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虾简介
鳌虾哪些国家比较多?
![鳌虾哪些国家比较多?](https://img.taocdn.com/s3/m/abf9a13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9.png)
鳌虾(Pandalus borealis)作为一种北大西洋寒冷海域的甲壳动物,分布广泛。
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都有其踪影,但是在以下几个国家,鳌虾数量较多。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国家,并对其鳌虾资源进行比较。
1. 挪威(Norway):挪威是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的重要捕捞国家,也是全球最主要的鳌虾产地之一。
挪威拥有广阔的海域,其北部和西部海域特别适合鳌虾的生长。
挪威的鳌虾捕捞量巨大,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
2. 冰岛(Iceland):冰岛也是鳌虾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的东北部,是寒冷海洋的理想栖息地。
鳌虾在冰岛及其附近的海域中数量庞大,这使得冰岛成为了鳌虾捕捞的重要国家之一。
3. 加拿大(Canada):作为北美洲最大的海洋国家之一,加拿大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
鳌虾在加拿大东部和西部海域都有分布。
特别是在新斯科舍、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等地,有相当数量的鳌虾产出。
加拿大的鳌虾捕捞业对于该国的经济发展和渔业也起着重要作用。
4. 美国(United States):美国是另一个重要的鳌虾捕捞国家。
尤其是在阿拉斯加地区,鳌虾资源非常丰富。
阿拉斯加的冷水环境和富含营养的海洋生态系统为鳌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此外,美国东海岸的缅因州和马萨诸塞州也有一定数量的鳌虾资源。
5. 俄罗斯(Russia):俄罗斯拥有广袤的海洋领土,其北部海域也是鳌虾的重要分布区域。
在俄罗斯的北方边境海域,如白令海、卡拉海和比尔斯克湾等地,存在大量的鳌虾资源。
俄罗斯的鳌虾捕捞业对该国的经济和渔业发展也非常重要。
除了上述国家,鳌虾在其他北大西洋沿岸国家(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等)以及波罗的海地区也有小规模分布。
这些国家也推动着鳌虾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挪威、冰岛、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鳌虾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
这些国家依靠自身的海洋资源,建立了庞大的鳌虾捕捞产业,并在保护和管理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螯虾的解剖PPT课件
![螯虾的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cfc6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4.png)
腹部颜色较深,通常与环境颜 色相似,有利于隐蔽和保护。
螯虾的附肢
螯虾的附肢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的附肢。 头部附肢包括一对触角和一对螯足,胸部附肢包括六对足,腹部附肢包括五对腹足。
附肢是螯虾运动、感觉和呼吸的重要器官,具有多种功能。
03
螯虾的内部结构
螯虾的消化系统
口腔和食道
螯虾的口腔内有锐利的 牙齿,用于咀嚼食物, 食物进入食道后被进一
合理投喂
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 率。
免疫增强
通过添加免疫增强剂等手段提高螯虾的免疫力,增强其对疾病的 抵抗力。
养殖环境的管理
水温调控
根据螯虾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合理调控水温,保持水温的稳 定和适宜。
溶解氧管理
保持水体中足够的溶解氧,以满足螯虾呼吸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抑 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常见疾病及病因
白斑病
01
由细菌引起,症状为螯虾体表出现白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螯
虾死亡。
烂鳃病
02
由细菌引起,症状为螯虾鳃部溃烂,呼吸困难。
弧菌病
03
由弧菌感染引起,症状为螯虾体色发黑,活力下降,严重时会
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及措施
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性疾 病的发生。
酸碱度调节
根Hale Waihona Puke 水质情况合理调节水体的酸碱度,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
06
总结与展望
螯虾的研究现状
01
生物学特性
螯虾是水生动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征。目前,对螯虾的生
物学特性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繁殖、生长、代谢等方面。
塔斯马尼亚淡水鳌虾
![塔斯马尼亚淡水鳌虾](https://img.taocdn.com/s3/m/199a02c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d.png)
