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财《财政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7章
财政学(第2版)习题答案
![财政学(第2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c46c1df121dd36a22d8286.png)
《财政学(第2版)》章节配套习题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现代国家的经济职能一、重要概念1.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本身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即所谓“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经济波动。
2.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现象,这时就会形成垄断。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公共需要: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要。
6.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财政通过参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
7.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8.经济稳定: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对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发生影响,以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
9-10略。
二、单项选择题1.A2.D3.A4.C5.A6.D7.A8.A9.B 10.B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CD4.ABD5.ABC6.ABCD7.CD8.BCD四、分析判断1.对2.错3.错4.对5.对6.错7.错8.错9.错 10.对五、简单分析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与失衡。
2.垄断导致的效率损失表现在哪些方面?垄断导致效率损失:(1)产量受到限制,消费者福利受到额外损失;(2)垄断行业由于追求并事实存在垄断利润,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3)垄断阻碍技术进步;(4)垄断者追求超额收入的寻租活动本身会造成资源浪费。
4.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
第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第二,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
财政学(西安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财经大学
![财政学(西安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财经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64149e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3.png)
财政学(西安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新市场财政学”理论是西方财政学的一个流派。
()A:错 B:对答案:错2.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A:对 B:错答案:对3.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
()A:错 B:对答案:对4.财政学涉及的基本原理是国家与社会的财政关系原理以及国家内部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原理。
()A:错 B:对答案:对5.财政收入就是财政资金的来源。
()A:对 B:错答案:对6.现代财政学研究出现了跨学科的趋势。
()A:对 B:错答案:对7.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是说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社会学领域。
()A:对 B:错答案:错8.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坎南。
()A:对 B:错答案:对9.任何管理,解决的都是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管理的整体组织框架,即管理体制,另一个问题就是管理的实施顺序,即管理程序。
()A:对 B:错答案:对10.国有企业财务是构成财政学科体系的一部分。
()A:对 B:错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财政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A:对 B:错答案:错2.有了财政现象就有了财政概念()。
A:错 B:对答案:错3.财政在我们国家是一外来语()。
A:错 B:对答案:对4.“财政”一词最早于13—15世纪出现在英文中。
()A:对 B:错答案:错5.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A:国家 B:企业 C:家庭 D:社会团体与组织答案:国家6.国家政治权力在经济上实现自己的形式是( )。
A:公债 B:工资 C:税收 D:上缴国有资产收益答案:税收7.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社会特征可概括为:( )。
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B:灵活性、无偿性、固定性 C: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D:取之于民,用之于己答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8.迄今为止由于社会生产方式及由此决定的国家类型不同,财政经历了()。
A:原始社会财政 B: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C:奴隶制国家财政 D:社会主义国家财政 E:封建制国家财政答案: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奴隶制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9.公共财政是( )。
西财《质量管理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质量控制
![西财《质量管理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89fbe0a910ef12d2bf9e717.png)
第七章质量控制思考题1.结合实例说明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质量控制是为了使产品以及相关的各个体系、过程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是防止不合格品产生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所以需要对影响到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质量因素进行判断、识别和分析,确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实施控制,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简单说来,质量控制的概念就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或实现质量目标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质量控制的具体目的在于监视过程,进行控制、诊断和调整,使过程处于受控的状态。
更具体地说,它是一个根据质量要求设定标准、测量结果并进而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防止再度发生的过程。
在生产前对生产过程进行评审和评价的过程事实上也是质量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质量控制是一个为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控制过程。
