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合集下载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50-2004条文说明2004年9月16日1 总则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交通量激增和重载车增多,对路面设计和施工是一个挑战。

为提高路面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减少早期损害,总结工程实践的经验教训,吸纳新的科研成果,有必要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1.0.3路面设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单纯地厚度计算。

因原材料性质决定沥青混合料或各种基层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各种混合料的性质决定了各结构层的路用性能,所以,材料直接影响路面质量与耐久性。

各结构层的组合与当地的气候、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密切相关,合理的结构组合,使路面获得经济、耐久效果。

厚度计算与材料设计参数取值直接相关,没有实测材料参数厚度计算缺乏依据。

若缺原材料调查,无合理材料单价,可导致变更设计,突破投资。

故设计人员应重视材料调查,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经济合理材料,防止简单地套用路面结构,把设计变成是厚度计算。

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 调查与收集有关交通量及其组成资料,积极开展轴载谱分布的调查、测试工作;2 收集当地气候、水文资料,了解沿线地质、路基填挖及干湿状况,通过试验或论证确定路基回弹模量;3 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路用各种材料的调查,并取样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定路面各结构层所需的材料;4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并测试、确定材料设计参数;5 拟定路面结构组合,采用专用程序计算厚度;6 对路面结构方案进行概算、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初期投资或长期成本寿命分析,提出推荐的设计方案。

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初期投资、营运中的维修、养护费用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预估模型,希望有条件的设计、科研单位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积累资料。

7 认真做好路面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设计,使路面排水通畅,路面结构内部无积水滞留。

1.0.4 该条文仅增加了路面设计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设计中应注意废弃料的处理,不能污染环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方法篇一:沥青路面设计要求5.2 路面加铺结构材料(5%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碎石与沥青混凝土) 5.2.1基质沥青、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防水卷材的技术要求改性沥青AC-20C和改性沥青AC-13C-13用基质沥青技术指标应达到表7.6所列的技术要求:表5.6 A级道路石油沥青70#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要求:表5.8 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5.2.2 石料① 粗集料的基本性质要求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粗集料是指2.36mm以上的集料,粗集料应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

改性沥青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表5.7 SBS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水损害能力,粗集料宜选用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碱性硬质石料,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达到5级。

如缺乏碱性石料,只能采用花岗岩等酸性石料时,应添加抗剥落剂,使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到5级。

粗集料应满足下表5.10所示的技术要求。

② 细集料的基本性质要求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硬质碎石轧制的机制砂作为细集料。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

如缺乏碱性石料,只能采用花岗岩等酸性石料时,应添加抗剥落剂。

如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5.11所列的技术要求:表5.10 石料技术要求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1/3表5.13 沥青混凝土用矿粉的质量要求5.2.4 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5级的条件下,需采用添加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好的抗剥落剂,或者采取掺加一定量的消石灰代替矿粉的方法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

5.2.5 沥青混凝土的级配与性能注:1、当石料与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达不到5级时,应采用添加抗剥落剂等措施使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达到5级。

①AC-13C混合料的级配:AC-13C的级配应满足下表所列的级配范围:表5.14AC-13C级配要求表5.11 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的技术要求② 改性沥青AC-13C混合料的性能要求:改性沥青AC-13C的性能要求如下表所示:表5.15 改性沥青AC-13C性能要求细集料的级配应满足表5.12所列的级配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指在公路建设中,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舒适和持久使用,对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进行规范的指导文件。

本文将从路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路面设计参数等方面进行阐述,共计1000字。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满足道路的使用功能,包括车辆通行、行人通行等要求;其次,要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和类型,确定路面结构及厚度;再次,要根据路面所处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确定沥青材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最后,要保证路面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道路使用的年限和维修的成本。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重要的环节,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和类型、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沥青路面结构可以分为表层、底层和基层三部分。

表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和气候破坏,应选用耐磨损、耐老化的沥青混合料;底层主要起到增强路面承载力和分布荷载的作用,可以选用碎石、砂石等材料作为基层;基层则是为底层提供坚实的支撑,可以选用碎石、黄土等材料。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在路面结构中添加其他层次,如雨水排泄层、防水层等。

在路面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各种参数,如路面厚度、交通流量、车速、设计年限等。

路面厚度是保证路面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一般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和类型来确定,可以通过路基的强度和胀缩性来计算。

