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监理要点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36fbc7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6.png)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一、前言智能化系统监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监理方式,通过整合各种智能设备、传感器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实时、全面监控和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化系统监理的实施细则,旨在指导监理人员的工作,提高监理效率和监理质量。
二、智能化系统监理的基本原则1. 全面性原则:智能化系统监理应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控,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
2. 实时性原则:智能化系统监理应能够实时获取工程项目的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自动化原则:智能化系统监理应具备自动识别和报警的能力,减少人为干预的可能性。
4. 安全性原则:智能化系统监理应具备数据加密和防护功能,保证监控数据的安全性。
三、智能化系统监理的具体措施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监理人员应与设计人员密切合作,制定符合智能化系统监理要求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各种智能设备的选型、布置和联网方案等。
2.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监理人员应监督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建设智能化系统。
监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智能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连接。
3. 设备测试和调试在智能化系统建设完成后,监理人员应对各个智能设备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正确运行。
测试内容包括传感器的准确性、网络连接的稳定性以及设备之间的互通性等。
4. 数据监控和分析智能化系统监理应具备数据监控和分析的功能,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判断工程项目的运行状况并发现问题。
监理人员应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5. 风险预警和报警处理智能化系统监理应具备风险预警和报警处理的功能,通过设定阈值和规则,监测工程项目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送报警信息。
监理人员应根据报警信息及时处理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6. 数据存储和备份智能化系统监理应具备数据存储和备份的功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监理人员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并对备份数据进行安全的存储。
四、智能化系统监理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 提高监理效率:智能化系统监理可以实时获取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提高监理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3a70ab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d.png)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智能化系统监理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智能化系统监理的有效实施,制定一套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智能化系统监理的实施细则。
正文内容:1. 确定监理目标1.1 确定监理的范围和目标:明确智能化系统监理的具体范围,包括监控、控制、安全等方面,并明确监理的目标,例如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等。
1.2 制定监理指标:根据监理目标,制定相应的监理指标,包括系统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指标,以便对系统进行评估和监督。
2. 确定监理流程2.1 制定监理计划: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监理计划,包括监理的时间安排、人员分配等,确保监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2 设立监理机构:成立专门的监理机构,负责智能化系统的监理工作,包括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等。
2.3 制定监理流程:明确监理的具体流程,包括监理的起止时间、监理的方法和手段等,确保监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
3. 实施监理工作3.1 进行系统检测:对智能化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方面,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进行数据分析:对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3 进行监督和管理: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4. 建立监督机制4.1 定期报告:制定定期报告的要求,对监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向相关部门和项目组提供监理结果和建议。
4.2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与项目组和相关部门的沟通渠道,及时反馈监理结果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3 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对监理工作中的优秀表现进行奖励,对存在问题和失职行为进行惩罚,以促进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5. 完善监理体系5.1 不断学习和创新:监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进智能化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以提高监理的专业水平。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cb5b6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3.png)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一、前提
1.智能化系统的监理实施需要充分考虑技术、质量和安全的多方面因素,应准备充分的监理设备和器材,择优选择合适的监理人员,实施本次
智能化系统监理任务。
2.本次智能化系统监理任务应遵循下列实施步骤:调研、方案设计、
实施安装、调试、结账等。
二、调研
1.调研任务由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通过对客户建设的机房、电
气设备及自控设备等的检查和计量,并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建设的要求,以确定智能化系统安装的基本要求。
2.调研完成后,由工程技术人员整理调研结果,撰写安装方案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调研结论、安装要求、技术参数等。
三、方案设计
1.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调研结果,确定智能化
系统的设计技术参数,并与客户沟通、协商,确定客户需求。
2.在技术参数确定后,由技术人员根据调研结果和安装要求,根据客
户机房、电气设备及自控设备等特点,设计智能化系统的布线方案及技术
规范,制定安装方案。
四、实施安装
1.实施安装任务由智能化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主要包括机房维护、布线施工、设备安装及调试等。
浅谈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监理要点
![浅谈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监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79b3d976eeaeaad1f3308b.png)
需求, 使得智能建筑的数量近 年不断增多, 其智 能化水平也 日益 提高, 成为今后建筑业发展的一种 新趋势 。 智能建筑系统的技术
含 量 高 , 程 实 施 有 难度 , 理 在 智 能 建筑 系统 的顺 利 实 施 过 程 工 监 中起 备 阶段 的监 理
合布线的线缆不可驳接 , 最人 长度受到 限制 等, 因此 要充 分考虑
业 主装 修 的要 求 和 具 体 需 求 , 量 避 免 数 据 点 、 音 点 的 返 工 和 尽 语 增 加 , 而 保 证 工 期 和质 量 。 从 () 真 负责 地 对 待 图纸 会 审 。 个 智 能 建 筑 工 程 可 能 包 括 3认 一 很 多 子 系 统. 设 备 自控 系 统 、 保 系 统 、 防 报 警 系 统 、 合 布 即 安 消 综