塔斯马尼亚淡水鳌虾塔斯马尼亚淡水鳌虾(Satornaensis caudal),又称淡水甲壳类动物,为虾类中最大的一种。
这种虾的重量可达1公斤。
它主要生活在淡水水域,一般生活在浅水区。
由于这种虾长得像龙虾,所以人们称它为龙虾。
当你打开它时,它会发出特别诱人的“虾头”声。
事实上,这种虾对环境十分友好,尤其是在水环境中。
一、特点塔斯马尼亚淡水鳌虾与龙虾有很多不同之处。
它在外形上更像一只龙虾,但其头部与龙虾不一样,这是一种有壳的虾!它有一个较大的尾部(每个吻上都有一个尾刺);有一个长达16厘米的螯足,也是龙虾的一种;其他种类的龙虾通常比这个大。
与其他虾类相比,塔斯马尼亚淡水鳌虾不像龙虾那样具有发达的大颚和突出而锐利的颚;它们的虾通常用大颚突出,所以它们可以将头抬得很高。
它在水中经常出现在深水水域中。
当遇到危险时,它可以迅速抓住并吞下一个小的球,然后迅速吐掉。
这种虾可以从水中吞食各种小虾、螺类、河蟹和其他水生动物等,并在夜间游动以捕捉和消化它们在水中生存的食物。
1、塔斯马尼亚淡水鳌虾在池塘中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不仅可以生活在淡水中,还可以生活在浅水水域。
它喜欢在浅水区生活,而且是一个小的、温暖的地区。
在塔斯马尼亚淡水鳌虾身上长着厚厚的鳞,就像一张锋利的“枪”,能捕食水中的各种小虾和螺类、螃蟹等。
塔斯马尼亚淡水鳌虾在水中有一个很强的“游泳速度”,并经常在夜晚游动。
它是一种肉食性野生虾,常吃虾壳、河蟹、螺类、小型鱼类以及其他水生动物;它们不仅可以捕捉河蟹为生,而且能捕食鱼;它们还喜欢吞食各种小虾和螺类;因此它们在池中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当你喂食时,要小心地把它们放在有水草的地方;如果你想把他们带回家吃,则必须将一只龙虾拖到一个不寻常而隐蔽的地方。
2、其食性广泛,不仅是虾蟹类,还有螺类、藻类以及其他水生动物等。
因此,对于这种虾,人们可以提供大量的饲料和充足的蛋白质。
塔斯马尼亚淡水鳌虾的繁殖很快,它们可以在4个月内长到8厘米高。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简介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9b55ba389eb172dec63b701.png)
发达 的鳞片 。3对 颚足 都具 外肢 。步足 全为 单 品虾 规 格 也 较雌 虾 大 。 同许 多 甲壳 类 动 物 一
枝 型 ,前3对 螯 状 ,其 中第 l对 特 别 强 大 、坚 样 ,克 氏原螯 虾 的生 长 也伴 随着 蜕 壳 ,蜕 壳
厚 ,故又 称螯 虾 。末 2对 步足 简 单 、爪状 。鳃 时 ,一般 寻找隐蔽物 ,如 水草丛 中或植 物 叶片
【别名 】小龙虾 、红整虾 【分类地位 】在动物 分类学上隶 属 q{壳纲 。 足 Lj,鳌虾科 ,原鳌虾 属 【分布地 带 】原产 于墨两 哥北部和 美I 南部 , I918年 卜h美 I ,=;I入 t3本 , } 世纪 j…t年代从 U 本 流入我 南京附近 ,开始在江苏 省南京 f 及
别粗长 ,一般比体长长 1/3;在 一对 长触须 中间 缺乏 、温 度较低和 比较干 旱的情况下 ,寿命最
为两对 短触须 ,长度 约为体长 的一半 。栖 息和 多可达2—3年 。
正常爬行时6条触须均向前伸出 ,若受惊吓或
繁殖季 节喜掘穴 。洞穴位 于池塘水 面以上
受攻 击时 ,两 条长触须 弯向尾部 ,以防尾 部受 20 ClTI左 右 ,深 度 达 0.6一1.2 m,内 有 少 量 积
攻 击 。胸 部有步足 5对 ,第 l一3对步 足末端呈钳 水 ,以保持 湿度 ,洞 口一般 以泥 帽封 住 ,以减
状 ,第4—5对 步足末 端呈爪状 。第2对 步足特 别 少 水分散失 。在夏季 的夜 晚或暴 雨过 后 ,它有
发 达而 成为很大 的螯 ,雄性 的螯 比雌性 的更发 攀 爬 上 岸 的 习惯 ,可 越 过 堤 坝 ,进 入 其它 水
侧 扁 ,前 侧缘 除 海螯 虾 科 外 ,不 与 口前 板 愈 迅速 ,在 适 宜 的 温 度和 充 足 的 饵 料供 应 情 况
挪威海螯虾
![挪威海螯虾](https://img.taocdn.com/s3/m/7269eb8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7.png)
谢谢观看
挪威海螯虾
螯虾科螯虾属动物
目录
01 简述
03 生物学特性
02 形态特征 04 渔业利用
基本信息
挪威海螯虾,亦称都柏林湾匙指虾(Dublin Bay prawn)或挪威龙虾(Norway lobster)。挪威海螯虾是甲壳 纲十足目动物,学名为Nephrops norvegicus。是龙虾的一种,可以食用。
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为水生为底栖生活,在水底自由爬行。能自由游泳,潜伏在泥沙、石间或附着在植物体上。随光线的强弱出 现昼夜垂直移动,对强光呈负反应,对弱光呈正反应。在光线微弱或黑暗时集群于表面,反之则降到底层,其升 降的幅度有的可达几百米。
渔业利用
渔业利用
螯虾的资源也相当丰富,其中以美洲螯虾(Cambarus)的产量为大。海螯虾(Nephrops)中的挪威海螯虾在欧 洲的年产量就达5.95万吨。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工养殖各种虾类在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产量迅速增加,1983 年已超过10万吨。
形态特征
形特征
全身由许多体节组成,分头、胸、腹三部。一般头部较小,分节不明显。有的头部与胸部的一部或全部体节 愈合,形成头胸部;有的头部和胸部分界明显,胸部和腹部分界不明显合称躯干部。高等种类胸、腹部分界清楚。 附肢在头部有5对:即第一、第二触角,大颚,第一、第二小颚。胸肢的对数随类群不同变化很大。介形类仅1~ 2对,桡足类和蔓足类为6对,软甲类为8对,通常分化成颚足和步足两类。腹肢只存在于软甲类中,通常呈双肢 型,它的前5对为游泳足,末对为尾肢。尾节无附肢,低等的种类具一对尾叉。
简述
简述