交通流量和车速是决定路面结构和厚度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交通流量越大、车速越快,路面的结构和厚度就需要相应的增加。

设计年限是指路面设计所预计的使用年限,一般来说,设计年限越长,路面的结构和材料的质量就需要相应地提高。

总之,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指导公路建设的重要文件,通过遵循基本原则、合理设计路面结构和考虑各种参数,可以保证路面的安全、舒适和持久使用。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减少维修成本。

沥青路面工程设计方案

沥青路面工程设计方案

沥青路面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城市某道路沥青路面改造工程,道路全长约3公里,路面宽度为25米,设计车速为50公里/小时。

路面结构层由基层、底基层、面层组成。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

二、设计原则1. 确保路面结构层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2. 满足交通荷载和气候环境的要求。

3. 经济合理,降低工程成本。

4. 施工方便,提高施工质量。

三、设计依据1. 国家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等。

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 交通流量调查分析报告。

4. 气候环境资料。

四、路面结构设计1.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200mm。

2. 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厚度为150mm。

3. 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厚度为100mm。

五、材料选择1. 水泥: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碎石:基层采用粒径小于25mm的碎石,底基层采用粒径小于30mm的碎石。

3. 沥青:面层采用AH-70沥青。

六、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1. 基层施工: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合,分层摊铺,分层压实。

2. 底基层施工:采用级配碎石,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合,分层摊铺,分层压实。

3. 面层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合,摊铺时注意控制温度和速度,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

七、施工组织和管理1.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流程、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

2.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质量。

3.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

八、工程量和投资估算1. 工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进行计算。

2. 投资估算:根据工程量和材料、设备、人工等费用进行估算。

九、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量和施工工艺,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十、质量保修1. 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单位应承担一定的质量保修期,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修复。

山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山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山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
2006)
概述
本文档旨在介绍山区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规范,参考标准为JTGD50-2006。

本规范适用于山区公路的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为确保公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提供指导。

路基设计
- 路基设计应根据地质情况、交通量和设计速度等因素进行,并满足最小标准要求。

- 路基应具有良好的抗冻性、稳定性和排水性能,以减少路面病害的产生。

路面设计
- 路面设计应根据交通量、车辆类型和设计速度等因素进行,并满足最小标准要求。

- 路面沥青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 路面结构应合理设计,包括基层、底基层和面层的布置和厚度。

- 路面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温度控制、坡度和平整度的要求,以
保证路面质量。

施工要求
- 施工过程应符合相关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 沥青路面施工前应进行适当的基层处理和预处理。

-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要求,并进行质量检测。

- 路面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完善的排水系统应设置在必要的
位置。

养护管理
- 路面养护管理应定期进行,包括清理、修复和补充沥青等工作。

- 路面养护管理应根据路面状况进行,及时发现并处理路面病害,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以上是山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的主要内容,详细信息请参阅该标准。

本规范的目的是确保山区公路沥青路面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促进交通的便利和发展。

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图设计

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图设计

max R
R
sp
Ks
sp ——结构层材料的极限劈裂强度(MPa),由试验确定。
K s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1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设计指标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s,与材料的疲劳特性有关。
R
sp
Ks
Ks
0.09 Aa
N 0.22 e
/
Ac
沥青混凝土面层
Ks
0.35
N 0.11 e
/
Ac
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
疲劳开裂 剪切开裂 收缩开裂 反射开裂
泛油、磨光
拥包、波浪
车辙
泛油
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
龟裂、坑槽
网裂
1 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设计指标
开裂和变形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模式:
(1)疲劳开裂
r r
[[rRrR]]
—拉应力(结构层开裂)
(2)车
辙 LC [LCR ]—永久变形
高速、一级公路15mm 二级、三级公路20mm
高速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1.00
2 0.70~0.85 0.50~0.75
3 0.45~0.60 0. 50~0.75
≥4 0.40~0.50

2沥青路面设计依据
4.沥青路面设计年限
公路等级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
设计使用年限 公路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5
三级公路
10
二级公路
12
四级公路
3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4)满足结构层层间结合要求
沥青结合料层之间应设置粘层;沥青结合料层与基层层 间应设置封层,宜设置透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与沥青结合料面层之间应设置沥青 碎石、级配碎石联结层。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设置整平层,厚度为20~30cm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指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公路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适应性。

