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大全
初一下数学重点
初一下数学重点
初一数学的重点内容通常包括:
1. 整数运算: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绝对值等概念。
2. 代数表达式:包括代数式的认识、简单的代数式的化简与计算。
3. 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4. 平面图形: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性质与计算。
5. 比例与百分数:包括比例的意义、比例线段定理、百分数与实际问题的应用。
6.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包括调查统计、频数分布表、直方图、折线图等。
7. 几何初步:包括角的认识、角的度量、同位角、对顶角等基本概念。
这些内容是初一数学的重点,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练习来掌握这些知识。
1/ 1。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图形的认识1. 点、线、面的定义和特征2. 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和特征3. 角的定义和特征4. 图形的种类和特点: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5. 同种图形的分类和比较二、平面图形的性质研究1.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关系2. 三角形的分类及其性质3. 三角形内切圆和外接圆的应用4.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判定5. 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和矩形的性质及其判定三、图形的相似与全等1. 图形相似的概念和判定条件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定3. 图形全等的概念和应用4. 证明图形全等的方法和步骤四、直角三角形的研究1.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 勾股定理的应用3. 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应用五、多边形的面积和周长1. 一般多边形的周长计算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和性质3.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和性质4.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和性质六、圆的研究1. 圆的定义和性质2. 圆的元素:圆心、半径、直径、弧长等的概念和关系3. 圆内角和弧度的关系及其应用4. 弧长、扇形面积和圆的面积计算七、线性方程的解法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法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 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和步骤4.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八、比例与相似1. 比和比例的概念及其应用2.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3. 解直角三角形的比例问题4. 解平行四边形的比例问题九、数据的收集和处理1. 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意义2. 数据的整理和描述3. 数据图形的绘制和解读4. 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十、考试技巧与思维方法1. 解题方法和思维技巧的培养2. 数学解题策略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3. 拓展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一、整数及其运算1. 整数概念2. 自然数、零、负整数的概念3. 整数的比较及判断4. 整数的加减法、乘法、除法及其性质5. 整数的混合运算二、分数及其运算1. 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分数的转化(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3. 分数的约分和通分4. 分数的加减法及其性质5. 分数的乘法、除法及其性质6. 分数的混合运算三、小数及其运算1. 小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3. 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判断4. 小数的加减法及其性质5. 小数的乘法、除法及其性质6. 小数的混合运算四、代数式及其展开1. 代数式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2. 同类项与异类项3. 代数式的加减法4. 乘法公式及其应用5. 因式分解6. 展开式及其应用五、方程及其解法1. 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含有分数、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六、图形及其性质1. 线段、角度、平行线的概念及应用2. 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3.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4. 圆及其相关概念5. 圆的面积及弧长的计算七、统计及概率1. 统计调查及其应用2. 图表的制作和应用3.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其计算4. 独立事件及其概率计算5. 互不独立事件及其概率计算八、函数及其应用1.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函数的图象3.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4. 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综上所述,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大全,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代数1.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2. 函数-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方法(表格、图形、解析式)- 线性函数和常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函数的基本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多项式- 多项式的概念- 多项式的加法和减法- 多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提公因式、公式法)二、几何1. 平面图形- 平行线的性质- 角的概念和分类(邻角、对角、同位角等)-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 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2. 图形的变换- 平移变换- 旋转变换- 轴对称变换- 相似变换3. 几何图形的计算- 面积的计算(三角形、四边形、圆)- 周长的计算- 体积的计算(长方体、立方体)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频数和频率- 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条形图、折线图、饼图)2. 概率- 概率的基本概念- 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 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四、数列1. 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定义- 常见的数列类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2. 数列的计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请根据以上内容在Word文档中创建一个格式化的文档,确保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以及适当的列表和编号来组织内容。
您可以添加适当的图表和示例来辅助解释。
完成后,确保文档无错乱字符,逻辑清晰,格式规范,以便读者下载后可以轻松编辑和使用。