随着 科 学 技 术 的不 断 更 新 进 步 和 建 筑 物 使 用 功 能现 代 化 的
线 系 统 等 等 , 有 很 多 套 系统 设 计 图 纸 , 集 成 商 只 有 一 家 , 即 而 有 的 甚 至 在 设 计 子 系 统 的 时 候 集 成 商 还 没 有 选 定 。 专 业 监 理 工 程 师 要 做 的 工 作 不但 要 仔 细 审 查 该 工 程 本 身 的 系统 流 程 ,现 场 监 测 点 、 控 点 、 线 规 格 和 布 线 要 求 等 , 应 注 意核 对 智 能建 筑 监 配 还 系 统 从 其 它 专 业 引 出的 信 息 点 、变 送 器 和 传 感 器 等 是 否 在 其 它 图纸上均一应俱备 , 确无误 。 正 另外 , 能 建筑 所 需预 留洞 、 埋 智 预 件 和 线 槽 、 架 的定 位 与 设置 和 结 构 专业 的 协 调 也 不 可 忽 视 , 桥 并 考虑 在 以 后 的 系统 集 成 上 留 有 一 定 的余 地 。 因此 , 纸 会 审应 认 图 真细 致 , 仅 要 检 查 各 专 业 图纸 有 否 存 在 错 漏 或 重 复 , 要 对 各 不 还 专业 所 设 计 的 设 备 型 号 、 数 等 进 行 对 比 复 核 , 认 其 准 确 无 误 参 确 和 安全 , 能 确 保 工 程 的 按 时 按 质 完 成 。 才 () 格 审 查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 保 施 工 正 常 。智 能 建 筑 具 有 4严 确 很 高 的科 技 含 量 , 设 备 、 件 大 多 为大 规 模 的集 成 电路 芯 片 , 其 部 故其 产 品选 用 前 必 须进 行 必 要 的 安 装 前 测 试 。安 装 施 工 时 由两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监理的要求与难点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监理的要求与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aafc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e.png)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监理的要求与难点建筑智能化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它的应用为建筑提供了更高效、更智能的管理和控制。
然而,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监理的要求与难点。
1. 要求:首先,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监理需要监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监理人员要了解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原理和技术特点,能够准确判断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其次,监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现场,监理人员需要与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业主等各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各方的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另外,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监理还需要监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承担能力。
监理人员要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计划,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2. 难点: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监理中,存在一些难点需要监理人员克服。
首先,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复杂性是施工监理的难点之一。
智能化系统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如电气、通信、自动化等,监理人员需要跨专业进行监督和管理,这对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周期长、技术更新快,监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应对快速发展的建筑智能化行业。
另外,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监理还面临着信息化管理的挑战。
监理人员需要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监理的要求和难点都需要监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和适应行业的发展,监理人员才能胜任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监理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达标。
智能化工程监理细则
![智能化工程监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48b5c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a.png)
智能化工程监理细则一、智能化工程监理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智能化工程监理应基于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提供准确、可靠的监理数据和信息分析,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全程性原则:智能化工程监理应覆盖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包括前期准备、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营维护等环节,确保全程监控和管理。
3.预防性原则:智能化工程监理应注重事前预测和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施工事故和质量问题,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
4.实时性原则:智能化工程监理应具备实时监控和反馈功能,能够及时掌握工程施工的进展和状况,并在需要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5.效率性原则:智能化工程监理应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质量。
6.便捷性原则:智能化工程监理应便于操作和使用,监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提高监理工作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二、智能化工程监理的主要内容1.设备监控:利用传感器、监测仪器等智能设备对工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供设备运行数据和报警信息,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2.施工监控:通过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等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监控,实时了解施工进展和质量状况,并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整改措施。
3.质量监控: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提供质量分析报告和问题整改方案,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安全监控:通过安全监测系统、人脸识别等智能设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提供安全预警和控制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环境监控:利用环境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噪音、震动、空气质量等指标,提供环境评估和改善方案,保护生态环境和施工区域的环境质量。
三、智能化工程监理的实施步骤1.制定智能化监理方案: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智能化工程监理的实施方案,包括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的选择、监控范围和频率的确定等。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44673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0.png)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智能化系统监理是指对建造、工程或者设备中的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二、监理目的智能化系统监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1. 确保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满足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2. 监督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3. 检查智能化系统的设备和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4. 验收智能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5. 监测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6. 评估智能化系统的性能和效益,提出改进建议。
