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上课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精选14篇)《归园田居》篇1一、导入: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一篇《桃花园记》,作者是谁?(陶渊明)在作品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记》。
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二、简介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分析《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的思想内容1、教师范读2、学生朗读,并参看注释,了解大意。
思考:①这首诗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③诗人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哪些事和景物的具体描写表达出来的?3、提问并订正;师明确:本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6句,写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第二层7—18句,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第三层19—20句,回答人们的疑问,收束全文。
4、研习第一层:⑴释“韵”与“误”“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通用7篇)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归园田居》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归园田居》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2、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
3、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1、做大官,有名有利。
2、做农民,平平淡淡。
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是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
舍和得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是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
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
《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
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非常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析题:文章和诗歌的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
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够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是“归”还是“居”?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这节课就要了解的几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归园田居其一完整授课版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无适俗韵 , 性本爱丘山。
白描:描写 景物旳时候
以简洁、质 朴旳语言, 粗线条勾画 景物轮廓旳 措施。
4、归去怎样?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轻松,和平,怡然自得
归园田居
官场:黑暗 尘网 厌 樊笼 弃
田园:闲适、幽美
恋恋 方宅 草屋 归归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归纳诗歌旳写作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 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性格。]
• 自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旳性格,天 性就热爱山林。误落尘世旳罗网中, 已经有三十年。
• (据考证,“三十年”当为“十三年”之误,陶渊明自东 晋太元十八年(393)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405)归隐, 恰好是十三年。 )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告诉了我们那 些信息?题眼是那个字?
归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怎样?
1、从何而归? 官场
尘网、樊笼 对官场旳厌恶
2、为何而归? (1)本性爱田园 (2)官场黑暗,无自由,无 法实现理想、理想,作者归隐 田园为独善其身
怎样了解“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利用生动形象旳比喻,阐明作者身
• 第三层是最终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 然。”这是对全诗旳总结,写出了归园田后旳愉 悦心情:像久在笼子里旳鸟儿一样,又能重返大 自然。这两句回答了人们旳疑问:作者为何对平 凡旳茅舍草木、鸡鸣狗吠如此津津乐道呢?原来, 这是因为作者“久在樊笼里”旳缘故。“樊笼”, 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即上文旳“尘网”。 “尘网”,是禁锢人旳牢笼和罗网,一旦冲出罗 网,返回大自然旳怀抱,那就乐在其中。
归园田居公开课课件
整体感知
自读全诗找出“诗眼”,思考: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园田居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小组合作探究
(一)从何而归:(第一组负责) 1、从何而归? 2、对归来之所的情感是怎样的? (二)为何而归: (第二组负责) 1、为何而归? 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如何理解? (三)归向何处: (第三组负责) 1、归向何处? 2、找出相关句子,作以简要赏析。 (四)归去如何: (第四组负责) 1、找出体现作者归去后情感去向的词句; 2、明确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
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在的心情。
拓展——
• 像陶渊明一样在官场和田园选择中挣扎的 中国文人
• 中国文人的几种类型——
• 推波助澜型……秦桧、严嵩、和珅
• 随波逐流型……李斯、徐阶、宋玉
• 独立洁行型……屈原、阮籍、嵇康、杜甫 、海瑞、袁崇焕
• 独善其身型……老子、庄子、范蠡、陶渊 明、王维
思考:
从上述古代文人的遭遇中你发现了什么? 假如你生活在古代,你将如何选择自己的
提升能力,学以致用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此诗前两句着重写景,运用了_白___描____表达 方式,通过_绿____原__ 、 __白_川____ 、子___规____ 等意象, 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 来。后两句写_人__,画面上主要突出 _在_水__田__插_秧__的_农__民_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 月”劳动的__紧_张____,__繁__忙___。前呼后应, 交织成一幅__色_彩__鲜__明__ 的图画。
路?
古代文人的可悲命运——
要么变节,要么屈节; 要么毁没,要么埋没。
归园田居(其一)讲课
饮酒
陶渊明
我居住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 但却没有世俗交往的纷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请问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只要心志高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无意间看见了庐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傍晚山色秀丽,鸟儿结伴飞回。 这里面蕴藏着人生的真正意义, 想要辨明,却不知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如何看待作者的“归”?
