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梯田情况介绍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的哈尼梯田)
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则哈尼世遗是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现在要说的是,云南的哈尼梯田是一处美丽的景观,1300年来,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居民在哀牢山创造出垂直跨度超过1500米,梯级达3000级,近60万亩的耕作台地。
这种人和自然共同创造的人文景观,被称作文化景观遗产。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内,总面积82万亩,是红河南岸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等自然特点,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的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
历经1000多年,是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典型范例,是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哈尼梯田概况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
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
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
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这些景区就是目前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保护区。
哈尼世遗的价值与评价哈尼的价值:复杂起伏的地形和暖湿多雨的热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使云南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家园和多种野生生物的庇护所。
红河哈尼梯田的故事
红河哈尼梯田是由哈尼族人历经几千年耕耘出的壮丽景观。
关于它的故事有两个有趣的传说。
第一个传说是,哈尼族的祖先看到螃蟹在水田里划出一道一道的小沟,得到了启发,于是在山坡上开出一层层的梯田。
第二个传说是,一只小鸟在天空飞过,嘴里衔着一粒稻谷,哈尼村寨里的一只小狗对着它汪汪一叫,这只小鸟受到惊吓,把嘴一张,这粒稻谷正好落在村里牛洗澡的水塘里,第二年,这个水塘里长出的稻谷又大又沉,于是哈尼族人受到启示,开始种植水稻。
其实从历史形成来看,红河哈尼梯田是哈尼人不断南迁的过程中种植技术与各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
再加上哀牢山区垂直的气候特征,气温高、湿度大,才形成了哈尼族独特的梯田文化。
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为中国第45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视角下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一)哈尼族的梯田 哈尼族实施开山造田的浩繁工程时,没有严密的组织机构 发号施令。公元6世纪中叶哈尼族古渡红河进入哀牢山区时,红 河流域有哈尼12个部落头领,各村寨的小首领在部落头领的指挥 下,村落的小首领把土地划分给家支族长后,各家族可按自家份 地开挖梯田,对于团结的哈尼族而言,开山造田轻而易举。 (二)因地制宜 哈尼族人民有着长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水稻农田的历 史和农耕文化,他们在长期的田间劳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地制宜,摸索和总结自然规律。在整个梯田的开垦过程中,哈 尼人始终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所以使梯田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和 运用。
为文化类标准6条和自然类标准4条。世界遗产认定标准表见表1。 表1 世界遗产认定标准表
Cultural criteria
Natural criteria
(i) (ii) (iii) (iv) (v) (vi) (viii) (ix) (vii) (x)
世遗委员会在对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评语中写道:哈尼梯田 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 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 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 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三、哈尼梯田的申遗之路
(一)哈尼梯田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尼梯田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世界,国 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1993年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 讨会,日、美、英等10多个国家代表参观哈尼梯田,深为梯田的 景观和文化所折服。2010年,哈尼梯田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 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之一。为充分发掘梯田的遗产价值, 促进文化遗产申报,保障哈尼梯田的永续存在和改善当地居民的 生产生活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学者对哈尼梯田的历 史成因、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及其管理方面展开了研究。2013年 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文化景观成功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哈尼梯田的申遗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世界遗产的评定有其流程和标准,分
红河哈尼梯田情况介绍
红河哈尼梯田情况介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南部,有哈尼、彝、苗、瑶、傣、回、拉祜、布依、壮、汉十个世居民族和尚未识别族称的芒人。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自治州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这里是天然的民族博物馆,迷人的文化大观园,红河哈尼梯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魅力的民族文化景观。
一、红河哈尼梯田简介河哈尼梯田是分布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以哈尼族为代表的人民在一千多年的生产生活中,利用当地独特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红河哈尼梯田历史悠久,文字史料记载的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将梯田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并留下了“世间田制多等夷,有田世外认命题”的著名诗篇。