三、监理职责智能化系统监理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审查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文件,确保其符合规范和标准;2. 监督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过程,包括材料采购、设备安装、路线布置等;3. 检查智能化系统的设备和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4. 验收智能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5. 监测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6. 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监理过程中的问题;7. 编写监理报告,记录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8. 提出智能化系统改进建议,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益。
四、监理流程智能化系统监理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阶段:- 采集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文件和相关资料;- 审查设计文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明确设计要求;- 制定监理计划和工作方案。
2. 施工监理阶段:- 审查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监督施工过程,包括设备安装、路线布置、调试等;- 检查施工质量,确保施工符合标准和规范;- 验收施工成果,确保智能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符合要求。
3. 运行监理阶段:- 监测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运行状态、能耗情况等;- 定期巡检智能化系统,发现和解决问题;- 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系统使用情况和用户需求;- 编写监理报告,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问题解决情况。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4f842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a.png)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智能化系统监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对于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实施智能化系统监理,制定一套详细的实施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一、监理责任1.1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监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负责监督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2监理人员的资质要求:监理人员应当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监理工作。
1.3监理人员的监督范围:监理人员应当对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二、监理流程2.1制定监理计划:在系统建设之初,制定详细的监理计划,包括监理的时间节点、监理的内容和监理的方式等。
2.2监理过程中的沟通协调:监理人员应当与系统设计方、施工方、运维方等各个相关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2.3监理报告的编写:监理人员应当及时编写监理报告,记录系统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内容,为系统改进提供依据。
三、监理技术3.1监测技术的应用:利用监测技术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2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利用故障诊断技术对系统故障进行快速定位和解决,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3.3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监理标准4.1制定监理标准:根据系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监理标准,明确监理的要求和指标。
4.2监理标准的执行:监理人员应当按照监理标准执行监理工作,确保监理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3监理标准的更新:监理标准应当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和技术发展的需要进行定期更新,保持监理的有效性。
五、监理效果评估5.1监理效果评估指标:制定监理效果评估指标,对监理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15智能化监理细则剖析
![15智能化监理细则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093a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a.png)
15智能化监理细则剖析背景智能化监理是指使用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控制和预警。
智能化监理的目的是提高施工质量、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减少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细则剖析1.实时监控施工现场。
使用智能化监理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对施工区域、材料、设备和人员等进行监视和预警。
通过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数据采集和分析。
对施工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瓶颈,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3.智能识别和分类。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施工材料、设备、工人等进行识别和分类,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通过智能识别和分类,可以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4.建立智能化预警系统。
通过监测和数据分析,建立智能化预警系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预警。
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质量问题等。
5.实现智能化协同。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现场设备、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
通过智能化协同,可以更好地实现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6.制定智能化监理方案。
根据每个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智能化监理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监控手段,确保监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7.提高智能化监理的数据安全性。
对智能化监理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加密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不当使用。
同时,制定相应的数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法性。
8.对智能化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对参与智能化监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熟悉和掌握技术,能够有效地开展监理工作。
