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教案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方案实例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东北某地(II4)拟建二级公路,全长40km(K0~k40),除由于K31+150~k33+350路段纵坡较大(一般为5%左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其余均采用沥青类路面,其中K15+600~k22+440路段为老路改造,采用补强措施,有关资料如下:1.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公路,路面宽度为9.0m。
2.交通状况,经调查交通量为4100辆/日,交通组成如表2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γ= 4.9%。
交通组成表1 黄河JN150 解放CA10B 东风EQ140 太脱拉138 小汽车25% 50% 15% 3% 7%汽车参数表2车型总重(KN) 载重(KN)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后轮轮组数前轮轮组数轴距(cm)JN150 150.6 82.6 49 101.6 l 双单CA10B 80.25 40 19.40 60.85 1 双单EQ140 92.90 50.00 23.70 69.20 1 双单太脱拉138 211.4 120.00 51.40 2×80 2 双单132 3.路基土质为粘性土,干湿状态为潮湿,道路冻深为160cm。
4.K15+600~K22+440路段原路面为沥青路面,沥青面层厚度h=3cm,路面实测弯沉值分别为:72、81、78、64、66、65、68、75、72、71、66、73、68、77、74、74、81、82、78、79(0.01mm)等共20测点,弯沉测定采用标准轴载,测定时路表温度为27.5℃,前5小时的平均温度为25℃(注:季节影响系数以k l=1.08,温度影响系数K2=1.0)。
二、设计要求1.交通分析;2.拟定路面结构,并说明选用该种路面结构的原因;确定材料参数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平面设计;3.计算或验算路面结构层厚度;①沥青路面可采用手工计算和计算机计算两种方式之一,并分析其结果以及说明理由;②拟定几种沥青路面厚度,采用计算机计算,分析沥青面层变化对基层厚度的影响,基层厚度变化对底基层厚度的影响;③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手工计算;4.绘制路面结构图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平面布置图,接缝构造图;5.编写设计说明书。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目录路基路面设计任务书(3页)···············序章一、设计资料 (1)二、交通分析 (1)三、初拟路面结构 (3)四、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3)五、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3)六、设计标准的确定 (4)七、确定石灰土碎石层层厚度 (5)八、验算层底拉应力 (7)九、防冻厚度验算 (10)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书一、 设计资料(见任务书)二、交通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
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4.35121()Ki i i PN C C n P ==∑预测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车型桑塔纳五十铃解放CA10 黄河JN150 黄河JN162 交通SH361 数量in (辆/d ) 8685.495 14953.057791.143185.035668.11563.63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车型iP KN1C2Ci n4.3512()i i PC C n P桑塔纳 前轴 1.0 6.4 8685.495 -后轴 21 1.0 1.0 -五十铃 前轴 1.0 6.4 14953.05 - 后轴 42 1.0 1.0 2198 解放CA10 前轴 19.4 1.0 6.4 7791.14 - 后轴 60.85 1.0 1.0 898 黄河JN150 前轴 49.1 1.0 6.4 3185.035 924 后轴 101.6 1.0 1.0 3413 黄河JN162 前轴 59.5 1.0 6.4 668.115 447 后轴 115.0 1.0 1.0 1227 交通SH361前轴 60.0 1.0 6.4 63.6344 后轴110.02.2 1.0213 总和i N9364注:小于25kN 轴载不计(2)累计当量轴次。
沥青道路课程设计
沥青道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沥青道路的基本概念,掌握沥青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2. 学生能掌握沥青道路施工工艺流程,了解各施工环节的关键技术要求。
3. 学生能了解沥青道路养护维修的基本知识,提高对道路使用寿命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沥青道路常见病害及其成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运用理论知识,对沥青道路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专业、投身工程建设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道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道路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科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道路工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沥青道路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沥青基本知识:沥青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2. 沥青道路施工工艺: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摊铺、碾压、接缝处理等关键技术。
教材章节:第三章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3. 沥青道路养护维修:介绍沥青道路常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道路养护维修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4. 沥青道路工程设计:沥青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包括道路结构、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道路工程设计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沥青基本知识学习,课堂讲解与实验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沥青的基本性质。
路基路面教案(11章沥青路面设计)