2.两类质量波动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根据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的性质,可以将质量波动分为两类,即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
1.偶然波动。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质量波动称为正常波动或偶然波动。
偶然因素属于不可避免的因素,是在控制状态下存在的因素。
偶然因素对质量波动的影响程度通常很小,但对其改善往往需要大量成本。
偶然波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始终存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较低;偶然因素是随机变化的,表现为产品质量波动的无规律性;偶然因素通常是不容易简单消除的。
2.异常波动。
异常因素也称为系统因素,其引起的质量波动称为异常波动。
与偶然波动相对应,它表现出另外的一些特点:异常波动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的,而是由特定原因引起的;异常因素是可以消除的,比如人为的因素或者是机械设备的故障;异常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大,甚至造成较大的损失;因异常因素的系统性,其对产品质量波动的影响也具有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和方向性。
可见,偶然因素和异常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它们对质量波动的影响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甚至形成更为微妙的关系。
西财《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西财《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216e62f6de80d4d8d05a4f36.png)
第七章欧洲贸易强国复习思考题1.分析欧洲国家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英国:英国东濒北海,与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隔海相望;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千米就到法国。
英国海岸线总长11450千米,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国家贸易的发展。
英国能源资源丰富,主要的资源有煤、铁、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水利等。
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
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
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600~25850亿立方米左右。
英国开发核能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供发电的核电站有14座。
英国本土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鱼类品种丰富繁多,特别是多格滩这个北海浅滩更为突出,这里盛产的鳕鱼、比目鱼、鲭鱼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法国:法国西濒大西洋的比斯开湾,西北隔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东南滨地中海,东面与摩纳哥、意大利、瑞士、德国、卢森堡、比利时相接,西南同西班牙、安道尔接壤。
国境线共长5300千米,海岸线长约3120千米。
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
平原约占法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平坦的地形对法国农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有利。
法国天然资源不丰富。
铁矿蕴藏量虽然达7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铁矿石的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 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
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
森林面积约1630万公顷,覆盖率30%,为欧洲首位。
德国:德国是西欧通往东欧、南欧通往北欧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欧洲走廊”之称。
德国自然资源匮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比较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 天然气储量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4。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cee655d0b1c59eef9c7b407.png)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复习与思考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xx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
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xx”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4c1dc376a20029bd642ddb.png)
第一章1在财政定义上有哪些主要的观点?国家分配论,价值分配论,货币关系论,社会共同需要论,国家资金运动论,剩余产品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
2如何理解财政的基本特征.财政的强制性即是国家以政治权力为前提做出规定,不必与任何方协商,也不必征求对方的同意完全按照国家的意志进行分配。
财政的无偿性指财政分配基本上无代价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在取得和占有财政收入如税收时,国家依据政治权力不支付任何代价;财政支出时,如各种形式的拨款,国家对资金的接受者也不索取任何代价。
3.为什么说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有什么不同?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济学是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
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侧重研究经济效率。
而财政学是研究国家政府所辖范围内的一系列分配或经济活动的科学,侧重研究社会,经济的公平,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以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
4.区分财政的起源与产生,对于其他理论研究有何知道意义?财政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发育成熟的,财政的起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属于我国的原始社会以前社会的历史时期,共七个发展阶段。
第二章一、什么事社会公共需要,它有何特点?社会公共需要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
社会公共需要的特点:社会公共需要是必须由政府集中组织和执行社会活动才能实现的需要;2、具有非排斥性;3、具有非竞争性;4、当市场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就需要由政府来解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财政渠道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就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特征;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价值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二、为什么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分配基本理论依据?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而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行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所以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分配基本理论依据。