下面将从路面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等方面分析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一、路面结构设计规范1.设计荷载:根据设计车速、路段等级、预计通行量等综合考虑,确定设计荷载,以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2. 设计厚度:根据地基状况、路段等级、设计荷载等要素,确定路面结构的总厚度。

通常,沥青路面的设计总厚度为100mm至150mm。

3.基层结构:包括路肩、基床和基层,用于承受和分散上层荷载。

基层应采用可靠的材料,如砾石混凝土或碎石渗透层,以确保结构稳定和排水良好。

4.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分为底层和面层。

底层用于承受交通荷载并提供表面平整度,面层用于提供摩擦力和舒适性。

二、材料选择规范1.沥青: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沥青,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附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

2.石料:采用优质的石料作为沥青混凝土的骨料,应具有较好的硬度、耐久性和抗冲击性。

石料应按照一定的粒径分布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混合料: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混合料中的黏性剂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混合料的黏着性和可塑性。

三、施工工艺规范1.路面基层施工:在路基垫层上先铺设基床,然后进行基层的施工。

基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上层的施工质量。

2.沥青砼面层施工:在基层上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黏性剂的控制,以充分保证沥青的粘合性。

同时,要注意振捣和摊铺的工艺,以保证面层的均匀和平整度。

3.道路标线和标志:在沥青路面的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道路标线和标志的涂刷,以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和导引能力。

四、验收标准1.厚度检测:通过对沥青路面的厚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总结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总结
新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设计年限应为15年,有特殊要求时可适当延 长设计年限。对改建、扩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设计年限宜为10年至15 年,大修加铺工程可视具体情况确定设计年限。
二级公路的路面设计年限应为12年,有特殊使用要求时可适当延长。 三级公路的路面设计年限应为6年至10年。 四级公路的沥青表处路面设计年 限应为8年,砂石路面可为5年。
③三、四级公路,压实机具有困难时压实度可减少1%。
2. 柔性基层 1. 柔性基层可用于各级公路。大粒径沥青碎石宜用于C级及C级以上交通公 路的基层、底基层;贯入式碎石宜用于B级交通公路的基层,或C级、D级交通公 路的底基层;两者均可以用于改建工程的调平层。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以及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 的过渡层。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 砾,可用作交通量较少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或重要道路、桥面铺装的粘层,表面处治,冷拌沥青混合料,改性稀浆封层等。
4.3 对以下情况宜选用改性沥青: a. 当用道路石油沥青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达不到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能指标要求时; b. 对交通量繁重、重载车较多的公路,沥青表面层宜选用改性沥青;并视实际情 况中面层也可选用改性沥青或稠度低一号的沥青;
压实度(%)
抗压强度 (MPa)
基层
集料 细粒土
— —

≥97 ≥95③
≥0.8①
底基层
集料 细粒土
≥97 ≥95
≥0.8
≥96 ≥95
0.5~0.7

注:①在低塑性土(塑性指数小于10)地区,石灰稳定砂砾土和碎石土的7天抗压强度应大于0.5MPa。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JTGD是指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70-2004)的简称,该规范是中国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于2004年发布的,是公路工程设计和建设的技术规定之一JTGD规范主要涵盖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具体要求,以确保公路路面的安全、舒适性和长期使用性能。

以下是JTGD规范的主要内容:1.路面类型划分:根据设计交通量、车速和路面结构等因素,将公路沥青路面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等不同类型,并对各类型设定相应的技术要求。

2.路面标志线设计:规定了不同类型路面标志线的宽度、颜色、线型等要求,以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辨识和遵守交通规则。

3.路面平整度要求:根据不同类型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和车速等要素,规定了路面平整度的限值,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

4.路面排水设计:明确公路沥青路面的排水系统设计要求,包括路面纵横坡、横断面、雨水收集和排放设施等,以防止雨水积聚和降低路面的抗水能力。

5.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规定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选择、配合比、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等,以确保路面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6.路面养护与维修:提供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和周期性维修的指导建议,包括路面清洁、修补和销毁等,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7.检测与评估要求: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指标,包括路面平整度、水平位移等,以监测路面状况并及时采取维修措施。

JTGD规范的发布对于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提高了公路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该规范也为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致的标准,方便了各地公路建设的管理和验收工作。

然而,鉴于JTGD规范发布于2004年,距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公路科技和技术不断发展,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也有所更新。