第十一章沥青路面设计§ 11-1 概述一、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 p377一般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设计参数的测试选定、路面结构组合、厚度验算、方案比选对高速、一级公路:除以上外,还有路缘带、匝道、硬路肩、加减速车道、紧急停车带、收费站等一、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原则P377 6条三、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1、经验和半经验法:以已往的修建和使用经验为基础2、解析法或理论法解析法是以结构分析为基础,按设计荷载所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量不超过路面任意结构层中材料所容许的范围,来选择和确定铺面结构层的组合及其尺寸。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以解析法为主,但需依赖经验给予补充。
四、沥青路面交通等级1、路面设计年限 p378表14-12、标准轴载及当量换算 p378表14-23、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载当量轴次4、交通等级 p380表14-4例题11-1:标准轴载换算习题。
已知条件见p404表14-18。
求解过程按照习题册讲解。
§ 11-2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一、材料的非线性严格的说,沥青路面在力学性质上属于非线性的弹-粘-塑性体。
但考虑到行驶车辆作用的瞬时性(百分之几秒),在路面结构中产生的粘塑性变形数量很小,所以对于厚度较大、强度较高的高等级路面,将其视作线性弹性体,并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进行分析计算将是合适的。
二、基本假设与解题方法见教材P380§ 11-3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一、沥青面层结构1、双层(二、三级)表面层下面层三层(高、一级)表面层:密实、抗磨、耐久;高低温稳定,抗老化中面层:密水、抗剥离、抗剪切能力高下面层:密水、抗剥离、抗剪切能力高;抗疲劳缝2、各等级公路面层:沥青砼都适用二、三级路上下面层:沥青砼和热拌沥青碎石、沥青贯入三、四级公路:双层沥青表处;沥青表处+稀浆封层;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砼3、沥青面层厚度参考表14-5、6,p386。
小于最小厚度,压实效果不好;太厚,不经济,因沥青路面在路面结构中价格最高。
沥青路课程设计
沥青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沥青路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性能要求及施工技术,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培养学生对沥青路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掌握沥青路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及性能要求。
2.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3.了解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设备,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制和性能测试。
5.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6.能够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沥青路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道路工程行业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沟通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交通安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沥青路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性能要求,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沥青路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及性能要求2.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3.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沥青路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性能要求,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沥青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制和性能测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沥青路面施工技术》2.参考书:《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手册》3.多媒体资料:沥青路面施工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沥青混合料配制设备、性能测试设备等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沥青路面工程设计方案
沥青路面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城市某道路沥青路面改造工程,道路全长约3公里,路面宽度为25米,设计车速为50公里/小时。
路面结构层由基层、底基层、面层组成。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
二、设计原则1. 确保路面结构层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2. 满足交通荷载和气候环境的要求。
3. 经济合理,降低工程成本。
4. 施工方便,提高施工质量。
三、设计依据1. 国家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等。
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 交通流量调查分析报告。
4. 气候环境资料。
四、路面结构设计1.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200mm。
2. 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厚度为150mm。
3. 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厚度为100mm。
五、材料选择1. 水泥: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碎石:基层采用粒径小于25mm的碎石,底基层采用粒径小于30mm的碎石。
3. 沥青:面层采用AH-70沥青。
六、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1. 基层施工: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合,分层摊铺,分层压实。
2. 底基层施工:采用级配碎石,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合,分层摊铺,分层压实。
3. 面层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合,摊铺时注意控制温度和速度,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
七、施工组织和管理1.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流程、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
2.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质量。
3.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
八、工程量和投资估算1. 工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进行计算。
2. 投资估算:根据工程量和材料、设备、人工等费用进行估算。