财政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df
![财政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c7e0bc4769eae009581bece8.png)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①第1章导论1.(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障、失业保险扶贫、补贴、抚恤计划……(2)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使用费:电费、水费……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2.(1)规范分析。
公平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2)实证分析。
本论述分析限制小汽车进口政策的经济效应。
(3)规范分析。
政策的优劣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4)实证分析。
本论述分析利率上升对储蓄的影响。
尽管出现“有利于”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5)实证分析。
本论述的本意是表达“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尽管出现“正常”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第2章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1.(1)①两点说明:(1)在许多时候,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相对合理的答案;(2)有任何疑义,请发送电邮至:linzy123@.所谓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或者说,不存在帕累托改善。
2.(1)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替代织女减少一单位的效用。
(2)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用来替代织女1/2 个单位效用的减少。
第3章财政的起因及其职能1.(1) 海潮的发生概率是一个常识,因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会太大。
道德风险可能成为问题:拥有保险的人可能住得离海滩更近。
不过,防潮险市场的运行效率相对较高。
(2)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医疗保险市场,还是对医生的误断保险市场来,均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因此,这一市场是缺乏效率的。
(3)在监管到位的股票市场中,信息充分,买者、卖者众多,一般视为有效率。
(4)就个人电脑来说,信息充分,竞争充分。
不过,有些厂商可能会运用垄断势力,尤其在软件市场。
2.(1)、(2)、(3)、(4)(1)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提供电信服务,其运用垄断势力抬高服务价格。
西财《经济学基础》教学资料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西财《经济学基础》教学资料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a04d7607f90f76c660371a89.png)
第七章分配理论思考题1.名词解释:源泉价格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边际产品价值准租金经济租金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源泉价格:源泉价格是指买卖生产要素的服务“载体”(或称源泉)的价格。
边际收益产品:服务价格是指买卖要素提供的服务本身的价格。
边际要素成本:厂商在决定使用多少生产要素投入时,还必须比较成本和收益,即追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能否补偿他为使用该单位要素所需支付的成本。
这种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支出称为边际要素成本。
边际产品价值:对任何一个厂商来说,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始终不变且等于产品价格。
从而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就等于边际物质产品乘以该产品的价格,被称为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准租金:准租金是指对任何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短期内相对固定)生产要素的支付。
经济租金:经济租金可以定义为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超过其在其他场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
洛伦兹曲线:为了考察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他首先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一定累计人口比例所获得的收入累计比例,如从收入最低起累计20%人口获得的收入累计比例为3%,累计40%的人口获得的累计收入比例为7.5%,等等。
以人口累计比例为横轴,收入累计比例为纵轴,将以上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出来,就得到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以洛伦兹曲线为基础,提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
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因而基尼系数较大;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基尼系数将变小。
2.简述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生产要素需求不仅是一种派生需求,也是一种联合需求。
派生需求是指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为了满足厂商本身的需要,而是要将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要素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由此获取利润。
西财《财政学》各章问题及答案
![西财《财政学》各章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42d02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2.png)
西财《财政学》各章问题及答案导1.财政学的对象围和研究围的联系与区别?①财政学的研究围不同于对象围,它要比对象围宽泛。
②财政学的对象围主要是阐述财政学的特有任务,弄清财政学所要探明的特殊矛盾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而财政学的研究围除对象围外,还需要联系其他方面或学科来加以研究。
2.财政政策与财政制度是否属于财政学的研究对象?①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任务,在财政方面制定的处理各种财政活动的规则和秩序,是对财政关系的强制规定,它是根据统治阶级利益处理财政活动关系的准绳。
② 财政制度是根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财政工作的依据和规,即规财政活动关系的具体形式。
③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它不同于财政学的对象围。
④ 财政政策、财政制度不属于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3.现代财政学与传统财政学的主差异表现在何处?① 现代财政学认为,传统的财政畴,如税收、支出、公债、预算等只是财政学主题的一部分,必须跳出财政谈财政。