因此,建议在使用JTGD规范时,结合最新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参考和应用。

沥青路面设计程序

沥青路面设计程序

沥青路面设计程序一、设计前的准备。

要设计沥青路面呢,得先对好多东西心里有数。

比如说,这路面将来是用在哪的呀?是城市里的马路,还是郊外的公路呢?这可太重要啦。

要是城市里的马路,那车多人多,对路面的平整度和噪音控制要求就高。

要是郊外公路呢,可能更要考虑载重的大货车啥的,那路面就得更结实。

咱还得知道这个地方的气候条件。

要是在那种经常下雨下雪的地方,排水就得设计得特别好,不然路面容易积水,时间长了就坏啦。

要是在很热的地方呢,沥青可能会因为高温变软,这也得想办法解决。

另外,交通量也得弄清楚。

每天大概有多少辆车经过,大客车、小轿车、大货车的比例是多少。

这就像你要请客吃饭,得知道有多少人来,爱吃啥,才能准备好饭菜一样。

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接下来就到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啦。

这就像是给路面搭积木一样。

最下面呢,是路基。

路基得夯实喽,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

如果路基不稳,那上面的路面再好也白搭。

然后是基层。

基层就像一个大力士,要承担起很大一部分来自路面的压力。

可以用一些比较结实的材料,像水泥稳定碎石之类的。

再往上就是面层啦。

面层就是大家平常看到的路面那一层。

沥青就用在这一层。

这一层得考虑它的抗滑性、平整度还有耐久性。

比如说,在学校附近或者老人小孩经常活动的地方,抗滑性就得好,不然容易摔倒人呢。

三、材料选择。

说到沥青路面,那沥青的选择可不能马虎。

有不同标号的沥青,就像不同性格的小伙伴一样。

有的沥青适合在冷一点的地方用,有的就适合热一点的地方。

还有集料。

集料就像是给沥青搭伴儿的。

要选择合适大小、形状的集料。

圆溜溜的集料可能不太好,有棱角的集料能更好地和沥青结合,让路面更结实。

而且集料的清洁度也很重要,要是里面混了好多泥土啥的,那也会影响路面质量。

添加剂有时候也会用到。

就像做菜加点调料一样,添加剂能让沥青路面有一些特殊的性能,比如提高它的抗老化能力之类的。

四、厚度设计。

路面多厚才合适呢?这可不是随便定的。

得根据之前调查的交通量、路基的承载能力还有选用的材料这些因素来综合考虑。

沥青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

沥青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

沥青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一、前言沥青道路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道路类型之一,具有使用年限长、维护方便、行车舒适、交通安全等优点,因此在城市和乡村道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针对沥青道路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道路标准、设计原则、设计步骤、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以期为相关道路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二、项目背景沥青道路设计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安全、舒适的交通运输服务,所以在设计之初就要明确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量等指标。

同时,还要考虑道路的环境、气候、地形和土质等因素,保证道路工程的持久安全。

本文旨在通过设计方案的详细介绍,使工程师能全面了解沥青道路设计的各项要素,提高设计水平,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设计标准1. 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TG-25-2011)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等。

2. 结合当地交通、地貌等环境因素,符合附近的城乡规划和交通规划,确保道路设计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3. 参考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灵活运用适用技术,提高设计水平和实用性。

四、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道路设计能够满足行车安全的需要,包括平整度、侧坡、坡度、标线等安全设计。

2. 经济性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成本,保证道路工程建设和维护的经济合理性。

3. 工程技术原则:保证设计施工合理,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可操作性。

4. 环保原则:在设计时注重环境保护,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和工艺。

五、设计步骤1. 项目规划:明确道路的规划用途和意义,包括道路等级、纵断面、横断面、交通量分析等,绘制道路的设计范围图。

2. 地质勘察:进行地质勘察,获取土质、水文情况等相关数据。

3. 气象条件分析: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确定沥青材料和路面结构设计。

4. 设计初步方案:确定交通组织方案、纵断面、横断面、路面结构、排水系统、附属设施等初步设计方案。

5. 设计深化: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细化和调整,包括路面结构、标线、路基、排水系统等。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3篇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3篇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第一篇: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一、前言沥青路面是公路、城市道路中广泛使用的路面类型之一,具有结构简单、施工便捷、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为确保沥青路面性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制定一系列规范,在施工中严格遵守,保证路面质量。