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动物,学名为Nephrops norvegicus,龙虾(lobster)的一种,可食。 广布于大西洋东北部和地中海从北非到挪威和冰岛的洋底。英、法、挪威、意大利等国都进行捕捞,以作佳肴。 穴居于约10∼250公尺(33∼820呎)深的软海底,长约200公釐(8吋),重约200克(0.44磅)。螯细长,几乎与体等 长,易于鉴别。多用拖捕捞,一小部分用设饵虾笼捕捞。鲜售、烹调后出售或以冻虾形式出售,整售或仅售其尾 部,去壳或不去壳。
克氏原鳌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养殖的意义
![克氏原鳌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养殖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69da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4.png)
克氏原鳌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养殖的意义克氏原鳌虾(Metapenaeus ensi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品,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
它是一种大型底栖虾类,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对养殖业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克氏原鳌虾的生物学特性,并探讨其对养殖业的意义。
克氏原鳌虾的外观特征可分为两个阶段:幼虾期和成虾期。
幼虾期时,身体呈卵圆形,长约3-5毫米,呈透明或淡黄色。
成虾期时,身体变得紧凑而稳定,呈灰褐色,体长可达10-15厘米。
克氏原鳌虾具有圆锥形的头部,具有发达的触角和鳃。
眼睛位于触角的基部,为红色且具有良好的视力。
这种虾类身体呈侧扁形,有5对摇桨状的腹肢和3对相对较大的鳃。
在生活史方面,克氏原鳌虾是典型的广泛分布的种类。
它们通常生活在泥沙底质的河口、港湾和浅海等水域。
从幼虾期到成虾期,它们经历了多个生长阶段。
幼虾期通常发生在浅海过渡水域,成虾期则在沿海水域繁殖和生长。
克氏原鳌虾的繁殖季节多为春季和夏季,雌性个体在水体温度升高时产卵。
其生长速度较快,从幼虾到成虾仅需数月时间。
克氏原鳌虾是重要的经济水产品之一,对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克氏原鳌虾可以满足人们对虾类产品的需求,同时提供了商业利益。
其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增加渔业产值、提高水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和保护野生资源都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克氏原鳌虾的养殖技术相对成熟,可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
克氏原鳌虾的养殖技术包括育苗、养殖环境的调控和可持续养殖的管理等方面。
通过优化养殖水域环境,包括温度、盐度、pH值等因素的调控,可以促进虾苗的生长和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克氏原鳌虾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其抗病能力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高,这为其养殖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其次,克氏原鳌虾的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克氏原鳌虾的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可以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而且,该虾种的肉质鲜美,口感丰富,并且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
【南极螯虾】来自深海的奢侈食材——南极深海螯虾
![【南极螯虾】来自深海的奢侈食材——南极深海螯虾](https://img.taocdn.com/s3/m/5d13a83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f.png)
【南极螯虾】来自深海的奢侈食材——南极深海螯虾最近有新闻报道说有个餐饮老板已经提前预订了两千万的小龙虾,那是得多爱小龙虾啊。
不过小龙虾再好吃也比不过叫南极深海螯虾的新西兰小龙虾。
首先南极深海螯虾来自纯净无污染的深海,比小龙虾的生存环境可要高端多了,当然价格也是小龙虾望尘莫及的。
南极深海螯虾,我们简称其为南极螯虾,俗称新西兰小龙虾。
因为其生存的环境十分寒冷,产量极低,每年捕捞量不足1000吨,南极深海螯虾被认为是奢侈食品,全球供应极为短缺。
本期红餐网食材档案就为大家介绍南极螯虾。
食材档案名称:南极深海螯虾别称:新西兰小龙虾、新西兰挪威海蜇虾、南极深海小龙虾、南极虾分布:新西兰和南极之间Auckland、Central、Southeast、Sub-Antarctic这五个150米-650米的深海海域中。
新西兰小龙虾的学名叫南极深海螯虾(Metanephrops challengeri),俗称新西兰小龙虾,主要生长在南极和新西兰之间150米-650米的深海海域。
这些海域赋予了南极深海螯虾天然、纯净、无污染的生长环境。
南极深海螯虾营养价值南极深海螯虾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虾青素并能提供多种营养物质:蛋白质和维生素。
其具有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质,甚至比龙虾和三文鱼更富有营养。
南极螯虾的虾青素(Astaxanthin)是活性极强的抗氧化剂以及良好的消炎剂,含量是普通虾的九倍OMEGA-3不饱和脂肪酸(EPA DPA DHA)是大脑必须的营养物质多种矿物质:钙、纳、钾、镁、磷、胡萝卜素,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
