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句的停顿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语句的停顿规律

....

江苏省海安县角斜中学赵志梅

这里所说的停顿,是指句中停顿。它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很重要。对文言文中的语句停顿得不正确,表明对语句意思的理解有误。文言文中语句的停顿是有规律可寻的。现举例介绍如下:

一、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部分较长时,其间要停顿。

1、肉食者

.../鄙。(《曹刿论战》

2、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3、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二、句首的连词、发语词,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后要停顿。

5、所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动心忍性

6、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7、若夫

../霪雨霏霏……(《岳阳楼记》)

8.、晋

../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9、京中

../有善口技者。(《口技》)

三、“者”字结构是一个整体,在其前后应停顿。:

10、中/峨冠而多髯者

....../为东坡。(《核舟记》)

11、以俟/夫/观人风者

..../得焉。(《捕蛇者说》)

12、有/奇字素无备者

......……(《活板》)

例12中的“素无备者”是“奇字”的后置定语,若要在“者”字结构中再停顿,则在“奇字”后停顿。

四、“之”字用作虚词时,它的前后部分是一个整体,停顿时不应割裂开来。

13、前人之述

..../备矣。(《岳阳楼记》)

14、戴/朱缨宝饰之帽

......。(《送东阳马生序》)

1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1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例15、16句中的“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若要在“之”字部分再停顿,就应在“之”字后停顿,如:

而/不知/.太守之

....。

.../乐其乐也

五、一些凝固结构和常用形式是一个整体,在其前后应停顿。

(1)“如……何”式。例:

17、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为……所……”式。例:

18、其印/为.予群众所.得。(《活板》)

六.一些“双音节词”之间应停顿。

古代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是单音节词,一些看似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其实只有其中一单音节词与现代的双音节词同义,另一音节词则是另外的意思。因此,这些“双音节词”之间应停顿。如:

19、可.(可以)/以.(凭)/一战。(《曹刿论战》)

20、中.(中间)/间.(夹杂)/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21、率/妻.(妻子)/子.(儿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七、结合全句、上下文的意思来停顿。

有些词语,单从词与词的的组合上看似乎合理,但结合全句或联系上下文看,就讲不通或与上下文的文意不相符合了。如:

22、a.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b.而/乡邻之生日

../蹙。

c.而/乡邻之/生日

..蹙。

上述三种停顿中,只有a句是正确的。句中的“生”是“生活”的意思,“日”是“一天天地”的意思,“蹙”是“窘迫”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但乡邻们的生活却一天天地窘迫。而b、c两句,从表面上单独看“生日”合在一起很有道理,但从全句看“生日”“蹙”是讲不通的。

23、a.妇/抚儿./乳.。(《口技》)

b.妇/抚/儿乳

..。

a句的读法正确。句中“儿”是“儿子”的意思,“乳”是动词,当“喂奶”讲。全句的意思是:妇人抚拍着儿子给儿子喂奶。b句读法错误,若这样停顿,意思就成了“妇人抚摸着儿子的乳头”,这就惹人笑话了。

24、a.其一./犬.坐于前。(《狼》)

b.其一犬

../坐于前。

a句停顿正确。句中“一”指“一只狼”;“犬”是“像狗一样”的意思,名词作状语,相当我们现在说的“雪白”(像雪一样白)中的“雪”。b句单从句子本身看是讲得通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狗坐在前面”。但《狼》这篇文言文中根本就没写到狗,这就与上下文的文意不相符了。因此,b句读法是错误的。

同学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想做到恰当停顿,应对以上规律、方法综合考虑,且要灵活地运用。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中宾语部分“口体之奉不若人”较长,其间可再作一次停顿。那么应在哪儿停顿呢?从结构上看,“口体之奉”是“不若人”的陈述对象,从“之”的角度看,“口体之奉”也是一整体,因此,若要再停顿,则在“奉”字后停顿。这样全句的停顿为:不

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