作业
背诵《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了解陶诗平淡朴素中见真情 的语言风格,体会诗歌中作者超凡脱俗的 节操情趣。
听录音,把握诗歌节奏字的读音
朗读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归”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诵读并思考作者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 光图,选择最喜欢的语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 描绘。
归园田居教案两课时
归园田居教案两课时课时一:导入与感知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归园田居》的创作背景及作者陶渊明的人生追求。
2.引导学生感知诗文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归园田居》的创作背景及作者陶渊明的人生追求。
2.感知诗文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的内涵。
2.如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陶渊明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归园田居》的诗意。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归园田居》,理解诗文内容。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诗文的意象,探讨其寓意。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诗歌欣赏(1)教师示范朗诵《归园田居》。
(2)学生跟读,体会诗文的韵律美。
5.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课时二:深入解读与拓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深入理解《归园田居》的内涵。
2.培养学生解读古典诗词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会运用诗歌表达情感。
二、教学重点1.深入解读《归园田居》的内涵。
2.培养学生解读古典诗词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的内涵。
2.如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归园田居》的内涵。
2.深入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的意象、情感、哲理等。
3.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归园田居”现象。
4.诗歌创作(1)教师示范创作一首以“归园田居”为主题的现代诗。
(2)学生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6.课后作业(1)学生自主阅读《归园田居》的其他篇目,深入理解其内涵。
(2)学生尝试以“归园田居”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
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归园田居》的创作背景及作者陶渊明的人生追求,还能深入感知诗文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归园田居》公开课课件
晚年生活
弱年逢家贫,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有会而作》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乞食》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 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 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 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苏轼 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 ——萧统
情语
1、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2、如释重负的轻松,失而复 得的亲切,重归田园的欣喜 3、平静、淡雅、怡然自得的 心境的自然流露
景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探讨研究
有人说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消 极的表现,是一种随随便便的 放弃和对现实软弱无力的妥协。 有的人说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 积极的表现,是经过慎重思考 的明智选择。你是如何看待的?
归的社会背景
1、社会动荡,时局不稳 (3个朝代,10个皇帝) 2、政治黑暗,门阀森严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3、官场结党隐私,勾心斗角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归隐的过程
29——42岁 五次出仕,五次归隐 第一次为州祭酒 第二次入桓玄军幕 第三次为镇军参军 第四次为建威参军 第五次任彭泽县令
归园田居
陶渊明
景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景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归园田居讲课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第一读 读出一种尴尬,一种辛苦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草盛苗稀 披星戴月
尴尬 辛苦
夕露沾衣
狼狈
第二读 读出一幅图画,一种喜悦
)。
没有劳动的艰辛,有的是月下晚归的惬意
没有官场的勾心斗角,有的是劳动的诗意
衣沾不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带月荷锄归
带:突出了人的主体性,流露出了作者对于 周围景物的喜爱,和他劳动后的愉悦心情。
道狭草木长
狭:正面写路,侧面写草木。
一月
一人
劳动晚归图 一路
一锄
幽 静 , 喜 悦 , 和 谐
这里没有(
),有的是(
陶渊明《归园田居》课件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之情, •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之情, •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爱好之情, • 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之情。
名句填空
• 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 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 田。
• 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
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
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委曲。全诗从对官场生活
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
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显露了出来。这
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个性体验
• 1.展开联想和想像,说说陶渊明为我们描画了“归去后” 是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从那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这些 诗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 CD(C.这四句写的是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 来来往往,共话桑麻,并不孤独。D.这两句是说庄稼一天天生长, 开辟的荒土越来越多,而不是劳作的艰辛)
2、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 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
句加以分析。
•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 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而没有他所厌恶的 官场 “杂言”,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 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澄澈明净的, 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 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 于一旦,因而又时常心怀担忧。 (分析其 他诗句,言之成理亦可)
• “误中,一去三十年。”尘网:尘世的罗网。 “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他从开始 作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前后一共 十三年。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 三年”之误。这两句是说,自己不得已出 去做官,一去就是十三年。
《归园田居》公开课教案(多场合)
《归园田居》公开课教案(多场合)教案《归园田居》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归园田居》的背景、作者及诗歌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归园田居》的背景知识介绍2.诗歌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分析3.诗歌的朗读与鉴赏4.课堂讨论与互动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提出问题:“你们对田园生活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思考。
2.背景知识介绍(10分钟)介绍《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以及他的生平、思想。
讲解《归园田居》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诗歌鉴赏(15分钟)朗读《归园田居》,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如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倦等。
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描绘田园风光、运用比兴手法等。
4.课堂讨论(15分钟)1)诗歌中描绘的田园生活有哪些特点?2)诗人为何选择归隐田园?3)诗歌中的比兴手法有哪些?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归园田居》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6.课后作业(5分钟)1)背诵《归园田居》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田园生活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归园田居》的背景、作者及主题思想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及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步骤是否合理?3.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如何?4.课后作业的设置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归园田居》这首诗歌,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陶渊明《归园田居》精品课件(公开课)
陶渊明生活在充满战乱的
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 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 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 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 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 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 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 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 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 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 格和气节。
三、细品田园情趣
在陶渊明看来:
茅檐草舍远胜官府高堂 树环花绕远胜 ? 朴素村落远胜 ? 鸡鸣狗吠远胜 ? 清静悠远远胜 ?