同时,对监理人员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确保他们诚实守信,保证监理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9.持续改进和创新。
智能化监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时刻保持创新和改进,不断优化监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改进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难点及监理重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难点及监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9099f62f60ddccdb38a092.png)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难点及监理重点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全面支持。
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
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上,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
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
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开展(1)协助业主做好招标投标工作招标文件是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评标定标的依据,招标文件内容要力求完整、详尽,用词准确严谨,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应重点从技术方案上提出要求。
主要包括:总体要求;设计标准和规范;系统包括的内容和功能;主要设备、元件及其技术要求;设备清单;安装调试与验收。
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评标选择一个合格的、最适合本工程的承包商,使业主得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交货准时、价格合理的产品。
同时,招投标阶段除了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外,应该对入围方案做系统模拟测试。
我们在黄委会的一个会商室网络系统建设中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当时没有对入围方案做系统模拟测试,中标的设计方案做得很好,但实施起来,发现视频监控系统和在线检测系统都不成熟,以至于需要重新设计方案。
(2)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一个智能建筑工程可能包括很多子系统,即设备自控系统、安保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等,即有很多套系统设计图纸,而集成商只有一家,有的甚至在设计子系统的时候集成商还没有选定。
监理工程师要做的工作不但要仔细审查该工程本身的系统流程,现场监测点、监控点、配线规格和布线要求等,还应注意核对智能建筑系统从其它专业引出的信息点、变送器和传感器等是否在其它图纸上均一应俱备,正确无误。
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的技巧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75075a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2.png)
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的技巧与注意事项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是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建筑行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然而,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探讨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中的关键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技巧1. 掌握先进技术: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的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巡检、传感器监测等。
监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2. 数据分析能力:监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通过监测数据准确判断施工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3. 沟通协调能力: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需要与多方沟通协调,包括建筑设计师、施工队和业主等。
监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有效协调各方利益,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注意事项1. 遵守法律法规:在进行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时,监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监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避免发生违法行为。
2. 注意保密: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和信息,监理人员需要严格保密,防止信息泄露对施工造成影响。
3. 定期培训:监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特点。
4. 注意安全: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工作涉及到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监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结: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监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同时,监理人员也需要关注安全和合法性等重要问题,确保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提供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开展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理工作。
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工作要点
![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工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b410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5.png)
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工作要点一、合同管理1.对项目合同进行全面了解,确保监理工作的执行符合合同约定。
2.监督工程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确保合同项下的各项工作及时完成。
3.定期与工程方开展合同履约的检查和评估,并按合同规定进行支付。
4.对工程方提出的任何变更或索赔要求进行评估,并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决策。
二、质量管理1.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质量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进整改情况。
3.监督施工方进行试验检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估。
4.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抽样检查,并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
三、安全管理1.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和安全目标,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防止人员和物资的损失。
2.监督施工方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3.撰写施工现场安全日志,记录并报告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处理情况。
4.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提出改进措施。
四、进度管理1.根据工程计划进行施工进度管理,对施工方的进度计划进行审核和评估。
2.提供监督指导,确保施工方按时完成各项工作,协调解决进度延误问题。
3.定期召开施工进度例会,与相关方进行进度沟通和协调。