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景观壮丽,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仅世界遗产申报地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梯田,集中连片最大的达上万亩,其中以多依树梯田、坝达梯田、麻栗寨梯田,勐品梯田、牛角寨梯田最为著名。
这里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蒸腾,满谷的云雾漂浮不定,形成浩瀚的云海,时隐时现,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婀娜多姿,被誉为高原大海,空中水库。
连绵不断的成千上万层梯田,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之巅,近万亩的梯田宛如一片波海,泛着粼粼波光,景色十分壮观。
镶嵌在陡坡上的梯田,远看如天落碧波,侧看以天梯凌空,俯瞰似大地版图,气势磅礴,秀丽多姿,独具风韵,美妙绝伦,把山梁深谷组成一幅变幻莫测的天然画卷。
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共同构筑的良性农业生态是哈尼等各族人民利用当地特殊地理气候,变自然生态农业为农业生态的独特创造,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的范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哈尼梯田文化内涵深厚、独特,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
以耕作梯田著称于世的哈尼族,其农耕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明了“木刻分水”法和“自然冲肥”法,公平、合理而又科学,保证每块梯田都得到充分的肥料和水量供给。
云南哈尼梯田可行性分析
云南哈尼梯田可行性分析概述哈尼梯田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誉为世界上最壮丽的梯田景观之一。
这里的梯田是哈尼族人民创造的世界农业文明奇迹,也是中国远古农耕文明的瑰宝。
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哈尼梯田所面临的文化保护、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等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重点探讨云南哈尼梯田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文化保护哈尼梯田作为哈尼族人民的传统耕作方式和居住形态,对于保护这一文化资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哈尼梯田的保护工作主要以保护梯田景观和传统农耕文化为重点。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完善相应的保护机制,同时加强对哈尼族人民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加强与相关机构及旅游从业者的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哈尼梯田的文化遗产。
生态保护哈尼梯田所处的山区地形与特殊的水利系统是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保护梯田生态环境亦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梯田保护区,加强对梯田水利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保持其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
同时,应限制游客数量,采取科学的旅游开发方式,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商业化对梯田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通过提高游客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加强宣传和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梯田生态保护的氛围。
经济发展云南哈尼梯田景区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哈尼梯田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但尚未发挥其潜力。
政府应抓住机遇,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同时,需要加强与旅游从业者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引导哈尼族人民充分参与旅游业,推动民族文化艺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结论云南哈尼梯田作为世界上最壮丽的梯田景观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生态和经济价值。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从文化保护、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加大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与相关机构和旅游从业者的合作。
元阳梯田爱春蓝景区简介
元阳梯田爱春蓝景区简介
元阳梯田爱春蓝景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梯田,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誉。
景区内有10个自然村落,400多户人家,是哈尼族人
民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其中有保存完好、规模最大、最壮观的阿者科梯田和多依树梯田。
这里有千年的哈尼梯田文化遗产,有绚丽多彩的田园风光,是元阳哈尼族人民世代劳作和智慧的结晶。
爱春蓝景区有10个自然村落,400多户人家,是哈尼族同
胞世代劳作和智慧的结晶。
元阳梯田爱春蓝景区景点众多:金塔、箐口、老虎嘴、大寨、多依树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塔和箐口两个景点。
金塔是哈尼族先民在元阳一带原始生态环境中为抵御恶劣自然条件而创造出“干栏式”木结构建筑。
—— 1 —1 —。
小学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大景观作文
小学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大景观作文嘿,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去过的一个超级美的地方——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哎呀,那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让人看了眼前一亮,忍不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嗨,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梯田吧。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山坡上开辟出一块块的梯田,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山间,好像是大地的阶梯,一层一层地向上延伸,简直就像是一幅幅美丽的油画啊!
哟,再说说梯田的景色吧。
那里的梯田是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春天的时候,梯田被一片片嫩绿的稻苗覆盖着,好像是一片绿色的大地毯,夏天的时候,水稻长得又高又茂盛,金黄的稻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真是太美了!