人教版2020年初中(7-9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人教版2020年初中(7-9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 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全册笔记 超详细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全册笔记超详细第一章分数1.1 分数的引入-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整数与整数之间的比值关系。
- 分子和分母:分数的分子表示分数的份数,分母表示每份的份数。
- 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一个数比整数大,但比下一个整数小。
1.2 分数的性质- 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
- 分数的约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得到的分数与原分数相等。
1.3 分数的加减运算- 分数的加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分母不同,通分后分子相加。
- 分数的减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减;分母不同,通分后分子相减。
1.4 分数的乘除运算- 分数的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 分数的除法:将除数倒置后变成乘法。
第二章小数2.1 小数的引入-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整数与整数之间的比值关系,但分子是整数,分母是10的幂次。
2.2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小数转分数:小数的数字部分作为分子,根据小数位数确定分母的幂次。
- 分数转小数: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
2.3 小数的加减运算- 小数的加法:小数部分相加,整数部分相加。
- 小数的减法:小数部分相减,整数部分相减。
2.4 小数的乘除运算- 小数的乘法:小数部分相乘,整数部分相乘。
- 小数的除法:将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与除数对齐,然后按整数除法进行计算。
第三章平方根3.1 平方根的引入- 平方根的概念:平方根是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另一个数的运算。
3.2 平方根的性质- 平方根的符号:非负数的平方根为正数。
- 平方根的大小比较:对于非负数,平方根越大,被开方数越大。
3.3 平方根的计算- 尝试法计算平方根:通过试探和逼近的方法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
3.4 平方根的运算- 平方根的加减运算:分别计算两个数的平方根,然后进行加减运算。
- 平方根的乘除运算:分别计算两个数的平方根,然后进行乘除运算。
以上是《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全册笔记》的内容概要。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整式的加减1. 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 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4.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分别乘方后的积。
5.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6.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差:系数相减,字母部分不变。
7.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积:系数相乘,字母部分合并。
8.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9.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10.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差:同类项的系数相减,字母部分不变。
11.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积:用一个多项式去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2. 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不等式。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5. 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组。
6.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不等式组。
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代入法。
8.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消元法、代入法。
9. 分式方程:含有分母的方程。
10. 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化系数为1、检验。
11. 分式不等式:含有分母的不等式。
12.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去分母、化系数为1、检验。
三、几何图形1. 点、线、面的概念。
2. 直线的性质:无端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长度。
3. 射线的性质:有一个端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长度。
4. 线段的性质: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度、可度量长度。
5. 角的概念:两条射线从同一点出发所形成的图形。
6.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7. 角的性质:度数大小关系、补角和余角、角的和差。
8. 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的封闭图形。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五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1.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有关概念与性质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或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或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注意:这两个概念都是对于两个角而言的,而且两个概念强调的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相互位置没有关系。
它们的主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
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
(2)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两点间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角的名称 特征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对顶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角②有一个公共顶点③没有公共边对顶角 相等 都是两直线相交而成的角,都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都是成对出现。
对顶角没有公共边而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两条直线相交时,一个有的对顶角有一个,而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
邻补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角②有一个公共顶点③有一条公共边 邻补角 互补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如图,直线a 、b 与直线c 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 、b 被第三条直线c 所截,得到八个角。
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1与∠2、∠4与∠8、∠5与∠6、∠3与∠7有什么位置关系?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同上或同下).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七下数学学习总结