南极螯虾的口感与外形南极螯虾体态娇小,形似龙虾,体态较小,鲜艳清新,与传统龙虾相比,双螯明显细长很多。
一对细长大螯;色泽鲜艳清新,周身玛瑙红配以羊脂白,晶莹剔透;肉质细嫩,富有弹性,口感顺滑鲜甜。
是刺身和熬粥的极品原材料。
南极螯虾的加工方法左右互拗剥虾法Step1:将螯虾置于净水中解冻10-15纯分钟Step2:当虾身可柔软伸展时,从虾尾第二节处入手Step3:左右互拗直至虾壳松动,即可将虾尾拉出Step4:选取虾头处开始第二轮左右互拗Step5:将余下的虾壳拉出,露出完整的虾肉Step6:虾肉连头置于冰盘上,冰镇刺身大功告成!速成剪虾法Step1:虾肚朝上,沿内侧插入剪刀尖Step2:将两侧虾肚皮剪开后剔除Step3:折断虾头与虾背连接处关节Step4:将虾肉连头完整拉出南极深海螯虾的做法南极深海螯虾烹饪方式简单,中式,日式,西式料理皆宜。
红螯螯虾
![红螯螯虾](https://img.taocdn.com/s3/m/cddbcb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d.png)
红螯螯虾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又称淡水龙虾,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十足自、拟螯虾科、光壳虾属。
原产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也有分布。
我国于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并首先在广东和湖北两省试养成功。
1993年4月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开始引种试养成功。
1994年后又逐步推广到江苏、湖南、北京等地。
红螫螫虾其个体一般在50-100克,个别最大者达500~600克,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淡水虾类。
由于食性很广,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特别是西欧、日本和我国港澳台更是十分畅销,养殖前景比较广阔。
红螯螯虾在河流、水库、池塘都能生活,白天潜伏在水体中可隐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营底栖爬行生法。
常在砖、瓦、砾石的间隙中爬行或潜伏在池塘的天然洞穴中及人工洞穴中,在较软的池底中有掘穴能力。
有时亦沿池壁上爬或攀伏于水生植物的根和密叶中。
红螯螯虾很少有相互残杀的习性。
在饲养密度较大、隐蔽场所不够的情况下,大个体的雄虾有争占隐蔽处习性。
当蜕壳和饲料投量不足时,有的虾则摄食刚蜕壳或尚处在蜕壳中的虾。
红螯螯虾具有逆水流的习性,可利用此习性用水流诱引其集群而捕获。
但在雨天若有水流进入池塘也易引发外逃。
红螯螯虾的成虾有较强的耐低溶氧能力,水中溶氧含量为1毫克/升时仍能生存,在潮湿状态下,亦能存活较长时间,故能耐长途运输,有利于活虾供应市场。
幼虾和怀卵亲虾则不宜饲养在低溶氧的水体中,易导致幼虾和卵胚胎的死亡。
饲养抱卵亲虾和幼虾的水体,溶氧量一般不要低于4毫克/升为好。
生存水温5-37℃,生长适温21~33℃,最适24~31℃。
PH要求6.5~9.0。
红螯螯虾为杂食性动物。
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援食有机碎屑,着生藻类,丝状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
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马来眼子菜、青萍、面条草等。
动物性食物喜食水丝蚓、蚯蚓、水生昆虫的卵、蛹、螺、蚌、鱼肉等。
鳌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鳌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dce2e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7.png)
鳌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鳌虾是一种美味、养分丰富的水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开始尝试进行鳌虾养殖,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鳌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鳌虾养殖。
正文:一、鳌虾的生物特性概述鳌虾,又称红钳虾,是一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甲壳类水产动物,体形独特,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喜爱。
养殖鳌虾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鳌虾养殖的基本方法1. 水质管理鳌虾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所需的水源应选用优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同时需要定期检测水质,保证水质清洁、透明度高,并且含氧充足。
2. 建立养殖池塘为了养殖鳌虾,需要利用合适的池塘或池子进行养殖。
合理规划池塘大小,不仅有利于管理和观察,还能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池塘的选择应避免强光直射,并保持一定程度的阴凉。
3. 控制水温鳌虾对水温较为敏感,适宜的水温范围为20-25摄氏度。
在寒冷的季节,应使用加热设备进行保温。
同样,在夏季应注意防暑,避免水温过高导致鳌虾生长受阻。
4. 饲料供给鳌虾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各种水生动植物,以及其它小型水生生物。