唉呦,还有哈尼族人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呢!他们的房子都是用木
头搭建的,屋顶是斜斜的,看起来很有特色。
而且,他们的服饰也很
漂亮,都是用手工织的布料做成的,颜色鲜艳夺目,真是很有民族风
情呢!
咦,还有还有,哈尼族人的歌舞也非常有特色啊!他们跳起舞来,动作矫健,优美而有力,还会唱一些传统的歌曲,让人觉得很亲切,
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
嘿,怎么样,听了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么多,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
去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走一遭呢?我一定会再去的,因为那里真是太美了,让人留连忘返啊!。
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1. 红河哈尼梯田的壮美风光红河哈尼梯田,哎呀,简直是大自然的艺术品!这地方就像是上天用五彩画笔在山坡上随意涂抹的。
春天的时候,田里水波荡漾,像镜子一样倒映着蓝天白云,真是美得让人心醉。
等到秋天,稻谷金黄,远远望去,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走在梯田间,你会发现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处都能勾起你心里的那份柔情。
而且,这些梯田可不是随随便便种的哦。
哈尼族的农民们世代相传,依山而建,巧妙地利用地形,创造出这样一个个梯田,真是智慧的结晶。
听说他们还会根据水源和气候变化调整种植,这可是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呢!走在梯田旁,真有种“行走在历史的长河里”的感觉,越走越觉得这地方的文化底蕴深厚。
2. 哈尼族的风俗习惯2.1 传统的节庆活动哈尼族的节庆可热闹了!每到丰收季节,村里的人就开始忙活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得像过年似的。
最有意思的就是“吃新米”这个习俗。
每年稻谷收获后,大家围坐一起,享受新米的美味,仿佛在庆祝这一年的辛勤付出。
别看是简单的一顿饭,却包含了浓浓的乡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节日,就是“哈尼新年”。
这一天,哈尼族的姑娘小伙们会穿上最华丽的民族服饰,跳起欢快的舞蹈。
那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仿佛整个村子都在欢声笑语中沸腾。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2.2 传统手工艺再说说哈尼族的手工艺,简直是个宝藏!他们的刺绣、编织、银饰都特别讲究,个个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尤其是那些精致的刺绣,花样繁多,颜色鲜艳,仿佛把大自然的风景都融进了布料里。
每一针每一线都透露着浓浓的民族情怀,真让人爱不释手。
而且,哈尼族的人特别注重传承,年轻人也都愿意学习这些传统手艺。
听说他们有个说法,叫“匠心独运”,这可不是说说而已,是真正把心血倾注在每一件作品上。
看着这些手工艺品,简直就是把“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让人对他们的文化更加敬佩。
3. 红河哈尼梯田的未来3.1 生态与文化的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红河哈尼梯田也在逐步转型。
元阳梯田介绍简介
元阳梯田介绍简介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
这里的梯田依山而造,绵延数十里,最宽处有上千米,最窄处仅有几米,如同一级级登天的天梯。
有的梯田随山坡起伏,层层相叠,远看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之中。
远远望去,梯田像一面面镜子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
元阳梯田最壮观的时节是每年的12月到3月初,也是云南
最好的旅游季节。
这时梯田里的水还很浅,适合骑马。
梯田里种满了水稻,一眼望不到边,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元阳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
每一块田都是由几层梯田组成的,最上面一层是山脚和山腰处种植的稻谷和玉米等农作物。
山越高,水越深,水稻就种得越密。
从山脚到山顶的垂直高度可达3000多米,真是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啊!
元阳梯田分为3个景区:哈尼梯田风景名胜区、大田梯田风
景名胜区和小龙潭梯田风景名胜区。
其中哈尼梯田风景名胜区内的元阳哈尼梯田海拔在1500—2200米之间,有近10公里长。
—— 1 —1 —。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1——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1——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1——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红河哈尼梯田分布于云南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金平、绿春4县的崇山峻岭中,面积约18万公顷,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生态和文学艺术价值。
据史书以及口传家谱考证,红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耕种历史,养育着哈尼族等10个民族约126万人口。
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而水系贯穿其中,是它的主要特征。
依山造田,最高垂直跨度1500米、最大坡度75,最大田块2828平方米,最小田块仅1平方米;以哈尼族“寨神林”崇拜为核心的传统森林保护理念,使这里的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良好,为梯田提供着丰富水源。
哈尼人构建了多套微循环再利用系统,稻草喂牛,牛粪晒干做燃料,燃料用完做肥料,肥料养育稻谷……这种充分利用并遵循自然的劳作传统,不仅创造了哈尼民族丰富灿烂的梯田文化,也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内涵。
为更好地保护哈尼梯田农业文化系统,红河州人民政府制定了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和梯田保护管理总体规划。
今天,红河哈尼梯田,这个养育120多万人口的农业文化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红河哈尼梯田分布于云南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金平、绿春4县的崇山峻岭中,面积约18万公顷。
红河哈尼梯田是活态的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生态和文学艺术价值。
红河哈尼梯田分布于云南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金平、绿春4县的崇山峻岭中,面积约18万公顷。
红河哈尼梯田是活态的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生态和文学艺术价值。
据史书以及口传家谱考证,红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耕种历史,养育着哈尼族等10个民族约126万人口。
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而水系贯穿其中,是它的生态农业系统。