② 现代财政学认为,国家应干预经济,而且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总体经济活动水平有相当大的影响。
③ 总之,现代财政学已不限于财政收支管理,更不能限于货币资金管理,而要结合到资源的配置、收入的分配、经济的稳定,从政府和市场的相互作用,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甚至有人提出用“公共部门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等名称来代替财政学。
4.财政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① 从本质上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② 从具体方法来说,包括历史的方法、统计的方法、宏观分析方法和制度分析方法等等,但主要是实证分析、规分析及其统一。
第一章1. 财政是如何产生的?① 财政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另一个是政治条件。
② 经济条件是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
只有当剩余产品出现以后,财政才有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③ 政治条件是财政产生的必要条件。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财政学(山西财经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财政学(山西财经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42c179998fcc22bcd10df6.png)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分)财政分配的客体只能是社会的剩余产品。
A.对B.错2【判断题】(1分)强制性是财政的基本特征之一A.对B.错3【判断题】(1分)财政分配只能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
A.错B.对4【单选题】(2分)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生产B.消费C.分配D.交换5【单选题】(2分)财政产生于()。
A.原始社会末期B.资本主义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奴隶社会末期6【单选题】(2分)公共产品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格雷夫B.亚当.斯密C.瓦格纳D.布坎南7【多选题】(2分)财政的基本形式特征包括()。
A.无偿性B.收入性C.强制性D.固定性8【多选题】(2分)公共财政的特征包括()。
A.法治性B.公益性C.公共性D.公平性9【多选题】(2分)从状态和趋势的关系来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定量分析B.定性分析C.静态分析D.动态分析10【多选题】(2分)从对方法论的认识角度来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定量分析B.规范分析C.实证分析D.动态分析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分)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是俱乐部产品。
A.对B.错2【判断题】(1分)财政职能导源于政府的经济职能。
A.对B.错3【判断题】(1分)公共选择机制与市场机制一样具有自愿性。
A.错B.对4【单选题】(2分)在决策前,由于对产品质量存在不对称信息,会产生()问题。
A.道德风险B.欺诈行为C.信任危机D.逆向选择5【单选题】(2分)公式GDP=C+I+G+NX中的G是指()。
A.政府的购买性支出B.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与政府的购买性支出都有C.政府的转移性支出D.其它选项答案都不对6【单选题】(2分)下面哪一项不是“职能”的特性A.客观的B.具体的C.稳定的D.内在的7【多选题】(2分)私人需要的基本特征包括()。
A.整体性B.外在性C.分散性D.内在性8【多选题】(2分)财政职能包括()。
A.资源配置B.经济稳定C.收入分配D.环境保护9【多选题】(2分)判断公平分配的方法包括()。
《财政学》全本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学》全本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f3c456aa00b52acfc7cacb.png)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财政: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私人商品:由市场提供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商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外部效应: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或者说是某人或某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
财政职能:即财政经济职能,是指财政在一定经济模式下内在的、客观上固有的经济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B )。
A.社会B.国家C.市场D.企业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
A.社会总产品价值B.物化劳动价值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D.剩余产品价值3.财政分配的最基本特征是(C )。
A.强制性B.无偿性C.国家主体性D.公共性4.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现象的是(B )。
A.企业引进外资B.企业购买公债C.企业发行股票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5.下列关于财政收支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既包括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也包括国民收入再分配B.是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C.既不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也不是国民收入再分配D.是指国民收入再分配6.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始终是(C )。
A.经济稳定B.经济公平C.高效配置资源D.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收入现象的有(ACE)。
A.税收B.财政拨款C.行政性收费D.财政补贴E.国债2.下列选项中,属于纯公共商品的有(ACE)。
A.法律法规B.教育C.行政管理D.社会保障E.货币发行3.财政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主要手段包括(AC)。
A.税收B.发行国债C.转移支出D.投资优惠E.罚款4.政府职能包括(ACD)。
A.政治职能B.政府行为C.经济职能D.社会管理职能E.决定企业生产5.宏观经济稳定的含义有(ACE)。
A.充分就业B.经济发展C.物价稳定D.进出口相等E.国际收支平衡四、判断题1.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根本标志是分配对象不同。
财政学资料(1-7章)
![财政学资料(1-7章)](https://img.taocdn.com/s3/m/34435fd8f8c75fbfc77db290.png)