养殖者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数量选择合适的饲料,并且饲料应具备丰富的营养成分。
5. 病害防治养殖鳌虾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池塘和虾体的健康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同时,要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因水质污染导致鳌虾生病死亡。
三、鳌虾养殖的注意事项1. 种苗选择选择优质的种苗对于成功的鳌虾养殖至关重要。
在购买种苗时,应选取外形完整、活跃,无疾病的个体。
2. 适宜密度合理控制鳌虾的密度对于养殖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密度过大会导致鳌虾之间竞争激烈,影响生长发育;密度过小则会浪费养殖资源,降低饲养效果。
因此,在建立养殖池塘时应根据种苗数量合理确定鳌虾的放养密度。
3. 合理养殖周期鳌虾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养殖周期为3-4个月。
常见淡水观赏鳌虾大全
![常见淡水观赏鳌虾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2737ed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60.png)
常见淡水观赏鳌虾大全克氏螯虾(俗称小龙虾)活动习性克氏螯虾为夜行性动物,营底栖爬行生活。
白天常潜伏在水体底部光线较暗的角落、石块旁,草丛或洞穴中,夜晚出来摄食。
因此,饲料投喂应以下午一次为主。
克氏螯虾有较强的攀援能力和迁移能力,在水体缺氧、污染、饲料缺乏及其他生物、理化因子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常常爬出水面进入另一水体。
因此,养殖克氏螯虾要设置好防逃设施。
克氏螯虾掘洞能力较强,在无石块、杂草及洞穴可供躲藏的水体,克氏螯虾常在堤岸处掘穴。
在水位升降幅度较大的水体和虾的繁殖期,所掘洞穴较深:在水位稳定的水体和虾的越冬期,所掘洞穴较浅;在生长期,克氏螯虾基本不掘洞。
生态要求克氏螯虾对水体富营养化及低氧有较强的适应性,在阴暗、潮湿、低温环境条件下,离开水体能存活1周以上。
一般水体溶解氧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即可满足其生长所需。
克氏螯虾温度适应范围为0~37℃,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0~30℃。
水温在20℃以下时,进入不摄食或半摄食的打洞状态,水温在15℃以下时进入不摄食的越冬状态。
受精卵孵化和幼体发育的适宜水温为24~28℃。
食性克氏螯虾食性为杂食偏动物性,能摄食各种谷物、饼类、蔬菜、陆生牧草、水生植物、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型底栖动物、鱼虾、动物下脚料等,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
生长习性与其他甲壳动物一样,克氏螯虾有蜕壳生长的习性。
蜕壳期克氏螯虾易受敌害和同类的攻击。
人工养殖必须在虾缸中设置一些隐蔽物或在池中栽种一些水草供其蜕壳时躲藏。
繁殖习性克氏螯虾为秋冬季产卵类型,一年产卵1次,交配季节在7~12月。
亲虾交配后开始掘穴,雌虾产卵和受精卵孵化的过程多在洞穴中完成。
克氏螯虾受精卵孵化时间与温度密切相关,如果水温太低,受精卵孵化可能需数月之久。
这就是在第二年的3-5月仍可见到抱卯虾的原因。
有些人在5月观察到抱卵虾,据此认为克氏螯虾是春季产卵或1年产卵两次,这是错误的。
佛罗里达蓝螯学名:Procambarus alleni别名:Electric Blue Lobster (电蓝色龙虾)台湾:佛罗里达蓝螯虾简称佛螯虾或佛蓝虾寿命:大约 3 - 5 年尺寸:大约 12 -15 cm(台湾记录最大可到28)起源:佛罗里达美国 Florida (United States)饲养环境设定:佛螯地域性极强!建议与幼体最好在分开的空间饲养,幼虾在成长期间需要许多隐藏处,或是利用沉木、隔板........等将环境复杂化能使战斗或争食造成的伤亡机会减到最小(隐藏处的数量必须多於饲养数量)。
淡水鳌虾-资料
![淡水鳌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2e8446884868762cbaed577.png)
4. 幼体培育
直接在孵化池中进行:当稚虾完全离开母体后,移出 亲虾,留下稚虾进行强化培育
离开母体的稚虾0.7~0.8 cm左右,体重0.015~0.020 g, 经25~30 d的培育,可长至2 cm、体重0.2 g左右,可 供养殖户进行成虾养殖;或再经60 d的饲养,体重可 达7~10 g
饵料投放:第一次蜕皮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投放密 度为5~10个/mL;第五次蜕皮后逐渐搭配熟鱼肉碎片、 蒸熟的蛋黄碎片等
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 如果是野生虾种,应经过一段时间驯养后再放养,以免
相互争斗残杀
4. 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模式:以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7月中 下旬放养,稚虾规格为0.8 cm以上,3~4万尾/亩
秋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 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
3. 国内养殖概况
起步较晚,上世纪80、90年代江苏、湖北开始养殖, 主要为克氏原螯虾,加工成鲜冻虾出口
1991年又引进红螯螯虾,已取得较好效果
二、克氏原螯虾的养殖
俗称淡水小龙虾,又称克 氏螯虾
原产于美国,其味道独特, 是一种大众化、平民化的 食品
(一)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
1. 形态特征 头胸部粗大,腹部短小,背