依山造田,最高垂直跨度1500m、最大坡度75,最大田块2828平方米,最小田块仅1平方米,是它的山地农耕景观,“三犁三钯”、“夏秋种稻、冬春涵水”是它的稻作农业管理体系;以哈尼族“寨神林”崇拜为核心的森林保护体系,使这里的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良好,良好的自然生态又为梯田提供着丰富水源。
梯田
概述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
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总面积约100万亩。
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米~2000米的上半山区。
其中以多依树梯田、坝达梯田、麻栗寨梯田、勐品梯田、牛角寨梯田最为著名。
从山脚到山顶断断续续、蜿蜒迂回于千壑万岭之中,级数高达3000多级。
哈尼梯田内形成森林—村寨—梯田—江河水系四度同构的生态系统,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独特创造力,是中国稻米梯田的优秀代表,被人类学家赞誉为人与自然和谐互动完美结合的典范。
和谐与耕耘是哈尼梯田文化最突出的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对自然树木的深刻崇拜以及民居建筑、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服饰、歌舞和文学诗歌均以梯田为核心,处处体现着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融的特点。
形成自然因素地形:云南有94%的面积为山地,核心区元阳县则100%的土地是崇山峻岭,这里亿万年来受元江、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凸起两侧低下,山地连绵,地形呈V字形发育,不易耕作。
为了生产粮食,必须对当地地形进行改造,这是哈尼梯田形成的重要基础。
气候: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因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河坝峡谷因酷热干旱素称“干热河谷区”,高山区因低温、降水量大称为“阴湿高寒区”。
年均温在15℃左右,年日照1670小时,植被介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之间,非常适合水稻生产,因而在元江南岸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稻作梯田。
水源: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哀牢山河坝区蒸发旺盛,水汽随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区遇到冷气团而冷却凝聚成浓雾和充沛的降水。
人文因素历史上的修田和种植习俗:哈尼族自古以来就有耕种梯田的传统,据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尚书》记载,早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今四川省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流域)已经开垦梯田,进行水稻耕作。
红河哈尼梯田调研报告
红河哈尼梯田调研报告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处独特的人工梯田景观。
这个梯田系统被誉为“活化石”,是中国乃至世界梯田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红河哈尼梯田,我进行了一次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首先参观了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地区-元阳梯田。
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最具代表性的景区之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这里的梯田层层叠叠,宛如巨型阶梯般向山脚延伸,美不胜收。
我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了解到这里的梯田是哈尼族先民数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帮助他们合理利用山地资源,保持了当地生态平衡。
除了元阳梯田外,我还参观了红河哈尼梯田其他地区的梯田景观。
不同地区的梯田在形态和规模上各有特色,但它们共同展现了哈尼族人民对土地的独特崇敬和对自然环境的维护。
通过调研,我对红河哈尼梯田的历史渊源、人文特色和生态保护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交流,了解到红河哈尼梯田对当地居民的意义和影响。
梯田不仅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他们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梯田所提供的农作物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经济收入。
同时,梯田也是哈尼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传统节日和活动都与梯田相关。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红河哈尼梯田对于当地社区的重要性。
红河哈尼梯田调研使我深刻认识到梯田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一个民族智慧与生态保护的典范。
梯田的存在使人们重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调研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梯田的农耕文化逐渐减少,年轻一代渐渐离开农田。
另一方面,梯田的维护和修复成本较高,缺乏有效的经济支持。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在保护和传承梯田文化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社区发展问题。
总而言之,红河哈尼梯田是一处令人惊叹的人造景观,展示了哈尼族人民的智慧和对土地的敬畏。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导游词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导游词??提到我的家乡红河,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那绝对是被誉为“真正的大地雕塑”的红河哈尼梯田啊!红河哈尼梯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多个少数民族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
而最具代表性的呢就当数元阳哈尼梯田了。
聪明的哈尼族祖先选择在山坡上建造村庄,那里有充足的水和温暖的阳光。
村子的顶部是茂密的森林。
作为哈尼族的水源,该村的底部是梯田,为人类生存提供食物。
业余时间,哈尼族人喜欢泡一壶醇厚的普洱茶,坐下来喝茶聊天,以缓解农业的疲劳。
他们崇尚黑色,喜欢用自己编织和染色的蓝色和黑色土布做衣服。
男人通常穿笔记本电脑和裤子,而女人则穿无领上衣和褶皱裙子。
你知道我们哈尼族是如何选择一个勤劳健康的女孩的吗?第一、我们看她的屁股黑不黑!我们哈尼族姑娘穿的是短褶裙,在田间地里劳作的时候是要弯腰的,屁股向上抬,经太阳一晒就黑了,那屁股越黑是不是就证明她越勤劳了。
其次,让我们看看她的屁股暴露了多少。
因为我们哈尼族女孩在裙子上戴着银饰品和银项链。
当有更多的银饰品和银链时,它们会从裙子上掉下来。
然而,我们都知道银有除湿、祛病和保健的作用。
当我们哈尼族女孩戴上银饰品和银链时,我们可以有效地去除在田间工作多年所产生的水分。
