提醒写作者要紧紧围绕中心,二则可以告知读者(阅卷老师)自己在围绕中心写作。

这种做法对考场作文尤其有效。

增加点题内容可在以下几个地方:
(1)文章的开头。

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在开头就应该摆明观点。

如果第一段用一则小故事或者用一组排比句来导入,第二段一定要有表达中心的内容,这样以后的行文才能紧扣主旨。

(2)文章的末尾。

写文章不管前面用了怎样的技巧和铺垫,但九九归一,在文章的末尾总要把主旨揭示出来。

有些学生写作文,到了最后该点题的时候,他反而故弄玄虚,写一些华而不实的话,认为不应该明白地说出来,总要朦胧一些才显得有水平,这其实是最大的误解。

写作文,卒章显志是对付中心模糊的有效方法。

(3)段落的首尾。

一篇文章有一个中心主旨,每一段也应该有其表述的中心,把每一段的中心点展示出来,整篇的思路就清晰明了了,也不至于偏题、跑题。

在每个段落的首尾加上点题性质的引领句或总结句,既概括本段的内容,又点明了题旨,一举两得。

2018年全国卷Ⅱ陕西一考生作文《突破惯性思维看问题》,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考生一开头就概述了所给的材料,从而得出本文的中心观点,即要突破惯性思维看问题;接着围绕文章的这个中心展开论证,并突出了这一观点。

本文由材料得出观点之后,便对所给的材料进行了非常透彻的分析:首先分析惯性思维的偏颇,再分析英美军方陷入惯性思维的危害,最后点明突破惯性思维的重要。

层次清晰,衔接非常自然。

考生在分析论证观点的过程中,多用长句,舒缓的语言显得非常严密,论证的层次之间联系紧凑,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观点。

突破惯性思维看问题
陕西一考生
二战期间,英美军方在研究战机时认为应对弹痕多的地方加强修复,而统计学家沃德却与众不同,他认为应对战机弹痕少的部位加强维护。

最后事实证明,沃德突破惯性思维看问题的方式是正确的。

时间的打磨,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使我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就如惯性在物理学的定义一般,保持着原有的东西,不因外界的一点冲撞而马上发生改变。

惯性思维固然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能免去很多思考问题时的繁琐步骤。

但它也不一定全然正确,它可能会误导我们的思想之车开上一条偏僻的道路。

这时我们就需要突破惯
性思维看问题了。

二战的故事中,英美军方就掉入了惯性思维的轨道。

这就是他们犯错的原因。

由于惯性思维,英美军方认为弹痕很多的地方就更容易受到打击,所以加固了战机的这些部位后战机就没有弱点,无坚不摧了。

然而,惯性思维也是个怪圈,它会把你套在这个圈中蒙蔽你的双眼,限制你的视野。

于是英美军方在修复和加固战机时就犯了错。

换一个角度想,战机弹痕多的地方,虽创伤多,但战机相对来说还能够承受。

而弹痕少的地方虽然几乎看不见,但隐藏着更大的凶险,可能这个部位受到创伤后战机就彻底损毁了。

如是一想,便可发现惯性思维的漏洞。

英美军方只因掉入了惯性思维的陷阱而犯了错吗?不,还有它的调查没有做到取样的随机性。

他们无法调查所有战机,只能抽取了返航的幸存战机,这样片面的调查,其结果也只能是片面的。

他们忽略了没能返航的战机,说不定那些没能返航的战机就是因为在那所谓的弹痕少处有了弹痕,就造成了它不能返航的悲惨结局呢!
因为惯性思维,英美军方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而正因为突破了惯性思维,沃德才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应加固弹痕少的部位。

突破惯性思维,要有开阔的眼界,要有冷静的头脑,还要有科学的分析,再做出全新而准确的判断。

都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惯性思维又何尝不是呢?我们应从英美军方的错误中发现问题,避免问题,要突破惯性思维去看问题,才会得出正确的判断。

2.依据主旨审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组成内容,内容表述主题。

作文要紧扣中心主旨来选择运用,对于不能或不能更好表达中心主旨的材料要大胆修改。

增补典型的、新颖的、来源于现实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材料,删除那些与中心无关的、陈旧的材料。