原螯虾属: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Girard)),1929年 由日本引入江苏省(盱眙),后因人工养殖和自然传播分布到很 多省市
2. 国外螯虾养殖概况
美国
克氏原螯虾(Red Swamp Crayfish或Red Swamp Crawfish) 为主要养殖种类
白河原螯虾(Procambarus acutus),仅占10%,常和克氏 原螯虾混养,平均产量550~1050 kg/hm2
螯虾
![螯虾](https://img.taocdn.com/s3/m/8dfd83d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e.png)
目录
概述
螯虾螯虾下目共有5科约400多种,主要栖于淡水。其中海螯虾科(9属38种)和锯螯虾科(1属2种)为海生 类型,其头胸甲前缘与口前板愈合,胸部末节腹甲与前一节相愈合,第2~5对步足基节与座节不愈合。种数虽不 多,但有些种有重要经济价值。
中国大陆原有3种螯虾,原产于东北寒温带区,隶蛄属。华北、华东于20世纪40年代引进了原产于北美的克 氏原螯虾(俗称龙虾),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较强,近年来分布范围显著扩大。20世纪80年代又从澳大利亚引进 了澳螯虾。
养殖
螯虾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面积以3亩~5亩为宜,水深0.8米~1.2米。池 底25%~30%左右面积种植水草,供其避敌栖息,前期水草未长出时,可用陆生植物扎成草把放在鱼塘埂1.5米处, 每隔3米~5米放一把,每亩放20把~30把。
2.培肥水质。移植水草,在虾苗放养前后,可以在池塘四周移植水花生、茭白、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水葫芦 和水花生需要用木桩和尼龙绳系住固定,以防止风吹集中在一起。池塘中还可以移植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 池埂可以种植黄豆、空心菜等。移植的水草用10mg/kg漂白粉溶液洗净后入塘,春、秋季节水草面积占总水面的 20%~30%,夏季可占30%~40%。也可以在池底设置一些竹筒、片、树根等,为虾苗生长提供栖息、隐蔽的场所 。
螯虾5.日常管理。虾苗放养一周后要追肥,以培育浮游生物供虾苗摄食,6月~8月是螯虾体长增长期,投 喂饲料要充足;9月中旬以后是螯虾体重增长期,要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养殖前期,每月加注适量的新水一 次,如在养殖过程中发现病害,一般以浸泡法和拌饵法使用中草药防病,尽可能少用化学药物,以免毒杀螯虾。
烹饪方法
种群分布
螯虾通常指淡水产的3科,其中螯虾科产于欧亚大陆和北美落基山以西,共3属13种;美螯虾科产于北美大陆 落基山以东,种数最多,至少有10属260多种。拟螯虾科主要分布于南半球的淡水中(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 曼群岛、南美南部、新几内亚和马达加斯加等,这科的特征是雌雄都不具第1腹肢,约14属120种。
螯虾是什么
![螯虾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f1d8515551810a6f4248616.png)
螯虾是什么关于《螯虾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白了的鳌虾是一种鱼虾,自然喜爱吃海产品的盆友应当都了解鳌虾是啥。
当今世界这类鳌虾也是有四百多种多样归类的,别以为仅仅小小鳌虾,在不一样地域日常生活的鳌虾还有不同的称呼的。
因此针对鳌虾而言,我们平常人只了解这类海鲜产品很好吃,但针对它的详细情况却并不是太掌握,并且我国很多人都喜欢吃海鲜产品,因此每年鳌虾的销售量也是非常大的。
由于鳌虾在欧州和中国内地都是有不一样的遍布地,之前大家吃鳌虾可能需要去海底捕获,可是大家的需要量远高于鳌虾的生产量,因此以便不摆脱大自然的均衡,如今鳌虾还可以用人工养殖的方法开展喂养,那样每一年就可以获得一批一批很有品质的鳌虾了。
螯虾亚目现有5科约400多种多样,关键栖于谈水。
在其中海螯虾科(9属38种)和锯螯虾科(1属2种)为马海龙种类,其头胸甲外缘与口前板痊愈,胸部末节腹甲与前一节相痊愈,第2~5对步足基节与座节不痊愈。
种数虽很少,但一些种有关键经济价值。
螯虾一般指谈水产的3科,在其中螯虾科产自亚欧大陆和北美地区落基山往西,共3属13种;美螯虾科产自北美地区内地落基山以西,种最多,最少有10属260多种多样。
拟螯虾科关键遍布于东半球的谈水中(加拿大、英国、塔斯曼海岛、南美洲南边、新几内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这科的特点是雌和雄都没有第1腹肢,约14属120种。
中国内地原来3种螯虾,原产地于东北地区亚寒带区,隶蛄属。
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于20新世纪40年代引入了原产地于北美地区的克氏原螯虾,它的存活和繁育工作能力较强,近些年遍布范畴明显扩张。
80年代又从加拿大引入了澳螯虾。
十足目(Decapoda)甲壳动物,包含北半球地图的螯虾科(Astacidae)和东半球的拟螯虾科(Parastacidae或Austroastracidae)。
500多种多样,大部分产於北美洲。
基本上所有日常生活在谈水中,仅极少数在咸谈水或咸水湖中。
鳌虾存在地球多少年
![鳌虾存在地球多少年](https://img.taocdn.com/s3/m/31e87f8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e.png)
鳌虾(Pandalus borealis)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海洋生物,已经存在于地球上数百万年的时间。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鳌虾的起源和演化,并探讨其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跨度。
1. 起源与进化:鳌虾属于甲壳动物门,具体归属于舌鳖目(Pandalidae)。