这女孩不健康吗?千百年来哈尼人民崇拜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变自然生态为农业生态,将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个要素,和谐统一,科学又实际,既解决了吃饭生存问题,又使环境得到了保护。
1300多年以来,这个生态系统养育了这方水土的哈尼族、彝族、瑶族、傣族、壮族、汉族等等世居民族,各民族互帮互助,成为了红河哈尼梯田一道道美丽的人文风景线。
说到这儿,可能大家又会有疑惑了,我们这么多民族是怎样相互包容、和谐发展的呢?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有很强的梯田文化,还因为在享有“滇南邹鲁”美誉的红河建水,有中国第二大孔庙,仅次于山东曲阜的孔庙。
在这种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各民族可以友好交流,繁荣发展。
上堡梯田简介
上堡梯田简介
上堡梯田,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是哈尼族传统的梯田村落。
梯田犹如巨大的绿色阶梯,从山脚一直延伸至山顶,沟壑纵横,层层叠叠,景色迷人。
上堡梯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梯田之一,也是中国的文化遗产。
在
2002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上堡梯田是哈尼族的聚居区,村民们以耕种梯田为生,他们自然地依托山势,利用山间水源,发挥出了人类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在梯田的每一层之间,都有千姿百态的沟渠,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水利工程。
梯田不仅是一种耕作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的展示。
在这里,可以了解哈尼族的生活习惯、乡土文化和美谈传说。
每到农忙时节,这里会有丰富多彩的庆典和节日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
上堡梯田的独特风光,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前来探访。
除了欣赏梯田的美景,游客还可以尝试哈尼族的传统美食,了解哈尼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让村民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红河哈尼梯田调研报告
红河哈尼梯田调研报告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州的一处著名景点,也是中国最美的梯田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红河哈尼梯田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是哈尼族人民多年来辛勤劳作的产物。
梯田的设计和建设依靠人工开挖,让山坡上的土地可以利用起来,成为哈尼族人民的主要农田。
梯田的分布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形成了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中心的红河哈尼梯田景区。
梯田层层叠叠,宛如青山绿水的画卷,给人一种美丽和壮观的感受。
红河哈尼梯田的发展对当地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梯田的存在使得当地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同时,梯田也带动了其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家乐、民宿等。
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梯田,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景区收入。
此外,梯田的存在也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使得红河州成为了一个农业产业重要基地。
然而,红河哈尼梯田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梯田的维护和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由于地势陡峭,梯田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定期进行修复和加固。
此外,由于梯田面积较大,旅游人数众多,游客的涌入给梯田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其次,梯田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问题。
部分游客不文明的行为,如乱丢垃圾、破坏植被,严重影响了梯田的生态环境。
最后,梯田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一些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开发商,进一步削弱了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农民收入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梯田的保护和维护工作。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修复和加固受损的梯田。
同时,加强管理,制定规范,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引导游客文明观赏。
其次,加强梯田的生态保护。
加强对梯田周边植被的保护,严禁擅自砍伐和破坏。
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
最后,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扶持。
鼓励农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收入,并帮助他们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介绍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的作文选篇
介绍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的作文选篇篇1:嘿嘿,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云南的红河哈尼梯田,你们听说过吗?没听过也没关系,让我来给你们好好介绍一下!“哇塞,小明,梯田是什么呀?”小华好奇地问。
哈哈,小华,梯田就像我们平时吃的千层蛋糕一样,一层一层的,不过它们是种在山上的田地哦!“真的吗?那一定很好看吧!”小华眼睛都亮了。
“那是当然啦!”我得意地说,“云南的红河哈尼梯田,就像大地妈妈的皱纹,一条一条的,弯弯曲曲,超级壮观!”“哇,大地妈妈的皱纹,这个比喻好形象啊!”小华笑了。
“对啊,这些梯田就像是画家用绿色的颜料在山坡上画出来的,一层一层的,有时候还会反射着阳光,闪闪发光呢!”我兴奋地描述着。
“那梯田是怎么种的呢?”小华又问。
“这个嘛,”我挠挠头,“听说哈尼族的叔叔阿姨们很辛苦的,他们要在山上挖出一块块的田地,然后种上水稻。
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搭起来,只不过他们用的是锄头和汗水。
”“哇,他们好厉害啊!”小华赞叹道。
“是啊,而且你知道吗?这些梯田有时候看起来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着蓝天白云,美极了!”我比划着说。
“那我们能去玩吗?”小华期待地问。
“当然可以啦!我们还可以在那里捉迷藏呢,躲在稻田里,谁也找不到我们!”我想象着那个场景,忍不住笑了。
“哈哈,那一定很好玩!”小华也笑了。
“嗯哼,而且啊,”我神秘兮兮地说,“我还听说,哈尼梯田的日出和日落特别美,就像魔法一样,把整个梯田都染成了金色。
”“哇,那我们一定要去看看!”小华激动地说。
“没错,我们还可以尝尝那里的特产,比如说,香喷喷的糯米饭,还有甜甜的芒果!”我咽了咽口水。