《财政学》(第六版)练习题第一章财政概念一、单选题1、下列哪些商品不属于公共品和公共服务()A 、国防 B、外交 C、司法 D、保险2、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A、企业B、市场C、政府 D 、家庭3、下列是财政的性质()A、竞争性B、公共性C、利己性D、排他性4、公共品一般有谁提供()A、企业B、政府C、非政府组织D、家庭5、私人品的特征()A、竞争性和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和排他性D、竞争性和排他性6、公共品的特征()A、竞争性和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和排他性D、竞争性和排他性7、外部正效应表现为()A、社会成本大于内部成本B、社会收益大于内部收益C、社会成本小于内部成本D、社会收益小于内部收益8、外部负效应表现为()A、社会成本大于内部成本B、社会收益大于内部收益C、社会成本小于内部成本D、社会收益小于内部收益9、财政伴随()出现而产生A、人类B、国家C、阶级D、资本主义10、市场失灵的表现不包括()A、无法提供公共品B、外部性存在C、价格由供求决定D、信息不完全11、属于财政学规范研究的问题是()A、财政收入是多少B、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C、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好不好D、财政赤字是多少12、不是政府缺陷的是()A、信息充分B、寻租行为 C 、政府职能的缺位或越位 D、政府决策失误13、下列哪些产品属于公共品()A 、职业技能培训 B、食品 C、有线电视 D 、国防二、多选题1、财政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B、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C、收入分配职能D、弥补市场失灵职能2、市场失灵表现为()A、不能提供公共品B、外部性存在C、垄断D、信息失灵E、个人偏好不合理F、收入分配不公3、政府干预手段()A、立法B、行政手段C、提供公共品D、财政手段4、政府失灵表现为()A、政府信息失灵B、寻租存在C、政府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D、政府公共决策失误5、公共品的特征()A、非竞争性B、非排他性C、竞争性D、排他性6、混合品的特征()A、俱乐部产品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C、具有排他性和一定范围非竞争性D、竞争性E、排他性7、财政的基本特征()A、强制性B、非直接偿还性C、收支的对称性D、阶级性E、公共性8、解决企业排污造成的外部负效应的可行手段有()A、开征庇古税 B 、产权明晰 C、公共管制限制企业排污D 、市场手段出售排污权9、垄断的治理手段()A、反垄断立法B、公共定价C、对垄断利润征税D、市场监督10、公共品需求的特征()A、社会的共同需求B、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有C、只能被部分人享有D、满足公共需求是企业的职责三、判断题1、公共品一般由政府来提供。
《财政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财政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69b6447e21af45b307a85e.png)
页眉内容《财政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现代国家的经济职能(一)填空题1. 收入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2. 非排他性、非竞争性3. 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4. 国家或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5. 价格、产量6. 价格机制、政府的收支活动7.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8. 政府财政配置、第三部门配置9. 市场配置、价格和竞争10. 调整存量结构、调整投资结构11. 经济公平、社会公平12. 实现公平分配13. 基尼系数14. 0.3~0.415. 政府对企业的转移支付、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三)单项选择题1.A2.D3.A4.C5.A6.D7.A8.A9.B 10.C(四)多项选择题1.ABCD2.ACD3.ACD4.ABD5.ABC6.ABCD7.CD8.BCD(五)判断题1.对2.错3.错4.对5.对6.错7.错8.错9.错 10.对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一)填空题1.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收益的内在性、需求的分散性3.集中性、强制性4.排他性、竞争性5.非排他性、非竞争性6.每个人愿意承担的成本份额之和等于17.私人部门供给、公司伙伴关系供给8.供给公共产品9.弥补市场失灵10.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标准问题11.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较优、市场失效12.市场失灵、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不足13.公共服务社区化、与公共部门建立伙伴关系14.公益推广活动、许可证战略15.公共部门、私人部门16.市场价格机制17.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18.交易成本为零19.外部边际收益20.标准必须由政府立法制定,一旦制定后企业和个人一致遵守(三)单向选择题1.C2.A3.B4.D5.C6.A7.B(四)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BC4.ABCD5.ABD6.ABCD7.ABCD8.ABCD(五)判断题1.错2.错3.错4.对5.对6.对7.对8.对第三章公共选择与政治过程(一)填空题1. 投票机制2. 单个的个体3. 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和官僚;“选票”4. 经济市场;政治市场5. 偏好的显示问题;偏好的加总问题6. 偏好显示机会不均等;偏好显示不充分7. 简单多数票规则8. 免费搭车9. 供给缺乏弹性(三)单项选择题1.A2.B3.C4.D(四)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CD4.ABCDE(五)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错第四章财政支出一般理论(一)填空题1.社会文教;2.财政支出;3.债务利息支出;4.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5.收入分配;6.软约束;7.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8.政治因素;9.收益率;10.效益;11.皮科克和怀斯曼(三)单项选择题1.A2.B3.D4.A5.B6.A7.D8.D9.D 10.A 11.D (四)多项选择题1.ABD2.ADE3.ABCD4.CE5.ABDE6.AC7.ABCD8.ABCD9.ABD 10.ABD(五)判断题1.错2.对3.错4.错5.对6.错7.对8.错9.错 10.对 11.错 12.对第五章购买性支出(一)填空题1.财政投资性支出2.R&D经费投入3.基础科学研究4.内生增长理论5.公用经费6.维持费7.基础产业8.日本9.农业生产率 10.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三)单项选择题1.D2.D3.B4.B5.D6.C7.B8.B9.A 10.D 11.D 12.B13.D 14.A 15.A 16.C(四)多项选择题1.AB2.ABC3.ABC4.ABCD5.ACD6.ABD7.ABE8.ABD9.ABCDE 10.ABC(五)判断题1.对2.错3.对4.对5.错6.错7.对8.错第六章转移性支出(一)填空题1.社会保障制度2.社会保障支出3.社会福利4.现收现付5.政府预算6.企业亏损补贴7.照顾性税收支出8.再投资退税9.德国 10.福利型(三)单项选择题1.B;2.D;3.A;4.A;5.D;6.A;7.B;8.A;9.A;10.A(四)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E3.BCDE4.ABCD5.ABC6.AD7.BC8.ABD9.ABCD 10.AB(五)判断题1.对2.错3.对4.对5.对6.对7.错8.错9.对 10.对第七章财政收入一般理论(一)填空题1.税收、 90%、规费2.预算内财政收入、预算外财政收入3.财政收入的绝对量、财政收入的相对量4.第二产业5.国民生产总值中由政府支配的一部分社会产品价值或国民收入中由政府支配的一部分收入6.力役、实物、货币7.税收8.政府信用9.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10.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单项选择题1.A2.B3.B4.C5.C6.D7.D8.C9.A 10.B 11.A 12.A (四)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DE4.ABCDE5.ABCD6.CD7.ABC8.ABCD9.ACDE 10.ABCD 11.CD 12.ACD(五)判断题1.错2.对3.对4.对5.错6.对7.对8.错9.对 10.对第八章税收基本原理(一)填空题1.政治权利2.商品课税3.在于税收的超额负担是否最小4.横向公平、纵向公平5.19276.顺转7.易,难8.易9.《国富论》10.瓦格纳(三)单项选择题1.B2.B3.B4.B5.B6.B7.A8.D9.B 10.A(四)多项选择题1.ABC2.ABD3.ABC4.ABC5.AB6.ACDE7.ACD8.AC9.ABCDE 10.ABD(五)判断题1错 2错 3对 4对 5错 6对 7错 8错 9对 10错第九章税收制度(一)填空题1.70%以上2.143.