二、基本原则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沥青混合料性能等级,包括沥青级别、细集料级别、粗集料级别、矿粉级别等。

2. 保证混合料制备过程的正确性,确保混合料配合比和掺配比准确。

3. 对于不同类型的路面,确定不同的厚度和结构形式,以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4.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规范,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5. 在路面完工后进行养护,保证路面性能和外观。

三、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设计的核心。

通过科学合理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路面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沥青级别:根据路面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不同性能等级的沥青。

2. 集料级别:细集料、粗集料和矿粉的级别需根据路面使用要求进行选择。

3. 沥青骨料比:根据路面要求确定沥青骨料比,确保沥青充分填充集料空隙。

4. 掺合料比例:确定掺合料与沥青混合的比例,确保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路面结构1. 路面厚度:根据路面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厚度设计,确保路面使用寿命。

2. 路面结构:针对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路面结构,例如基层结构、面层结构等。

3. 路面应力分布:针对不同的路面使用环境,考虑沥青路面的应力分布,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五、施工工艺规范1. 施工准备:在施工现场进行路面准备,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存储、运输等。

2. 路面铺设: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路面的平整度、排水性和质量,确保路面铺设质量。

3. 摊铺密实:在摊铺过程中,注意要求沥青表面平整、密实,防止路面出现空鼓、龟裂等问题。

4. 路面平整度:在路面完工后,进行平整度检测,确保路面符合设计要求。

六、路面养护1. 开放时间:在铺设沥青路面后,需要确保沥青表面的温度达到一定条件之后再开放,以避免路面出现龟裂等问题。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沥青路面是目前我国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之一,它具有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和一些典型实例。

一、沥青路面设计方法1.路面层厚度设计:沥青路面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其层厚度。

根据路面的设计标准和相应的道路使用等级,可以采用经验公式、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合适的层厚。

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的总厚度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粗石层和面层。

2.沥青混合料设计:沥青路面的面层多采用沥青混合料,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配合比设计和级配设计两种。

配合比设计通过确定沥青、石料、骨料和填料的配合比例,保证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级配设计则是通过确定石料或骨料的级配曲线,使得混合料在不同粒径下的力学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3.施工质量控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对其使用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个层次的控制,包括基层的夯实度、底面的平整度、沥青混合料的铺设厚度和密实度等。

此外,还需要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和加水量,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二、典型实例1.北京五环路改扩建工程:该工程是对北京市五环路进行改扩建的项目,施工中采用了多层沥青路面结构。

在路面设计中,根据道路使用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了各个层次的厚度,采用了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材料,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2.上海市嘉定区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采用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设计时,根据高速公路的使用要求,确定了合适的路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了石料级配和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保证了路面的质量。

3.广州市岭南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采用了悬浮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高速公路的往返快车道和法兰带,采用了不同的路面结构和厚度。

施工中,采取了分层施工和层间养护的方式,确保了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通过上述典型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沥青路面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道路使用等级、设计标准、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

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保证公路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方面。

良好的设计规范可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平整度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1. 沥青路面概述沥青路面是指由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的道路表面。

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柔韧性,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通负荷和气候条件。

沥青路面设计需要考虑道路的功能、交通量、土壤条件等因素。

2. 道路基本要求在设计沥青路面之前,需要对道路的基本要求进行评估。

这包括道路功能、交通量、路段类型(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等因素。

根据这些要求,确定合理的道路结构和设计参数。

3. 沥青混合料在设计沥青路面时,需要选用合适的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的选择应考虑交通量、环境条件、原材料供应和成本等因素。

混合料的配合比例和级配曲线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4. 路面厚度沥青路面的厚度对于保证道路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至关重要。

根据设计交通量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路面厚度。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沥青面层、基层和下基层的层厚比例,以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5. 路基处理在沥青路面设计中,路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需要对路基进行充分的加固和改造,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路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厚填料、碾压和加固等。

6. 施工工艺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直接影响着道路质量和耐久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均匀铺设沥青混合料、正确的压实方法和合理的施工温度等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7. 排水设计良好的排水系统对于沥青路面的长期稳定性非常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排水设施,确保路面水分迅速排除。

同时,还需要考虑降雨量、冰雪处理和排水能力等因素。

8. 路面标线和标志沥青路面的标线和标志是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中,需要确定合理的标线类型、位置和尺寸。