4.监督施工方按计划完成施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五、成本管理1.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财务目标的实现。
2.对施工方提出的付款申请进行审核和评估,在确认符合合同约定后及时支付。
3.协助进行工程结算和决算,对施工方的款项进行审核和核实。
4.对施工方的成本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监督,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六、信息管理1.确保施工方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建议。
2.对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3.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和记录,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和问题。
4.组织建立并维护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施工和监理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和沟通。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9c8d6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2.png)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智能化系统的监理工作也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确保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制定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智能化系统监理的实施细则。
一、智能化系统监理的目标和原则:1.1 确定监理目标:智能化系统监理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还应关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1.2 保证监理的独立性:监理机构应独立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维方,以保证监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1.3 坚持风险管理原则:监理工作应以风险管理为导向,通过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等手段,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智能化系统监理的组织和流程:2.1 确定监理机构:根据智能化系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专业的监理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
2.2 制定监理计划:监理机构应根据智能化系统的开发周期和关键节点,制定详细的监理计划,明确监理的内容和时间节点。
2.3 实施监理工作:监理机构根据监理计划,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测试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系统的合规性和质量。
三、智能化系统监理的要求和方法:3.1 审查设计文档:监理机构应仔细审查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文档,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和数据流程等,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2 进行系统测试:监理机构应参与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完备性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3.3 进行安全评估:监理机构应对智能化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建议。
四、智能化系统监理的报告和评估:4.1 编写监理报告:监理机构应根据监理结果,编写详细的监理报告,包括对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等环节的评价和建议。
4.2 提供监理意见:监理报告中应提供针对智能化系统的监理意见,包括对系统存在问题的整改要求和改进建议。
4.3 进行监理评估:监理机构应对智能化系统的监理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监理的效果和质量,为后续的监理工作提供参考。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2138a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f.png)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智能化系统的监理工作也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确保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制定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
正文内容:1. 智能化系统监理的目标1.1 系统功能监测:监测智能化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1.2 安全性监测:监测智能化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潜在的安全威胁。
1.3 性能监测:监测智能化系统的性能指标,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预期要求。
2. 智能化系统监理的内容2.1 硬件监测:监测智能化系统的硬件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等。
2.2 软件监测:监测智能化系统的软件程序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算法、控制逻辑等。
2.3 数据监测:监测智能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4 网络监测:监测智能化系统的网络连接情况,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2.5 用户体验监测:监测智能化系统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提供用户满意度反馈。
3. 智能化系统监理的方法3.1 实地检查:对智能化系统进行实地巡检,检查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软件程序的正常性。
3.2 数据分析:通过对智能化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3 定期维护:定期对智能化系统进行维护,包括软件更新、设备维修等。
3.4 安全测试:进行安全测试,检测系统的安全性,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3.5 用户反馈:采集用户的反馈意见,了解用户对智能化系统的满意度和需求,提供改进方向。
4. 智能化系统监理的责任分工4.1 监理机构:负责对智能化系统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2 系统开辟商:负责提供智能化系统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及时响应监理机构的要求。
4.3 使用单位:负责按照监理机构的要求使用智能化系统,并及时报告系统异常情况。
5. 智能化系统监理的效益5.1 保障系统稳定性:通过监理工作,确保智能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系统故障和停机时间。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bc0cb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1.png)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系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智能化系统监理在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智能化系统监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一系列细则和标准,以保障监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监理人员资质要求1.1 熟悉智能化系统原理:智能化系统监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电子、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知识,对智能化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有深入了解。
1.2 具备监理经验:监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监理经验,熟悉监理流程和相关法规,能够独立完成监理工作。
1.3 持证上岗: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证书,如监理工程师证书等,以确保其具备监理资格。
二、监理范围和内容2.1 系统设计审查:监理人员应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确保设计符合要求,满足用户需求。