零售4.法国5.价6.避免重复征税7.808. 20099.生产10.价(三)单项选择题1.A2.A3.C4.A5.D6.A7.D8.D9.A 10.B(四)多项选择题1.ABCD2.AB3.ABCDE4.ABC5.ABD6.ABCDE7.BCD8.ABC9.ABCD 10.B(五)判断题1.对2.错3.错4.错5.错6.错7.错8.错9.错 10.错第十章非税收入管理(一)填空题1.受益2.准公共产品3.法律4.55.财政部门6.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7.劳务报偿标准8.15(三)单项选择1.A2.D3.D4.A5.B6.D7.A8.C9.A10.D(四)多项选择1.ABCE2.ABCDE3.AB4.AD5.ABCD6.ABCD7.ABDE8.ABCDE 9.ABCD 10.AB(五)判断题1. 对2.错3.错4. 对5. 对6.错7. 对8.错9.错10.错第十一章政府债务管理(一)填空题1.政府2.国债3.政府信用4.国债5.国家或政府的信用6.政府财政收不抵支7. 昭信股票8.人民胜利折实公债9.601110.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三)单项选择1.B2.A3.A4.A5.A6.C7.B8.D9.A10.B(四)多项选择1.ABCE2.AB3.ABC4.ABCD5.ABCD6.ABCDE7.ABCDE8.AB 9.ABC 10.ABCD(五)判断1.错2.对3.错4.对5.错6.错7.错8.对9.对 10.错第十二章政府预算(一)填空题1.英国2.单式预算、复式预算3.复式预算4.执行结果5.中央预算6.单位7.中央、中央8.各级人民代表大会9.199010.2007(三)单项选择1.A2.B3.A4.D5.A6.A7.A8.A9.A 10.A(四)多项选择1.BCDE2.AB3.ABCDE4.ABCDE5.ABC6.AB7.ABCD8.ABCE 9.BCD 10.AB(五)判断1.错2.错3.对4.错5.对6.对7.对8.对9.对 10.对第十三章政府间财政关系(一)填空题1.布坎南2.19563.搭便车4.19945.地方税6.地方税7.地方8.地方9.地方10.地方(三)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2.A3.A4.A5.D6.A7.C8.B9.C 10.C(四)多项选择1.ABC2.ABCD3.D4.BE5.ABC6.ACE7.ABC8.ABCE9.ABCD 10.BCDE(五)判断题1.对2.错3.对4.对5.对6. 对7.错8.对9.对 10.错第十四章财政政策(一)填空题1.中央2.税收、财政支出、公债、财政预算3.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再贷款4.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5.滞涨6.增加(三)单项选择题答案:1.A2.A3.A4.D5.A6.D7.D8.B9.A(四)多项选择题1.AB2.ABCD3.AD4.BC5.BD6.ABC7.ABCD8.AC9.BD 10.AC(五)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错6.对7. 错8.错9.对 10.对。
西财《外贸函电》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Chapter_Seven
![西财《外贸函电》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Chapter_Seven](https://img.taocdn.com/s3/m/c02cf3eac5da50e2534d7f6a.png)
Chapter SevenI.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1-5 C C D C C 6-10 D B B A DI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hinese.1.鉴于我们长期、友好的商务关系,我们破例接受远期付款交单方式付款。
请尽快执行订单。
2.请注意我们要求用保兑的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付款。
3.由于这是我们的第一笔生意,目前,我们只能接受即期信用证付款。
几笔顺利并令人满意的交易之后,我们可能考虑付款交单或其他灵活的付款方式。
4.你们建议用较容易的支付方式购买500打棉衬衫,我们仔细考虑了。
5.照约定,我方开立30天的付款交单汇票。
II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1.The payment is by confirmed and irrevocable L/C in our favor.2.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we can not accept your terms of payment.3.In consideration of the small sum of this transaction, we agree to draw on you at sight. 4.We believed the cargo arrives at when the port of destination will make your customer to be satisfied.5.The payment is by L/C opened from 15 days to 20 days before shipment. The L/C remains valid until the 15 days after the time of shipment so that we can prepare all the shipping documents for negotiation with bank..IV.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letters into English.Dear Sirs,Thank you for your order of July 16. we are very pleased to know you intend to sell our fruit cans in your place. We are grateful for your favor. However, we are regretful that we can not accept your payment by D/A at 60 day’s sight. For we usually require payment by irrevocable sight L/C. we cannot arrange other ways than the usual practice, especially for a new client. Wesuggest we firstly do business by L/C. we’ll negotiate this problem later.We hope this proposal will meet with your approval and look forward to your early confirmation.Yours faithfully,V. Write the letters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below.Dear Sirs,Contract No. AB167We refer you 贵方100公吨盘锦大米和300公吨玉米的订单DT132号.we regret to find that we still haven’t收到相关信用证,也未听到贵方任何消息up to the present.Please note that we have agreed that the payment of the above order is to be made by sight L/C and信用证必须在收到我们销货确认后2星期内开出.We are now kindly requesting you to尽快开立以我方为受益人的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so that we can carry out the above order as scheduled.Yours faithfully,1. to your order of No. DT132of 100 MT of Panjin Rice and 300 MT of corn.2. received the relative L/C, neither have we heard any new from you3. the L/C should be opened within 2 weeks after receipt of our sales confirmation.4. expedi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rrevocable sight L/C in our favor.VI. Complete the following letters with the words and phrases given below:1. D A E C B2. E A C D B。
《财政学》习题、参考答案