根据科学研究,鳌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时期。
在那个时代,地球上的海洋生态系统正在快速演变,而鳌虾则是其中的一部分。
2. 地质历史中的鳌虾:在地球历史的各个阶段,鳌虾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化石记录,鳌虾的祖先在现今的北半球海域中广泛分布,从白垩纪一直到第四纪都有不同种类的鳌虾存在。
白垩纪是恐龙盛行的时期,而鳌虾则是其中的海洋居民之一。
在中新世时期,鳌虾进一步发展壮大,并扩展到更广阔的海洋区域。
3. 现代鳌虾:直到现代,鳌虾仍然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寒冷水域中广泛分布。
特别是在北极圈附近的海域,鳌虾数量庞大,成为当地渔业的重要资源之一。
此外,鳌虾也被人类广泛捕捞、食用和商业化利用。
4. 影响与生态位:作为海洋食物链的一环,鳌虾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们是食草动物,主要以浮游植物和小型底栖生物为食。
同时,鳌虾也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包括鲨鱼、鲸鱼、海豹等。
鳌虾的存在和生态功能对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5. 未来的挑战与保护措施:尽管鳌虾在地球上已存在了数百万年,但它们面临着一些潜在的威胁和挑战。
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都可能对鳌虾的生存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保护和可持续管理鳌虾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采取了措施,例如设立渔业限制、建立保护区和推动可持续捕捞等。
总的来说,鳌虾作为一种古老且特殊的海洋生物,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百万年。
从其起源与进化,到现代的分布和生态角色,鳌虾在地球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其未来的存续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我们需要加强对鳌虾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鳌虾生活习性
![鳌虾生活习性](https://img.taocdn.com/s3/m/3bc6cf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a.png)
鳌虾(Pandalus borealis)是一种生活在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的小型甲壳动物,它们通常被称为北极虾或寒带虾。
鳌虾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海洋食材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了解鳌虾的生活习性。
首先,鳌虾生活在寒冷的北大西洋水域,主要分布在挪威、冰岛、加拿大等地。
它们以浅海和深海为生活栖息地,通常栖息在海底的沙子或石头上。
鳌虾的生活习性与其所处的寒冷环境密切相关。
鳌虾是一种典型的夜行性动物,白天它们多数时间都躲藏在沙子或石头下,以避开日光的直射。
而在夜晚,鳌虾则会离开藏身之处,游动到海底表层寻找食物。
它们的主要食物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藻类等。
鳌虾利用自身的触手和口器捕捉食物,同时也会通过摄食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鳌虾的繁殖季节通常发生在年初至夏季,具体时间受到区域和气候的影响。
在繁殖季节里,雌性的鳌虾将卵精确地黏附在腹部的附肢上,形成一个卵袋。
这样的繁殖方式称为卵生,与其他种类的虾类不同,它们不会产下游动的幼体。
整个孵化过程持续几个星期,卵在卵袋内逐渐孵化,直到卵壳裂开,幼小的鳌虾才会离开卵袋。
这时,幼虾将自己附着在海床物体上,以便寻找食物并继续成长。
鳌虾的成长速度相对较慢,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的阶段。
鳌虾的外形特征也是其生活习性的一部分。
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体长约为10-15厘米,身体背部有一对明显的触角,通过触角鳌虾能够感应周围的环境信息。
鳌虾体色一般为透明或淡红色,这有助于它们在海底隐蔽自己,以免被捕食者发现。
此外,鳌虾还具有一种独特的自我保护机制。
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迅速弯曲身体并尽量蜷缩起来,将自己藏进沙子或石头的缝隙中,以防止被掠食者捕食。
总结起来,鳌虾是一种生活在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的甲壳动物,其生活习性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夜行性、摄食、卵生的繁殖方式以及自我保护机制都让鳌虾在严酷的寒冷海洋中得以生存和繁衍。
通过了解鳌虾的生活习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美味的海洋食材,同时也能加深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鳌虾捕猎习性
![鳌虾捕猎习性](https://img.taocdn.com/s3/m/2ca1af2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b.png)
鳌虾(Pandalus borealis)是一种生活在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的甲壳动物,通常被称为北极虾或寒带虾。