2.2 施工监理:监理人员应对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
2.3 系统调试验收:监理人员应对智能化系统的调试和验收工作进行监督,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效果。
三、监理工作流程3.1 制定监理计划:在项目启动阶段,监理人员应制定监理计划,明确监理范围、目标和工作流程。
3.2 实施监理工作:按照监理计划,监理人员应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调试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3.3 编写监理报告:监理人员应及时编写监理报告,记录监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业主。
四、监理工作要点4.1 严格遵守监理规定:监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监理规定和标准,不得有违规行为。
4.2 及时沟通协调:监理人员应与设计、施工和业主等各方保持良好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和协调工作。
4.3 持续学习提升:监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跟进智能化系统监理的最新发展和技术。
五、监理工作效果评估5.1 定期评估监理效果:监理部门应定期对智能化系统监理工作进行评估,检查监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5.2 收集用户反馈意见:监理部门应主动收集用户对智能化系统监理工作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提升监理服务质量。
智能化监理细则
![智能化监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3f43b32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e.png)
智能化监理细则一、前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化系统在各类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有效使用,特制定本智能化监理细则。
二、智能化系统工程概述智能化系统工程通常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卡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机房工程等多个子系统。
这些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协作,共同为建筑物提供高效、便捷、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三、监理工作依据1、国家和地方有关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2、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等。
3、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
4、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
四、监理工作流程1、施工准备阶段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施工方案。
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监理意见。
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和检测仪器是否满足要求。
2、施工阶段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进场检验,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对隐蔽工程进行旁站监理,并做好记录。
定期检查施工进度,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3、调试和测试阶段监督施工单位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对测试结果进行审核,发现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4、竣工验收阶段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
组织预验收,对存在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
五、质量控制要点1、综合布线系统线缆的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弯曲半径、预留长度等应符合标准。
配线架和跳线的安装应牢固、整齐,标识清晰。
2、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设备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IP 地址分配应合理。
网络性能测试应满足规定的指标,如带宽、延迟、丢包率等。
3、安全防范系统监控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合理,图像清晰度应符合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的探测器灵敏度和报警响应时间应符合标准。
4、智能卡系统卡片的读写性能应稳定可靠,权限设置应准确无误。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3ccf3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2.png)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一、引言智能化系统监理是指对建造、工程或者设备中的智能化系统进行全面、专业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其设计、安装和运行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本文旨在制定智能化系统监理的实施细则,以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要求。
二、监理范围智能化系统监理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系统设计审核: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确保其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2. 施工过程监督:对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设备安装调试监督:对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运行维护监督:对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进行监督,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对智能化系统的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及时解决系统故障和问题。
三、监理要求1. 监理人员资质:智能化系统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 监理计划:制定详细的监理计划,包括监理的时间安排、监理内容和监理方法等。
监理报告。
4. 设备检测:对智能化系统设备进行检测,包括设备的功能性测试、性能指标测试和安全性能测试等。
5. 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理文件管理制度,包括文件的归档、备份和保密等措施。
6. 合作协调: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等各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协调解决问题。
四、监理流程1. 设立监理组织:由建设单位或者相关机构设立智能化系统监理组织,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制定监理计划:根据项目需求和进度,制定详细的监理计划,明确监理内容和时间节点。
3. 设计审核: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包括技术参数、功能配置和接口设计等。
4. 施工过程监督:对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包括施工质量、安全措施和进度管理等。
5. 设备安装调试监督:对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运行维护监督:对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进行监督,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维护记录和维修工作等。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注意事项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bfe1a4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c.png)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注意事项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建筑结构、设备、材料、环