为了提高夜间可见性,还可以采用反光材料。

9. 养护和维修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和老化。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路面结构,具有耐久性强、维修简便、行驶舒适等优点,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应用广泛。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有相应的设计规范。

1. 路面结构设计规范:路面结构设计是指确定路面层的类型和厚度,以保证路面的承载力、抗水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常用的路面结构类型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水稳路面等。

路面厚度应满足设计车辆荷载、环境温度和地基条件等要求,同时应考虑材料的工作特性和寿命预测。

2. 沥青混凝土材料规范:沥青混凝土是公路常用的路面材料,其质量会直接影响路面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沥青混凝土材料规范包括沥青石料配合比设计、沥青稳定剂选择和级配设计等方面。

其中,沥青稳定剂的选择应考虑路面的荷载和环境条件,以保证沥青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施工质量检验规范: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验和控制,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施工质量检验规范包括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平整度和质量控制等指标。

检验依据规范进行,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和设备进行测量和测试。

4. 防水、防腐规范: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水分和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需要进行防水、防腐处理,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防水、防腐规范包括使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路面封面处理,以提高路面的抗水稳定性和耐久性。

5. 养护管理规范: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对于保持路面的良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养护管理规范包括路面清洁、定期巡视和维修等方面。

养护工作应遵循规范,定期进行路面检测,并及时处理路面的损坏和缺陷。

总之,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于确保路面质量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设计人员应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和材料,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和养护管理工作,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_(JTG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_(JTGD50-2006)