Ⅶ、假设a>0,b<0,a+b>0,那么a、-a、b、-b的大小关系是〔〕A、-a<b<-b<aB、-a<-b<b<aC、-b<a<-a<bD、-b<-a<a<bⅧ、当-1<a<0时,那么有〔〕A、1/a>aB、∣-a3∣>-a3C、-a>a2D、a3<-a2Ⅸ、如果x>2,那么以下四个式子中:①x2>2x②xy>2y③2x>x④1/x<1/2正确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Ⅹ、假设x+y>x-y,y-x>y,那么以下式子正确的选项是〔〕A、x+y>0B、y-x<0C、xy<0D、y/x>0Ⅺ、如果关于x的方程x+2m-3=3x+7的解为不大于2的非负数,那么〔〕A、m=6B、m等于5,6,7C、5<m<7D、5≤m≤7Ⅻ、-1<b<0,0<a<1,那么在代数式a-b,a+b,a+b2,a2+b中,对任意的a、b,对应的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A、a+bB、a-bC、a+b2D、a2+b4、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大小:例:ⅰ、制作某产品有两种用料方案:方案1是用5X A型钢板,7X B型钢板;方案2是用3X A型钢板,9X B型钢板。
A型钢板比B型钢板的面积大,从省料的角度考虑,应选哪种方案?〔用求差法比较大小〕ⅱ、设a>2,b>3,c>6,令M=abc,N=ab+bc+ac,那么M、N的大小关系是〔〕<提示:用作商比较法>A、M>NB、M<NC、M=N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ⅲ、甲从一个鱼摊上买了三条鱼,平均每条a元,又从另一个鱼摊上买了两条鱼,平均每条b元,后来他又以每条〔a+b〕/2的价格把鱼全部卖出去,结果发现亏了钱,原因是〔〕A、a>bB、a<bC、a=bD、与a、b的大小无关ⅳ、a、b、c、d都是正实数,且a/b<c/d,比较b/(a+b)和d/(c+d)的大小。
〔提示:用求倒数法〕5、不等式与方程、方程组的结合:2x+y=1+3m例:ⅰ、方程组满足x+y<0,那么〔〕A、m>-1B、m>1C、m<-1D、m<1x+2y=1-mⅱ、方程x+2k=4(x+k)+1的解是正数,求k的取值X围。
(word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文档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二元一次方程组1、概念:①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即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②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或一个是一元一次方程,另一个是二元一次方程;或两个都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未知数个数仍为两个〕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即等式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注:①、因为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所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一组〔对〕数,用大括号联立;②、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往往不是唯一的,而是有许多组;③、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其中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一般地,只有唯一的一组,但也可能有无数组或无解〔即无公共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讨论:二元一次方程组 a1x+b1y=c1a2x+b2y=c2①、当a1/a2≠b1/b2时,有唯一解;②、当a1/a2=b1/b2≠c1/c2时,无解;③、当a1/a2=b1/b2=c1/c2时,有无数解。
例如:对应方程组:①、x+y=4②、x+y=3③、x+y=43x-5y=92x+2y=52x+2y=8例:判断以下方程组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组:①、a+b=2 ②、x=4 ③、3t+2s=5 ④、x=11b+c=3 y=5 ts+6=0 2x+3y=03、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就是先把 X看成数,把Y看成未知数;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那么相当于把Y看成数,把X看成未知数。
例:在方程2x+3y=18中,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___________,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 为:____________。
4、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系数的值:1/22要抓住两个方面:①、未知数的指数为1,②、未知数前的系数不能为 0例:方程(a-2)x^(/a/-1) –(b+5)y^(b^2-24)=3 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求a、b 的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1. 相交线•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互补。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垂线的性质包括: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 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o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o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o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o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o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o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 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 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三、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直角三角形- 定义:有一个角为直角(90度)的三角形。
-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腿的平方和。
- 特殊直角三角形:45-45-90度三角形和30-60-90度三角形。
圆- 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 元素:圆心、半径、直径、弦、弧、扇形、切线等。
- 四大关系:- 半径和弦垂直- 弦长的一半与半径的乘积等于斜边的一半与半径的乘积- 外接角等于弧对应的圆心角- 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比例与相似- 定义:表示两个或多个有对应关系的数之间的比值关系。
- 比例定理:若a/b = c/d,则a、b、c、d成比例。
- 三线一比例:三角形内部的三条连线和三角形外部的三条平行线与三角形的腰成比例。
-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
科学计数法- 定义:一种简便表示极大或极小数的方法。
- 标准形式:数字部分在1到9之间,指数为整数。
- 运算法则:运算时先计算系数的乘除,再计算指数的加减。
二次根式- 定义:含有根号并且被根号包围的代数式。
- 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该数。
- 二次根式的运算:相加减后化简、乘除法则。
分式- 定义:由整数与整数或整数代数式的比例组成的式子。
- 分式的性质:分母不能等于0,分子分母互质,分子分母都是整数等。
- 分式的运算:加减乘除、化简、倒数。
线性方程- 定义: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 解方程: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 一次方程:未知数的次数为1。
- 解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等价方程,通过逆向运算得到未知数的值。
平行线与直线的交角- 定义:两条平行线与直线的交角为对应角或同位角。
- 绳分线定理:直线与两平行线相交时,对应角相等,内错角之和等于180度。
随机事件与概率- 定义:随机试验的可能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 基本事件与必然事件:基本事件是随机试验的单个结果,必然事件是一定发生的事件。