茅檐草舍远胜官府高堂 树环花绕远胜前呼后拥 朴素村落远胜繁华闹市 鸡鸣狗吠远胜车喧马嚣 清静悠远远胜摧眉折腰
平淡的田园因 充满了真挚情感, 便有了盎然诗意!
四、深味卒章显志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何谓“自然”? 何谓“返自然”?
返自然:
田园 (物质家园) 回归
本性 (精神家园)
五 课堂小结
归园田居(其一)
从何而归?
污浊官场
归向何处?
田园农村
为何而归?
归 热爱田园 厌恶官场
归去如何?
悠闲自在 愉悦欣喜
陶诗“人性之光”:
拒绝沉迷物欲,坚守精神。 拒绝摧眉折腰,坚守节操。 拒绝随波逐流,坚守本性。
何谓“羁鸟”、“池鱼”? 何谓“旧林”、“故渊”?
羁鸟、池鱼——官场中的诗人 旧林、故渊 ——诗人久违的田园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守拙”并非 诗人自谦语!
愚拙,实乃流俗之讥。 面对流俗讥讽,仍然坚守 不变,便有一种“让别人 说去吧,走自己的路”的 战斗意味!
三、细品田园情趣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教案(精选16篇)
《归园田居》教案〔精选16篇〕《归园田居》教案〔精选16篇〕《归园田居》教案篇1【教学目的】学习诗歌素描,以写促读。
【教学重点】对《归园田居〔其一〕》进展素描。
【教学难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用诗歌中的元素构思文章。
【学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新课:大部分同学为了使文章富有文采往往把诗歌嵌入文章当中去,那么你们知道诗歌还有一种利用的方式吗,那就是诗歌素描。
一首诗歌,就是一个灵魂,一首诗歌,就是一段经历,一首诗歌,一幅美景,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用诗歌中的元素,来做一篇文章。
2、概念介绍:素描:文学上指文句简洁、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
素描即改写,只是这种改写更加灵敏、自由。
在记诵的根底上,用文字传达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可以以诗歌内容为原型,也可以改编内容,改造其中的人物、事件。
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换成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3、投影: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菊花人生〔2023年湖北高考总分值作文片断〕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4、《归园田居》素描练习:练习1:园田扩展练习:陶渊明向往的是园田生活,请你根据《归园田居》提供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描绘一下的田园风光。
〔注意:不是翻译〕练习时间:10分钟。
学生展示片断,老师点评。
老师示范:透过晨雾暮霭,陶渊明与家人葛衣芒鞋,荷锄园田;在屋子周围的柳树和桃树伸展出最迷人姿态的季节里,他与友人在树下饮酒作诗畅聊至天明。
那时,炊烟从远处村落袅袅升起,雏鸟刚刚发出稚嫩的鸣叫,姿态骄傲的公鸡在树颠呼喊天明,远处农家大黄狗的嬉戏,惊醒了熟睡中的小儿这一切在他的眼里都那么自然,虽贫寒但宁静,虽守拙但归真。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归园田居上课教案
诵读法; 问答法; 层层分析 法。
“隐逸诗人”(41 岁辞官归田) 作品: 《饮酒》 、 《归园田居》组诗五首、 《桃花源记》 、 《五柳先生传》 、 《归去来 兮辞》等。 3、时代与生平经历: 东晋--- 战乱频繁,动荡不安。 早年:“大济苍生” -- 得不到社会的重视。 中年:“时隐时仕”– 不为五斗米折腰。 晚年:“归隐田园” -- 创作高峰期
课题: 授课人 教 学 目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屈 燕
第二单元
诗词
第七课 《归园田居》其一 机加工一(2)班 课 时 (第一课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授课班级
能够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课文,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风光,欣赏诗歌的画 面美。 反复吟咏,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从而体会诗中的感情。 理解诗人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 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把握结构美;欣赏田园风光,品味画面美。 通过诗中意象及描写(白描手法)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 学 过 内容 程 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听到“狗吠、鸡鸣” 。 (景语) 总之,这八句话,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的田园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情语) 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 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提问:诗人面对如此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画面有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看最后几 句。 5、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反映作者归隐后情感的词语。 明确: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表现了诗人过着一种愉快、喜 悦、轻松、自由的田园生活。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 有人说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 你有什么看法? (可从社会责任感、 个人追求、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2、背诵本诗。 五、课后记载:
《归园田居教案》课件
《归园田居教案》PPT课件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理解《归园田居》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掌握作者陶渊明的生平背景和文学地位分析并欣赏诗词中的自然描写和哲理表达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归园田居》诗词的理解和分析难点:诗词中的自然描写与哲理的深入探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和诗词创作背景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诗词的解读和讨论欣赏法:通过朗读和品鉴,感受诗词的美感第二章:作者介绍2.1 陶渊明的生平背景生活年代:东晋时期社会地位:诗人、辞赋家、田园诗人代表政治态度:隐逸派的代表,追求田园生活2.2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诗歌创作:以田园诗最为著名辞赋和散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开创了中国田园诗的先河第三章:诗词解析3.1 《归园田居》诗词概述诗词背景:作者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诗词结构:以田园景物为描写对象,抒发归隐之情3.2 诗词中的自然描写田园风光的描绘:山水、田园、花鸟自然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共生3.3 诗词中的哲理表达归隐哲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人生感悟: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反思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诗词,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准备相关的文学资料和图片4.2 课堂讲解讲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和诗词创作背景分析诗词的结构、意象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参与诗词的解读和讨论4.