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Asphalt Pavement2006- 1 - 1 发布 2006 - 1 - 1 实施目次1 总则2 术语及符号2.1术语2.2符号3 一般规定3.1 交通量3.2 路用材料的技术要求4 结构层与组合设计4.1 结构层设计4.2 结构组合设计5 路基与垫层5.1 路基回弹模量5.2 垫层与抗冻设计6 基层、底基层6.1 半刚性基层6.2 柔性基层6.3 刚性基层7 沥青面层7.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7.2 沥青贯入式路面与表面处治8 新建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9 改建路面设计9.1 一般规定9.2 沥青路面加铺层9.3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10 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设计11 排水设计及其他路面工程设计11.1 一般规定11.2 其他路面工程附录A 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计算示例A.1 基本资料A.2 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A.3 路面厚度设计附录B 气候区有关资料附录C 沥青面层矿料级配与沥青贯入式面层表C.1 各种混合料的集料级配表表C.2- C.3 沥青贯入式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表C.4 表面加铺拌和层时贯入层部分的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 表C.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附录D 无结合料材料的级配组成表D.1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表D.2 级配砾石结构层的级配组成附录E 材料设计参数参考资料表E.1 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表E.2 基层、底基层材料设计参数表E.3 碎砾石土设计参数附录F 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表F.1 路基临界高度参考值表F.2 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附件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2004 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事业的需要,应贯彻“精心设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努力提高路面设计质量,使路面工程在设计年限内满足各级公路相应的承载能力和安全、耐久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行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
• (1)除交通量小的支路上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时 可仅用设计弯沉值指标设计外,在其他道路上铺 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应采用设计弯沉值、层底拉应 力、面层剪切应力三项指标设计。
• (2)对沥青碎石面层采用设计弯沉值和剪切应力 两项指标设计,对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和 粒料路面,只用设计弯沉值指标设计。
3. 设计年限累计当量标准轴载数
设计年限(t)内一个车道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Ne, 可通过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N1和设计年 限内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γ,按下式计算:
Ne
[(1
)t
1]
365
N1
4. 交通等级
交通等级 轻 中等交通 重交通
交通分级
BZZ-100累计当量轴次Ne (次/车道) <3×10e6
2)计算:
3、正确的设计:应使路基所受的力在路基弹性限度范围 内,即当车辆驶过后,路基能恢复变形。保证路基相对稳 定,路面不致引起破坏。
4、要求: 1 )对工作区深度范围内的土质选择、含水量、路基
压实度提出较高要求。
2 )当工作区深度大于填土高度时,荷载不仅施加于 路堤而且施加于天然地基上,所以天然地基也应充分压实。
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引起的破坏
美国沥青路面修补
二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理论简介
一、基本假设
1、各层连续、弯曲弹性、均匀、各向同性,位移、形变 微小; 2、最下一层(土基)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无限大,其 上各层厚度有限,水平方向无限大; 3、各层在水平方向无限远处,及最下层向下无限深处, 应力、形变、位移为零; 4、层间接触情况,或者完全连续(连续体系)或层间仅 竖向应力和位移连续而无摩阻力(滑动体系); 5、不计自重
沥青路面设计
第一节 沥青路面设计理论简介 一、沥青路面结构的破损模式
1、沉陷
(一)表现 在车轮作用下表面产生的较大 凹陷变形,有时凹陷两侧伴有 隆起现象
(二)起因
当路基土的承载能力较低,不能承受从路面传至路基表面的车轮压力,便 产生较大的垂直变形即沉陷。 引起路面沉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土的压缩。
2、车 辙
(二)起因
较厚的沥青结构层受车轮荷载的反复弯曲作用, 使结构层底面产生的拉应变(或拉应力)值超 过材料的疲劳强度,底面便开裂,并逐渐向表 面发展。稳定类整体性基层也会产生出疲劳开 裂,甚至导致面层破坏。与重复应变(或应力) 大小和路面的环境因素有关 。
弯拉疲劳
剪切疲劳
4、推 移 (一)表现
受到较大的车轮水平 荷载作用时,路面表 面出现推移和拥起
• (3)采用半刚性基层时,应对基层按拉应力指标 设计。
第二节 沥青路面设计的基本依据
1. 路面设计年限
2. 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
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1) 当以弯沉进行厚度设计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i
(
Pi P
)
4.35
不计25KN以下轴载
式中:
(二)起因
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力和水平力的综合作用,使结构 层内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材料的抗剪强度。同时也与行 驶车轮的冲击、振动有关。
5、低温缩裂
(一)表现
横向间隔性的裂缝,严重时 发展为纵向裂缝
(二)起因
路面结构中某些整体性结构层在低温(通常为负温度) 时由于材料收缩受限制而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它超过 材料相应条件下的抗拉强度时便产生开裂
换算原则:
第一,换算以达到相同的临界状态为标准,即对同一种路面 结构,甲轴载作用N1次后路面达到预定的临界状态,乙轴载 作用使路面达到相同临界状态的作用次数为N2,此时甲乙两 种轴载作用是等效的;
第二,对某一种交通组成,不论以哪种轴载的标准进行轴载 换算,由换算所得轴载作用次数计算的路面厚度是相同的。
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 n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P——标准轴载100KN; P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k——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 C1——轴载系数, C1=1+1.2(m-1),m是轴数。当轴间距大于3米时,按单独 的一个轴载计算,当间距小于3米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 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二、解题方法
h1 hi
p E1 μ1
Ei μi
En μn
弹性层状体系示意图
三、沥青路面设计的控制指标
结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 路表面回弹弯沉值、沥青混凝土层的层底拉应力 及半刚性材料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路表面设计弯 沉值为设计指标。
有条件时,对重载交通路面宜检验沥青混合料的 抗剪切强度。
(一)表现
路面的纵向带状凹陷,是高级沥青路 面的主要破坏型式
(二)起因
是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 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 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同荷载 应力大小,重复作用次数以及结构层和 土基的性质有关 。
3、疲劳开裂
(一)表现
路面无显著的永久变形,最初在 荷载作用部位形成细而短的横向 开裂,继而逐渐扩展成网状
3×10e6 ~ 1.2×10e7
1.2×10e7 ~ 2.5×10e7
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 种货车交通量(辆/d.车道) < 600
600 ~ 1500
1500 ~ 3000
特重交通 >2.5×10e7
> 3000
第三节 路基与路面材料强度指标
一、路基受立与工作区 1、路基受力状况: 自重、车辆荷载
2)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N '
k i1
c1'
c2
'
ni
(
pi P
8
)
不计小于50KN的轴载
式中: C1´ ──轴数系数;当间距小于3米时,按双轴或 多轴计算C1´ =1+2(m-1), m是轴数。
C2´──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 四轮组为0.09 。
上述轴载换算公式,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或等于130kN的各 种车型的轴载换算。
P—车轮荷载换算的均布荷载 KN/㎡ D—圆形均布荷载作用面积的直径。 Z—应力作用点深度。 γ—土的容重。
2、路基的工作区: 1)定义: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产生的应力
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 1/5~1/10时,在此深度以下,车轮荷载对土基的作用影响 很小,可略去不计,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