九、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量和施工工艺,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十、质量保修1. 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单位应承担一定的质量保修期,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修复。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沥青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沥青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性质和特点;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了解沥青的制备和检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沥青材料的认知和评价能力。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沥青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2.解释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分析沥青材料的制备和检测方法。
4.评价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沥青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首先,介绍沥青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如粘度、软化点等;其次,讲解沥青的制备方法,如矿沥青、焦沥青等;然后,阐述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如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等;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教学大纲如下:1.沥青的性质2.沥青的制备方法3.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4.沥青材料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沥青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其次,利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沥青材料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接着,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最后,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沥青材料的制备和检测过程。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方面,选用《道路工程》等相关书籍;参考书则包括《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手册》等;多媒体资料有沥青材料制备和检测的实验视频、图片等;实验设备包括沥青粘度计、软化点测定仪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沥青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问回答,占总评的20%;作业包括沥青性质分析报告和实践操作报告,占总评的30%;考试则是对沥青相关知识的全面考察,占总评的50%。
大连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大连沥青路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沥青路面的基本概念,掌握沥青的分类、性质及用途。
2. 学生能够掌握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了解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原材料选择、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过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沥青路面的病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对沥青路面进行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绿色施工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本课程针对大连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为我国道路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沥青路面基本概念:沥青的分类、性质及用途,使学生掌握沥青的基本知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介绍沥青路面的各层结构及其功能,分析各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3.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讲解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施工过程,使学生了解施工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4. 沥青路面病害与防治:分析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 沥青路面病害及其防治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介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 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方案编制: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指导学生编制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方案。
建沥青路面设计-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第一章新建沥青路面设计1.1路基干湿类型及路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资料:路基地属高原西南潮暖区V4区,路段地质组为泥质砂岩,上覆盖亚粘土。
路床顶面距地下水位2.0m。
(1)通过上述资料可查的:V4区粘土路基的临界高度H1=1.7~1.9m,H2=0.9~1.1m,由于H>H1,可判定路基干燥稳定路面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下水和地表积水的影响,路基干湿类型为干燥。
(2)路床表面下80cm深度内平均稠度Wc与分界稠度的关系是Wc>=Wc1,因为路基干湿类型为干燥,可查的分界稠度Wc1=1.1,即Wc>=1.1,估计该段路基上层80cm范围内的平均稠度为1.15左右。
(3)由于路基土的平均稠度为1.15,所以查设计规范得土基回弹模量E0=47MPa.(4)由于是高等公路,由沥青面设计规范说明,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时,土基回弹模量E0提高15%~30%,现取提高15%,则E0=47*(1+15%)=54.05MPa。
路基干湿类型为干燥。
1.2沥青路面结构方案的选定与结构层厚度的设计(1)计算累计轴载作用次数,确定路面等级及计算设计弯沉值。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
轴载换算:N=∑=⎪⎭⎫⎝⎛k iiiPPncc12135.4已知:此公路设计为高速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为0.4~0.5,在此取0.45。