它们以其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鳌虾的捕猎习性。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鳌虾的生活环境。
鳌虾广泛分布在北大西洋的寒冷海域中,例如挪威、冰岛和加拿大等地。
这些海域的温度低,水体清澈,提供了适宜鳌虾生存的条件。
鳌虾通常生活在水深几十至数百米的海底,栖息在泥沙或石块间。
鳌虾是夜行性动物,主要在夜间捕食。
它们通过利用自身的触手和口器来实施捕猎。
鳌虾的触手具有灵敏的触觉和化学感应能力,可以用来发现周围环境中的潜在猎物。
一旦发现猎物,鳌虾会迅速伸展触手,将猎物抓住并拉向自己口器的方向。
鳌虾的口器由一对锯齿状的螯和一对钳状的颚组成,可以用来咬碎和摄取捕获的猎物。
它们的口器具有较强的咬合力和剪切能力,可以迅速处理各种大小不等的猎物。
尤其对于软体动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鳌虾的捕食效率非常高。
鳌虾主要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藻类为食。
浮游动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例如浮游甲壳动物、虫类和小型鱼类等。
底栖动物主要指生活在海底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例如多毛类、蠕虫和贝类等。
此外,鳌虾也会摄食一些附着在浮游动物表面的藻类。
鳌虾的捕食行为可以分为主动捕食和被动摄食两种类型。
主动捕食是指鳌虾主动出击,迅速抓住和摄食猎物。
被动摄食是指鳌虾在游泳或行走过程中无意中接触到猎物,并将其摄入口器中。
这种被动摄食的方式通常发生在大量浮游动物聚集的地方,例如潮汐漩涡、水流汇聚处等。
总的来说,鳌虾是一种夜行性的捕食动物,通过利用触手和口器的灵活性和功能性来实施捕猎。
它们主要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藻类为食,具有较高的捕食效率和适应能力。
了解鳌虾的捕猎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物种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以为保护和利用鳌虾资源提供参考。
(注:本文中的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最全面的海鳌虾介绍【值得收藏】
![最全面的海鳌虾介绍【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8090eb5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8.png)
最全面的海鳌虾介绍【值得收藏】海鳌虾的详细介绍海螯虾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域,通常栖息于从海岸到大陆棚边缘的石质、沙质或泥质海床。
海螯虾通常以活的鱼类、贝类、其他甲壳类及海草为食,有时也会吃动物尸体;在圈养环境下,还有可能同类相食。
海螯虾终其一生都会不断进行脱壳。
海螯虾寿命最长可以超过100年,事实上,成熟的海螯虾可能有几乎不再老化的能力,在没有受伤、疾病及被捕捉的情况下有着很长的寿命。
鳌虾的尾部有强力的肌能,肉质丰富,是制作刺身的佳品,因此成为受欢迎的海鲜美食。
以下小编将给大家全面介绍下目前市场上比较畅销的两种鳌虾,挪威海鳌虾和新西兰深海鳌虾。
挪威海螯虾挪威海螯虾(学名:Nephrops norvegicus),是软甲纲十足目海螯虾科下的一个种属。
身型幼细,双钳修长,呈橙色或粉红色,体长约有24公分。
这种虾个体小,生活于较深的海底。
挪威海鳌虾主要分布於东大西洋海域,北至挪威及冰岛之间的挪威海海域,南至葡萄牙对开海域均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在地中海一带,挪威海螯虾并不常见;唯独於亚得里亚海北部海域,才是挪威海螯虾的活跃地带。
对于鳌虾,英、法、挪威、意大利等国都进行捕捞,以作佳肴。
鳌虾穴居于约10~250公尺(33~820呎)深的软海底,长约200公釐(8吋),重约200克(0.44磅)。
螯细长,几乎与体等长,易于鉴别。
多用拖网捕捞,一小部分用设饵虾笼捕捞。
鲜售、烹调后出售或以冻虾形式出售,整售或仅售其尾部,分为去壳或不去壳两种。
挪威鳌虾目前在国内的包装方式,500g、1kg和2kg一盒,其中1kg盒包装比较普遍,按品质又分为船冻和陆冻两种冷冻方式,其主要规格的区分如下图:新西兰小龙虾新西兰小龙虾的学名叫南极深海螯虾(Metanephrops challengeri),俗称新西兰小龙虾,虾体态较小,鲜艳清新,与传统龙虾相比,双螯明显细长很多;色泽鲜艳清新,周身玛瑙红配以羊脂白,晶莹剔透;肉质细嫩,富有弹性,口感顺滑鲜甜;新西兰海鳌虾主要生长在南极和新西兰之间150米-650米的深海海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鳌虾简介
鳌虾是近年来刚兴起来的新的观赏虾类,这里所说的鳌虾主要是淡水鳌虾,目前用于观赏的鳌虾主要是匙指虾科和鳌虾科,主要是因为这两大类的鳌虾分布广泛,适应能力较强,且颜色较为美观,为大众所能欣赏。
鳌虾是一种极容易养活的虾类,这也是它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同时现在的大部分虾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鳌虾可谓是唯一的观赏与食用皆宜的虾类了。
大部分的虾类具有一定的攻击力,有一种野性美,是很多喜欢挑战的玩家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鳌虾的品种不是很多,却是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虾类了,在早期,很多鳌虾在原产地是主要用于食用的,人们多用来贩卖给商贩以补贴家用,后来随着鳌虾的颜色变得多样美丽,被有心人发现了商机,而被推向市场。
有很多新的品种是在后来发现并重新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