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诗词中的自然描写和哲理表达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5.2 课后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写作或思考题,考察学生的理解深度和创造力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思考角度《归园田居教案》PPT课件第六章:教学活动案例6.1 案例一:品鉴诗词意境选取《归园田居》中的经典诗句,进行朗读和品鉴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的自然美和哲理深度6.2 案例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词中的自然描写和哲理表达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第七章:教学资源推荐7.1 推荐一:文学作品选读推荐学生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加深对陶渊明文学风格和思想的理解7.2 推荐二:学术研究资料推荐学生阅读关于陶渊明和《归园田居》的学术研究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背景和文学价值第八章:教学拓展活动8.1 活动一:创作自己的田园诗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田园诗,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共同提高写作能力8.2 活动二:举办诗词朗诵会学生选择《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进行朗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第九章:教学反馈与改进9.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9.2 自我反思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10.1 课程回顾强调《归园田居》的重要性和文学价值10.2 学生感悟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归园田居》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理解《归园田居》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掌握作者陶渊明的生平背景和文学地位,分析并欣赏诗词中的自然描写和哲理表达。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堂导入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堂导入《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一)激趣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A、做大官,有名有利。
B、做农民,平平淡淡。
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
舍和得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
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
《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第二年。
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三)朗读并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1.教师范读(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田园风光图,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环境的幽静与优美。
),学生听诵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入情入境。
3.学生推荐代表朗读诗歌,要求读出感情,并说出依据。
(四)合作探究1.分小组研究,推荐代表发言评论,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2.提问:“归”字是诗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讨论、明确:⑴从何而归?⑵为何而归?⑶归向何处?⑷归去如何?(五)分析鉴赏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1.为何而归?明确:性本爱丘山(本性)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明确:“误落尘网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园诗派、隐逸诗人
开创田园诗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
陶 的境界,为唐代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基础。陶渊 渊 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成为中国古代
知识分子的精神皈依。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
明 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作品大多写 退隐后的田园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 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被后世人称为“田园 诗开山,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归·园·田·居
田园之祖 隐逸之宗
识其人
陶渊明
历史上有一人,29岁时才出仕, 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他 41 岁 时 , 再 次 踏 入 仕 途 , 担 任 彭 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 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该穿戴 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他叹 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 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 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回归田园后感 到自在与欢愉。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作Fra bibliotek陶 渊 明
者简介
陶 渊 明 ( 365—427 ) , 字 元 亮 , 自 号 “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 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 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 影响很深。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 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几度 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 暗,此后二十三年,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 贫病交迫中去世,时年六十三岁。
久户狗暧榆方开羁误少
在庭吠暧柳宅荒鸟落无
樊 笼 里 , 复
无 尘 杂 , 虚
深 巷 中 , 鸡
远 人 村 , 依
荫 后 檐 , 桃
十 余 亩 , 草
南 野 际 , 守
恋 旧 林 , 池
尘 网 中 , 一
适 俗 韵 , 性
东 晋 : 陶
归 园 田 居
·
得 返 自
室 有 余
鸣 桑 树
依 墟 里
李 罗 堂
因“爱”而悔悟,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因“爱”而思归。
方宅
远村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草屋
炊烟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榆柳
狗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桃李
鸡鸣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思考探究
为什么稀疏平常的农村生活 图景,一经作者的笔触进行描绘, 便显得如此的美好?
思考探究
1.白描(简笔勾勒)
屋 八 九
拙 归 园
鱼 思 故
去 三 十
本 爱 丘
渊 明
其 一
然闲颠烟前间田渊年山
。。。。。。。。。。
壹 诗与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诗经·毛诗序》
贰 品其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爱”丘山: 热爱大自然,热爱自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由闲适的田园生活。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近景: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远景:远村、炊烟。
—远近结合 2.狗吠,鸡鸣。 —动静结合
—声色俱备
思考探究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 样优美的田园生活图景中,你能体会到诗 人内心怎样的思想情感?
—— 享 受 这 样 恬 淡 、 自 适 的 生 活,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无 限喜爱之情。
叁 体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