“听起来好好吃啊!”小华的眼睛都变成了食物的形状。
“嘿嘿,那我们就这么约定了,下次放假,我们就去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探险,怎么样?”我伸出小拇指。
“好呀好呀,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小华也伸出小拇指,我们勾了勾手指。
“好啦,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去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看看,那里真的超级美!”我总结道。
红河哈尼梯田作文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
红河哈尼梯田作文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
《动态的红河哈尼梯田》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神奇的红河哈尼梯田。
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哈尼梯田就像一个睡醒的孩子,慢慢变得热闹起来。
农民伯伯们扛着锄头,弯着腰在田里劳作。
水在梯田里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像在唱歌。
牛儿拉着犁,一步一步地走着,身后的泥土被翻了起来,就像变魔术一样。
小孩子们在田埂上跑来跑去,他们的笑声在山谷里回荡。
到了播种的季节,人们把种子撒向田里,那动作又快又准,就像在画画。
一阵风吹过,稻田里泛起层层绿浪,一波接着一波,好看极了。
秋天,稻谷成熟了,金黄色的稻穗在风中摇晃,好像在说:“快来收割我呀!”农民伯伯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拿着镰刀,在田里忙碌着,割稻子的声音“唰唰唰”,那是最美的乐章。
红河哈尼梯田,每时每刻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静态的红河哈尼梯田》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红河哈尼梯田吗?今天我来给你们说一说。
在一个安静的清晨,我来到了哈尼梯田。
眼前的景色美极啦!一层一层的梯田,就像无数个台阶通往天上。
梯田里的水,平静得像一面面大镜子,把天空和周围的山都映在了里面。
田埂上的小草,嫩绿嫩绿的,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地方。
远处的村庄,安静地坐落在山脚下,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慢慢飘向天空。
偶尔能听到几声狗叫,让这里显得更加宁静。
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梯田上,整个梯田都变成了金黄色,就像铺满了金子。
这一刻,哈尼梯田就像一幅美丽的画,让人看了都舍不得眨眼睛。
这就是安静又美丽的红河哈尼梯田,是不是很棒呀?。
红河哈尼梯田导游词
红河哈尼梯田导游词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被誉为“哈尼族天梯”的鸳鸯台,它位于哀牢山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每年的深冬都是这里农民最忙的季节。
由于蓄水和农田耕作的光影色彩,它也成为了观赏梯田最美丽的季节。
以梯田水稻为主的元阳县被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列为中国农业史上的七大农田系统之一。
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哈尼族就开始在哀牢山南部有纵横沟壑的山区定居,这里“没有三块土地”。
哈尼族人民坚忍不拔,利用垂直气候明显、雨量充沛、适合种植水稻种子的特点,经过53代人的艰苦努力,在山区开垦梯田,一直沿用至今。
元阳梯田有四绝:一是形式多,每片山坡上都布满了形状各异的梯田,大的可达10多亩,小者仅有簸箕大。
二是地势陡,我们知道,大于25度的耕地一般都要求退耕还林,但在这里,从15度的缓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见梯田,可谓巧夺天工。
三是级数多,一面坡上竟能开垦3000多级阶梯,极大地提高了耕地质量和数量。
四是海拔高,山区地形呈“v”形分布,海拔高度2795米,达到水稻种植的最高点。
这里的水稻品种上佳、不施农肥,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云南连续3年大旱,这里的山里看不到任何水源地,而梯田中的水是从何而来呢?哈尼人民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在低纬度河谷常年高温使江河的水大量蒸发,到了高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形成云雾终年缠绕于山间,云雾钻入全县6万多公顷的森林中,形成水滴汇成小溪,形成骨干沟渠4653条,提供了全县所有梯田和人畜用水。
这一结构被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被誉为“哈尼族天梯”的鸳鸯台,它位于哀牢山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每年的深冬都是这里农民最忙的季节。
由于蓄水和农田耕作的光影色彩,它也成为了观赏梯田最美丽的季节。
元阳县以梯田稻作为主,被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
哈尼梯田稻作中水量的判断
哈尼梯田稻作中水量的判断(实用版)目录一、哈尼梯田概述二、哈尼梯田的水量判断1.梯田海拔高度2.降水量3.蒸发量4.水源和灌溉系统三、哈尼梯田水量判断的意义四、总结正文一、哈尼梯田概述哈尼梯田位于我国云南省红河州,主要分布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境内。
其总面积达到 82 万亩,梯田级数最多达 3700 多级,开垦历史已有 1300 多年。
哈尼梯田拥有独特的灌溉系统和奇异而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江河、梯田、村寨、森林为一体的良性原始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其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宏大规模,更是世界罕见。
二、哈尼梯田的水量判断1.梯田海拔高度梯田的海拔高度是影响水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海拔高度决定了梯田所处的气候环境,从而影响降水量、蒸发量等。
在哈尼梯田,海拔高度从几十米到几千米不等,因此,不同海拔高度的梯田所需的水量也会有所不同。
2.降水量降水量是决定梯田水量的重要因素。
哈尼梯田所处的地区降水量丰富,年降水量在 1500 毫米以上,为梯田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3.蒸发量蒸发量是指水分从梯田表面蒸发的速度。
在哈尼梯田,由于海拔高度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蒸发量也有所差异。
低海拔地区的蒸发量较大,需要更多的水分补充;而高海拔地区的蒸发量较小,所需的水分相对较少。
4.水源和灌溉系统哈尼梯田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的泉水和雨水。
通过独特的灌溉系统,将水源引入梯田,保证梯田的水分供应。