t=2005-2002+1=4N1=()1200211r t N +-⨯=()%7131340+⨯=1641.6次 ()η⨯⨯⎥⎦⎤⎢⎣⎡-⨯=+113651N rN r Te =()45.06.164113.0136513.0115⨯⨯⎥⎦⎤⎢⎣⎡-⨯+ =10897874.1次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是;① 轴载换算公式:⎪⎭⎫⎝⎛∑=''='P P iki i n c c N 8121② 累计当量轴次计算:N1=()1200211r t N +-⨯=()7.01398.937+⨯=1149.1次 ()η⨯⨯⎥⎦⎤⎢⎣⎡-⨯=+113651N r N r T e =()45.01.114913.0136513.0115⨯⨯⎥⎦⎤⎢⎣⎡-⨯+ =7628379.1次3)已知此公路等级为I 级,设计年限为15年,设计年内累计标准轴>400万次/车道,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查规范可得:此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
沥青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沥青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沥青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施工技术;2. 使学生了解沥青路面的结构、材料及性能要求;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沥青路面工程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沥青路面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和质量检测;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沥青路面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沥青路面工程的专业兴趣和敬业精神;2.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环保、节能、低碳的工程意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但沥青路面工程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沥青路面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沥青路面基本概念:沥青的物理性质、沥青混合料的分类及组成;2.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介绍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分析各结构层的功能及材料要求;3. 沥青路面材料:详细讲解沥青、矿料、填料等原材料的选择及性能要求;4. 沥青混合料设计:阐述沥青混合料设计原理,介绍配合比设计方法;5.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生产、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6.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与验收:介绍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及验收标准;7. 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分析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成因,介绍养护和维修方法。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沥青路面基本概念及结构设计;第二周:沥青路面材料及沥青混合料设计;第三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第四周:沥青路面质量控制、验收及养护维修。
公路沥青课程设计
公路沥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公路沥青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2. 学生能够掌握公路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原理及施工技术;3. 学生能够了解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公路沥青路面的性能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2. 学生能够运用公路沥青施工技术,完成沥青路面的铺设;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进行识别和防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公路工程的热爱,增强对我国交通事业的使命感;2. 学生树立安全、环保意识,认识到公路沥青材料在绿色交通中的重要性;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公路沥青材料的认识、设计和施工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对实际工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公路沥青基本概念与性质- 沥青的定义、分类及组成- 沥青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路面性能的影响2. 沥青混合料设计原理-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及作用- 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原则与流程-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3.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运输- 沥青路面的铺设与碾压-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4.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防治- 沥青路面病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养护与修复技术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公路沥青基本概念与性质第二周:沥青混合料设计原理第三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第四周: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防治教材章节:第一章: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基本知识第二章:沥青混合料设计第三章: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第四章:沥青路面病害与防治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沥青路面设计课程设计
沥青路面设计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概述
本课程设计是针对沥青路面设计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对沥青路面的结构、材料、施工等方面的探讨,培养学生对于沥青路面设计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沥青路面结构
1. 沥青路面结构概述
2. 沥青路面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 沥青混合料种类及其特点
4.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原则