![《财政学》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aac4424b73f242326c5f47.png)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三、简答题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三、简答题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四、论述题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
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
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
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
《财政学》全本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学》全本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f3c456aa00b52acfc7cacb.png)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财政: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私人商品:由市场提供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商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外部效应: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或者说是某人或某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
财政职能:即财政经济职能,是指财政在一定经济模式下内在的、客观上固有的经济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B )。
A.社会B.国家C.市场D.企业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
A.社会总产品价值B.物化劳动价值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D.剩余产品价值3.财政分配的最基本特征是(C )。
A.强制性B.无偿性C.国家主体性D.公共性4.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现象的是(B )。
A.企业引进外资B.企业购买公债C.企业发行股票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5.下列关于财政收支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既包括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也包括国民收入再分配B.是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C.既不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也不是国民收入再分配D.是指国民收入再分配6.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始终是(C )。
A.经济稳定B.经济公平C.高效配置资源D.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收入现象的有(ACE)。
A.税收B.财政拨款C.行政性收费D.财政补贴E.国债2.下列选项中,属于纯公共商品的有(ACE)。
A.法律法规B.教育C.行政管理D.社会保障E.货币发行3.财政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主要手段包括(AC)。
A.税收B.发行国债C.转移支出D.投资优惠E.罚款4.政府职能包括(ACD)。
A.政治职能B.政府行为C.经济职能D.社会管理职能E.决定企业生产5.宏观经济稳定的含义有(ACE)。
A.充分就业B.经济发展C.物价稳定D.进出口相等E.国际收支平衡四、判断题1.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根本标志是分配对象不同。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c4b8619b6648d7c1c7461f.png)
财政学课后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导论1.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答案:本题的答案有很多种,但是只要从财政学的定义出发,所举例子为政府的收入、支出等财政现象均为正确答案。
比如税收、政府补助等等。
2.如何学习财政学,财政学的学习有哪些方法?答案:(1)学习财政学的基本方法为唯物辩证法。
首先首先应当正确理解掌握财政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范畴,这是理解财政学一般原理的前提条件;其次,学习财政学、研究财政学应当理论联系实际。
(2)学习财政学的具体方法为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相结合。
(3)学习财政学应该主要比较学习,即进行中外的比较,注意辨别学习西方的财政理论知识。
第二章财政与财政职能1. 简略的财政概念。
答: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家(或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
2. 市场失效的主要表现。
答:(1)市场低效,它是指现实市场中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而由于这些方面的存在,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主要表现在竞争失灵或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2)市场无效,即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效。
主要表现在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调等方面。
3. 如何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并举例说明。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标准通常是受益的排他性或非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或非竞争性。
纯粹的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产品的例子,只要从定义出发举例就可以,比如国防、天气预报、普通公路等;私人产品的例子,私人产品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是符合定义的就好了,比如苹果、梨子等。
4. 举例说明负外部效应及其主要治理方式。
答:负外部效应(外部成本),指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了损害,但受损者同样得不到应有的损失补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1.试述税收制度的影响因素。
税收制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性质、经济管理体制、经济政策以及历史情况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着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与不适应之间的转化的过程。
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其税收制度也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税收制度可以充分发挥税收作用机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反之,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税收制度则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此外,影响一国税收制度的因素除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外,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管理体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政策以及历史情况等,都会对税收制度的实施产生较大的影响。
2.简述流转税的特点。