境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建筑工程。
在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监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质量
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监理人员要对施
工过程中的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工
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安全防护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监理人员要加强现
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避免发生安全
事故。
3. 施工进度
监理人员要对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监控,及时发现施
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延误,协调各方力量,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4. 设备安装
智能建筑的设备安装是关键环节,监理人员需对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等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良。
5. 施工协调
智能建筑工程通常涉及多个专业,监理人员要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避免出现施工过程中的交叉作业和冲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总之,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重要保障,监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全程参与并监督施工过程,确保工程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
希望各位监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履行监理职责,为智能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做出积极贡献。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b8beb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8.png)
智能化系统监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智能化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智能化系统的监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智能化系统监理的实施细则,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智能化系统监理的目标1.1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智能化系统的稳定性是其正常运行的基础。
监理工作应着重检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系统的运行环境等,以确保其稳定性。
1.2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智能化系统的安全性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监理工作应包括对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评估和修复,确保系统的数据和用户信息不受到非法侵入和篡改。
1.3 优化系统的性能智能化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体验和效果。
监理工作应关注系统的响应速度、数据处理能力、界面友好度等方面,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满意度。
二、智能化系统监理的内容2.1 硬件设备监理硬件设备是智能化系统的基础,监理工作应包括对硬件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试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系统需求。
2.2 软件系统监理软件系统是智能化系统的核心,监理工作应包括对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测试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系统的功能完备、稳定可靠。
2.3 系统运行环境监理系统运行环境是智能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监理工作应包括对系统运行环境的评估和监督,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例如网络带宽、服务器容量等。
三、智能化系统监理的方法3.1 定期巡检和维护监理工作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包括对硬件设备的检查、软件系统的更新和优化,以及运行环境的调整等,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异常报警和处理监理工作应建立完善的异常报警机制,对系统发生的异常进行及时处理,包括故障排除、数据恢复等,以减少系统故障对用户和业务的影响。
3.3 数据备份和恢复监理工作应建立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四、智能化系统监理的责任4.1 监理人员的职责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对智能化系统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工作要点14. 智能化建筑工程14.1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智能建筑工程的重点是:各系统的配管配线;线槽及缆线的敷设;模块的安装和接线;电源箱、控制箱柜的安装和接线;机房内机架、配线架及设备的安装;出线口及终端盒的安装;防火处理、接地等;以及工程技术资料。
14.2 弱电控制箱柜的安装、线槽敷设、明管敷设、暗管敷设、防火封堵、导线连接、电缆敷设的安装要求与建筑电气相同。
因此,监理工作要点不再重复。
下面就智能建筑工程中的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总结出来。
供实践中参考。
14.3 弱电的配管及线槽应保持接地的接续性,并至少两点与接地干线连接可靠。
配管、线槽连接时电气上应贯通,并做好等电位联接。
14.4 电话、电视等弱电出线口安装的垂直度、平整度的要求与电源插座安装要求一致。
卫生间的电话出线口距离地面不小于1m。
14.5 弱电布线应防电磁干扰和同频干扰。
强、弱电竖井宜分设。
同一竖井时,两者距离应大于300㎜。
不同的弱电系统应分设在不同线槽中。
在线槽内弱电线缆宜采用排列法绑扎成束,固定牢固。
固定间距不大于1.5m。
14.6 综合布线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
大楼配线设备和楼层配线设备端必须可靠接地。
布线系统的接地应汇接在同一接地体上。
14.7 消防火灾报警控制器应牢固接地,并有明显标志。
消防系统的工作接地应采用25㎜2铜芯软导线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
14.8 有线广播电视系统光端机站、电信系统的交接设备间等弱电设备间应设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与本建筑共用接地系统相连时,应采用芯线截面积不小于25㎜2铜芯软导线。
14.9 综合布线的线缆敷设按设计要求选用。
宜采用低烟无卤(无毒)的阻燃型护套线缆。
配线设备应采用阻燃型材料。
线缆穿越每层楼或不同的防火分区时要做好防火封堵。
当设计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各个布线链路的屏蔽层在整个布线链路上必须是连续的,不应有间断(包括信息插座、插接软线、跳线、用户终端设备上接口的接插件等应有良好的屏蔽特性,并满足屏蔽连续的要求)。
14.10 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的布置安装:(1)离墙壁、梁边不小于0.5m,周围0.5m内无遮挡物。
至送风口水平距离不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水平距离不小于0.5m。
(2)宽度小于3 m的内走道顶棚应居中安装。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距离不大于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距离不大于15m;端头距墙的距离不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
(3)探测器安装在顶棚上时应与吊顶形状协调。
在保证其功能的前提下,宜与成排灯具安装在一条直线上,以增加建筑装饰的美感。
探测器安装后,周边无破损。
(4)探测器的接线应可靠压接或焊接牢固。
不得用腐蚀性助焊剂。
探测器(+)接红色线,(-)接蓝色线。
其余线可自行分色,但同一工程应一致。
14.11 消防工程的配线明管、非防火型的线槽外表面应刷防火涂料。
防火涂料应均匀、无遗漏,涂料厚度符合要求。
消火栓箱内手动紧急按钮的配线应有阻燃材质的保护管。
14.12 民用建筑内设置锅炉房时,电气线路应采用金属管和电缆布线。
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应符合北京市《民用建筑设置锅炉房消防设计》的规定。