例如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让或不让》,作者运用的材料并不多,但是却非常典型,每个例子都紧扣中心,具有现实的说服力。

引用古代例子,简洁到惜墨如金:“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成为千古美谈,面对那一枚枚闪烁着金光的世乒赛金牌,我们到底该让出什么?”以古喻今,自然地呈现了“我们可以让出技术,而不是让出奖牌”的观点,然后,作者又紧密联系现实,列举了可以让出“乒乓球训练”“水稻种植技术”的理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结尾水到渠成:“你让或不让,没有人会强迫。

”全文完全是依据主旨精心选用材料,论证说理简洁有力。

让或不让
当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成为千古美谈,当六尺微巷已为众人所称颂、赞扬。

面对那一枚枚闪烁着金光的世乒赛金牌,我不禁问道,我们是否应该让出它们,我们到底该让出什么?
诚然,当世乒赛的现场奏响一次次国歌,国人是那么自豪、骄傲,然而面对所谓“垄断”的质疑层出不穷,我们也会焦虑、反思。

那么,我们又是否该让?
在我看来,我们可以让出技术,而不是让出奖牌;我们可以让出科学的训练方法,却绝
不可以故意削弱自己的实力,以求他国获得金牌,粉饰出世界体育水平的一片繁荣多元的假象。

时光匆匆而逝,一百年前的中国刚刚发生了剧变,一次惊天的变革刚刚开始。

一百年来,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生机勃勃的改变,我们要自豪地说,这些改变是靠中国人的手创造出来的,我们何时要求过英美国家让出一片天地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我们先进的乒乓球训练方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时,我们有理由与他国做技术交流,让出技术。

而当我们的水稻种植技术,因袁隆平的成果而提高时,我们也主动提出让他为世界水稻种植培养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粮食问题,而不只是一味地让出粮食,救济饥饿人口。

孔融让梨、六尺微巷,让出的是一种传统美德,让出的是一种人性的美好。

而让奖牌却非如此,让粮食、让钱,让一切一切的物质,仅仅只能救一时之需,甚至有时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

只有当先进的技术为世人所共享时,我们才真的可以看到高水平的比赛,我们才真的可以看到这世上再无饥饿啼哭的孩子,我们才真的可以看到人们的笑脸绽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你让或不让,世界都会因此而改变;你让或不让,没有人会强迫。

然而当你思考让或不让之前,请一定记得考虑,是让出一时的荣誉,换那世界一时的“荣光”,还是让出技术,让出科学,换那世界阵阵爽朗明快的笑声,换那幸福生活万年长?
3.理顺思路去芜杂
产生局部性紊乱的原因往往是头绪太多,结构纷杂交错。

针对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缺乏明晰的逻辑关系,我们采用的办法除了调整顺序以外,还可适当地分解,使纠缠不清的头绪条理化;针对内容的重叠,我们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同类归纳,把重复出现的相关内容加以合并。

因此调整后可以是一段分成几段,也可以是几段合成一段。

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一考生写了一篇立意高远,角度独特的文章。

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文章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先解释语言系统的含义;然后联系诋毁英雄的社会现实,说明问题的普遍性;再结合女记者的谈话,阐述语言系统的核心问题是“三观”问题;最后从传统文化的角度阐述打造健康的语言系统的意义。

文章有人们对大学生当村干部的不同看法,有诋毁英雄的言论,有阿Q古怪的言论,有女记者对学弟学妹说的话,材料丰富新鲜,涉及众多问题,但材料多而不乱,结构十分严谨,思路非常清晰。

打造健康的语言系统
江苏一考生
有两个青年讨论海归学子秦玥飞到农村当村干部的事,甲说秦玥飞舍小我而顾大家,乙说秦玥飞不顾自我是傻瓜;甲说秦玥飞有理想有情怀,乙说情怀不能当饭吃,话怎么也说不到一起。

事情虽小,却说明一个严肃的问题:没有共同的语言系统,就不能有真正的对话。

何为一个人的语言系统?一个人的语言系统就是他认知事物的思维体系。

一个人的认知
水平、认知能力、认知方法不同,其思维体系不同,就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