流转课税起源很早,是各国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流转课税是与商品和劳务的交易行为紧密相连,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并不断得到完善的。
威廉·配第对流转税的评价是,每个人按其实际享受纳税,符合自然的正义。
如果征收合理,可以促进勤俭和富国。
与其他类型的税收相比较,流转税的主要特点包括:
(1)流转课税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
(2)流转课税税负普遍而隐蔽
(3)流转课税税分配呈累退性
(4)流转课税是对物税
(5)流转课税计征方便
3.简述所得税的特点。
所得课税与其他税类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税负不易转嫁。
由于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对所得额的课税,属于直接税,一般税负不易进行转嫁,纳税人就是最终的负税人,征纳双方关系明确。
这有利于政府直接对纳税人的收入进行调节,缩小收入差距,以实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在采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调节的作用更加突出。
而且税收的增减变动对物价也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较公平。
所得课税已取得所得者为纳税人,,课税环节
单一,只要不存在两个以上的课税主体,一般不存在重复课税的问题,也不会直接影响市场价格。
另外,所得税一般以净所得为计税依据,与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个人收入水平关系密切,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
(3)税基广泛,课征有弹性。
所得税以实现的所得为课税对象,税基十分广泛,有利于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易于对企业和个人进行管理和监督。
此外,由于所得税的税负不易转嫁,税收效应较为清晰,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比较灵活地调整税负,有利于实现税收政策的目标。
(4)通常采用累进税率。
所得课税通常按累进税率课征。
如今实行累进税率是大多数国家所得课税的一大特点,并且大多又以超额累进税率为主。
累进税率弹性较大,因而可以量能负担,但过高的边际税率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纳税人的劳动积极性。
(5)应纳税税额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的成本、费用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加强税务监督,促使纳税人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改善经营管理。
4.简述资源税的特点。
(1)只对特定资源征税。
(2)具有受益税的性质。
单位或个人开发经营国有自然资源,既应当为拥有开发权而付出一定的“代价”;又因享受国有自然资源有义务支付一定的“费用”。
所以说,我国资源税具有受益税的性质。
(3)具有级差收入税的特点。
我国资源税通过对同一资源实行高低不同的差别税率,可以直接调节因资源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级差收入。
(4)实行从量定额征税.
5.简述行为税的特点
(1) 对特定行为征税。
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征税对某种行为加以限制或加强管理监督。
(2) 它具有分散、灵活的特点。
所谓分散.是指税源不普遍、不集中;所谓灵活,是指可以因时因地制宜,需要时就开征,不需要时就停征。
它不像流转税和所得税那样普遍、集中和稳定。
6.简述财产税的特点
财产课税具有以下特征:
(l)课税不普遍,具有选择性。
由于财产的种类繁多,加之一些财产又容易转移和隐
匿,各国都很难做到对全部财产征税,通常只是选择一些容易控制和管理的财产征税,如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征税。
(2)税负不易转嫁,课税比较公平。
财产税属于直接税,税负难以转嫁,课税的结果会直接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由于拥有财产的多寡可以反映纳税能力,对财产课税符合量能纳税原则,能调节纳税人收入,有利于实现公平税负。
(3)税收弹性差,税源有限,一般是作为地方税种。
7.比较三种类型的增值税。
按照增值额中对固定资产的处理办法为依据,可将增值税划分为:
(1)生产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按照与国民生产总值相同口径计算,即每一流转环节,每一企业单位都以其商品与劳务的销售收入,减去用于生产的中间性产品与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的折旧额)作为增值额,并以此作为增值税的计税基础。
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增值额=销售收入总额-外购中间产品及劳务支出=折旧+工资、薪金+租金+利息+利润。
从国民经济的总体来看,这种增值额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目前我国增值税属于生产型的增值税,在增值税计算时,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
(2)收入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的税基按与国民生产净值(相当于国民收入)相同口径计算,即每一流转环节、每一企业单位都以其商品和劳务的销售收入,减去用于生产的中间性产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厂房和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的折旧额,作为增值额并据以课税。
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增值额=销售收入总额-外购中间性产品和劳务支出-资产折旧=工资、薪金+租金+利息+利润。
从国民经济整体来看,这一增值额就是国民收入。
(3)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形增值税的税基是在生产型增值税税基上再扣除同期购入的资本品价值,即每一流转环节、每一企业单位都以其商品和劳务的销售收入,减去用于生产的中间产品和劳务支出以及同期购入的资本品价值,作为增值额并据以课税。
这相当于只对国民收入中消费开支课征,用公式表示如下:增值额=销售收入总额-外购中间性产品及劳务支出-同期购入的资本品价值。
从国民经济的整体来看,这种增值税的税基相对于经济社会全部消费开支的价值,而不包括资本开支的价值。
8.试分析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特点。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双主体,其他税种配合发挥作用的税制体系。
流转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种之一。
作为流转税制三大支柱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占税收总收入的70%以上,它们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可靠、及时、稳定地获得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得税也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种。
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20%左右。
它为贯彻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以法律形式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使国营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充满生机和活力;有利于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调节各种经济成分的收入水平;有利于通过税收政策,维护国家权益,吸引外资。
其他辅助税种包括特定行为税、资源税和财产税,这些税种的收入不大。
但是这些税种在整个税制体系中的辅助作用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一些特定行为类的税种,是国家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设置的税种,可以直接体现国家的政策,实现国家的宏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