三、沥青路面材料
1. 沥青材料概述
2. 沥青材料分类及其特点
3. 沥青混合料中各组成部分的材料要求和性能指标
四、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1. 沥青路面施工流程及其要点
2. 沥青混合料生产与运输技术要点
3. 沥青混合料铺设技术要点
五、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与评估方法
1. 原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方法
2. 施工工艺控制与质量评估方法
3. 沥青路面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
六、课程设计要求
1. 学生需自主选择一个沥青路面施工项目进行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施工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2. 学生需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现有沥青路面施工项目的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 学生需提交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课程设计选题、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步骤、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等方面的内容。
七、结语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沥青路面设计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对沥青路面结构、材料、施工等方面的探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公路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设计合理性
评价学生的设计是否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设计可行性
评价学生的设计是否在实际工程中可行,并 考虑经济、环境等因素。
设计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的设计报告、图纸等成果的表达是 否清晰、准确。
优秀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进行分享和讨论。 02 分析优秀案例的设计思路、方法、特点等,总结
06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
设计成果提交要求
设计报告
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设计结果等内容 的详细报告。
计算书
包括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材料用量计算等 。
设计图纸
包括路面结构图、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图等 。
其他相关材料
如实验数据、调研报告等。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设计创新性
评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是否能够提出新颖的 设计思路和方法。
用优质沥青、加强路面养护等。
压实度不足
03
可能是由于压路机吨位不足、碾压遍数不够等原因造成。解决
方案包括更换合适吨位的压路机、增加碾压遍数等。
05
沥青路面养护管理与维修技术
养护管理策略制定
确定养护目标
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路面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养护目标 ,如保持路面平整度、提高抗滑性能等。
制定养护计划
02
沥青路面材料选择与性能评价
沥青材料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石油沥青
由石油提炼得到,具有良 好的粘结性、塑性和温度 稳定性,是常用的沥青路 面材料。
煤沥青
由煤焦油蒸馏得到,具有 较高的软化点和良好的耐 候性,但粘结性较差。
天然沥青
由自然界中存在的沥青矿 藏开采得到,性能稳定, 但产量有限,价格较高。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1组 9组
目录(四号、黑体加粗)任务书...........................................................................i(小四、宋体)目录 (iv)第1章 XXXXXX... (1)1.1 XXXXXXXXXX (1)1.2 XXXXXXXXXX (12)第2章 XXXXXX (20)2.1 XXXXXXXXXX (20)2.2 XXXXXXXXXX (25)第3章 XXXXXX (30)第1章基本资料1.1 设计任务书要求1.2.地质资料和筑路材料1.3 交通资料第2章公路路面结构计算1.1确定路面交通等级和面层类型1.2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1.3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1.4 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1.5 验算沥青混凝土各面层及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层底弯拉应力1.6 季节性冰冻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防冻厚度验算1.7 综合结论主要参考资料注:以上目录只是参考内容,具体内容可根据自己的计算书来写。
- 1 -第1章课程设计基本资料1.1 设计任务书要求江苏省无锡地区新建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公路设计基准年为2011年。
拟设计沥青路面结构,使用年限15年,试进行路面结构设计。
1.交通分析2.拟定路面结构组合3.计算或验算路面结构层厚度4.编写设计说明书1.2地质资料与筑路资料调查及勘察中发现,该地区路基为土质砂,确定土基的稠度为 1.15,查表确定土基回弹模量。
路基干湿状态为中湿。
当地沿线碎石产量丰富,石料质量良好。
砂砾的储量也较丰富。
优质水泥运距较近,沿线有多个石灰厂,产量大、质量好。
另外,发电厂粉煤灰储量丰富,品质好,可用于本项目建设。
1.3交通资料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得知初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如表1所示,不同车型的交通参数见教材或规范。
预测交通量年增长率为γ = 9%。
表1 交通组成与交通量型号交通量(辆/日)菲亚特650E 800切贝尔D350 670东风 LZ340 600解放CA50 930黄海 DD690 500东风EQ340 570黄河 JN360 200解放 CA30A 1801.4主要参考资料[1]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2]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沥青路面设计分解PPT教案
粉性土
砂 石 类 稳定土类
45~50 50~60 60~70 70~75 50~60 60~70 70~80 80~100
40~45 45~50 50~60 60~70 45~55 55~65 65~70 70~90
工业 废料类
30~40 40~45 45~50 50~65 40~50 50~60 60~65 65~80
低级路面
面层类型
沥青混凝土、SMA 沥青混凝土、SMA 热拌沥青石、沥青贯入式 热拌沥青石、沥青贯入式 水结碎石、泥结碎石、级配 碎(砾)石、半整齐石块
粒料改善土
设计 年限 15 12 10
8 5
5
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 轴次(万次/一车道)
>400 >200 100~200 10~100