灌溉系统包括渠道、水槽、水闸等设施,它们的设计和建设都需要根据梯田的海拔高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以保证水量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三、哈尼梯田水量判断的意义正确判断哈尼梯田的水量,对于保证梯田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梯田的海拔高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可以为梯田的水利工程建设、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梯田的水分供应,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总结哈尼梯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其独特的灌溉系统和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世界所罕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河哈尼梯田情况介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南部,有哈尼、彝、苗、瑶、傣、回、拉祜、布依、壮、汉十个世居民族和尚未识别族称的芒人。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自治州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这里是天然的民族博物馆,迷人的文化大观园,红河哈尼梯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魅力的民族文化景观。
一、红河哈尼梯田简介河哈尼梯田是分布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以哈尼族为代表的人民在一千多年的生产生活中,利用当地独特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红河哈尼梯田历史悠久,文字史料记载的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将梯田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并留下了“世间田制多等夷,有田世外认命题”的著名诗篇。
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景观壮丽,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仅世界遗产申报地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梯田,集中连片最大的达上万亩,其中以多依树梯田、坝达梯田、麻栗寨梯田,勐品梯田、牛角寨梯田最为著名。
这里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蒸腾,满谷的云雾漂浮不定,形成浩瀚的云海,时隐时现,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婀娜多姿,被誉为高原大海,空中水库。
连绵不断的成千上万层梯田,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之巅,近万亩的梯田宛如一片波海,泛着粼粼波光,景色十分壮观。
镶嵌在陡坡上的梯田,远看如天落碧波,侧看以天梯凌空,俯瞰似大地版图,气势磅礴,秀丽多姿,独具风韵,美妙绝伦,把山梁深谷组成一幅变幻莫测的天然画卷。
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共同构筑的良性农业生态是哈尼等各族人民利用当地特殊地理气候,变自然生态农业为农业生态的独特创造,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的范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哈尼梯田文化内涵深厚、独特,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
以耕作梯田著称于世的哈尼族,其农耕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明了“木刻分水”法和“自然冲肥”法,公平、合理而又科学,保证每块梯田都得到充分的肥料和水量供给。
对自然树林的深刻崇拜,心及民居建筑、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服饰、歌舞和文学诗歌均以梯田为核心,处处体现着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
昂玛突、矻扎扎和车朗嘎通,是哈尼族以农耕活动为核心的最为隆重的三大节日,每年节日到来,人们都要进行一系列原始的宗教活动。
“昂玛突”祭祀活动以祭寨神为主,节日期间以村为单位在街心摆长街宴,吃团结饭,喝同心酒,是哈尼族祈求神灵赐福村民的隆重仪式,是农耕活动的序曲。
每年六月谷子扬花时候的矻扎扎节,人们敲硭击鼓,打磨秋,荡秋千,杀牛,请天神与民同乐,预祝粮食丰收。
以祭祖为主的农历十月“车朗嘎通”,是庆祝丰收、辞旧迎新的节日。
哈尼族以虔诚的心态祭献祖先,感激神灵,并祈求来年子祠安康,人畜兴旺。
哈尼族坚韧、勤劳、谦虚、质朴,与人为善。
在长期的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中,与境内坝区的傣族、半山区的彝族、高山上的苗族、瑶族和睦相处,结成兄弟般的关系,成为红河哈尼梯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红河哈尼梯田所呈现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共同构筑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其中孕育着的哈尼梯田文化,在世界农耕文明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那一层层依山而建的梯田,在晨曦里,在夕阳下,层层叠叠,波光粼粼,似版画,似丹青,无限的旖旎,无限的瑰丽,使许多文学家、摄影家、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流连忘返。
二、红河哈尼梯田保护情况红河哈尼梯田,作为世界农耕文明史上的奇迹,具有无可替代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它所蕴涵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特征,正是21世纪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
红河哈尼梯田希望得到世界级的珍惜和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红河州政府从2000年下半年以来,以申报世界遗产为契机,加大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力度,力求可持续发展。
(一)以申报世界遗产为契机,切实做好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工作,并于2001年1月成立了红河哈尼梯田管理办公室,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拨付专项资金,在做好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同时,对哈尼梯田保护区和核心区进行强化管理(二)2001年10月和2002年初,以保护为主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台了<<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和编制<<红河哈尼梯田保护总体规划>>,对哈尼梯田保护区特别是世界遗产申报地元阳核心区保护和发展做了科学的规划,依法对哈尼梯田进行规范化管理。
2004年,红河州人大又把完善和充实红河哈尼梯田保护暂行管理办法,出台红河哈尼梯田保护条例纳入工作重点,为哈尼梯田的保护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恢复、整治和完善哈尼梯田传统风貌。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公约>>、<<红河哈尼梯田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对申报地元阳核心区依法保护管理。
严格审批核心区的建设项目,及时制止乱挖乱采、乱搭乱建现象,维护申报地核心区生态环境,保持古朴自然的传统风貌,维护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利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政策,大力种植树林,绿化美化梯田,保护梯田的生态系统。