- 概率的计算:概率等于有利事件数除以可能事件总数。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6篇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6篇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6篇知识产业、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是当今发达国家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
知识在现代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大家喜欢!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1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一(苏教版)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1第八章幂的运算 2第九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3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4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4第十二章证明 9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知识点:1、“三线八角”① 如何由线找角:一看线,二看型。
同位角是“F”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
② 如何由角找线:组成角的三条线中的公共直线就是截线。
2、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补充定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条件结论条件结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等。
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则6、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都是线段。
②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应用。
7、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8、多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2020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Hale Waihona Puke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 1 或― 1 时,通常省略数字“ 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
4、运算结果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5 、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 (x+a)(x+b)=x 2+(a+b)x+ab 。
1 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
十二、平方差公式 1、( a+b) (a-b)=a 2-b 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
2、平方差公式中的 a、 b 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3、平方差公式可以逆用,即: a2-b 2=( a+b) (a-b) 。
5、当计算较大数的平方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简化数的运算。 6、完全平方公式可以逆用,
即: a 2 2ab b2 (a b) 2, a2 2ab b 2 (a b)2.
十四、整式的除法 (一)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一般地,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 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根据法则可知,单项式相除与单项式相乘计算方法类似,也是分成系数、相同字母与不相同字母三部分分别进 行考虑。 (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整式的乘除。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 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a^m· a^n = a^m + n(m、n 为正整数)。
- 例如:2^3×2^4=2^3 + 4=2^7。
2. 幂的乘方。
- 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即(a^m)^n=a^mn(m、n为正整数)。
- 例如:(3^2)^3 = 3^2×3=3^6。
3. 积的乘方。
- 法则: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
即(ab)^n=a^n b^n(n为正整数)。
- 例如:(2×3)^2=2^2×3^2 = 4×9 = 36。
4. 同底数幂的除法。
- 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即a^m÷ a^n=a^m - n(a≠0,m、n为正整数且m>n)。
- 例如:5^5÷5^3 = 5^5 - 3=5^2。
5. 零指数幂。
- 规定:a^0 = 1(a≠0)。
6. 负整数指数幂。
- 规定:a^-p=(1)/(a^p)(a≠0,p为正整数)。
- 例如:2^-3=(1)/(2^3)=(1)/(8)。
7. 整式的乘法。
-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同底数幂相乘。
例如:3x^2·2x^3=(3×2)(x^2+3) = 6x^5。
-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例如:2x(x + 3)=2x^2+6x。
-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例如:(x + 2)(x+3)=x^2+3x+2x + 6=x^2+5x+6。
8. 整式的除法。
-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系数相除,同底数幂相除。
例如:6x^5÷2x^3=(6÷2)(x^5 - 3)=3x^2。
-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七年级数学下各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数学下各章知识点汇总第五章平等线与相交线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对顶角相等3、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条件:(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5、命题:⑴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命题常写成“如果……,则……”的形式。
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则”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6、平移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1)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 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第六章 实数一、知识结构乘方−−−−→←互为逆运算开方⎪⎩⎪⎨⎧−−→−−−→−立方根平方根开立方开平方 实数无理数有理数→⎭⎬⎫ 二、知识回顾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平方根的定义: 平方根的性质: 立方根的定义: 立方根的性质: 练习:1、—8是 的平方根; 64的平方根是 ; =64 ;—64的立方根是 ; =9 ; 9的平方根是 。
2、大于17-而小于11的所有整数为 几个基本公式:(注意字母a 的取值范围)2)(a = ;2a =无理数的定义: 实数的定义: 实数与 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个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2020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期末知识点复习 第3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所挂质量 x(kg) 0 1 2 3 4 5 弹簧长度 y(cm) 18 20 22 24 26 28
(1)上述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 因变量? (2)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当所挂重物为6 kg时,弹簧的 长度为多少?