14.13 智能化系统的电源、防雷及接地。
(1)智能化系统电源的安装质量要求与建筑电气工程相应的要求一致,包括:①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交、直流供电;②应急状态下的应急发电机组、蓄电池组、充电设备和不间断供电设备(2)智能化系统的防雷及接地的安装质量要求与建筑电气工程相应的要求一致。
包括建筑物内各智能系统的防雷电入侵装置、等电位联接、防电磁干扰接地和防静电干扰接地等。
(3)智能化系统的防雷及接地装置应与建筑物共用接地装置。
采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做为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4)智能建筑系统应对接地电阻值进行复核检测,并做好相关智能化系统的工程交接和接口检验。
14.14 由于参加智能建筑施工的分包单位较多,监理工程师应该主动参与审核分包单位的施工方案。
谈智能化系统设计建筑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应根据建筑类型、使用功能、物业管理的要求以及受控机电系统的具体配置,保持与建筑整体设计协调一致。
尤其是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它不是多个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共享,完成对建筑或建筑群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监控和管理。
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是多专业参与、协同配合的过程。
这就要求监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了解各专业的知识,同时要有协调各方、共同合作的能力。
这一部分工作是监理中的难点,值得不断总结和探讨。
另外,尽管建设部自1988年开始在部分城市、部门组织开展建设监理工作,但是第一个有关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法规1997年才颁布,即建设部建设[1997]290号文《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290号文)。
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以说是刚刚起步。
在许多监理工作实用手册中就是传统弱电系统篇幅都很少,更谈不上智能化系统了。
本文总结设计监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参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监理这一领域的交流。
一、建筑智能化设计中的各个阶段以及组织格局在我们讨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的监理之前,我们应先了解建筑智能化设计中各个阶段以及组织格局的一些特点。
建筑智能化设计必须经过用户需求分析、初步设计、系统工程设计以及深化设计等环节。
涉及的单位有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商和各专业子系统分包商等。
他们在设计的各个阶段担当各自不同的角色。
如何确定设计的目标由谁来完成,各个参与单位在何时承担什么任务,如何组织落实各阶段的设计目标,从而保证建筑智能化设计中的质量、进度和投资三大目标。
这是我们在从事这项监理工作之前首先应当明确的。
在建设部290号文中明确规定:“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应由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工程设计单位总体负责”,所以,设计的总体目标、投资规模应由设计单位和监理协调业主做好用户需求分析,最终由业主确定。
据此,由设计单位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初步设计。
在这一阶段应根据建筑类型、使用功能、物业管理的要求,受控机电系统的配置以及投资规模,确定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子系统应达到的功能,同时对系统集成做出总体要求。
但对系统工程设计由谁承担并完成,290号文中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显然,在初步方案中,因未定各子系统的品牌,以及系统集成软件平台,所以达不到系统工程设计的深度。
本文建议在设计单位完成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编制系统工程设计的招标书,经监理由业主最终确认。
之后,公开招标,择优确定系统工程设计的方案以及系统集成商。
同时,系统集成商为总包,其他各专业子系统可作为分包纳入管理体系。
在设计单位指导下,总包组织各分包单位完成深化设计。
二、建筑智能化设计各阶段监理工作要点(一)用户需求分析和初步设计阶段。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是多学科、多技术综合集成的新兴事物,大部分业主对智能建筑缺乏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建筑智能化涉及的诸多技术还在迅猛发展,产品和标准日新月异,这就使得业主对将来建成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很难有明确的需求。
因此,在这一阶段,配合设计单位,帮助业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功能需求,显得最为重要。
这一阶段的监理工作主要有:(1)审查参与设计各单位的资质是设计阶段监理的一个很重要内容。
(2)通过详细的用户需求分析,协助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和建设等级标准。
(3)跟踪了解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各专业和系统集成技术的最新发展,掌握与其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政策法规,避免设计方案采用落伍的产品技术,或不符合最新的规范要求。
(4)熟悉所建工程的建筑类型、建筑各部分的使用功能、机电系统的配置情况。
审核各系统具体功能以及系统集成达到的目标。
(5)强调与土建、水、暖、电等各专业系统工程的关系,明确各专业之间的接口要求。
(6)对初步设计方案,重点审查其与建筑物或建筑群整体工程的协调性,所采用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先进性,投资的经济合理性。
(二)系统工程设计阶段。
采用何种技术、何种产品,选择哪一种集成方案、哪一家集成商均在这一阶段确定下来,所以这一阶段的工作事关整个智能系统工程建设的成败。
建议在初步设计完成之后,应以招投标的方式确定系统集成商和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这一阶段监理工作主要有:(1)参与制订招投标方案、审核招标文件、参与评标工作,审查系统集成商和各分包单位的专业资质。
(2)系统工程设计首先应确定系统集成方案,而后考虑各子系统的合理配置。
强调系统集成宜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标准接口。
(3)审核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和设备清单;审核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验收标准应强调可操作性。
系统设计方案应经会审后确定。
(4)不仅要求确保系统集成方案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应要求集成商与分包商之间建立合同制约、分清责任,避免扯皮,保证系统集成的顺利实现。
(5)工程设计应为将来的扩展预留合理的软硬件接口。
(三)深化设计阶段。
系统集成商和各子系统分包单位在深化设计之前应对建筑物相关位置做实地测量,并了解水、暖、电等各专业系统工程设备具体型号。
深化设计是在设计单位指导下,参照水、暖、电和建筑等各专业的图纸,协调各相关单位,相互合作完成的。
这一阶段监理工作主要有:(1)中心控制室关系到多个系统,敦促总包综合考虑,避免各专业之间的冲突,避免设备的重复设置。
(2)弱电管线管槽工程应在分包商设计方案基础上,结合集成商做出综合优化的弱电管线管槽图,而最终方案应在汇同各相关单位意见,总体考虑建筑、水、暖、电等其他专业走线后确定。
(3)审核各专业设备的安装大样图,注意各专业的交接面是否有冲突之处,分清各专业的作业面,并提出相互配合的注意事项。
(4)要求提供详细接线图,设备和接线端子应有统一的编号系统。
(5)消防、安防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应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备,应注意当地与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的相关法规。
(6)深化设计应附上施工组织计划,将工程分解出详细的工序、分项、分部工程,并在此基础上由总包与其他各专业施工单位协调统一,作出施工进度网络图,以便于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
三、结束语在建筑智能化设计中涉及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专业,参与的单位多,历经用户需求分析、初步设计、系统工程设计以及深化设计等阶段,所以协调一致是最重要的监理原则。
从横向来看,无论在设计的哪一个阶段,智能化设计都应与建筑整体相协调,同时,设计标准应符合最新规范,选择的产品、工艺等技术应顺应潮流。
从纵向看,设计各阶段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应保持前后设计方案的一致性。
参与设计各单位均有各自的专业重点,所以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协调工作是贯彻全过程的监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