同时,建设了元阳梯田文化广场、新街镇步行街、哈尼民俗箐口村的民居、排水系统、水碾水磨等一批项目,进一步展示了哈尼梯田文化。
(四)加大哈尼梯田的宣传力度,为申报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建立了梯田文化网站,在全方位宣传哈尼梯田文化的同时,对哈尼文化的保护管理动态及时给予报道。
制作了哈尼梯田电视专题片和哈尼梯田风光情为背景的电影故事;出版发行了哈尼梯田个性化邮票、哈尼梯田邮资名信片、哈尼梯田画册、哈尼梯田多媒体光盘等宣传资料;2002年秋天,在新州府,举办了哈尼梯田摄影名家名作展览(长期展出)。
同时,配合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媒体和本地新闻媒体做好相关的新闻宣传。
通过有效的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哈尼梯田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哈尼梯田文化的魅力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五)在做好保护管理工作的同时,按照“科学规划,适度利用”的原则开展了哈尼梯田旅游业,推出红河哈尼梯田风光风情旅游活动,进一步展示了哈尼梯田神奇壮丽的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促进了当地居民族生活的改善。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哈尼梯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进展顺利,作为中国政府下一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五个预备清单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受理。
红河哈尼梯田期待着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附件:<<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全文,<<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发展总规>>内容摘要<<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州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红河哈尼梯田,是指在红河州元阳、绿春、金平、红河四县风景名胜区内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民族耕种的水稻梯田及相关的山川、林木、村寨、水系等生态系统。
第三条红河哈尼梯田实行分区保护。
核心区:元阳县境内的坝达、多依树、猛品、牛角寨四个梯田片区。
保护区:元阳县境内的新街、胜村、牛角寨、攀枝花四个乡(镇)行政区域内的规划片区。
协调区:元阳、绿春、金平、红河县内集中连片,形成规模的梯田片区。
分获范围以总体规划确定为准,实地设界桩标明界线。
第四条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坚持保护第一,恢复整治为主的方针,统一规划,协调保护。
在保持原有布局、传统形式、风格特点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第五条州人民政府设立红河哈尼梯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作为本办法的主体,归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其职责是:(一)保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二)制定风景名胜区各项管理制度。
(三)组织编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及相关规划。
(四)审查风景区建设项目、经营项目,核发有关证照。
(五)组织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民族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监督、检查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
(六)完成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元阳、绿春、金平、红河四县设立相应的片区管理机构,在州哈尼梯田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内哈尼梯田的规划、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红河哈尼梯田规划分为区域总体规划、片区总体规划和景区(点)详细规划应当根据片区总体规划进行编制。
区域总体规划和片区总体规划由州级哈尼梯田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编制;景区(点)详细规划由所在地县级哈尼梯田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编制。
核心区景区(点)详细规划由州哈尼梯田管理机构会同元阳县哈尼梯田管理机构共同编制。
第七条红河哈尼梯田规划按照下列程序审批:(一)区域总体规划和片区总体规划由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后报州人民政府审查,再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二)景区(点)详细规划由所在地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州哈尼梯田管理机构备案。
核心区景区(点)详细规划由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后,报州人民政府审批。
经过批准的规划心谤腹非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确需变更的,按程序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八条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实行重点保护,景区内禁止从事破坏原有自然环境或者改变原始景观风貌的建设活动和经营活动。
在核心区已有的影响梯田景观的建(构)筑物应进行改造或恢复原貌。
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梯田景观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无直接关系的设施。
协调区以内禁止建设有污染和破坏景区环境的项目。
第九条保护哈尼梯田风景名胜区地形地貌。
禁止在核心区、保护区内从事开山采石、采沙、取土、葬坟等改变地形地貌的活动;协调区内需要改变原有地形地貌的,必须报经州级哈尼梯田管理机构批准后,按有关程序报批,并在开挖活动结束后进行恢复治理。
禁止改变梯田用途或者放荒。
经过核心区的通讯、广播电视、电力、市政管线,必须按规划地下埋设。
第十条哈尼梯田风景名胜区内实行封山育林。
禁止滥伐林木、毁林开荒、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
第十一条维护梯田灌溉系统,保证梯田用水,禁止污染水源。
第十二条保护和恢复民族村寨传统风貌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提倡健康的民俗活动。
禁止擅自移动、拆除和改造村寨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代表性建(构)筑物、道路和水系。
确需进行保养、维修、改造的工程,必须报经县级哈尼梯田管理机构批准后,按有关程序报批。
第十三条在哈尼梯田风景名胜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必须报经县级以上哈尼梯田管理机构批准后,按有关程序报批。
第十四条在景区(点)详细规划范围内,确需建设临时性建(构)筑物的,必须向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