例如鲁迅笔下的阿Q,不满意城里人将长凳称为条凳。

因为在阿Q的语言库里,从来就没有条凳这类词汇,他自然就不能认可城里人了。

乙青年否定秦玥飞的选择,也是因为在他的语言库里没有情怀这类词汇,也就必然要发出极力否定秦玥飞的言语了。

事实上,当代年轻人语言系统有问题是相当普遍的。

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上不时出现解构先烈、调侃英雄的言论,什么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不动违反生理学,黄继光的胸膛不可能挡住机枪的疯狂扫射,等等。

何以如此,也是他们的语言系统里压根就没有崇高、伟大、英雄等词汇,或者他们还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于是便用卑微观照崇高,用低俗解读伟大,露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真面目。

好鸟和鸣,那是它们有共同的语言系统。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脑子里尽是低俗的词汇,没有半点英雄的信息,怎么能够理解英雄的壮举呢?
语言系统的核心问题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问题,偏离社会主流意识和普世价值,就不会有健康的语言系统。

两年前,一名北大毕业的女记者回到北大,对学弟学妹说:“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走后门’。

”如此差距的语言系统,足见两代人在“三观”上的差别。

如果不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你的人生很容易走弯路,甚至走向歧路。

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就是打造健康的语言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理想情怀、文明智慧,我们只有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努力打造健康的语言系统,我们才能脱离低级趣味,成为高尚的人。

作文命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虎妈,原名蔡美儿,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

她出版的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曾引起轰动。

该书介绍了她给女儿制订的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十条家规。

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

请根据自己阅读这则材料的感悟,以“有一种爱叫作放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病文展台
有一种爱叫作放手
①虎妈蔡美儿给女儿们制订了十条让人“不寒而栗”的家规,让母爱以一种极端的方式,
化成一双无形的大手,把孩子们的蓝天遮了个严严实实。

高奏战歌的虎妈啊,你可知,有一种爱叫作放手。

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父母是上帝赐给孩子这些小天使的礼物,是孩子前进路上的明灯。

虎妈却把小天使变成了提线木偶,用粗暴的双手导演孩子的人生大戏。

她用十条严酷的家规,硬生生地把孩子禁锢在她所织好的茧里,然后等待着孩子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这真的有效吗?
③有人曾对比过中美家庭教育。

当美国小孩儿满脸饭粒子仍抓着勺子往嘴里塞饭时,中国妈妈可能正追着小皇帝、小公主们满场飞,急着给他们喂饭;当美国孩子不断跌倒不断爬起,迈出坚定的人生第一步时,中国孩子可能还在母亲的怀抱里呼呼大睡;当美国孩子利用假期打工赚旅行费用时,中国孩子正赶赴一个又一个补习班去提高学习成绩……正因为这样,直到今天,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寥寥无几。

这岂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应该清楚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钱学森在临终之前不也提出了一个沉重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也培养不出创造型人才?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我们永远不能忽视。

改变我国教育的现状,不是要一味地学习美国的教育方式,而是要立足我国教育的实际,不断进行创新与变化,让孩子们在教育中不断成长,勇于探索,敢于创造,最终成长为国家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④虽然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的出发点是爱,可是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有好处吗?诚然,虎妈的女儿们都很优秀,将来能够在现实社会中谋得好职位,过上令人羡慕的优裕生活。

但人生本是一场探险,父母若过早地为孩子们移开所有的障碍,让一切畅通无阻,生命的精彩就会大打折扣。

⑤有一种爱叫作放手,没有了父母的关注,孩子就会拥有自由的天地,天马行空地想,自由自在地做,从而描绘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就像比尔·盖茨毅然从哈佛退学开创前所未有的事业;就像李开复遵从内心的声音,放弃教授职位加盟“苹果”公司……要知道,起伏的人生该比平庸更有诱惑力,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总比一潭死水迷人得多。

⑥孩子需要的是自由的天地,而不是织好的茧。

亲爱的虎妈们,自由的人生才是孩子们需要的,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还孩子们以自由!
边读边思
(1)首段由虎妈的十条家规说起,在分析的基础上亮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让人欣赏。

(2)第③段在对比中美教育后得出什么结论?是否脱题?
(3)第③段叙事啰嗦,篇幅超长,比例失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