返回
数学
解:(1)y=8+(x-3)×1.6,即 y=1.6x+3.2(x≥3). (2)当 x=4 时,y=1.6x+3.2=1.6×4+3.2=9.6. 答:应付车费 9.6 元. (3)当 y=16 时,16=1.6x+3.2,解得 x=8. 答:出租车行驶了 8 km.
返回
数学 知识要点 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例 3】小王周末骑电单车从家出发去商场买东西,当他骑了 一段路时,想起要买一本书,于是原路返回到刚经过的新华书 店,买到书后继续前往商场,如图是他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 系示意图.
返回
数学
解:(1)该车平均每千米的耗油量为(45-30)÷150=0.1(升/千米),
行驶路程x(千米)与剩余油量Q(升)的关系式为Q=45-0.1x.
(2)当x=280时,Q=45-0.1×280=17(L).
答:当x=280(千米)时,剩余油量Q的值为17 L.
(3)(45-3)÷0.1=420(千米),
返回
数学 变式练习 2.自行车每节链条的长度为 2.5 cm,交叉重叠部分的圆的直径 为 0.8 cm.
(1)观察图形,填写下表: 链条的节数/节
234…
链条的长度/c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四、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
a m﹒a n=a m+n。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a n。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五、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
(a m)n表示n个a m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 m)n =a m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a m)n=(a n)m。
六、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ab)n=a n b 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n b n =(ab)n。
七、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八、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n
(a ≠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a ≠0)。
九、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 0
=1(a ≠0)。
十、负指数幂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
注:在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中底数不为0。
十一、整式的乘法
(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系数相乘时,注意符号。
3、相同字母的幂相乘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4、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一起写在积里,作为积的因式。
5、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结果仍是单项式。
6、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1(0)p
p a a a -=≠
(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
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即:m(a+b+c)=ma+mb+mc。
2、运算时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3、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4、混合运算中,注意运算顺序,结果有同类项时要合并同类项,从而得到
最简结果。
(三)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
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即:
(m+n)(a+b)=ma+mb+na+nb。
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必须做到不重不漏。
相乘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即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在未合并同类项
之前,积的项数等于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3、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4、运算结果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5、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
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2+(a+b)x+ab。
十二、平方差公式
1、(a+b)(a-b)=a2-b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
2、平方差公式中的a、b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3、平方差公式可以逆用,即:a2-b2=(a+b)(a-b)。
4、平方差公式还能简化两数之积的运算,解这类题,首先看两个数能否转
化成
(a+b)•(a-b)的形式,然后看a2与b2是否容易计算。
十三、完全平方公式
1、即: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2、公式中的a ,b 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3、掌握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公式:
(1) (2) (3)
4、完全平方式:我们把形如:的二次三项式称作完全平方式。
5、当计算较大数的平方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简化数的运算。
6、完全平方公式可以逆用,
即:
十四、整式的除法
(一)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一般地,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
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根据法则可知,单项式相除与单项式相乘计算方法类似,也是分成系数、相同字母与不相同字母三部分分别进行考虑。
(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注意多项式各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
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222222()2,()2,a b a ab b a b a ab b +=++-=-+222222
12()2()2[()()]a b a b ab a b ab a b a b +=+-=-+=++-22()()4a b a b ab +=-+2214[()()]ab a b a b =+--22222,2,a ab b a ab b ++-+2222222(),2().a ab b a b a ab b a b ++=+-+=-().a b c m a m b m c m ++÷=÷+÷+÷。