≤10
(二)因地制宜、合理选材 (三)方便施工、便于养护 (四)分期修建、逐步提高 (无)注意与排水设计相结合
8% 8%
单轴单轮
单轴
3%
1
8% 6%
0% 2 3 434%
5
22%
6
11%
8%
78% 8
单轴双轮9
双联轴
1
0%2
25%
3 25%
4
5
6
7
508%
双轴9
三联轴
1 2 3 4
三轴
%
单轴单轮 单轴双轮 双轴
三轴
(三)轴载的等效换算
1.换算原则
等效疲劳:作用在同一结构上的A荷载使其破坏的次数为a; B荷载使其破坏的次数 为b,则(A-a)等效(B-b)
三、疲劳开裂
(一)表现
路面无显著的永久变形,最初在 荷载作用部位形成细而短的横向 开裂,继而逐渐扩展成网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授课教案
2.掌握我国沥青路面的设计过程。
旧知复习:1.石灰土、水泥土的强度形成原理
2.石灰、水泥稳定类粒料的混合料组成设计过程
重点难点: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包括主要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旧知复习5min;
2、概述25min;
3、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55min;
4、小结5min;
课后作业:
请结合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与分析,讨论道路工程中应用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具体受力情况,并从结构与材料角度分析使用得失。
教学后记:
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
第三章沥青路面设计
§3.1概述
一、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
1.结构组合设计
2.材料组成设计
3.厚度设计验算
4.结构方案比选
5.路肩构造设计
6.排水系统设计
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原则
(一)路基路面整体综合设计原则
(二)密切结合自然条件及实践基础原则
(三)满足交通与使用要求原则
(四)因地制宜、合理选材原则
(五)保护自然生态与沿线环境原则
(六)工厂及机械化施工、方便施工原则
(七)技术与经济性并重原则
(八)分期修建、方便养护原则
三、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种类
1.经验法:AASHTO法;CBR法。
依据调查或大型试验总结得到的设计方法,其特点是符合试验地的实际,但是不能结合不同地方的实际。
2.力学经验法(M-E):AI法;SHELL法;我国设计方法。
依据力学模型计算结构响应,结合实际进行参数的确定,其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是目前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
3.典型结构法:法国方法;中国八·五研究成果。
通过调查,总结得到的与交通量等参数有关的结构图,特点是减少了设计的随意性,具有结构使用性能明确,结构图统一。
4.优化设计法
通过目标函数优化,使其具有性能与费用的最优性,但尚不成熟。
四、沥青路面厚度设计的基本过程
①确定交通量:如车型、轴重、轮胎压力、各车型通过数及横向分布;
②路面结构组合:确定材料品种及其它参数;
③参数修正:
④路面设计的指标与标准确定:
⑤运用基本关系式进行设计计算或验算
§3.2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
设计理论: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
设计指标:设计弯沉值和结构层层底拉应力
一、结构层与组合设计
设计年限:高速、一级——15年;二级——12年;三级——8年;四级——6年。
1.沥青层
两方面:沥青层厚度和混合料设计。
沥青混合料最小压实厚度——表2-3-2;
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的厚度——表.2-3-3
抗滑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SMA、密级配粗型沥青混合料AC-C,有条件时可用开级配抗滑面层OGFC。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是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组成,细集料较少,矿料相互拔开,压实后空隙率大于15%的开式沥青混合料。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各种粒径的颗粒级配连续、相互嵌挤密实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小于10%的沥青混合料。
剩余空隙率3%~6%(行人道路为2%~6%)的为I型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剩余空隙率4%~10%的为Ⅱ型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表面层:平整密实、抗滑耐磨、抗裂耐久;
中、下面层: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基本不透水;
下面层:耐疲劳开裂
SMA:三多一少。
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胶结料多,细集料少
2.基层与底基层
1)半刚性基层。
水泥稳定集料类、石灰稳定集料类适用:各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
冰冻地区、多雨潮湿地区,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类适用:高级公路、一级公路的下基层或底基层。
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三四级公路的基层。
2)柔性基层、底基层:各级公路
3)刚性基层:贫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适用于重交通、特别交通及运煤、矿石、建筑材料等的公路工程。
3.路基与垫层
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回弹模量≥30MPa,重交通、特重交通公路路基回弹模量≥40MPa。
二、标准轴载及设计交通量
我国规范采用单轴双轮组BZZ-100
,,
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e :()[
]ηγ
γ1
t
e N 1
1365N -+=
3.路面材料设计参数 抗压回弹模量
4.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及防冻厚度计算
高速、一级、二级:以路表回弹弯沉值、沥青混凝土层的层底拉应力及半刚性材料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
三、四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路表面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
设计弯沉值公式:b s c e d A A A N l 2
.0600-=
轮隙中心处弯沉值:F E p l c s αδ
1
21000
= 沥青混凝土层、半刚性材料基层和底基层以拉应力为设计和验算指标时,材料的容许应力:s
s R
K σσ=
对于沥青混凝土层:C e
s A N /09.0K 22
.0=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C e s A N /35.0K 11
.0=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C e
s A N /45.0K 11
.0=
层底拉应力以单圆中心级双圆轮隙中心为计算点,并取较大值作为层底拉应力。
m p σσ=m
非标准轴载:
87.0100100)(i
i p p
l l = 路段内实测弯沉代表值: 3100K K s Z l l )(∂+= 路表实测代表弯沉值应小于等于路表面弯沉检测标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